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so-scale vortex effects on the track of a tropical cyclone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哲贤 孙治安 平凡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581-585,共5页
This paper examines initial meso-scale vortex effects on the motion of a tropical cyclone (TC) in a system where coexisting two components of TC and meso-scale vortices with a barotropic vorticity equation model. Th... This paper examines initial meso-scale vortex effects on the motion of a tropical cyclone (TC) in a system where coexisting two components of TC and meso-scale vortices with a barotropic vorticity equation model. The initial mesoscale vortices are generated stochastically by employing Reinaud's method. The 62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and analys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ffec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lection of the TC track at t = 24 h induced by the initial meso-scale vortices ranges from 2 km to 37 km with the mean value of 13.4 km. A more significant deflection of the TC track can be reduced when several initial meso-scale vortices simultaneously appear in a smaller TC circulation area. It ranges from 22 km to 37 km with the mean value of 28 km, this fact implies that the initial meso-scale vortices-induced deflection may not be neglected some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scale vortex tropical cyclon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尺铁路桥箱梁风洞试验涡振对比
2
作者 王骑 黄林 +2 位作者 高贵 李世文 宁伯伟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8,76,共6页
研究目的:整体式钝体钢箱梁作为大跨度铁路桥近年来采用的一种主梁形式,涡激振动现象较为显著,为研究比例尺对铁路桥钝体箱梁节段模型涡振试验的影响,采用1∶90、1∶50与1∶25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比不同比例尺试验下铁路桥钝体箱梁断面... 研究目的:整体式钝体钢箱梁作为大跨度铁路桥近年来采用的一种主梁形式,涡激振动现象较为显著,为研究比例尺对铁路桥钝体箱梁节段模型涡振试验的影响,采用1∶90、1∶50与1∶25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比不同比例尺试验下铁路桥钝体箱梁断面的涡振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铁路桥钝体箱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的适宜缩尺比。研究结论:(1)铁路桥钝体箱梁的涡激振动试验结果受模型比例尺影响较大,其中1∶50节段模型试验中获得的断面涡振响应最为显著,通过1∶25比例尺试验获得的断面涡振响应较小,但该两种比例尺模型的主要涡振特性试验结果大致吻合;(2)1∶90节段模型试验在各风攻角下均没有测试到断面的涡振响应,采用小尺度模型试验无法有效反映钝体箱梁铁路桥实桥的涡振特性;(3)在不考虑节段模型系统满足与实桥间质量与质量惯性矩相似律的条件下,可以在小尺度(1∶90比例尺)模型试验中获得铁路桥钝体箱梁断面的涡激振动,虽无法借此判定实际铁路桥梁的涡振响应,但可借此对比断面涡振性能的高低,在主梁设计阶段初期辅助完成气动优化措施的研究;(4)本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度铁路桥箱梁的风洞试验比例尺设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钝体箱梁 涡激振动 风洞试验 模型比例尺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刚度、阻尼和风载参数对风致涡激振动的影响
3
作者 李天鹏 黄坤 +1 位作者 许蔚 黄晓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0-1167,共8页
