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A(Virtual Interface Architecture)上的软件DSM系统实现和性能
1
作者 史岗 尹宏达 +1 位作者 胡明昌 胡伟武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21-1628,共8页
在由高性能PC搭建的Linux机群系统上 ,传统的网络接口体系结构引入了巨大的软件处理开销 ,无法满足虚拟共享存储并行应用对通信带宽、延迟和进程间同步的需求 .用户级网络接口标准———虚拟接口体系结构(VirtualInterfaceArchitecture ... 在由高性能PC搭建的Linux机群系统上 ,传统的网络接口体系结构引入了巨大的软件处理开销 ,无法满足虚拟共享存储并行应用对通信带宽、延迟和进程间同步的需求 .用户级网络接口标准———虚拟接口体系结构(VirtualInterfaceArchitecture ,VIA)与传统的网络接口体系结构相比 ,在软件协议开销、通信关键路径上操作系统的干预程度、通信和计算的重叠程度以及实现零拷贝等方面 ,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在传统网络通信接口和VIA通信接口上虚拟共享存储系统的性能对比 ,采用VIA网络接口体系结构可有效地提高虚拟共享存储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接口体系结构 VIA 软件协议 软件DSM系统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rtual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 for evolving combinational logic circuits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进 LEE Chong-H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862-1870,共9页
A virtual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VRA)-based evolvable hardware is proposed for automatic synthesis of combinational logic circuits at gate-level.The proposed VRA is implemented by a Celoxica RC1000 peripheral com... A virtual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VRA)-based evolvable hardware is proposed for automatic synthesis of combinational logic circuits at gate-level.The proposed VRA is implemented by a Celoxica RC1000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board with an Xilinx Virtex xcv2000E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evolved circuits,the VRA works through a two-stage evolution: finding a functional circuit and minimizing the number of logic gates used in a feasible circuit.To optimize the algorithm performance in the two-stage evolutionary process and set free the user from the time-consuming process of mutation parameter tuning,a self-adaptive mutation rate control(SAMRC)scheme is introduced.I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the mutation rate control parameters are encoded as additional genes in the chromosome and also undergo evolutionary operations.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tested with the evolutions of a 4-bit even parity function,a 2-bit multiplier,and a 3-bit multiplier.The obtained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ur scheme improves the evolutionary design of combinational logic circuits in terms of quality of the evolved circuit as well as the computational effort,when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evolvable hardware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lutionary algorithm evolvable hardware self-adaptive mutation rate control virtual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Multi-interface的MVC设计模式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邓贵仕 易峰 李文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0,共3页
支持多类型用户界面的复杂应用程序架构设计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 ,文章引入源于Smalltalk的MVC架构设计思想 ,提出了具有经济性、可扩展性、安全性等支持多类型用户界面复杂应用程序的新型MVC设计模式 。
关键词 MVC模型 MULTI-interface JAVA 设计模式 J2EE 程序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Multi-interface的Java程序MVC设计模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邓贵仕 易峰 李文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6-128,共3页
支持多类型用户界面的复杂应用程序架构设计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文章引入源于Smalltalk的MVC架构设计思想,提出了具有经济性、可扩展性、安全性等支持多类型用户界面复杂应用程序的新型MVC设计模式,并分析了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关键词 用户界面 JAVA语言 程序架构设计 MVC 设计模式 MULTI-interface 应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化方法的车辆架构测试技术研究
5
作者 张旭东 何劲涛 +3 位作者 张涛 邹渊 孙介东 袁博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5-823,共9页
