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ull lifecycl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data at Hefei Light Source soft X-ray microscopy station
1
作者 Haishan Yu Lei Cui +4 位作者 Zhen Zhang Guang Lin Xiaokang Sun DaDi Zhang Gongfa Li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1,66,共8页
Hefei Light Source(HLS)is a synchrotron radiation light source that primarily produces vacuum ultraviolet and soft X-rays.It currently consists of ten experimental stations,including a soft X-ray microscopy station.As... Hefei Light Source(HLS)is a synchrotron radiation light source that primarily produces vacuum ultraviolet and soft X-rays.It currently consists of ten experimental stations,including a soft X-ray microscopy station.As part of its on-going efforts to establish a centralized scientific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HLS i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test sys-tem that covers the entire lifecycle of scientific data,including data generation,acquisition,processing,analysis,and de-struction.However,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e soft X-ray microscopy experimental station rely on commercial propriet-ary software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We developed a semi-automatic data acquisition program to facilitate the integration of soft X-ray microscopy stations into a centralized scientific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Additionally,we cre-ated an online data processing platform to assist users in analyzing their scientific data.The system we developed and de-ployed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successfully integrating the soft X-ray microscopy station into the full lifecycl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fei Light source soft x-ray microscopy full lifecycle data acquisition data processing scientific d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Geological Modeling with Multi-source Data Integration in Polymetallic Region:A Case Study of Luanchuan,Henan Province,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Gongwen Wang~(1,2),Shouting Zhang~(1,2),Changhai Yan~3,Yaowu Song~3,Limei Wang~1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3.He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Zhengzhou 450007,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6-167,共2页
The development of 3D geological models 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geological data,as well as additional accessible proprietary lithological, structural,geochemical,geophysical,and borehole data.Luan... The development of 3D geological models 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geological data,as well as additional accessible proprietary lithological, structural,geochemical,geophysical,and borehole data.Luanchuan,the case study area,southwestern Henan Province,is an important molybdenum-tungsten -lead-zinc polymetallic belt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GEOLOGICAL modeling MULTI-source data MINERAL exploration METALLOGENIC model virtual GEOLOGICAL section Luanchuan POLYMETALLIC REG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岔和突变理论的VSG突变机理研究
3
作者 马晓阳 杨顺 +2 位作者 刘宇 王晓冰 汪颖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4,共14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突变现象而出现系统分岔曲线改变和VSG电压骤降或骤升等问题,不利于VSG的稳定运行。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建立了以直流母线电容器电压方程为摆幅方程的VSG数学模型;...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突变现象而出现系统分岔曲线改变和VSG电压骤降或骤升等问题,不利于VSG的稳定运行。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建立了以直流母线电容器电压方程为摆幅方程的VSG数学模型;其次,基于分岔和突变理论分别讨论了在内部参数和外部运行工况变化下VSG中出现的突变现象并揭示了突变机制;然后,划分了参数稳定区域并用时域仿真验证了所划分区域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突变对VSG电压支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突变是通过鞍结分岔点发生的,不同参数变化引起的突变是不同的,当发生电压骤降的突变时,VSG电压支撑能力会提高;当发生电压骤升的突变时,VSG电压支撑能力会减弱;在参数稳定区域内,VSG不会出现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岔理论 突变理论 三相电压源逆变器 虚拟同步发电机 电压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抑制端向干扰的线阵恒低旁瓣加权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平波 贾耀君 +1 位作者 卫红凯 陈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9-719,共11页
