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亚铁处理油墨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乐辉 余保财 +2 位作者 张玉 邱俊 龚良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3-86,112,共5页
试验采用硫酸亚铁为絮凝剂,PAM为助凝剂对丰城某油墨厂产生的废水进行混凝预处理,原废水COD为642~750 mg.L-1,pH为6.5~7.5,色度为1 000~1 200倍,经试验确定最佳条件:初始pH为10,FeSO4投加量为2g.L-1和PAM为1 mL.L-(11%),搅拌时间为60... 试验采用硫酸亚铁为絮凝剂,PAM为助凝剂对丰城某油墨厂产生的废水进行混凝预处理,原废水COD为642~750 mg.L-1,pH为6.5~7.5,色度为1 000~1 200倍,经试验确定最佳条件:初始pH为10,FeSO4投加量为2g.L-1和PAM为1 mL.L-(11%),搅拌时间为60 min,原废水经该条件处理后COD去除率达22%以上,色度的去除率达93%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油墨生产废水中色度效果特别显著,对实际工程前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 油墨废水 混凝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氧化联合处理油墨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德文 秦艳 +3 位作者 王伟良 宋丹 梁定民 杜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2-1487,共6页
采用超声与Fenton试剂氧化组合技术处理油墨废水,考察pH值、Fe2+与H2O2浓度比、H2O2浓度、超声频率以及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进水CODCr浓度为810mg/L,色度为160的油墨废水,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反应240min后,US-Fenton... 采用超声与Fenton试剂氧化组合技术处理油墨废水,考察pH值、Fe2+与H2O2浓度比、H2O2浓度、超声频率以及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进水CODCr浓度为810mg/L,色度为160的油墨废水,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反应240min后,US-Fenton法CODCr去除率达81.4%,色度去除率达到100%,与单独Fenton试剂氧化法相比,分别提高16.0%和5.5%左右。US-Fenton试剂耦合的方法对油墨废水的降解效果优于两者的简单叠加,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协同效应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墨废水 超声 FENTON试剂 联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油墨废水的混凝工艺试验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涛 呼世斌 周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3-95,共3页
探讨了水性油墨废水处理中的混凝工艺,对混凝剂的种类及投药量、混凝最佳pH值、助凝剂种类及投药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当混凝剂为FeCl3,投药量为80mg/L,pH为4.0左右,助凝剂为壳聚糖,投药量为0.8mg/L时,处理后的废水COD去除率达87%以... 探讨了水性油墨废水处理中的混凝工艺,对混凝剂的种类及投药量、混凝最佳pH值、助凝剂种类及投药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当混凝剂为FeCl3,投药量为80mg/L,pH为4.0左右,助凝剂为壳聚糖,投药量为0.8mg/L时,处理后的废水COD去除率达87%以上,色度去除率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油墨 混凝 FECL3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Fenton氧化处理油墨废水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爱舫 梁旭黎 +2 位作者 张莹 韩雪多 崔京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120,132,共5页
采用Fenton氧化对油墨废水处理进行研究,选取初始pH值、H2O2投加量及FeSO4投加量为自变量,以废水的COD去除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设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设计了3因素、3水平包括17个实验点的实验方案。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实验结果... 采用Fenton氧化对油墨废水处理进行研究,选取初始pH值、H2O2投加量及FeSO4投加量为自变量,以废水的COD去除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设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设计了3因素、3水平包括17个实验点的实验方案。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及分析,建立了COD去除率与3个自变量关系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研究了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油墨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H2O2投加量及FeSO4投加量与COD去除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确定Fenton氧化优化条件:初始pH值2.7,H2O2投加量779 mg/L,FeSO4投加量806 mg/L。在该优化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84.2%。经实验验证,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拟合性良好,偏差仅为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墨废水 FENTON试剂 FENTON氧化 响应曲面法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诱变选育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及其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焕利 冯贵颖 +2 位作者 赵淑艳 张雪峰 杨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3-118,共6页
