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东煤电基地水土资源特征及其变化
1
作者 刘涛 乌英嘎 +4 位作者 任予鑫 杨洋 马昆 王立兵 董霁红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8-420,共13页
[目的]探究2003—2023年宁东煤电基地煤炭、水土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该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多源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增长率分析等方法,研究煤炭、水土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 [目的]探究2003—2023年宁东煤电基地煤炭、水土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该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多源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增长率分析等方法,研究煤炭、水土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供需分析评估水资源利用平衡状况。[结果]①2003—2023年宁东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5.89%,煤矿主要分布于基地中北部,工矿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地表水主要依赖黄河引水,地下水开采受限,水体面积由21.45 km^(2)增至45.66 km^(2)。②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但面积减少,工矿居民用地显著扩张,其面积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1.40%增至2023年的8.12%;土地资源利用率由6.14%提升至18.42%。③煤炭开发、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变化相互作用,煤矿开采影响水资源需求与土地占用,水资源分布影响矿区生态格局,土地利用变化进一步调控煤炭开采布局。[结论]煤炭开发对水土资源利用影响显著,未来应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宁东煤电基地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基地 煤炭资源 水土资源 分布特征 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的时空分布和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
2
作者 常镇 赵兴玲 +7 位作者 吴凯 张箭 梁承月 王昌梅 杨斌 尹芳 张云杰 张无敌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8-63,76,共7页
为促进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相适应,评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和资源化利用潜力,利用畜禽日排泄系数和污染物含量系数测算畜禽粪污排放量、氮磷承载量、区域畜禽理论养殖量、沼气潜力及肥料潜力。结果表明:2010—2020年,在仅考虑农作... 为促进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相适应,评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和资源化利用潜力,利用畜禽日排泄系数和污染物含量系数测算畜禽粪污排放量、氮磷承载量、区域畜禽理论养殖量、沼气潜力及肥料潜力。结果表明:2010—2020年,在仅考虑农作物土地播种面积消纳畜禽粪便的情境下,云南省土地播种面积氮磷承载量除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分别在2017和2018年出现磷污染,其余州(市)氮磷承载量有较大上升空间;云南省畜禽粪污年养分总量在84.81万~104.98万t,养分总量可替代化肥用量的37.77%~53.40%;畜禽粪便可产沼气年均量46.67亿m^(3),年均天然气折算量28.00亿m^(3),年均标准煤折算量33.32万t,折年均碳减排潜力22.66万t。由此可得,云南省要进行进一步畜禽养殖产业布局,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推动区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土地承载力 时空分布 资源化利用 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DGs的喀斯特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性评估——以贵州省为例
3
作者 张豪 蒙吉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52,共14页
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框架构建喀斯特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性评估体系,分析2005—2020年水土资源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而采用地理探测器揭示水土资源可持续性的驱动因素,得到如下结果。1)1... 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框架构建喀斯特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性评估体系,分析2005—2020年水土资源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而采用地理探测器揭示水土资源可持续性的驱动因素,得到如下结果。1)15年间,贵州省水土资源的可持续性指数持续上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2)4个子目标的可持续性指数变化过程不同,且协调度呈现持续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和持续上升4种变化趋势。3)水资源和生态用地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潜力指数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并经历“西升东降”的变化过程;农业用地的贡献潜力指数持续下降,“中心低边缘高”的格局不断强化;建设用地的贡献潜力指数持续上升,“中心高边缘低”的格局逐渐形成。4)“石漠化治理面积”和“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对水土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最为显著,且影响因子的属性越接近,协同驱动效应的增强越明显。因此,在喀斯特地区,持续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水土资源 可持续性 喀斯特地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视角下广灵县水资源优化配置
4
作者 张宇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基于广灵县2018—2022年产业用水量与社会经济指标等基础数据,分析了该区在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等方面的节水潜力,并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1)充分利用外调水;(2)持续推进深度节水行动;(3)加强应急保障。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地... 基于广灵县2018—2022年产业用水量与社会经济指标等基础数据,分析了该区在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等方面的节水潜力,并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1)充分利用外调水;(2)持续推进深度节水行动;(3)加强应急保障。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地开采和利用广灵县水资源,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 节水分析 优化配置 广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沿黄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分析
5
作者 宋瑞丽 万占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59,共8页
