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B_(12)对反刍动物生理功能及其在生鲜乳中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驰 何超英 +2 位作者 刘腾阳 师旭明 赵芸君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29-33,共5页
随着生产水平、饲养方式、日粮组成的改变,以及动物源性饲料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禁用,反刍动物瘤胃中合成的维生素B_(12)能满足营养需要受到质疑。维生素B_(12)对生产性能、健康等具有正性影响,且对人类健康也具有积极作用。该文对主要... 随着生产水平、饲养方式、日粮组成的改变,以及动物源性饲料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禁用,反刍动物瘤胃中合成的维生素B_(12)能满足营养需要受到质疑。维生素B_(12)对生产性能、健康等具有正性影响,且对人类健康也具有积极作用。该文对主要对反刍动物维生素B_(12)的营养生理功能、生鲜乳中维生素B_(12)含量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反刍动物维生素B_(12)营养研究及生产富含维生素B_(12)的功能性牛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维生素b_(12) 生理功能 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唐钊 吴春磊 +4 位作者 余沁楠 朱峰 薛向东 贺俊 张会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113-2116,共4页
目的探究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确诊的61例伴有HHcy的ED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最终观察组入... 目的探究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确诊的61例伴有HHcy的ED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最终观察组入组37例,对照组入组22例。观察组口服叶酸片及维生素B_(12)片;对照组无药物干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叶酸水平,使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量表(IIEF-5)评定勃起功能状态。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及IIEF-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及IIEF-5评分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Hcy水平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方案可以降低伴HHcy的E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改善勃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叶酸 维生素b_(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缺乏致婴儿继发性甲基丙二酸血症临床诊治体会
3
作者 王小红 毋盛楠 +3 位作者 杜萌萌 卫海燕 苏畅 陈永兴 《儿科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2)缺乏导致的继发性甲基丙二酸血症(S-MMA)临床表现、生化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的11例确诊为维生素B_(12)缺乏导致继发性S-MMA(S-MMA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2)缺乏导致的继发性甲基丙二酸血症(S-MMA)临床表现、生化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的11例确诊为维生素B_(12)缺乏导致继发性S-MMA(S-MMA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母亲孕期情况及生化特点。依据年龄、性别按照1∶3匹配同期确诊为cblC型MMA(C-MMA组),维生素B_(12)缺乏非MMA组为维生素B_(12)缺乏组10例,应用SPSS 20.0软件比较三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三组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呕吐、发育落后,S-MMA组及C-MMA组患儿头颅磁共振主要表现为髓鞘化落后。S-MMA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上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同型半胱氨酸、丙酰肉碱(C3)、丙酰肉碱/乙酰肉碱(C3/C2)、尿甲基丙二酸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MA患儿预后良好,极个别(9%)因诊断治疗较晚遗留轻度智力低下和运动落后。S-MMA组与C-MMA组治疗前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MCV、总同型半胱氨酸、C3、C3/C2水平以及尿甲基丙二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维生素B_(12)缺乏可导致婴儿S-MMA,特殊生化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S-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基丙二酸血症 钴胺素 维生素b_(12) 缺乏 同型半胱氨酸 丙酰肉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B_(12)、25(OH)D水平对老年抑郁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4
作者 何叶亭 赵颖逾 +5 位作者 齐佳悦 赵艳名 魏昆岭 朱慧颖 陈宏美 王丽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1期83-88,共6页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_(12)和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并分析二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就诊的1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全部随访1年,以随访期间病情...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_(12)和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并分析二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就诊的1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全部随访1年,以随访期间病情进展为难治性抑郁症为预后评判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就诊当日血清维生素B_(12)和25(OH)D水平,分析血清维生素B_(12)、25(OH)D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维生素B_(12)、25(OH)D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其与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年后,1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中,29例病情进展为难治性抑郁症,发生率为26.36%;预后不良组血清维生素B_(12)、25(OH)D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维生素B_(12)和25(OH)D是老年抑郁症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P<0.01)。中度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_(12)和25(OH)D低于轻度抑郁症患者(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B_(12)和25(OH)D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425、-0.326,P<0.01)。结论血清维生素B_(12)、25(OH)D水平可对老年抑郁症患者预后产生影响,预后越差的患者维生素B_(12)和25(OH)D水平越低,二者水平检测可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病情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老年人 预后 维生素b_(12) 25羟维生素D 病情程度 影响因素分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法测定草鱼肉质中的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12)的含量
