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train Rate on Compression Behavior of Vinyl Ester Resin Casting
1
作者 XIONG Tao YANG Bin XIONG Jie XU Xian-jian ZHOU Kai MAO Ming-zhong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7,72,共6页
Quasi-static and high strain rate compressive experiments on vinyl ester casting were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MTS (Material Test System) and Hopkinson bar. The behaviors of the compressed unstable and fracture of the ... Quasi-static and high strain rate compressive experiments on vinyl ester casting were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MTS (Material Test System) and Hopkinson bar. The behaviors of the compressed unstable and fracture of the resin casting at different strain rat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sponse behavior of the resin casting is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mechanisms at different strain rate, and som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vinyl ester casting are rate-dependent: the casting are destroyed in toughness model under strain rate 3.3×10 -4~6.6×10 -3/s, while the casting are destroyed in brittleness model under strain rate 950~5800/s. The yield stress, yield strain energy density are al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strain rates at quasi-static as well as at high strain rates. What is interesting is that the yield strain decreased with the strain rates increasing at quasi-static while increased at high strain rate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asting occurred forcing high elastic deformation at high strain rates. The damage of the specimens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axial stress before unstable deformation, while mainly controlled by shear stress after unstable deformation, and then developed to fracture finally. This progress is rate-depend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acks inside the castings increased with the strain rate increa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nyl ester resin QUASI-STATIC high strain rate strain rate response and crack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信君 李平昌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46,71,共8页
为获得具有良好耐久性能的乙烯基酯树脂(VE)基复合材料,以碳纤维(CF)为增强材料,采用熔融灌注法制备了碳纤维/乙稀基酯树脂复合材料(CF/VE)。采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吸湿率等测试方法,对CF/VE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为获得具有良好耐久性能的乙烯基酯树脂(VE)基复合材料,以碳纤维(CF)为增强材料,采用熔融灌注法制备了碳纤维/乙稀基酯树脂复合材料(CF/VE)。采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吸湿率等测试方法,对CF/VE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VE在不同介质中浸泡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且NaOH溶液影响最大。VE在去离子水、H_(2)SO_(4)溶液和NaCl溶液中的吸湿率符合Fick扩散定律,而VE在NaOH溶液吸湿率在60 d之前符合Fick扩散定律,60 d之后吸湿率显著增长。CF显著提高了CF/VE的力学性能,CF/VE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是纯VE的18和7倍。不同介质浸泡后,纯VE和CF/VE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逐渐下降。不同介质对弯曲强度的不利影响高于拉伸强度,且浸泡120 d后,NaOH溶液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大。NaOH中浸泡120 d后CF/VE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7.2%和39.9%,但是CF/VE的力学性能仍远高于纯VE。总体来说,CF显著提高了CF/VE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增韧乙烯基酯树脂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瑞瑞 王雅婷 +1 位作者 冉晓璐 刘万双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0,共9页
乙烯基酯树脂作为一类通用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在工业界被广泛使用,但固化后的乙烯基酯树脂交联密度大,质脆,受冲击载荷易开裂。本研究将硅烷偶联剂(KH570)通过一步反应接枝到氧化石墨烯(GO)表面,制备了改性氧化石墨烯(m-GO)。显微镜观... 乙烯基酯树脂作为一类通用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在工业界被广泛使用,但固化后的乙烯基酯树脂交联密度大,质脆,受冲击载荷易开裂。本研究将硅烷偶联剂(KH570)通过一步反应接枝到氧化石墨烯(GO)表面,制备了改性氧化石墨烯(m-GO)。显微镜观察表明,相比于未改性氧化石墨烯(p-GO),m-GO在乙烯基酯树脂基体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相应地,m-GO对乙烯基酯树脂表现出更佳的增韧效应。相比未改性乙烯基酯树脂,当加入0.4wt%的m-GO时,得到的改性乙烯基酯树脂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_(ⅠC))和临界应变能释放率(G_(ⅠC))分别提高了40%和32%。此外,加入m-GO对乙烯基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酯树脂 增韧改性 氧化石墨烯 硅烷偶联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乙烯基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王健龙 陈梦迪 +3 位作者 王金炜 朱泓熹 马腾 魏浩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43,82,共7页