【目的】为紫外诱变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由1株絮凝剂产生菌XL-18出发,经过紫外诱变得到絮凝活性高的正突变菌株YB-1,用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分析纯化后YB-1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苯酚-硫酸法分析样品中糖含量,双缩... 【目的】为紫外诱变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由1株絮凝剂产生菌XL-18出发,经过紫外诱变得到絮凝活性高的正突变菌株YB-1,用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分析纯化后YB-1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苯酚-硫酸法分析样品中糖含量,双缩脲法分析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并用YB-1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研究了不同因素(pH、投加量、助凝剂)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菌株YB-1的絮凝率为95.0%;YB-1产微生物絮凝剂含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总糖含量为6.630 g/L,不含蛋白质,其是由葡萄糖和甘露糖为主要单体组成的多糖;添加0.5 mol/L CaCl2溶液作助凝剂、废水pH 8.0、YB-1发酵液投加量为60 ml/L时,水性油墨废水的COD、浊度、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8.25%,94.55%和95.27%,并得到了该微生物絮凝剂的动力学方程。【结论】紫外诱变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是获得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诱变 微生物絮凝剂 水性油墨废水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热固化-微电解法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废水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顺 柳荣展 +3 位作者 张宾 张妍青 张端振 张尚一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124,131,共4页
采用混凝-热固化-铁屑微电解的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印花废水。结果表明,混凝剂NS-1的投加量在22.8 g/L左右,混凝后50℃以上热固化可使固液充分分离,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87%;混凝后废水微电解p H为4,铁屑用量约为50%(w/w),停留时... 采用混凝-热固化-铁屑微电解的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印花废水。结果表明,混凝剂NS-1的投加量在22.8 g/L左右,混凝后50℃以上热固化可使固液充分分离,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87%;混凝后废水微电解p H为4,铁屑用量约为50%(w/w),停留时间为60 min时,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83%;废水总体COD去除率可达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NS-1 热固化 铁屑微电解 水性油墨印花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油墨废水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高爱舫 吴财松 +2 位作者 高鹏 郑心愿 方亚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999-4001,4013,共4页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对油墨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FeSO4浓度、H2O2浓度、初始pH和反应时间及废水初始COD浓度等因素对废水剩余COD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氧化的最佳条件为FeSO4浓度800mg/L、初始pH 2.5、H2O2浓度800mg/L、处理时间180...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对油墨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FeSO4浓度、H2O2浓度、初始pH和反应时间及废水初始COD浓度等因素对废水剩余COD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氧化的最佳条件为FeSO4浓度800mg/L、初始pH 2.5、H2O2浓度800mg/L、处理时间180min。此条件下,当油墨废水在初始COD小于876mg/L时,经Fenton氧化处理后油墨废水的剩余COD在98mg/L以下,出水能够满足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FENTON试剂 油墨废水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胶印油墨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冷彩凤 王崟 任龙飞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81-185,共5页
目的研究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胶印油墨废水,实现胶印油墨废水的达标排放。方法首先对胶印油墨废水进行混凝预处理,降低油墨废水浊度,然后采用光催化氧化法降解胶印油墨废水,寻求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胶印油墨废水的最优条件。结果在催化剂的质... 目的研究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胶印油墨废水,实现胶印油墨废水的达标排放。方法首先对胶印油墨废水进行混凝预处理,降低油墨废水浊度,然后采用光催化氧化法降解胶印油墨废水,寻求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胶印油墨废水的最优条件。结果在催化剂的质量浓度为0.4 g/L,紫外光照时间为40 min,p H值为5时,采用光催化氧化法降解胶印油墨废水时达到最优,废水中的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3%和93.4%。结论光催化氧化处理胶印油墨废水的方法切实可行,符合绿色印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印油墨废水 混凝 光催化氧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蓝色墨汁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朱乐辉 黄雅婧 涂翔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29,33,共4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方法对某文具厂产生的墨汁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确定最佳条件:pH为3,铁碳质量比1:2,铁屑投加量30 g·L-1,反应时间30 min,原废水经该条件处理后COD去除率达42%以上,色度去除率达96%以上。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墨汁废水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絮凝组合工艺处理墨盒清洗废水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凯 袁茂新 +2 位作者 陈俊 管运涛 吴光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6,86,共6页