悬索桥较低刚度使得其风致涡激振动较容易被激发,并产生复杂的异常运动。使用悬索桥竖向弯曲运动偏微分方程,定性的探究了悬索桥结构刚度、阻尼和风载参数对涡激振动影响。首先,使用伽辽金法把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在前两阶竖向正对称弯曲... 悬索桥较低刚度使得其风致涡激振动较容易被激发,并产生复杂的异常运动。使用悬索桥竖向弯曲运动偏微分方程,定性的探究了悬索桥结构刚度、阻尼和风载参数对涡激振动影响。首先,使用伽辽金法把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在前两阶竖向正对称弯曲模态截断,得到两个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之后,使用多尺度法对该常微分方程组进行摄动求解,得到悬索桥在前两阶竖向正对称弯曲模态主共振时的近似解析解。最后,通过近似解析解分析了虎门大桥风致涡激振动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悬索桥数学模型中的三次非线性项对结构的非线性振动行为有显著影响;当风的涡激频率小于悬索桥固有频率时,伴随风载的变化,振动幅值将产生跳跃现象;结构阻尼和刚度对悬索桥的涡激振动均有明显影响,伴随阻尼和刚度的增加振动的幅值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风致涡激振动 多尺度法 结构刚度 结构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纱线的标准化建设
4
作者 汤龙世 段丽慧 《纺织器材》 2024年第2期10-13,共4页
为了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喷气涡流纺纱线的发展与进步,从现行标准化体系出发,介绍喷气涡流纺的产业化进程以及环锭纺、转杯纺、喷气涡流纺等主要纺纱技术标准化建设情况;通过阐述喷气涡流纺纱线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及已评审通过... 为了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喷气涡流纺纱线的发展与进步,从现行标准化体系出发,介绍喷气涡流纺的产业化进程以及环锭纺、转杯纺、喷气涡流纺等主要纺纱技术标准化建设情况;通过阐述喷气涡流纺纱线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及已评审通过待发布的标准,分析喷气涡流纺纱线的标准化建设现状;根据行业创新发展方向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展望喷气涡流纺纱线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指出: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喷气涡流纺纱线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已发布实施的喷气涡流纺纱线标准推动了行业规范化发展;企业应顺应产业创新发展方向,立足国家政策支持,重视标准化建设,将标准制定与科技项目相结合,加快各层级喷气涡流纺纱线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建设和完善其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纱线 标准化 生产规模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渠湍流横向涡旋的尺度与环量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钟强 陈启刚 +1 位作者 李丹勋 王兴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6-70,共5页
为了分析明渠湍流中横向涡旋的尺度与动力学特征,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频粒子图像测速系统测量了6种水流条件下的明渠恒定均匀流时间序列流场,使用涡旋提取方法识别涡旋,使用一套简洁客观的涡旋尺度及环量确定方法,分析了明渠湍流横向涡半... 为了分析明渠湍流中横向涡旋的尺度与动力学特征,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频粒子图像测速系统测量了6种水流条件下的明渠恒定均匀流时间序列流场,使用涡旋提取方法识别涡旋,使用一套简洁客观的涡旋尺度及环量确定方法,分析了明渠湍流横向涡半径与环量的特征。涡旋的无量纲尺度与强度仅与所在位置有关,与雷诺数等其它因素均无关系。从壁面附近至对数区的上边界,涡旋的平均半径增大。受水面影响,半水深以上的涡旋半径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在黏性作用下,涡旋的平均环量由壁面至水面总体呈减小趋势。时均剪切对逆向涡旋的尺度与强度均有抑制作用,其平均尺度与环量在全水深均小于正向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湍流 横向涡旋 尺度 环量 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圆柱绕流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姣 张宾 +1 位作者 唐湛棋 陈文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90,共10页
