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北油气田断控凝析气藏底水识别及控水对策
1
作者 刘蕊 何新明 张云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8-504,共7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顺北4号断裂带断控凝析气藏高角度裂缝发育、底水容易锥进的问题,综合地震和储集层雕刻成果,识别顺北4号断裂带底水连通点和气水连通方式,并利用储集层雕刻法和物质平衡法评价水体规模。结合气藏能量指示曲线、避水高度... 针对塔里木盆地顺北4号断裂带断控凝析气藏高角度裂缝发育、底水容易锥进的问题,综合地震和储集层雕刻成果,识别顺北4号断裂带底水连通点和气水连通方式,并利用储集层雕刻法和物质平衡法评价水体规模。结合气藏能量指示曲线、避水高度、气水连通模式、采气速度等定性评判顺北4号断裂带气井水侵风险,控水压锥、注气压锥等控水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北油气田 断控凝析气藏 走滑断裂 底水识别 水侵特征 控水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水三相流多模式超声测试信号分析与流型辨识
2
作者 史雪薇 谭超 董峰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4-1848,共15页
针对水平管道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准确辨识问题,提出一种脉冲波/连续波超声组合式测试手段与多域特征提取方案。研究中,首先利用单晶的脉冲波超声传感器与双晶的连续波超声传感器对水平管道油气水三相流开展动态实验测试,同步获取流动过... 针对水平管道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准确辨识问题,提出一种脉冲波/连续波超声组合式测试手段与多域特征提取方案。研究中,首先利用单晶的脉冲波超声传感器与双晶的连续波超声传感器对水平管道油气水三相流开展动态实验测试,同步获取流动过程中的回波强度数据与多普勒频移数据。通过分析测试数据在不同流型下的响应特性,揭示了油气水三相流不同流型的流动特点,并从回波强度剖面中峰值所在管道径向位置的概率分布、平均流速波动时间序列与多普勒频移的频率分解中提取了相关特征,量化了相界面的空间域分布特性与流速的时域、频域波动特性。最终,利用所提取的多域特征向量搭建了基于随机森林的分类器,实现了水平管道中8种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准确识别,平均识别率达96.6%。所提方法为复杂工业多相流的流型辨识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非侵入性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三相流 流速 界面 测量 流型识别 仪器仪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非均质油藏优势通道识别新方法及应用
3
作者 未志杰 王德强 +3 位作者 刘玉洋 张健 周文胜 雍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512-8520,共9页
海上油田储层疏松、非均质性强且注采强度高,注入水易沿着优势渗流通道突进,影响开发效果。将油藏抽提简化为注采井间连通网络,构建一种新的基于井间连通单元的水驱优势通道定量识别模型,耦合开发动态自动历史拟合算法可以直接、准确、... 海上油田储层疏松、非均质性强且注采强度高,注入水易沿着优势渗流通道突进,影响开发效果。将油藏抽提简化为注采井间连通网络,构建一种新的基于井间连通单元的水驱优势通道定量识别模型,耦合开发动态自动历史拟合算法可以直接、准确、快速地获取优势通道强度特征参数,进一步通过引入窜流强度综合评判因子,给出了适用于海上非均质油藏的分级表征新方法与分级界限。实际油田应用表明,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并预测大孔道与优势通道,包括纵向发育层位、平面发育方向以及发育强度,为油田低效通道针对性治理以及持续高效开发提供了及时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驱 优势通道 定量识别 分级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西侧扶杨油层油水同层形成及识别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文革 黄薇 +1 位作者 林景晔 张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结合松辽盆地大庆长垣西侧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勘探实践,从顶生下储的特殊成藏原理出发,详细地讨论了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油水层形成机理,提出了2种形成模式。认为扶杨油层的油水同层是在以上覆烃源岩的超压为驱动力的成藏条件下形成... 结合松辽盆地大庆长垣西侧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勘探实践,从顶生下储的特殊成藏原理出发,详细地讨论了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油水层形成机理,提出了2种形成模式。认为扶杨油层的油水同层是在以上覆烃源岩的超压为驱动力的成藏条件下形成,油水混合运移注入储层,由于储层的孔喉小,油水重力分异不好,造成孔隙存油,喉道存水。这种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含油饱和度低,油水在孔隙中分布状况特殊,使得电阻率等曲线反映流体的信息变弱,造成油水层识别变难。为此提出多参数降维油气水层识别方法,经实际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同层 势平衡流 油水层识别 扶杨油层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湖岸线控砂 被引量:130
5
作者 李元昊 刘池洋 +2 位作者 独育国 王秀娟 黄锦绣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74,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主要受西北沉积体系控制,沉积期构造背景稳定,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大量的岩心观察表明,煤线、植物叶片、根系、虫孔、沉积构造等浅水环境标志广泛分布,反映了沉积时水体较浅(数米至十余米)...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主要受西北沉积体系控制,沉积期构造背景稳定,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大量的岩心观察表明,煤线、植物叶片、根系、虫孔、沉积构造等浅水环境标志广泛分布,反映了沉积时水体较浅(数米至十余米)。研究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的沉积微相。与典型的河控三角洲不同,其沉积相带分布范围宽广,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在平面上平缓相接,无明显的转折。其中,三角洲前缘可进一步细分为三角洲内前缘和三角洲外前缘。长8油层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延伸较远,规模较大,具有顺河道方向局部厚层砂体呈坨状分布、垂直河道方向坨状砂体围绕湖盆呈环带状展布的特征,这种砂体展布特征主要受湖岸线位置控制,即湖岸线控砂,与拗陷湖盆坡折带控砂特征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延长组 长8油层组 浅水三角洲 湖岸线控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水油藏水平井出水位置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彦春 王群会 +2 位作者 张雷 刘薇薇 王春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111,147,共3页