墨盒清洗废水水质具有色度高、COD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对墨盒清洗废水采用Fenton氧化-絮凝组合工艺进行处理。Fenton氧化阶段试验研究最佳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2 000 mg.L-1,Fe2+/H2O2的质量比为0.05,pH为3,反应时间为120 min。对Fen... 墨盒清洗废水水质具有色度高、COD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对墨盒清洗废水采用Fenton氧化-絮凝组合工艺进行处理。Fenton氧化阶段试验研究最佳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2 000 mg.L-1,Fe2+/H2O2的质量比为0.05,pH为3,反应时间为120 min。对Fenton氧化后出水进行絮凝试验,絮凝最佳条件为: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150mg.L-1,pH为8。实际废水经过Fenton-絮凝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TOC质量浓度为28 mg.L-1,色度为10度,相应的TOC去除率为92%,色度去除率为98.7%,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盒清洗废水 FENTON氧化 絮凝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x改性的斜发沸石及其在油墨废水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萍 龚云 +2 位作者 乔俊伟 钱志伟 朱钰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92-197,共6页
目的研究一种具备吸附和降解作用的催化剂,进而更高效地净化处理油墨废水。方法通过氧化还原沉淀法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MnOx改性,并研究天然斜发沸石和MnOx改性的斜发沸石对油墨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考察MnOx改性斜发沸石的晶型、孔结构和... 目的研究一种具备吸附和降解作用的催化剂,进而更高效地净化处理油墨废水。方法通过氧化还原沉淀法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MnOx改性,并研究天然斜发沸石和MnOx改性的斜发沸石对油墨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考察MnOx改性斜发沸石的晶型、孔结构和形貌,系统地研究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对油墨废水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MnOx改性的斜发沸石保持了斜发沸石的晶型结构和形貌,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孔容量,以及更宽的孔径分布。结论在最佳的处理条件下,与天然斜发沸石相比,MnOx改性斜发沸石具有更高的去除性能,在20℃下对油墨废水处理15 min,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8%和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发沸石 MNOX 油墨废水 COD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生产厂高浓度含油墨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小君 路中培 +2 位作者 王春光 吴瑞祥 苏志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8,共3页
对某印刷电路板生产厂高浓度含油墨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并采用硫化沉淀—中和沉淀—混凝沉淀—催化氧化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出水COD小于90mg/L,ρ(Cu2+)小于0.5mg/L,SS小于50mg/L,出水水质达到GB8... 对某印刷电路板生产厂高浓度含油墨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并采用硫化沉淀—中和沉淀—混凝沉淀—催化氧化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出水COD小于90mg/L,ρ(Cu2+)小于0.5mg/L,SS小于50mg/L,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板 油墨 硫化沉淀 中和 混凝 催化氧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管秀琼 陈元彩 +1 位作者 陈中豪 李友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0-31,39,共3页
在改进传统活性污泥法基础上 ,将活性污泥法和流化床结合起来的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装置 ,兼有二者的优点。用于处理废纸脱墨废水 ,污泥负荷与容积负荷均比传统活性污泥法高 ,COD去除率可达 80 %左右 。
关键词 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 活性污泥 脱墨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强化Fe/C微电解工艺条件优化及降解油墨废水机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艳萍 丁雪 +3 位作者 刚健 佟泽为 张海丰 张兰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83-2193,共11页
为了提高Fe/C微电解工艺对油墨废水的处理效率,以金属锰改变传统铁碳填料的成分,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电解工艺条件,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气-质联用色谱等分析处理前后油墨废水的有机物成分及填料表面结构的变化,探究絮凝和... 为了提高Fe/C微电解工艺对油墨废水的处理效率,以金属锰改变传统铁碳填料的成分,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电解工艺条件,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气-质联用色谱等分析处理前后油墨废水的有机物成分及填料表面结构的变化,探究絮凝和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2.79,反应时间为1.58 h,Fe/Mn质量比为3.11,填料总投加量为93.36 g/L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7.9%,预测值(87.8%)与实测值相差0.1%,采用响应面法可准确预测COD去除率的变化。经Fe/Mn/C微电解工艺处理后,油墨废水Zeta电位上升,絮凝作用增强。Fe/Mn/C微电解工艺可破坏苯环及共轭双键结构,对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芳香族蛋白质类物质以及类腐殖酸类物质的降解效果显著,微电解过程中填料表面生成了铁、锰氧化物,部分氧化物附着在活性炭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C 微电解 响应面 优化 油墨废水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油墨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阳靖 何望辰 徐继荣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2-44,共3页
针对印刷业油墨污水色度高、COD高、难以生化降解、通常的生化处理难以达标排放的特点,采用酸析加化学氧化工艺处理,比较了不同种类的酸、氧化剂与助凝剂组合对油墨废水COD和色度的处理效果,同时分析其经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酸析—F... 针对印刷业油墨污水色度高、COD高、难以生化降解、通常的生化处理难以达标排放的特点,采用酸析加化学氧化工艺处理,比较了不同种类的酸、氧化剂与助凝剂组合对油墨废水COD和色度的处理效果,同时分析其经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酸析—Fenton氧化工艺和酸析—次氯酸钠氧化工艺对COD去除率与脱色率均达到90%以上,均可达标排放且经济上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墨污水 絮凝 氧化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金朝 张文晖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8,共6页
