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5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ouglas-Peucker和Quick Bundles算法的水上交通模式识别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信强 徐祥龙 +3 位作者 彭静 孙洋 王梓创 阎莹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船舶航迹数据量大、数据冗余、航迹特征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道格拉斯-普克(Douglas-Peucker,DP)压缩算法和基于距离的快速捆绑包(Quick Bundles,QB)聚类算法的水上交通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根据航迹数据特征、压缩率和压缩误... 针对船舶航迹数据量大、数据冗余、航迹特征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道格拉斯-普克(Douglas-Peucker,DP)压缩算法和基于距离的快速捆绑包(Quick Bundles,QB)聚类算法的水上交通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根据航迹数据特征、压缩率和压缩误差等指标选择合理的压缩阈值实现大规模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的压缩。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小直接翻转距离的聚类指标,利用QB算法实现船舶航迹的有效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既可以简化航迹聚类过程,也可准确高效地实现航迹聚类,为水上交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航迹聚类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DOUGLAS-PEUCKER算法 Quick bundle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光滑最优化问题的非单调Bundle型算法
2
作者 孙小玲 张连生 白延琴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37-46,共10页
本文对满足弱半光滑或正则条件的局部Lipschitz函数给出了一种非单调Bundle型算法。该算法允许迭代点列对应的函数值序列是非单调下降的。在一般的假设下,我们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数值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计算... 本文对满足弱半光滑或正则条件的局部Lipschitz函数给出了一种非单调Bundle型算法。该算法允许迭代点列对应的函数值序列是非单调下降的。在一般的假设下,我们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数值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光滑最优化 最优化 bundle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n vibration and heat transfer of two elastic heat transfer tube bundles 被引量:8
3
作者 闫柯 葛培琪 翟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77-385,共9页
Elastic heat transfer tube bundle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flow-induced vibrati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Two types of mainly used tube bundles, the planar elastic tube bundle and the conical spiral tube bu... Elastic heat transfer tube bundle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flow-induced vibrati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Two types of mainly used tube bundles, the planar elastic tube bundle and the conical spiral tube bundle were comprehensively compared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shell side diameter. The natural mode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 of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the comprehensiv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and the secondary fluid flow of the two elastic tube bundles were all conclud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ural frequency and the critical velocity of vibration buckling of the planar elastic tube bundle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conical spiral tube bundle, whil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conical spiral tube bundle are relatively be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ar elastic tube bundle conical spiral tube bundle mode characteristics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based deep learning for fiber bundle infrared image restoration 被引量:2
4
