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研究——兼论“创富、续航”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剑 马露瑶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82,共12页
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富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的共同富裕指数,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传导机制及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直接促进共... 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富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的共同富裕指数,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传导机制及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直接促进共同富裕,且该作用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创业活跃度和农村产业融合是数字普惠金融间接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前者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强化共同富裕的富裕性,而后者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增强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性,即具有“创富、续航”效果。比较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在高速起始阶段、东部地区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因此,需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优先发展,确立“励创业、促融合”新导向,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创富效应 可持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调控的消费挤出效应:基于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的调查
2
作者 彭长生 黄兴宇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4-74,共11页
居民消费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房地产市场又与微观居民家庭密切相关,住房政策的调整会通过家庭支出结构,进而对消费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3—2019年中国城市数据和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定量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房地产去库存... 居民消费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房地产市场又与微观居民家庭密切相关,住房政策的调整会通过家庭支出结构,进而对消费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3—2019年中国城市数据和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定量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影响居民消费的效应和机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去库存政策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城市的影响更大,对非生存类商品消费产生了更明显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这一结果源于家庭住房支出增加产生的挤出效应,房价上升的财富效应不够明显。为破解稳房价、促销费和去库存的“不可能三角”和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在坚持“房住不炒”基本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降低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去库存 居民消费 挤出效应 财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3
作者 江怡 湛泳 《新经济》 2024年第6期15-30,共16页
基于金融强国建设视角,高质量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金融产品创新和迭代,激活金融服务新功能,是国家赋予金融机构的时代使命。本文基于我国证券公司2017-2021年的全样本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系列检验,结果发现:(1)... 基于金融强国建设视角,高质量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金融产品创新和迭代,激活金融服务新功能,是国家赋予金融机构的时代使命。本文基于我国证券公司2017-2021年的全样本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系列检验,结果发现:(1)整体而言,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经营绩效;(2)机制检验表明,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证券公司通过优化财富管理业务以及强化风险管理能力,进而改善经营绩效;(3)异质性检验表明,非上市证券公司虽然在资产规模、客户体量以及市场地位等方面逊色于上市证券公司,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力度。研究结论为我国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其根据自身特点,借助数字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并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公司 数字化转型 经营绩效 固定效应模型 财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LC理论的现阶段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巍 王文成 李何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8-154,160,共8页
本文首先以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PI)和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LC)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为基本出发点,通过适当扩展,从理论上确定了消费函数的形式,并采用2000年至2006年我国各地区不同收入人群的人民生活水平、房地产价格以及... 本文首先以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PI)和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LC)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为基本出发点,通过适当扩展,从理论上确定了消费函数的形式,并采用2000年至2006年我国各地区不同收入人群的人民生活水平、房地产价格以及相关的利率数据,选择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从不同角度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检验,并分析了收入差距、利率政策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仍然是决定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对各收入阶层来讲,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并未对消费行为产生任何促进作用。另外,不断紧缩的长期贷款利率政策严重制约了中等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利率政策 房地产价格 财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王子龙 许箫迪 徐浩然 《财贸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24-31,89,共9页
中国居民的财富特征与发达国家居民的财富特征明显不同。利用中国1996—2007年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的季度数据,建立房地产财富效应模型,对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测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房地产财富对居... 中国居民的财富特征与发达国家居民的财富特征明显不同。利用中国1996—2007年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的季度数据,建立房地产财富效应模型,对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测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房地产财富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断增强。房地产价格变化是居民消费增加的Granger原因,居民消费的增加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的Granger原因。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分析,中国房屋价格变动都会给居民消费带来财富效应。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房地产价格的正向冲击将对居民消费产生正效应,导致居民消费增加,从而验证了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财富效应 房地产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住房分类财富效应及其区位异质性——基于35个大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余华义 王科涵 黄燕芬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101,共14页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房价变动如何以直接财富效应、流动性约束、挤出效应和投资品效应机制影响城镇居民不同类型的消费以及作用机制的区位异质性。