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on hyd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errite-rich calcium sulfoaluminate cement in seawater
1
作者 CHEN Jia-wen LIAO Yi-shun +1 位作者 MA Feng TANG Sheng-w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1期189-204,共16页
Ferrite-rich calcium sulfoaluminate(FCSA)cement is often used in special projects such as marine engineering due to its excellent resistance of seawater attack although the cost is a little high.Ground granulated blas... Ferrite-rich calcium sulfoaluminate(FCSA)cement is often used in special projects such as marine engineering due to its excellent resistance of seawater attack although the cost is a little high.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GGBS),a byproduc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is used as a mineral admixture to reduce concrete costs and provide excellent performance.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GGBS on the hydration properties of FCSA cement in seawater.Tests were conducted on heat of hydration,compressive strength,mass change,and pH value of pore solution of FCSA cement paste with a water-to-binder ratio of 0.45.X-ray diffraction(XRD)analysi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hydration products,while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MIP)was used to measure pore structur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CSA cement hydration showed a concentrated heat release at early age.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pecimens consistently increased over time,where seawater curing enhance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trol samples.The pH value of pore solution decreased to 10.7−10.9 at 90 d when cured in seawater.The primary hydration products of FCSA cement included ettringite,iron hydroxide gel(FH_(3)),and aluminum hydroxide gel(AH_(3)).Moreover,when cured in seawater,Friedel’s salt was formed,which enhance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pecimen and increased its coefficient of corrosion.Seawater curing gradually increased sample mass,and GGBS refined pore structure while reducing harmful pore proportion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while GGBS can refine pore structure and improve certain aspects of performance,its inclusion may also reduce compressive strength,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a balanced approach in its use for marin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ite-rich calcium sulfoaluminate cement seawater 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HYDRATION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content of Al_2O_3 and MgO on crystallization of blast furnace slag during fiber form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LI Zhi-hui ZHANG Yong-jie +2 位作者 ZHANG Yu-zhu DU Pei-pei REN Qian-q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2373-2379,共7页
