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1
作者 朱沈涛 杨帆 +3 位作者 柳杨 范子武 乌景秀 李子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6,共13页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设计参数反演数值试验,采用LH-OA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对7种模型性能评价指标进行目标函数优选,并分析模型单参数和多参数反演结果并分析不同反演方式的差异性。【结果】结果显示:NSE∗作为目标函数敏感度最高;不同类型参数均具有较高精度,单参数反演平均相对误差(MRE)为5.2%、变差系数(CV)为7.2%,多参数反演结果MRE为13.5%、CV为14%;多参数反演中水动力指标反演结果优于水质指标反演结果,多参数“分层反演”方式优于“同时反演”方式。【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有助于提升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参数估计时效性与准确性,为复杂河网数值模拟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模型 参数反演 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目标函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太湖流域抗咸保供“四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娟 林荷娟 薛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太湖流域2022年遭遇罕见的高温干旱,上海市陈行水库遭遇严重咸潮入侵威胁。利用太湖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驱动流域一维河网与太湖二维湖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与来水组成模型,实现了流域、区域、城镇不同空间尺度,江河湖库海多种要素,... 太湖流域2022年遭遇罕见的高温干旱,上海市陈行水库遭遇严重咸潮入侵威胁。利用太湖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驱动流域一维河网与太湖二维湖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与来水组成模型,实现了流域、区域、城镇不同空间尺度,江河湖库海多种要素,水闸、泵站等工程不同调度下的水位、流量、来水组成快速预测预报和一体化风险预警,并将成果应用于陈行水库应急补水线路规划工作中。应用结果表明:基于60多套从太湖流域河网向上海市陈行水库周边河网应急补水线路的预演方案,提出北一线、北二线、南线补水方案,其中北一线补水方案效率更高,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解决了陈行水库仅能维持5 d的供水困难。研究成果可为强化流域与区域多目标统筹调度、全力保障流域供水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咸保供 预报调度一体化 水量水质耦合模型 来水组成模型 陈行水库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环太湖河流气象水质协同预测模型研究
3
作者 许睿亭 姜翠玲 +1 位作者 孙磊 冯亚坤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8-238,共11页
【目的】为优化水质监测与预警系统,促进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法】研究根据环太湖19个水质监测站点2021—2023年逐日水质监测数据和7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WQI)对水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克里金插值... 【目的】为优化水质监测与预警系统,促进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法】研究根据环太湖19个水质监测站点2021—2023年逐日水质监测数据和7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WQI)对水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克里金插值法获得与水质监测站点空间相位一致的气象数据,综合考虑气象要素对水质要素的影响机理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筛选输入的气象数据。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反向传播网络(BP)方法以及并行的GRU-LSTM模型对综合水质指数WQI进行预测。【结果】结果表明,水质预测模型中,模型精度受输入步长的影响,步长14 d的并行的GRU-LSTM模型表现最佳,预测精度为R^(2)=0.98。【结论】研究成果采用的深度学习模型为河流水质的长期监测和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径,结合气象数据的水质预测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帮助相关部门提前预警水质变化,优化水资源的调度与治理策略,提高水环境的可持续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水质协同预测模型 深度学习 综合水质指数法 河流水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南涑河水资源调度模拟分析
4
作者 侯祥东 赵香玲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5,共7页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1软件构建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分析汛期、非汛期水环境容量的动态变化及不同调度方案下南涑河的水质变化,寻找最佳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南涑河的主要污染物COD、NH_(3)-N浓度在Ⅰ—Ⅴ类之间波动,汛期水质发生显著恶化,COD、NH_(3)-N的水环境容量在汛期达到峰值。基于控制支流污水汇入和增大干流流量的水质改善方法共提出7种调度方案。对比发现藕蒲沟支流汇入是干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荐改善水质的最佳调度方案为增大干流流量并关闭藕蒲沟支流的闸阀,阻止污染物汇入干流。构建的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符合南涑河的实际情况,能够用于南涑河水环境研究,提出的调度方案可切实有效改善南涑河水质,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度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 MIKE11 水环境容量 生态调度 南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Borda组合模型的枸杞品质水氮调控效应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云亮 马彦麟 +4 位作者 高亚林 齐广平 郑永山 吕鏸乐 汪金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88,197,共11页