在LC-PIH理论框架下,本文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1998—2014年中国35个大城市的面板数据划...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房价变动如何以直接财富效应、流动性约束、挤出效应和投资品效应机制影响城镇居民不同类型的消费以及作用机制的区位异质性。在LC-PIH理论框架下,本文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1998—2014年中国35个大城市的面板数据划分为高消费水平和低消费水平两个子样本,实证研究了房价变动如何通过四种机制影响总消费、生存型、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结果显示:(1)中国35个大城市总体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住房财富效应。然而,这是高消费水平城市住房的财富效应和低消费水平城市住房的负财富效应相互抵消的结果。(2)高消费水平城市的住房财富效应主要体现在房价提高对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正向促进作用上,而房价提高对生存型消费影响并不明显。(3)低消费水平城市的住房负财富效应主要是由挤出效应渠道所引致的。本文的结论为政府扩大内需、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财富效应 消费 区位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家庭负债对消费的影响:财富效应抑或财富幻觉--基于城乡居民家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陆智强 李红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78,共9页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居民家庭负债对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家庭负债通过财富效应和财富幻觉对居民家庭消费产生双重影响。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农村居民家庭负债的财富效应大于城市居民家庭,...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居民家庭负债对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家庭负债通过财富效应和财富幻觉对居民家庭消费产生双重影响。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农村居民家庭负债的财富效应大于城市居民家庭,而城市居民家庭持有负债所产生的财富幻觉要高于农村居民家庭。进一步地,发现农村居民家庭负债的财富效应主要体现在享乐性消费上,而城市居民家庭负债的财富效应主要体现在发展性消费上;农村居民家庭负债的财富幻觉体现在享乐性消费上,而城市居民家庭负债的财富幻觉除了体现在享乐性消费外,还有一部分体现在了基本性消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家庭负债 消费 财富效应 财富幻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1
8
作者 俞静 徐斌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6,48,共7页
本文利用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的月度数据,综合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已不断增强。从长期看... 本文利用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的月度数据,综合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已不断增强。从长期看,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存在,股票价格的上升,将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从短期看,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不存在,居民消费需求不随着股票价格的上升而增加。财富效应要发挥作用,有待于改善股票市场的发展基础,创建一个较长时期内相对繁荣、稳定的股票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股票价格 居民消费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汪宜霞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1-24,共4页
本文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还不具有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习惯。不过,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存在一定的投资效应,但这种影响还比较小... 本文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还不具有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习惯。不过,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存在一定的投资效应,但这种影响还比较小。本文认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不能企图通过刺激股市来推动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投资效应 中国 证券市场 居民消费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债的财富效应探析——1985~2002年间我国国债规模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宏宇 吕风勇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前国内对国债效应的研究,集中于国债对投资的影响,较少论及国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然而,国债对消费的影响同样重要。居民可能将国债作为金融财富,也可能认为国债对应着未来的税收。国债对消费的影响,取决于国债在居民的预算约束... 目前国内对国债效应的研究,集中于国债对投资的影响,较少论及国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然而,国债对消费的影响同样重要。居民可能将国债作为金融财富,也可能认为国债对应着未来的税收。国债对消费的影响,取决于国债在居民的预算约束中是作为财富还是作为预期的未来税收而存在。若居民更多地将国债作为一种金融财富而不是未来税收,则国债促进消费增长并带动经济增长;反之,则形成“李嘉图等价效应”所描述的金融挤出效应。通过对1985~2002年的数据进行回归,作者发现我国国债呈现出较强的财富效应。但是,这一财富效应却是与国债存量相关的。若公众的信心发生变化,消费需求将迅速下降。这就要求国债政策的淡出只能是渐进的,以避免对居民消费造成较大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债规模 消费函数 李嘉图等价定理 财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视角下的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测度研究——基于1996~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健 高波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111,共13页
基于Hansen面板门槛模型,利用中国1996~2008年间30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房地产财富效应的非线性检验。研究发现,从房价增长率和收入增长率来看,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呈现非线性的区制变化,尽... 基于Hansen面板门槛模型,利用中国1996~2008年间30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房地产财富效应的非线性检验。研究发现,从房价增长率和收入增长率来看,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呈现非线性的区制变化,尽管总体上房价上涨不利于促进消费,但是在不同类型的区制,对消费的抑制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建议针对中国不同类型的区域,平抑房价的方式应有所区别,以减少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财富效应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财富效应论争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冬梅 徐长生 刘建江 《当代经济管理》 2006年第6期95-100,共6页
股市财富效应存在较大争议。一些学者肯定股市波动与收入、消费等变量的正相关性,财富效应存在。一些学者从家庭财富的多元性与股市波动的不确定性等入手,通过市场调查与实证检验等方法,对财富效应持怀疑态度。本文认为,二者争议的原因... 股市财富效应存在较大争议。一些学者肯定股市波动与收入、消费等变量的正相关性,财富效应存在。一些学者从家庭财富的多元性与股市波动的不确定性等入手,通过市场调查与实证检验等方法,对财富效应持怀疑态度。本文认为,二者争议的原因在于:一是股市财富效应传导渠道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增加了定量研究的难度;二是财富效应本身的非对称性与时滞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研究结果出现偏差;三是财富效应的大小难以准确估量;四是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与消费者信心波动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整体上,不承认财富效应不可取,但过分夸大财富效应显然也是不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传导渠道 时滞性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杨震林 王亚柯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8,共10页
