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的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方案设计软件开发
1
作者 孙寅 魏俊辉 +2 位作者 孙林娜 刘启明 甄璐莹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1期43-55,107,共14页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之一,而地源热泵系统是应用地热能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提升工作效率,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以C#编程语言下的WPF框架开发了一款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方案设计软件,并依托于某项目对该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之一,而地源热泵系统是应用地热能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提升工作效率,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以C#编程语言下的WPF框架开发了一款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方案设计软件,并依托于某项目对该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用性、准确性进行了验证。该软件运行结果表明选用2台某地源热泵机组及5台某空气源热泵机组可承担该项目冷热负荷,每年耗能为4347.36MWh,总能耗费用449.53万元,单平米能耗费用33.30元/m^(2),在得到特定比例补贴的情况下投资成本总计3545.92万元,单平米造价262.66元/m^(2),与原设计方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方案设计 c#程序设计 W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MODFLOW的某加油站苯系物迁移预测
2
作者 王硕 孙颖娜 《吉林水利》 2025年第1期56-61,共6页
加油站作为石油气等燃料的重要储存场所,开展其地下水污染预测报告,对水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多元综合数据,建立目标加油站的Visual MODFLOW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设置污染物泄露情景,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溶质运移模拟。... 加油站作为石油气等燃料的重要储存场所,开展其地下水污染预测报告,对水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多元综合数据,建立目标加油站的Visual MODFLOW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设置污染物泄露情景,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溶质运移模拟。结果表明:瞬时泄露第100天时,形成影响面积28484.9m^(2),最远迁移距离为114.4m,模型区中心最大污染物浓度为0.008mg/L;瞬时泄露第1000天时,形成影响面积35123.3m^(2),最远迁移距离为186.2m,模型区的最大污染浓度为0.005mg/L。持续泄露第100天时,模型区附近部分区域地下水中苯浓度超过Ⅲ类水限制浓度,形成超标区域17208.3m^(2),形成影响面积48035.2m^(2),污染晕最远边界距离模型区中心位置为183.1m,污染羽最远边界距离中心位置为91.2m;持续泄露第1000天时,污染晕最远边界距离模型区中心位置为291.7m,污染羽最远边界距离中心位置为210.3m,形成超标区域21686.8m^(2),形成影响面积74610.2m^(2)。泄露物中的苯系物对地下水体的污染较难恢复,通过模型的模拟预测,可为加油站站点及周边范围的水污染防治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概念模型 数值模拟 visual MO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LISP的卫星雷达干涉测量数据导入插件的设计及应用
3
作者 王招冰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第2期145-148,153,共5页
目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已经广泛在工程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得到应用。文章基于Visual LISP语言,开发了可以将海量InSAR监测点数据批量导入至AutoCAD软件的插件。该插件将I... 目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已经广泛在工程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得到应用。文章基于Visual LISP语言,开发了可以将海量InSAR监测点数据批量导入至AutoCAD软件的插件。该插件将InSAR成果数据文件进行关键信息提取,并实现了对成果数据中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常用的独立坐标系统的转换,将数值直接以数值文字的方式写入对应AutoCAD文件中,使监测数据与目标位置精确匹配。经实际工程数据导入应用测试,该插件实现56万条数据的导入仅需约90 s,极大降低了使用人员将监测数据导入工程图纸的工作量,提升了InSAR监测数据在工程应用上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LISP 二次开发 数据导入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LC煤矿边缘监测AI控制研究
4
作者 焦建英 吕春颖 +3 位作者 邵暖 张贺玉 张翔 武智瑛 《煤炭技术》 2025年第4期235-238,共4页
通过露天煤矿开采环境及运营管理体系进行了现场的考察和调研,发现目前的自动化开采系统、环境和安全监控系统还是相对不完善,需要巡检人员轮班轮番监测,检查效果不好、效率不高。首先采用边缘监测结构提高运营管理的实时性,同时基于对... 通过露天煤矿开采环境及运营管理体系进行了现场的考察和调研,发现目前的自动化开采系统、环境和安全监控系统还是相对不完善,需要巡检人员轮班轮番监测,检查效果不好、效率不高。首先采用边缘监测结构提高运营管理的实时性,同时基于对应边缘监测数据进行AI算法控制结构的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Halcon对监测对象的图片进行提取以及所提取的特征数据如何封装为接口数据库的方法,接下来尝试采用C#对接所封装的接口数据,并将特征数据信息传输给现场已有的PLC自动化控制系统策略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边缘监测 c# HALCON 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和STM32管道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桂顺 李成缘 张成俊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