为筛选出合适的枸杞(Lycium barbarum L.)水氮供应阈值,利用模糊Borda组合模型评价了不同水氮组合对枸杞品质的调控效应。以三年生‘宁杞5号’枸杞为对象,分析了4个水分调控水平(以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θ_f的百分比控制土壤水分上、... 为筛选出合适的枸杞(Lycium barbarum L.)水氮供应阈值,利用模糊Borda组合模型评价了不同水氮组合对枸杞品质的调控效应。以三年生‘宁杞5号’枸杞为对象,分析了4个水分调控水平(以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θ_f的百分比控制土壤水分上、下限),即充分灌溉W0(75%~85%θ_f)、轻度水分亏缺W1(65%~75%θ_f)、中度水分亏缺W2(55%~65%θ_f)、重度水分亏缺W3(45%~55%θ_f),和4个施氮水平,即不施氮N0(0 kg·hm^(-2))、低施氮量N1(150 kg·hm^(-2))、中施氮量N2(300 kg·hm^(-2))、高施氮量N3(450 kg·hm^(-2)),对枸杞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构建模型对枸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同一水分调控下中低量施氮可提高枸杞果实果径,较高施氮量提高3.39%~5.19%,随水分亏缺程度加剧枸杞果径呈先增后降变化趋势,其中W0、W1和W2较W3分别提高8.01%、9.44%和6.92%;枸杞果长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变化趋势,N2处理提高最大(4.39%),随水分亏缺程度加剧呈降低趋势,各处理较重度水分亏缺提高2.50%~9.57%;水分调控、施氮水平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枸杞果形指数影响不显著。W1N2处理的总糖、多糖、脂肪、维生素C和黄酮含量均最高,分别较其他处理提高了3.32%~16.93%、7.49%~54.72%、6.50%~45.89%、2.29%~47.41%和4.14%~28.34%;W2N3处理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较其余处理提高了11.12%~86.16%;W0N2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较其他处理提高了7.15%~71.67%;W2N1处理的总酚含量最高,较其他处理提高了8.54%~65.98%。即轻中度水分亏缺、低中施氮量水平时有利于枸杞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形成。(2)各处理枸杞品质的评价值因模型不同存在明显不一致。剔除主成分分析后,隶属函数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TOPSIS模型3种单一模型各自的评价结果与除该单一模型外其余2种模型评价结果的Kendall相关系数通过了Kendall-W协和系数事前检验,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可进行组合评价。(3)对均值法和模糊Borda评价法构建的组合评价模型进行事后检验发现,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与各单一模型评价值的Spearman相关系数高于均值法。(4)对基于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的枸杞品质评价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水氮供应阈值分别为348.40~385.08 mm和270.46~298.92 kg·hm^(-2)时,枸杞的综合品质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水氮调控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中游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玉年 施勇 +1 位作者 程绪水 栾震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针对淮河中游的特点,建立了一个能适应水系密布、河网交错、水库闸坝众多、相互制约等复杂水流条件和防污调度要求的一、二维水量水质耦合的非恒定流模型。采用1999年和2004年淮河中游的联防调度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检验的结果表明... 针对淮河中游的特点,建立了一个能适应水系密布、河网交错、水库闸坝众多、相互制约等复杂水流条件和防污调度要求的一、二维水量水质耦合的非恒定流模型。采用1999年和2004年淮河中游的联防调度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检验的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客观地描述淮河中游洪水、污染物的运动规律,预测和评价各种调度方案的改善水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量模型 水质模型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区域水量水质联合调度研究 被引量:63
7
作者 董增川 卞戈亚 +1 位作者 王船海 李大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4-189,共6页
针对太湖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在引江济太原型试验引分水控制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量水质模拟与调度的耦合模型。针对模型优化的复杂性,对水量水质数值模拟的格式算法、优化调度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模拟与优化模型的协调... 针对太湖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在引江济太原型试验引分水控制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量水质模拟与调度的耦合模型。针对模型优化的复杂性,对水量水质数值模拟的格式算法、优化调度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模拟与优化模型的协调衔接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法。应用研究中,针对引江济太原型试验中暴露的引水分配不合理问题,研究了特定时段内望虞河引水的合理调度,并重点分析不同工况下调水对太湖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可行的,对区域水量水质联合模拟与调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 数值模拟 联合调度 引江济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11的白莲泾区域水量水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54