5
作者 刘兆宏 花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9-83,共5页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同时分离检测草鱼肉质中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12)的方法。草鱼样品经过酸消化和酶提取后释放出样品中蛋白结合和磷酸化的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12),再经固相萃取净化,结合HPLC-DA...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同时分离检测草鱼肉质中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12)的方法。草鱼样品经过酸消化和酶提取后释放出样品中蛋白结合和磷酸化的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12),再经固相萃取净化,结合HPLC-DAD对两种目标物进行检测。考察了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中流动相组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及固相萃取条件中样品溶液pH和洗脱剂对样品回收率的影响。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对草鱼样品进行净化,甲醇/水(v/v=1/1)混合液洗脱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12)。色谱流动相分别为85%甲醇和50 mmol/L磷酸二氢钠(pH 3.00,含5 mmol/L己烷磺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55 nm,进样体积为20µL,维生素B_(1)和B_(12)可在15 min内分离。在最佳分离检测条件下,维生素B_(1)和B_(12)的检出限(S/N=3)为0.21~0.36µg/mL,加标回收率为83.9%~95.1%。本文建立的方法可对草鱼肉质中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12)含量进行准确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维生素b_(1) 维生素b_(12) HPLC-D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改性纳米零价镍去除溶液中U(Ⅵ)的机理
6
作者 付晓辉 李冠超 +4 位作者 王昱莹 李小燕 黄希 刘小亮 胡伟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维生素B_(12)改性的纳米零价镍(VB_(12)@nZVNi),运用SEM-EDS、Zeta、XPS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其形貌特征,并对VB_(12)@nZVNi去除U(Ⅵ)的机理进行等温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VB_(12)@nZVNi对U...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维生素B_(12)改性的纳米零价镍(VB_(12)@nZVNi),运用SEM-EDS、Zeta、XPS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其形貌特征,并对VB_(12)@nZVNi去除U(Ⅵ)的机理进行等温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VB_(12)@nZVNi对U(Ⅵ)的去除包括吸附和还原两种方式,其吸附过程很好地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理论最大吸附容量高达670.6 mg/g。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吸附过程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并存,为表面单层吸附且离子间没有相互作用。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还原动力学模型,维生素B_(12)中的Co可促进Ni^(0)对U(Ⅵ)的还原。VB_(12)@nZVNi材料的合成方法简便、环境友好、去除效果好,在含U(Ⅵ)废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镍 维生素b_(12)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德尔随机化探索维生素B_(12)缺乏性贫血和1型糖尿病风险的因果关系
7
作者 赵晨玥 高景波 +4 位作者 郭荣 曹桂芝 郭敏 岳昊 薛慧琴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44-649,共6页
目的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方法确定维生素B_(12)(VitB_(12))缺乏性贫血是否与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有因果关系。方法双样本MR研究选择从T1D和VitB_(12)缺乏性贫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获得的单核... 目的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方法确定维生素B_(12)(VitB_(12))缺乏性贫血是否与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有因果关系。方法双样本MR研究选择从T1D和VitB_(12)缺乏性贫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获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variance weighted,IVW)作为MR的主要分析方法,并额外采用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WME)、MR-Egger和weighted mode方法来进行验证。对工具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保证分析的稳健性。结果共获得10个与VitB_(12)缺乏性贫血密切相关的SNP作为工具变量,IVW结果(OR=2.706,95%CI 1.357~5.396,P<0.05)、WME结果(OR=5.179,95%CI 2.678~10.015,P<0.05)、MR-Egger结果(OR=13.088,95%CI 2.230~76.802,P<0.05)和Weighted mode结果(OR=5.699,95%CI 2.807~11.570,P<0.05)均表明基因预测VitB_(12)缺乏性贫血与T1D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同时反向MR研究发现T1D并不是VitB_(12)缺乏性贫血原因。多种敏感性分析表明研究分析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本研究表明VitB_(12)缺乏性贫血是T1D发生的危险因素,两者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维生素b_(12)缺乏性贫血 1型糖尿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因果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李兆 李巧转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维生素B_(12)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维生素B_(12)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维生素B_(12)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维生素B_(12)联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能够尽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清除体内幽门螺杆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消化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维生素b_(12) 四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B_(12)、B族维生素混合物及其与赖氨酸、蛋氨酸联用对奶牛采食行为、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9
