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扫描干涉曝光系统中双频激光干涉测量误差建模与分析
1
作者 王新宇 李文昊 +4 位作者 王玮 刘兆武 姜珊 周文渊 巴音贺希格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扫描干涉场曝光技术(SBIL)是制作单体大面积高精度光栅的有效途径,采用双频激光干涉仪反馈工作台位置进行干涉条纹的精确拼接,会不可避免地引入光栅刻线误差,导致光栅衍射波前质量降低。针对工作台的位移测量误差,分析了激光干涉仪自身... 扫描干涉场曝光技术(SBIL)是制作单体大面积高精度光栅的有效途径,采用双频激光干涉仪反馈工作台位置进行干涉条纹的精确拼接,会不可避免地引入光栅刻线误差,导致光栅衍射波前质量降低。针对工作台的位移测量误差,分析了激光干涉仪自身结构因素引起的本征误差,提出了复杂环境下激光干涉仪本征误差的指标评价方法。建立了实际工况与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死程误差和测量光程变化误差理论模型。通过构建平移和旋转算子,推导了工作台任意点旋转和平移之间的耦合关系,模拟了不同工作台姿态滚转角下的测量误差。进行了位移误差实验和光栅扫描曝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位移误差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制作200 mm×200 mm光栅的衍射波前为0.278λ@632.8 nm。本文分析方法贯通了光栅衍射波前与测量误差的传递链路,为制作米级尺寸纳米精度全息光栅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干涉场曝光系统 衍射波前 工作台位移测量 双频激光干涉仪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BGA封装的低损耗毫米波前端模组设计
2
作者 蒲星明 赵怡 +3 位作者 董刚 韩世宏 范齐升 余怀强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针对小型化、低成本化、集成化T/R组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工作在30~40 GHz的毫米波前端模组。该模组采用高温共烧陶瓷(HTCC)基板和球栅阵列(BGA)封装,实现了4个收发通道的高密度集成,具备信号放大、功率分配和幅相控制等功能。通过对该... 针对小型化、低成本化、集成化T/R组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工作在30~40 GHz的毫米波前端模组。该模组采用高温共烧陶瓷(HTCC)基板和球栅阵列(BGA)封装,实现了4个收发通道的高密度集成,具备信号放大、功率分配和幅相控制等功能。通过对该模组毫米波信号垂直互连结构的仿真优化,实现了该结构在毫米波频段的低损耗信号传输。设计制作PCB测试板对该垂直互连结构进行测试验证,经计算得到该垂直互连结构最高插入损耗为0.78 dB。采用该毫米波信号垂直互连结构制作了一款Ka波段四通道毫米波前端模组。测试结果表明,该模组在30~40 GHz时单通道发射功率大于20 dBm,接收增益大于21.33 dB,驻波比优于1.51,满足射频系统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栅阵列(BGA)封装 毫米波 前端模组 垂直互连结构 高温共烧陶瓷(HT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声波测井Stoneley波的衰减系数谱识别连通裂缝
3
作者 沈永进 苏远大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51-3663,共13页
我们用Stoneley波的衰减系数谱探测地层径向剖面中的连通裂缝.声波测井的Stoneley波只沿井轴传播,幅度在井壁最大,沿径向衰减,波阵面是橄榄型,伸入井内液体,其耦合波的波阵面也是橄榄型,伸入地层;频率不同,伸入地层的径向深度不同,探测... 我们用Stoneley波的衰减系数谱探测地层径向剖面中的连通裂缝.声波测井的Stoneley波只沿井轴传播,幅度在井壁最大,沿径向衰减,波阵面是橄榄型,伸入井内液体,其耦合波的波阵面也是橄榄型,伸入地层;频率不同,伸入地层的径向深度不同,探测深度不一样.连续频率的瞬态Stoneley波能探测不同径向深度剖面的连通裂缝.受开方多值影响,液固平面界面响应的被积函数有一个实极点和8个复极点,实极点对应Stoneley波,在频率f、波数k组成的f-k平面沿直线分布.井内液体的Stoneley波对应圆柱液体响应的被积函数实极点,在f-k平面也沿直线分布.但是被积函数包含Hankel函数,其对数多值产生无数个复极点,其实部也位于直线上,留数也构成Stoneley波响应,复极点的虚部是响应的衰减系数.用改进的矩阵法阶数取2处理阵列声波测井波形,在每个频率均获得两个复波数.其虚部在0.1~6 kHz的区间内一个接近0,是Stoneley波对应的实极点虚部;另一个随频率剧烈变化,是无数复极点的虚部.地层有连通裂缝时这两个虚部均出现异常,其中接近0的虚部异常随频率连续分布,无限延伸裂缝模型的正演结果验证了该连续分布,电成像和试油资料验证了其展现的裂缝及其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井 Stoneley波 衰减系数 裂缝 连通 波阵面 表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小型前端组阵的长波信号智能检测方法
4
作者 陈怀 胡赟鹏 +1 位作者 沈智翔 李睿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362,共9页