针对线阵旁瓣高且端向干扰抑制能力差的问题,把虚源干扰法加权改进引入至均匀线阵波束形成,提出一套通用易行的虚源空间分布和参数初始化方案,改进寻优迭代中的主瓣引导、协方差估计、权系数归一等方法,可达成全空间方位(包括端向)上的... 针对线阵旁瓣高且端向干扰抑制能力差的问题,把虚源干扰法加权改进引入至均匀线阵波束形成,提出一套通用易行的虚源空间分布和参数初始化方案,改进寻优迭代中的主瓣引导、协方差估计、权系数归一等方法,可达成全空间方位(包括端向)上的恒低旁瓣加权波束形成,且可自动抑制来自端射方向的连续强干扰,特别适合于拖线阵应用。通过仿真和海试数据实例分析,对比常规的无加权和加权波束形成方法,从指向性图、二维空间谱、预成波束输出等方面,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低旁瓣 加权波束形成 虚源干扰法 均匀线阵 端向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电阻率观测对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的预测
5
作者 解滔 于晨 +2 位作者 韩盈 张丽琼 高曙德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积石山M_(S)6.2地震前,震中300km范围内运行有9个视电阻率观测站,其中5个观测站数据质量较好,其余4个观测站因测区内环境因素影响而难以为日常跟踪提供稳定的动态背景。定西站自2021年7月开始出现下降异常,2022年... 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积石山M_(S)6.2地震前,震中300km范围内运行有9个视电阻率观测站,其中5个观测站数据质量较好,其余4个观测站因测区内环境因素影响而难以为日常跟踪提供稳定的动态背景。定西站自2021年7月开始出现下降异常,2022年1月8日门源M_(S)6.9地震发生之后,该异常一直未恢复。2023年6月以来,武胜驿和武威站出现下降异常变化。此外,自2023年6月开始,距离震中335km的武都站也出现上升异常变化。依据这4个观测站的异常,分析认为祁连山地震带东段至甘东南地区存在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危险性,且地震类型最可能为逆冲型。2023年10月通渭站出现“快速下降—转折回升”形态的短期异常变化,随后在10月27日的周震情例会上对该预测区域给出了短期预测意见,12月18日M_(S)6.2地震发生在预测区内,且震源机制解类型也为预测的逆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M_(S)6.2地震 视电阻率 地震预测 异常变化 虚位错模式 震源机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虚拟储能直流微电网的源储荷优化控制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畅 姜宇 +2 位作者 傅守强 舒一楠 张祥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3,共8页
直流微电网中采用虚拟储能控制可显著提升源-储-荷协同并网的支撑能力。文中首先分析了可控负荷、风机所蕴含的能量与电容器储存电量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分别建立了源于可控负荷和风机的虚拟储能模型。其次,基于虚拟储能控制提出计及负... 直流微电网中采用虚拟储能控制可显著提升源-储-荷协同并网的支撑能力。文中首先分析了可控负荷、风机所蕴含的能量与电容器储存电量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分别建立了源于可控负荷和风机的虚拟储能模型。其次,基于虚拟储能控制提出计及负荷收益、储能折损成本和弃风成本的直流微电网经济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在直流微电网源储荷协调控制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设计不同时段投入的虚拟电容值,提高系统的经济收益。最后,利用MATLAB进行算例分析,验证将风机、可控负荷向虚拟储能进行归类处理后,可使其虚拟出与储能设备类似的充放电特性,有利于提升系统的能量管理能力及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储能 源储荷协调 混合储能 直流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3与VirtualBox构建虚拟网络工程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林林 孙良旭 +1 位作者 吴建胜 张玉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4-148,共5页
提出使用开源模拟器GNS3和虚拟机软件VirtualBox,在单机环境下构建虚拟网络工程实验室需要的网络和设备环境,利用虚拟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与物理网络的互通互联,使网络实验教学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没有人员和设备成本。该软件可提供多种类... 提出使用开源模拟器GNS3和虚拟机软件VirtualBox,在单机环境下构建虚拟网络工程实验室需要的网络和设备环境,利用虚拟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与物理网络的互通互联,使网络实验教学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没有人员和设备成本。该软件可提供多种类型的联网环境,通过软件更新可支持新技术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工程实验室 开源软件 GNS3 virtualBOX 模拟器 虚拟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荷两侧不确定的虚拟电厂灵活性调整建模及调度策略
8
作者 李兆泽 张继红 +3 位作者 游国栋 杨培宏 吴振奎 颉新春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99-2808,I0038-I0045,共18页
