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酸及羟基单体类型对BA-MMA-St微皂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林生 杨晶巍 +1 位作者 尹延柏 张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考察了水溶性羧酸单体和羟基单体的类型对BA—MMA—St微皂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为了使水溶性单体在聚合后能有效地键合在乳胶粒表面而获得良好的稳定化作用,水溶性单体必须具有合适的亲水性,即其I/O应为2.5~5。微皂乳液涂膜的光... 考察了水溶性羧酸单体和羟基单体的类型对BA—MMA—St微皂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为了使水溶性单体在聚合后能有效地键合在乳胶粒表面而获得良好的稳定化作用,水溶性单体必须具有合适的亲水性,即其I/O应为2.5~5。微皂乳液涂膜的光泽及耐水性与所用水溶性单体的类型有关。联合使用MAA(或AA)和N—MA所制得的微皂乳液粒度细.所以用该乳液配制的涂料光泽比较好。采用亲水性太强的单体将使乳胶膜的耐水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皂乳液聚合 BA—MMA—St 水溶性羧酸单体 水溶性羟基单体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MAA-AM型聚羧酸类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龙小柱 李海洋 +3 位作者 龙钰 王利军 袁刚 唐动成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9-663,共5页
以自制的甲基丙烯酸混合酯、甲基丙烯酸及丙烯酰胺为单体合成新型聚羧酸类减水剂-AE-MAA-AM聚合物。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n(酯化大单体)∶n(甲基丙烯酸)∶n(丙烯酰胺)=5∶2∶2,引发剂用量为1%(以各单体的总质量计),... 以自制的甲基丙烯酸混合酯、甲基丙烯酸及丙烯酰胺为单体合成新型聚羧酸类减水剂-AE-MAA-AM聚合物。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n(酯化大单体)∶n(甲基丙烯酸)∶n(丙烯酰胺)=5∶2∶2,引发剂用量为1%(以各单体的总质量计),聚合温度为85℃,聚合时间为3.5 h,n(聚乙二醇)∶n(葡萄糖)=7∶3。根据相关测定标准对AE-MAA-AM减水剂进行性能测试,得到:水泥净浆流动度达到275 mm,减水率达到20.21%;并利用IR和核磁表征产物官能团结构及分子结构,证明了聚合物中羧基、酰胺基、羟基等官能团的存在,即合成减水剂所含官能团与目标产物一致;由于在分子中引入了价格低廉的葡萄糖,其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性价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 大单体 净浆流动度 酰胺结构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史永利 郑婷 +1 位作者 许苗云 尚青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0-264,共5页
以过硫酸钾(K2S2O8)为自由基引发剂,以MS-1和OP-10为乳化剂,丙烯酸酯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具有两亲性的丙烯酸酯聚合物。讨论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在聚合物粒子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当MAA的量占总单体的3%(质量分数,下同)时,... 以过硫酸钾(K2S2O8)为自由基引发剂,以MS-1和OP-10为乳化剂,丙烯酸酯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具有两亲性的丙烯酸酯聚合物。讨论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在聚合物粒子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当MAA的量占总单体的3%(质量分数,下同)时,水相中的羧基占羧基总量的6.1%,聚合物表面羧基为50.75%。利用红外光谱和马尔文粒度分布仪对制备的丙烯酸酯聚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黏度测定计算出聚合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羧基分布 功能单体 丙烯酸酯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及羧基单体对PAM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雒春辉 王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2-428,共7页
将丙烯酰胺(AM)与羧基单体共聚,并浸泡在阳离子溶液中制备了一系列双网络水凝胶。采用SEM、FTIR以及TGA表征了水凝胶的微观结构以及离子键强度,借鉴橡胶弹性理论计算了水凝胶的有效交联密度和有效交联点间的相对分子质量,利用电子拉力... 将丙烯酰胺(AM)与羧基单体共聚,并浸泡在阳离子溶液中制备了一系列双网络水凝胶。采用SEM、FTIR以及TGA表征了水凝胶的微观结构以及离子键强度,借鉴橡胶弹性理论计算了水凝胶的有效交联密度和有效交联点间的相对分子质量,利用电子拉力机考察了金属离子和羧基单体对水凝胶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网络水凝胶网络结构不均匀,强度仅为3.3kPa;Ca^(2+)、Fe^(2+)、Cu^(2+)与羧基双齿配位,水凝胶强度提高至43、54、22 kPa;Fe^(3+)与羧基三齿螯合,网络结构最致密,拉伸强度高达6123 kPa。此外,AM与衣康酸和丙烯酸共聚所得水凝胶强度均大于4.0 MPa,而与马来酸共聚仅为1.0 MPa。Fe^(3+)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水凝胶的力学性能,还赋予了水凝胶自愈合性能,愈合后的水凝胶抗拉强度可达130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水凝胶 羧酸单体 双网络 高价离子 拉伸强度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羧酸单体的两性聚羧酸盐水煤浆分散剂的制备及性能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光华 杨冬冬 +4 位作者 杜伦 刘晶 倪美乐 罗杰 赵力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74-2481,2526,共9页
