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4
篇文章
<
1
2
…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细菌的耐盐调控及其在高盐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田晴
刘青盟
+3 位作者
李方
杨波
张思远
关自良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76,共12页
生物脱氮除磷(BNR)工艺在氮磷等营养物生物去除过程难免受到盐度变化的冲击,掌握细菌的应对机制,策略性调控系统运行方式,对经济、高效地维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本文汇总简述了以下最新研究成果:(1)耐盐微生物能根据环境中盐度的变化...
生物脱氮除磷(BNR)工艺在氮磷等营养物生物去除过程难免受到盐度变化的冲击,掌握细菌的应对机制,策略性调控系统运行方式,对经济、高效地维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本文汇总简述了以下最新研究成果:(1)耐盐微生物能根据环境中盐度的变化,快速地与环境交换水、小分子氨基酸、甘油、多糖类有机物以及钾、钠离子等无机物来平衡细胞渗透压;(2)极端嗜盐菌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各类能源(光、电以及化学势比脂肪酸更低的电子供体),促进高能量贮存物(聚糖、聚磷、聚羟基烷酸酯、聚硫)的积累;(3)利用交替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接种高盐污泥并同步利用海水驯化生物膜菌群,且借助各种高能物质存储与消耗的偶联反应,可驱动高盐环境中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过程的高效运行。最后指出,如何高效地在维持系统稳定性同时设计出合理的工艺与反应器形式,如何通过外源性能源(光、电、化能物质)的输入来调控微生物高盐环境的适应性,是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及工程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生物反应器
生物膜
盐胁迫与耐盐调控
相容性溶质
光系统
电刺激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铝碱性废液资源化利用制备活性氧化铝载体
2
作者
李骞
韩雨琪
+3 位作者
张雁
杨永斌
董海刚
杜安睿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3-572,共10页
从废铝基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时,会产生大量的高铝碱性废液,废液的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铝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可能因其强碱性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关于高铝碱性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某废铝基催化剂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高铝...
从废铝基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时,会产生大量的高铝碱性废液,废液的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铝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可能因其强碱性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关于高铝碱性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某废铝基催化剂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高铝碱性废液(Al质量浓度6.594 g/L)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首先,采用碳化法将废液中Al元素转化为拟薄水铝石;然后,将拟薄水铝石样品焙烧制成氧化铝载体。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废液中磷的质量分数为2%~3%、溶液苛性比(氧化钠与氧化铝摩尔比)为1.5后,拟薄水铝石的比表面积和胶溶指数显著提高。此外,预成型的拟薄水铝石在温度为450℃、恒温3.5 h、升温速率为100℃/h条件下焙烧,可获得符合指标的活性氧化铝载体。该工艺可实现高铝碱浸液的资源化利用,且环境友好、无三废产生,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铝基催化剂
高铝碱性废液
拟薄水铝石
活性氧化铝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化学溶液下再生砖混骨料强化及微观机理研究
3
作者
邱继生
王建伟
+2 位作者
冯泽平
肖智杰
张禹卿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19,共7页
通过基本物理性能、SEM、EDS和XRD试验分别研究了水玻璃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PVA)对再生砖骨料(RBA)和再生混凝土骨料(RCA)的改性效果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二者均显著提高了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并降低了其吸水率和压碎指标,明显改善了再...
通过基本物理性能、SEM、EDS和XRD试验分别研究了水玻璃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PVA)对再生砖骨料(RBA)和再生混凝土骨料(RCA)的改性效果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二者均显著提高了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并降低了其吸水率和压碎指标,明显改善了再生骨料的性能;水玻璃溶液最佳改性方案为4%,浸泡5 h,而PVA浓度10%,浸泡24 h后改性效果最优;水玻璃溶液改性过程伴有类似火山灰反应的发生,改性后RBA、RCA的表观密度分别提升2.02%和2.41%;吸水率、压碎指标分别降低5.61%和17.19%、18.35%和15.38%;聚乙烯醇改性后RBA、RCA的表观密度分别提升2.42%和2.87%;吸水率、压碎指标分别降低11.68%和26.56%、25.69%和22.9%。研究成果可为再生骨料改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建筑垃圾高效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玻璃溶液
聚乙烯醇
再生骨料改性
建筑垃圾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咪唑基功能树脂的制备及其对酸性溶液中铀的吸附性能
4
作者
杨吴馨晨
王笑泽
+3 位作者
勾阳飞
常华
李昊
陈树森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7,共9页
以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为载体,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和咪唑改性处理,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咪唑基功能树脂,并系统考察了其对酸性溶液中铀的吸附特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针对pH=5、质量浓度为90 mg/L的含铀酸性溶液,咪唑功能树脂对铀的平衡...
以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为载体,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和咪唑改性处理,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咪唑基功能树脂,并系统考察了其对酸性溶液中铀的吸附特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针对pH=5、质量浓度为90 mg/L的含铀酸性溶液,咪唑功能树脂对铀的平衡吸附量达58 mg/g,吸附性能较好;咪唑基功能树脂对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耐受性较好,对铀的吸附选择性较好,在硝酸根、氯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20和5 g/L时,铀吸附量也能达57 mg/g;当溶液中的铀和干扰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均为90 mg/L时,咪唑基功能树脂对铀的吸附量为44 mg/g,而对单个干扰离子(Al^(3+)、Ca ^(2+)、Mg ^(2+)、Zn ^(2+)、Mn ^(2+)、K^(+)、Na^(+))的吸附量小于5.4 mg/g;采用0.5 mol/L的HNO_(3) 作为解吸剂时,铀解吸率为99.83%。用所制备咪唑基功能树脂吸附某矿山实际含铀酸性废液时,铀吸附量为40.2 mg/g,优于普通201×7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
改性
树脂
铀
吸附
酸性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搅拌速度对废电路板酸浸液中脉冲电沉积铜箔的影响
5
作者
孙艳
刘洪军
+1 位作者
李亚敏
李伟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46-152,共7页
基于废电路板酸浸液采用脉冲电沉积工艺制备铜箔,研究了搅拌速度对铜箔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搅拌速度增加到200 r/min以上可获得铜箔,继续增加搅拌速度,晶粒变细且晶粒之间更加紧密,晶粒取向趋向于(220)晶面的高度择优;搅拌速度...
基于废电路板酸浸液采用脉冲电沉积工艺制备铜箔,研究了搅拌速度对铜箔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搅拌速度增加到200 r/min以上可获得铜箔,继续增加搅拌速度,晶粒变细且晶粒之间更加紧密,晶粒取向趋向于(220)晶面的高度择优;搅拌速度为400 r/min时,铜箔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均比200 r/min时高1倍多,纯度基本不变,600 r/min时铜箔抗拉强度下降39.8%,延伸率略下降0.07%,纯度下降0.2%。搅拌速度通过控制传质速度来改变晶粒大小和晶面择优取向,从而影响铜箔的组织和性能,搅拌速度为400 r/min时,铜箔的纯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99.91%、218.9 MPa和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电路板
铜箔
酸浸液
搅拌速度
脉冲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实膨润土与孔隙溶液化学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廖饶平
陈永贵
+3 位作者
刘聪
叶为民
乌东北
王琼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9-1098,共10页
高压实膨润土作为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首选缓冲/回填材料,在处置库近场热-水-力-化多场耦合环境中必然会与孔隙溶液发生化学作用,使蒙脱石溶解甚至相变,导致工程屏障缓冲性能衰减失效。在全面阐述孔隙溶液化学作用对高压实膨润土缓冲性...
