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computation and analysis of unsteady viscous flow around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with propellers based on sliding mesh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富东 潘存云 韩艳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944-952,共9页
The flexibl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wheel propeller are combined as the kinetic source equipment, which realizes the nmlti-motion modes of the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such as vectored thruster and wheele... The flexibl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wheel propeller are combined as the kinetic source equipment, which realizes the nmlti-motion modes of the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such as vectored thruster and wheeled movement.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al principle between the hull and the wheel propellers while the AUV navigating in water,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numerically the unsteady viscous flow around AUV with propellers by using 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 equations, shear-stress transport (SST) k-w model and pressure with splitting of operators (PISO) algorithm based on sliding mesh. The hydrodynamic parameters of AUV with propellers such as resistance, pressure and velocity are got, which reflect well the real ambient flow field of AUV with propellers. Then, the 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 (SIMPLE) algorithm is used to compute the steady viscous flow field of AUV hull and propellers, respectively.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shows that the numerical method has good accuracy in the prediction of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UV hull and wheel propellers is predict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comparing the hydrodynamic parameters such as resistance, pressure and velocity with those from integral computation and partial computation of the viscous flow around AUV with propellers, whi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reference to the shady on noise and vibration of AUV hull and propellers in real environment. It also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sign of new AU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liding mesh wheel propelle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viscous flow f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xial power flow distributions of ultrasonic guided waves in viscous liquid-filled pipes
2
作者 TA Dean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S1期18-22,共5页
The axial power flow (APF) magnitude and attenuation distributions of ultrasonic longitudinal guided waves in viscous liquid-filled elastic pipes a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location, optimal mode and its frequency-... The axial power flow (APF) magnitude and attenuation distributions of ultrasonic longitudinal guided waves in viscous liquid-filled elastic pipes a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location, optimal mode and its frequency-thickness product (fd) for the test of pipes filled with viscous liquid are chosen according to APF and attenuation distribu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F magnitude distribution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choosing the modes and parameters. A particular mode has weak dispersion in ranges of fd values with large group velocity, while other modes with smaller group velocity in the same fd ranges have stronger dispersion.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within these ranges, the chosen mode has a larger APF on the (pipe’s) wall. Therefore, in the region of fd values where a particular mode has a large group velocity, this mode will be effective to be used in testing elastic pipes filled with viscous liquid.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both the APF analysis and attenuation distribution are consis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ided waves viscous liquid-filled elastic PIPES AXIAL power flow (APF) ATTEN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cous-flow properties and 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mass of orange peel pectin
