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8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ctor tracking loops in GNSS receivers for dynamic weak signals 被引量:2
1
作者 Jing Liu Xiaowei Cui +1 位作者 Mingquan Lu Zhenming F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3期349-364,共16页
Vehicle positioning with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in urban environments faces two problems which are attenuation and dynamic. For traditional GNSS receivers hardly able to track dynamic weak sig... Vehicle positioning with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in urban environments faces two problems which are attenuation and dynamic. For traditional GNSS receivers hardly able to track dynamic weak signals, the coupling between all visible satellite signals is ignored in the absence of navigation state feedback, and thermal noise error and dynamic stress threshold are contradictory due to non-coherent discriminators. The vector delay/frequency locked loop (VDFLL) with navigation state feedback and the joint vector tracking loop (JVTL) with coherent discriminator which is a synchronization parameter tracking loop based on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racking sensitivity of GNSS receiver in dynamic weak signal environments. A joint vector position tracking loop (JVPTL) directly tracking user position and velocity is proposed to further improve tracking sensitivity. The coherent navigation parameter discriminator of JVPTL, being able to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rmal noise error and dynamic stress threshold, is based on MLE according to the navigation parameter based linear model of received baseband signal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JVPTL,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VDFLL and JVTL, performs better than both VDFLL and JVTL in dynamic weak signal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weak signal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 linear model navigation state feedback coherent discrimin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caling and adaptive stochastic resonance as a tool for weak GNSS signal acquisi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Rongling Lang Xinyue Li +1 位作者 Fei Gao Liang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290-296,共7页
Weak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signal acquisition has been a limitation for high sensitivity GPS receivers. This paper modifies the traditional acquisition algorithms and proposes a new weak GNSS sign... Weak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signal acquisition has been a limitation for high sensitivity GPS receivers. This paper modifies the traditional acquisition algorithms and proposes a new weak GNSS signal acquisition method using re-scaling and adaptive stochastic resonance(SR). The adoption of classical SR is limited to low-frequency and periodic signals. Given that GNSS signal frequency is high and that the periodic feature of the GNSS signal is affected by the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classical SR methods cannot be directly used to acquire GNSS signals. Therefore, the re-scaling technique is used in our study to expand its usage to high-frequency signals and adaptive control technique is used to gradually determine the Doppler