面向分布式小型化磁感前端阵列接收长波信号场景,针对长波频段噪声复杂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宽带多信号智能联合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已知参考信号样本预训练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在预训练阶段学习分布式接收样本矢量在各维度上的潜在复... 面向分布式小型化磁感前端阵列接收长波信号场景,针对长波频段噪声复杂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宽带多信号智能联合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已知参考信号样本预训练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在预训练阶段学习分布式接收样本矢量在各维度上的潜在复杂关联性规律,进而部署网络后可输出基于输入样本矢量联合概率的置信度量,用于判断当前样本是否存在目标信号从而得到检测结果。基于宽带信号仿真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直接对宽带数据进行处理,并能有效完成频谱感知,能够在低信噪比和相关噪声条件下获得接近理论处理增益的检测性能,达到80%以上的检测率。在此基础上,采用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布设于内蒙古的超短基线电磁探测阵列(Mini-array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MA)采集的实际长波信号数据进行性能验证,算法性能测试结果同样验证了其有效性。该方法不限于长波信号,也适用于其他具备参考信号条件下的信号盲检测的场景,实现在信道参数未知、信号微弱等盲环境条件下获得更优的目标信号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小型前端阵列 长波信号检测 相关噪声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gome点阵夹芯超材料的汽车前围板隔振特性研究
5
作者 鲍瑞雪 齐臣 田香玉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9,共6页
为高效控制汽车前围板振动噪声,弥补传统材料抑制低频振动性能的不足及易燃、环保性能低的缺陷,设计一种基于Kagome点阵的局域共振型夹芯超材料,建立单胞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分析其能带结构、带隙产生机理和弹性波传播特性,以及关... 为高效控制汽车前围板振动噪声,弥补传统材料抑制低频振动性能的不足及易燃、环保性能低的缺陷,设计一种基于Kagome点阵的局域共振型夹芯超材料,建立单胞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分析其能带结构、带隙产生机理和弹性波传播特性,以及关键几何参数对带隙频段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极差分析法(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ftware Automatically,SPSSAU)对关键几何参数进行优化,同时开展基于该材料的汽车前围板隔振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所设计的Kagome点阵夹芯超材料能够实现低频带隙;增加圆块厚度和半径会使带隙频段整体向低频方向移动,且拓宽低频带隙;减小韧带宽度会使带隙频段向低频区域移动,且使带隙宽度减小。将优化后的Kagome点阵夹芯超材料应用于汽车前围板,可明显提高其隔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汽车前围板 Kagome点阵夹芯超材料 有限元模型 带隙 低频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前水平板波浪反射及周围流场特性研究
6
作者 田正林 王家俊 +1 位作者 梁书秀 罗舒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1,共11页
将水平板设置于斜坡前可有效降低波浪在斜坡上的爬高和越浪,减小波浪对斜坡及其后方基础设施的冲击破坏作用.为系统研究斜坡前水平板的波浪反射、流场、涡量场等水动力特性,基于OpenFOAM■开源软件包建立了数值模型,分析了斜坡坡度、水... 将水平板设置于斜坡前可有效降低波浪在斜坡上的爬高和越浪,减小波浪对斜坡及其后方基础设施的冲击破坏作用.为系统研究斜坡前水平板的波浪反射、流场、涡量场等水动力特性,基于OpenFOAM■开源软件包建立了数值模型,分析了斜坡坡度、水平板与斜坡坡脚水平距离、波高、波周期等因素对水平板波浪反射以及斜坡上波浪爬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斜坡前设置水平板可以降低波浪反射,背浪侧斜坡坡度存在一最优值4∶1使波浪反射系数达到最小值;斜坡坡度4∶1,水平板与斜坡坡脚水平距离为0.1倍波长时波浪反射系数达到最小值;波浪反射系数随波高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但减小幅度较小;波浪反射系数随波长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波长水深比为4.1时达到最小值.波浪相对爬高随水平板与斜坡坡脚水平距离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水平板长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水平板淹没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并分别在水平板与斜坡坡脚水平距离为0.25倍波长、水平板相对长度为0.25和水平板相对淹没深度为0.20时达到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前水平板 数值模拟 波浪反射 波浪爬高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典型炸药水中爆炸初始冲击波的近场参数测试