3
作者 周尽花 吴宇雄 沈志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520-524,共5页
The viscous-flow properties of pectin from the residue of orange peel after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 and flavonoid were studied and the 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mass(Mv,ave) of this kind of pectin was determined... The viscous-flow properties of pectin from the residue of orange peel after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 and flavonoid were studied and the 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mass(Mv,ave) of this kind of pectin was determined.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rrhenius viscous-flow equation can be applied to describing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viscosity of this kind of orange peel pectin solutions with the average viscous-flow activation energy being 17.91 kJ/mol(depending on the concentration).Neither power equation,η =K1 cA1,nor exponential equation,η=K2exp(A2c) can describe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n viscosity of this kind of orange peel pectin solutions well.However,it seems that exponential equation model is more suitable to describe their relation due to its higher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chulz-Blaschke equation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of this kind of orange peel pectin.The Mv,ave of the orange peel pectin is 1.65×105 g/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TIN viscous-flow properties 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mass ORANGE PE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带有非线性阻尼项的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的光滑解的整体存在性
4
作者 李林锐 洪明理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8,共11页
此文研究了一类带有非线性阻尼项的不可压缩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定性性质,通过古典的能量方法和Sobolev紧性嵌入方法获得了解的整体存在性,利用Gagliardo-Nirenberg插值不等式和其它的一些重要不等式得到了解的正则... 此文研究了一类带有非线性阻尼项的不可压缩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定性性质,通过古典的能量方法和Sobolev紧性嵌入方法获得了解的整体存在性,利用Gagliardo-Nirenberg插值不等式和其它的一些重要不等式得到了解的正则性结果,这些结果在很大程度改善了之前相关文献的结果,揭示了磁流体运动的物理现象,为磁流体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 多孔介质 粘性流 Sobolev紧性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的黏流特性及压实温度确定
5
作者 丁湛 田晨曦 +3 位作者 张慧馨 安琳玉 刘丰凯 栗培龙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2,88,共6页
SBS(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广泛应用于铺筑高等级路面,但其黏流特性依赖于温度、剪切速率等外界条件,并与摊铺、压实等施工效果密切相关。为了分析SBS改性沥青的黏流特性,分别采用3种基质沥青制备SBS改性沥青,测试不同温度... SBS(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广泛应用于铺筑高等级路面,但其黏流特性依赖于温度、剪切速率等外界条件,并与摊铺、压实等施工效果密切相关。为了分析SBS改性沥青的黏流特性,分别采用3种基质沥青制备SBS改性沥青,测试不同温度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黏度。通过计算各沥青的黏流活化能E_(a),讨论沥青的黏温特性。借助红外光谱,分析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利用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实验,验证黏流特性与压实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_(a)可以反映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SBS改性后沥青的黏度大幅增加,但各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存在差异。SBS改性沥青均表现为非牛顿流体特性,改性过程基本以分子间交联为主,未发生化学反应。仅采用黏温曲线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具有局限性,建议根据黏流特性确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压实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黏流特性 旋转黏度 黏温关系 压实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挤出物料的混合特性研究