揭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改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宏观调控、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沿黄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资源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基于2012-2022年河南面板数据,运... 揭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改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宏观调控、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沿黄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资源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基于2012-2022年河南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TOPSIS法,对水资源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态势和交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内河南沿黄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郑州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新乡水资源利用成效最差;(2)河南沿黄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不断提升,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最高,濮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3)河南沿黄城市整体呈现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水资源利用的特征,但各市差异明显;(4)河南沿黄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水平仍较低,在时序上经历了勉强协调-初级协调的演变历程,在空间上呈现黄河以南>黄河以北的分布格局,且各市耦合协调演变历程不尽相同。要结合城市特点,注重节能环保、提升农业工业节水措施、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水资源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沿黄城市 水资源利用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与发展方向研究——以方正林业局有限公司为例
6
作者 刘丹 李冠霖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通过阐述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的重要意义,提出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条件和要求。以方正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根据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条件和要求,对其林地整体特性进行分析评价,划分不同的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及范围,并依据各林地保... 通过阐述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的重要意义,提出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条件和要求。以方正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根据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条件和要求,对其林地整体特性进行分析评价,划分不同的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及范围,并依据各林地保护利用区域特点,确定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保护利用 区域划分 森林资源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aulic Energy Development of Changjiang Valley in First 5 Decades of 21st Century
7
作者 QIU Zhong enProfessor, Design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 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3-28,共6页
The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is rich in hydraulic energy resources. A rough estimation of the technically developable volume and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able volume for the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was drawn out on the ... The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is rich in hydraulic energy resources. A rough estimation of the technically developable volume and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able volume for the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was drawn out on the basis of new data.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ion, the developable water energy resources of the whole valley is 257 627.60 MW with an annual energy output of 1 195.142 billion kW·h - respectively amounting to 120.6% and 116.3% of the General Investigation result in 1980. The proportion of economically developable volume in the technically developable volume ranges the medium level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3-step plan for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will come up to the standard of medium-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mid of the 21st century. Calculation reports from related departments show that the national electric power requirement in the Year 2050 will be 6 200 billion kW·h (basic scheme) ~11 600 billion kW·h (ideal scheme) while the electric power requirement of the South-west, Central and East areas of the nation within the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will amount to 44% ~ 50 %.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electric power require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hydraulic energy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should be speeded up by stressing its strategic position and 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The structure of the electric energy components of the three areas will be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the hydroelectricity. The hydroelectricity should be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South-west area; both the hydroelectric and fossil-fired power should be developed in the Central China; the fossil-fired power should be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combination of hydropower while nuclear power will be properly developed in the East China. In the Year 2050,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able hydraulic energy in the whole valley will be basically complet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hydropower in the electric energy components will be 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energy development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objectives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肥沃耕层构建水肥盐综合调控机理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凯 封晓辉 +4 位作者 伍靖伟 陈小兵 巨兆强 