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3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Minimum Phase Nonlinear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Based on Loc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燕 陈增强 袁著祉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3年第1期70-73,共4页
After a recursive multi-step-ahead predictor for nonlinear systems based on loc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is introduced, an intelligent FID controller is adopted to correct the errors including identified model erro... After a recursive multi-step-ahead predictor for nonlinear systems based on loc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is introduced, an intelligent FID controller is adopted to correct the errors including identified model errors and accumulated errors produced in the recursive process. Characterized by predictive control, this method can achieve a good control accuracy and has good robustness. A simulation study shows that this control algorithm is very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tep-ahead predictive contro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Intelligent PID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based on hyper chaotic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
2
作者 Samira Johari Mahdi Yaghoobi Hamid RKobrav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97-208,共12页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s(NMPC)can predict the future behavior of the under-controlled system using a nonlinear predictive model.Here,an array of hyper chaotic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HCDRNN)was...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s(NMPC)can predict the future behavior of the under-controlled system using a nonlinear predictive model.Here,an array of hyper chaotic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HCDRNN)was proposed for modeling and predicting the behavior of the under-controller nonlinear system in a moving forward window.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HCDRNN to improve system’s modeling,the extent of chaos is adjusted using a logistic map in the hidden layer.A novel NMPC based on the HCDRNN array(HCDRNN-NMPC)was proposed that the control signal with the help of an improved gradient descent method was obtained.The controller was used to control a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with hard-nonlinearities and input constraints,in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ies including external disturbance.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s show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trajectory tracking and disturbance rejection.Parameter convergence and neglectable prediction error of the neural network(NN),guaranteed stability and high tracking performance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chaos theory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al Network Predictive Control of Variable-pitch Wind Turbines Based on Small-worl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8
3
作者 WANG Shuangxin LI Zhaoxia LIU Hairu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15-I0015,17,共1页
通过将混沌映射用于产生初始节点集和进行算子构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实数编码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采用4种算法对多例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进行仿真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快速搜索到最优值的能力。将上述... 通过将混沌映射用于产生初始节点集和进行算子构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实数编码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采用4种算法对多例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进行仿真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快速搜索到最优值的能力。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变桨距风电机组启动并网时的转速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其预测模型由基于现场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仿真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根据风速扰动提前预测电机的转速变化,使控制器超前动作,保证系统输出跟踪参考轨迹的方向稳步改变,确保风电机组平稳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算法 小世界 风力发电机组 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 变桨距 实时编码 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ing RBF Neural Network for OptimumControl of a Cold Storage
4