高压实膨润土作为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首选缓冲/回填材料,在处置库近场热-水-力-化多场耦合环境中必然会与孔隙溶液发生化学作用,使蒙脱石溶解甚至相变,导致工程屏障缓冲性能衰减失效。在全面阐述孔隙溶液化学作用对高压实膨润土缓冲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高压实膨润土与孔隙溶液化学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表明,层状蒙脱石溶解相变为架状矿物是导致膨润土比表面积、相对质量密度、持水性能、膨胀性能、防渗性能等发生衰减的关键因素。孔隙溶液对高压实膨润土的化学作用机制包括矿物化学相变和化学胶结作用。其中,矿物化学相变与孔隙溶液化学组成、pH、温度和活性催化离子有关,可分为同晶相变和溶解重结晶两种机制;化学胶结与膨润土干湿循环产生盐渍沉淀填充和硅铝酸盐胶凝物胶结作用密切相关。膨润土中矿物的溶解速率不仅与自身反应表面积、所受应力和溶解平衡有关,还与孔隙溶液的化学组成、pH、温度和活性催化离子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针对膨润土内的反应体系,进一步明确化学反应参数、胶结作用影响和多场耦合反应模型仍是今后膨润土化学演化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质处置库
高放射性废物
高压实膨润土
孔隙溶液
化学作用机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厨余垃圾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有先
刘芳
+4 位作者
袁宗胜
林凡
林仞
林祖严
蒋清松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65-71,共7页
厨余垃圾富含有机质与营养元素,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是对其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当前,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处理技术仍面临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两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文章介绍了厨余垃圾好氧堆肥与厌...
厨余垃圾富含有机质与营养元素,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是对其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当前,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处理技术仍面临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两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文章介绍了厨余垃圾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的反应过程,综述了当前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及解决策略的研究进展,并对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联合工艺的优势进行探讨,以期为实现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的工艺优化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及环境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好氧堆肥
厌氧消化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化学沉淀法回收硫酸锰废液中的锰
8
作者
何欢
李绵庆
谭崇梅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5,共7页
为实现含锰废料的循环综合利用并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化学沉淀法回收硫酸锰废液中的锰,并确定回收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XRD、SEM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等测试,分析锰沉淀物样品。当沉淀剂用量为理论值的1.2倍、反应温度为60℃、溶...
为实现含锰废料的循环综合利用并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化学沉淀法回收硫酸锰废液中的锰,并确定回收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XRD、SEM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等测试,分析锰沉淀物样品。当沉淀剂用量为理论值的1.2倍、反应温度为60℃、溶液的pH值为5、反应时间为1.5 h、搅拌速度为350 r/min时,废液中锰的回收率高于99%。晶相结构分析表明,沉淀物为二氧化锰(MnO_(2)),锰含量大于56%。以实验MnO_(2)制备的锰酸锂正极材料,表面颗粒均匀度较好,装配的扣式半电池以0.1 C倍率在3.00~4.35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09.3 mAh/g,与商业级正极材料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锰废液
化学沉淀
二氧化锰(MnO_(2))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腔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定量分析地浸溶液中的酸根离子
9
作者
李文
罗成奎
+3 位作者
陈士恒
靳昊澍
李杰
李迤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4-1751,共8页
为解决铀矿地浸溶液中离子快速定量分析难题,设计一套带自动进样排废装置的腔增强拉曼光谱仪,分别检测SO_(4)^(2-)、NO_(3)^(-)、CO_(3)^(2-)、HCO_(3)^(-)的标准溶液,建立SO_(4)^(2-)、NO_(3)^(-)、CO_(3)^(2-)、HCO_(3)^(-)的标准定...
为解决铀矿地浸溶液中离子快速定量分析难题,设计一套带自动进样排废装置的腔增强拉曼光谱仪,分别检测SO_(4)^(2-)、NO_(3)^(-)、CO_(3)^(2-)、HCO_(3)^(-)的标准溶液,建立SO_(4)^(2-)、NO_(3)^(-)、CO_(3)^(2-)、HCO_(3)^(-)的标准定量分析模型,实现对我国某铀矿地浸溶液中的SO_(4)^(2-)、NO_(3)^(-)、CO_(3)^(2-)、HCO_(3)^(-)进行快速定量分析。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增强腔,近共心腔有更好的性价比和结构简洁性;近共心腔通过增加入射激光的反射次数以达到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的目的。实验所用近共心腔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的光谱仪能将单光束入射激光的拉曼散射信号增强23.77倍。为避免人工操作的繁琐性和带入实验误差,为腔增强拉曼光谱仪专门设计了一套自动进样排废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选择进样、进样液位监测、空气清洗及自动排废等功能;自动进样排废装置的配备有助于腔增强拉曼光谱仪在在线检测领域的功能拓展。相比于传统定量分析方法(滴定法),腔增强拉曼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便、无需试剂前处理、无损检测、快速检测、可同时检测多种分子和离子等优势,为化学分析等领域提供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分析手段。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SO_(4)^(2-)、NO_(3)^(-)、CO_(3)^(2-)、HCO_(3)^(-)的检测限分别为50、50、17、30mg·L^(-1),建立的标准定量分析模型的相关系数(R^(2))均超过0.999,有优异的分析性能和线性响应能力。用模型对两个矿区的实际地浸样品溶液分别进行五组检测,得出酸法地浸溶液中包含SO42-和NO3-,五组检测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0743.10和1253.52 mg·L^(-1),RSD分别为0.39%和1.39%;中性地浸溶液中包含SO_(4)^(2-)、CO_(3)^(2-)和HCO_(3)^(-),五组检测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400.87、98.31和550.04mg·L^(-1),RSD分别为1.42%、2.13%、1.69%。腔增强拉曼光谱法的比对实验结果误差远比滴定法的小,进一步表明腔增强拉曼光谱法在准确、高效的定量分析溶液中离子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增强拉曼光谱
自动进样排废装置
地浸溶液
标准定量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复杂山区铁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
被引量:
5
10
作者
吕春妍
蒲浩
+4 位作者
宋陶然
李伟
彭利辉
钟晶
徐占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2-1212,共11页
复杂山区铁路线路土方调配及取弃土场选址对铁路项目的成本、工期、安全性、环境影响程度等产生长久深远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关联耦合关系。然而,既有方法忽略了上述联系,难以实现铁路线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对于复...