为解决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和负荷调节不灵活导致的电网运行弹性不足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将绿电制氢合成甲醇系统等灵活性资源接入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参与需求响应并提供灵活性备用的解决方案。首先,建立绿... 为解决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和负荷调节不灵活导致的电网运行弹性不足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将绿电制氢合成甲醇系统等灵活性资源接入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参与需求响应并提供灵活性备用的解决方案。首先,建立绿电制氢合成甲醇等灵活性资源的调节备用模型,考虑源荷相关性量化VPP灵活性需求解决源荷不匹配及波动误差问题;其次,为优化VPP自身灵活性充裕度,提出基于历史灵活性累计分布函数的充裕度及其概率量化指标方法,进一步提升调节能力;最后,为体现VPP参与者的利益竞争关系,设计了VPP运营商领导和负荷聚合商跟随的主从博弈模型,通过交互竞争求解VPP各时段出清电价和灵活资源用电策略。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文所建模型合理可行、算法简便,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源荷相关性 供需灵活调节 绿电制氢 合成甲醇 主从博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VSP数据地震干涉成像方法
9
作者 丁泽政 曲英铭 +1 位作者 李振春 任一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2-509,共8页
高陡构造及盐下构造成像是当前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采用地表激发竖直井接收的数据采集方式可获取高陡构造信息。此外,井间地震数据包含的有关高陡构造的信息更为丰富,但是在实际采集中井间地震成本较高。为实现复杂各向异性... 高陡构造及盐下构造成像是当前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采用地表激发竖直井接收的数据采集方式可获取高陡构造信息。此外,井间地震数据包含的有关高陡构造的信息更为丰富,但是在实际采集中井间地震成本较高。为实现复杂各向异性介质高陡构造的精确成像,首先基于互易定理推导了VTI介质下的垂直地震剖面干涉公式,然后根据互相关原理去除两个炮记录中传播路径重合的地震波,得到虚拟源数据,使观测系统更接近成像目标、高陡构造信息更丰富,再将虚拟源数据与井中激发井中接收的地震数据进行比对,以验证虚拟源数据的正确性,最后将地震干涉得到的虚拟源数据作为逆时偏移的输入炮记录,完成地震数据成像处理。对比基于各向异性介质和各向同性介质假设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发现,考虑介质的各向异性时,虚拟源数据对高陡构造的成像更连续,成像结果噪声更少,证明了干涉成像方法在VTI介质的可行性,可以有效提升高陡构造及盐下构造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VSP 互相关 地震干涉 虚拟源数据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船舶制造车间监视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天翔 叶辉 杨晓飞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7-528,共12页
为解决船舶制造车间生产信息不透明、设备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基于Unity物理平台设计了数字孪生船舶制造车间监控系统。针对监视系统中船舶虚拟车间的构造、多源异构数据采集的数据传输方式、由数据驱动的虚实同步方法,以及数据可视化... 为解决船舶制造车间生产信息不透明、设备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基于Unity物理平台设计了数字孪生船舶制造车间监控系统。针对监视系统中船舶虚拟车间的构造、多源异构数据采集的数据传输方式、由数据驱动的虚实同步方法,以及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步骤进行了阐释。实验设计船舶制造小组立焊接流水线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系统,完成了焊接流水线的3D场景复现以及在李生车间中对现实车间的生产监控,并通过虚实车间一致性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异构数据采集 虚实同步 数据可视化 孪生车间 生产监控 一致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IBIEM控制方程基本解构造模型
11
作者 刘中宪 黄珑 +1 位作者 孟思博 黄振恩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4,共7页
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IBIEM(indirect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求解波动问题时控制方程基本解构造依赖经验判断和试算,导致宽频散射求解不够稳定。本文通过粒子群优化-人工神经网络建立IBIEM控制方程基本解构造模型,以数据驱... 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IBIEM(indirect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求解波动问题时控制方程基本解构造依赖经验判断和试算,导致宽频散射求解不够稳定。本文通过粒子群优化-人工神经网络建立IBIEM控制方程基本解构造模型,以数据驱动代替经验判断,处理基本解构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二维峡谷对平面SH波散射IBIEM模拟为例验证所建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所建IBIEM控制方程基本解构造模型可对虚拟波源位置和数量的最优设置进行有效预测,兼顾计算效率和精度,大幅提高IBIEM求解波动问题时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虚拟波源位置和数量最优设置方案受入射波频率和场地几何条件影响显著,且表现出非单调变化特征,依据经验设置基本解可靠性较差,以数据驱动的预测模型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所建方法可为IBIEM求解其他类型场地地震波动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 虚拟波源 人工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波动问题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虚拟矢量PWM的准Z源三电平逆变器新型控制算法实现
12
作者 柴锦 刘通 +1 位作者 王伟胜 陈阿莲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6,共10页
准Z源三电平逆变器的升压控制和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之间的耦合严重限制了其控制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1种基于虚拟矢量脉宽调制方法的中点电位平衡策略,通过直流母线电容电压闭环控制实现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消除了中点电位低频波动,同... 准Z源三电平逆变器的升压控制和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之间的耦合严重限制了其控制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1种基于虚拟矢量脉宽调制方法的中点电位平衡策略,通过直流母线电容电压闭环控制实现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消除了中点电位低频波动,同时采用恒直通升压调制策略,避免了升压控制对中点电位的影响,保证了准Z源网络充足的升压空间。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Z源三电平逆变器 中点电位平衡 虚拟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等效源在水下结构散射声场重建中的应用