8
作者 黄琳煜 聂秋月 +2 位作者 周全 孟钲秀 张邢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4,共4页
为保障世博园区水安全、研究河网水力要素的时空变化过程及感潮河网水动力变化特性,应用MIKE11水环境模型软件,构建并改善了白莲泾区域水量(水文、水动力学)水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重新率定、验证,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应用模型... 为保障世博园区水安全、研究河网水力要素的时空变化过程及感潮河网水动力变化特性,应用MIKE11水环境模型软件,构建并改善了白莲泾区域水量(水文、水动力学)水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重新率定、验证,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应用模型模拟了"6.29大雨"白莲泾区域的河道水量水质,提供了最优的泵闸联动调水方案。可为制定、优化调水方案和建立水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博 白莲泾 水量水质模型 MIKE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市引江调水对河网水环境改善效果的模拟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建标 钱小娟 +1 位作者 朱友银 陈立强 《水资源保护》 CAS 2014年第1期38-42,94,共6页
为客观评估南通市引江调水对河网水环境的改善效果,针对该地区进行了河网概化,建立了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各分区的调水水量分配计算,分析了不同轮次调水对河网COD、NH3-N浓度的改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通州分区和如皋分... 为客观评估南通市引江调水对河网水环境的改善效果,针对该地区进行了河网概化,建立了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各分区的调水水量分配计算,分析了不同轮次调水对河网COD、NH3-N浓度的改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通州分区和如皋分区在第2轮引水后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如东和海安分区在第4轮引水后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研究证实引江调水是一种改善水环境的行之有效方法,为南通市调水方案实施提供了科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调水 水量模型 水质模型 置换率 南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虞河西岸主要入河支流污染物通量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亚男 逄勇 +1 位作者 赵伟 罗缙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2期26-28,33,共4页
利用经率定验证的望虞河西岸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水量、水质计算模型,根据1995年(丰水年)、1988年(平水年)、1971年(枯水年)的水文资料,以及2006年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纳污量资料,计算了各典型年不同季节入望虞河主要河流的入河水量和水质浓... 利用经率定验证的望虞河西岸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水量、水质计算模型,根据1995年(丰水年)、1988年(平水年)、1971年(枯水年)的水文资料,以及2006年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纳污量资料,计算了各典型年不同季节入望虞河主要河流的入河水量和水质浓度,由此计算出望虞河西岸平原河网区各主要入河河流污染物入河量,并结合河网中水的流向,得出入河河流污染物通量的综合影响结果:张家港入望虞河污染物通量最大,所以张家港的污染治理是整个望虞河西岸污染治理的关键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模型 入河水量 入河通量 望虞河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控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I.理论 被引量:34
11
作者 陈炼钢 施勇 +2 位作者 钱新 栾震宇 金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4-541,共8页
针对流域级闸控大型河网水环境日常管理的应用需求与实际特点,将资料适应性强的水文学方法与数据要求相对严苛的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相融合,构建了一维与二维嵌套、分块组合的闸控大型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DHQM(Hydrology,H... 针对流域级闸控大型河网水环境日常管理的应用需求与实际特点,将资料适应性强的水文学方法与数据要求相对严苛的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相融合,构建了一维与二维嵌套、分块组合的闸控大型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DHQM(Hydrology,Hydrodynamics,and Water Quality Model for Impounded Rivers)。模型由河道径流模拟、闸坝调度过程模拟、河道水质模拟、区间入流及入河污染负荷估算和水质预警实时校正等5个模块组成。模型可服务于水环境实时预警和调度,也可为闸坝水文环境效应的量化提供基础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利 水量水质耦合模拟 模型集成 多闸坝河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区调水改善水环境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王超 卫臻 +1 位作者 张磊 左剑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通过试验区河网原型调水实验研究,论证沿江平原河网区通过长江潮差引入优质的长江水,能有效增加河道的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是迅速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综合治理措施之一.