投弃式海流剖面仪(Expendable Current Profiler,XCP)周围流场是典型的旋转圆柱绕流。探头周围流场对探头的运动状态起决定性作用,这直接关系到探头的测量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旋转圆柱周围流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在循环水槽中进行,通过PI... 投弃式海流剖面仪(Expendable Current Profiler,XCP)周围流场是典型的旋转圆柱绕流。探头周围流场对探头的运动状态起决定性作用,这直接关系到探头的测量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旋转圆柱周围流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在循环水槽中进行,通过PIV对雷诺数保持不变(Re=1000)、不同圆柱旋转速度比(α=0、0.5、1.0、1.5、2.0、2.5、3.0、3.5、4.0、4.5和5.0)的圆柱下游尾流场进行研究。通过选取不同旋转速度比的任一时刻的瞬态流场,来分析旋转对圆柱尾流结构的影响。为了获得流场的频率信息,对所获得流场信息进行能谱分析来获取涡旋的脱落频率,并进一步使用正交模态分解对流场进行分析,给出了流场主要拟序结构及其能量与转速比的变化趋势。发现圆柱旋转改变圆柱尾流结构,使尾迹尺度变小。在旋转速度比0≤α≤2.0时,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涡旋脱落,并且涡旋脱落的频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且当转速比2.0<α≤5.0时尾迹流场的周期性减弱,涡旋脱落变得不明显,流场表现出低频、剪切层的区域特征。随着转速变大,涡旋尺度变小。在较高旋转速度比时,流场中能量被重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柱 转速比 涡旋脱落频率 涡旋尺度 正交模态分解 PIV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进水池自由表面漩涡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自明 王月华 +1 位作者 韩晓维 叶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8-160,164,共4页
泵站进水池自由表面漩涡是影响泵站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准确判断泵站在实际运行中是否会产生吸气漩涡,研究了进水口淹没深度H/D以及淹没弗劳德数与泵站进水口吸气漩涡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了泵站进口水工模型试验对漩涡判断标准进行... 泵站进水池自由表面漩涡是影响泵站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准确判断泵站在实际运行中是否会产生吸气漩涡,研究了进水口淹没深度H/D以及淹没弗劳德数与泵站进水口吸气漩涡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了泵站进口水工模型试验对漩涡判断标准进行验证,试验中选择增加流量来消除物模试验中的缩尺效应。结果表明,泵站进口漩涡试验与临界淹没深度以及淹没弗劳德数对泵站进口是否发生进气漩涡的判断是基本一致的,临界淹没深度以及淹没弗劳德数可作为泵站进口是否发生吸气漩涡的依据,但是泵站进口仍然发生了3~4型漩涡,宜考虑防止出现。该研究可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表面漩涡 缩尺效应 淹没深度 淹没弗劳德数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雨锋致洪暴雨的β中尺度涡旋机理的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陆汉城 成巍 +2 位作者 朱民 宋晓亮 康建伟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2年第4期70-76,共7页
利用模式高分辨率资料 ,对 β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和发展的机理进行探讨 ,发现在湿中性条件下 ,中尺度气旋得到强烈发展是与物理量的中尺度输送和集中及局地区域产生急剧陡峭的上升运动有关。用辐散风动能转换函数诊断分析了暴雨不同时... 利用模式高分辨率资料 ,对 β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和发展的机理进行探讨 ,发现在湿中性条件下 ,中尺度气旋得到强烈发展是与物理量的中尺度输送和集中及局地区域产生急剧陡峭的上升运动有关。用辐散风动能转换函数诊断分析了暴雨不同时期β中尺度涡旋系统发展的能量来源 ,得出能量转换与涡散场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这种能量转换增强与涡散场发展相互促进的正反馈过程是系统发展增强的主要因素 ,同时使得强烈上升运动不致很快消失 ,是暴雨生命史维持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锋 致洪暴雨 涡旋机理 β中尺度涡旋系统 能量转换 涡散场 天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试验的实尺度立管涡激振动响应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任铁 付世晓 +1 位作者 李润培 杨建民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4-370,共7页
