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阵列激光波形特征识别
1
作者 黄建军 彭雪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9-244,共6页
传统方法无法有效捕捉复杂或细微的特征,导致特征识别的准确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阵列激光波形特征识别方法。采集阵列激光波形数据并实施预处理。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解,以提取固有... 传统方法无法有效捕捉复杂或细微的特征,导致特征识别的准确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阵列激光波形特征识别方法。采集阵列激光波形数据并实施预处理。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解,以提取固有模态函数(IMF)的波形能量矩。将这些IMF的波形能量矩输入到深度学习中的概率神经网络(PNN)模型中,以实现阵列激光波形的特征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3次交叉验证中的特异性表现优于其他对比方法,这充分说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在特征识别任务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方法 阵列激光 波形数据 PNN 特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源录波数据的智能变电站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预警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海欧 俞力珉 +3 位作者 张林 刘志仁 韩笑 戴志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2-292,共11页
智能站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因具有隐蔽性、瞬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而难以发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同源录波数据的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预警方案.首先,通过合理设定预警门槛和波形分析判据判断采样回路是否出现异常;其次,基于采样回... 智能站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因具有隐蔽性、瞬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而难以发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同源录波数据的主设备保护采样回路异常预警方案.首先,通过合理设定预警门槛和波形分析判据判断采样回路是否出现异常;其次,基于采样回路缺陷处理文本及设备运维手册等信息构建采样回路运维知识图谱,实现采样回路异常辅助决策;最后,以某变电站实际缺陷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有效地发现采样回路异常,构建的知识图谱可为运维人员提供异常处置决策参考,极大地缓解人工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回路 智能变电站 主设备保护 同源录波数据 异常预警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时空图神经网络的高渗透率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南天 程铎 蔡国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2-122,共11页
针对目前围绕同步波形测量数据展开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较少、传统智能方法对电网物理拓扑结构与波形数据信息利用程度较低、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降低了现有方法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时空图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针对目前围绕同步波形测量数据展开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较少、传统智能方法对电网物理拓扑结构与波形数据信息利用程度较低、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降低了现有方法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时空图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首先,将配电网的同步波形测量数据映射为时空图结构数据,通过结合电网物理结构信息,提高方法的鲁棒性;然后,通过时空融合图卷积最大化利用数据时空信息,提取故障位置特征,实现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的更精确故障区段定位。最后,引入残差连接与门控激活函数,扩大感受野,降低对量测条件的需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以及不同故障条件、噪声干扰环境下以较高的准确率定位故障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定位 分布式电源 波形测量数据 深度学习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地震数据瑞雷面波全波形反演浅地表速度建模
4
作者 王磊 任志明 包乾宗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4-1456,共13页