采用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探讨了油墨废水初始pH值、PAC用量和CPAM用量对CODCr去除率、色度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多因素实验并优化混凝-絮凝过程中的3个影响因素。单因素实... 采用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探讨了油墨废水初始pH值、PAC用量和CPAM用量对CODCr去除率、色度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多因素实验并优化混凝-絮凝过程中的3个影响因素。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混凝-絮凝工艺处理废水主要是通过电荷中和以及架桥作用完成的,降低废水初始pH值可以提高去除率。多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为6.56,PAC最佳用量为126.5 mg/L,CPAM最佳用量为4.6 mg/L,CODCr去除率达到96.5%;废水初始pH值为6.78,PAC最佳用量为107.7 mg/L,CPAM最佳用量为3.0 mg/L,色度去除率接近100%;废水初始pH值为6.5,PAC最佳用量为107.8 mg/L,CPAM最佳用量为5.8 mg/L,浊度去除率达到99.97%。整合以上3个响应面的最佳条件,油墨废水的初始pH值为6.51,PAC最佳用量为128.7 mg/L,CPAM最佳用量为4.9 mg/L,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PAC CPAM PH值 水性油墨废水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析-电催化法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鹏 王中琪 王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4,共4页
考察了酸析预处理对水性油墨废水CODCr的去除效果,并对酸析沉淀物进行了红外分析。探讨了通过电沉积法制备的未掺杂、掺杂Fe、掺杂Bi、掺杂Fe+Bi 4种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对酸析后的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对板间距、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p... 考察了酸析预处理对水性油墨废水CODCr的去除效果,并对酸析沉淀物进行了红外分析。探讨了通过电沉积法制备的未掺杂、掺杂Fe、掺杂Bi、掺杂Fe+Bi 4种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对酸析后的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对板间距、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pH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酸析预处理对水性油墨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掺杂Fe+Bi钛基二氧化铅电极板的电催化处理效果最好;最优工艺条件:pH为9,电流密度为30 mA/cm2,电解时间为210 min,板间距为1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油墨废水 酸析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路板油墨废水深度净化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志辉 曾燕艳 +3 位作者 梁继业 谭超雄 范洪波 吕斯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58,共3页
采用Fenton氧化+电絮凝+膜过滤+活性炭工艺对东莞某线路板生产企业的废水进行处理,通过中试实验考察了该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此工艺的COD去除率为99%,氨氮的去除率达98%,对TP的去除率达78%~90%,对TN的去除率达99%,对Cu、Pb、Cr... 采用Fenton氧化+电絮凝+膜过滤+活性炭工艺对东莞某线路板生产企业的废水进行处理,通过中试实验考察了该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此工艺的COD去除率为99%,氨氮的去除率达98%,对TP的去除率达78%~90%,对TN的去除率达99%,对Cu、Pb、Cr、Ni的去除率分别为98.38%、98.16%、59.11%、57.61%,出水水质均达到(GB 21900—2008)表3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墨废水 膜过滤 电絮凝 FENTON氧化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GO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对油墨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明广 苏芳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66,72,共7页
本研究以壳聚糖(CS)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采用水热-冷冻干燥法制备CS/GO复合气凝胶,利用FTIR、XRD、BET和SEM对CS/GO复合气凝胶进行表征,并应用于油墨废水的吸附处理,研究了吸附剂种类、体系pH值、吸附时间、CS/GO复合气凝胶浓度和... 本研究以壳聚糖(CS)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采用水热-冷冻干燥法制备CS/GO复合气凝胶,利用FTIR、XRD、BET和SEM对CS/GO复合气凝胶进行表征,并应用于油墨废水的吸附处理,研究了吸附剂种类、体系pH值、吸附时间、CS/GO复合气凝胶浓度和使用次数对油墨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5,吸附时间为180min,CS/GO复合气凝胶初始浓度为8g/L时,对油墨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82.4%,相比CS气凝胶和GO气凝胶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壳聚糖 气凝胶 油墨废水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光光催化降解水性油墨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婕 刘树鑫 +1 位作者 邓家旺 蒋毓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30,共5页
采用颜料蓝1为原料配制模拟水性油墨废水,在太阳光下对基底材料、水性油墨颜料初始浓度、光照强度进行光催化氧化影响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铝板作为基底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强于其他板材;颜料蓝1质量浓度为75 mg/L、光强为65.32 W/m^2时,... 采用颜料蓝1为原料配制模拟水性油墨废水,在太阳光下对基底材料、水性油墨颜料初始浓度、光照强度进行光催化氧化影响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铝板作为基底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强于其他板材;颜料蓝1质量浓度为75 mg/L、光强为65.32 W/m^2时,水中污染物最高去除率可达98%;质量浓度为150 mg/L、光强为39.16 W/m2时,水中污染物最大去除量为360.7 mg/L;太阳光光催化反应体系受光照波动性影响较大,其中光照强度越强则水性油墨废水降解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光催化氧化 水性油墨废水 光照强度 基底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