底水油藏水平井投产后,底水易沿高渗带突进至井筒,导致油井快速水淹。开展了水平段渗透率分布特征研究,提出均质型、两段型及多段型3类水平井渗透率分布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建立3类水平井渗透率分布模式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水平井... 底水油藏水平井投产后,底水易沿高渗带突进至井筒,导致油井快速水淹。开展了水平段渗透率分布特征研究,提出均质型、两段型及多段型3类水平井渗透率分布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建立3类水平井渗透率分布模式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水平井不同渗透率分布模式下见水位置及其动态响应特征,提出基于渗透率特征的出水位置判别方法。实例对比结果表明,渗透率特征法识别水平井见水位置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水平井 渗透率分布特征 动态响应 出水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砂砾岩储层的测井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钢花 张孝珍 +2 位作者 吴素英 付艳 陈德坡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特低渗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层判别困难。针对此,提出了采用测井相分析技术以及基于岩石物理相类型建立测井参数评价模型的储层判别方法。方法的思路是,基于测井相分析进行储层岩石物理相划分,使同类岩石物理相具有相似的岩石学特... 特低渗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层判别困难。针对此,提出了采用测井相分析技术以及基于岩石物理相类型建立测井参数评价模型的储层判别方法。方法的思路是,基于测井相分析进行储层岩石物理相划分,使同类岩石物理相具有相似的岩石学特征,孔-渗关系呈规律性变化,表现出相似的岩电关系和测井响应特征;针对不同岩石物理相类型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真正考虑储层在岩性和物性上的变化,将地层的非均质性问题转变为均质性问题;选取与油水层关系密切的测井参数或计算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提取反映油水层特征的综合特征参数,进行油水层判别。对方法进行了软件开发,并应用于研究区15口井的测井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储层参数解释精度和油水层判别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储层 岩石物理相 测井相 储层参数 油水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总体逐步判别分析法在复杂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雅春 田春阳 +2 位作者 张振伟 金铁文 杨宏松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2,共7页
综合敖南油田敖21区块葡萄花油层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考虑与油水层识别有关的10个参数(冲洗带电阻率、地层真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泥质含量、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深侧向电阻率、密度),应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 综合敖南油田敖21区块葡萄花油层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考虑与油水层识别有关的10个参数(冲洗带电阻率、地层真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泥质含量、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深侧向电阻率、密度),应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优选地层真电阻率、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和深侧向电阻率等4个作用比较显著的参数,建立敖21区块葡萄花油层的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的判别函数模型.通过回判率检验和F分布检验表明,建立的判别模型效果显著,油水同层和干层判别的符合率达到100%,油层和水层判别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会图法 判别分析法 油水层识别 敖21区块 葡萄花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西油田油水层识别 被引量:13
9
作者 边岩庆 杨青山 杨景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111,共4页
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以油水同层为主,油水分布复杂,储层类型多样,给测井解释油、水层带来较大难度。测井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储层高含泥、高束缚水饱和度和薄层、薄互层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而储层致密、含钙、含残余油是形成高... 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以油水同层为主,油水分布复杂,储层类型多样,给测井解释油、水层带来较大难度。测井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储层高含泥、高束缚水饱和度和薄层、薄互层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而储层致密、含钙、含残余油是形成高电阻率水层的主要因素;此外,油藏被破坏造成油水呈非均质分布,致使储层产油、产水交替出现。通过储层“四性”(指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关系研究,应用细分层交会图版法、曲线形态对应性分析方法来综合识别油、水层。经试油、生产动态资料检验,综合解释符合率在8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高电阻率水层 油水同层 测井响应 油水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储层流体识别方法及其在低渗透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薛凤玲 李中冉 +2 位作者 王亚茹 贾振岐 王国忠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94,共3页
针对大庆外围西部地区储层流体识别难度大的实际,研究了各套含油层系储层地质特征及测井响应特点,建立了油水层识别模型.该模型在新站、新肇、葡西等油田应用,测井解释符合率达87.7%.