6
作者 夏伟杰 马亮 +1 位作者 张俊 申春赟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144,共7页
为了提升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物料混合均匀性和挤出效率,研究了不同螺杆结构对物料挤出过程的影响机制。首先,建立了普通螺纹有/无啮合块和凹槽螺纹有/无啮合块4种螺杆结构模型;然后,在网格独立性和计算方法有效性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建立... 为了提升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物料混合均匀性和挤出效率,研究了不同螺杆结构对物料挤出过程的影响机制。首先,建立了普通螺纹有/无啮合块和凹槽螺纹有/无啮合块4种螺杆结构模型;然后,在网格独立性和计算方法有效性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内流场数值计算模型;最后,基于Ployflow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了流场压力、速度分布,并通过示踪粒子轨迹跟踪法分析了物料停留时间及最大剪切应力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普通螺杆对物料的混合性能低,挤出效率高;啮合块对于提高最大剪切应力有正向作用,可增加混合性能,但自洁能力降低;螺杆上的凹槽结构可减小轴向速度、增大压力差、提高物料混合性能,但降低了物料受到的最大剪切应力。综上,物料通过具有凹槽和啮合块的螺杆结构能得到更好的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机 螺杆 混合特性 内流场 黏性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法向射线加密的笛卡尔网格流体仿真方法
7
作者 邓露 宋伦继 +2 位作者 罗灿炎 高鹤 毕林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2-1371,共10页
在黏性流动模拟中,近壁流动在物面法向方向上的速度梯度远大于切线方向,呈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传统的各向同性笛卡尔网格方法在捕捉边界层流动细节时面临网格数量剧增和计算效率下降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法向... 在黏性流动模拟中,近壁流动在物面法向方向上的速度梯度远大于切线方向,呈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传统的各向同性笛卡尔网格方法在捕捉边界层流动细节时面临网格数量剧增和计算效率下降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法向射线加密(adaptive normal ray refinement,ANRR)的笛卡尔网格黏性流体仿真方法.该方法的核心要义在于,根据物面切线方向上的角度变化程度来自适应生成法向射线种子点,在法向射线附近进行网格加密,以精确捕捉边界层流动特征,同时在射线之间采用较粗糙的网格过渡,从而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整体网格数量.然后利用插值构建了射线间的高效信息传递技术,确保流场求解过程中的准确性.最后,对层流平板、低雷诺数圆柱绕流以及NACA0012翼型绕流等典型算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几何自适应加密网格方法相比,ANRR网格方法在边界层流动区域显著减少了网格规模,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提升了计算效率,为自适应笛卡尔网格的黏性流动问题高效求解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网格 法向射线加密 自适应 流体仿真 黏性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空间飞行环境双原子混合气体黏性干扰平板流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
8
作者 胡佳志 李志辉 李凡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37-1744,共8页
近空间飞行器绕流环境一方面表现为连续介质黏性干扰效应严重,另一方面因稀薄间断粒子效应而表现为物面速度滑移、温度跳跃等非平衡流动特点,导致连续流Navier-Stokes方程精细化求解困难。以20°楔角平板绕流为研究对象,借助适于蒙... 近空间飞行器绕流环境一方面表现为连续介质黏性干扰效应严重,另一方面因稀薄间断粒子效应而表现为物面速度滑移、温度跳跃等非平衡流动特点,导致连续流Navier-Stokes方程精细化求解困难。以20°楔角平板绕流为研究对象,借助适于蒙特卡罗方法的经典现象学能量交换模型为基础,通过将全部碰撞视为非弹性,控制转、平动能量参与交换比例缓解内能松弛过快,开发一种限制碰撞能量交换且解耦碰撞分子转动双松弛的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程序。对比验证程序与统一算法、开源DS2V程序、直接模拟蒙特卡罗-信息保存3种方法在超声速圆柱绕流的计算结果,结果显示,忽略统计波动影响程序能再现精细的流场激波结构且最大误差仅为5.6%;在此基础上模拟马赫数对20°楔角平板的气动力热影响并对比分析程序与二维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程序计算速度,发现粒子数密度、温度以及压力在楔角位置明显累计,在考虑飞行器热防护设计时,应重点关注楔角位置;相同计算条件下该程序单位时间步长计算速度相比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程序快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环境黏性干扰效应 Borgnakke-Larsen能量松弛模型 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 直接模拟蒙特卡罗-信息保存方法 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 圆柱绕流 平板扰流 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netohydrodynamic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mpact on ZnO-SAE50 nanolubricant flow over an inclined rotating disk 被引量:3
9
作者 NAYAK M K MEHMOOD Rashid +2 位作者 MAKINDE O D MAHIAN O CHAMKHA Ali 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146-1160,共15页