针对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下车辆仿真测试系统中控制器元素缺乏、通信模拟真实性较低等问题,基于虚拟化技术对车辆架构测试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了包含控制器与总线通信虚拟化模型的测试平台架构,基于QEMU虚拟机技术开发车载控制器虚拟化模型... 针对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下车辆仿真测试系统中控制器元素缺乏、通信模拟真实性较低等问题,基于虚拟化技术对车辆架构测试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了包含控制器与总线通信虚拟化模型的测试平台架构,基于QEMU虚拟机技术开发车载控制器虚拟化模型,利用PCI总线构建控制器虚拟总线通信,与基于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通道共同实现更真实的车辆通信模拟.最后测试结果表明本平台能够充分模拟车载控制器及通信对功能测试的影响,更好地满足集中架构下车辆功能测试需求,对比常用模型在环仿真系统具有更高可靠性、实时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技术 车辆架构 车载控制器 总线通信 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优化研究
6
作者 侯韫婧 王雨萌 +1 位作者 吴雨馨 许大为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5,共8页
作为健康干预的重要空间载体,高密度地区城市公园面临着增量困难与居民多样化运动需求的显著矛盾。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通过提高场地使用率、周转率及活动兼容性,能够有效提升公园的运动供给能力。以哈尔滨丁香公园和群力公园为例,利... 作为健康干预的重要空间载体,高密度地区城市公园面临着增量困难与居民多样化运动需求的显著矛盾。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通过提高场地使用率、周转率及活动兼容性,能够有效提升公园的运动供给能力。以哈尔滨丁香公园和群力公园为例,利用Kano模型提取不同运动类型的关键环境要素,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使用人群特点,自由组合关键环境要素,建构3类运动共享型空间——放松+舒缓、社交+爱好、社交+放松;最终通过模拟预测,明确运动共享型空间的必备环境要素,提出模块化共享空间优化的设计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运动类型人群对活动空间的必备需求存在差异,如高强度运动人群重视场地设施,而低强度运动人群认为植物特征是提升其运动意愿的关键;2)“高围合+多色植物+趣味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放松和舒缓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大尺度+特色水景+休憩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社交和爱好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便捷出口+多样植物+健身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社交和放松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研究结果为存量阶段城市公园的优化更新提供了新路径,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虚拟现实技术 运动共享型空间 环境要素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智化+OBE”理念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7
作者 黄河 朱里莹 +4 位作者 李霄鹤 林立 郑智聪 高雅玲 任维 《园林》 2025年第10期27-32,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更高要求。基于“数智化+OBE”理念,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国家一流专业为例,探索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重构。通过引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更高要求。基于“数智化+OBE”理念,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国家一流专业为例,探索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重构。通过引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结合数智化技术,构建以培养目标为核心、课程体系为支撑、实践教学为抓手的多维育人模式。“数智化+OBE”理念能够有效整合数智化技术与专业教学,实现教育活动的反向设计,确保教育质量与市场需求同步。福建农林大学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实践教学、强化跨学科融合,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研究成果为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对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成果导向教育 人才培养 风景园林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行视角下山地城市滨江界面动态视觉感知评价
8
作者 罗丹 魏茹虹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9,共8页
【目的】连续的船行观景视角是山地城市滨江界面视觉景观感知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对该视角下的城市界面动态视觉感知研究可为宜居山地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方法】以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滨江界面为研究区域,根据游船视角... 【目的】连续的船行观景视角是山地城市滨江界面视觉景观感知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对该视角下的城市界面动态视觉感知研究可为宜居山地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方法】以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滨江界面为研究区域,根据游船视角下的界面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拟合眼动行为、问卷、空间指标等主客观数据建立评价模型,评价整体界面和视觉单元景观的视觉感知规律。【结果】可读性对整体界面视觉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是导致界面感知差异的重要因素;多层次单元、特色单元、凹形单元、填充式单元和自然式单元5类单元结构中填充式单元视觉感知评价较低。视觉轨迹自上而下移动,视觉停留区集中于界面下端的江岸部分,游船、标志建筑、空间交界处是重要的视觉聚集点。【结论】基于整体界面空间层次、组成要素完整度、视觉反馈点控制提出可读性维度的优化建议,形成了从感知评价到空间优化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视觉感知 山地城市 滨江界面 眼动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的虚拟现实界面布局深度感知认知负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连彬 殷晓晨 +2 位作者 周涵 刘成龙 孟欣怡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1,共11页