7
作者 杨凯 宋浦 +3 位作者 沈飞 王辉 李青妮 杨西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764,I0005,共8页
为了探索水中爆炸初始冲击波近场的传播特性和衰减差异,扩展水箱法测爆压试验的研究范围,采用高速摄影狭缝扫描测试方法,对3种典型的柱状炸药(TNT、JH-14、JO-9159)水中爆炸过程进行了测试研究,测量获得了一维正平面水中初始冲击波传播... 为了探索水中爆炸初始冲击波近场的传播特性和衰减差异,扩展水箱法测爆压试验的研究范围,采用高速摄影狭缝扫描测试方法,对3种典型的柱状炸药(TNT、JH-14、JO-9159)水中爆炸过程进行了测试研究,测量获得了一维正平面水中初始冲击波传播的时间历程演化曲线;由此拟合计算出柱状炸药的水中初始冲击波传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进一步由水的冲击雨果尼奥方程和冲击波动量方程、界面上压力和质点速度连续的条件及声学近似理论,计算得到了水中爆炸初始冲击波阵面压力的衰减曲线和炸药试样的爆压、多方指数等爆轰参数。结果表明,水中爆炸初始冲击波阵面压力近似以指数形式衰减,初始阶段衰减极快;当炸药爆压为20~37 GPa时,水中冲击波初始速度处于5.66~6.81 km/s的范围,波阵面初始压力与炸药的爆压近似成线性关系;虽然JO-9159的爆速和爆压均高于JH-14和TNT,但其水中初始冲击波传播仅在7μs后,其冲击波速度与波阵面压力下降至最低,说明以HMX为基的理想炸药水中爆炸初始冲击波速度和波阵面压力的衰减率要高于以RDX为基的理想炸药和TNT,高爆速、高爆压类理想炸药在水中初始冲击波性能方面优势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水中爆炸 高速摄影狭缝扫描 初始冲击波 波阵面压力 炸药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超压非均匀分布特性及最优测点数量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玉磊 陈华 +3 位作者 袁建飞 姬建荣 冯晓军 刘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4-753,共10页
为掌握炸药爆炸冲击波超压的非均匀分布特性,根据非理想爆轰波特征及空气冲击波的形成机制,探讨了炸药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时空非均匀分布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得到了实验影像和测试数据的验证;开展了公斤级和百公斤级装药爆炸冲击波实验,... 为掌握炸药爆炸冲击波超压的非均匀分布特性,根据非理想爆轰波特征及空气冲击波的形成机制,探讨了炸药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时空非均匀分布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得到了实验影像和测试数据的验证;开展了公斤级和百公斤级装药爆炸冲击波实验,分析了相同对比距离的多个超压峰值测试结果之间的偏离特性,结果表明炸药组分非理想程度越高、装药质量越大、距离装药越近,冲击波超压峰值非均匀特征越显著。在实验数据偏离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满足非均匀分布超压准确测试的最优测点数量,将爆炸场划分为对比距离小于1.5 m/kg^(1/3)、1.5~3.0 m/kg^(1/3)、3~5 m/kg^(1/3)和大于5 m/kg^(1/3)共4个区域,对应的最优测点数量分别为6个、5个、4个和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超压 波阵面 对比距离 测点数量 非理想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爆冲击波演化规律的超压计算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至柔 蒋海燕 +2 位作者 陈尧禹 严家佳 苏健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5-82,共8页
为建立动爆冲击波超压的工程计算模型,开展了球形装药动爆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获取了动爆冲击波场演化历程图像,定量分析了装药速度对冲击波波阵面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装药速度影响下爆轰产物各向膨胀速度不再相同,爆轰产物膨... 为建立动爆冲击波超压的工程计算模型,开展了球形装药动爆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获取了动爆冲击波场演化历程图像,定量分析了装药速度对冲击波波阵面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装药速度影响下爆轰产物各向膨胀速度不再相同,爆轰产物膨胀速度的变化使得冲击波强度和空间位置分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正向冲击波强度更高,更早与爆轰产物相分离。