利用高铁地震数据进行浅地表成像可服务于地下路基监测和工程建设等重大需求.高铁地震数据存在波模式复杂(纵波、横波、面波、噪声等)和多震源串扰问题,将不同类型波场分离和不同震源波场解耦都较为困难.高铁地震数据中面波能量占主导.... 利用高铁地震数据进行浅地表成像可服务于地下路基监测和工程建设等重大需求.高铁地震数据存在波模式复杂(纵波、横波、面波、噪声等)和多震源串扰问题,将不同类型波场分离和不同震源波场解耦都较为困难.高铁地震数据中面波能量占主导.本文直接采用高铁地震数据中的瑞雷面波进行全波形反演获取浅地表的纵横波速度结构.通过对高铁激发地震波的过程进行简化构建了震源函数,实现了高架桥上单趟列车激发的高铁地震数据瑞雷面波模拟,建立了基于模拟与观测数据残差的极小化目标函数,给出了与面波相关的模型参数梯度/敏感核提取方法,基于高铁地震数据的窄带分立谱特征选取合适的频率成分实现了瑞雷面波多尺度全波形反演.干净和含噪理论数据测试结果表明,高铁地震数据瑞雷面波全波形反演均可得到合理的纵横波速度模型,具有实现浅地表地质结构高精度探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地震数据 全波形反演 瑞雷面波 浅地表成像 多尺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震源合成数据的频率域弹性波全波形反演
5
作者 王浩 陈景波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0-1443,共14页
高铁震源性质稳定,重复性好,能够产生强能量且强规律性的振动信号,开展高铁震源的全波形反演具有广阔前景.运行在高架桥上的高铁载荷通过一系列离散的桥墩激发地震波.若将单个桥墩视为点震源,则高铁震源问题可转化为延迟激发的多源问题... 高铁震源性质稳定,重复性好,能够产生强能量且强规律性的振动信号,开展高铁震源的全波形反演具有广阔前景.运行在高架桥上的高铁载荷通过一系列离散的桥墩激发地震波.若将单个桥墩视为点震源,则高铁震源问题可转化为延迟激发的多源问题.基于对高铁震源激发过程的分析,我们尝试利用高铁地震信号开展频率域弹性波全波形反演,重建高铁沿线近地表的P波和S波速度参数.高铁震源的频率域弹性波正演是反演的基础,其计算过程最终会归结为大型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本文首先通过改变线性方程组右端震源项给出相应于高铁震源的离散表达,从而为高铁震源的频率域全波形反演提供正演引擎.并以此为基础,搭建出高铁震源的频率域弹性波全波形反演理论框架.结合L-BFGS算法和分频多尺度策略,本文测试了简单双层模型和复杂overthrust模型的数值例子,验证了高铁震源频率域弹性波全波形反演的有效性,有力地推动了利用高铁震源进行地震成像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震源 全波形反演 频率域 弹性波 合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数据采集芯片在纳米级精密加工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魏文锋 江丽珍 +1 位作者 彭冬伟 颜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95,共7页
针对纳米精密数控加工过程中对数控机床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的需求,研究了基于FPGA可编程芯片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法及其在纳米加工中的应用。设计了机床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工作流程,运用Verilog HDL程序实现机床数据连续信号的快速傅... 针对纳米精密数控加工过程中对数控机床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的需求,研究了基于FPGA可编程芯片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法及其在纳米加工中的应用。设计了机床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工作流程,运用Verilog HDL程序实现机床数据连续信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运算,基于Quartus II软件设计了系统工作电路、管脚定义和数据信号波形输出,并采用可擦写高速大容量Flash芯片作为数据储存模块,能够快速将长序列的DFT分解为N个短序列的DFT蝶形数据结构,从而实现机床数据连续信号的快速分解运算;阐述了FPGA芯片进行数据高速采集和处理生成机床加工瞬时仿真信号波形的过程,通过增强的HRV滤波器抑制和削减机床切削振动,并运用FANUC开发的SERVO GUIDE软件进行伺服精度调整和前馈补偿,避免机械振动带来的欠切、过切和刀具偏置等偏离设定切削轨迹的误差,能够使纳米切削的闭环检测及伺服补偿效能更加智能快速,从而实现高精度、高质量的纳米切削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加工 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 信号处理 振动波形 伺服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知识联合驱动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邓丰 陈依林 +1 位作者 曾哲 史鸿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618-9632,I0010,共16页
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high impedance fault,HIF)特征复杂多样,知识驱动方法难以适应多样化的故障场景,数据驱动方法决策过程缺乏机理分析,可解释性较低。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数据-知识联合驱动的HIF检测方法。首先,定性分析了不同接地介质... 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high impedance fault,HIF)特征复杂多样,知识驱动方法难以适应多样化的故障场景,数据驱动方法决策过程缺乏机理分析,可解释性较低。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数据-知识联合驱动的HIF检测方法。