复杂山区铁路线路土方调配及取弃土场选址对铁路项目的成本、工期、安全性、环境影响程度等产生长久深远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关联耦合关系。然而,既有方法忽略了上述联系,难以实现铁路线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对于复杂山区铁路线路,构建了融合调配段落划分点、土方调配量、取弃土场的统一自变量集合,考虑了土方调配、取弃土场选址复杂约束,以土方调配成本、取弃土场建设成本及便道建设成本的综合费用为目标函数,集成综合基础信息子系统、土方调配优化子系统与取弃土场选址优化子系统,建立了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的协同优化模型。为求解此协同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累进求解策略。首先根据线路划分土方调配段落,进入土方调配优化子系统求得土方调配解,借助移动窗口法构建取弃土场备选池,进入取弃土场选址优化子系统求得取弃土场址解;其次,基于粒子群算法通过更新线路土方调配段落划分来累进迭代寻求最优解。以某复杂山区铁路为例,对铁路线路土方调配及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模型进行案例验证,与人工方案相比,最终机选最优方案可节省13.77%的综合费用。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有效性,可提高铁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求解效率,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
土方调配
取弃土场选址
协同优化
累进求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集流体分离与正极材料再生
被引量:
6
11
作者
陈娟
张承龙
+1 位作者
张西华
马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9,共9页
通过优化NaOH碱溶条件高效去除集流体黏结剂,保留完整铝箔;利用固相法再生LiFePO 4。当NaOH为0.8 mol/L、固液比20 mL/g、40℃反应10 min,正极材料的分离率达到99.78%,超声1 min后铝箔回收率为76%,解决了碱溶条件下铝箔回收的繁琐问题...
通过优化NaOH碱溶条件高效去除集流体黏结剂,保留完整铝箔;利用固相法再生LiFePO 4。当NaOH为0.8 mol/L、固液比20 mL/g、40℃反应10 min,正极材料的分离率达到99.78%,超声1 min后铝箔回收率为76%,解决了碱溶条件下铝箔回收的繁琐问题。球磨转速500 r、球磨5 h,补充10%高纯LiFePO 4的方式固相再生,再生LiFePO 4的最高放电比容量为新材料的94.75%,60次循环测试后为初始放电比容量的8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
碱溶-超声法
高效分离
固相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废渣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释放特性
被引量:
1
12
作者
周廷艺
林发利
+2 位作者
韩志伟
吴攀
何守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415,共12页
赤泥和锰渣等伴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放射性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分析了贵州典型的赤泥和锰渣样中^(238)U、^(232)Th、^(226)Ra和^(40)K这4种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利用静态浸泡实验研究了其释放特性,并对浸出液的...
赤泥和锰渣等伴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放射性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分析了贵州典型的赤泥和锰渣样中^(238)U、^(232)Th、^(226)Ra和^(40)K这4种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利用静态浸泡实验研究了其释放特性,并对浸出液的释放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产生的赤泥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较老化赤泥高,电解锰渣中天然核素含量低于锰矿渣。废渣浸出液中核素比活度依次是^(40)K>^(226)Ra>^(238)U>^(232)Th,但固液分配系数(K_(d))显示废渣天然核素的释放能力为^(226)Ra>^(40)K>^(238)U>^(232)Th,^(226)Ra易被水浸泡或淋滤释放进入水体产生环境风险。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准则和美国环境保护局(United Stat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放射性核素风险评价结果显示,^(232)Th水浸释放的环境风险较小;随着浸泡时间增加,锰渣中^(238)U在90 d时均超过了WHO(10 Bq·L^(-1))和US EPA(11.1 Bq·L^(-1))限值,赤泥中仅老化赤泥在90 d时超出WHO限值。废渣浸泡7 d内^(226)Ra均已超出WHO(1.0 Bq·L^(-1))和US EPA(2.22 Bq·L^(-1))的限值,^(226)Ra释放风险随着浸泡时间增加导致不断增高,第90天时新鲜赤泥分别超出31.09倍和14.00倍。^(226)Ra释放产生的高风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应是废渣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释放风险管控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渣
天然放射性核素
静态浸泡
固液分配系数
放射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溶剂萃取法自铝材抛光废液中分离去除硫酸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慧
李世鑫
+1 位作者
宾丽英
汤兵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36,共5页
研究了利用溶剂萃取体系自铝材抛光废液中分离去除硫酸并纯化提取磷酸的工艺。系统考察三烷基胺(N235)浓度、萃取温度、相比、振荡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用McCabe-Thiele图解法预测理论阶段数,结果表明在相比为O/A=2的三个理论阶...
研究了利用溶剂萃取体系自铝材抛光废液中分离去除硫酸并纯化提取磷酸的工艺。系统考察三烷基胺(N235)浓度、萃取温度、相比、振荡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用McCabe-Thiele图解法预测理论阶段数,结果表明在相比为O/A=2的三个理论阶段后,98%以上的H_(2)SO_(4)将被去除。设计了一系列串级实验进行三级逆流萃取模拟,得到H_(2)SO_(4)的萃取率为95.40%,H_(3)PO_(4)的萃取率仅为3.33%。结果表明该体系对硫酸具有较高选择性,可实现H_(3)PO_(4)与H_(2)SO_(4)的高效分离。通过机理研究可知,萃取配合物以H_(2)SO_(4)·2[N235]形式存在,H_(2)SO_(4)通过与N235形成离子对络合物被萃取进入有机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法
N235
铝材抛光废液
硫酸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提锂废液中提取Rb、Cs及其动力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满家汀
汪金良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1-791,共11页
本文利用t-BAMBP+液体石蜡从提锂废液中同时提取Rb、Cs,并进行萃取动力学分析。此外,还研究了废液碱度、温度、相比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在c(OH^(-))=0.4 mol/L、t-BAMBP的体积分数为35%、相比(V_(O)/V_(A))为1.2、萃取温度为25℃、...
本文利用t-BAMBP+液体石蜡从提锂废液中同时提取Rb、Cs,并进行萃取动力学分析。此外,还研究了废液碱度、温度、相比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在c(OH^(-))=0.4 mol/L、t-BAMBP的体积分数为35%、相比(V_(O)/V_(A))为1.2、萃取温度为25℃、萃取时间为2 min、振荡速度为180 r/min的条件下,Rb^(+)、Cs^(+)的萃取率分别为68.22%、97.57%。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三级逆流萃取,Rb^(+)、Cs^(+)的萃取率分别达到96.06%、99.96%。对负载的有机相进行二级洗涤-二级反萃,结果显示洗涤阶段去除了绝大部分的Li^(+)、Na^(+)、K^(+),而Rb^(+)保持较低的洗涤率,Cs^(+)不被洗涤;99.15%的Rb^(+)和99.98%的Cs^(+)被有效地反萃。Rb的萃取动力学分析表明:Rb^(+)的萃取表观活化能E_(a)=-11.48 kJ/mol,传质过程受扩散和化学反应混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AMBP
废液
铷
铯
液体石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实膨润土与孔隙溶液物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廖饶平
陈永贵
+3 位作者
刘聪
叶为民
乌东北
王琼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65-2475,共11页
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工程屏障,高压实膨润土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将受到围岩地下水及其化学成分的渗入作用,膨胀性能不断衰减,最终威胁处置安全。在阐述孔隙溶液对高压实膨润土水化膨胀过程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高压实膨润土与孔隙溶液...