作者 Bo-wen Wang Le Li +4 位作者 Hai-bo Yang Jia-xin Chen Yu-hai Li Qian Chen Chao Zu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38-45,共8页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flexibility in optical imaging media,in recent years,fiber bundles have emerged as a promising architec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ct visual systems.Dedicated to tackling the problems of u...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flexibility in optical imaging media,in recent years,fiber bundles have emerged as a promising architec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ct visual systems.Dedicated to tackling the problems of universal honeycomb artifacts and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NR)imaging in fiber bundles,the iterative super-resolution reconstruction network based on a physical model is proposed.Under the constraint of solving the two subproblems of data fidelity and prior regularization term alternately,the network can efficiently“regenerate”the lost spatial resolution with deep learning.By building and calibrating a dual-path imaging system,the real-world dataset where paired low-resolution(LR)-high-resolution(HR)images on the same scene can be generated simultaneously.Numerical results on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USAF)resolution target and complex target objec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lgorithm can restore high-contrast images without pixilated noise.On the basis of super-resolution reconstruction,compound eye image composition based on fiber bundle is also embedd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actual imaging requirements.The proposed work is the first to apply a physical model-based deep learning network to fiber bundle imaging in the infrared band,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hermal radiation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bundle Deep learning Infrared imaging Image resto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不可微规划中Bundle方法的研究
5
作者 董群明 黄皓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7-194,共8页
本文给出了一个解Lipschitz约束极小化问题的算法,它是Bundle方法的改进。在通过解二次规划获得下降方向时,只需计算二次规划的一个ε最优解,并且所需要的信息量是可控制的。由于改进了线搜索规则,因而算法的实现过程及其收敛性的证明... 本文给出了一个解Lipschitz约束极小化问题的算法,它是Bundle方法的改进。在通过解二次规划获得下降方向时,只需计算二次规划的一个ε最优解,并且所需要的信息量是可控制的。由于改进了线搜索规则,因而算法的实现过程及其收敛性的证明都比以往的Bundle方法简洁。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即它所形成的点列的每个聚点都是稳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微规划 bundle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H-type Elliptical Finned Tube Bundles 被引量:7
6
作者 LI Fei SHI Yuetao SUN Fengzho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I0006-I0006,8,共1页
阻力特性是换热器的基本特性之一,流体横掠换热管产生的绕流扰动是换热器阻力恶化的主要因素。为分析前排绕流对后排阻力的影响规律,分别对管排数2-10不等的换热管进行阻力特性试验研究,同时为定量分析管排数对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 阻力特性是换热器的基本特性之一,流体横掠换热管产生的绕流扰动是换热器阻力恶化的主要因素。为分析前排绕流对后排阻力的影响规律,分别对管排数2-10不等的换热管进行阻力特性试验研究,同时为定量分析管排数对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定义了管排阻力修正系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给出了其在不同管排数下的取值,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同时基于冷态阻力特性试验台进行实验研究,得到κ=1及κ=1.6的经典椭圆管的阻力特性公式Eu,并研究不同管型及布置方式对其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束 阻力特性 H型 试验 椭圆 传热性能 灰分沉积 矩形翅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微规划Bundle法中加权函数计算