shift effect in GNSS signal buried in strong noi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proposed method was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s on GPS L1 signal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ew algorithm based on SR can reach-181 d BW sensitivity with a very short data length of 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k signal detecti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signal acquisition stochastic reson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step compressed acquisition method for Doppler frequency and Doppler rate estimation in high-dynamic and weak signal environments 被引量:1
3
作者 WU Chao LIU Erxiao JIAN Zhihu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4期831-840,共10页
To acquir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signals means four-dimension acquisition of bit transition,Doppler frequency,Doppler rate,and code phase in high-dynamic and weak signal environments,which needs a hi... To acquir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signals means four-dimension acquisition of bit transition,Doppler frequency,Doppler rate,and code phase in high-dynamic and weak signal environments,which needs a high computational cost.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s,this paper proposes a twostep compressed acquisition method(TCAM)for the post-correlation signal parameters estimation.Compared with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based methods,TCAM uses fewer frequency search points.In this way,the proposed method reduces complex multiplications,and uses real multiplications instead of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the Doppler frequency and the Doppler rate.Furthermore,the differential process between two adjacent milliseconds is used for avoiding the impact of bit transition and the Doppler frequency on the integration peak.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ue to the reduction of complex multiplications,the computational cost of TCAM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FFT based method under the same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dynamic and weak signal environment compressed acquisition frequency parameters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mpson距离参数估计的光纤水听器弱信号解调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楸岷 王敏 +2 位作者 杨平 王文侠 郑慧峰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5-357,共13页
基于3×3耦合器的干涉型光纤水听器在海洋目标监测中已经进入工程化应用阶段,其相移信号解调通常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椭圆拟合对干涉信号进行参数估计,以消除非理想3×3耦合器引起的解调结果偏差问题。然而,当光纤水听器接收... 基于3×3耦合器的干涉型光纤水听器在海洋目标监测中已经进入工程化应用阶段,其相移信号解调通常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椭圆拟合对干涉信号进行参数估计,以消除非理想3×3耦合器引起的解调结果偏差问题。然而,当光纤水听器接收信号较弱,通过干涉仪产生的相移较小时,干涉信号形成的李萨如图椭圆不完整,最小二乘法的高曲率偏差问题会导致拟合解调的相移信号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此外,尽管正交距离拟合方法可以有效拟合不完整椭圆,但其计算复杂且耗时较长,不利于实现实时解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ampson距离参数估计的光纤水听器弱信号解调方法。通过Sampson距离拟合3×3耦合器光纤水听器接收弱信号时形成的不完整李萨如图椭圆,能够准确拟合估计光纤水听器输出干涉信号参数,不仅提高了解调精度,还显著提升了计算效率,优于正交距离拟合方法。通过数值仿真对比分析了Sampson距离与最小二乘法、正交距离的解调结果。结果表明,所提Sampson距离解调方法在弱信号条件下的拟合解调误差小于最小二乘法,且解调耗时远低于正交距离。依托激光干涉法自由场校准系统和振动液柱法低频校准系统,分别在10~30 kHz、20 Hz~2 kHz频率范围内对光纤水听器解调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证明了所提Sampson距离解调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型光纤水听器 非理想3×3耦合器 Sampson距离 椭圆拟合 弱信号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跟/构网型变流器并联系统的阻抗频率耦合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盛李龙 许津铭 +3 位作者 李威 康嘉华 郄朝辉 谢少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7,共11页