作者 Shi Guodong Wang Qihong +1 位作者 Xu Yan Xue Guox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0年第4期30-36,共7页
In recent years, advanced control technologies have been used for the optimum control of a cold storage. Bu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shortcoming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can't re... In recent years, advanced control technologies have been used for the optimum control of a cold storage. Bu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shortcoming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can't realize the on-line predictive optimum control of a refrigerating system with simple and valid algorithms. An RBF neural network has a strong ability in nonlinear mapping, a good interpolating value performance, and a higher training speed. Thus a two-stage RBF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measured values with the predicted values, the two-stage RBF neural network is used for the on-line predictive optimum control of the cold storage temperature.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of the new methods show a great suc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ORITHMS Cold storage FUNCTIONS INTERPOLATION neural networks Online systems predictive control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融合与BP神经网络结合的刀具磨损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宏 徐延 +1 位作者 伊亚聪 胡孔耀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1,116,共5页
通过监测刀具磨损情况,能够有效应对生产加工中的意外状况。为了精确监测刀具的磨损状态,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特征融合及BP神经网络结合的刀具磨损预测方法。首先对工业加工中采集到的切削力、振动、声发射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去噪,然后在... 通过监测刀具磨损情况,能够有效应对生产加工中的意外状况。为了精确监测刀具的磨损状态,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特征融合及BP神经网络结合的刀具磨损预测方法。首先对工业加工中采集到的切削力、振动、声发射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去噪,然后在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内分析并提取特征,再将融合后的各类传感器特征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PCA)实现数据降维,最后将降维后的融合特征输入搭建好的BP神经网络,通过非线性仿真分析,从而实现刀具磨损量的预测。案例验证表明:与单一传感器预测相比,提出的多传感器特征融合的刀具磨损预测方法误差最小,且决定系数R2达到0.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特征提取 小波去噪 PCA BP神经网络 磨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降噪的神经网络盾构泥水分离系统参数预测方法
6
作者 周翠红 周富强 +1 位作者 刘兆赫 翟志国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泥水盾构穿越复合地层时,掘进控制参数和泥水分离系统参数往往出现大幅波动,影响施工安全和掘进效率。为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性,实现异常工况预测,依托望京隧道盾构工程,针对地层状况采用筛分、双旋流、离心/压滤固液分离协同控制技... 泥水盾构穿越复合地层时,掘进控制参数和泥水分离系统参数往往出现大幅波动,影响施工安全和掘进效率。为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性,实现异常工况预测,依托望京隧道盾构工程,针对地层状况采用筛分、双旋流、离心/压滤固液分离协同控制技术,采集盾构机掘进参数(掘进速度、刀盘转速和总推进力等)和泥水分离系统运行参数(进浆量、进浆密度和进浆黏度等),通过Cook距离离群检测和小波阈值去噪处理提升数据质量;以双旋流分离密度比值、黏度比值等12个参数为输入,排浆量、排浆密度和排浆黏度为输出,建立BP神经网络泥水分离系统参数的预测模型,并选取3个不同地层环段进行预测对比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均在5%以内,该预测模型在复合地层下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泥水分离 COOK距离 小波去噪 BP神经网络 参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空间信息的处理策略对径流预测的影响
7
作者 高玉芳 何川 +1 位作者 彭涛 高勇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降水空间信息的精确提取对径流预测的精度至关重要。本文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设计原始图像、小波分解、统计特征、面平均值、区域划分5种降水空间信息提取方案,研究降水空间信... 降水空间信息的精确提取对径流预测的精度至关重要。本文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设计原始图像、小波分解、统计特征、面平均值、区域划分5种降水空间信息提取方案,研究降水空间信息不同处理策略对基于LSTM模型的径流预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直接使用原始图像的方案,综合运用小波分解和统计特征提取的处理方法测试期纳什效率系数分别提升了11.5%和17.9%,同时也增强了模型的稳定性和解释性;不同的区域划分方法能结合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下垫面因素,反映降水响应的空间差异性,展现了对各流量等级的适应能力,相较于以流域平均值作为输入的方式,能明显提高捕捉高流量和低流量特征的能力。研究表明在基于LSTM模型的降雨—径流预测模型中引入降水空间信息,可以有效改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WNN-LSTM算法的红外CO痕量气体压力补偿与时序浓度分析
8
作者 田富超 张海龙 +3 位作者 苏嘉豪 梁运涛 王琳 王泽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4-1007,共14页