首先,定性分析了不同接地介质下HIF零序电流波形的多样化畸变特征,得出结论:多样化畸变体现在畸变程度、畸变偏移和不规则畸变3个方面;然后,通过定量分析不同介质条件下伏安特性曲线拟合斜率特征,明晰了基于伏安特性分析的知识驱动检测方法的适用故障场景,联合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数据驱动检测方法,建立了基于引导机制的数据-知识联合驱动模型,通过畸变系数、偏移系数和不规则畸变判据定量描述波形畸变特征,根据故障场景引导相适应的检测模型实现HIF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在包含多种畸变类型的HIF数据集中,所提方法准确率高达98.2%,可以灵敏、可靠检测8 kΩ的配电网H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阻接地故障 波形畸变 数据知识联合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艳琼 邹立晔 +6 位作者 房立华 梁姗姗 任枭 张琪 李旭茂 沈玉松 苏柱金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为满足国家测震台网海量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处理时效性、格式标准化、产品丰富度等需求,开发了兼容多类强震动观测站点且具备数据快速汇集、处理及归档等功能的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提供地震波形人机交互数据预处理界面,对加速度记... 为满足国家测震台网海量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处理时效性、格式标准化、产品丰富度等需求,开发了兼容多类强震动观测站点且具备数据快速汇集、处理及归档等功能的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提供地震波形人机交互数据预处理界面,对加速度记录进行预处理,进一步分析预处理后的加速度事件波形数据,计算得到地震动各项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峰值位移(PGD)、仪器烈度、持时、傅氏谱、反应谱和三联谱等,可以导出地震元数据、地震记录波形,对各类数据进行归档存储。该系统具有平台统一性、功能集成性、数据完备性等特点,有效提升了日常数据处理和管理能力,能在地震应急、震害评估和科学研究中发挥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观测数据 预处理 事件波形 地震动参数 数据归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二次融合设备的配电网含分支线路参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彭雨舟 林有浩 +4 位作者 邓炎 韩思维 何攻 卢继平 李渠佳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1,122,共9页
精确的线路参数是实现配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基础。由于配电网的结构特点,难以获得准确的配电网线路参数。基于一二次融合设备的录波数据,提出了1种新的配电网线路参数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精确计算配电线路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参数,... 精确的线路参数是实现配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基础。由于配电网的结构特点,难以获得准确的配电网线路参数。基于一二次融合设备的录波数据,提出了1种新的配电网线路参数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精确计算配电线路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参数,包括电容参数。该方法能够适用于配电网点多面广、分支众多的实际情况,也能用于含分布式新能源的配电网,计算精度不受故障类型和负荷变化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其计算结果和精度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电网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一二次融合设备 含分支线路 线路参数计算 故障录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波形指示反演在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任广磊 李晓慧 +4 位作者 王照周 冉辉 刘新宇 梁国胜 陈郭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44,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有效砂体致密、规模小、厚度薄,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地震波阻抗叠置严重。为实现下石盒子组5~6 m致密薄砂岩储层的有效刻画,文中选取了盒1段气藏主力单砂体作为研究对象。在地震正演分析基础上...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有效砂体致密、规模小、厚度薄,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地震波阻抗叠置严重。为实现下石盒子组5~6 m致密薄砂岩储层的有效刻画,文中选取了盒1段气藏主力单砂体作为研究对象。在地震正演分析基础上,形成了叠前道集优化提质+压缩感知拓频+纵波标定+波形指示GR反演的技术组合,该技术组合将压缩感知技术与波形指示反演技术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并在盒1段气藏主力单砂体进行了应用。预测结果表明:地震剖面横、纵向分辨率显著提高,其预测成果更加符合地质沉积规律,与实钻井吻合良好,实现了5~6 m致密薄砂岩的有效刻画。该研究为致密砂岩气藏薄储层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集优化 压缩感知 纵波标定 波形指示反演 致密薄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生成对抗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电器数据生成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清译 汪伟 +1 位作者 安斯光 邹国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167,共7页