以烯丙基醇聚氧乙烯醚500(APEG-500)、苯乙烯磺酸钠(SSS)、羧酸单体(丙烯酸或衣康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不同羧酸单体的两性聚羧酸盐水煤浆分散剂。采用FTIR、1HNMR对分散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结合水煤浆... 以烯丙基醇聚氧乙烯醚500(APEG-500)、苯乙烯磺酸钠(SSS)、羧酸单体(丙烯酸或衣康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不同羧酸单体的两性聚羧酸盐水煤浆分散剂。采用FTIR、1HNMR对分散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结合水煤浆表观黏度、XPS、Zeta电位、接触角、稳定性等测试,讨论了羧酸单体对分散剂的分散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分散剂与煤粒表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DMDAAC用量为单体质量之和的6.0%时,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对水煤浆的表观黏度降低效果优于阴离子型的聚羧酸盐分散剂;羧酸单体为衣康酸的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性能更优,使陕西榆林煤最大固体质量分数达到66.5%,Zeta电位由榆林煤的–20.8 mV变化到–32.4 mV,吸附层厚度和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56 nm和3.23 mg/g,对煤粒的润湿性更好,浆体的稳定性显著提高,表明双羧基比单羧基更能提高分散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单体 阳离子 两性聚羧酸盐分散剂 水煤浆 表观黏度 稳定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金属-树脂间粘接性单体的合成与应用
6
作者 刘慧 刘炼 张春庆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64-1268,共5页
以硫脲、乙氧基次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和甲基丙烯酸ω-羟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粘接性单体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2-硫脲嘧啶-5-羧酸酯。用1H NMR、MS和FT-IR测试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剪切强度的测试评价了其对复合树脂与高... 以硫脲、乙氧基次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和甲基丙烯酸ω-羟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粘接性单体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2-硫脲嘧啶-5-羧酸酯。用1H NMR、MS和FT-IR测试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剪切强度的测试评价了其对复合树脂与高含金合金、钛合金和钴铬合金之间的粘接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2-硫脲嘧啶-5-羧酸酯能够促进复合树脂与高含金合金的粘接,当其质量分数为0.5%时,剪切强度达到最大22.4 MPa,但此单体并不能促进钛合金和钴铬合金与复合树脂之间的粘接,剪切强度分别为12.1和13.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硫脲嘧啶羧酸酯 粘接性单体 复合树脂 牙用合金 粘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单体对脂肪族聚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白桢慧 苏婷婷 王战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5,共6页
以1,4-丁二醇和3种不同的羧基单体为反应物,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3种脂肪族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己二酸丁二酯)(PBA)和聚(辛二酸丁二酯)(PBSub)。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拉伸测试等分析手段对3... 以1,4-丁二醇和3种不同的羧基单体为反应物,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3种脂肪族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己二酸丁二酯)(PBA)和聚(辛二酸丁二酯)(PBSub)。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拉伸测试等分析手段对3种聚酯的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对所合成聚酯的酶促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脂肪族聚酯综合性能较优,热分解温度均高于328℃,热稳定性良好;力学性能测试发现三者断裂伸长率均在300%以上;酶解实验表明,24h时3种聚酯的失重率超过90%,可降解性良好。随着羧基单体中亚甲基数目的增加,脂肪族聚酯的拉伸强度降低,但聚酯断裂伸长率和酶降解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族聚酯 羧基单体 可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烯基聚醚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8