The simulation of blast furnace slag was prepared by pure chemical reagents.Test methods like DSC,XRD and SEM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l2O3 and MgO content on crystallization of blast furnace slag during fibe... The simulation of blast furnace slag was prepared by pure chemical reagents.Test methods like DSC,XRD and SEM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l2O3 and MgO content on crystallization of blast furnace slag during fiber form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Al2O3 and MgO contents in the sample changed,blast furnace slag was crystallized 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below 1232 K.When the ratio of Mg/Al in the samples is 0.6 calculated by Kissinger equation,crystallization activation energy is at the maximum value and the system is in the most stable condition.The sample crystallization phases are mainly calcium akermanite(2CaO?MgO?2SiO2)and gehlenite(2CaO?Al2O3?SiO2).Secondary crystallization phases are anorthite(CaAl2Si2O8),wollastonite minerals(WOLLA)and pyroxene minerals(cPyrA).Meanwhile,the principal crystallization phases of the samples are different types and have different contents,an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sample sections are different due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gO/Al2O3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furnace slag MgO/Al2O3 ratio fiber formation CRYSTAL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渣激发磷石膏矿渣的强度及浸出特性研究
3
作者 姚威 谈云志 +4 位作者 明华军 沈克军 吴赤球 吕伟 吴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0,共7页
少量碱性水泥或石灰可激发磷石膏-粒化高炉矿渣,形成水硬性胶凝材料,但水泥和石灰成本较高,不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而作为工业废弃物的电石渣也富含碱性氧化钙,因此本文提出用电石渣取代石灰激发磷石膏-粒化高炉矿渣,以达到... 少量碱性水泥或石灰可激发磷石膏-粒化高炉矿渣,形成水硬性胶凝材料,但水泥和石灰成本较高,不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而作为工业废弃物的电石渣也富含碱性氧化钙,因此本文提出用电石渣取代石灰激发磷石膏-粒化高炉矿渣,以达到减少生产成本、“以废治废”的目的.通过对不同龄期的试样进行抗压强度、可溶磷浸出、可溶氟浸出、SEM、XRD等试验来验证电石渣取代石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磷石膏-矿渣体系,电石渣具有和石灰相似的激发效果,其能与磷石膏、矿渣生成水化硅酸钙和钙矾石,形成胶凝骨架,增强混合试样强度,最佳掺比试样28 d强度超过40 MPa;其可溶磷、氟浸出液质量浓度均满足规范要求,矿渣-磷石膏-电石渣掺比为80∶12∶8时强度与磷氟固定效果均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电石渣 粒化高炉矿渣 强度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还原法回收某铅锌鼓风炉渣中铅锌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柳林 刘红召 +3 位作者 王威 方霖 曹耀华 王科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93,共5页
某铅锌鼓风炉渣以方铁矿、磁铁矿、斜硅钙石等含铁氧化物和硅酸盐类矿物为主,ZnO含量为12.30%,PbO含量为3.31%,铅、锌、铜、铁具有较高回收价值。为了高效、环保开发利用该二次资源,以焦煤为还原剂,采用高温还原法开展了铅、锌回收工艺... 某铅锌鼓风炉渣以方铁矿、磁铁矿、斜硅钙石等含铁氧化物和硅酸盐类矿物为主,ZnO含量为12.30%,PbO含量为3.31%,铅、锌、铜、铁具有较高回收价值。为了高效、环保开发利用该二次资源,以焦煤为还原剂,采用高温还原法开展了铅、锌回收工艺条件研究,考察了焙烧温度、焦煤用量、焙烧时间对铅、锌挥发率的影响,并结合试验现象推断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在试验确定的焙烧温度为1200℃,焦煤与矿样的质量比为30%,焙烧时间为1.5 h情况下,铅、锌挥发率分别达到97.12%和97.60%,且砷没有同步挥发,铅锌回收效果良好。焙烧渣中铁、铜的回收工艺条件确定将留待后续进行,拟采用磨矿—磁选工艺回收铁、浮选工艺回收铜,重金属含量大幅降低后的余渣将进行建材化利用,从而实现铅锌鼓风炉渣“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风炉渣 碳热高温还原 铅锌挥发率 综合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灰石粉与高炉矿渣协同对混凝土性能及微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丁庆军 廖庆尧 +1 位作者 王君 马雪婷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共6页