传统管道清洗机器人存在清洗效率低、清洗精度不高、由于摩擦对管道内壁有损伤等缺点,给工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和C#联合控制的管道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电路和控制程序,实现了机器人系统集成;在Visual Stu... 传统管道清洗机器人存在清洗效率低、清洗精度不高、由于摩擦对管道内壁有损伤等缺点,给工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和C#联合控制的管道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电路和控制程序,实现了机器人系统集成;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搭建了上位机操作界面,建立了基于TCP/IP通信协议的局域网,实现上位机与管道机器人的数据互通。将该系统应用于基于激光技术的管道清洗机器人,管道场景中的运动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够适应于90~205mm管径的管道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运动控制性能和高效的清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机器人 c#和STM32 激光技术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in-Friendly Large Matrix Iontronic Sensing Meta-Fabric for Spasticity Visualiz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via Piezo-Ionic Dynamics
6
作者 Ruidong Xu Tong Xu +8 位作者 Minghua She Xinran Ji Ganghua Li Shijin Zhang Xinwei Zhang Hong Liu Bin Sun Guozhen Shen Mingwei Tian 《Nano-Micro Letters》 2025年第4期291-307,共17页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s believed to be an effectual strategy that canreduce the risk of dysfunction caused by spasticity.However,achieving visualization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patients remains clinically chall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s believed to be an effectual strategy that canreduce the risk of dysfunction caused by spasticity.However,achieving visualization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patients remains clinically challenging.Herein,wepropose visu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including iontronic meta-fabrics withskin-friendly and large matrix features,as well as high-resolution image modules fordistribution of human muscle tension.Attributed to the dynamic connection and dissociationof the meta-fabric,the fabric exhibits outstanding tactile sensing properties,such as wide tactile sensing range(0~300 kPa)and high-resolution tactile perception(50 Pa or 0.058%).Meanwhile,thanks to the differential capillary effect,the meta-fabric exhibits a“hitting three birds with one stone”property(dryness wearing experience,long working time and cooling sensing).Based on this,the fabrics can be integrated with garmentsand advanced data analysis systems to manufacture a series of large matrix structure(40×40,1600 sensing units)training devices.Significantly,the tunability of piezo-ionic dynamics of the meta-fabric and the programmability of high-resolution imaging modules allowthis visualization training strategy extendable to various common disease monitoring.Therefore,we believe that our study overcomes theconstraint of standard spasticit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s in terms of visual display and paves the way for future smart health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in-friendly Large matrix Iontronic meta-fabric Spasticity visualizat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ula-S:Situated Visualiz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Learning
7
作者 Zhi-Yue Wu Su-Yuan Peng +1 位作者 Yan Zhu Liang Zho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2025年第1期57-67,I0007,共12页
Objective The study of medicine formulas is a core compon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yet traditional learning methods often lack interactivity and contextual understanding,making it challenging for beginn... Objective The study of medicine formulas is a core compon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yet traditional learning methods often lack interactivity and contextual understanding,making it challenging for beginners to grasp the intricate composition rules of formulas.To address this gap,we introduce Formula-S,a situated visualization method for TCM formula learning in augmented reality(AR)and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Formula-S in enhancing TCM formula learning for beginners by comparing it with traditional text-based formula