关键词 测井 储层流体识别 油水层识别模型 低渗透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流动单元模型的建立及剩余油预测——以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为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彭仕宓 周恒涛 +2 位作者 李海燕 张文胜 胡海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21,251,共7页
针对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已经进入高含水期、产量递减较快、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的开发现状,以取心井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优选了与储集层岩性、物性及渗流特征相关的宏观、微观参数,应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储集层划分为4... 针对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已经进入高含水期、产量递减较快、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的开发现状,以取心井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优选了与储集层岩性、物性及渗流特征相关的宏观、微观参数,应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储集层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开发时期油田的含水特征,分3个开发阶段(开发初期、中期、后期),选用截断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不同含水期流动单元的三维模型,研究了注水开发过程中流动单元的变化,并结合开发后期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对剩余油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在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与储集层流动单元类型关系密切,在开发后期,工区3、4类流动单元储集层是剩余油分布的相对富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11断块 高含水期 流动单元 流动分层指数 剩余油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层录测井评价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雷清 姚永君 +2 位作者 左新玉 李会兰 何太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28,44,共4页
本文针对吐哈油田稠油油藏特征,在研究储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反应油气层特征的地化参数和测井资料,对其油水层录测井识别方法和产能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场应用达到了油水层识别和产能预测的目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稠油层 油水层识别 产能预测 吐哈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吕昊 林君 曾晓献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6-61,共6页
由于生成参数学习方法以极大似然性为目标,从而导致分类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最大化分类精度为目标的高效判别参数学习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频率估计方法中加入一个判别参数,从而判别性地计算参数的出现频率,加强实例属... 由于生成参数学习方法以极大似然性为目标,从而导致分类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最大化分类精度为目标的高效判别参数学习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频率估计方法中加入一个判别参数,从而判别性地计算参数的出现频率,加强实例属性与分类类别之间的关联性.在UCI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综合了生成学习与判别学习的优点,分类精度与目前主流的SVM算法相当,但是在训练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最后将本方法应用于油水层模式识别当中,其分类性能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油田开发 朴素贝叶斯分类 判别参数学习 油水层识别 储层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探区复杂油气水层录井综合识别与评价新技术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野 郎东升 +3 位作者 耿长喜 汤慧 高春文 王凤来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4期43-48,共6页
大庆油田围绕着复杂油气水层的井筒识别与评价难题,开发应用了以地化录井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成果,逐渐形成了轻质油层、残余油水层、火山岩气水层等复杂油气水层识别与评价技术系列,先后准确地识别与评价了贝302、徐深1 等一大批高产工... 大庆油田围绕着复杂油气水层的井筒识别与评价难题,开发应用了以地化录井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成果,逐渐形成了轻质油层、残余油水层、火山岩气水层等复杂油气水层识别与评价技术系列,先后准确地识别与评价了贝302、徐深1 等一大批高产工业油气流井,在大庆油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系统介绍了大庆复杂油气水层录井综合识别与评价技术攻关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其中的资料处理与评价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层识别与评价技术 录井 地化 荧光显微镜 大庆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孔低渗储层油水层模糊识别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申辉林 王敏 柴婧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3期79-81,共3页