红外光谱分析是工业环境气体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当前红外气体检测仪的测量精度受环境压力变化影响较大,导致检测数据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偏离实际气体浓度。为提高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精度,选择了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红外光谱分析是工业环境气体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当前红外气体检测仪的测量精度受环境压力变化影响较大,导致检测数据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偏离实际气体浓度。为提高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精度,选择了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和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相结合的压力补偿算法,并结合长短期记忆法(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对补偿后的数据进行预测。通过搭建工业环境气体压力补偿实验平台,使用高精度配气仪配置100~900 ppm标准CO气体,在80~120 kPa范围内进行数百组重复实验,发现CO气体传感器在负压条件下测量值小于标气浓度,正压条件下测量值大于标气浓度,并随压力变化呈线性关系,绝对误差最高为86 ppm。将传感器数据使用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误差降低,初步补偿后的CO误差降至26 ppm,但由于参数可移植性较差,个别数据误差较大。进一步使用鲸鱼优化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后,补偿效果显著提升,传感器测量值与真值之差保持在0.004%以内且数据稳定。最终结合LSTM进行气体浓度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0.1,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小于0.020,实验结果表明,WOA-WNN-LSTM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红外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成功消除环境压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为工业环境气体检测提供了更为可靠和精准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分析 环境压力补偿 鲸鱼优化算法 小波神经网络 时序浓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预测的节能型泵控单元稳压控制研究
9
作者 王飞 郝钰杰 +3 位作者 赵慧兵 刘克毅 陈革新 艾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66,共14页
针对泵控单元静态精度不高和动态性能受限的问题,为提高泵控单元的压力控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预测前馈补偿的模糊PID稳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泵控单元中伺服电机和定量泵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负载预... 针对泵控单元静态精度不高和动态性能受限的问题,为提高泵控单元的压力控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预测前馈补偿的模糊PID稳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泵控单元中伺服电机和定量泵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负载预测算法,进行了模型的训练,优化了模型的超参数设置,计算了评价指标,进行了仿真验证;然后,对基于负载预测前馈补偿的模糊PID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开展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评价指标印证了负载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负载预测结果作为前馈信号输入补偿的前提下,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模糊PID控制器在两种信号响应下的输出压力和期望压力之间的误差分别减小了72.2%和71.1%,实现了泵控单元的高精度稳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单元 负载预测 前馈补偿 模糊PID 稳压控制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重载AGV转向稳定性容错控制策略
10
作者 刘璇 刘玉卿 +2 位作者 王子航 张明路 张建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4WID-4WIS)型港口重载自动导引车(AGV)常见的驱动电机失效情况,提出了三层控制结构的容错控制策略来进行转向稳定性容错控制。上层控制模块设计为模型预测控制器(MPC)与PI车速跟随控制器,实现港口AGV的路径跟踪...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4WID-4WIS)型港口重载自动导引车(AGV)常见的驱动电机失效情况,提出了三层控制结构的容错控制策略来进行转向稳定性容错控制。上层控制模块设计为模型预测控制器(MPC)与PI车速跟随控制器,实现港口AGV的路径跟踪;中层控制模块设计为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RBF神经网络鲁棒滑模控制器,用来计算出最佳附加横摆力矩;下层控制模块设计为失效分配策略,对力矩进行重新分配。最后,搭建了CarMaker测试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容错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重载AGV 模型预测控制器 PI车速跟随控制器 RBF神经网络 滑模控制 失效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主动悬架RBF神经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仿真研究
11
作者 顾苏怡 蒋昌华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4,共5页
为了提升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系统,通过仿真验证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创建7自由度车辆主动悬架简图,定义了车辆主动悬架动力学方程式。构建主动悬架MPC系统,... 为了提升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系统,通过仿真验证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创建7自由度车辆主动悬架简图,定义了车辆主动悬架动力学方程式。构建主动悬架MPC系统,利用RBF神经网络结构捕捉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复杂动态特性,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快速建立主动悬架MPC参数,最终实现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精确控制。利用Matlab软件对车辆主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悬架位移、轮胎位移进行仿真,评估车辆不同控制策略的行驶性能。结果显示:在路面信号激励下采用MPC,车辆主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悬架位移、轮胎位移变化幅度较大;采用RBF神经网络的MPC,车辆主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悬架位移、轮胎位移变化幅度较小。所提出的RBF神经网络MPC系统,能够增强车辆主动悬架抗干扰能力,从而保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主动悬架 RBF神经网络 模型预测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心轴承退化特性WPES提取及FOA-GRNN算法预测分析
12
作者 张海霞 李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62,共4页