在静爆冲击波演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含有角度和传播时间的修正因子,建立了静动爆关联的球形装药动爆冲击波超压计算模型。采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的不同速度、不同药量球形装药冲击波压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具有一定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爆炸 运动装药 冲击波波阵面 超压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塞尔曲面拟合的子光斑背景噪声去除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晗 赵旺 +5 位作者 王帅 杨平 闫力松 刘生虎 官泓利 赵晨思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67,共16页
受天光背景影响,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子光斑图像背景光增强,导致子光斑质心位置无法准确提取,使得波前传感器探测精度下降。为提高强天光背景影响下波前传感器探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塞尔曲面拟合的背景噪声去除算法。该算法利用... 受天光背景影响,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子光斑图像背景光增强,导致子光斑质心位置无法准确提取,使得波前传感器探测精度下降。为提高强天光背景影响下波前传感器探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塞尔曲面拟合的背景噪声去除算法。该算法利用贝塞尔曲面拟合背景噪声,不受拟合基函数约束,实现背景噪声与目标光斑信号的有效分离。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方法对背景噪声的拟合精度不受目标光斑信号的影响,在保证目标光斑信号完整的前提下,能有效拟合非均匀分布背景噪声,相比传统阈值法、加窗法等,在背信比范围为30至120的强天光背景干扰下,将波前探测精度提升约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质心提取 曲面拟合 波前复原 背景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大气湍流下扩展信标波前重建方法研究
11
作者 毛浩迪 李远洋 郭劲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9-1218,共10页
针对强湍流环境下自适应光学系统无理想点信标波前探测的难题,本文提出利用光场传感器(Plenoptic sensor)对扩展信标进行光场信息探测。对扩展信标的光场成像原理、波前位相重建算法、误差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利用等效法将扩展信标看做数... 针对强湍流环境下自适应光学系统无理想点信标波前探测的难题,本文提出利用光场传感器(Plenoptic sensor)对扩展信标进行光场信息探测。对扩展信标的光场成像原理、波前位相重建算法、误差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利用等效法将扩展信标看做数个离散点的集合,简化扩展信标在光场传感器上的成像过程,然后将光场图像按照特定方式重新进行排列组合。通过图像互相关法和Zernike模式法实现0°视场的波前重建。针对不同输入像差系数、单列微透镜单元数和噪声等误差影响因素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输入像差在6.5λ以内时,波前重建精度约为0.08λ,对于图像分辨率为1080×1080、像元尺寸为5.5μm的图像探测器,单列微透镜单元数在40~50之间时波前重建精度最高,此外,系统噪声几乎不影响精度。最后,搭建了扩展信标波前探测系统,通过探测扩展信标对0°视场的4种像差波前进行重建,实验系统的波前重建精度约为0.04λ,基本满足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湍流 光场传感器 扩展信标 波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毫米波反向阵极简构架与CMOS芯片实现
12
作者 郭嘉诚 胡三明 +4 位作者 沈一竹 钱昀 胡楚悠 黄永明 尤肖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0-1581,共12页
该文首次报道了一种极简构架的5G毫米波反向阵设计原理及其CMOS芯片实现技术。该毫米波反向阵极简构架,利用次谐波混频器提供相位共轭和阵列反向功能,无需移相电路及波束控制系统,便可实现波束自动回溯移动通信功能。该文采用国产0.18μ... 该文首次报道了一种极简构架的5G毫米波反向阵设计原理及其CMOS芯片实现技术。该毫米波反向阵极简构架,利用次谐波混频器提供相位共轭和阵列反向功能,无需移相电路及波束控制系统,便可实现波束自动回溯移动通信功能。该文采用国产0.18μm CMOS工艺研制了5G毫米波反向阵芯片,包括发射前端、接收前端及跟踪锁相环等核心模块,其中发射及接收前端芯片采用次谐波混频及跨导增强等技术,分别实现了19.5 d B和18.7 d B的实测转换增益。所实现的跟踪锁相环芯片具备双模工作优势,可根据不同参考信号支持幅度调制及相位调制,实测输出信号相噪优于–125 dBc/Hz@100 kHz。该文给出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5G毫米波反向阵通信架构及其CMOS芯片实现的可行性,从而为5G/6G毫米波通信探索了一种架构极简、成本极低、拓展性强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集成电路 CMOS 反向阵 射频前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前端声学滤波器研发态势研究