为了研究立管涡激振动模型试验与实尺度立管涡激振动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文章从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出发,基于涡激振动预报方法的理论分析;通过对模型试验中按照相似理论换算得到的流速进行调整的方法,改变模型立管的涡激振动响应,... 为了研究立管涡激振动模型试验与实尺度立管涡激振动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文章从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出发,基于涡激振动预报方法的理论分析;通过对模型试验中按照相似理论换算得到的流速进行调整的方法,改变模型立管的涡激振动响应,并逼近实尺度立管的涡激振动响应。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试验流速,提高试验的雷诺数,可以使立管模型的涡激振动响应模态数、无量纲振幅RMS(A/D)响应与实尺寸立管很好地符合。针对不同的缩尺比模型,给出了立管模型试验流速与其模拟的真实流速之间的对应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尺度效应 响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梢涡空泡初生预报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宝玉 熊鹰 叶金铭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2,共6页
应用气泡动力学方程和气泡运动微分方程研究了梢涡空泡的初生问题。建立了球形气泡平均压力模型,通过模拟梢涡流场中的球形气泡形态对梢涡空泡的初生进行预报。应用平均压力模型分别计算了三种尺度水翼梢涡流场中不同初始尺寸气泡在一... 应用气泡动力学方程和气泡运动微分方程研究了梢涡空泡的初生问题。建立了球形气泡平均压力模型,通过模拟梢涡流场中的球形气泡形态对梢涡空泡的初生进行预报。应用平均压力模型分别计算了三种尺度水翼梢涡流场中不同初始尺寸气泡在一定时间内的半径和辐射声压,梢涡用轴向梢涡尺寸不变的兰金涡代替。计算结果表明:从光学法和声学法角度选取空化初生判断标准可以预报梢涡空泡的初生空泡数;预报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空泡初生换算准则基本符合实验确定的相似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动力学 空泡初生 兰金涡 相似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雨锋致洪暴雨β中尺度涡旋的数值试验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巍 陆汉城 +2 位作者 朱民 宋晓亮 康建伟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2年第5期80-86,共7页
运用 PSU/NCAR的 MM5 V2的嵌套模式 ,对 1 998年 7月的武汉致洪暴雨过程作了成功的数值模拟。并运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引起此次特大暴雨的 β中尺度涡旋系统的结构作了诊断分析。分析了涡旋系统在 3个不同时期的三维结构特征 ,... 运用 PSU/NCAR的 MM5 V2的嵌套模式 ,对 1 998年 7月的武汉致洪暴雨过程作了成功的数值模拟。并运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引起此次特大暴雨的 β中尺度涡旋系统的结构作了诊断分析。分析了涡旋系统在 3个不同时期的三维结构特征 ,特别是得到与暴雨雨团相联系的β中尺度垂直环流分布特征。指出涡旋系统的水平范围在 90 km左右 ,涡旋环流只在对流层中层 ( 85 0 h Pa~ 65 0 h Pa)比较明显 ,与涡旋相伴的是一个在狭窄区域内物理量高度集中 ,并向垂直方向发展的暖心正涡度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锋 致洪暴雨 数值试验 β中尺度涡旋系统 能量转换 天气过程分析 涡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闸门前漩涡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洪亮 刘亚坤 +1 位作者 张鸿煜 刘洁洁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5,共6页
吸气漩涡是水利工程中进水口前常见的水力学问题,模型试验是研究进水口前漩涡特性的常用方法。目前关于漩涡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淹没水深较大、进水口结构不变的泄洪洞以及电站进水口等,而对于弧形闸门局部开启时闸前漩涡特性的研究较... 吸气漩涡是水利工程中进水口前常见的水力学问题,模型试验是研究进水口前漩涡特性的常用方法。目前关于漩涡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淹没水深较大、进水口结构不变的泄洪洞以及电站进水口等,而对于弧形闸门局部开启时闸前漩涡特性的研究较少。为了研究弧形闸门前漩涡的水力特性以及黏性力和表面张力对弧形闸门前漩涡的影响,以某泄洪闸弧形闸门为研究对象,采用2个不同比尺的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方法,对弧形闸门局部开启时闸前吸气漩涡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闸前漩涡是行进水流横向和纵向突然收缩共同作用的结果。弧形闸门前水面紊动较大,所以闸前漩涡频率较高,持续时间较短,闸门开度越大,闸前吸气漩涡越强。若按照弗劳德数准则设计模型试验,当来流雷诺数和韦伯数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可以忽略黏性力和表面张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漩涡 模型试验 比尺影响 雷诺数 韦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雾化喷嘴强化湍流扩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洪铭 邹正平 +1 位作者 史伟 黄学民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 CSCD 1995年第4期36-40,共5页