目的 通过脑电信号的时频特征分析,探究视觉深度线索对虚拟现实菜单界面布局审美感知的影响。方法 从认知负荷角度出发,运用认知神经美学理论及生理数据采集手段,通过AB对比实验佐证视觉深度线索对虚拟现实菜单界面布局审美感知的影响... 目的 通过脑电信号的时频特征分析,探究视觉深度线索对虚拟现实菜单界面布局审美感知的影响。方法 从认知负荷角度出发,运用认知神经美学理论及生理数据采集手段,通过AB对比实验佐证视觉深度线索对虚拟现实菜单界面布局审美感知的影响。将被试在2组实验下执行相同交互任务的任务态脑电信号(EEG)数据进行时频分析,并将θ、α、β频段的神经震荡节律作为脑电分析指标,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被试在2组不同界面布局形式下的脑电信号时频特征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被试在融入视觉深度线索的虚拟现实菜单界面布局实验中,θ频段在前额叶区(FP1、FP2电极)、α频段在枕叶区(PO7、PO8电极)、β频段在顶叶区(P3、PZ、P4电极)的组平均功率显著低于Web式虚拟现实菜单界面布局实验中相同脑区的组平均功率(P<0.05)。结论 θ、α、β频段相关脑区的组平均功率降低可能由于融入视觉深度线索的虚拟现实菜单界面布局认知负荷降低的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美学 虚拟现实界面 EEG 深度视觉线索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的发展趋势——虚拟建筑(Virtual Building)设计将成为主流 被引量:19
10
作者 曾旭东 赵昂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4,共4页
通过对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CAAD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虚拟建筑”设计方法的原理和优势,论述了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的发展趋势。虚拟建筑(V irtual Build ing)... 通过对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CAAD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虚拟建筑”设计方法的原理和优势,论述了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的发展趋势。虚拟建筑(V irtual Build ing)模型是一个包含了建筑所有信息的综合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不仅可以用于建筑设计,还可以用于结构设计、设备管理、工程量统计、成本计算、物业管理等,可以在整个建筑业中发挥作用,管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 虚拟建筑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电厂标准化现状及体系架构设计
11
作者 左娟 艾芊 +3 位作者 王文博 赵建立 余涛 陶伟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44-156,共13页
虚拟电厂作为一种整合分布式资源的新型能源管理系统,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为推动虚拟电厂的标准化进程,多个国际和国家标准化组织制定了相关标准和指南,为虚拟电厂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了规范依据,进一步促进了虚拟电... 虚拟电厂作为一种整合分布式资源的新型能源管理系统,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为推动虚拟电厂的标准化进程,多个国际和国家标准化组织制定了相关标准和指南,为虚拟电厂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了规范依据,进一步促进了虚拟电厂的应用与发展。文中首先梳理了国内外虚拟电厂标准化的现状;然后,结合虚拟电厂业务发展的趋势,分析了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围绕构建形成中国虚拟电厂标准体系的目标,设计了2个方向、7个领域的虚拟电厂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虚拟电厂标准体系的重点发展路线;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虚拟电厂标准体系的建议,为虚拟电厂的标准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标准化 标准体系 标准架构 技术标准 管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视觉诱导晕动症评估模型
12
作者 蔡永青 韩成 +1 位作者 权巍 陈兀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0-1118,共9页
为了准确评估用户在体验虚拟产品时由视觉内容诱发的晕动症程度,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视觉诱导晕动症(VIMS)评估模型.该模型依托Transformer架构构建网络,分别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建立自注意力机制,捕捉时间与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利... 为了准确评估用户在体验虚拟产品时由视觉内容诱发的晕动症程度,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视觉诱导晕动症(VIMS)评估模型.该模型依托Transformer架构构建网络,分别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建立自注意力机制,捕捉时间与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光流信息和用户关注信息,设计运动流和关注流2个子网络,构成双流网络结构;运动流子网络解析视觉内容中的运动特征,关注流子网络专注于提取用户关注区域的物体、纹理等重要信息.采用后端融合策略实现双流网络结果的融合.在公开视频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关注流子网络和Transformer架构在注意力机制方面的协同作用有效提升了模型准确性.VIMS模型在F1指数、准确度和精确率方面均取得了最优结果,分别为0.8468、89.19%和92.28%,相较于现有方法有显著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视觉诱导晕动症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古建筑虚拟场景的程序化生成方法
13
作者 张舒南 吕德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49-357,共9页