在含跟网型光伏及构网型储能的异构系统中,利用阻抗分析法可以研究构网型变流器对异构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未充分考虑变流器间、变流器与电网阻抗间的频率耦合效应,难以准确评估弱电网下异构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以两机异构... 在含跟网型光伏及构网型储能的异构系统中,利用阻抗分析法可以研究构网型变流器对异构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未充分考虑变流器间、变流器与电网阻抗间的频率耦合效应,难以准确评估弱电网下异构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以两机异构并网系统为例,文中深入分析了系统内部耦合对跟/构网型变流器输出阻抗的影响。分析表明,电网阻抗以及构网型/跟网型变流器输出阻抗对跟网型/构网型变流器输出阻抗有附加影响;相较于变流器独立并网运行,异构系统中跟网型变流器中低频段输出阻抗易受到影响,而构网型变流器输出阻抗基本不受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构网型变流器与电网合并视为等效电网而建立了异构并网系统阻抗模型,讨论了小干扰稳定性。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阻抗模型,基于所提阻抗模型的稳定性分析实现了弱电网下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异构系统 跟网型光伏 构网型储能 跟网型变流器 构网型变流器 弱电网 频率耦合 阻抗模型 小干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滤波的弱小信号检测算法
6
作者 毛森鹏 王鹏飞 +1 位作者 陈伟 国磊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0,共5页
在传统粒子滤波算法中,存在对噪声和杂波的鲁棒性差、检测概率难以平衡和虚警概率等问题。在弱小信号检测时,由于噪声问题,更容易造成漏检、错检;同时,如果弱小信号周围存在大量背景杂波,会导致跟踪的准确性降低。针对杂波场景下信号处... 在传统粒子滤波算法中,存在对噪声和杂波的鲁棒性差、检测概率难以平衡和虚警概率等问题。在弱小信号检测时,由于噪声问题,更容易造成漏检、错检;同时,如果弱小信号周围存在大量背景杂波,会导致跟踪的准确性降低。针对杂波场景下信号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了提高粒子滤波器的弱小信号检测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滤波算法,首先通过修改似然比函数,限制了杂波对于检测概率的影响;其次,利用使用伯努利滤波器为信号设置检测概率的方法,大大降低了漏检概率,并调整了有无先验概率情况下不同的粒子初始分布,进一步提高滤波器性能。仿真结果显示,经过改进后的粒子滤波算法在杂波背景下的弱小信号检测概率相较于处理前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滤波 似然比 弱小信号 杂波抑制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探伤自动扫描平台微弱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7
作者 马卫卫 贺洪斌 +3 位作者 江灿 温家炜 陈浩 翟勇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0-488,共9页
超声探伤自动扫描平台在工作中,空气耦合超声探头输出信号小,且受电机噪声及外界噪声的干扰,因此对检测系统的噪声要求高。为有效地检测并提取微弱信号,该文设计一种具有抗干扰的超低噪声、高增益且增益连续可调的宽带放大电路。放大电... 超声探伤自动扫描平台在工作中,空气耦合超声探头输出信号小,且受电机噪声及外界噪声的干扰,因此对检测系统的噪声要求高。为有效地检测并提取微弱信号,该文设计一种具有抗干扰的超低噪声、高增益且增益连续可调的宽带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由一级低噪声前置放大电路和由低噪声、可变增益放大器组成的两级级联电路构成。第一级放大器采用具有超低噪声、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的前置放大器,根据噪声系数设计合适的反馈电路,达到最佳的噪声匹配。后两级电路可实现增益080dB连续可调。测量结果表明,电路整体增益在20100dB连续可调,能够检测到空气耦合探头微伏级信号,可广泛应用于弱信号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耦合超声 微弱信号检测 噪声系数 超低噪声 高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信号识别与演化分析:一种融合多维词特征的自动化方法
8
作者 刘清民 王芳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2-133,共12页
[研究目的]当前弱信号识别方法依赖专家知识,存在主观性强、适用范围有限、难以应对快速变化和未知挑战等问题。该文旨在提出一种自动化弱信号识别方法,以更早发现和理解潜在变革性趋势与新兴技术,从而支持未来预测与决策制定。[研究方... [研究目的]当前弱信号识别方法依赖专家知识,存在主观性强、适用范围有限、难以应对快速变化和未知挑战等问题。该文旨在提出一种自动化弱信号识别方法,以更早发现和理解潜在变革性趋势与新兴技术,从而支持未来预测与决策制定。[研究方法]融合多维词特征,基于文本挖掘技术,从预印本文献中提取关键词、缩略语和新词,并通过条件过滤获得代表性关键词。进一步结合时序、增长率及创新性等多维特征,自动识别弱信号。随后,通过层次聚类和相似性计算,分析弱信号之间的关联性与演化路径。[研究结果/结论]实验以机器翻译领域的预印本文献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识别潜在变革趋势与新兴技术,有助于降低未来发展不确定性,为科技前沿探索和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信号识别 关键词 词特征 预印本 机器翻译 科技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vy噪声下的二维三稳随机共振系统的微弱噪声检测
9
作者 侯帅楠 殷利平 李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3,共7页