7
作者 边馥萍 韩秀芹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研究不可微规划Bundle方法中加权函数的构造,利用f(x)的二阶信息,改进加权函数,给出下降方向的计算,并证明f(x)在最优点的近似最优性条件.
关键词 不可微规划 bundle方法 加权函数 极小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毛细管束中溶质对流-扩散传质行为研究
8
作者 金毅 黄欢 +3 位作者 宋慧波 郑军领 董佳斌 董文浩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探明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运移规律对煤层气高效开发和产能评估至关重要。煤层气在储层通道中的运移隶属对流、扩散的耦合,受限于孔隙结构复杂形貌,而传统连续介质理论难以准确表征孔隙结构多尺度分形特征对对流-扩散耦合输运过程的控制... 探明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运移规律对煤层气高效开发和产能评估至关重要。煤层气在储层通道中的运移隶属对流、扩散的耦合,受限于孔隙结构复杂形貌,而传统连续介质理论难以准确表征孔隙结构多尺度分形特征对对流-扩散耦合输运过程的控制性作用。目的为了深入阐释复杂多尺度孔隙结构中煤层气对流-扩散耦合传质的内在机理。方法首先,依托分形拓扑理论构建分形毛细管束模型,以定量表征孔隙结构的几何异质性与拓扑连通性;其次,结合经典Taylor-Aris方程,推导耦合孔隙结构尺度不变特征的溶质对流-扩散数学传质方程;最后,借助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分形毛细管束中溶质的对流-扩散过程,并阐释了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对溶质输运的影响机制。结果结果表明,对流-扩散数学传质方程可精准预测溶质有效扩散系数,具有较好的适配性;管道弯曲度分形维数、缩放间隙度、最大管径等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制约着溶质对流-扩散行为。具体地,管道弯曲度分形维数反比于有效扩散系数,而缩放间隙度和最大管径与有效扩散系数呈良好正相关关系,并以控制流体流速的形式影响溶质对流-扩散过程。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煤储层中煤层气复杂运移规律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进而为煤层气产能精准预测及储层压裂改造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扩散 毛细管束 分形拓扑 有效扩散系数 格子BOLTZMAN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单旦丝束混合滤棒的加工工艺及应用研究
9
作者 解晓翠 刘畅 +3 位作者 樊肇胜 刘士军 王海燕 林慧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9,共9页
【目的】考察丝束混合对滤棒物理指标和卷烟常规烟气指标的影响。【方法】搭建混合丝束滤棒的加工平台,制作不同压降、不同规格丝束的滤棒并卷制卷烟样品,对滤棒的物理指标和卷烟常规烟气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混合丝束滤棒的物理... 【目的】考察丝束混合对滤棒物理指标和卷烟常规烟气指标的影响。【方法】搭建混合丝束滤棒的加工平台,制作不同压降、不同规格丝束的滤棒并卷制卷烟样品,对滤棒的物理指标和卷烟常规烟气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混合丝束滤棒的物理指标稳定性与传统一元醋纤滤棒差异不大。(2)与高单旦丝束混合可以提高低单旦丝束滤棒的硬度,建立滤棒硬度和质量的回归方程,对各规格丝束滤棒的硬度按照混合比例进行加权平均,可以预测混合丝束滤棒的硬度。(3)丝束混合可以提高丝束的填充量和增加滤棒的压降,混合丝束的加工能力曲线往低单旦丝束的右上、高单旦丝束的左上移动。(4)压降接近时,混合丝束滤棒卷烟的烟气释放量整体介于两个单包丝束滤棒之间,与低单旦丝束混合可以降低高单旦丝束滤棒卷烟的烟气释放量。【结论】丝束混合可以调节滤棒的硬度和卷烟烟气的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束 混合 滤棒 过滤效率 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的结构特征和应用性能对动物营养研究的意义
10
作者 王爱勤 卢予沈 +3 位作者 杨芳芳 惠爱平 康玉茹 牟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共11页
凹凸棒石是一种天然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一维纳米棒状形貌、规整纳米孔道、永久结构负电荷和表面活性基团。近年来,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实现了凹凸棒石从纳米材料到功能材料应用。作为功能性饲料原料,凹凸棒... 凹凸棒石是一种天然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一维纳米棒状形貌、规整纳米孔道、永久结构负电荷和表面活性基团。近年来,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实现了凹凸棒石从纳米材料到功能材料应用。作为功能性饲料原料,凹凸棒石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长足进展。为深入挖掘凹凸棒石的矿物属性,加快新产品创新研制,文章针对我国畜牧业健康养殖的需求,重点介绍了凹凸棒石晶体结构和应用性能,阐述了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和改性的重要性,展望了凹凸棒石在饲料工业中的研究重点,从矿物材料化视角,以期促进凹凸棒石学科交叉研究和产业上下游应用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结构特征 理化性质 棒晶束解离 功能改性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棒束通道丝网传感器两相流探测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周洋 周文雄 +1 位作者 谭煦滨 潘良明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4,共10页