低孔低渗储层的流体性质识别问题一直是测井解释的难点,模糊模式识别无疑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在分析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建立和判别标准。选用7个赋予不同权值的储层参数,依据模糊识别的隶属函数和最大隶属原则,建立起低... 低孔低渗储层的流体性质识别问题一直是测井解释的难点,模糊模式识别无疑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在分析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建立和判别标准。选用7个赋予不同权值的储层参数,依据模糊识别的隶属函数和最大隶属原则,建立起低孔低渗地区的油层和水层标准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该区域的部分井段进行了重新解释,符合率较原解释结论相比有所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识别 隶属函数 低孔低渗 油水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糊识别方法综合识别油水层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福军 曹秀芝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应用模糊识别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测井资料的13个指标归属油层和水层的隶属函数,并对新立油田原解释为油水同层的无动用价值的68个层进行重新解释,从中找出了28个新油层。对其中的5个油层进行压裂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 本文应用模糊识别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测井资料的13个指标归属油层和水层的隶属函数,并对新立油田原解释为油水同层的无动用价值的68个层进行重新解释,从中找出了28个新油层。对其中的5个油层进行压裂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识别 隶属函数 油层 水层 油田 油矿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流动单元划分及水淹层识别——以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杰锋 黄郑 +2 位作者 付晓燕 周永强 王胜任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宝浪油田宝北区块Ⅲ1层为低渗透砂砾岩储层,厚度大,微裂缝较发育。历经10年注水开发后,该区块地下油、水分布复杂,识别水淹层难度大。针对生产效果变差、自然递减率增大的矛盾,应用聚类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技术对低渗透砂砾岩厚油层... 宝浪油田宝北区块Ⅲ1层为低渗透砂砾岩储层,厚度大,微裂缝较发育。历经10年注水开发后,该区块地下油、水分布复杂,识别水淹层难度大。针对生产效果变差、自然递减率增大的矛盾,应用聚类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技术对低渗透砂砾岩厚油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将储层划分为A、B、C、D、E 等5类流动单元。在划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根据岩电实验和中子寿命测井解释成果等建立了不同水淹类型的流动单元测井解释模型,对厚油层水淹层进行定量解释。现场投产新井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结果与生产实际符合率超过85%,识别精度与常规电测解释结果相比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厚油层 流动单元 水淹层 定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油水层识别的一种简化的神经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夏克文 李昌彪 +1 位作者 刘宏杰 沈钧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59,共4页
在油水层识别中,单纯使用神经计算存在因输入信息空间维数较大而使网络结构复杂、训练时间长,以及因冗余属性使网络拟合精度不高等缺点,为此基于属性约简和最优化原理提出一种简化的神经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粗糙集的样本属性约简算法... 在油水层识别中,单纯使用神经计算存在因输入信息空间维数较大而使网络结构复杂、训练时间长,以及因冗余属性使网络拟合精度不高等缺点,为此基于属性约简和最优化原理提出一种简化的神经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粗糙集的样本属性约简算法,基于LM方法的稳定学习算法,以及基于黄金分割的隐含层节点数确定的优化算法等。仿真试验和实际应用表明,这种简化的神经计算方法不仅满足识别系统的精度要求,而且起到节省成本、提高处理速度等功效,在油水层识别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计算 油水层识别 属性约简 LM方法 黄金分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台子油田扶杨油层油水层识别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施尚明 关帅 +1 位作者 韩建斌 赵金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3期2897-2901,共5页
高台子油田扶杨油层油水分布复杂,该区属于尚未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地区。为了正确识别油水层并为制定油田开发方案提供依据,建立该地区油水关系解释图版和识别标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储层"四性"(指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关... 高台子油田扶杨油层油水分布复杂,该区属于尚未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地区。为了正确识别油水层并为制定油田开发方案提供依据,建立该地区油水关系解释图版和识别标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储层"四性"(指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关系研究,应用交会图版法、油水层综合评价标准来综合识别油水层。同时,应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建立高台子扶杨油层的油层、差油层、水层和干层的判别函数模型。通过回判率检验表明,建立的判别模型效果显著。通过以上这两种方法的配合能对油水层的识别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台子油田 扶杨油层 油水层 油水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站油田葡萄花油层油藏成因及保存条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国志 刘淑琴 周永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10,共3页
从研究新站油田葡萄花油层的垂直裂缝系统分布、油藏压力梯度分布及油水分布的关系入手, 在深入研究油藏的异常压力成因、断层及垂直裂缝系统形成期的基础上, 根据油藏的成藏时期与断层及其垂直裂缝形成、活动时期的先后关系, 分析... 从研究新站油田葡萄花油层的垂直裂缝系统分布、油藏压力梯度分布及油水分布的关系入手, 在深入研究油藏的异常压力成因、断层及垂直裂缝系统形成期的基础上, 根据油藏的成藏时期与断层及其垂直裂缝形成、活动时期的先后关系, 分析不同时期形成的断层及其裂缝系统对油藏的影响, 从而归纳出油水分布的规律性, 指导整个新站油田的评价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葡萄花油层 油藏成因 保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