learning and web-based visualization.Methods Formula-S is an interactive AR tool designed for TCM formula learning,featuring three modes(3D,Web,and Table).The dataset included TCM formulas and herb properties extracted from authoritative references,including textbook and the SymMap database.In Formula-S,the hierarchical visualization of the formulas as herbal medicine compositions,is linked to the multidimensional herb attribute visualization and embedded in the real world,where real herb samples are presented.To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a controlled study(n=30)was conducted.Participants who had no formal TCM knowledge were tasked with herbal medicine identification,formula composition,and recognition.In the study,participants interacted with the AR tool through HoloLens 2.Data were collected on both task performance(accuracy and response time)and user experience,with a focus on task efficiency,accuracy,and user preference across the different learning modes.Results The situated visualization method of Formula-S had comparable accuracy to other methods but shorter response time for herbal formula learning tasks.Regarding user experience,our new approach demonstrated the highest system usability and lowest task load,effectively reducing cognitive load and allowing users to complete tasks with greater ease and efficiency.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Formula-S enhanced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through its intuitive interface and immersive AR environment,suggesting this approach offers usability advantages for TCM education.Conclusions The situated visualization method in Formula-S offers more efficient and accurate searching capabilitie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and web-based methods.Additionally,it provides superior contextual understanding of TCM formulas,making it a promising new solution for TCM le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 informatics situated visualization augmented real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central positioning techniques for anterior capsulotomy in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 on intraocular placement and visual quality
8
作者 Liu Shuaishuai Zhou Wei +3 位作者 Ding Xiaochen Zhang Shuang Chi Qiangqiang Liu Yong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4期523-529,共7页
AIM:To examine how three distinct central positioning techniques for anterior capsulotomy-pupil center,limbus center,and lens apex-affect intraocular lens(IOL)placement and visual quality following femtosecond laser-a... AIM:To examine how three distinct central positioning techniques for anterior capsulotomy-pupil center,limbus center,and lens apex-affect intraocular lens(IOL)placement and visual quality following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FLACS).METHODS:A total of 36 patients(72 eyes)with age-related cataracts who underwent FLACS and ZCB00 aspherical IOL implantation at Aier Eye Hospital Medical Center,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between January and December 2023 were included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sed on the central positioning mode for anterior capsulotomy:pupil center,limbus center,and lens apex center groups.IOL alignment and displacement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Casia2 device,and the postoperative visual quality was assessed.RESULTS:At 1 d postoperatively,the IOL tilt for the pupil,limbus,and apex groups were 3.96°±1.51°,4.63°±1.87°,and 3.90°±2.24°,respectively(F=1.07,P=0.35);IOL decentration values were 0.21±0.10 mm,0.23±0.16 mm,and 0.21±0.12 mm,respectively(F=0.14,P=0.87);total higher-order aberrations were 0.32±0.40μm,0.56±0.61μm,and 0.53±0.60μm,respectively(F=1.38,P=0.26);and coma aberrations values were 0.13±0.10μm,0.16±0.15μm,and 