为研究改性石灰石粉(LP)与高炉矿渣(GGBFS)协同对混凝土性能及微结构的影响,研究了改性石灰石粉与高炉矿渣的比例及掺量对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热分析、热分析微观测试手段研究了改性LP与GGBFS协同对混凝土水化产物和孔结... 为研究改性石灰石粉(LP)与高炉矿渣(GGBFS)协同对混凝土性能及微结构的影响,研究了改性石灰石粉与高炉矿渣的比例及掺量对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热分析、热分析微观测试手段研究了改性LP与GGBFS协同对混凝土水化产物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LP与GGBFS协同优化了胶凝材料的粒径,混凝土结构更紧密,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相较于单掺改性LP,改性LP与GGBFS复掺促进了胶凝体系的水化反应,使水化速率和水化程度得到提高,细化了混凝土的孔结构,提升了混凝土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粉 高炉矿渣 水化产物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粒化高炉矿渣基胶凝材料协同固碳性能与微观结构
6
作者 田威 万嘉豪 +2 位作者 程续 张景生 郭健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4-441,共8页
为实现工业固废的低碳资源化利用,采用钢渣粉、粒化高炉矿渣粉和水泥制备胶凝材料,通过CO_(2)矿化养护试验,探究了预处理时间和钢渣-矿渣掺比对胶凝材料力学性能协同增强效应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预处理工艺能够提高试件的... 为实现工业固废的低碳资源化利用,采用钢渣粉、粒化高炉矿渣粉和水泥制备胶凝材料,通过CO_(2)矿化养护试验,探究了预处理时间和钢渣-矿渣掺比对胶凝材料力学性能协同增强效应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预处理工艺能够提高试件的抗压强度及CO_(2)矿化养护效果;60℃预处理12 h后,50%钢渣粉+10%矿渣粉试件抗压强度达最大值,而40%钢渣粉+20%矿渣粉试件固碳率最高.CO_(2)矿化养护过程生成以方解石为主、含少量文石的CaCO_(3)晶体,其填充孔隙形成致密结构是胶凝材料力学性能提升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矿化养护 胶凝材料 钢渣 粒化高炉矿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高炉矿渣固化/稳定化Cr(Ⅵ)污染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杰 金典 +1 位作者 郭兴璋 李西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碱激发高炉矿渣(GGBFS)替代水泥(PC)用于污染土固化处置,具有能耗低、碳排放少的特点,同时GGBFS中含的还原性硫可以将铬(Cr)从六价还原成三价,从而显著提高固化/稳定化效率。使用碱激发GGBFS固化/稳定化总Cr含量2000mg/kg(其中Cr(Ⅵ)121... 碱激发高炉矿渣(GGBFS)替代水泥(PC)用于污染土固化处置,具有能耗低、碳排放少的特点,同时GGBFS中含的还原性硫可以将铬(Cr)从六价还原成三价,从而显著提高固化/稳定化效率。使用碱激发GGBFS固化/稳定化总Cr含量2000mg/kg(其中Cr(Ⅵ)1210mg/kg)的污染土,并与PC固化进行对比。通过浸出毒性、固定效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处理效果,借助pH、还原效率、化学形态、矿物成分和微观图像分析揭示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GGBFS固化污染土的Cr浸出浓度明显低于PC固化土,GGBFS掺量20%,养护龄期28 d时总Cr和Cr(Ⅵ)浸出浓度分别降至2.12,1.09 mg/L,满足填埋场进场浓度限值要求,且GGBFS固化污染土的强度明显高于PC固化土;还原效率分析表明,GGBFS中的S^(2-)可以有效地将Cr(Ⅵ)还原成Cr(Ⅲ),还原效率可达96.0%,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Cr(Ⅵ)对水化过程的抑制作用,使用GGBFS固化/稳定化该含量的Cr(Ⅵ)污染土时不需额外添加还原剂;微观分析表明,与PC相比,GGBFS固化后更多不稳定态的Cr转化成稳定形态,Cr的迁移性显著降低,同时生成了更多水化凝胶,土颗粒胶结程度更高,因此具有更好的封固效果和更高强度。该研究为GGBFS固化/稳定化Cr(Ⅵ)污染土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化高炉矿渣 Cr(Ⅵ)污染土 固化/稳定化 浸出浓度 还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柏君 张国防 +2 位作者 郑薇 应灵慧 陆小培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60,共9页