13
作者 李秾 蒲文华 孙慧娄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8-1329,共12页
射频(RF)前端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射频前端滤波器则是射频前端中的核心元器件。声学滤波器因其在性能、成本和尺寸上的综合优势,已成为移动通信领域应用的主流滤波器。本文基于专利数据,结合产业数据,对射频前端声学滤波器... 射频(RF)前端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射频前端滤波器则是射频前端中的核心元器件。声学滤波器因其在性能、成本和尺寸上的综合优势,已成为移动通信领域应用的主流滤波器。本文基于专利数据,结合产业数据,对射频前端声学滤波器领域研发态势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RF)前端 声学滤波器 声表面波(SAW) 体声波(BAW)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550kV GIS的雷电冲击耐受试验方法 被引量:30
14
作者 胡伟 陈勇 +3 位作者 万启发 杨鹏程 曹晶 霍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3-887,共5页
随着我国电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建变电站采用了GIS成套设备,在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雷电冲击试验以检验其绝缘性能,消除设备的故障隐患。然而,由于受到设计制造等因素的限制,普通的雷电冲击发生器在大电容负载下,尤其是GIS... 随着我国电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建变电站采用了GIS成套设备,在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雷电冲击试验以检验其绝缘性能,消除设备的故障隐患。然而,由于受到设计制造等因素的限制,普通的雷电冲击发生器在大电容负载下,尤其是GIS负载下,无法产生符合试验要求的雷电冲击波形。为此结合三峡550 kV变电站GIS设备雷电冲击耐受试验,对雷电冲击发生器以及现场设备建模并进行仿真计算;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在冲击回路中安装电感,使其可以产生满足试验要求的雷电振荡冲击的方法。现场测试中成功应用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为我国750、1000 kV等超特高压变电站GIS雷电冲击试验积累了相关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冲击 GIS 波前时间 耐受电压 现场试验 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00kV/480kJ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电压特性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光范 廖蔚明 +2 位作者 李庆峰 丁玉剑 孙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7,共7页
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户外冲击试验场的7200kV/480kJ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并对该冲击电压发生器的雷电冲击电压、标准操作冲击电压、500μs和1000μs长波头操作冲击电压的输出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户外冲击试验场的7200kV/480kJ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并对该冲击电压发生器的雷电冲击电压、标准操作冲击电压、500μs和1000μs长波头操作冲击电压的输出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雷电冲击输出电压幅值达到了6271kV,标准操作冲击电压的棒板间隙耐受电压和击穿电压分别达到了3844和4845kV。表明该冲击电压发生器可以满足±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更高电压等级输电技术的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电压发生器 雷电冲击 操作冲击 长波头 特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图像重建的波前法射线追踪 被引量:53
16
作者 黄联捷 李幼铭 吴如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本文给出一种基于Huygens-Fresnel原理的射线追踪方法——波前法.该方法精度高、计算速度快,不仅可给出波从源点传播到接收点的透射走时和射线路径,而且可给出任何时刻的波阵面,为层析成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射线追踪方法.