关键词 平原河网 原型调水实验 水量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浦闸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对金泽水库水质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戴晶晶 陈红 +3 位作者 彭焱梅 张亚洲 武剑 胡庆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7,共8页
金泽水库是上海市黄浦江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金泽水库水源地水质对保障上海居民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金泽水库的清水来源主要是东太湖,故研究了位于东太湖与太浦河之间的太浦闸调度方式对金泽水库水质的影响。分析了太... 金泽水库是上海市黄浦江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金泽水库水源地水质对保障上海居民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金泽水库的清水来源主要是东太湖,故研究了位于东太湖与太浦河之间的太浦闸调度方式对金泽水库水质的影响。分析了太浦河沿线水量水质监测资料,发现金泽水源地流量、水质与太浦闸下泄水量具有明显响应关系,加大太浦闸下泄水量可以减少太浦河两岸支流水量汇入,增加金泽水库水源地太湖清水所占比例,降低水源地关键污染物浓度。在此基础上,考虑金泽水源地水质需求,进一步设计了太浦闸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方案。通过典型年数值模拟后发现,太浦闸采取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方式不仅可以改善金泽水源地的水位条件,而且可有效改善该水源地水质,显著降低关键水质指标超过Ⅲ类标准的天数,从而提高金泽水源地取水安全保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浦闸 水量水质联合调度 金泽水源地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 被引量:14
14
作者 宋刚福 沈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8-263,共6页
针对城市河流河道淤堵、过流能力下降、水质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根据城市河流的基本特点和功能,从满足城市河流生态需水量出发,建立了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模型中水流运动方程和水质模型分别采用圣维南方程和... 针对城市河流河道淤堵、过流能力下降、水质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根据城市河流的基本特点和功能,从满足城市河流生态需水量出发,建立了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模型中水流运动方程和水质模型分别采用圣维南方程和一维对流扩散模型,并分别采用Perissmann四点隐式离散法和有限控制体积显式算法进行求解.将该模型应用于郑州市七里河水系的闸坝生态调度,分析不引用黄河水和引用黄河水2种方案下生态需水量调度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引用黄河水量的情况下,河道生态需水量能基本满足要求,而在不引黄河水的情况下,其生态需水量无法满足要求.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可为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方案的制订、河流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生态需水量 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典型河段水量水质一体化调配模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彭少明 郑小康 +3 位作者 王煜 何刘鹏 刘娟 王威浩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以黄河兰州至河口镇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协调、耦合和控制技术,通过数据实时传递与反馈实现水量水质的同步耦合,以河段取水量、断面下泄流量和水功能区水质指标为辨识参数实现调配目标的在线辨识与过程控制,建立具有循环迭代、在... 以黄河兰州至河口镇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协调、耦合和控制技术,通过数据实时传递与反馈实现水量水质的同步耦合,以河段取水量、断面下泄流量和水功能区水质指标为辨识参数实现调配目标的在线辨识与过程控制,建立具有循环迭代、在线反馈和滚动修正功能的水量水质一体化调配模型。以1956—2000年天然径流为输入,以2020水平年黄河上游需水和排污为例,通过优化提出河段水量水质一体化调配方案。结果表明,通过对取水量及其过程、污染物入河量与过程的协调控制,2020年水平河口镇以上河段地表耗水量125.2亿m3,低于黄河分水指标,COD和氨氮入河量控减率分别为50.6%和65.7%,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模型可实现河段水量水质一体化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量水质 一体化调配模型 协调耦合 辨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改善城市河网水质效果评估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陈振涛 滑磊 金倩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5-51,共7页
引水仍是目前改善城市河网水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引水对河网水质改善的整体效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构建了一维河网水质模型,模拟了不同的引水水量和水源水质方案下河网水质改善情况;利用水质改善率、... 引水仍是目前改善城市河网水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引水对河网水质改善的整体效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构建了一维河网水质模型,模拟了不同的引水水量和水源水质方案下河网水质改善情况;利用水质改善率、类别变化指数和浓度变化指数分析了引水对河网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引水水量对河网水质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随着引水水量的增大,河网水质改善幅度逐渐变小;水源水质的提升对河网水质提高有明显效果,且改善幅度随水质的提升而提高,是影响引水效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网 引水水量 河网水质模型 水质改善率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城镇化地区河网水系生态调控方案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鹏 华祖林 +1 位作者 褚克坚 董越洋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5-212,共8页