开展了粉煤灰(FA)、矿渣微粉(GBFS)、提钛尾渣(TS)等3种矿物掺合料对泡沫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掺合料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其中TS的影响尤为明显;GBFS会降低泡沫混凝土的流动度,但TS和低掺量FA能提... 开展了粉煤灰(FA)、矿渣微粉(GBFS)、提钛尾渣(TS)等3种矿物掺合料对泡沫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掺合料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其中TS的影响尤为明显;GBFS会降低泡沫混凝土的流动度,但TS和低掺量FA能提高其流动度;3种矿物掺合料在低掺量时均能提高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吸水率和毛细吸水率,但在较高掺量时,又降低了其体积吸水率和毛细吸水率,其中TS和GBFS的降低作用尤为明显;3种矿物掺合料在高掺量时均能明显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中TS的提升效果最好;FA和GBFS提高了泡沫混凝土的28 d干燥收缩率,TS则显著降低其28 d干燥收缩率;综合而言,FA和GBFS最佳掺量范围均为10%~15%,TS为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粉煤灰 矿渣微粉 提钛尾渣 性能 最佳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粉和粉煤灰掺量对可控性低强度材料(CLSM)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宁宁 胡康飞 +3 位作者 包益鋆 张文文 卜静武 陈徐东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6-1733,1754,共9页
利用砂质土与装修垃圾掺配不同比例的矿粉(GGBS)和粉煤灰(FA)制备可控性低强度材料(CLSM),研究了GGBS和FA掺量对CLSM流动值、泌水率、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XRD和SEM探究了不同GGBS和FA掺量对CLSM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 利用砂质土与装修垃圾掺配不同比例的矿粉(GGBS)和粉煤灰(FA)制备可控性低强度材料(CLSM),研究了GGBS和FA掺量对CLSM流动值、泌水率、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XRD和SEM探究了不同GGBS和FA掺量对CLSM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GGBS和FA的掺量增加,利用装修垃圾、砂质土制成的CLSM泌水率减少,凝结时间缩短,FA掺量不变,GGBS从150 g增加到270 g,CLSM的3 d抗压强度从2.01 MPa增加到4.00 MPa,28 d抗压强度从6.83 MPa增加到11.12 MPa。GGBS掺量不变,FA从120 g增加到240 g,3 d抗压强度从2.41 MPa增加到3.13 MPa,28 d抗压强度从6.65 MPa增加到10.24 MPa。GGBS和FA的掺量增加使CLSM内部产生了大量水化硅酸钙(C-S-H)和水化硅铝酸钙(C-A-S-H)等水化产物,增加了密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性低强度材料 矿粉 粉煤灰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粒化矿渣协同矿化封存CO_(2)对充填体强度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凡煜 孙伟 +4 位作者 张盛友 张攀科 文瑶 蔡发雄 朱艾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_(2)及高炉矿渣等固体废弃物,针对固废堆存及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利用矿渣矿化封存CO_(2)并充填至采空区,可有效控制岩层移动,减少地表塌陷。为了保证封存方法的可行性,文中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X射线衍射... 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_(2)及高炉矿渣等固体废弃物,针对固废堆存及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利用矿渣矿化封存CO_(2)并充填至采空区,可有效控制岩层移动,减少地表塌陷。为了保证封存方法的可行性,文中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矿渣基固废固碳充填材料(SCFM)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并分析了SCFM的CO_(2)固化和强度强化机理。在制备SCFM过程中,硅酸盐水泥、熟石灰和矿渣粉先发生水化反应,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凝胶和氢氧化钙)再与CO_(2)进行碳化反应生成硅胶(gel)和碳酸钙。结果表明,SCFM强度随硅酸盐水泥和熟石灰掺量的增加而提高,水泥和熟石灰掺量分别为20%和7%时的SCFM试样强度最大,3 d和28 d强度分别达到4.41 MPa和16.47 MPa。1 g SCFM的CO_(2)最大封存量为1.83 mg,与水泥和熟石灰掺量成正比,熟石灰为最大影响因素。SCFM提高了固废利用率和CO_(2)利用封存率,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CO_(2)矿化 高炉粒化矿渣 固碳充填材料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脱处理对矿渣基胶凝材料性能的提升机理
11
作者 谢辰 陈伟 +3 位作者 王辉 王栋民 刘一辉 李博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7-1305,共9页