在智能电网中,非侵入式负荷检测等技术的实现都需要使用大量标记过的电器功率数据,而这类数据的收集和标注十分昂贵、耗时并且容易侵犯用户的安全隐私。为了应对数据收集的挑战,文中提出一种将时序生成对抗网络和通道空间双注意力机制... 在智能电网中,非侵入式负荷检测等技术的实现都需要使用大量标记过的电器功率数据,而这类数据的收集和标注十分昂贵、耗时并且容易侵犯用户的安全隐私。为了应对数据收集的挑战,文中提出一种将时序生成对抗网络和通道空间双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数据生成方法,用来合成与实际电器功率数据相似的合成数据。时序生成对抗网络结合无监督的灵活性和有监督的可控性,能够进行家用电器数据生成,注意力机制又能够使时序生成对抗网络注重电器启动时的波形,忽略电器未启动时的干扰,构建一个符合真实工况且随机的数据生成模型。文中使用五种性能度量指标对该模型生成的数据进行评估,并且使用主成分分析(PCA)降维进行可视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生成的合成数据具有与真实数据非常相似的特征,并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生成 时序生成对抗网络 注意力机制 深度神经网络 数据收集 电器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迭代的小光斑LiDAR波形分解方法 被引量:27
12
作者 赖旭东 秦楠楠 +2 位作者 韩晓爽 王俊宏 侯文广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9-324,共6页
针对传统LiDAR波形数据分解方法受噪声影响严重、对复杂重叠及微弱回波分解能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波形分解方法.通过计算滤波前后波形的幅值变化,估计波形的随机与背景噪声;采用逐层剥离的策略,从原始波形数据中不断分解出波形分... 针对传统LiDAR波形数据分解方法受噪声影响严重、对复杂重叠及微弱回波分解能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波形分解方法.通过计算滤波前后波形的幅值变化,估计波形的随机与背景噪声;采用逐层剥离的策略,从原始波形数据中不断分解出波形分量,直到剩余波形中最大峰值小于一定的阈值;利用L-BFGS算法优化初始参数,获得波形分量参数的最优解;最后对位置过近的波形分量进行合并.该方法计算速度快,探测微弱回波能力强,显著提高分解后点云的密度与精度.对大量LiDAR波形数据进行了分解,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 波形数据 迭代分解 LM算法 L-BFGS算法 高斯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高仪高斯回波分解算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赵欣 张毅 +3 位作者 张黎明 王相京 赵平建 涂碧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3-648,共6页
地球表面地形的复杂多样可对激光测高仪回波波形产生显著影响,造成多峰叠加形状,该波形通过经典的阈值比较或重心点等算法很难精确得到激光足印内每个反射面的海拔高度。通过高斯分解法把测高回波波形分解成一系列连续的高斯波形,通过... 地球表面地形的复杂多样可对激光测高仪回波波形产生显著影响,造成多峰叠加形状,该波形通过经典的阈值比较或重心点等算法很难精确得到激光足印内每个反射面的海拔高度。通过高斯分解法把测高回波波形分解成一系列连续的高斯波形,通过拟合得到每个高斯波形的宽度、中心点、幅度等基本参数来估计激光足印内起伏地形的不同反射面的海拔高度。将该算法应用于激光测高仪原理样机,并通过采集不同地形的多模回波数据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高仪 高斯分解 回波 数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收敛LM的激光雷达波形数据分解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鹏程 徐青 +4 位作者 邢帅 刘志青 耿迅 侯晓芬 张军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62-2267,共6页
全波形激光雷达是遥感领域的新兴技术,相比传统激光雷达,它对后向散射回波进行全数字化的记录,通过分解返回波形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地物属性信息,因此波形分解是激光雷达全波形数据处理的核心内容。针对传统LM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 全波形激光雷达是遥感领域的新兴技术,相比传统激光雷达,它对后向散射回波进行全数字化的记录,通过分解返回波形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地物属性信息,因此波形分解是激光雷达全波形数据处理的核心内容。针对传统LM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全局收敛LM的激光雷达全波形数据分解方法。该方法引入全局收敛LM算法对波形进行拟合,获得波形分量参数的最优解,利用迭代的波峰检测策略实现复杂重叠波形分量的逐步分解。通过对GLAS、LVIS与Lite Mapper-5600的波形数据分解实验证明:该方法相比传统LM算法能够得到更具鲁棒性的波形分解结果,并且适用于星载波形数据、机载大光斑以及机载小光斑波形数据,具备较高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激光雷达 波形分解 全局收敛LM 波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数据库在海量地震波形数据分布式存储与处理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通 韩雪君 马延路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9-809,共11页