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工程屏障,高压实膨润土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将受到围岩地下水及其化学成分的渗入作用,膨胀性能不断衰减,最终威胁处置安全。在阐述孔隙溶液对高压实膨润土水化膨胀过程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高压实膨润土与孔隙溶液物理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孔隙溶液对高压实膨润土的物理作用机制包括晶层膨胀、扩散双电层膨胀和吸附作用等3种。其中,孔隙溶液对晶层膨胀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时表现为促进作用,高浓度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取决于孔隙溶质吸力与临界吸力的差;孔隙溶液对扩散双电层的抑制作用是导致有效孔隙通道扩大、渗透和扩散系数增大的主要原因;pH对膨润土表面活性位点和核素水解的影响是引起吸附特性变化的主要原因,背景离子的竞争吸附作用致使膨润土对核素离子的吸附量显著减少。目前,孔隙溶液作用的参数概化、有效孔隙量化和吸附化学模型的研究仍有不足。因此,进一步优化本构模型中孔隙溶液作用的化学参数,明确不同尺度孔隙的等效量化研究,构建约束条件下压实膨润土多组分竞争吸附模型仍是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质处置库
高放射性废物
高压实膨润土
孔隙溶液
作用机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胺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6
作者
刘继艳
牟洪祥
+2 位作者
隋立华
刘静如
张树才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9-779,共11页
氧化降解技术(包括氧化剂直接氧化法、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生物降解法等)和净化回收技术(包括过滤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减压蒸馏法等)被用于废胺液的处理过程,因后者可实现胺液的循环利用、有效避...
氧化降解技术(包括氧化剂直接氧化法、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生物降解法等)和净化回收技术(包括过滤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减压蒸馏法等)被用于废胺液的处理过程,因后者可实现胺液的循环利用、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而更具优势。本文介绍了废胺液的来源与危害,综述了废胺液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内在优势、技术瓶颈和应用效果,并对废胺液净化回收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废资源化
废胺液
胺液降解
胺液净化
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电解黑酸硫化脱砷热力学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周兆安
李俊
+2 位作者
刘小文
毛谙章
周爱青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1,共5页
运用HSC Chemistry 9.0热力学软件对铜电解黑酸硫化脱砷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H_(2)S可以实现对高浓度硫酸体系中亚砷酸和砷酸的硫化沉淀。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黑酸硫化脱砷试验,考察了硫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硫化沉砷效果的影响。...
运用HSC Chemistry 9.0热力学软件对铜电解黑酸硫化脱砷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H_(2)S可以实现对高浓度硫酸体系中亚砷酸和砷酸的硫化沉淀。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黑酸硫化脱砷试验,考察了硫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硫化沉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H_(2)S用量为理论量的0.87倍、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经硫化沉淀后的黑酸含砷量从6777.52 mg/L降至10.68 mg/L,黑酸中砷、铜、锑去除率分别为99.84%、99.76%、99.33%,铁镍几乎不沉淀,脱砷渣中砷和硫质量分数分别为43.21%和44.68%,其中硫化砷形态的硫质量分数为42.33%,硫化砷S/As物质的量比为2.29,产物为As_(2)S_(3)和As_(2)S_(5)等的混合物。热力学分析与试验结果略有出入,但其对试验和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
黑酸
硫化沉淀
砷
热力学
脱砷
硫化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砷化镓废料中镓的高效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18
作者
刘芳芳
王坚
+1 位作者
朱建华
刘重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
在砷化镓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料,该废料的回收是目前镓生产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合目前各类砷化镓废料回收工艺的优点,针对目前回收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浸出-萃取-电积工艺,浸出采用洗镓盐酸液作为浸出液。研究在浸出、萃取、电...
在砷化镓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料,该废料的回收是目前镓生产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合目前各类砷化镓废料回收工艺的优点,针对目前回收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浸出-萃取-电积工艺,浸出采用洗镓盐酸液作为浸出液。研究在浸出、萃取、电积等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工艺条件进行了条件试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浸出过程在洗镓盐酸液低酸条件(酸度为1 mol/L)下通过控制升温梯度控制浸出体系电位,终点温度75℃,浸出时间4 h,砷浸出率达到96%以上,镓浸出率达到97%;萃取采用P204为萃取剂,两级萃取,镓萃取率达到99%,同时P204对砷无萃取效果,镓与砷的分离效率达到99%以上;反萃使用150 g/L NaOH为反萃剂,相比O/A为2/1,镓反萃率达到99.9%;通过在反萃液中添加0.15 g/L EDTA,电流效率由41%提高至78%,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将电积后液作为反萃剂进行循环利用,经过3次循环实验,镓浸出率稳定在97%,镓萃取率稳定在99.6%,反萃率稳定在99.9%,电流效率稳定在78%,循环使用电积后液,对反萃效率以及电流效率均无明显影响,循环利用效果优异,镓直收率达到96%。该工艺过程无砷化氢剧毒气体产生,且有效回收了砷化镓废料,实现了镓与砷的高效分离,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废料
洗镓盐酸液
低酸浸出
镓、砷分离
浸出-萃取-电积
升温梯度
EDTA
砷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渣吸附U(Ⅵ)的特性
被引量:
13
19
作者
刘希涛
李广悦
+2 位作者
胡南
王永东
丁德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91-3296,共6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铀溶液初始pH、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吸附剂粒度、温度对茶渣吸附U(Ⅵ)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及等温吸附特性,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H对茶渣吸附U(Ⅵ)的影响较大,pH...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铀溶液初始pH、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吸附剂粒度、温度对茶渣吸附U(Ⅵ)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及等温吸附特性,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H对茶渣吸附U(Ⅵ)的影响较大,pH为2和6时吸附量分别为13.90、43.19mg.g-1。茶渣吸附U(Ⅵ)的过程较慢,吸附过程需要12h才能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的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效果优于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量随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吸附率则相反。铀溶液初始浓度为10~100mg.L-1,相应的吸附量为9.40~70.05mg.g-1,吸附率为94.04%~70.05%。茶渣吸附U(Ⅵ)的动力学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数据对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度较高。茶渣粒度及温度对茶渣吸附U(Ⅵ)的影响不大。茶渣吸附U(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基团有羟基、羰基、硝基、P—O、S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渣
铀溶液
吸附动力学
等温吸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氰化贫液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
11
20
作者
杨静
张亚莉
+1 位作者
于先进
房涛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8-280,共3页
介绍了氰化贫液的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净化法(碱氯氧化法,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臭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微生物氧化法)和回收法(酸化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溶剂萃取法,膜法)及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提出了研发新工艺...