加热棒束通道内的气液两相特性分析对反应堆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棒束通道内的两相流特性展开研究。常温下棒束通道的实验中丝网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手段,但其在带电棒束通道中的应用较少。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中... 加热棒束通道内的气液两相特性分析对反应堆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棒束通道内的两相流特性展开研究。常温下棒束通道的实验中丝网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手段,但其在带电棒束通道中的应用较少。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中的静电场方法分析了带电棒束通道内电场的存在对丝网传感器的测量影响,并通过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带电棒束通道中,施加给发射电极的激励电压越大,测量区域对气液两相的敏感性越强,越有利于丝网传感器对气液两相的识别。通过20V激励电压下的成像实验验证了该条件下丝网传感器测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束通道 两相流 丝网传感器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管模型的流动扰动数值表征及流弹失稳预测
12
作者 冯志鹏 齐欢欢 蔡逢春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28,共7页
为了提升流管模型的预测能力和适用范围,获得能定量表征其众多流动扰动参数的通用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建立经典流管模型的动力学方程,基于二维流固耦合模拟发展流动扰动参数辨识方法,研究流管的面积分布、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均包括稳态... 为了提升流管模型的预测能力和适用范围,获得能定量表征其众多流动扰动参数的通用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建立经典流管模型的动力学方程,基于二维流固耦合模拟发展流动扰动参数辨识方法,研究流管的面积分布、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均包括稳态项、相位差、扰动项)规律,然后以相位差函数为例,将其数学表达式作为流管模型的基本输入参数进行集成,预测管束结构的流弹失稳行为。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成功获得了众多流动扰动参数与曲线坐标及时间的关系,流动扰动参数的稳态项与曲线坐标的函数为正弦形式,相位差与曲线坐标的函数关系为线性形式;预测的临界流速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证明了结合流动扰动数值表征和流管模型基本假设预测流弹失稳的可行性,为流弹失稳预测模型的开发提供了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致振动 流弹失稳 流管模型 流动扰动 管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SF-2.0残膜回收打捆与秸秆粉碎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营雨琨 霍尚 +4 位作者 王敏 刘佩丰 何玉泽 唐志坤 卢勇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93,共13页
针对残膜机械化回收过程中残膜回收率低、回收的残膜成捆质量差、膜捆遍地卸及作业油耗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残膜回收打捆与秸秆粉碎联合作业机。介绍了残膜回收打捆与秸秆粉碎联合作业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过程,重点对残膜捡拾装置、打捆... 针对残膜机械化回收过程中残膜回收率低、回收的残膜成捆质量差、膜捆遍地卸及作业油耗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残膜回收打捆与秸秆粉碎联合作业机。介绍了残膜回收打捆与秸秆粉碎联合作业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过程,重点对残膜捡拾装置、打捆装置进行设计,并对残膜捡拾、打捆作业过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为验证残膜回收打捆与秸秆粉碎联合作业机作业性能,进行了以收膜链耙转速、机具前进速度、收膜弹齿入土深度为试验因素,以残膜捡拾率、残膜含杂率、机具耗油量为响应值的田间试验,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参数优化与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残膜捡拾率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机具行驶速度、收膜链耙转速、弹齿入土深度;影响残膜含杂率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机具行驶速度、弹齿入土深度、收膜链耙转速;影响机具耗油量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机具行驶速度、弹齿入土深度、收膜链耙转速。理论最优的作业参数为链耙转速119.06 r·min^(-1)、机组前进速度6.319 km·h^(-1)、弹齿入土深度63.29 mm。田间验证试验表明:在圆整后的最佳工作参数条件下,残膜捡拾率均值为93.88%、残膜含杂率均值为79.76%、机具油耗量均值为14.85 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回收 残膜打捆 秸秆粉碎 联合作业机 Box-Behnk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间两相流场频域相关性及激振力功率谱密度研究
14
作者 朱国瑞 蔺文静 +2 位作者 齐思久 韩佩泽 谭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3-433,共11页