13
作者 安步潮 何元安 +2 位作者 宋昊 胡宇安 闫孝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5-1502,共8页
针对水下结构散射声场重建中测点较少时精度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压缩等效源方法。该方法结合压缩感知框架与等效源法,通过联合稀疏表征入射声源与散射等效源模态系数,实现单层声压测量面下的声场分离与重建。结果表明:融合压缩... 针对水下结构散射声场重建中测点较少时精度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压缩等效源方法。该方法结合压缩感知框架与等效源法,通过联合稀疏表征入射声源与散射等效源模态系数,实现单层声压测量面下的声场分离与重建。结果表明:融合压缩等效源方法可准确重建圆柱壳模型的散射场,且在少量测点下的远场重建任务中优于传统方法;当入射声源先验信息失配时会带来重建误差,但入射声源位于远场时影响较小。通过设置入射虚源,可使融合压缩等效源方法适用于半空间与理想波导环境。湖试数据验证进一步表明,该方法在单层测点条件下能有效分离重建散射声场。湖上试验证实,该方法仅需单层传感器即可达到与传统双层测量方法相当的散射场场重建精度,显著降低了工程实施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散射 等效源法 声全息 压缩感知 声场分离 声场重建 波导 虚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信道中水下航行体散射声场传播机理研究
14
作者 彭绍康 彭子龙 +1 位作者 周富霖 王重凯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1,共7页
水下航行器回声特征受浅海信道混响干扰严重,回波脉冲经海面海底多次反射传播模式复杂多样,严重制约水下航行器声散射特征识别。针对典型浅海信道条件下刚性球目标声散射问题,提出点声源入射下刚性球声散射理论解析解与虚源法相结合的... 水下航行器回声特征受浅海信道混响干扰严重,回波脉冲经海面海底多次反射传播模式复杂多样,严重制约水下航行器声散射特征识别。针对典型浅海信道条件下刚性球目标声散射问题,提出点声源入射下刚性球声散射理论解析解与虚源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通过与有限元仿真结果相对比,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海面与海底反射系数分别采用经验公式和三参数模型,分析得到由于海面海底反射吸收导致的回声脉冲幅值衰减规律。计算包含指挥台和艉舵在内的Benchmark潜艇模型的声散射回波特性,同时给出考虑海面海底两次反射模式叠加后的回声脉冲序列形成机理。所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有助于浅海信道条件下复杂目标声散射特征提取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浅海信道 刚性球 声散射特性 虚源法 球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下垂控制本质及虚拟阻抗对其源端特性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秦晓辉 范宸珲 +4 位作者 齐磊 丁保迪 刘宏志 杨少波 孟政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930-5941,I0014,共13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出“双高”特征,电网强度有日益减弱趋势,电力电子设备的构网型控制策略迎来广阔发展机遇。其中,构网型下垂控制以及能够优化其作用效果的虚拟阻抗技术,因其静特性形式简洁,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出“双高”特征,电网强度有日益减弱趋势,电力电子设备的构网型控制策略迎来广阔发展机遇。其中,构网型下垂控制以及能够优化其作用效果的虚拟阻抗技术,因其静特性形式简洁,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也已取得一定的研究及应用成果。但目前对于下垂控制中所隐含的因果关系、动态特性及其作用机理和深层本质的讨论仍较为匮乏,虚拟阻抗对系统源端输出无功-电压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该文重点围绕下垂控制的深层本质及其天然适应性、虚拟阻抗对下垂控制中源端输出特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进行论证,并与经典的戴维南电压源带恒阻抗负荷系统的相关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网侧电压参考值设计思路,并提出一种双向虚拟阻抗设计方法,这种双向虚拟阻抗有助于在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提升下垂控制作用效果和电压支撑构网能力,并能够有效抑制故障过电流,解决了传统虚拟阻抗在抑制过电流、电压支撑两方面作用不可兼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 下垂控制 虚拟阻抗 源端输出特性 电压整定 双闭环控制 物理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源法的浅水域界面干扰剥离与声场重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志超 张小正 +1 位作者 庞业珍 苗金林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93-1802,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等效源法的浅水域界面干扰分离与声场重构方法。该方法将射线声学虚源法与等效源法相结合,能够在浅水域条件下有效分离界面反射声的影响,对结构声源的辐射声场进行精准重构。文中简述了虚源法模型,给出了干扰剥离等效...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等效源法的浅水域界面干扰分离与声场重构方法。该方法将射线声学虚源法与等效源法相结合,能够在浅水域条件下有效分离界面反射声的影响,对结构声源的辐射声场进行精准重构。文中简述了虚源法模型,给出了干扰剥离等效源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实现过程,通过仿真说明了不同频率和全息面构型对算法的影响,总结了该方法相比常规等效源法的优势以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源法 虚源法 干扰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充电站可调潜力的虚拟惯性功率补偿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7
作者 施兴烨 柯松 +3 位作者 张帆 唐建林 梁莉莉 杨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1,共9页