介绍了氰化贫液的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净化法(碱氯氧化法,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臭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微生物氧化法)和回收法(酸化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溶剂萃取法,膜法)及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提出了研发新工艺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贫液
处理
方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菌的耐盐调控及其在高盐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田晴
刘青盟
李方
杨波
张思远
关自良
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环境保护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出处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7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702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408503)。
文摘
生物脱氮除磷(BNR)工艺在氮磷等营养物生物去除过程难免受到盐度变化的冲击,掌握细菌的应对机制,策略性调控系统运行方式,对经济、高效地维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本文汇总简述了以下最新研究成果:(1)耐盐微生物能根据环境中盐度的变化,快速地与环境交换水、小分子氨基酸、甘油、多糖类有机物以及钾、钠离子等无机物来平衡细胞渗透压;(2)极端嗜盐菌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各类能源(光、电以及化学势比脂肪酸更低的电子供体),促进高能量贮存物(聚糖、聚磷、聚羟基烷酸酯、聚硫)的积累;(3)利用交替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接种高盐污泥并同步利用海水驯化生物膜菌群,且借助各种高能物质存储与消耗的偶联反应,可驱动高盐环境中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过程的高效运行。最后指出,如何高效地在维持系统稳定性同时设计出合理的工艺与反应器形式,如何通过外源性能源(光、电、化能物质)的输入来调控微生物高盐环境的适应性,是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及工程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废水
生物反应器
生物膜
盐胁迫与耐盐调控
相容性溶质
光系统
电刺激
脱氮除磷
Keywords
waste
water
bioreactors
biofilm
salinity stress and tolerance
compatible
solut
es
photosystem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铝碱性废液资源化利用制备活性氧化铝载体
2
作者
李骞
韩雨琪
张雁
杨永斌
董海刚
杜安睿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云南贵金属实验室有限公司
出处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3-572,共10页
基金
云南贵金属实验室科技计划(YPML-2023050276)
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2024ZZTS0660)。
文摘
从废铝基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时,会产生大量的高铝碱性废液,废液的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铝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可能因其强碱性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关于高铝碱性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某废铝基催化剂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高铝碱性废液(Al质量浓度6.594 g/L)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首先,采用碳化法将废液中Al元素转化为拟薄水铝石;然后,将拟薄水铝石样品焙烧制成氧化铝载体。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废液中磷的质量分数为2%~3%、溶液苛性比(氧化钠与氧化铝摩尔比)为1.5后,拟薄水铝石的比表面积和胶溶指数显著提高。此外,预成型的拟薄水铝石在温度为450℃、恒温3.5 h、升温速率为100℃/h条件下焙烧,可获得符合指标的活性氧化铝载体。该工艺可实现高铝碱浸液的资源化利用,且环境友好、无三废产生,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废铝基催化剂
高铝碱性废液
拟薄水铝石
活性氧化铝载体
Keywords
spent Al2O3-based catalyst
high-Al alkaline
waste
solution
pseudo-boehmite
active alu-mina carrier
分类号
TQ133.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化学溶液下再生砖混骨料强化及微观机理研究
3
作者
邱继生
王建伟
冯泽平
肖智杰
张禹卿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1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1100)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8JQ5215)。
文摘
通过基本物理性能、SEM、EDS和XRD试验分别研究了水玻璃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PVA)对再生砖骨料(RBA)和再生混凝土骨料(RCA)的改性效果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二者均显著提高了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并降低了其吸水率和压碎指标,明显改善了再生骨料的性能;水玻璃溶液最佳改性方案为4%,浸泡5 h,而PVA浓度10%,浸泡24 h后改性效果最优;水玻璃溶液改性过程伴有类似火山灰反应的发生,改性后RBA、RCA的表观密度分别提升2.02%和2.41%;吸水率、压碎指标分别降低5.61%和17.19%、18.35%和15.38%;聚乙烯醇改性后RBA、RCA的表观密度分别提升2.42%和2.87%;吸水率、压碎指标分别降低11.68%和26.56%、25.69%和22.9%。研究成果可为再生骨料改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建筑垃圾高效的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
水玻璃溶液
聚乙烯醇
再生骨料改性
建筑垃圾
资源化利用
Keywords
water glass
solution
polyvinyl alcohol
recycled aggregate modification
construction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分类号
TU528.04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咪唑基功能树脂的制备及其对酸性溶液中铀的吸附性能
4
作者
杨吴馨晨
王笑泽
勾阳飞
常华
李昊
陈树森
机构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出处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7,共9页
基金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平台稳定支持科研项目(WDZC-2023-KYKJ-002)。
文摘
以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为载体,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和咪唑改性处理,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咪唑基功能树脂,并系统考察了其对酸性溶液中铀的吸附特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针对pH=5、质量浓度为90 mg/L的含铀酸性溶液,咪唑功能树脂对铀的平衡吸附量达58 mg/g,吸附性能较好;咪唑基功能树脂对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耐受性较好,对铀的吸附选择性较好,在硝酸根、氯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20和5 g/L时,铀吸附量也能达57 mg/g;当溶液中的铀和干扰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均为90 mg/L时,咪唑基功能树脂对铀的吸附量为44 mg/g,而对单个干扰离子(Al^(3+)、Ca ^(2+)、Mg ^(2+)、Zn ^(2+)、Mn ^(2+)、K^(+)、Na^(+))的吸附量小于5.4 mg/g;采用0.5 mol/L的HNO_(3) 作为解吸剂时,铀解吸率为99.83%。用所制备咪唑基功能树脂吸附某矿山实际含铀酸性废液时,铀吸附量为40.2 mg/g,优于普通201×7树脂。
关键词
咪唑
改性
树脂
铀
吸附
酸性废液
Keywords
imidazole
modification
resin
uranium
adsorption
acidic
waste
solution
分类号
TL212 [核科学技术—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TQ32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搅拌速度对废电路板酸浸液中脉冲电沉积铜箔的影响
5
作者
孙艳
刘洪军
李亚敏
李伟盛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核四
出处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46-152,共7页
基金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有色金属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基金(18LHPY008)。
文摘
基于废电路板酸浸液采用脉冲电沉积工艺制备铜箔,研究了搅拌速度对铜箔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搅拌速度增加到200 r/min以上可获得铜箔,继续增加搅拌速度,晶粒变细且晶粒之间更加紧密,晶粒取向趋向于(220)晶面的高度择优;搅拌速度为400 r/min时,铜箔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均比200 r/min时高1倍多,纯度基本不变,600 r/min时铜箔抗拉强度下降39.8%,延伸率略下降0.07%,纯度下降0.2%。搅拌速度通过控制传质速度来改变晶粒大小和晶面择优取向,从而影响铜箔的组织和性能,搅拌速度为400 r/min时,铜箔的纯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99.91%、218.9 MPa和20.6%。
关键词
废电路板
铜箔
酸浸液
搅拌速度
脉冲电沉积
Keywords
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pper foil
acid leaching
solution
stirring speed
pulsed electrodeposition
分类号
TF81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实膨润土与孔隙溶液化学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廖饶平
陈永贵
刘聪
叶为民
乌东北
王琼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9-109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25701,41977232,42030714)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项目(2023ZKZD26)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土木工程Ⅰ类高峰学科建设经费项目(2022-3-ZD-08)。
文摘