具有火山灰特性的高炉矿渣,磨细后可被用于生产矿渣基胶凝材料。与传统水泥相比,矿渣基胶凝材料水化活性较低,为提升矿渣基胶凝材料中磨细高炉矿渣(GGBS)的水化活性,本文创新地提出使用聚合硫酸铝溶液溶脱处理GGBS的方法,加速GGBS玻璃... 具有火山灰特性的高炉矿渣,磨细后可被用于生产矿渣基胶凝材料。与传统水泥相比,矿渣基胶凝材料水化活性较低,为提升矿渣基胶凝材料中磨细高炉矿渣(GGBS)的水化活性,本文创新地提出使用聚合硫酸铝溶液溶脱处理GGBS的方法,加速GGBS玻璃网络结构解聚,以提升矿渣基胶凝材料性能。试验对比了溶脱处理GGBS与溶液搅拌GGBS的离子溶出行为、表面元素组成及微观结构形貌,并通过抗压强度、水化放热、物相变化及微观形貌测试研究了溶脱处理提升矿渣基胶凝材料性能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溶脱滤液的硅离子溶出量较溶液搅拌滤液的硅离子溶出量明显提升,溶脱GGBS表面的n(Ca)∶(n(Si)+n(Al))降至0.266,溶脱GGBS结构发生溶蚀。使用溶脱GGBS制备的矿渣基胶凝材料凝结时间缩短至147 min,硬化体1 d抗压强度提升至3.75 MPa。溶脱处理GGBS可促进钙矾石与水化硅铝酸钙(C-A-S-H)凝胶的生成,加快矿渣基胶凝材料水化进程,提升矿渣基胶凝材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硫酸铝 溶脱 磨细高炉矿渣 矿渣基胶凝材料 物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高炉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12
作者 曹楗 张俊粉 +4 位作者 林大帅 焦克新 杨坤 王翠 张建良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36,共14页
含钛高炉渣是典型的大宗工业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难度高。文中总结了国内外含钛高炉渣的资源利用途径,阐述了硫酸法、稀盐酸法、碱熔盐法、高温选择性结晶分离法、高温碳化-低温氯化法、钛合金合成法、硅-钛溶剂精炼法、NH4HF2-HF浸出... 含钛高炉渣是典型的大宗工业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难度高。文中总结了国内外含钛高炉渣的资源利用途径,阐述了硫酸法、稀盐酸法、碱熔盐法、高温选择性结晶分离法、高温碳化-低温氯化法、钛合金合成法、硅-钛溶剂精炼法、NH4HF2-HF浸出水解法、氢氧化钠常压分解法制备二氧化钛和高炉熔融渣直接生产人造石材等工艺过程,并分析了几种工艺的优缺点。通过对目前国内含钛高炉渣现状分析,结合高炉熔融渣直接生产人造石材工艺在基建成本、处理量、产品质量、环保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优势,提出该工艺为未来实现含钛高炉渣资源化利用的一种前景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资源化利用 人造石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内碱金属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3
作者 解明亮 陈汝刚 +3 位作者 余珊珊 王炜 陈绍鹏 陈绪亨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前,高炉内碱金属富集量的研究主要分析整体富集量,而炉内不同区域的碱金属富集量并不相同。为此,根据碱金属在炉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建立碱金属分布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K和Na在炉内富集量最大的区域均在炉身中下部,两者... 目前,高炉内碱金属富集量的研究主要分析整体富集量,而炉内不同区域的碱金属富集量并不相同。为此,根据碱金属在炉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建立碱金属分布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K和Na在炉内富集量最大的区域均在炉身中下部,两者在炉内的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但K的富集量远高于Na②炉内各区域碱金属的富集量,随着入炉碱金属负荷及炉渣碱度的增加而增大;③在三元碱度保持不变时,各区域碱金属的富集量随着炉渣(MgO)含量的增加而减少;④降低入炉碱金属负荷、炉渣碱度和增加炉渣(MgO)含量,均有利于降低炉内碱金属的富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碱金属 循环富集 分布模型 炉渣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在高炉渣微晶玻璃中存在特性及固化机理研究
14
作者 赵东宇 张红霞 杜永胜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4,共9页
以含锰高炉渣为主要原料,以Cr_(2)O_(3)和Fe_(2)O_(3)作为复合形核剂,利用熔融法制备高炉渣微晶玻璃。通过外加重金属氧化物CdO,研究重金属离子对高炉渣微晶玻璃析晶特性及物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确定重金属离子在微晶玻璃中的存在状... 以含锰高炉渣为主要原料,以Cr_(2)O_(3)和Fe_(2)O_(3)作为复合形核剂,利用熔融法制备高炉渣微晶玻璃。通过外加重金属氧化物CdO,研究重金属离子对高炉渣微晶玻璃析晶特性及物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确定重金属离子在微晶玻璃中的存在状态及固化效果。结果表明,Cr是微晶玻璃实现体析晶的关键元素,以辉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具有优异的综合物化特性。微晶玻璃主要通过尖晶石相和硅灰石相将重金属Cr、Mn、Cd元素固化于晶体中,而辉石相和玻璃相则通过物理包裹与化学键合的双重作用增强了重金属元素在晶体中的存在稳定性。TCLP重金属浸出实验结果也证实微晶玻璃对多种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锰高炉渣 微晶玻璃 CDO 重金属 尖晶石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镍铁渣基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去除废水中Cu(Ⅱ)、Pb(Ⅱ)、Cr(Ⅵ)