为探究长三角高度城镇化地区河网水系生态调控方案,以秦淮河流域下游地区水系为例,采用生态功能设定法,计算了各河段生态水位和生态流量。通过构建一维水量水质模型,在枯水年非汛期水量调控及截污措施协同驱动下,对水位、流量及污染物... 为探究长三角高度城镇化地区河网水系生态调控方案,以秦淮河流域下游地区水系为例,采用生态功能设定法,计算了各河段生态水位和生态流量。通过构建一维水量水质模型,在枯水年非汛期水量调控及截污措施协同驱动下,对水位、流量及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多情景数值模拟,并对生态水量保障率及水质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水位调控措施对水质改善作用非常有限,无法保障河道生态基流需求;引水措施的调控效果较为明显,但水质改善率增幅随引水流量增加而下降;截污措施的水质改善效果优于水量调控方案,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且无法提高生态基流保障率;将截污措施与引水措施结合,是满足城市水系生态水量及水质要求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城镇化 生态需水量 生态水位 多目标调控 水量水质模型 秦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管理措施对密云水库流域水量水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刚 徐宗学 +2 位作者 董晴晴 史蓉 徐茂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88,共9页
在密云水库上游控制流域建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根据实测水量-水质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识别流域土壤侵蚀和污染物关键区域,并对不同管理措施对流域水量-水质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密云... 在密云水库上游控制流域建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根据实测水量-水质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识别流域土壤侵蚀和污染物关键区域,并对不同管理措施对流域水量-水质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流域土壤侵蚀强度较大的集中在流域中下游临近河道的区域;潮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状况较为严重,潮河和白河总氮流失超高风险区分别占总面积的62.62%和43.09%,白河流域总磷均为低流失风险区,潮河流域总磷高流失风险区占17.81%;等高耕作和梯田种植对于产沙量和污染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等高耕作对于产沙量和总氮、总磷负荷的削减率,潮河分别为25.16%、10.79%和32.89%,白河为47.60%、34.92%和53.49%;通过对比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措施得知,退耕还林的效果更优。研究结果可为密云水库流域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密云水库 水量水质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闸泵群联合调度水环境模拟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晓 唐洪武 +2 位作者 王玲玲 胡孜军 焦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3-399,共7页
为探索闸泵联合调度对水环境的改善作用,以苏州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构建河网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模拟了45个关键水工调控工程;对污染源做了详细的分类计算,采用实测水质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平水年... 为探索闸泵联合调度对水环境的改善作用,以苏州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构建河网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模拟了45个关键水工调控工程;对污染源做了详细的分类计算,采用实测水质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平水年现状调度方案下的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ODCr和NH+4-N质量浓度变化与水位呈负相关,且枯水期水质呈现西北好东南差的特点。针对此特点,提出利用城市中心区闸泵群对西塘河引水量进行再分配,作为枯水期水质改善的调度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在新的调度方案下,大部分区域的水质都能达到更优一级的标准,各站点的污染物浓度都有大幅减少,最多减少了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水动力-水质模型 闸泵联合调度 污染源计算 水环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季节性河流保障环境流量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敏 于鲁冀 +3 位作者 梁亦欣 王惠英 吕晓燕 张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6-460,共5页
针对北方季节性河流环境流量短缺和污染并存的现状,从二元水循环的角度,提出一种建立在河流或河段的水量水质平衡基础上的环境流量分析方法;以典型重污染河流——贾鲁河为例,基于河流径流和水质特征,以满足水质目标要求为前提,提出保障... 针对北方季节性河流环境流量短缺和污染并存的现状,从二元水循环的角度,提出一种建立在河流或河段的水量水质平衡基础上的环境流量分析方法;以典型重污染河流——贾鲁河为例,基于河流径流和水质特征,以满足水质目标要求为前提,提出保障环境流量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为改善河流近期水质,在提标治理和进一步严格监管的同时,基于2013、2014年数据,需新增环境流量分别为1.55m^3/s(折合0.49亿m^3/a)和8.10m^3/s(折合2.55亿m^3/a),其经济总成本分别为4.90亿、5.52亿元,占郑州市生产总值的0.08%,可依托现状引水工程进行保障环境流量水资源的调配,经济及水源途径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河流 环境流量 二元水循环 水量水质平衡模型 贾鲁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