高压实膨润土作为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首选缓冲/回填材料,在处置库近场热-水-力-化多场耦合环境中必然会与孔隙溶液发生化学作用,使蒙脱石溶解甚至相变,导致工程屏障缓冲性能衰减失效。在全面阐述孔隙溶液化学作用对高压实膨润土缓冲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高压实膨润土与孔隙溶液化学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表明,层状蒙脱石溶解相变为架状矿物是导致膨润土比表面积、相对质量密度、持水性能、膨胀性能、防渗性能等发生衰减的关键因素。孔隙溶液对高压实膨润土的化学作用机制包括矿物化学相变和化学胶结作用。其中,矿物化学相变与孔隙溶液化学组成、pH、温度和活性催化离子有关,可分为同晶相变和溶解重结晶两种机制;化学胶结与膨润土干湿循环产生盐渍沉淀填充和硅铝酸盐胶凝物胶结作用密切相关。膨润土中矿物的溶解速率不仅与自身反应表面积、所受应力和溶解平衡有关,还与孔隙溶液的化学组成、pH、温度和活性催化离子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针对膨润土内的反应体系,进一步明确化学反应参数、胶结作用影响和多场耦合反应模型仍是今后膨润土化学演化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深地质处置库
高放射性废物
高压实膨润土
孔隙溶液
化学作用机制
进展
Keywords
deep geological repository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compacted bentonite
pore
solution
chemical interaction mechanism
advance
分类号
TU41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厨余垃圾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有先
刘芳
袁宗胜
林凡
林仞
林祖严
蒋清松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
福州市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
厦门思总建设有限公司
燕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65-71,共7页
基金
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S-092)。
文摘
厨余垃圾富含有机质与营养元素,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是对其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当前,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处理技术仍面临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两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文章介绍了厨余垃圾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的反应过程,综述了当前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及解决策略的研究进展,并对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联合工艺的优势进行探讨,以期为实现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的工艺优化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及环境友好性。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好氧堆肥
厌氧消化
解决策略
Keywords
Kitchen
waste
Aerobic composting
Anaerobic digestion
solution
strategy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化学沉淀法回收硫酸锰废液中的锰
8
作者
何欢
李绵庆
谭崇梅
机构
高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锦源晟新能源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5,共7页
文摘
为实现含锰废料的循环综合利用并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化学沉淀法回收硫酸锰废液中的锰,并确定回收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XRD、SEM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等测试,分析锰沉淀物样品。当沉淀剂用量为理论值的1.2倍、反应温度为60℃、溶液的pH值为5、反应时间为1.5 h、搅拌速度为350 r/min时,废液中锰的回收率高于99%。晶相结构分析表明,沉淀物为二氧化锰(MnO_(2)),锰含量大于56%。以实验MnO_(2)制备的锰酸锂正极材料,表面颗粒均匀度较好,装配的扣式半电池以0.1 C倍率在3.00~4.35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09.3 mAh/g,与商业级正极材料相当。
关键词
硫酸锰废液
化学沉淀
二氧化锰(MnO_(2))
正极材料
Keywords
manganese sulfate
waste
solution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anganese dioxide(MnO_(2))
cathode material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TD98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腔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定量分析地浸溶液中的酸根离子
9
作者
李文
罗成奎
陈士恒
靳昊澍
李杰
李迤博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4-175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5005)资助。
文摘
为解决铀矿地浸溶液中离子快速定量分析难题,设计一套带自动进样排废装置的腔增强拉曼光谱仪,分别检测SO_(4)^(2-)、NO_(3)^(-)、CO_(3)^(2-)、HCO_(3)^(-)的标准溶液,建立SO_(4)^(2-)、NO_(3)^(-)、CO_(3)^(2-)、HCO_(3)^(-)的标准定量分析模型,实现对我国某铀矿地浸溶液中的SO_(4)^(2-)、NO_(3)^(-)、CO_(3)^(2-)、HCO_(3)^(-)进行快速定量分析。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增强腔,近共心腔有更好的性价比和结构简洁性;近共心腔通过增加入射激光的反射次数以达到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的目的。实验所用近共心腔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的光谱仪能将单光束入射激光的拉曼散射信号增强23.77倍。为避免人工操作的繁琐性和带入实验误差,为腔增强拉曼光谱仪专门设计了一套自动进样排废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选择进样、进样液位监测、空气清洗及自动排废等功能;自动进样排废装置的配备有助于腔增强拉曼光谱仪在在线检测领域的功能拓展。相比于传统定量分析方法(滴定法),腔增强拉曼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便、无需试剂前处理、无损检测、快速检测、可同时检测多种分子和离子等优势,为化学分析等领域提供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分析手段。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SO_(4)^(2-)、NO_(3)^(-)、CO_(3)^(2-)、HCO_(3)^(-)的检测限分别为50、50、17、30mg·L^(-1),建立的标准定量分析模型的相关系数(R^(2))均超过0.999,有优异的分析性能和线性响应能力。用模型对两个矿区的实际地浸样品溶液分别进行五组检测,得出酸法地浸溶液中包含SO42-和NO3-,五组检测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0743.10和1253.52 mg·L^(-1),RSD分别为0.39%和1.39%;中性地浸溶液中包含SO_(4)^(2-)、CO_(3)^(2-)和HCO_(3)^(-),五组检测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400.87、98.31和550.04mg·L^(-1),RSD分别为1.42%、2.13%、1.69%。腔增强拉曼光谱法的比对实验结果误差远比滴定法的小,进一步表明腔增强拉曼光谱法在准确、高效的定量分析溶液中离子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腔增强拉曼光谱
自动进样排废装置
地浸溶液
标准定量分析模型
Keywords
Cavity-Enhanced Raman spectrometry
Automatic sampling and
waste
disposal device
In-situ leaching
solution
Standar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分类号
TP2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复杂山区铁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
被引量:
5
10
作者
吕春妍
蒲浩
宋陶然
李伟
彭利辉
钟晶
徐占军
机构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2-121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8497)
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B2600400)
+1 种基金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22-重大-20)
中南大学—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设计信息化技术研发中心开放课题(KJ-2021-04)。
文摘
复杂山区铁路线路土方调配及取弃土场选址对铁路项目的成本、工期、安全性、环境影响程度等产生长久深远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关联耦合关系。然而,既有方法忽略了上述联系,难以实现铁路线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对于复杂山区铁路线路,构建了融合调配段落划分点、土方调配量、取弃土场的统一自变量集合,考虑了土方调配、取弃土场选址复杂约束,以土方调配成本、取弃土场建设成本及便道建设成本的综合费用为目标函数,集成综合基础信息子系统、土方调配优化子系统与取弃土场选址优化子系统,建立了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的协同优化模型。为求解此协同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累进求解策略。首先根据线路划分土方调配段落,进入土方调配优化子系统求得土方调配解,借助移动窗口法构建取弃土场备选池,进入取弃土场选址优化子系统求得取弃土场址解;其次,基于粒子群算法通过更新线路土方调配段落划分来累进迭代寻求最优解。以某复杂山区铁路为例,对铁路线路土方调配及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模型进行案例验证,与人工方案相比,最终机选最优方案可节省13.77%的综合费用。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有效性,可提高铁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求解效率,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铁路线路
土方调配
取弃土场选址
协同优化
累进求解算法
Keywords
railway alignments
earthwork allocation
borrow/
waste
site selection
concurrent optimization
progressive
solution
algorithm
分类号
U215.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集流体分离与正极材料再生
被引量:
6
11
作者
陈娟
张承龙
张西华
马恩
机构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市逆向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9,共9页
基金
上海市逆向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A30YD230111-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904400)。
文摘