用热线风速仪对气动雾化喷嘴出口的气相湍流速度场进行测量,得到了气流的脉动速度及旋涡尺度分布。用浓度测量仪测量了喷嘴出口液相浓度的分布。研究表明,湍流脉动对细小雾滴的扩散具有促进作用,而气流的大尺度旋涡对液滴扩散的作用... 用热线风速仪对气动雾化喷嘴出口的气相湍流速度场进行测量,得到了气流的脉动速度及旋涡尺度分布。用浓度测量仪测量了喷嘴出口液相浓度的分布。研究表明,湍流脉动对细小雾滴的扩散具有促进作用,而气流的大尺度旋涡对液滴扩散的作用更加明显。内气路采用径向射流型式,可以增大气流的旋涡尺度,加强对液滴的扰动,因此对喷雾浓度的均匀分布大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 气动雾化喷嘴 速度场 湍流扩散 热线风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金凤 汪健生 孙健 《节能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399-401,共3页
对布置有不同高度的小尺度涡流发生器的矩形槽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其传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小尺度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的特点和机理。从流体流动对温度场影响的角度来说明对流换热的物理机制。
关键词 小尺度涡流发生器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涡度发展与β中尺度低涡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勇强 陈中一 +1 位作者 周祖刚 朱相富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4年第6期81-87,共7页
利用中尺度暴雨模式MRM1,对1998年7月21、22日湖北黄石的β中尺度低涡及特大暴雨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湿位涡守恒原理对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β中尺度低涡是在低层θe水平梯度加大,θe等值线变得更加倾斜、... 利用中尺度暴雨模式MRM1,对1998年7月21、22日湖北黄石的β中尺度低涡及特大暴雨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湿位涡守恒原理对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β中尺度低涡是在低层θe水平梯度加大,θe等值线变得更加倾斜、近似陡立而发生SVD的情况下产生的。pm1在本次特大暴雨过程中是主要的,大大超过pm2,低层对流稳定度绝对值的迅速减小造成垂直涡度的急剧增大,从而形成β中尺度低涡。因此,θe等值线变得陡立可能是气旋性涡度激烈发展导致对流性特大暴雨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中尺度低涡 倾斜涡度发展 湿位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湍流场中小尺度涡结构对光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东 段玥 陈科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17-2222,共6页
从高超声速湍流流场中的多尺度涡结构入手,基于随机透镜理论,利用经典的Mie散射理论对不同尺度涡结构产生的气动光传输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到涡结构的散射特性与其尺度的相关性;再结合由不同马赫数下的CFD流场数据得到的Strehl比以及不同... 从高超声速湍流流场中的多尺度涡结构入手,基于随机透镜理论,利用经典的Mie散射理论对不同尺度涡结构产生的气动光传输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到涡结构的散射特性与其尺度的相关性;再结合由不同马赫数下的CFD流场数据得到的Strehl比以及不同雷诺数条件下的风洞测试试验序列图像中退化图像能量集中度的统计结果,分析高超声速湍流流场中小尺度涡结构的分布规律及其演化过程;建立气动光学畸变与小尺度涡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Mie散射理论可以直观分析高超声速湍流流场中不同尺度涡结构的分布情况和由此带来的光学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光学 MIE散射 小尺度涡结构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层强化混合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纪生 肖左利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8-176,共9页