The present article has been fine-tu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mixed convection Darcy-Forchheimer flow of ZnO-SAE50 oil nanolubricant over an inclined rotating disk under the influence of uniform applied magnetic f... The present article has been fine-tu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mixed convection Darcy-Forchheimer flow of ZnO-SAE50 oil nanolubricant over an inclined rotating disk under the influence of uniform applied magnetic field applied to various industries.The current study has been enriched with additional consideration of slip flow,thermal radiation,viscous dissipation,Joulian dissipation and internal heating.In view of augmentation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nanolubricant,a new micro-nano-convection model namely Patel model has been invoked.The specialty of this model involves the effects of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nano-convection due to Brownian motion of nanoparticles,kinetic theory based micro-convection,liquid layering and particle concentration.Suitably transformed governing equations have been solved numerically by using Runge-Kutta-Fehlberg scheme.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tudy has shown that applied magnetic field,porosity of the medium,velocity slip and inertia coefficient account for the slowing down of radial as well as tangential flow of ZnO-SAE50 oil nanolubricant,thereby leading to an improvement in velocity and thermal boundary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SAE50 nanofluid Darcy-Forchheimer MHD flow thermal radiation velocity slip viscous dissipation internal hea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squeezing flow with irreversibility 被引量:2
10
作者 HAYAT T AHMAD M Waqar +1 位作者 SHEHZAD S A ALSAEDI 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3368-3380,共13页
This exploration examines unsteady magnetohydrodynamic(MHD) three-dimensional flow of viscous material between rotating plates subject to radiation,Joule heating and chemical reaction.The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 This exploration examines unsteady magnetohydrodynamic(MHD) three-dimensional flow of viscous material between rotating plates subject to radiation,Joule heating and chemical reaction.The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system is re-structured into the ordinary differential expressions by the implication of appropriate transformations.The develope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computed by homotopy analysis technique.Numerical consequences have been accomplished by various values of emerging parameters.Coefficients of skin friction and heat and mass transfer rates have been scrutinized.Irreversibility analysis is carried out.Influence of various prominent variables on entropy generation is presented.Moreover,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for higher Dufour number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reduces against Soret number.Higher squeezing parameter enhances velocity while concentration reduces with an increment in squeezing parameter.Both entropy rate and Bejan number increase against higher diffusion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le heating viscous dissipation magnetohydrodynamic(MHD)flow chemical reaction entropy 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R-CCM+的全附体潜艇水压场特性及附体影响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辉 王尔力 +2 位作者 易文彬 孟庆昌 李沛豪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潜艇航行引起的流场压强变化称为潜艇水压场,其特性常被应用于水雷,以实现目标探测,攻守兼备。考虑指挥台围壳、尾翼影响,以全附体艇体为研究对象,在验证性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粘流理论研究了潜艇水压场特性,揭示了附体对艇体表面、周围... 潜艇航行引起的流场压强变化称为潜艇水压场,其特性常被应用于水雷,以实现目标探测,攻守兼备。考虑指挥台围壳、尾翼影响,以全附体艇体为研究对象,在验证性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粘流理论研究了潜艇水压场特性,揭示了附体对艇体表面、周围流场、水底流场的压强分布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附体对艇体表面的压强分布影响显著,但影响范围局限于附体小区域,而对水底处的水压场影响仅在潜艇近底航行时才略显著,可见非近底航行工况下可忽略附体影响,实现潜艇水压场的快速预报;在研究近水面航行工况时,水面兴波对海底潜艇水压场的分布存在影响,具体影响潜艇水压场的峰值大小和位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水压场 粘流 全附体 压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结构静压轴承油膜流动特性研究
12