作者 刘腾阳 张驰 +3 位作者 李栩 赵芸君 王夕虎 李怀志 《草食家畜》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叶酸、B_(12)(钴胺素)、B族维生素混合物(简称BV混合物)及其与过瘤胃赖氨酸、过瘤胃蛋氨酸联用对奶牛采食行为、血细胞参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日均产奶量(44.1±5.9)kg/d和泌乳日龄(60±38)d相近的5...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叶酸、B_(12)(钴胺素)、B族维生素混合物(简称BV混合物)及其与过瘤胃赖氨酸、过瘤胃蛋氨酸联用对奶牛采食行为、血细胞参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日均产奶量(44.1±5.9)kg/d和泌乳日龄(60±38)d相近的5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五组: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叶酸100 mg/头/d)、Ⅲ组(B_(12)175 mg/头/d)、Ⅳ组[(BV混合物:硫胺素150 mg+核黄素150 mg+烟酸3000 mg+泛酸475 mg+吡哆素120 mg+生物素20 mg+叶酸100 mg+B_(12)175 mg)/头/d]和Ⅴ组[BV混合物+过瘤胃赖氨酸20 g+过瘤胃蛋氨酸10 g/头/d]。通过T检验,各组间产奶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组间饮水、反刍、行走及静卧行为未见异常,Ⅴ组采食量明显提高;Ⅱ、Ⅲ、Ⅳ、Ⅴ组的白细胞、单核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但在数值上均有提高(P>0.05);Ⅱ、Ⅳ、Ⅴ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但在数值上均有提高,淋巴细胞分别提高14.63%、12.86%、16.72%,中性粒细胞分别提高19.85%、16.85%、10.67%,血小板分别提高2.96%、8.11%、5.21%(P>0.05);Ⅱ组红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数值上提高0.15%;Ⅱ组较Ⅲ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提升21.74%,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叶酸、B_(12)、BV混合物、BV混合物+过瘤胃赖氨酸+过瘤胃蛋氨酸,奶牛采食行为未见异常,且均对奶牛血细胞参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b_(12) b族维生素混合物 过瘤胃赖氨酸 过瘤胃蛋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B_(12)与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10
作者 张佳楠 孙琳琳 +1 位作者 詹潇燕 李冰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B_(12)(VB_(12))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3年1月-2023年7月在抚顺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入院的老年T2DM患者共120例,根据血清VB_(12)正常水平进行三等分,将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B_(12)(VB_(12))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3年1月-2023年7月在抚顺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入院的老年T2DM患者共120例,根据血清VB_(12)正常水平进行三等分,将患者分为A组(200≤VB_(12)<500 ng/L)36例,B组(500≤VB_(12)<800 ng/L)71例,C组(800≤VB_(12)<1100 ng/L)13例,采用简易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各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比较。比较3组MCI患病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维生素B_(12)的不同水平与MCI的相对风险。结果 MCI发病率随VB_(12)水平的增高而降低。校正了性别、年龄、TC、HDL-C、LDL-C变量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以C组为参照组,A组发生MCI的OR值(95%CI)为6.121(1.161~32.265)。结论 200≤VB_(12)<500 ng/L是老年T2DM患者合并MC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维生素b_(12)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微囊粉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11
作者 陈礼宝 张要华 +2 位作者 赵晨宇 刘风莉 赵锦慧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1期75-80,共6页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为微囊壁材制备维生素B_(12)固体微囊粉,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条件,并通过储藏实验探究维生素B_(12)固体微囊粉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维生素B_(12)微囊粉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占比80%、壁材溶液pH值...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为微囊壁材制备维生素B_(12)固体微囊粉,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条件,并通过储藏实验探究维生素B_(12)固体微囊粉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维生素B_(12)微囊粉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占比80%、壁材溶液pH值5~6、剪切时间11 min、均质压力30 MPa,此条件下制得的1%维生素B_(12)微囊粉有效成分含量保持在0.97%以上。在储藏的6个月内,维生素B_(12)含量无显著变化,说明维生素B_(12)微囊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维生素b_(12) 微胶囊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法测定肠内营养粉剂中微量维生素B_(12)的含量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孟虹 许苹 +2 位作者 秦峰 刘浩 杨美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893-897,共5页
