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与对策 被引量:33
1
作者 邹胜章 朱明秋 +1 位作者 唐建生 夏日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37-1642,共6页
特殊的环境地质结构,导致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长期受到威胁,包括季节性的水资源短缺、频繁交替的洪灾与旱灾以及水污染。本文在分析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评价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水量安全评... 特殊的环境地质结构,导致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长期受到威胁,包括季节性的水资源短缺、频繁交替的洪灾与旱灾以及水污染。本文在分析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评价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水量安全评价、水质安全评价、水资源利用安全评价以及水灾害防治安全评价,并阐明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的主要保障措施,包括建立水资源安全预警系统、经济转型、保护性开发地下水源、优化水资源分配、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岩溶水 水资源安全 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丽颖 官冬杰 +1 位作者 杨清伟 苏维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2期207-214,共8页
[目的]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为喀斯特地区水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喀斯特典型分布区贵州省为例,建立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贵州省9个州市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 [目的]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为喀斯特地区水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喀斯特典型分布区贵州省为例,建立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贵州省9个州市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并与熵权物元模型相比较。[结果]贵州省9个州市的水资源安全,有2个处于比较安全状态,6个处于一般状态,1个处于比较不安全状态。评价结果与熵权物元模型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体系评价结果合理,评价方法简便直观,该模型对类似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安全 神经网络 喀斯特地区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M概念框架模型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评价 被引量:44
3
作者 张凤太 王腊春 苏维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511-3520,共10页
针对目前水资源安全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片面性、单个指标隶属信息遗漏及权重确定主观性问题,以岩溶典型区-贵州省为例,结合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特点,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概念框架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DPSIR... 针对目前水资源安全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片面性、单个指标隶属信息遗漏及权重确定主观性问题,以岩溶典型区-贵州省为例,结合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特点,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概念框架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DPSIRM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灰色-集对模型对贵州省2005~2012年水资源安全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和2006年整个贵州省水资源安全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07~2012年处于较安全状态,贵州省水资源安全呈现整体转好的态势.水资源的状态和水资源管理是目前影响贵州省水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继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提高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是贵州省水资源安全的根本保障;该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为岩溶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DPSIRM概念框架 灰色-集对模型 水资源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水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松 舒栋才 +1 位作者 梁虹 代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4-37,41,共5页
从分析现有水安全的概念出发,认为区域性和人的认知能力对水安全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喀斯特地区的水安全概念,结合喀斯特地区水安全特性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创建了喀斯特地区水安全评价标准,提出了用于喀斯特... 从分析现有水安全的概念出发,认为区域性和人的认知能力对水安全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喀斯特地区的水安全概念,结合喀斯特地区水安全特性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创建了喀斯特地区水安全评价标准,提出了用于喀斯特地区的水安全评价模型-CRITIC法赋权,采用由下向上求得指标、子系统权重,再通过综合指数法计算子系统及总系统水安全指数。最后以清镇市为例进行了实证性研究,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证明了选取的指标和模型是可行的,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喀斯特地区水安全概念 特性 指标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V-BP型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丽颖 官冬杰 +1 位作者 杨清伟 苏维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5期128-134,共7页
[目的]分析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趋势,提出促进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措施与建议。[方法]采用贵州省近10a的数据,建立BP型网络模型计算平均影响值(mean impact value,MIV),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地下水... [目的]分析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趋势,提出促进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措施与建议。[方法]采用贵州省近10a的数据,建立BP型网络模型计算平均影响值(mean impact value,MIV),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地下水供水比例、工业用水率、水资源利用率、人均粮食产量以及产水模数是水资源安全的阻碍因素。其中产水模数的影响程度呈现波动中逐年递减趋势,其余4个阻碍因素影响程度均显示逐年增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单位GDP需水量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共同构成了水资源安全的驱动因素。从时间顺序来看,单位GDP需水量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的影响趋于稳定,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因子对水资源安全影响越来越显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的影响逐年减弱,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的影响情况波动比较大。[结论]模型计算表明,MIV-BP模型在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水资源安全 MIV BP神经网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郑群威 苏维词 +1 位作者 杨振华 周奉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6-857,共12页
根据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特殊的水文水资源特点,从水资源赋存、供水状况、用水状况、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管理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SPA(集对分析法)对贵州省2001-2015年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 根据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特殊的水文水资源特点,从水资源赋存、供水状况、用水状况、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管理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SPA(集对分析法)对贵州省2001-2015年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2001-2007年水资源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08-2015年水资源整体处于安全和较安全等级(除2009干旱年份外)。从影响水资源安全的5大要素类的变化看,水资源赋存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显著,H2值较不稳定;供水状况因受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2001-2015年H2值由0.53上升到0.90;用水状况因生产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提高,H3值由2001年的0.87下降为2015年0.20;水资源利用效率因万元GDP用水量以及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的显著下降,H2值由2001年的0.26增加到2015年的0.88,向安全和较安全等级转变明显;水资源管理受生活污水处理率、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的影响,H2值由2001年的0.09增加到2015年的0.58,由原先的极不安全等级提升到临界安全等级,但在某些方面,如万元GDP污染物减排率等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供水状况、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管理这几个方面均表明人类行为对水资源安全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法 喀斯特地区 水资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