作者 段润泽 贾若彤 +2 位作者 李陈涛 刘联胜 刘腾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在剪切力和压缩力共同作用下,液体静压轴承黏性油膜的液阻和流速会发生变化,导致油膜的散热能力不稳定,而增加油膜流动阻力,减小流动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油膜的散热能力。为增加流体的扰动进而增强换热,在静压轴承工作面上加工不同的微结构... 在剪切力和压缩力共同作用下,液体静压轴承黏性油膜的液阻和流速会发生变化,导致油膜的散热能力不稳定,而增加油膜流动阻力,减小流动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油膜的散热能力。为增加流体的扰动进而增强换热,在静压轴承工作面上加工不同的微结构(矩形、三角形、椭圆形),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微结构在不同跨度、不同深度、不同间距下对轴承工作面油膜流动速度的影响,得到黏性油膜增阻减速的有效范围。结果表明:综合微结构深度、跨度、间距变化对油膜液阻的影响,矩形微结构增阻效果最明显,椭圆形微结构次之,三角形微结构最差;当微结构间距单一变化时,只有矩形微结构可起到降低流场平均速度的作用。因此,矩形微结构可起到增阻减速的作用,且增阻减速的最佳间距范围为0.01~0.0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轴承 黏性油膜 微结构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带有非线性阻尼项的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的解的整体存在性
13
作者 李林锐 洪明理 郑琳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本文研究在多孔介质意义下的一类带有非线性阻尼项a|u|^(α-1)u(a> 0)的不可压的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的解的整体存在性问题,通过古典的能量方法和Sobolev紧性嵌入方法获得了解的整体存在性,利用Gagliardo-Nirenberg插值不等式和其它... 本文研究在多孔介质意义下的一类带有非线性阻尼项a|u|^(α-1)u(a> 0)的不可压的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的解的整体存在性问题,通过古典的能量方法和Sobolev紧性嵌入方法获得了解的整体存在性,利用Gagliardo-Nirenberg插值不等式和其它的一些重要不等式得到了解的正则性结果,建立了弱解和强解的整体存在性,这些结果在很大程度改善了之前相关文献的结果,揭示了磁流体运动的物理现象,为磁流体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 阻尼项 粘性流 Sobolev紧性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油孔结构对环下润滑高速轴承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朱鹏飞 姜乐 +2 位作者 吕亚国 公平 刘振侠 《推进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1,共11页
为了研究径向油孔结构对环下润滑高速轴承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高速轴承内部流动特征建立了数值计算方法,针对包含输油通道、径向油孔和轴承组件的物理仿真模型开展了油气两相流动计算,对比并讨论了不同径向油孔结构下轴承内部... 为了研究径向油孔结构对环下润滑高速轴承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高速轴承内部流动特征建立了数值计算方法,针对包含输油通道、径向油孔和轴承组件的物理仿真模型开展了油气两相流动计算,对比并讨论了不同径向油孔结构下轴承内部的油气分布和黏性摩擦损失。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径向油孔孔径增大后轴承内部的平均滑油体积分数单调增加且滑油分布更均匀。径向油孔布设在周向油槽的同侧有利于提升轴承内部的平均滑油体积分数,同时滑油沿周向分布的均匀性较好。轴承组件表面扩展参数受径向油孔结构的影响,其变化趋势与平均滑油体积分数的变化相似。全部采用经验公式预测得到的黏性摩擦损失整体偏高,且不能反映径向油孔结构参数的影响,数值模拟和经验公式相结合计算得到的黏性摩擦损失与直接采用数值模拟获得的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轴承 环下润滑 径向油孔 油气两相流 流体黏性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曲虎家崖滑坡直接转化泥石流的特征、过程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许平 曾庆利 +2 位作者 廖立业 杜琳琳 张路青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82,共13页
滑坡直接转化而成的泥石流通常比滑坡本身运移距离更远,波及范围更广,危害也更严重,但目前相关转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2020年10月20日位于白龙江左岸、甘肃省舟曲县的虎家崖暴发小型泥石流,侵入省道313,威胁毗邻村庄。通过现... 滑坡直接转化而成的泥石流通常比滑坡本身运移距离更远,波及范围更广,危害也更严重,但目前相关转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2020年10月20日位于白龙江左岸、甘肃省舟曲县的虎家崖暴发小型泥石流,侵入省道313,威胁毗邻村庄。通过现场调查、室内岩土试验、遥感解译和降雨资料分析,本文对虎家崖泥石流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运移及堆积特征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浅层滑坡失稳并直接转化为泥石流的主要特征、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虎家崖上游狭长沟道堆积体受到长达19 d、累计98.5 mm的持续性降雨的激发而发生慢速滑坡,区域强震造成的坡体结构损伤对滑坡发育也有贡献。(2)滑坡后段与滑坡前缘的剪出部分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但中段滑坡体则维持剪切滑动。(3)转化过程受滑坡前缘剪出土体饱水程度、沟道坡度与落差以及地表径流等因素的影响。(4)虎家崖狭长沟道后缘可能因毗邻泄流坡滑坡活动牵引而破坏,同时上游沟道残余滑坡体与灰岩崩塌体、出口右侧残余滑坡体可能受降雨、地震等激发而失稳,再次转化为泥石流,威胁沟道下方虎家崖村和省道S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速滑坡 长历时低强度降雨 黏性泥石流 转化机理 白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截面形状淹没水平柱体上波浪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鸿飞 郑伟江 +1 位作者 马英超 曾锦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7-515,共9页
基于黏性流理论,采用有限体积法,考虑多种波浪参数和截面形状,计算淹没水平柱体在波浪作用下的受力.通过受力分解和局部流场特征分析,探究了波浪参数和截面形状对柱体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截面形状柱体受力主要由惯性力主导,柱... 基于黏性流理论,采用有限体积法,考虑多种波浪参数和截面形状,计算淹没水平柱体在波浪作用下的受力.通过受力分解和局部流场特征分析,探究了波浪参数和截面形状对柱体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截面形状柱体受力主要由惯性力主导,柱体的淹没体积更大程度地决定了柱体所受波浪力的大小.在相同宽高比条件下,矩形柱淹没体积最大,其次是曲边矩形柱,最小的是椭圆柱.因此,综合考虑3种截面形状淹没水平柱体,矩形柱所受波浪力最大,椭圆柱所受波浪力最小,且随着宽高比的增大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水平柱体 黏性流 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 流体动力学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音壁模式微泡腔的流速传感应用