本文利用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我们估算了企业职工家庭的养老金财产对其家庭其他形式财产分布的影响,以考察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本文分析认为,养老金财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老保险制度内职工家庭财产分... 本文利用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我们估算了企业职工家庭的养老金财产对其家庭其他形式财产分布的影响,以考察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本文分析认为,养老金财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老保险制度内职工家庭财产分布的不平等程度,并使得少数极富有家庭占有的财产向大多数中低财产家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金财产 再分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消费关系实证——基于35个大中城市财富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勇 何德旭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6-111,共6页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在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中,正财富效应的城市多于负财富效应的城市,但房价收入比最高的城市除上海外都表现为负财富效应,表明在高房价基础上,房价进一步上涨已制约了消费的正常增长...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在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中,正财富效应的城市多于负财富效应的城市,但房价收入比最高的城市除上海外都表现为负财富效应,表明在高房价基础上,房价进一步上涨已制约了消费的正常增长。因此,应根据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特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完善房地产正财富效应形成机制,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财富效应 随机影响变系数模型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的财富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田柯 劳兰珺 《上海管理科学》 2004年第6期9-11,共3页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是否具有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不具有明显的财富效应。这一结果与国外的多数相关研究有较大差别,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财富效应 上市公司 事件研究方法 发行 中国 实证分析 国外 差别 相关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长期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杰武 张秋生 谢纪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2-121,共10页
本文以1997年到2007年所发生的56起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股东的长期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下降,没有给股东带来长期财富效应的研究结论。对... 本文以1997年到2007年所发生的56起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股东的长期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下降,没有给股东带来长期财富效应的研究结论。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长期财富效应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民股票资产财富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熊剑庆 王聪 《广东商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2,共7页
我国居民股票资产财富效应表现微弱,不利于财产性收入上升带来的居民消费增长。实证分析发现,股票市场规模、股价波动性、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均与股票资产财富效应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较低的证券市场规模以及居民消费信心普遍不足是造成... 我国居民股票资产财富效应表现微弱,不利于财产性收入上升带来的居民消费增长。实证分析发现,股票市场规模、股价波动性、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均与股票资产财富效应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较低的证券市场规模以及居民消费信心普遍不足是造成股票资产财富效应微弱的主要原因。尽管我国股价波动幅度较大,但股市的不成熟是造成短期波幅与消费正相关的可能原因。因此应从提高股票市场规模、构建和谐社会以增强居民消费等方面来改善居民股票资产财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资产 财富效应 居民资产 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金融资产与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比较检验 被引量:30
18
作者 骆祚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7,共8页
分析表明,居民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存在,金融资产财富效应超过住房资产财富效应。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以储蓄为主的居民金融资产相对于住房资产来说增长更加平稳,二是储蓄资产的增值性不强和证券价值的波动制约金融资... 分析表明,居民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存在,金融资产财富效应超过住房资产财富效应。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以储蓄为主的居民金融资产相对于住房资产来说增长更加平稳,二是储蓄资产的增值性不强和证券价值的波动制约金融资产财富效应,三是住房价格相对于居民收入水平过高限制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四是居民消费对收入的过度依赖减弱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动力。为了通过资产财富效应促进消费和内需的扩大,一要采取措施开辟多种投资渠道,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二要促进和维持股市的稳定发展,三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住房价格的过快增长,促进住房市场平稳发展,四要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 住房资产 财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资产财富效应非对称性的TVAR检验及其抑制对策——基于1995Q1~2012Q2的季度数据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骆祚炎 杨谦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96,共11页
以中国居民1995Q1—2012Q2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借助非线性TVAR模型分析发现,全体居民人均总资产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非对称性,城镇居民人均总资产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显著,农村居民相对不显著。为抑制财富效应非对称性对居民消费和实体... 以中国居民1995Q1—2012Q2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借助非线性TVAR模型分析发现,全体居民人均总资产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非对称性,城镇居民人均总资产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显著,农村居民相对不显著。为抑制财富效应非对称性对居民消费和实体经济造成的波动,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应该更多地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加强对资产波动先行指示器的研究,坚持并重点做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保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连续性和平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价格 经济周期 财富效应非对称性 T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跃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636-641,共6页
土地要素流转机制的缺失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根本缺陷。土地使用权资本化,通过把农民使用土地所带来的潜在收益予以贴现,进入市场交易,从而建立起我国现有制度约束条件下的土地要素的流转机制。它的财富效应、环境效应既促进农村劳动... 土地要素流转机制的缺失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根本缺陷。土地使用权资本化,通过把农民使用土地所带来的潜在收益予以贴现,进入市场交易,从而建立起我国现有制度约束条件下的土地要素的流转机制。它的财富效应、环境效应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又会导致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从而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资本化 财富效应 环境效应 中国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要素流转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