管壳式换热器内部管束长期受到气-水两相流冲刷容易发生磨损破坏,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准确计算两相流体力的功率谱密度对管束的磨损计算至关重要.由于缺乏两相流条件下的管间流场相关性实验数据,难以用激振力去直接计算其等效功率谱密度... 管壳式换热器内部管束长期受到气-水两相流冲刷容易发生磨损破坏,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准确计算两相流体力的功率谱密度对管束的磨损计算至关重要.由于缺乏两相流条件下的管间流场相关性实验数据,难以用激振力去直接计算其等效功率谱密度.为了探究管间两相流流场相关性,给出可靠的两相流激振力包络谱,设计搭建了两相水洞实验装置,创新性地将电子压力扫描阀引入两相流环境中,直接测量管表面的压力.对节径比为1.41的正三角形刚性管阵中单根弹性管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的横向流致振动进行了全面的实验研究.研究了直径为0.026 m、长度为0.237 m的柔性管在10%~90%含气率下激振力的频域特征并计算了相关长度,通过分析压力的变化、激振力自相关功率谱密度以及斯特劳哈尔数确定了周期性漩涡脱落现象的出现,获得了不同含气率下基于界面流速的激振力无量纲参考等效功率谱密度.结果表明,压力随界面流速大致呈抛物线形式增加,但涡流脱落会导致管周的压力骤降;管束内部激振力的相干函数在大范围内数值较低,相关长度不到1倍管径.使用1倍管径为相关长度计算了3种不同结构参数弹性管的激振力等效功率谱密度,采用基于界面流速的归一化因子进行了无量纲处理,给出了10%~30%含气率、40%~60%含气率以及70%~90%含气率时的激振力包络谱,其中激振力在40%~60%含气率下能量最高,70%~90%含气率次之,10%~30%含气率下能量最低.研究结果给壳程不同位置管束的磨损计算提供了符合工程实践的载荷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管束 两相流 激振力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机理研究
15
作者 王越 谭蔚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615,共9页
螺旋管束由于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快堆与第4代核电堆型中。为揭示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本文在验证激振模型的冲击实验基础上,利用螺旋管束激振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管的相对位置、管束结构参数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 螺旋管束由于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快堆与第4代核电堆型中。为揭示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本文在验证激振模型的冲击实验基础上,利用螺旋管束激振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管的相对位置、管束结构参数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面外方向的振幅远大于面内方向的,相邻管层节径比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影响强于同层管间节径比与螺旋角。通过改变管间流速,探究了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机理,提出了预测临界流速的半经验公式,并且同现有直管管束的国家标准与先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为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工程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 管束振动 流体弹性不稳定性 临界流速半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饲料打捆包膜一体机整机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永冉 张海滨 +5 位作者 刘希锋 吴昊 徐冬 陈爱慧 刘岩 张庆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4,共6页
针对青贮饲料市场需求大及青贮饲料商品化且可自由流通化的发展方向,为适应青贮饲料发展趋势,创新研发了一种青贮饲料打捆包膜一体机。分析研究了饲料传送技术、下网技术、打捆技术、包膜技术和关键机构部件,并利用Autocad、SolidWorks... 针对青贮饲料市场需求大及青贮饲料商品化且可自由流通化的发展方向,为适应青贮饲料发展趋势,创新研发了一种青贮饲料打捆包膜一体机。分析研究了饲料传送技术、下网技术、打捆技术、包膜技术和关键机构部件,并利用Autocad、SolidWorks等软件对关键工作部件和整机结构进行绘制,设计出一种可高效率实现青贮饲料打捆包膜于一体的整机;同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机的可行性。该机对提高农民收入、提升青贮饲料利用率,以及推广饲料青贮技术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饲料 打捆 包膜 整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弹塑性纤维束扭转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李艳洁 孙雪 +1 位作者 杨鸿彬 郭宇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采用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节点球连接球柱纤维模型,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纤维束的数值仿真,模拟了单股、7股和19股纤维束扭转过程。还进行单股和7股纤维束扭转试验,并与离散单元法仿真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大扭转刚度... 采用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节点球连接球柱纤维模型,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纤维束的数值仿真,模拟了单股、7股和19股纤维束扭转过程。还进行单股和7股纤维束扭转试验,并与离散单元法仿真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大扭转刚度纤维构成的纤维束能够承受更大的外部荷载;相同等效横截面积的纤维束,在扭转角度相同的情况下,19股纤维束能承受的扭矩大于7股纤维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纤维束扭转 弹性材料 弹塑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兴区典型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及其权衡协同关系
18
作者 王思元 胡梓莹 +2 位作者 程瑜佳 李禾 刘昕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151,共10页