17
作者 马春晖 俞骁翀 +6 位作者 段冰 吴彦燃 赵星昀 刘嵩义 高永潘 杨大全 张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198,共10页
基于黏性流体的伯努利效应原理,利用回音壁模式微泡腔高品质因子与具有天然微流控通道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回音壁模式微泡腔的流速传感器。理论分析了黏性流体流动时由于黏滞损耗引起的压强损失,仿真分析了不同流速范围内流动速度和压... 基于黏性流体的伯努利效应原理,利用回音壁模式微泡腔高品质因子与具有天然微流控通道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回音壁模式微泡腔的流速传感器。理论分析了黏性流体流动时由于黏滞损耗引起的压强损失,仿真分析了不同流速范围内流动速度和压强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依赖,沿程损耗是引起压强损失的主要因素;恒定流速下微腔内部为均匀的正压分布,会引起谐振波长红移。实验制备了壁厚约为2μm的微泡腔,并搭建流速传感实验测试系统。在3~106μL/min流速范围内,流速增加时,谐振波长发生红移,并且波长偏移与流速之间满足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得到流速传感灵敏度为0.047 pm/(μL/min),检测极限为0.635μL/min。该流速传感器结构简单、易于制备、低成本且检测极限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音壁模式微泡腔 流速传感 微流控 伯努利效应 黏滞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下润滑高速滚动轴承环间流场及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创 刘红彬 +2 位作者 曲琼 李梦楠 魏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82-188,共7页
以三点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描述轴承钢球的自转与公转以及各部件的运动,应用流体体积(VOF)理论,建立轴承油气两相热流耦合计算模型,分析轴承腔内流场及温度场分布情况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轴承钢球自转存在接... 以三点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描述轴承钢球的自转与公转以及各部件的运动,应用流体体积(VOF)理论,建立轴承油气两相热流耦合计算模型,分析轴承腔内流场及温度场分布情况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轴承钢球自转存在接触角时,钢球自转会影响环间及内外圈油液分布状态,两侧出口处油液分布不均匀导致轴承两侧出口处温升不同;供油量的增加明显提高轴承腔内滑油体积分数,内外滚道油液附着显著提升,腔内及内外滚道温升不断下降;轴承内圈滑油体积分数明显高于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温升小于轴承外圈;轴承钢球滑动摩擦较滚动摩擦产生的热量大,相比钢球有自转时,钢球无自转时轴承内外圈的温升较高;随着供油量增加,轴承腔内滑油体积分数逐渐增加,使得轴承腔内平均温升及滑油黏性剪切温升和摩擦温升减小,但滑油黏性剪切温升占比会逐渐增加,摩擦温升占比逐渐下降;钢球有自转较无自转时摩擦温升占比小,黏性温升占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角接触球轴承 油气两相流 温度场 黏性剪切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气机三维彻体力模型的叶尖射流扩稳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阳 郭政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8-1274,共7页
为了分析转子叶尖射流对多级轴流压气机的扩稳作用,研究了轴流式压气机三维黏性彻体力模型,通过对ANSYS CFX软件的二次开发,求解带动量源项和能量源项的N-S(Navier-Stokes)方程,实现无叶片条件下的压气机全通道数值模拟。基于模型计算的... 为了分析转子叶尖射流对多级轴流压气机的扩稳作用,研究了轴流式压气机三维黏性彻体力模型,通过对ANSYS CFX软件的二次开发,求解带动量源项和能量源项的N-S(Navier-Stokes)方程,实现无叶片条件下的压气机全通道数值模拟。基于模型计算的Stage 35单级压气机压比特性与实验值误差不大于0.8%,失稳点流量比实验值大1.2%,对端壁边界层流动能够准确模拟。基于模型计算了无射流和有射流条件下的多级压气机特性和失稳边界,并分析了叶尖射流扩稳机理。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模拟叶尖射流对多级压气机的扩稳作用,在100%设计转速下,设计点流量的4.6%的射流流量使稳定裕度增加了7.06%,射流能够消除叶尖区域的堵塞流动,从而扩大了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压气机 三维黏性彻体力模型 气动稳定性 叶尖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颗粒在不同截面形状纤维表面沉积特性的数值模拟
20
作者 刘倩倩 尤健明 +5 位作者 王琰 孙成磊 JIRI Militky DANA Kremenakova 姚菊明 祝国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1,共11页
为了探究黏性颗粒在不同截面形状纤维表面的沉积特性,选择截面为圆形、三角形和十字形的纤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Digimat、Solidworks建模软件构建在空间中呈随机分布的刚性三维纤维体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耦合的方法,基于la... 为了探究黏性颗粒在不同截面形状纤维表面的沉积特性,选择截面为圆形、三角形和十字形的纤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Digimat、Solidworks建模软件构建在空间中呈随机分布的刚性三维纤维体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耦合的方法,基于laminar流场特征,引入JKR(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对黏性颗粒在不同纤维表面的沉积特性进行气-固两相耦合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黏性颗粒的运动过程中,过滤机理会随时间而变化。初期,捕集主要依赖纤维表面的吸附作用,而后期主要通过纤维本身和颗粒之间的黏附团聚运动共同实现,形成了“尘滤尘”现象。此外,颗粒间滚动摩擦系数对颗粒在纤维上沉积的影响很大。滚动摩擦系数越大,颗粒之间的接触力链结构越稳定,颗粒更难脱落。在3种截面形状的纤维中,十字形截面的捕集效率最高,三角形次之,圆形最低。该研究探究了黏性颗粒与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了纤维结构和布局,为提高空气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提供了设计思路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纤维表面 黏性颗粒 滚动摩擦系数 颗粒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