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克拉通边缘前陆盆地动力层序地层学
被引量:
9
1
作者
赵玉光
许效松
+1 位作者
刘宝
王君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7年第1期1-10,共10页
通过近几年对层序地层学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上扬子地台西缘中三叠世拉丁期末和晚三叠世卡尼期周缘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提出了动力层序地层学。将边缘前陆盆地由盆缘逆冲断块向克拉通稳定边缘分为A区带和B区带(Posame...
通过近几年对层序地层学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上扬子地台西缘中三叠世拉丁期末和晚三叠世卡尼期周缘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提出了动力层序地层学。将边缘前陆盆地由盆缘逆冲断块向克拉通稳定边缘分为A区带和B区带(Posamentier等,1993)。在同一视海平面升降旋回周期内,A区带和B区带的视海平面旋回截然不同。A区带构造沉降速率大于全球海平面升或降速率,表现为视海平面的上升旋回,因此,沉积物容纳空间主要由盆缘冲断块的逆冲活动所制约。B区带与被动边缘背景类似。由此,提出了A区带动力层序由前陆挠曲变形体系域(FST)和前陆塑性变形体系域(VST)组成。由FST→VST反映了沉积物容纳空间不断增大的过程,指示了盆山转换系统的发生、发展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通边缘
前陆盆地
层序地层学
动力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克拉通边缘前陆盆地动力层序地层学
被引量:
9
1
作者
赵玉光
许效松
刘宝
王君
机构
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7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金
"八五"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
文摘
通过近几年对层序地层学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上扬子地台西缘中三叠世拉丁期末和晚三叠世卡尼期周缘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提出了动力层序地层学。将边缘前陆盆地由盆缘逆冲断块向克拉通稳定边缘分为A区带和B区带(Posamentier等,1993)。在同一视海平面升降旋回周期内,A区带和B区带的视海平面旋回截然不同。A区带构造沉降速率大于全球海平面升或降速率,表现为视海平面的上升旋回,因此,沉积物容纳空间主要由盆缘冲断块的逆冲活动所制约。B区带与被动边缘背景类似。由此,提出了A区带动力层序由前陆挠曲变形体系域(FST)和前陆塑性变形体系域(VST)组成。由FST→VST反映了沉积物容纳空间不断增大的过程,指示了盆山转换系统的发生、发展的历史。
关键词
克拉通边缘
前陆盆地
层序地层学
动力地层学
Keywords
cratonic margin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dynam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flexural
deformation
systems
tract
(FST)
viscoelastic
deformation
systems
tract
(
vst
)
分类号
P53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克拉通边缘前陆盆地动力层序地层学
赵玉光
许效松
刘宝
王君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