【目的】生态系统服务对于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促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其评价方法及权衡协同关系,以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策略的科学制定提供有力支持。【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研究区,利用指标评价法与模型模拟法,选取... 【目的】生态系统服务对于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促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其评价方法及权衡协同关系,以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策略的科学制定提供有力支持。【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研究区,利用指标评价法与模型模拟法,选取粮食供给、碳固存、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和休闲游憩5项指标,分别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利用空间叠置法识别热点区域,采用Spearman指数与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选用自组织映射法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划分不同生态功能区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优化策略。【结果】(1)大兴区单项生态系统服务的分布在西北和东南方向存在差异,其中供给、调节、支持服务都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规律,而文化服务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热点区以供给-调节-支持服务协同聚集为主,集中分布于长子营镇、采育镇及永定河流域。(2)大兴区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复杂,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及碳固存-粮食供给协同关系最强,休闲游憩与其他服务多呈权衡关系。(3)大兴区存在6类生态系统服务簇,并据此划分为水域生态保育区、都市生态修复区、农业生态供给区、碳汇生态保育区、绿地生态涵养区、均衡生态体验区6个功能区。【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北京市大兴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多元指标体系,深入探讨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并识别功能聚类,研究结果能够为大中型城市的生态服务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为现状问题相似、发展目标相同的区域提供规划基础及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簇 权衡与协同 大兴区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玻璃纤维束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
19
作者 徐东亮 薛紫阳 赖九衡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玻璃纤维束是由成百上千根细小的玻璃纤维组合而成的整体,这种结构导致在纤维缠绕制品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断纱缺陷难以识别。针对此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玻璃纤维束是否有缺陷及缺陷位置定位的方法。利用工业相机实时拍摄纱路... 玻璃纤维束是由成百上千根细小的玻璃纤维组合而成的整体,这种结构导致在纤维缠绕制品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断纱缺陷难以识别。针对此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玻璃纤维束是否有缺陷及缺陷位置定位的方法。利用工业相机实时拍摄纱路上玻璃纤维束的图像,并把图像传输到计算机,由计算机利用OpenCV库对每一帧玻璃纤维束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每根玻璃纤维束的轮廓及缺陷特征,根据缺陷特征通过缺陷检测算法判断玻璃纤维束是否完全断开或部分断开,利用KNN算法判断缺陷所在位置。玻璃纤维束的运动速率为1 m/s,以30 fps的帧率采集600张图像进行实验验证,检测数据表明综合准确率达96.6%,满足玻璃纤维束缺陷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玻璃纤维束 图像处理 缺陷检测 KNN分类算法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拔速度对NbTi/Cu超导线集束拉拔过程变形损伤的影响
20
作者 刘君 李琦 +2 位作者 雷超 刘燕红 张建英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158,共9页
针对NbTi/Cu多芯复合超导线集束拉拔过程中的不均匀变形及损伤而导致线材的性能和使用安全性降低的问题,引入GTN损伤模型描述材料损伤行为,建立了37芯NbTi/Cu复合超导线4道次集束拉拔过程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拉拔速度对NbTi/Cu超导线集... 针对NbTi/Cu多芯复合超导线集束拉拔过程中的不均匀变形及损伤而导致线材的性能和使用安全性降低的问题,引入GTN损伤模型描述材料损伤行为,建立了37芯NbTi/Cu复合超导线4道次集束拉拔过程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拉拔速度对NbTi/Cu超导线集束拉拔变形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拉拔速度的增大,不同位置芯丝的最大等效应变先增大后减小,超导线中孔洞体积分数增大;拉拔速度为6 m·min^(-1)时芯丝变形更为均匀,芯丝截面形状不规则化程度低;拉拔速度小于10 m·min^(-1)时,拉拔过程中未出现孔洞聚合导致的损伤断裂,但拉拔速度大于8 m·min^(-1)时超导线中会萌生微孔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Cu多芯复合超导线 集束拉拔 不均匀变形 损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