在Levy噪声的驱动下,提出一种参数可调的二维三维随机共振(Two-dimensional Tr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TDTSR)系统,以平均信噪比增益(Mean Signal-to-noise Ratio Gain,MSNRG)为衡量指标,对系统参数进行寻优,采用ChamberMallows-S... 在Levy噪声的驱动下,提出一种参数可调的二维三维随机共振(Two-dimensional Tr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TDTSR)系统,以平均信噪比增益(Mean Signal-to-noise Ratio Gain,MSNRG)为衡量指标,对系统参数进行寻优,采用ChamberMallows-Stuck(CMS)算法和耦合4阶龙格-库塔(Runge-kutta)算法相结合求解系统输出。首先,通过研究系统等效势函数,分析粒子跃迁路径和随机共振能量转换现象。然后,分析Levy噪声对各个参数的影响,确定其参数数值。此外,以MSNRG为系统衡量指标,将一维三稳随机共振(One-dimensional Tr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ODTSR)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TDTSR系统的MSNRG大于ODTSR系统。最后,将两种系统应用于微弱信号检测,并采用自适应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TDTSR系统优于ODTSR系统。此系统对微弱信号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随机共振 Levy噪声 微弱信号检测 信噪比 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思维的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分析理论研究
10
作者 唐虎林 苏成 李旺雨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13,共16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进,颠覆性技术的加速涌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具有碎片化、模糊性和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这给理解、分析和利用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系统思...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进,颠覆性技术的加速涌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具有碎片化、模糊性和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这给理解、分析和利用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系统思维提供了一种全面、整体的视角,为深入探究颠覆性技术弱信号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研究理念,开展了颠覆性技术弱信号的理论探究,提出了颠覆性技术早期发展模型。该理论模型表明颠覆性技术在创新链的技术发展闭环中得到发展。其中,在颠覆性技术发展系统的内部要素中,概念验证的概念得到了延伸;在概念验证中,方法技术等的创新效果得以揭示,技术价值得以验证,并向外部环境要素释放重要信号;在弱信号的探测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指示具备开创性创新成果的弱信号。该模型为基于弱信号的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弱信号 系统思维 早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O模型的技术主题热度评估框架研究
11
作者 陈洪侃 刘金昌 步一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8-701,共14页
技术主题热度的评估对决策者了解市场动向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热点评估指标或早期技术的弱信号识别方法尚存在热点技术主题识别欠缺前瞻视角、时间间隔阈值调整主观且较困难、学科框架以及粒度需要预先确定、输出... 技术主题热度的评估对决策者了解市场动向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热点评估指标或早期技术的弱信号识别方法尚存在热点技术主题识别欠缺前瞻视角、时间间隔阈值调整主观且较困难、学科框架以及粒度需要预先确定、输出结果不易直接辅助情报工作决策等问题。为此,本文引入了基于ELO(Elo rating system)模型的期望热度概念,构建了一种新的技术主题热度评估方法。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基于ELO模型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技术主题的热度指标,并以碳纤维领域的技术主题热度识别为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相比于传统的热度评估方法,本文提出的技术主题热度评估方法丰富了主题热度的评估内容,并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多的情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主题识别 ELO模型 信号识别 主题热度识别 弱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场景下基于多径利用的微弱目标增强算法
12
作者 何文滨 饶烜 朱炳祺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2-472,共11页
随着雷达技术的广泛应用,雷达也面临诸多挑战,在对微弱目标检测时,由于直达波回波和多径回波同时存在导致无法准确检测到目标,因此通常将多径回波当作干扰。然而,可以利用多径信号中存在的目标信息来优化探测性能。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 随着雷达技术的广泛应用,雷达也面临诸多挑战,在对微弱目标检测时,由于直达波回波和多径回波同时存在导致无法准确检测到目标,因此通常将多径回波当作干扰。然而,可以利用多径信号中存在的目标信息来优化探测性能。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利用多径信号增强直达波信号的微弱目标增强算法(Multipath Signal Exploitation,MSE),算法通过构造两个位移函数在距离频域慢时间域对回波进行补偿,消除了不同初始距离的影响,将多径信号回波集中在直达波所在位置。然后对补偿后的回波和直达波沿快时间维求和,进一步增强了回波的能量。此外,当存在多个目标时,MSE算法可以消除多径回波的干扰,并且利用多径回波增强多目标的信号能量,以保证在多个目标的多径环境下算法仍然有效。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MSE算法在多目标场景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径利用 微弱目标增强 多目标 补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微弱回波综合频率估计算法