0.14±0.15μm,respectively(F=0.3,P=0.74).All results obtained postoperative day 1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At 3 mo postoperatively,IOL tilt values were 5.42°±2.00°,3.96°±1.44°,and 3.20°±1.19°,respectively(F=12.40,P<0.001);IOL decentration values were 0.33±0.07 mm,0.23±0.11 mm,and 0.21±0.11 mm,respectively(F=4.99,P=0.008);total higher-order aberrations were 0.67±0.29μm,0.44±0.37μm,and 0.42±0.19μm,respectively(F=5.50,P=0.006);and coma aberrations values were 0.21±0.12μm,0.19±0.12μm,and 0.12±0.11μm,respectively(F=3.87,P=0.03).All results obtained 3 mo postoperatively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Using the lens apex as the central positioning mode for anterior capsulotomy in FLACS improves postoperative IOL stability and reduces postoperative IOL tilt and decentration.If the lens apex cannot be determined intraoperatively,the limbus center-positioning mode is recomme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tosecond laser anterior capsule intraocular lens(IOL) visual quality lens ap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与Visual C#.NET混合编程 被引量:15
9
作者 焦纲领 邓建辉 韩啸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在分析MATLAB与Visual C#.NET通用性和优缺点的基础上,介绍了MATLAB和Visual C#.NET混合编程的设计思想和编程特点。接着具体给出了基于visual C#.NET开发应用程序调用MATLAB算法的实现方法,并重点结合实例闸述了运用COM组件技术... 在分析MATLAB与Visual C#.NET通用性和优缺点的基础上,介绍了MATLAB和Visual C#.NET混合编程的设计思想和编程特点。接着具体给出了基于visual C#.NET开发应用程序调用MATLAB算法的实现方法,并重点结合实例闸述了运用COM组件技术混合编程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visual c#.NET 混合编程 C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C#的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被引量:37
10
作者 翟希述 王宝兴 范淼 《电子科技》 2011年第2期24-26,共3页
在Visual C# 2008环境下,利用SerialPort组件,对实现串口读写数据及简单数据处理的方法作了探讨,通过SerialPort组件属性、方法,可以方便灵活地写出串口通信程序,生成的软件界面友好、操作使用方便。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 串口通信 visual c# SerialPort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A和Visual C#的超声科排班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勇 鲁晓 +4 位作者 陈杨 李昕 丁博渊 邱逦 罗燕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11期12-16,共5页
针对超声科医务人员增加带来的排班和考勤工作操作繁琐、易错易漏、难以有效统计等问题,文中提出并开发实现了一套排班考勤系统。该系统基于VBA和Visual C#完成系统设计,利用VBA在Office表格处理方面的高效性和Visual C#在用户界面的友... 针对超声科医务人员增加带来的排班和考勤工作操作繁琐、易错易漏、难以有效统计等问题,文中提出并开发实现了一套排班考勤系统。该系统基于VBA和Visual C#完成系统设计,利用VBA在Office表格处理方面的高效性和Visual C#在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和数据可视化性等优势,设计了排班表生成系统、排班表处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3个子系统,通过排班表格自动实现重班校验、休假判别、工作量自动统计,并结合考勤机实现排班表与考勤数据的匹配,自动生成迟到缺卡报表。经过在超声医学科的测试及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操作简捷、运行稳定可靠,排班考勤效率提高了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排班 考勤 VBA visual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C#的网络通信编程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蓓莉 刘大红 《电子科技》 2013年第11期151-153,共3页
介绍了使用Visual C#语言在TCP/IP网络中实现通信的方法,通过利用.NET框架提供的TcpClient类和TcpListener类分别建立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然后使用这两类提供的方法可完成网络通信中数据的收发。通过实验证明,生成的界面友好,编写的程序... 介绍了使用Visual C#语言在TCP/IP网络中实现通信的方法,通过利用.NET框架提供的TcpClient类和TcpListener类分别建立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然后使用这两类提供的方法可完成网络通信中数据的收发。通过实验证明,生成的界面友好,编写的程序也可较好地完成通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c# 网络通信 TCP IP TcpClient TcpListen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al C#与Matlab混合编程在^(60)Co-γ射线辐照白酒工艺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继成 张丽芳 +2 位作者 赵孝文 张晓东 王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第33期28-28,共1页
文章重点探讨了visual c#基于dll函数调用matlab程序,进行混合编程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在获得60Co-γ射线辐照白酒的提升其品质的最佳辐照工艺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 60Co-γ 射线 白酒 visual c# DLL 函数 混合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C#的OPC客户端实现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立军 安娜 陈未如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2期171-173,共3页