作者 王雪梅 王炼石 +3 位作者 阮伟明 包春磊 张安强 冯兆均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用三乙胺为催化剂,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的环氧基与甲基丙烯酸的羧基进行反应,生成的羟基继续与环氧基团反应,得到聚醚大分子单体。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对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对合成的大分子单体进行了IR1、... 用三乙胺为催化剂,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的环氧基与甲基丙烯酸的羧基进行反应,生成的羟基继续与环氧基团反应,得到聚醚大分子单体。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对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对合成的大分子单体进行了IR1、H-NMR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单体的配比对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的转化率有较大的影响,且反应过程中,甲基丙烯酸单体的转化率也会因不同的反应条件而有所变化。适宜的反应条件为90℃,反应10 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5%,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的转化率可以达到7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单体 甲基丙烯酸 叔碳酸缩水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羧基单体共聚改性聚乙烯醇的制备及产物性质
9
作者 胡圳 王宇遥 +3 位作者 王洪学 白瑜 肖田鹏飞 李应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14-1420,共7页
对羧基单体共聚改性聚乙烯醇(CPVA)进行熔融挤出改性,制备了热塑性CPVA(TCPVA)树脂及薄膜。考察了丙三醇(GL)含量对TCPVA树脂熔融结晶行为、熔体流动性能、流变性能及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CPVA树脂的熔融温度、熔融焓及... 对羧基单体共聚改性聚乙烯醇(CPVA)进行熔融挤出改性,制备了热塑性CPVA(TCPVA)树脂及薄膜。考察了丙三醇(GL)含量对TCPVA树脂熔融结晶行为、熔体流动性能、流变性能及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CPVA树脂的熔融温度、熔融焓及结晶温度均低于CPVA;TCPVA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随GL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测试时间的延长而减小;TCPVA树脂的剪切黏度随GL含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测试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TCPVA薄膜的拉伸断裂强度及拉伸模量随GL含量的增大均减小,拉伸断裂延伸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GL含量对TCPVA树脂及薄膜性质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单体共聚改性聚乙烯醇 热塑性羧基单体共聚改性聚乙烯醇 丙三醇含量 热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丁苯吡胶乳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倪玉志 吴增华 +2 位作者 华润稼 刁仕权 彭奇均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521-524,共4页
针对普通丁苯吡胶乳应用于聚酯纤维中其粘接力由于高温而下降的现象,选用羧基作为第4单体对丁苯吡胶乳进行改性.考察了羧基单体用量及表面羧基含量对胶乳性能的影响,详细研究了各相关因素对胶乳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 针对普通丁苯吡胶乳应用于聚酯纤维中其粘接力由于高温而下降的现象,选用羧基作为第4单体对丁苯吡胶乳进行改性.考察了羧基单体用量及表面羧基含量对胶乳性能的影响,详细研究了各相关因素对胶乳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为75℃,体系的pH值为2时,以衣康酸为羧基单体,用量7.5%为聚合条件的优化组合.加入羧基单体使得胶乳耐热粘结力从7.3kg/cm增至16.6kg/cm;机械稳定性测试,其凝聚物质量浓度从0.060g/dL降至0.015g/dL胶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丁苯吡胶乳 羧基单体 表面羧基含量 耐热粘接力 机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BA-羧基单体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冬花 林芸 俞开钰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67-70,共4页
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羧基单体(甲基丙烯酸和衣康酸)无皂乳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K2S2O8)浓度、电解质(NaCl)浓度和甲基丙烯酸与衣康酸配比改变对乳胶粒径和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是影响... 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羧基单体(甲基丙烯酸和衣康酸)无皂乳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K2S2O8)浓度、电解质(NaCl)浓度和甲基丙烯酸与衣康酸配比改变对乳胶粒径和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是影响粒径大小的重要因素;当n(甲基丙烯酸):n(衣康酸)=1:1时,乳胶粒表面羧基含量最高。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可制得表面羧基含量高、粒径较大且具有单分散的St-BA-MAA-IA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 羧基单体 无皂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