13
作者 邢晓晴 陆威 +1 位作者 范红云 邢志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8-384,共7页
为解决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微弱回波信号频谱信息提取精度低、探测概率低的问题,基于传统信号的时频域分析方法,提出一种将信号的相干积累、自相关运算、Welch功率谱估计与能量重心法相结合的频谱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能量重心法和... 为解决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微弱回波信号频谱信息提取精度低、探测概率低的问题,基于传统信号的时频域分析方法,提出一种将信号的相干积累、自相关运算、Welch功率谱估计与能量重心法相结合的频谱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能量重心法和比值法相比,该算法的频率估算平均精度分别提高43%和46%,在相同条件下雷达探测概率最高。所提算法能效提升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微弱信号的频率估计性能,提高雷达测速精度与探测距离,探测能力更加稳定。将该算法应用于1550 nm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处理,有效提高了雷达的测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 频率估计 能量重心法 Welch谱估计 自相关运算 微弱信号 回波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地航空电磁法极低频段隔振系统设计与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苑俊峰 闫四腾 岳建华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9-311,共13页
由于勘探目标体的二次场信号微弱,航空电磁探测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隔振降噪性能才能获取高质量的深部目标体低频信号.基于气动传动的概念,构建了气缸式气动隔振系统.建立了基于热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 由于勘探目标体的二次场信号微弱,航空电磁探测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隔振降噪性能才能获取高质量的深部目标体低频信号.基于气动传动的概念,构建了气缸式气动隔振系统.建立了基于热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对其动态性能进行仿真,对其振动的时域和频域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气动悬架的固有频率可低至0.5 Hz,共振点的幅值比小于1.8.研究了附加气室体积和节流孔横截面积对其隔振性能的影响,为设计参数的优化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航空电磁探测系统室内试验和飞行试验及其仿真结果表明,气缸式气动隔振系统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能够快速衰减和有效隔离较大的振动,可以满足航空电磁探测系统对隔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磁探测系统 二次场微弱信号 振动隔离 动力学 气动悬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调节随机共振的微弱磁通信信号处理研究
15
作者 柴彬彬 彭铮雪 张歆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8,共7页
在跨空水界面通信中,磁通信技术因其独特优势被广泛关注,但磁场分量的传输特性严重限制了磁通信的通信范围。针对跨空水界面磁通信在大接收深度时信号微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稳态随机共振的2FSK信号处理算法;介绍了双稳态随机共振模... 在跨空水界面通信中,磁通信技术因其独特优势被广泛关注,但磁场分量的传输特性严重限制了磁通信的通信范围。针对跨空水界面磁通信在大接收深度时信号微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稳态随机共振的2FSK信号处理算法;介绍了双稳态随机共振模型、绝热近似理论以及随机共振的衡量指标,分析了双稳态系统参数对输出信号信噪比的影响,并基于互相关系数这一衡量指标研究了处理大参数2FSK信号的参数调节随机共振方法。结合仿真试验表明,参数调节随机共振结合相关接收方法可以有效处理信噪比低至-24 dB的2FSK信号,相比未经随机共振处理的方法,可以获得5~7 dB的信噪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调节随机共振 微弱信号处理 磁通信 双稳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尾流感应磁场小目标微弱回波信号检测
16
作者 刘旭东 李荣 喻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船舶尾流感应磁场信号较为微弱,目标回波信号与背景噪声的区分度低,导致回波信号检测的相对容限值较大。为此,提出船舶尾流感应磁场小目标微弱回波信号检测方法。分析尾流散射回波特性,结合尾流气泡分布尺寸获取船舶尾流整体散射回波信... 船舶尾流感应磁场信号较为微弱,目标回波信号与背景噪声的区分度低,导致回波信号检测的相对容限值较大。为此,提出船舶尾流感应磁场小目标微弱回波信号检测方法。分析尾流散射回波特性,结合尾流气泡分布尺寸获取船舶尾流整体散射回波信号。将整体散射回波信号输入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中,检测微弱回波信号。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尾流传播距离的逐渐增加,磁场感应强度逐渐减弱;回波信号幅值低于0.4 V时,能够完成微弱回波信号检测;相对容限值均在0.15以下,满足回波信号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尾流 感应磁场 小目标 微弱回波信号 回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倒J模型的产品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预测研究