针对微电网因可再生能源接入导致惯量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协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充电站惯性功率控制策略。首先,考虑到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柔性调控潜力,在充电站层面将其等效为广义储能为控制器提供功率响应能力。接着,借鉴虚拟同步机的... 针对微电网因可再生能源接入导致惯量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协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充电站惯性功率控制策略。首先,考虑到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柔性调控潜力,在充电站层面将其等效为广义储能为控制器提供功率响应能力。接着,借鉴虚拟同步机的转子运行特性,提出了虚拟惯性功率补偿控制策略,并配合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频率支撑。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虚拟惯性功率补偿控制策略能有效利用充电站调控潜力向系统提供惯性支撑功率,提高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惯量 电动汽车 储能 虚拟同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市场风险的热电联产虚拟电厂低碳调度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秋杰 亓浩 +4 位作者 谭洪 王昊 朱益 汪平 李振兴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5,共8页
燃煤热电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会导致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且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过高碳排放。为此,建立了考虑地源热泵、电转气(P2G)和碳捕集与封存(CCS)的热电联产虚拟电厂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碳市场风险的虚拟电厂低碳调度策略。利... 燃煤热电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会导致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且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过高碳排放。为此,建立了考虑地源热泵、电转气(P2G)和碳捕集与封存(CCS)的热电联产虚拟电厂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碳市场风险的虚拟电厂低碳调度策略。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及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预测碳市场的次日碳价,并用条件风险价值模型衡量其波动风险;引入电制热设备地源热泵,协同P2G-CCS解耦热电联产“以热定电”运行约束;提出以各设备的运行成本、弃风弃光惩罚成本、碳交易及碳市场风险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调度策略。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调度策略不仅能促进新能源消纳,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降低系统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虚拟电厂 地源热泵 P2G CCS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条件风险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交互式粒子群优化的船舶舱室内装智能色彩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洁 许莉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161,共12页
色彩在增强船舱吸引力、优化乘客体验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准确有效地评估舱室内装色彩设计与乘客情绪感知之间的联系,通过整合环境数据、情感需求分析和用户反馈等多源信息,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Immersive Vir... 色彩在增强船舱吸引力、优化乘客体验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准确有效地评估舱室内装色彩设计与乘客情绪感知之间的联系,通过整合环境数据、情感需求分析和用户反馈等多源信息,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IVR)的集成框架.首先,建立一个包含视觉和谐和人体偏好两种测量方法的优化模型,用于评估色彩搭配的美学性能.然后,采用愉悦相关的语言价值赋值方法估计色彩搭配的视觉和谐得分.为了求解该优化模型,采用了一种基于小群体的交互式粒子群优化(Intera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算法,通过人工判断来考虑情绪对色彩搭配的偏好.原型系统在游戏引擎环境Unity 3D中开发,以头戴式显示设备HTC Vive实现,提供了交互式和身临其境的用户体验.最后,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在不同的船舱室内场景中进行用户测试,验证研究框架.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舱室场景中自动调整船舱色彩,使其更加符合乘客的情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舱室内装 色彩设计 情绪匹配 沉浸式虚拟现实 交互式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从博弈的源荷协同优化调度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欣煜 许刚 +1 位作者 王小明 赵文广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负荷多样性增加及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导致电网调度和控制难度大大增加。为了平抑电网峰谷差,提高风光等分布式电源的消纳率,从主从博弈理论出发,提出一种源荷协同优化策略。同时为应对负荷多样性及分布式能源增加给虚拟电厂参与电网调... 负荷多样性增加及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导致电网调度和控制难度大大增加。为了平抑电网峰谷差,提高风光等分布式电源的消纳率,从主从博弈理论出发,提出一种源荷协同优化策略。同时为应对负荷多样性及分布式能源增加给虚拟电厂参与电网调度带来的不确定性,分别引入负荷聚合商和虚拟电厂运营商作为电力系统的源荷双侧代表参与博弈,通过博弈机制优化价格和用电策略,以满足碳排放要求下荷侧用户剩余最大和源侧运行收益最大为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采用分布式遗传联合二次规划算法求解,并引入阶梯型碳交易机制,提高系统节能减排的积极性。经算例分析验证,该策略可以有效减小负荷峰谷差、降低系统碳排放及源荷双侧运行成本,实现源荷双侧利益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从博弈 源荷协同 负荷聚合商 虚拟电厂运营商 阶梯型碳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