孙宏勇 刘小京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工作,但目前盐碱区淡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如何在水资源约束下,优化调控土壤水肥盐动态是当前盐碱地可持续利用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工作,但目前盐碱区淡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如何在水资源约束下,优化调控土壤水肥盐动态是当前盐碱地可持续利用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利用有机培肥、耕作、节水灌溉、田间覆盖、咸水利用等农艺措施,在盐碱地建立“控盐、保肥、保水”的肥沃耕作层,显著改变了水肥盐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运移过程,实现了盐碱地质量和产能快速提升,上述内容也日益成为盐碱地改良利用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系统总结了盐碱地改良和肥沃耕层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盐碱地肥沃耕层构建下土壤水肥盐综合调控及其与植物生长的协同关系等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盐碱地可持续改良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肥沃耕层构建 水肥盐调控 水土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平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前景分析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9
9
作者 孟瑞芳 杨会峰 +3 位作者 包锡麟 徐步云 李磊 李谨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33,共13页
[研究目的]京津冀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形成多元供水格局,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系统开展非常... [研究目的]京津冀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形成多元供水格局,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系统开展非常规水资源供水方向、开发利用模式和供水规模分类数据统计,依据各省(直辖市)非常规水资源供水规划及配置目标,分析其开发利用前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该区非常规水资源主要包括微咸水、再生水、淡化海水、雨洪水,其中微咸水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平原的天津、沧州、衡水等地,供水前景为5.43×10^(8)m^(3);再生水利用以北京、天津等大中型及工业城市为主,供水前景为34.22×10^(8)m^(3);淡化海水利用以天津等滨海城市为主,供水前景为4.19×10^(8)m^(3);雨洪水利用较分散。[结论](1)微咸水用于农业灌溉存在土壤盐渍化风险,需加强水盐调控。(2)再生水用于河流生态补水,沿线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体未受到明显污染;地下水浅埋区开展再生水灌溉,会增加硝酸盐污染风险;建议将高风险的新兴污染物纳入再生水利用监控体系。(3)海水淡化尾液浓盐水、冷却热水可能改变天然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构成与多样性,应予以关注。(4)雨洪水利用可降低污水入河的水质风险,但过度利用可能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议城市区适度扩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水资源 微咸水 再生水 海水淡化 雨洪水 开发利用模式 供水规模 生态环境效应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京津冀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建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论文利用2009—2020年黄河流域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Windows-DEA模型测度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协同与冲突,利用莫兰指数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 论文利用2009—2020年黄河流域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Windows-DEA模型测度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协同与冲突,利用莫兰指数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城市土地资源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缓慢上升态势,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下游>上游>中游,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中游>上游/下游。(2)不同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则逐步趋于稳态,而且,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始终存在空间邻接的正相关特性。(3)研究时期内大部分城市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与协调过渡阶段,协调度水平相对较低,2018年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之间协调度也存在空间邻接的正相关特性。(4)经济增长对本地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度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其他城市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抑制作用;三产比重对本地与其他城市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度也具有相反作用。建议流域内各城市从严从细规划和集约利用水土资源,注重提升整个流域的三产比重与产业升级,保证流域内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水资源 利用效率 耦合协调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进 王伟 +1 位作者 田野 郭晓燚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6,共9页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规制通过水资源利用对区域发展质效的影响,基于2005—202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1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高...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规制通过水资源利用对区域发展质效的影响,基于2005—202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1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效应,该促进效应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异质性,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在用水量小的地区更加显著,而在用水量大的地区,丰富的水资源限制了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影响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显著的中介作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中介效应占环境规制总促进效应的比例为13.5%;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中具有门槛效应,当水资源利用效率超过4.3后,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高质量发展 水资源利用效率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建峰 杨银科 +2 位作者 曹兴达 袁卫宁 岳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6,共7页