通过优化NaOH碱溶条件高效去除集流体黏结剂,保留完整铝箔;利用固相法再生LiFePO 4。当NaOH为0.8 mol/L、固液比20 mL/g、40℃反应10 min,正极材料的分离率达到99.78%,超声1 min后铝箔回收率为76%,解决了碱溶条件下铝箔回收的繁琐问题。球磨转速500 r、球磨5 h,补充10%高纯LiFePO 4的方式固相再生,再生LiFePO 4的最高放电比容量为新材料的94.75%,60次循环测试后为初始放电比容量的88.62%。
关键词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
碱溶-超声法
高效分离
固相再生
Keywords
waste
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y
alkali
solution
-ultrasonic method
high efficiency separation
solid phase regeneration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废渣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释放特性
被引量:
1
12
作者
周廷艺
林发利
韩志伟
吴攀
何守阳
机构
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大学国际工程技术学院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41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612442,4226701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500)
+1 种基金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1]2037号,黔科合基础-ZK[2004]重点018)
贵州大学人才引进项目(贵大人基合字(2010)046号)。
文摘
赤泥和锰渣等伴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放射性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分析了贵州典型的赤泥和锰渣样中^(238)U、^(232)Th、^(226)Ra和^(40)K这4种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利用静态浸泡实验研究了其释放特性,并对浸出液的释放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产生的赤泥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较老化赤泥高,电解锰渣中天然核素含量低于锰矿渣。废渣浸出液中核素比活度依次是^(40)K>^(226)Ra>^(238)U>^(232)Th,但固液分配系数(K_(d))显示废渣天然核素的释放能力为^(226)Ra>^(40)K>^(238)U>^(232)Th,^(226)Ra易被水浸泡或淋滤释放进入水体产生环境风险。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准则和美国环境保护局(United Stat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放射性核素风险评价结果显示,^(232)Th水浸释放的环境风险较小;随着浸泡时间增加,锰渣中^(238)U在90 d时均超过了WHO(10 Bq·L^(-1))和US EPA(11.1 Bq·L^(-1))限值,赤泥中仅老化赤泥在90 d时超出WHO限值。废渣浸泡7 d内^(226)Ra均已超出WHO(1.0 Bq·L^(-1))和US EPA(2.22 Bq·L^(-1))的限值,^(226)Ra释放风险随着浸泡时间增加导致不断增高,第90天时新鲜赤泥分别超出31.09倍和14.00倍。^(226)Ra释放产生的高风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应是废渣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释放风险管控的重点对象。
关键词
废渣
天然放射性核素
静态浸泡
固液分配系数
放射性风险
Keywords
waste
residues
natural radionuclides
static immersion
solid-
solution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radioactive risk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剂萃取法自铝材抛光废液中分离去除硫酸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慧
李世鑫
宾丽英
汤兵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36,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2010B031700026)
企业联合攻关项目(20HK0333)。
文摘
研究了利用溶剂萃取体系自铝材抛光废液中分离去除硫酸并纯化提取磷酸的工艺。系统考察三烷基胺(N235)浓度、萃取温度、相比、振荡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用McCabe-Thiele图解法预测理论阶段数,结果表明在相比为O/A=2的三个理论阶段后,98%以上的H_(2)SO_(4)将被去除。设计了一系列串级实验进行三级逆流萃取模拟,得到H_(2)SO_(4)的萃取率为95.40%,H_(3)PO_(4)的萃取率仅为3.33%。结果表明该体系对硫酸具有较高选择性,可实现H_(3)PO_(4)与H_(2)SO_(4)的高效分离。通过机理研究可知,萃取配合物以H_(2)SO_(4)·2[N235]形式存在,H_(2)SO_(4)通过与N235形成离子对络合物被萃取进入有机相中。
关键词
溶剂萃取法
N235
铝材抛光废液
硫酸
磷酸
Keywords
solvent extraction
N235
waste
aluminum polishing
solution
sulfuric acid
phosphoric acid
分类号
TQ126.35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TQ028.32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提锂废液中提取Rb、Cs及其动力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满家汀
汪金良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
江西理工大学工程研究院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1-791,共11页
基金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20213BCJ22003)。
文摘
本文利用t-BAMBP+液体石蜡从提锂废液中同时提取Rb、Cs,并进行萃取动力学分析。此外,还研究了废液碱度、温度、相比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在c(OH^(-))=0.4 mol/L、t-BAMBP的体积分数为35%、相比(V_(O)/V_(A))为1.2、萃取温度为25℃、萃取时间为2 min、振荡速度为180 r/min的条件下,Rb^(+)、Cs^(+)的萃取率分别为68.22%、97.57%。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三级逆流萃取,Rb^(+)、Cs^(+)的萃取率分别达到96.06%、99.96%。对负载的有机相进行二级洗涤-二级反萃,结果显示洗涤阶段去除了绝大部分的Li^(+)、Na^(+)、K^(+),而Rb^(+)保持较低的洗涤率,Cs^(+)不被洗涤;99.15%的Rb^(+)和99.98%的Cs^(+)被有效地反萃。Rb的萃取动力学分析表明:Rb^(+)的萃取表观活化能E_(a)=-11.48 kJ/mol,传质过程受扩散和化学反应混合控制。
关键词
t-BAMBP
废液
铷
铯
液体石蜡
Keywords
t-BAMBP
waste
solution
rubidium
cesium
liquid paraffin
分类号
TF804.2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实膨润土与孔隙溶液物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廖饶平
陈永贵
刘聪
叶为民
乌东北
王琼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65-247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25701,41977232,42030714)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项目(2023ZKZD26)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土木工程Ⅰ类高峰学科建设经费(2022-3-ZD-08)。
文摘
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工程屏障,高压实膨润土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将受到围岩地下水及其化学成分的渗入作用,膨胀性能不断衰减,最终威胁处置安全。在阐述孔隙溶液对高压实膨润土水化膨胀过程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高压实膨润土与孔隙溶液物理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孔隙溶液对高压实膨润土的物理作用机制包括晶层膨胀、扩散双电层膨胀和吸附作用等3种。其中,孔隙溶液对晶层膨胀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时表现为促进作用,高浓度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取决于孔隙溶质吸力与临界吸力的差;孔隙溶液对扩散双电层的抑制作用是导致有效孔隙通道扩大、渗透和扩散系数增大的主要原因;pH对膨润土表面活性位点和核素水解的影响是引起吸附特性变化的主要原因,背景离子的竞争吸附作用致使膨润土对核素离子的吸附量显著减少。目前,孔隙溶液作用的参数概化、有效孔隙量化和吸附化学模型的研究仍有不足。因此,进一步优化本构模型中孔隙溶液作用的化学参数,明确不同尺度孔隙的等效量化研究,构建约束条件下压实膨润土多组分竞争吸附模型仍是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深地质处置库
高放射性废物
高压实膨润土
孔隙溶液
作用机制
进展
Keywords
deep geological repository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highly compacted bentonite
pore
solution
physical interaction mechanism
advance
分类号
TU41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胺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6
作者
刘继艳
牟洪祥
隋立华
刘静如
张树才
机构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化学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
出处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9-779,共11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项目(A-691)。
文摘
氧化降解技术(包括氧化剂直接氧化法、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生物降解法等)和净化回收技术(包括过滤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减压蒸馏法等)被用于废胺液的处理过程,因后者可实现胺液的循环利用、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而更具优势。本文介绍了废胺液的来源与危害,综述了废胺液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内在优势、技术瓶颈和应用效果,并对废胺液净化回收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危废资源化
废胺液
胺液降解
胺液净化
化学氧化
Keywords
hazardous
waste
recycling
waste
amine
solution
amine
solution
degradation
amine
solution
purification
chemical oxida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电解黑酸硫化脱砷热力学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周兆安
李俊
刘小文
毛谙章
周爱青
机构
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工业固废含铜污泥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1,共5页
文摘