OPC是连接数据源(OPC服务器)和数据的使用者(OPC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接口标准。这里以C#为开发工具,按照OPC技术的规范标准,将OPC技术应用到虚拟仪器显示组件中。具体实现了OPC客户端数据访问服务器的过程,接口步骤及其读写数据的方法,... OPC是连接数据源(OPC服务器)和数据的使用者(OPC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接口标准。这里以C#为开发工具,按照OPC技术的规范标准,将OPC技术应用到虚拟仪器显示组件中。具体实现了OPC客户端数据访问服务器的过程,接口步骤及其读写数据的方法,并根据OPC服务器提供的数据,最终在虚拟仪器显示组件中生成了虚拟的正弦波、方波、锯齿波、三角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C OPC接口 OPC服务器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al C#.Net环境下的GMDSS模拟器软件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爰助 林长川 +3 位作者 黄丽卿 符强 林鸿 陈智辉 《航海教育研究》 2007年第z1期41-43,共3页
采用Visual C#.Net的开发工具,研制了卫星A、B、C、F船站、MH/HF DSC、NBDPT、SSB、VHFDSC、SART、EPIRB、NAVTEX等12种GMDSS设备的模拟软件。该软件具有仿真度高、界面友好、系统稳定、可扩展性强、在局域网环境使用中软件响应速度不... 采用Visual C#.Net的开发工具,研制了卫星A、B、C、F船站、MH/HF DSC、NBDPT、SSB、VHFDSC、SART、EPIRB、NAVTEX等12种GMDSS设备的模拟软件。该软件具有仿真度高、界面友好、系统稳定、可扩展性强、在局域网环境使用中软件响应速度不受影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DSS visual c#.NET 模拟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C#.NET的参数驱动型瓦楞纸箱CAD系统开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无疾 戴跃洪 +1 位作者 魏静 任了行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1-23,共3页
 作者以VisualC#.NET为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一个实用的瓦楞纸箱CAD系统,其功能涉及箱型选择、纸板选型、尺寸计算、强度校核以及CAM接口数据输出等。该系统具有参数驱动之特点。
关键词 参数驱动 瓦楞纸箱 CAD visual c#.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C#和MATLAB的纤维过滤介质性能计算及软件开发
17
作者 杨洪 赵鹏 +2 位作者 余绍龙 王帆 钱付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75-180,199,共7页
基于Visual C#和MATLAB语言的混合编程,提出纤维过滤介质过滤性能计算的软件开发方案,实现对纤维过滤介质三维结构的重建及其过滤性能的计算。首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成像获得过滤介质内部微观结构... 基于Visual C#和MATLAB语言的混合编程,提出纤维过滤介质过滤性能计算的软件开发方案,实现对纤维过滤介质三维结构的重建及其过滤性能的计算。首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成像获得过滤介质内部微观结构二维图像,提取过滤介质的几何参数,根据纤维半径和方向等参数重建过滤介质的三维结构,利用经典的经验公式计算过滤介质的压降和效率。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Visual C#为开发语言,基于dll文件调用MATLAB程序,最终完成该软件的开发。与利用数值模拟或实验方法计算过滤介质性能相比,利用该软件计算过滤介质的过滤性能,方法简单、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c#和MATLAB 纤维过滤介质 性能计算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C#语言的柴油机臂距差数据处理系统
18
作者 郭军武 邓荣成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121,共3页
在研究曲轴臂距差与轴线状态关系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C#语言,以柴油机曲轴臂距差为研究对象,开发一个基于臂距差法的船舶主机曲轴轴线状态评估软件,软件实现了计算曲轴在垂直平面与水平平面内的臂距差值和绘制曲轴轴线状态图等功能,以... 在研究曲轴臂距差与轴线状态关系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C#语言,以柴油机曲轴臂距差为研究对象,开发一个基于臂距差法的船舶主机曲轴轴线状态评估软件,软件实现了计算曲轴在垂直平面与水平平面内的臂距差值和绘制曲轴轴线状态图等功能,以便于轮机人员快速、准确而直观地判断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臂距差 轴线状态 visual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C#的USB接口通信程序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覃冬华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0年第8期90-91,共2页
详细介绍了USB接口的特点以及接口通信流程,研究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环境下,运用Visual C#调用WindowsAPI函数方法进行USB接口通信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 c# USB 通信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和Visual C#的螺旋转子三维可视化自动建模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小红 杨岳 张兵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7-179,共3页
螺旋转子结构复杂,在CAD环境下实现螺旋转子的三维可视化自动建模,可大大提高螺旋转子产品的设计效率。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螺旋转子的三维可视化自动建模实现方案,对转子端面型线和扫描螺旋线的生成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Visual C#对So... 螺旋转子结构复杂,在CAD环境下实现螺旋转子的三维可视化自动建模,可大大提高螺旋转子产品的设计效率。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螺旋转子的三维可视化自动建模实现方案,对转子端面型线和扫描螺旋线的生成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Visual C#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的软件系统实现了螺旋转子的三维可视化自动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转子 自动建模 可视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