15
作者 李月盈 邵周军 +3 位作者 罗中秋 叶长青 阎崔蓉 周新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182,共8页
以工业废渣高炉镍铁渣为原料,在NaOH和水玻璃活化条件下,制备具有丰富孔道结构的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Cu(Ⅱ)、Pb(Ⅱ)、Cr(Ⅵ)。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不同接触时间和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以及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以工业废渣高炉镍铁渣为原料,在NaOH和水玻璃活化条件下,制备具有丰富孔道结构的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Cu(Ⅱ)、Pb(Ⅱ)、Cr(Ⅵ)。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不同接触时间和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以及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相关表征及吸附结果显示,高炉镍铁渣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在pH分别为5、5、1时,Cu(Ⅱ)、Pb(Ⅱ)、Cr(Ⅵ)的去除率可达91.3%、93.1%、96.5%。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结果表明,高炉镍铁渣基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过程都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高炉镍铁渣基地聚合物多孔材料表面吸附Cu(Ⅱ)、Pb(Ⅱ)、Cr(Ⅵ)过程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镍铁渣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 重金属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渣-高炉渣复合微粉力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代文彬 陈曦 +2 位作者 陈奎元 樊亚鑫 陈学刚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我国电炉镍铁渣(FNS)产出较多,该渣具有一定碱水化活性,可作为辅助胶凝材料;高炉渣(GGBS)具有优良的水化胶凝活性,是性能最佳的辅助胶凝材料之一。为了最大资源化利用镍铁渣,本文采用在高炉渣中掺入镍铁渣的方式制备活性复合微粉,并考... 我国电炉镍铁渣(FNS)产出较多,该渣具有一定碱水化活性,可作为辅助胶凝材料;高炉渣(GGBS)具有优良的水化胶凝活性,是性能最佳的辅助胶凝材料之一。为了最大资源化利用镍铁渣,本文采用在高炉渣中掺入镍铁渣的方式制备活性复合微粉,并考察了其活化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指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增加镍铁渣粉比表面积,能够提高镍铁渣-水泥砂浆试件力学强度,但会降低韧性;当镍铁渣在复合微粉中占比低于20%时,能够达到S105级矿渣微粉活性要求;占比为20%~40%时,能够达到S95级活性要求;掺入镍铁渣能够降低易磨性,故混配成复合微粉之前,镍铁渣需预磨至一定细度;掺入镍铁渣后能导致砂浆早期强度损失,但随龄期增加镍铁渣水化活性逐渐显现;当微粉比表面积为410~432 m^(2)/kg时,活性可达到Ⅱ级复合掺合料标准,比表面积增至519 m^(2)/kg,活性可达到Ⅰ级标准;镍铁渣价格低于高炉渣,掺入镍铁渣能降低复合微粉生产成本,但掺加比例不宜超过20%,此时成本可降低约10%,同时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渣 高炉渣 复合微粉 力学性能 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渣-矿渣二元体系地质聚合物的收缩性能与孔结构
17
作者 岳红亚 袁杨俊 +5 位作者 毕玉峰 嵇泽坤 徐润 陈文旭 辛公锋 杨涛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3-2239,2268,共8页
利用多种固废制备地质聚合物可促进低碳胶凝材料的工程推广和固废资源的循环利用。本文以活性较低的风冷镍渣为基体,掺入矿渣制备地质聚合物,研究了矿渣掺量和碱激发剂模数对地质聚合物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采用氮吸附法表征了硬化... 利用多种固废制备地质聚合物可促进低碳胶凝材料的工程推广和固废资源的循环利用。本文以活性较低的风冷镍渣为基体,掺入矿渣制备地质聚合物,研究了矿渣掺量和碱激发剂模数对地质聚合物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采用氮吸附法表征了硬化体孔结构,探究了收缩性能与孔结构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增大矿渣掺量可提高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并减小自收缩,促进水化铝硅酸钙(C-A-S-H)凝胶相的生成以填充孔隙,总孔体积下降有助于限制干燥条件下的毛细孔失水,显著抑制干燥收缩。提高碱激发剂模数会增大毛细孔孔体积,自干燥或干燥失水后产生更大的毛细管压力,故同时增大了自收缩和干燥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镍渣 矿渣 体积收缩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渣-矿渣基砒砂岩复合土强度及微观机理研究
18
作者 郭长旭 李晓丽 +3 位作者 解卫东 李大虎 王靖丰 赵晓泽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8-75,共8页