为缓解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明晰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驱动因子,基于Tapio脱钩指数模型和Kaya-LMDI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2001—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状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 为缓解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明晰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驱动因子,基于Tapio脱钩指数模型和Kaya-LMDI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2001—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状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九省(区)总水足迹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生产用水是水足迹的主体。2)九省(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整体呈弱脱钩态势,脱钩状态较为良好;下游两省脱钩状态最好,其次为上游五省(区),中游两省脱钩状态最差。3)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为脱钩正向驱动因素,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则为脱钩负向驱动因素,各省(区)脱钩驱动因子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经济发展 脱钩 LMDI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钟妮栖 夏瑞 +5 位作者 张慧 豆荆辉 陈焰 贾蕊宁 尹瑛泽 严超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如何科学揭示大尺度缺水型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管理需求,也是水科学与经济学交叉学科的研究难点.本文发展了基于三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T...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如何科学揭示大尺度缺水型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管理需求,也是水科学与经济学交叉学科的研究难点.本文发展了基于三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Tapio弹性指数的耦合脱钩模型方法,辨识黄河流域城市群2010-202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格局及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从广度和深度多个维度定量揭示了黄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具有最大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和最小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平均值分别为570.73×10^(4)hm^(2)和1.25;宁夏沿黄城市群则具有最小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和最大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平均值分别为2.01×10^(4)hm^(2)和567.05.(2)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最强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相对较低的是宁夏沿黄城市群.(3)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与GDP发生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的比例分别为49.68%和36.13%,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与GDP发生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的比例分别为41.29%和34.03%,二者均未达到最佳脱钩状态.研究显示,为提升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与GDP弱脱钩、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与GDP强脱钩是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社会经济发展 水资源生态足迹 脱钩关系 城市群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的水资源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脱钩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锘 陈东景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7,共8页
以2000—2021年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运用TAPIO脱钩理论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构建TAPIO-LMDI模型研究了水资源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间水足迹存在较大差异,但全国总... 以2000—2021年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运用TAPIO脱钩理论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构建TAPIO-LMDI模型研究了水资源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间水足迹存在较大差异,但全国总用水足迹趋于稳定,且水资源生态盈亏在研究期内有所改善;整体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逐渐提升,与水资源利用呈脱钩状况;脱钩驱动因素分解结果显示,促进脱钩的主要因素包括技术和结构因素,而抑制脱钩的因素主要为城镇化率和人口数量。提出要制定因地制宜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节水宣传与教育等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生态足迹 经济高质量发展 脱钩理论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抽水蓄能开发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梅英 张钰 周翔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抽水蓄能作为新能源大范围开发的稳定器与助推剂,是促进黄河流域节水减排的关键,其大规模发展势在必行,但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如何在碳排放与水资源双重约束下,实现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抽水蓄能作为新能源大范围开发的稳定器与助推剂,是促进黄河流域节水减排的关键,其大规模发展势在必行,但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如何在碳排放与水资源双重约束下,实现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系统梳理了黄河流域八省(区)(不包括四川)抽水蓄能已建、在建及拟开发项目规模,初步估算了抽水蓄能大规模开发对地表水资源指标的占用情况,从调节库容占用和综合利用效益发挥两个方面分析了抽水蓄能运行对既有水利工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已建、在建、规划、储备抽水蓄能站点共计100座,总装机规模126050 MW,累计耗水约2.521亿m^(3);依托已建水利工程加装可逆式机组对梯级水电功能进行再造时,应充分评估对原有水利枢纽综合利用任务与工程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发展趋势 地表水资源指标 库容占用 综合利用影响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性的区域洪水资源利用评价
16
作者 周莹 方红远 +1 位作者 陆泰戈 刘楠楠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4-895,共12页
为全面理解和优化区域水资源利用格局、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率,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主要涉及的徐州、宿迁、淮安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2年数据为基础从基于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3个维度... 为全面理解和优化区域水资源利用格局、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率,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主要涉及的徐州、宿迁、淮安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2年数据为基础从基于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3个维度,采用共23项指标在使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利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容量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并结合匹配度模型进行比较分析,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3个城市的综合系统发展水平均由初级阶段上升到良好阶段。