为满足虚拟现实、三维模拟和电子游戏等领域对大范围、易于修改的虚拟场景的需求,并解决传统场景制作方法的效率低下和难以修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型虚拟场景程序化生成方法。利用程序化建模优势的方式,生成真实感地形、确定城市边... 为满足虚拟现实、三维模拟和电子游戏等领域对大范围、易于修改的虚拟场景的需求,并解决传统场景制作方法的效率低下和难以修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型虚拟场景程序化生成方法。利用程序化建模优势的方式,生成真实感地形、确定城市边界,同时构建楼阁、庭院和拱桥等中式建筑的数字资产。在构建中式建筑时,使用B样条曲线对飞檐的形状进行塑造。使用改进的细分算法在每次迭代中加入随机插值因子,生成布局更加合理的路网,并根据分割产生的区块的特征分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建筑。该方法采用程序化依赖图管理数字资产,自动处理不同资产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虚幻引擎实现了场景的自动生成及漫游交互。实验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方法中使用的改进细分算法生成的城市布局更加均匀,区块种类更加均衡;与传统虚拟场景制作方法相比,该方法可显著缩短三维资产生成的时间,优化了工作流程,使制作者能够更高效地创建细节丰富且沉浸感强的中国古风虚拟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建模 虚拟场景 中国风古建筑 细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剥离的内聚力-离散化虚内键模型与数值模拟
14
作者 李玲玲 张振南 郭芳威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3-211,共9页
目的涂层剥离涉及大位移大变形问题。为了更好地模拟涂层剥离过程,提出了内聚力界面-离散化虚内键(DVIB)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涂层和界面特性以及界面裂纹对涂层剥离的影响。方法在模拟中,涂层和基体之间的界面特性通过双线性黏结... 目的涂层剥离涉及大位移大变形问题。为了更好地模拟涂层剥离过程,提出了内聚力界面-离散化虚内键(DVIB)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涂层和界面特性以及界面裂纹对涂层剥离的影响。方法在模拟中,涂层和基体之间的界面特性通过双线性黏结法则(Cohesive Law)来描述。涂层看作由离散键元胞组成,每个键元胞由有限条虚内键组成。键元胞的“节点力-位移”关系直接由键势函数(Bond Potential)导出,没有引入任何连续介质假设,因此DVIB可以直接模拟涂层大位移和大变形问题。结果采用该方法对不同条件下的涂层剥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条件对涂层剥离的影响。涂层厚度和模量影响稳定阶段之前的剥离力,涂层黏附能影响整个过程剥离力。涂层厚度、模量和界面黏附能都与涂层剥离力呈正相关;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端部裂纹会使涂层峰值剥离力减小;内部裂纹长度和位置均会对剥离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当黏结强度和界面黏附能一定时,黏结法则的几何形状只会影响剥离力的峰前段,对剥离力的峰值和峰后阶段几乎没有影响。结论本研究为涂层剥离提供了一种新的模拟方法,研究结果为涂层剥离分析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剥离 离散虚内键 界面 黏结法则 数值模拟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C未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3.0项目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岸宁 高媛 +1 位作者 焦琳 梁轶群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2,共9页
为满足日新月异的铁路通信需求,国际铁路联盟组织制定了未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标准,计划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取代铁路GSM-R系统,构建统一、智能、高效的新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从需求和架构入手,全面考虑铁路运营对通信... 为满足日新月异的铁路通信需求,国际铁路联盟组织制定了未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标准,计划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取代铁路GSM-R系统,构建统一、智能、高效的新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从需求和架构入手,全面考虑铁路运营对通信的多样化需求,对系统功能和系统架构提出明确的设计要求。综合分析FRMCS系统需求规范、用户需求规范、车载设备功能需求规范的主要内容,重点论述其业务需求、系统架构等方面,将FRMCS与我国铁路5G专用移动通信系统(5G-R)进行对比,并总结后续工作计划。未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在确保铁路通信安全可靠的同时,将全面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兼容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实现智能铁路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通信 FRMCS3.0 业务需求 功能架构 接口设计 5G-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城市河道景观视觉感知研究
16
作者 罗俊杰 雷泽鑫 +1 位作者 孔欣雅 徐文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视觉感知研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方向之一。城市河道是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视觉感知研究有利于揭示河道景观特征与公众感知之间的关系。目前,大数据、深度学习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成环境视觉感知研究提供了技... 视觉感知研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方向之一。城市河道是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视觉感知研究有利于揭示河道景观特征与公众感知之间的关系。目前,大数据、深度学习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成环境视觉感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此背景下,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河道景观视觉特征分析方法,以实现对大尺度河道景观灵活且高效的视觉评价。以伦敦泰晤士河为例,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水面视角的全景图像进行像素级语义分割,实现多种景观要素的识别与量化分析。同时,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获取受试者对城市河道景观的主观视觉感知评价,并进行总体比较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探讨客观视觉分析与主观视觉感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影响主观视觉感知的客观环境因素。研究方法弥补了传统定性分析的不足,可为城市河道环境评价和优化提升提供依据,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河道景观 图像语义分割 虚拟现实 随机森林 视觉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界面阻尼表征的虚拟材料建模方法
17