运用HSC Chemistry 9.0热力学软件对铜电解黑酸硫化脱砷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H_(2)S可以实现对高浓度硫酸体系中亚砷酸和砷酸的硫化沉淀。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黑酸硫化脱砷试验,考察了硫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硫化沉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H_(2)S用量为理论量的0.87倍、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经硫化沉淀后的黑酸含砷量从6777.52 mg/L降至10.68 mg/L,黑酸中砷、铜、锑去除率分别为99.84%、99.76%、99.33%,铁镍几乎不沉淀,脱砷渣中砷和硫质量分数分别为43.21%和44.68%,其中硫化砷形态的硫质量分数为42.33%,硫化砷S/As物质的量比为2.29,产物为As_(2)S_(3)和As_(2)S_(5)等的混合物。热力学分析与试验结果略有出入,但其对试验和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铜电解
黑酸
硫化沉淀
砷
热力学
脱砷
硫化砷
Keywords
copper electrolysis
waste
acidic
solution
precipitation by sulfuration
arsenic
thermodynamics
arsenic removal
arsenic sulfide
分类号
TF81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X75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Q126.4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砷化镓废料中镓的高效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18
作者
刘芳芳
王坚
朱建华
刘重伟
机构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
出处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904900)。
文摘
在砷化镓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料,该废料的回收是目前镓生产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合目前各类砷化镓废料回收工艺的优点,针对目前回收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浸出-萃取-电积工艺,浸出采用洗镓盐酸液作为浸出液。研究在浸出、萃取、电积等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工艺条件进行了条件试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浸出过程在洗镓盐酸液低酸条件(酸度为1 mol/L)下通过控制升温梯度控制浸出体系电位,终点温度75℃,浸出时间4 h,砷浸出率达到96%以上,镓浸出率达到97%;萃取采用P204为萃取剂,两级萃取,镓萃取率达到99%,同时P204对砷无萃取效果,镓与砷的分离效率达到99%以上;反萃使用150 g/L NaOH为反萃剂,相比O/A为2/1,镓反萃率达到99.9%;通过在反萃液中添加0.15 g/L EDTA,电流效率由41%提高至78%,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将电积后液作为反萃剂进行循环利用,经过3次循环实验,镓浸出率稳定在97%,镓萃取率稳定在99.6%,反萃率稳定在99.9%,电流效率稳定在78%,循环使用电积后液,对反萃效率以及电流效率均无明显影响,循环利用效果优异,镓直收率达到96%。该工艺过程无砷化氢剧毒气体产生,且有效回收了砷化镓废料,实现了镓与砷的高效分离,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砷化镓废料
洗镓盐酸液
低酸浸出
镓、砷分离
浸出-萃取-电积
升温梯度
EDTA
砷化氢
Keywords
gallium arsenide
waste
gallium washing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low acidity leaching
separation of gallium and arsenic
leaching-solvent extraction-electrowinning
temperature gradient
EDTA
AsH3
分类号
TF843.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渣吸附U(Ⅵ)的特性
被引量:
13
19
作者
刘希涛
李广悦
胡南
王永东
丁德馨
机构
南华大学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焦家金矿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91-329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4047)
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0GK2025)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0A103)~~
文摘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铀溶液初始pH、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吸附剂粒度、温度对茶渣吸附U(Ⅵ)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及等温吸附特性,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H对茶渣吸附U(Ⅵ)的影响较大,pH为2和6时吸附量分别为13.90、43.19mg.g-1。茶渣吸附U(Ⅵ)的过程较慢,吸附过程需要12h才能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的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效果优于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量随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吸附率则相反。铀溶液初始浓度为10~100mg.L-1,相应的吸附量为9.40~70.05mg.g-1,吸附率为94.04%~70.05%。茶渣吸附U(Ⅵ)的动力学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数据对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度较高。茶渣粒度及温度对茶渣吸附U(Ⅵ)的影响不大。茶渣吸附U(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基团有羟基、羰基、硝基、P—O、Si—O。
关键词
茶渣
铀溶液
吸附动力学
等温吸附线
Keywords
tea
waste
aqueous uranium
solution
adsorption kinetics
adsorption isotherm
分类号
O647.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氰化贫液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
11
20
作者
杨静
张亚莉
于先进
房涛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8-280,共3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0EL006)
文摘
介绍了氰化贫液的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净化法(碱氯氧化法,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臭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微生物氧化法)和回收法(酸化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溶剂萃取法,膜法)及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提出了研发新工艺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氰化贫液
处理
方法
评价
Keywords
cyanide
waste
solution
treatment
process
review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细菌的耐盐调控及其在高盐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应用
田晴
刘青盟
李方
杨波
张思远
关自良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铝碱性废液资源化利用制备活性氧化铝载体
李骞
韩雨琪
张雁
杨永斌
董海刚
杜安睿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化学溶液下再生砖混骨料强化及微观机理研究
邱继生
王建伟
冯泽平
肖智杰
张禹卿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咪唑基功能树脂的制备及其对酸性溶液中铀的吸附性能
杨吴馨晨
王笑泽
勾阳飞
常华
李昊
陈树森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搅拌速度对废电路板酸浸液中脉冲电沉积铜箔的影响
孙艳
刘洪军
李亚敏
李伟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压实膨润土与孔隙溶液化学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廖饶平
陈永贵
刘聪
叶为民
乌东北
王琼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厨余垃圾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陈有先
刘芳
袁宗胜
林凡
林仞
林祖严
蒋清松
《福建农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化学沉淀法回收硫酸锰废液中的锰
何欢
李绵庆
谭崇梅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腔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定量分析地浸溶液中的酸根离子
李文
罗成奎
陈士恒
靳昊澍
李杰
李迤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复杂山区铁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
吕春妍
蒲浩
宋陶然
李伟
彭利辉
钟晶
徐占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集流体分离与正极材料再生
陈娟
张承龙
张西华
马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典型废渣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释放特性
周廷艺
林发利
韩志伟
吴攀
何守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溶剂萃取法自铝材抛光废液中分离去除硫酸及其机理的研究
陈慧
李世鑫
宾丽英
汤兵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从提锂废液中提取Rb、Cs及其动力学基础研究
满家汀
汪金良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高压实膨润土与孔隙溶液物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廖饶平
陈永贵
刘聪
叶为民
乌东北
王琼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废胺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刘继艳
牟洪祥
隋立华
刘静如
张树才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铜电解黑酸硫化脱砷热力学分析及试验研究
周兆安
李俊
刘小文
毛谙章
周爱青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砷化镓废料中镓的高效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刘芳芳
王坚
朱建华
刘重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茶渣吸附U(Ⅵ)的特性
刘希涛
李广悦
胡南
王永东
丁德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氰化贫液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杨静
张亚莉
于先进
房涛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