通过分析时序数据库的技术特点和海量地震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时序数据库的地震波形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经过开发、测试和应用比较,新的地震时序数据库系统具有高可用、实时存储吞吐量大、历史数据压缩率高、分布式... 通过分析时序数据库的技术特点和海量地震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时序数据库的地震波形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经过开发、测试和应用比较,新的地震时序数据库系统具有高可用、实时存储吞吐量大、历史数据压缩率高、分布式处理速度快等优势,能够较好地解决地震波形数据体量激增带来的存储和处理困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数据库 波形数据存储 波形数据处理 地震波形数据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格林函数的单台时间误差估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俊 郑定昌 +3 位作者 詹小艳 江昊琳 缪发军 高景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8-901,938,共14页
从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网2011年的宽频带记录数据中,选取了不同背景噪声区域下的两组不同台间距的台站(A,B每组4个台站),两组台站的平均台间距分别为44.6和30.5km.首先,运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测量出各台站对间背景噪声互相关格林函数随时... 从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网2011年的宽频带记录数据中,选取了不同背景噪声区域下的两组不同台间距的台站(A,B每组4个台站),两组台站的平均台间距分别为44.6和30.5km.首先,运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测量出各台站对间背景噪声互相关格林函数随时间的偏移量ΔDS i-S j,然后通过奇异值分解来求解由ΔDS i-S j与系数矩阵构成的超定方程,从而计算出单个台站的时钟误差ΔSi;并引入协方差矩阵来估计不同置信水平下计算结果的误差范围.计算结果表明,除去明显的钟差误差(>3s)外,8个台站的时间误差平均均方根为0.421 5s,A与B两组台站在置信水平为95%时的时间误差范围分别为±0.454 4s和±0.428 3s;而采用HYPOSAT定位方法对2010—2011年江苏地区的地震进行定位,得到的平均走时残差约为0.386s.两者的计算精度基本相当,表明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格林函数计算出的单台时间误差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相关格林函数 数字地震台 时间误差 连续波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声法空间电荷测量波形恢复的数据处理 被引量:24
17
作者 吴超一 钟力生 +1 位作者 王霞 屠德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37-140,共4页
采用脉冲电声法(PEA)测量固体电介质中空间电荷的分布时,由于受介质特性和系统硬件的影响,测量波形会发生畸变。文中用高斯函数模拟低场强下界面电荷波形衰减前后峰形的变化,建立了波形衰减模型。把介质的衰减因子看作一个传导矩阵,获... 采用脉冲电声法(PEA)测量固体电介质中空间电荷的分布时,由于受介质特性和系统硬件的影响,测量波形会发生畸变。文中用高斯函数模拟低场强下界面电荷波形衰减前后峰形的变化,建立了波形衰减模型。把介质的衰减因子看作一个传导矩阵,获得了恢复整个介质中空间电荷分布曲线的方程式。通过对信号在介质和放大器中传输过程的分析和建模,以Matlab软件对实测波形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在电荷分布波形中电极A处的峰值可恢复到90%,而且被掩盖的异极性电荷得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技术 空间电荷 固体电介质 波形畸变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LiDAR与HJ-1A/HSI高光谱数据联合估测区域森林冠层高度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邱赛 邢艳秋 +1 位作者 田静 丁建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2-149,共8页
【目的】将ICESat-GLAS波形数据与HJ-1A/HSI高光谱数据联合,借助HSI高光谱数据提供的连续高分辨率光谱信息,实现区域森林冠层高度的估测,降低由于GLAS光斑呈离散条带状分布无法覆盖整个研究区造成的估测误差。【方法】首先,从平滑后的IC... 【目的】将ICESat-GLAS波形数据与HJ-1A/HSI高光谱数据联合,借助HSI高光谱数据提供的连续高分辨率光谱信息,实现区域森林冠层高度的估测,降低由于GLAS光斑呈离散条带状分布无法覆盖整个研究区造成的估测误差。【方法】首先,从平滑后的ICESat-GLAS波形数据中提取波形参数(波形长度W和地形坡度参数TS),基于W和TS建立GLAS森林冠层高度估测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计算研究区所有GLAS光斑内的森林冠层高度;然后,采用最小噪声分离法(MNF)对HJ-1A/HSI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提取前3个MNF分量(MNF1,MNF2,MNF3);最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算法,利用GLAS估测的森林冠层高度和3个MNF分量建立区域森林冠层高度SVR估测模型,并估测研究区内无GLAS光斑覆盖区域的森林冠层高度,生成森林冠层高度分布图。【结果】从ICESat-GLAS波形数据中提取的地形坡度参数TS与野外实测地形坡度具有显著线性关系(R2=0.78);基于W和TS建立的GLAS森林冠层高度估测模型的R^2=0.78,RMSE=2.51 m,模型验证的R^2=0.85,RMSE=1.67 m;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建立的SVR模型建模的R2=0.70,RMSE=3.62 m,模型验证的R2=0.67,RMSE=4.42 m。