徐州、宿迁和淮安市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分别为勉强协调到良好协调、初级协调到良好协调以及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而3个城市耦合协调度在后期均超越匹配度,达到理想协调状态。影响协调度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洪水资源利用潜力、森林覆盖率以及洪水资源量,且对于3个系统的障碍度分析,3个城市各自有不同的主导影响因素,徐州市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主要受水资源利用影响较大,宿迁市受经济社会影响较大,而淮安市则受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各市应当合理利用水库及蓄滞洪区的削峰、调蓄能力,增加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提高洪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洪灾发生频率,在保证经济和生态用水效率的同时,减少因洪灾带来的经济及生态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利用 耦合协调发展 评价模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资源利用、低碳排放和绿色发展协调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巩芳 陈昊 陈都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89,共7页
为探究黄河上中游地区水资源利用、低碳排放和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空间格局演变和空间聚集情况,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2010—2020年黄河上中游54个城市水资源利用、低碳排放、绿色发展3个... 为探究黄河上中游地区水资源利用、低碳排放和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空间格局演变和空间聚集情况,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2010—2020年黄河上中游54个城市水资源利用、低碳排放、绿色发展3个子系统耦合协调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3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各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各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提升程度不同,初级协调城市占比由2010年的55%上升到2020年的74%,中级协调城市较少。2)3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重心主要迁移方向为西南,标准差椭圆长轴方向为西北-东南,其长轴和短轴的标准差分别减少2.21、0.59 km,有向西南方向迁移的集聚态势。3)3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成显著正相关关系,高-高聚集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的东南部和西南部,高-低聚集主要分布在兰州市,而低-低聚集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的东部;黄河上中游地区3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虽然逐年提升,但是空间异质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低碳排放 绿色发展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耦合协调度 标准差椭圆 黄河上中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讨赖河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8
作者 杨建军 闫宏华 +1 位作者 杨文举 苏海亮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35-37,共3页
通过对讨赖河年径流数据及典型年月径流数据对比分析,总结其年径流演变规律和不同断面月径流分布规律,通过对流域内水资源利用与人口、耕地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分析,揭示当前流域水资源利用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 通过对讨赖河年径流数据及典型年月径流数据对比分析,总结其年径流演变规律和不同断面月径流分布规律,通过对流域内水资源利用与人口、耕地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分析,揭示当前流域水资源利用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以期为今后该流域水资源节约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人口 耕地 经济 生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19
作者 郜兴亮 刘福元 +5 位作者 孙新文 杨勇 沙磊 刘根俊 叶冬冬 杨井泉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2期25-33,共9页
[目的]为科学制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基本生产参数。[方法]以兵团及13个师2025年畜禽计划存出栏数为依据,从畜禽养殖饲草料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粪污土地承载力3个环境制约因素来分析兵... [目的]为科学制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基本生产参数。[方法]以兵团及13个师2025年畜禽计划存出栏数为依据,从畜禽养殖饲草料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粪污土地承载力3个环境制约因素来分析兵团及各师未来畜牧业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结果]到2025年,兵团苜蓿缺口19.29万t,需种植21.43万hm^(2);玉米青贮缺口687.07万t,需种植11.452万hm^(2);秸秆等主要粗饲料原料盈余169.63万t;玉米籽实缺口为337.04万t,需种植42.80万hm^(2);棉粕盈余60.99万t。兵团2025年畜禽饮用水需要量增长39.63%,达563.41万t,其中第十二师增长率最大(294.94%),第八师增长量最大(88.52万t)。兵团整体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不超载,达到2025年计划养殖量后仍可增加3053万个猪当量,土地消纳粪污的潜力仍很大,但第十二师以氮测算承载力指数为4.90>1,以磷测算承载力指数为3.26>1,属于严重超载,需要进行调整。[结论]“十四五”兵团及13个师的畜禽养殖数量设定与环境资源禀赋比较符合,但个别师仍需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料供给 畜禽饮水供给 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 畜牧业环境资源 畜牧业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中国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评估
20
作者 彭杜云 詹芳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23-229,233,共8页
选取“一带一路”中国区域17个省(区、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超效率SBM模型评估水资源利用效率,并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协同状态。结果表明:17个省(区、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值大体呈东南... 选取“一带一路”中国区域17个省(区、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超效率SBM模型评估水资源利用效率,并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协同状态。结果表明:17个省(区、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值大体呈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的格局,且大致可划分为3个梯队,其中青海、重庆、广东和宁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值在11年间均超过1.0000,均值最低的是新疆,仅为0.0935。从核密度分布结果来看,整体区域内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差距有一定程度的缩小。分别以3年和整个研究时段为窗宽分析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状态,结果显示适配状态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呈现较强空间差异;其中,吉林协同性最好,海南、青海、陕西、广西和重庆5个地区表现为强脱钩状态,其余省(区、市)大多为弱脱钩状态,需在确保经济增长和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推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水资源利用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