17
作者 赵动员 唐中君 韩中亚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52,145,共8页
[研究目的]实现对产品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的有效预测,以此减少新产品开发的认知偏差,拓宽新产品开发思路。[研究方法]将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预测问题转化为需求弱信号信息量预测问题,通过需求弱信号信息量的变化映射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 [研究目的]实现对产品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的有效预测,以此减少新产品开发的认知偏差,拓宽新产品开发思路。[研究方法]将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预测问题转化为需求弱信号信息量预测问题,通过需求弱信号信息量的变化映射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规律。首先提出了能表示需求弱信号S型演化趋势的logistic模型,其次构建了能表示倒J型演化趋势的倒J模型,并利用新能源汽车需求弱信号评论数据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以及两种趋势的存在。[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需求弱信号演化趋势确实存在S型和倒J型两种情况。研究结果能够提升需求弱信号的演化趋势分析精度,提高企业新产品研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弱信号 演化预测 评论文本 LOGISTIC模型 倒J模型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间相干激光通信强噪声弱信号随机共振检测研究
18
作者 王垒 郑婷婷 王彩峰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74,共5页
为了减少通信误码率,提出星间相干激光通信强噪声弱信号随机共振检测研究方法。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模型增强星间激光通信微弱信号,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来改进粒子群算法,平衡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计算系统实际输出,获... 为了减少通信误码率,提出星间相干激光通信强噪声弱信号随机共振检测研究方法。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模型增强星间激光通信微弱信号,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来改进粒子群算法,平衡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计算系统实际输出,获取系统的全局最优解,优化随机共振模型参数,获取系统中关于强噪声和弱信号的最佳匹配状态,在此状态下检测出弱信号,实现弱信号随机共振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弱信号随机振动频率变化小,误码率在信噪比为4 dB时降低到最小值,5次迭代下的信噪比增益达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相干激光通信 强噪声 弱信号检测 随机共振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微弱信号分析看灰色地带威胁预警情报分析困境的应对策略
19
作者 陈烨 马晓娟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2,30,共9页
[研究目的]厘清灰色地带威胁预警分析面临的困境,探讨微弱信号分析对灰色地带预警的策略启示。[研究方法]通过对微弱信号相关研究的梳理,剖析微弱信号研究与预警分析面临的不确定性特质之间的内在契合性,从分析模式、分析流程和方法对... [研究目的]厘清灰色地带威胁预警分析面临的困境,探讨微弱信号分析对灰色地带预警的策略启示。[研究方法]通过对微弱信号相关研究的梳理,剖析微弱信号研究与预警分析面临的不确定性特质之间的内在契合性,从分析模式、分析流程和方法对策等角度探究在预警分析中引入微弱信号分析的作用。[研究结果/结论]引入微弱信号研究对灰色地带威胁预警分析的策略启示表现在:一是从分析模式来看,要建立基于微弱信号分析的模式引领,由筹划控制模式向探索赋能模式转变;二是从分析流程来看,需要建立以目标为中心,持续实现微弱信号迭代分析的系统分析,改变数据到情报的线性过程;三是从方法层面来看,化静态分析为发散动态性分析,强调智力融合的重要性,是应对复杂模糊性问题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情报 情报分析 灰色地带威胁 微弱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失配滤波器的近区低旁瓣混沌波形设计算法
20
作者 罗颖聪 张磊 +1 位作者 魏少鹏 孟智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11-2518,共8页
在雷达探测领域,由于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近主瓣区的较高旁瓣电平,强目标旁瓣对弱目标的遮盖现象使得传统雷达对这类弱目标的检测能力大幅下降。对于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混沌波形近主瓣区低旁瓣的优化方法。该... 在雷达探测领域,由于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近主瓣区的较高旁瓣电平,强目标旁瓣对弱目标的遮盖现象使得传统雷达对这类弱目标的检测能力大幅下降。对于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混沌波形近主瓣区低旁瓣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在保持混沌波形优秀的抗截获和抗干扰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混沌波形较低的旁瓣电平的特性,充分利用双混沌信号设计的频谱特性和失配滤波器时频自由度来调整脉冲压缩后信号的能量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沌波形具有比较好的距离分辨率,并且经失配滤波器脉冲压缩后的近主瓣区的旁瓣电平达到较低水平,对检测距离相近情况下的弱目标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目标检测 低旁瓣 混沌信号 波形设计 失配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