受 Wang & Fiedler(1997)的实验的启发,采用高阶精度的差分格式,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二维混合层及限于两平板间的二维混合层(二维受限混合层)入口处加振动对提高混合层混合效率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对... 受 Wang & Fiedler(1997)的实验的启发,采用高阶精度的差分格式,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二维混合层及限于两平板间的二维混合层(二维受限混合层)入口处加振动对提高混合层混合效率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对二维混合层,振动的频率越低,在混合层中产生的大尺度涡结构的尺度越大,在频率很低时,涡具有相似性;对限于两平板间的二维混合层,在一定的振动频率下,混合层中产生的涡较大而且破碎得也较好,这将有利于混合.这一结论与 Wang & Fiedler(1997)的实验观测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受限混合层 混合效率 振动 频率 大尺度涡结构 高阶精度差分格式 流体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悬臂流线型箱梁大比例节段模型涡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春光 陈政清 韩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8,共7页
大比例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是预测大跨度桥梁主梁涡振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为研究带悬臂流线型箱梁涡振性能影响因素及气动优化措施,以某大跨悬索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1∶25大比例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试验研究了不同来流攻角状态下主梁断面... 大比例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是预测大跨度桥梁主梁涡振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为研究带悬臂流线型箱梁涡振性能影响因素及气动优化措施,以某大跨悬索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1∶25大比例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试验研究了不同来流攻角状态下主梁断面的涡振性能,并检验了移动检修轨道位置、安装悬臂、轨道导流板以及底板竖直稳定板等气动措施的制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攻角由负变正,断面的扭转涡振性能逐渐变差;检修轨道向底板中央移动能有效降低涡振振幅,同时在检修轨上附加导流板能进一步地优化涡振性能,并且导流板越宽效果越明显;悬挑臂导流板以及底板设竖直中央稳定板不适于提高本文主梁断面涡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挑人行道板箱梁 涡激振动 大比例节段模型 气动措施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尾迹影响旁路转捩末期发卡涡涡包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湛棋 姜楠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7-1042,共6页
基于TR-PIV技术,通过侧视和俯视两种情况对圆柱尾迹影响下旁路转捩末期发卡涡涡包的结构及特征尺寸进行了实验研究.结合二维空间子波变换和λ_(ci)准则,运用线性随机估计方法对速度信号进行条件平均.在侧视情况下,条件平均结果显示,在... 基于TR-PIV技术,通过侧视和俯视两种情况对圆柱尾迹影响下旁路转捩末期发卡涡涡包的结构及特征尺寸进行了实验研究.结合二维空间子波变换和λ_(ci)准则,运用线性随机估计方法对速度信号进行条件平均.在侧视情况下,条件平均结果显示,在边界层中一系列发卡涡涡头与壁面构成17°的倾角,并且被尾迹涡所占据的低速区域出现在涡包上方的主流区中.在俯视的结果中,沿流向方向拉伸(流向尺度3δ,展向尺度0.55δ)的低速条带结构出现在法向高度为y/δ=0.2的流向-展向平面中,并且在该低速条带的两侧对称地出现了沿流向分布的反向旋转的涡结构.可以得出:在圆柱尾迹影响下旁路转捩的末期,由于尾迹涡诱导作用的影响,发卡涡涡包在形态上显示出了更大尺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尾迹 旁路转捩 发卡涡涡包 条件平均 统计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7.21”武汉特大暴雨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20
作者 康建伟 朱民 陆汉城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2年第5期74-79,共6页
对“98 .7.2 1”武汉特大暴雨发生时大气不同尺度的环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指出亚欧中高纬度经向环流的持续发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的异常偏南及其内部强度变化的不均、中层短波槽系统的东移阻滞和与暴雨相伴而生的β中尺度... 对“98 .7.2 1”武汉特大暴雨发生时大气不同尺度的环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指出亚欧中高纬度经向环流的持续发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的异常偏南及其内部强度变化的不均、中层短波槽系统的东移阻滞和与暴雨相伴而生的β中尺度强涡旋系统 ,是这次暴雨过程大气环流的典型特征。还对直接造成武汉特大暴雨的强对流云团、β中尺度强涡旋系统的部分动力和热力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8.7.21”武汉特大暴雨 流特分析 大气环流 β中尺度强 涡旋系统 强对流云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