作者 田彪 张周锁 +2 位作者 李想 陈滇 周卓帆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9,共10页
金属连接界面广泛存在于机械设备中,目前表征金属连接界面的虚拟材料建模方法存在未考虑界面接触阻尼的不足,进而使得所建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因此,为提高金属连接界面的建模精度,对虚拟材料建模方法进行了改进。在传统虚拟材料法的基础... 金属连接界面广泛存在于机械设备中,目前表征金属连接界面的虚拟材料建模方法存在未考虑界面接触阻尼的不足,进而使得所建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因此,为提高金属连接界面的建模精度,对虚拟材料建模方法进行了改进。在传统虚拟材料法的基础上,考虑了界面的接触阻尼,以虚拟材料结构阻尼系数表征界面的接触阻尼。通过推导改进虚拟材料参数,构建了金属连接界面有限元模型,结合金属连接界面有限元模型构建了金属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发现:随着界面承受的预紧力增大,虚拟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切变模量逐渐增大,结构阻尼系数逐渐减小。最后,对金属连接结构进行了脉冲激励试验,验证了改进虚拟材料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为金属连接界面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虚拟材料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系数 金属连接界面 虚拟材料 有限元模型 脉冲激励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太网RDMA网卡综述
18
作者 黄曼蒂 李韬 +3 位作者 杨惠 李成龙 张毓涛 孙志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2-1289,共28页
目前数据中心规模迅速扩大和网络带宽大幅度提升,传统软件网络协议栈的处理器开销较大,并且难以满足众多数据中心应用程序在吞吐、延迟等方面的需求.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RDMA)技术采用零拷贝、内核旁路和处... 目前数据中心规模迅速扩大和网络带宽大幅度提升,传统软件网络协议栈的处理器开销较大,并且难以满足众多数据中心应用程序在吞吐、延迟等方面的需求.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RDMA)技术采用零拷贝、内核旁路和处理器功能卸载等思想,能够高带宽、低延迟地读写远端主机内存数据.兼容以太网的RDMA技术正在数据中心领域展开应用,以太网RDMA网卡作为主要功能承载设备,对其部署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从架构、优化和实现评估3个方面进行分析:1)对以太网RDMA网卡的通用架构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关键功能部件进行了介绍;2)重点阐述了存储资源、可靠传输和应用相关3方面的优化技术,包括面向网卡缓存资源的连接可扩展性和面向主机内存资源的注册访问优化,面向有损以太网实现可靠传输的拥塞控制、流量控制和重传机制优化,面向分布式存储中不同存储类型、数据库系统、云存储系统以及面向数据中心应用的多租户性能隔离、安全性、可编程性等方面的优化工作;3)调研了不同实现方式、评估方式.最后,给出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直接内存访问 以太网RDMA网卡 RoCEv2 网卡架构 网卡优化 数据中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总线协议的DMA控制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小龙 杨延飞 +4 位作者 王立涵 严登辉 张浩 李飞飞 李连碧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处理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存取存储(DMA)控制允许设备和存储器之间直接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有效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因而得到广泛的研究。综述了基于不同总线架构的DMA控制器的研究进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处理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存取存储(DMA)控制允许设备和存储器之间直接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有效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因而得到广泛的研究。综述了基于不同总线架构的DMA控制器的研究进展。首先,在分析传统中央处理器(CPU)传输数据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DMA控制器与总线结合的重要性。其次,重点探讨了基于高级微控制器总线架构(AMBA)和高速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CIe)两种常用总线协议的DMA控制器的研究进展,从频率、传输速率、功耗等方面进行性能比较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基于这两种总线协议的DMA技术的发展方向。最后,介绍了基于其他总线协议的DMA控制器的研究进展,在分析其性能优势的基础上为新型DMA控制器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存取存储(DMA)控制器 高级微控制器总线架构(AMBA) 高级高性能总线(AHB) 高级可拓展接口(AXI)总线 高速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CIe)总线 CoreConnect总线 片内总线(IC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粒接口中高效稳定的边带传输系统设计
20
作者 徐昊 陈思宁 +1 位作者 郑君泰 陈海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9-56,共8页
芯粒接口中通常采用边带传输控制信息来完成寄存器访问、物理层电气特性的自适应校准等功能,从而实现数据链路的快速建立。在分析现有芯粒接口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用的边带传输系统,接口内部的并行收发端口电路采用虚直通转发、轮... 芯粒接口中通常采用边带传输控制信息来完成寄存器访问、物理层电气特性的自适应校准等功能,从而实现数据链路的快速建立。在分析现有芯粒接口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用的边带传输系统,接口内部的并行收发端口电路采用虚直通转发、轮询调度、动态分配共享多队列等技术实现,接口间串行传输电路使用控制字节管理不等长数据包的传输方式,并支持单比特错误检测纠正、不可纠错误快速反馈。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UCIe,所提出的边带传输系统减小了接口内收发端口的传输延时,使得单个不同长度数据包占用接口间串行传输电路的时长降低22.89%~39.68%,且避免了单比特错误对串行传输的影响。所设计的边带传输系统可加速芯粒互联的建立过程,同时减小物理层边带受高频信号串扰影响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粒接口 边带传输系统 虚直通转发 轮询调度 动态分配共享多队列 前向纠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