目前轴承剩余寿命预测需要采用大量历史经验作为判断依据,导致最终的预测结果相对实际测试情况形成了较大的偏差。这里以小波包能量谱WPES的方法对轴承退化特征进行了提取分析,并利用FOA-GRNN模型使GRNN获得更高精度的预测结果,根据多... 目前轴承剩余寿命预测需要采用大量历史经验作为判断依据,导致最终的预测结果相对实际测试情况形成了较大的偏差。这里以小波包能量谱WPES的方法对轴承退化特征进行了提取分析,并利用FOA-GRNN模型使GRNN获得更高精度的预测结果,根据多种群自适应果蝇优化算法进行数据分析获得GRNN扩展速度,实现了轴承剩余寿命的准确预测。研究结果表明:FOA-GRNN方法预测获得的均方误差为0.0034,形成了0.0532的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为0.06025,轴承退化特征能够满足轴承剩余寿命精确预测的要求。FOA-GRNN指标参数最小,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表现出了最优的收敛性,寻优效率与精度同时获得大幅提升。该研究对提高调心轴承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作用,可以拓宽到其它的机械传动故障信号分析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心轴承 使用寿命 预测精度 小波包能量谱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果蝇优化算法 退化特性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源-荷多元预测与电热混合储能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俊秋 袁龙 +4 位作者 张靖 赵维兴 宁楠 谢才科 杜刃刃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作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核心耦合单元,是实现其高效运行的关键。然而CHP机组固有的热电耦合特性对其灵活调节能力和运行性能的提升存在一定限制,且其“以电定热”和“以热定电”的调度策略... 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作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核心耦合单元,是实现其高效运行的关键。然而CHP机组固有的热电耦合特性对其灵活调节能力和运行性能的提升存在一定限制,且其“以电定热”和“以热定电”的调度策略缺乏前瞻性考虑多元负荷和可再生能源的波动特征。集成储能系统可有效实现热电解耦,然而储能的充放电能力受其能量状态的影响。基于此,该文采用长短记忆神经网络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多元负荷及可再生能源进行预测,以考虑多元负荷及可再生能源的时序波动,提出耦合源-荷多元预测与电热混合储能的主动调度策略。构建计及碳排放惩罚、可再生能源弃电惩罚及运行成本的优化调度模型。以某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为例,对比分析“以电定热”、“以热定电”和“主动调度”策略。结果显示,长短记忆神经网络的最大预测误差为4.7%。采用电-热混合储能主动调度策略的运行成本比“以电定热”和“以热定电”运行策略分别降低了11.12%和3.67%。此外,主动调度策略可在平滑热电比负荷曲线的同时降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购电成本,并且对CHP机组的能效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多元预测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电-热混合储能 主动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控制的电动汽车快充模块热管理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靖璇 鲁岩松 +2 位作者 朱翀 卢徐 张希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电动汽车快充充电桩在高功率工作下功率器件容易超温造成安全隐患,而现有冷却策略采用基于规则控制的强制风冷方式,散热风扇转速大且产生较大的环境噪声。为保护模块核心器件的热安全同时优化冷却调节策略,提出1种基于数据驱动模型预测... 电动汽车快充充电桩在高功率工作下功率器件容易超温造成安全隐患,而现有冷却策略采用基于规则控制的强制风冷方式,散热风扇转速大且产生较大的环境噪声。为保护模块核心器件的热安全同时优化冷却调节策略,提出1种基于数据驱动模型预测控制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的电动汽车快充模块优化热管理方法。该方法采用数据驱动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模块温度分布的预测模型,并结合MPC对风扇转速进行调控,优化快充模块热管理策略并降低风扇噪声。经过实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在保证各关键器件不超温的同时,可有效降低风扇平均转速1 293 rpm,降低平均噪声4.99 dB,保障了核心器件热安全性及散热风扇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快充模块 热管理 风扇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辅助修正的履带车辆路径跟随控制研究
15
作者 路潇然 邹渊 +3 位作者 刘海涛 李春明 张旭东 李云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2-843,共12页
为了提升在城市、厂区等铺面路应用场景下的无人履带平台的路径跟随作业精度,减少差速转向中滑移滑转对车辆行驶路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辅助修正的履带车辆路径跟随控制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网络(convolutional ... 为了提升在城市、厂区等铺面路应用场景下的无人履带平台的路径跟随作业精度,减少差速转向中滑移滑转对车辆行驶路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辅助修正的履带车辆路径跟随控制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radial basis function,CNN-RBF)建立了车辆滑移滑转率识别预测模型,根据车辆在城市道路行驶过程中对滑移滑转率保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小于0.101的识别水平,基于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技术(linear time varying-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TV-MPC)建立了车辆路径跟随控制算法,并采用识别预测得到的滑移滑转率进行辅助修正,以提升城市应用场景下履带车辆路径跟随控制精度.Recurdyn-Simulink联合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无修正的路径跟随控制比较,采用基于深度学习辅助修正的履带车辆路径跟随控制算法对跟随误差平均优化了45.5%、最大优化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滑移滑转率 模型预测控制 履带车辆路径跟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权重修正系数的风电机组模型预测偏航控制
16
作者 张硕望 黄凌翔 +4 位作者 陈宇韬 宋冬然 曹俊伟 杨先有 黄晟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2,共10页
传统偏航控制系统通常采用阈值判断实现偏航系统的启停判定。然而,风向变化速度往往比偏航速度更快,导致偏航系统偏航动作频繁,加剧偏航系统磨损和损伤风险。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偏航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如何调整其目标权重系数... 传统偏航控制系统通常采用阈值判断实现偏航系统的启停判定。然而,风向变化速度往往比偏航速度更快,导致偏航系统偏航动作频繁,加剧偏航系统磨损和损伤风险。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偏航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如何调整其目标权重系数有待研究。提出一种动态权重修正模型预测偏航控制(Dynamic weight correction coefficients based model predictive yawcontrol,DMPYC)策略,将风况变化量引入偏航计算过程,使得权重系数得以根据实际风况动态变化。具体地,通过构建MTF-CNN-AT模型,利用马尔可夫转换场(Markovtransitionfield,MTF)提取时序数据的时空依赖性,使用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AM)优化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权重参数,实现动态权重修正系数的计算。基于8组典型风况,对比了所提DMPYC与传统偏航控制策略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典型山地风场中低风速高湍流风况下,DMPYC性能优异,其偏航里程较传统偏航控制策略低75.8%,同时发电量损失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偏航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回收火箭智能最优容错控制