目的建立微生物法测定肠内营养粉剂中微量维生素B_(12)的含量。方法以莱士曼氏乳酸杆菌为实验菌,在测定用培养基中供给除维生素B_(12)以外的所有营养成分,(36±1)℃培养19~20 h,采用比浊法测定。结果维生素B_(12)在0.001~0.... 目的建立微生物法测定肠内营养粉剂中微量维生素B_(12)的含量。方法以莱士曼氏乳酸杆菌为实验菌,在测定用培养基中供给除维生素B_(12)以外的所有营养成分,(36±1)℃培养19~20 h,采用比浊法测定。结果维生素B_(12)在0.001~0.01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肠内营养粉剂中维生素B_(12)的含量为2.9μg/100 g。结论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肠内营养粉剂中微量维生素B_(12)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2) 肠内营养粉剂 微生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癫痫药物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萌 王鑫 +2 位作者 周冉 郑有宁 程亚颖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常用抗癫痫药物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对癫痫患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270例,根据不同口服抗癫痫药物(AEDs)分为单纯奥卡西平组65例,单纯丙戊... 目的:探讨常用抗癫痫药物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对癫痫患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270例,根据不同口服抗癫痫药物(AEDs)分为单纯奥卡西平组65例,单纯丙戊酸钠组65例,奥卡西平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组70例,丙戊酸钠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组70例。干预3个月后,检测患儿血清Hcy、血氨、维生素B_(12)、叶酸水平。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负面情绪等改善效果,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和复发时间。结果:治疗后,奥卡西平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组和丙戊酸钠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92.9%,高于单纯奥卡西平组和单纯丙戊酸钠组(P<0.05)。治疗后,奥卡西平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组、丙戊酸钠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组高血清Hcy、高血氨的比例低于单纯奥卡西平组、单纯丙戊酸钠组(P<0.05),奥卡西平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组和丙戊酸钠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组以及单纯奥卡西平组和单纯丙戊酸钠组组间Hcy、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治疗前后脑电图δ波、θ波、ɑ波、β波各频段占比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组、丙戊酸钠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组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分高于单纯奥卡西平组、单纯丙戊酸钠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单纯奥卡西平组、单纯丙戊酸钠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奥卡西平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组、丙戊酸钠联合维生素B_(12)/叶酸组癫痫复发率、复发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单纯奥卡西平组、单纯丙戊酸钠组(P<0.05)。结论:抗癫痫药物联合补充维生素B_(12)和叶酸治疗癫痫患儿可降低患儿血清Hcy、血氨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脑电图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心理不良情绪,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卡西平 丙戊酸钠 维生素b_(12) 叶酸 癫痫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可保和维生素B_(12)治疗眼肌麻痹性斜视 被引量:17
14
作者 夏群 杨建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60-161,共2页
目的 对照观察弥可保和普通维生素B12治疗眼肌麻痹性斜视的临床效果,评估弥可保的治疗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 96 例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弥可保治疗组52 例和普通维生素B 治疗组44 例。弥可保和普通维生素B 均以相同剂量500μg联合维... 目的 对照观察弥可保和普通维生素B12治疗眼肌麻痹性斜视的临床效果,评估弥可保的治疗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 96 例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弥可保治疗组52 例和普通维生素B 治疗组44 例。弥可保和普通维生素B 均以相同剂量500μg联合维生素B1 100 mg 1 次·d-1肌肉注射,连续3周,之后改口服剂量500μg联合维生素B1 10 mg 3次·d-1,分别在用药后每隔2 周随诊复查患者的主观症状、眼位偏斜和眼肌运动状况,以及复视相情况。结果 弥可保组治疗后痊愈39例,治疗后好转8 例,总有效率90.39%;普通维生素B12治疗组中痊愈31 例,治疗后好转6 例,总有效率84 09%;弥可保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普通维生素B12治疗组,但2 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弥可保组39例治愈者的疗程时间平均(6.77±3.48)周,较普通维生素B12组的(8.71±4.54)周明显缩短,2 组的治疗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间在治疗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眼肌麻痹的疗效上无明显差别。2 组的疗效均与致病原因、病损程度和病变范围等因素有关。结论 弥可保治疗眼肌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它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维生素B12,且治疗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弥可保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管原子捕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维生素B_(12)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海燕 黄淦泉 钱沙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5-37,共3页
本文研究了Al2O2涂层的开缝石英管原子捕集法测定CO的条件并通过测CO间接测定维生素B(12)。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Co的特征浓度为8×10(-3)μg·mL(-1),比常规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提高8倍... 本文研究了Al2O2涂层的开缝石英管原子捕集法测定CO的条件并通过测CO间接测定维生素B(12)。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Co的特征浓度为8×10(-3)μg·mL(-1),比常规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提高8倍。采用本法测定腺苷辅酶维生素B(12)中VB(12)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1.1%,加标回收率98.2~1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维生素b 腺苷辅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并烟酸缺乏症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艳颖 王素青 +2 位作者 王晓阳 王晓鹏 朱一飞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8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烟酸缺乏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脑电图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本科收治合并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烟酸缺乏症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烟酸缺乏症又称糙皮病,该病病因多种多样,夏秋季节多发,主要临... 