针对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砒砂岩结构松散、胶结力差等问题,利用电石渣、矿渣作为胶凝材料对砒砂岩进行改性,以期实现在工程中的大规模应用。通过无侧限抗压、孔隙液碱度、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及压汞等测试,探究电石渣-矿渣基砒砂岩... 针对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砒砂岩结构松散、胶结力差等问题,利用电石渣、矿渣作为胶凝材料对砒砂岩进行改性,以期实现在工程中的大规模应用。通过无侧限抗压、孔隙液碱度、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及压汞等测试,探究电石渣-矿渣基砒砂岩复合土强度及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当电石渣掺比为5%~15%时,电石渣可促使砒砂岩参与火山灰反应,并促进矿渣的进一步水化,生成更多的C-A-S-H凝胶,致使强度增大。但随着电石渣掺比的进一步增加,体系存在大量的碱性长石、氢氧钙石及方解石,同时凝胶结构劣化,使得复合土内部结构疏松,从而影响强度的发展。当CS/(CS+GGBS)为15%时,电石渣-矿渣基砒砂岩复合土配比最优,复合土孔隙率为27.84%,微小孔隙占比为12.57%,结构致密,力学强度最大,7 d时达到5.4 MPa,满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结构层的强度要求。本研究可为电石渣-矿渣基砒砂岩复合土在实际工程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电石渣 矿渣 复合土 抗压强度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粉在大体积混凝土中作为减热材料的研究
19
作者 于晓 王迅 +4 位作者 宋奇达 栾海涛 王涛 凌研方 秦禹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钢渣粉作为水化减热材料的利用,并尝试用其制备大体积混凝土。研究了大掺量钢渣粉对大体积混凝土工作性、减热效果、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并与大掺量粉煤灰进行了比较。为了平衡钢渣粉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不利影响,复掺... 系统地研究了钢渣粉作为水化减热材料的利用,并尝试用其制备大体积混凝土。研究了大掺量钢渣粉对大体积混凝土工作性、减热效果、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并与大掺量粉煤灰进行了比较。为了平衡钢渣粉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不利影响,复掺了少量矿渣粉以补偿。结果表明:钢渣粉显著改善了净浆的初始流动度。相比于粉煤灰,钢渣粉具有更为卓越的减热效果,其显著降低了混凝土的绝热温升。使用矿渣粉和钢渣粉复掺,水泥∶矿渣粉∶钢渣粉=55∶5∶40时,可以制备出水化放热低,而且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利用钢渣粉作为减热材料制备大体积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和附加价值的钢渣粉利用方法,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粉 大体积混凝土 粉煤灰 矿渣粉 水化热 抗压强度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浸出含钛高炉渣提钛废液综合利用
20
作者 陆一铭 陈晓鸣 +2 位作者 高利坤 饶兵 王蓓琳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5,共10页
含钛高炉渣提钛废液中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不但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通过在回收过程中制备工业产品提高企业收益率。根据浸出工艺可将提钛废液分为硫酸提钛废液、盐酸提钛废液、硫酸铵焙烧-硫酸提钛废液和硝酸提钛... 含钛高炉渣提钛废液中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不但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通过在回收过程中制备工业产品提高企业收益率。根据浸出工艺可将提钛废液分为硫酸提钛废液、盐酸提钛废液、硫酸铵焙烧-硫酸提钛废液和硝酸提钛废液。硫酸提钛废液中含有大量的Al^(3+),常采用提取制备硫酸铝铵和氢氧化铝和废酸循环再利用方式实现综合利用,但制备副产品方法铝脱除率较低,产生的Al(OH)_(3)胶体过滤较为困难;对于盐酸提钛废液常采用沉淀法回收金属离子,但该方法最终处理废液中含有Cl^(-),无法实现绿色排放;对于硫酸铵提钛废液常通过回收溶剂再循环浸出及结晶分离铝硅等组分实现综合利用,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但此工艺对设备要求高,絮凝产物为胶冻状液体,过滤较为困难;对于硝酸提钛废液常通过沉淀制备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镁及蒸发母液制得硝酸铵肥料的方法进行综合利用,该方法在酸浸过程中没有消耗硝酸,且工艺简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未来该领域应在关注钛元素提取效率的同时,发展其他有价元素的回收利用工艺,研发生物浸出、电化学浸出等更为环保的处理技术,减少有害副产品的生成,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处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提钛废液 硫酸提钛 盐酸提钛 硫酸铵提钛 硝酸提钛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