17
作者 曾杨智 李浩然 +1 位作者 陈斌 邵小东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3,共8页
可回收运载火箭由于发射成本低的显著优势已经成为当前新的研究热点。子级垂直回收技术是目前最为成功的火箭回收技术之一,要求回收段控制火箭姿态保持与地面垂直。然而火箭在回收的末减速段只能依靠发动机摆动角度获取控制力矩,因而存... 可回收运载火箭由于发射成本低的显著优势已经成为当前新的研究热点。子级垂直回收技术是目前最为成功的火箭回收技术之一,要求回收段控制火箭姿态保持与地面垂直。然而火箭在回收的末减速段只能依靠发动机摆动角度获取控制力矩,因而存在力矩饱和约束;同时推力估计的误差也会带来控制力矩的偏差。基于上述问题,设计了智能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实现了末减速段的姿态控制任务。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网络逼近最优的值函数,有效降低了模型预测控制的计算量;考虑到发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考虑饱和约束和推力估计偏差,基于二次规划设计了容错最优控制分配算法,实现了故障和饱和情况下的姿态控制任务。仿真结果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回收火箭 发动机故障 容错控制 控制分配 模型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神经网络优化权重系数方法
18
作者 周旋 刘小虎 易祥烈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5,97,共9页
针对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权重难以整定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优化权重系数,基于现有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共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权重参数优化方法。首先,由于共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存在零序电流及损耗偏高的问题,通过改进模型预测转... 针对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权重难以整定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优化权重系数,基于现有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共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权重参数优化方法。首先,由于共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存在零序电流及损耗偏高的问题,通过改进模型预测转矩代价函数,降低零序电流及损耗;然后,基于大量数据集训练权重优化神经网络,对权重数据进行寻优,提高了控制算法运行效率,提升了电机驱动系统性能;最后,分别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与以DSP28335为主控的驱动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将零序电流基本抑制到0A,将电机损耗降低约15W,提升了权重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 权重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TT-iTransformer时序预测的容器群伸缩策略研究
19
作者 陈奇超 叶楠 曹炳尧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8-98,共11页
Kubernetes默认的HPA策略因其特有的响应性机制而存在扩缩容滞后的局限。为了提高资源的响应性能和资源利用率,本文引入了基于时序资源负载预测的弹性伸缩策略,预测部分创新得提出了WTT-iTransformer模型对集群资源进行预测。已知iTrans... Kubernetes默认的HPA策略因其特有的响应性机制而存在扩缩容滞后的局限。为了提高资源的响应性能和资源利用率,本文引入了基于时序资源负载预测的弹性伸缩策略,预测部分创新得提出了WTT-iTransformer模型对集群资源进行预测。已知iTransformer不仅在长期序列预测表现优异,还可通过变量序列作为token嵌入获取了多变量间的关联性。本文通过增加了小波变换卷积层WTConv2d和多尺度时间卷积网络的WTT-iTransformer模型可以更精确地从时、频域两方面提取资源时间序列的长期特征与依赖关系,更符合容器使用特征的预测。基于该模型的负载变化预测,能够实现高、低流量发生的初期进行快速扩缩容,以解决反应滞后和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WTT-iTransformer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更低的训练误差,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集群负载的变化趋势,改进的弹性伸缩策略与Kubernetes传统的HPA相比更加智能、稳定,在负载特征明显、突发性负载较多的场景展现出显著提升,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bernetes 时序预测模型WTT-iTransformer 负载预测 混合弹性伸缩策略 小波变换卷积 时间卷积网络 i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高铁沿线风速风向联合预测研究
20
作者 肖图刚 王涵玉 +2 位作者 文旭光 洪彧 蒲黔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78,94,共7页
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高铁沿线的大风风速和风向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及时地对列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预警。目前高铁大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速的预测,尚未考虑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 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高铁沿线的大风风速和风向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及时地对列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预警。目前高铁大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速的预测,尚未考虑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长短记忆(LSTM)模型,提出独立预测法、分量预测法和多变量预测法等3种风速与风向联合预测方法,并利用兰新高铁大风监测实测数据对沿线多个基站的短期风速和风向进行同步联合预测。首先,通过归一化预处理原始风向和风速序列,并运用控制变量法确定最优时间步长和模型参数。其次,采用BPTT(Backpropagation Through Time)和Adam算法进行迭代训练,并结合早停法控制收敛,得到优化后的网络结构。最后,利用训练好的LSTM网络,采用3种方法对风速和风向进行联合预测。4个基站的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LSTM模型可以有效提取风速风向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特征,结合联合预测方法能够实现对风速和风向的高精度同步预测;3种联合预测方法都能在较小范围内准确预测风速和风向,除5520基站外,风速预测误差在15%以内,风向预测误差在20%以内,其中多变量预测法表现出最优的整体预测精度,独立预测法次之。本研究为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保障高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风速风向联合预测 大风监测 控制变量法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