采用野外数据对最终得到的森林冠层高度分布图的估测误差进行分析,结果估测误差最大值为7.10 m,最小值为0.07 m,平均值为1.78 m,估测误差的标准差为1.49 m,Q1为0.75 m,Q3为2.31 m。【结论】从ICESat-GLAS波形数据中提取的地形坡度参数TS能够很好地反映地形坡度的变化,本研究建立的线性关系模型可克服对数关系模型在平坦地区解释困难的问题。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将ICESat-GLAS波形数据与HJ-1A/HSI高光谱数据联合,可克服ICESat-GLAS由于光斑呈离散条带状分布无法实现区域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的不足,实现对区域森林冠层高度的高精度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GLAS波形数据 HJ-1A高光谱数据 森林冠层高度 坡度 支持向量回归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大光斑LiDAR与HJ-1A高光谱数据联合估测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邱赛 邢艳秋 +2 位作者 徐卫华 丁建华 田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401-7411,共11页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经营区为研究区,利用HJ-1A/HSI高光谱数据和ICESat-GLAS波形数据,估测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从平滑后的GLAS波形数据中提取波形长度W和地形坡度参数TS,建立GLAS森林最大树高估测模型;从GLAS波形数据中提取能量参数I(...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经营区为研究区,利用HJ-1A/HSI高光谱数据和ICESat-GLAS波形数据,估测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从平滑后的GLAS波形数据中提取波形长度W和地形坡度参数TS,建立GLAS森林最大树高估测模型;从GLAS波形数据中提取能量参数I(植被回波能量Ev和回波总能量E之比),建立GLAS森林郁闭度估测模型;利用GLAS估测的森林最大树高和森林郁闭度联合建立森林地上生物量模型。由于GLAS呈离散条带状分布,无法实现区域估测,因此研究将GLAS波形数据与HJ-1A/HSI高光谱数据联合,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实现森林地上生物量区域估测,得到研究区森林地上生物量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基于W和TS建立的GLAS森林最大树高估测模型的adj.R^2=0.78,RMSE=2.51m,模型验证的adj.R^2=0.85,RMSE=1.67m。地形坡度参数TS能够有效的降低地形坡度的影响;当林下植被高度为2m时,得到的基于参数I建立的GLAS森林郁闭度估测模型效果最好,模型的adj.R^2=0.64,RMSE=0.13,模型验证的adj.R^2=0.65,RMSE=0.12。利用森林最大树高和森林郁闭度建立的森林地上生物量模型的adj.R^2=0.62,RMSE=10.88 t/hm^2,模型验证的adj.R^2=0.60,RMSE=11.52 t/hm^2。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利用HJ-1A/HSI和GLAS数据建立的森林地上生物量SVR模型,生成了森林地上生物量分布图,利用野外数据对得到的分布图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值与实测值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adj.R^2=0.62,RMSE=11.11 t/hm^2),能够满足林业应用的需要。因此联合ICESat-GLAS波形数据与HJ-1A高光谱数据,能够提高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的估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大光斑Li DAR ICESat-GLAS波形数据 HJ-1A高光谱数据 森林最大树高 森林郁闭度 森林地上生物量 支持向量回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小震震源机制解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芳 王晓山 杨雅琼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7-11,共5页
利用P、S最大振幅比数据反演中小震震源机制方法,选取2001—2008年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的中小地震的数字波形数据,反演得到130个地震震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震源机制存在NWW-SEE向和NE-SW向的两组节面,受近NEE-SWW方位的压应力和NNW-SS... 利用P、S最大振幅比数据反演中小震震源机制方法,选取2001—2008年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的中小地震的数字波形数据,反演得到130个地震震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震源机制存在NWW-SEE向和NE-SW向的两组节面,受近NEE-SWW方位的压应力和NNW-SSE方位的张应力作用,NWW-SEE向的破裂面产生右旋走向滑动,NNW-SSE向的破裂面产生左旋走向滑动。系统聚类分析显示,内蒙古中西部中小地震以直立节面、走滑型震源机制解为主。通过对杭锦旗、托克托两次4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与背景场对比,认为均不是"前兆地震"。通过对震源机制的一致性参数分析,内蒙古中西部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出现低值区,对地震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西部 振幅比 震源机制解 波形数据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