关键词 图像 重建 波前法 射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机相位差异散斑成像技术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斌 汪宗洋 +5 位作者 王建立 赵金宇 吴元昊 张世学 董磊 文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84-1390,共7页
开展了用相位差异散斑技术实现图像采集和图像恢复的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下设计了针对扩展目标的相位差异散斑成像双相机实验平台。用两台外触发模式的相机同步采集焦面和指定离焦面上的短曝光图像,用变形镜构造光学系统误差,用强力热吹... 开展了用相位差异散斑技术实现图像采集和图像恢复的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下设计了针对扩展目标的相位差异散斑成像双相机实验平台。用两台外触发模式的相机同步采集焦面和指定离焦面上的短曝光图像,用变形镜构造光学系统误差,用强力热吹风机模拟大气湍流。分析了用多台相机与单台相机相比引入的不同问题,给出了多通道之间相面旋转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多通道之间读出噪声不一致时的相位差异散斑法的目标函数;验证了相位差异散斑法提高图像分辨率的能力。分别用采集到的单帧,3帧,10帧图像进行PDS运算并分析结果,与基本的相位差异法相比,多帧相位差异散斑成像所恢复的图像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差异 散斑成像 波前探测 图像恢复 相位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时频复合分析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 被引量:60
18
作者 梁睿 靳征 +1 位作者 王崇林 刘建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130-136,20,共7页
单端行波检测要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精确测距,必须确定故障初始波头与其他反射波头的时间差,而准确识别故障反射波头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为此,提出了一种精确识别故障点反射波头的方法。首先,在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f... 单端行波检测要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精确测距,必须确定故障初始波头与其他反射波头的时间差,而准确识别故障反射波头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为此,提出了一种精确识别故障点反射波头的方法。首先,在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formation,CWT)自建母小波的单相接地故障信号频域分析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得到故障点的特征频率,从而初步确定故障的距离;然后根据频域分析方法得到的故障初步位置结合Daubechies(Db)小波对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准确判别故障线路对侧母线反射波头到达时刻,进而利用初始波头与对侧母线反射波头时间差实现故障精确测距。大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精确地辨别反映故障距离的对端母线反射波头,提高了行波频域分析的精度与时域分析的可行性,通过对故障暂态信号的时频域综合分析,较好地实现了单端辐射状配电网单端故障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行波 时频域分析 单相接地故障 波头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变压器雷电冲击伏秒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光范 李博 +5 位作者 李鹏 李金忠 王宁华 赵志刚 程涣超 张书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4,共4页
随着750 kV、1000 kV输电技术的发展,相应的电力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尺寸和入口电容随之增大,试验回路尺寸亦相应扩大,这使雷电冲击试验电压的波前时间拉长,无法达到国内外标准的要求。根据500 kV、750 kV和1000 kV变压器和电抗... 随着750 kV、1000 kV输电技术的发展,相应的电力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尺寸和入口电容随之增大,试验回路尺寸亦相应扩大,这使雷电冲击试验电压的波前时间拉长,无法达到国内外标准的要求。根据500 kV、750 kV和1000 kV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实际雷电冲击试验波形,结合油纸复合绝缘结构的雷电伏秒特性,分析了不同波前时间对特高压变压器和电抗器绝缘水平的影响。目前变压器的设计计算和试验电压的选取一般按照标准波头进行,而充油设备的雷电冲击伏秒特性表明,雷电冲击试验电压波前时间的长短与绝缘强度有密切关系,波前时间延长可能会对某些纵绝缘的考核偏松,同时对主绝缘的考核偏严。因此,应在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的设计研制和试验中,考虑和重视雷电冲击波形波前时间延长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变压器 雷电冲击 伏秒特性 波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差异散斑法图像复原技术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建立 汪宗洋 +5 位作者 王斌 吴元昊 赵金宇 李宏壮 董磊 张世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65-1170,共6页
为了克服大气湍流和光学成像系统像差引起的波前相位畸变,提出利用相位差异散斑法同时采集焦面和离焦面通道的单帧短曝光图像来估算波前相位畸变。结合夏克哈特曼波前探测器设计了针对扩展目标的相位差异散斑法高分辨率成像和相位估计... 为了克服大气湍流和光学成像系统像差引起的波前相位畸变,提出利用相位差异散斑法同时采集焦面和离焦面通道的单帧短曝光图像来估算波前相位畸变。结合夏克哈特曼波前探测器设计了针对扩展目标的相位差异散斑法高分辨率成像和相位估计对比实验,通过定量移动高精密平移台获得焦面和离焦面图像,并将解算的波前面形与夏克哈特曼波前探测器实测的波前面形进行对比,验证了相位差异散斑法提高图像分辨率和正确解算波前相位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估算的波前相位面形和夏克哈特曼实测面形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恢复后图像分辨率提高了12%,表明该方法是大口径光电成像系统较为理想的图像恢复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差异散斑 波前畸变 图像恢复 相位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