目的探讨烟酸缺乏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脑电图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本科收治合并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烟酸缺乏症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烟酸缺乏症又称糙皮病,该病病因多种多样,夏秋季节多发,主要临床表现为"4D综合征",即皮炎,腹泻,痴呆及死亡。早期及时给予补充烟酸等综合处理后,预后较好,长期烟酸缺乏造成能量代谢障碍,引起维生素B12吸收及转运障碍,可继发周围及中枢神经损害。结论长期缺乏烟酸可以发生多系统的损害,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维生素b12缺乏 尼克酸 皮炎 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豆黄浆水发酵生产维生素B_(12)的工艺探索 被引量:27
17
作者 刘平 李晓峰 谭新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3-85,共3页
以谢氏丙酸杆菌为菌种,大豆黄浆水为原料,进行了黄浆水预处理、斜面菌种活化、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等实验,考察了不同的培养条件对维生素B_(12)产量的影响,选出了合理的发酵条件:接种量7%,糖浓度8%,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为4天。结... 以谢氏丙酸杆菌为菌种,大豆黄浆水为原料,进行了黄浆水预处理、斜面菌种活化、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等实验,考察了不同的培养条件对维生素B_(12)产量的影响,选出了合理的发酵条件:接种量7%,糖浓度8%,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为4天。结果表明,利用大豆黄浆水发酵生产维生素B_(12)既利用了废弃资源,又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黄浆水 发酵生产 维生素b12 谢氏丙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耳穴注射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关丽波 赵仁峰 +1 位作者 张永兵 张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2)耳穴注射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组和肌注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补液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穴位组予维生素B_(12)注射两侧耳穴;肌注组予维生...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2)耳穴注射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组和肌注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补液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穴位组予维生素B_(12)注射两侧耳穴;肌注组予维生素B_(12)肌内注射的治疗方法 ,比较各组疗效。结果穴位组平均治疗时间为(4.20±0.74)d,均短于肌注组的(5.30±0.78)d、对照组的(5.43±0.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注组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组治愈率均高于肌注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注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_(12)耳穴注射协同静脉补液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整合了穴位的针刺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或药物疗效以及两者疗效的简单相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耳穴注射 妊娠剧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环B酰亚胺前体及琥珀胺类药物不对称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恒山 贾强 +1 位作者 杨晓武 王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91-394,共4页
从γ-丁内酯合成了维生素 B1 2 环 B酰亚胺前体及琥珀酰胺类药物的 3个衍生物 ,进行了其中不对称季碳的构筑 ,改进了 Ti Cl3还原硝基乙烯类化合物的反应 。
关键词 维生素b12 b酰亚胺 乙琥胺 琥珀酰胺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对儿童癫痫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淑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9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对儿童癫痫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接受治疗的98例儿童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性别...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对儿童癫痫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接受治疗的98例儿童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频率间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选择临床一线治疗药物进行抗癫痫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添加0.4 mg叶酸+100μg维生素B_(12)进行辅助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随访。测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后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比较两者患者干预前后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变化,同时记录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较两者患者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经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干预1个月、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出现增高现象(P<0.05),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未观察到差异(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均有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01)。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对儿童癫痫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Hcy水平,降低癫痫发作频率,缩短癫痫发作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癫痫 叶酸 维生素b_(12)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