聚氨酯(PUR)和乙烯基酯树脂(VE)作为两类常见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在工业防护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为增强VE材料韧性,以聚丙二醇(PPG)、聚丁二醇(PTMG)和聚己内醇二酯(PCL)为原料合成PUR预聚体,将其引入VE中进行增韧改性,制备了... 聚氨酯(PUR)和乙烯基酯树脂(VE)作为两类常见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在工业防护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为增强VE材料韧性,以聚丙二醇(PPG)、聚丁二醇(PTMG)和聚己内醇二酯(PCL)为原料合成PUR预聚体,将其引入VE中进行增韧改性,制备了PUR种类和含量不同的改性VE材料,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压缩强度测试和冲击强度测试等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PUR含量为VE质量的0%~30%时,随着PUR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压缩强度逐渐降低,由114.4℃,73.02 MPa降至97.4℃,15.53 MPa;而冲击强度逐渐提升,由11.91 kJ/m^(2)升至37.16 kJ/m^(2)。不同种类PUR制备的VE材料性能也有所不同,其中以PCL为原材料,制备的PUR改性VE表现出最优异的冲击性能,PUR含量为VE质量的20%时,冲击强度可达72.87 kJ/m^(2),较以PPG为原料的样品的26.64 kJ/m^(2)提升了173%。上述分析表明,增加PUR的含量和软段分子链的柔性都能提高PUR改性VE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可以为制备高抗冲击型VE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力学性能 冲击强度 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紫外韧性光固化乙烯基酯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研究
5
作者 陈迪 张志文 +4 位作者 温青 杨卓鸿 陈依露 邹容青 胡洋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5-243,共9页
目的 构建具有高疏水和紫外屏蔽效果的韧性功能涂层。方法 利用环氧树脂E51、丙烯酸和二硫代二丙酸(DTDPA)为原料合成了具有UV光固化活性的乙烯基酯树脂,与稀释剂丙烯酸羟乙酯混合制得涂料后经UV固化制备获得乙烯基酯光固化涂层,接着在... 目的 构建具有高疏水和紫外屏蔽效果的韧性功能涂层。方法 利用环氧树脂E51、丙烯酸和二硫代二丙酸(DTDPA)为原料合成了具有UV光固化活性的乙烯基酯树脂,与稀释剂丙烯酸羟乙酯混合制得涂料后经UV固化制备获得乙烯基酯光固化涂层,接着在光固化涂层表面喷涂含纳米氧化锌和硬脂酸的悬浮液构建了超疏水涂层。结果 当DTDPA质量分数为10%时所制备的涂层拉伸强度可达45 MPa,韧性为5.31 kJ/m^(3),铅笔硬度为4H,喷涂含硬脂酸和纳米氧化锌的悬浮液后涂层的水接触角可达151°;疏水复合涂层机械稳定性优异,砂纸摩擦440cm仍保持疏水状态,并且具有抗紫外的能力。结论 在乙烯基酯树脂结构中引入DTDPA能够调控乙烯基酯固化涂层的拉伸强度和韧性,喷涂纳米氧化锌的疏水悬浮液能使涂层表面疏水性和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此外,复合涂层表面镶嵌的纳米氧化锌赋予了复合涂层高的紫外屏蔽性。为高强韧、超疏水及紫外屏蔽作用的功能性涂层开发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构建思路,在光固化功能涂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韧性 乙烯基酯树脂 疏水涂层 紫外屏蔽 仿生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POSS阻燃乙烯基酯树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坤 张兆恒 +3 位作者 邢亚娟 左小彪 王博尧 赵泽华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4,107,共5页
将含磷POSS(DMPOSS)以5wt%、10wt%和15wt%的添加量添加到乙烯基酯树脂中,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仪和扫描电镜(SEM)测试研究了DMPOSS对乙烯基酯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能的影... 将含磷POSS(DMPOSS)以5wt%、10wt%和15wt%的添加量添加到乙烯基酯树脂中,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仪和扫描电镜(SEM)测试研究了DMPOSS对乙烯基酯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能的影响。DSC测试结果表明:DMPOSS的加入能够明显提升乙烯基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LOI测试结果表明:添加DMPOSS改性的乙烯基酯树脂的氧指数随DMPOSS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添加15wt%DMPOSS时,乙烯基酯树脂的氧指数达到23.8%。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DMPOSS的加入能够有效降低乙烯基酯树脂的热释放。当添加15wt%DMPOSS时,乙烯基酯树脂的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了44.9%,总的热释放降低了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酯树脂 含磷POSS 阻燃 成炭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乙烯基低聚硅倍半氧烷的合成及乙烯基酯树脂复合物的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海莲 张泽祺 +3 位作者 张文超 杨荣杰 赵翰鹏 赵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4,共13页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制备了苯基乙烯基低聚硅倍半氧烷(MPOSS),采用^(1)H-NMR,^(13)C-NMR,^(29)Si-NMR和MALDI-TOF-MS证明MPOSS段主体为完整的T10和T12笼型结构。将MPOSS用于乙烯基酯树脂(VER)制...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制备了苯基乙烯基低聚硅倍半氧烷(MPOSS),采用^(1)H-NMR,^(13)C-NMR,^(29)Si-NMR和MALDI-TOF-MS证明MPOSS段主体为完整的T10和T12笼型结构。将MPOSS用于乙烯基酯树脂(VER)制备了VER/MPOSS复合物,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表明,VER/MPOSS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随MPOSS比例增加而升高;相对于纯VER,添加20%的MPOSS后复合物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断裂力分别提高了203%,365%和200%,力学性能显著提升。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热重-红外等阻燃性能与机理研究表明,MPOSS促进了致密炭层的形成,阻止了有机挥发性产物的释放,降低了VER的热释放、烟释放和有毒气体释放量,增强了VER/MPOSS复合物的阻燃性能。综合认为,MPOSS同时提高了乙烯基酯树脂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乙烯基低聚硅倍半氧烷 乙烯基酯树脂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酯树脂体系流变特性及RTM工艺窗口预报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梁志勇 段跃新 +3 位作者 林云 肇研 路遥 张佐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6-39,47,共5页
对 992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根据树脂的反应动力学特性 ,建立树脂的化学流变模型 ,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所建立的粘度模型 ,可有效模拟和预报树脂体系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粘度行为 ,并准确预报 RTM工艺的低... 对 992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根据树脂的反应动力学特性 ,建立树脂的化学流变模型 ,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所建立的粘度模型 ,可有效模拟和预报树脂体系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粘度行为 ,并准确预报 RTM工艺的低粘度工艺窗口 ,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 乙烯基酯树脂 流变模型 成型工艺 流变特性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VER IPN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秦川丽 蔡俊 +2 位作者 唐冬雁 张巨生 蔡伟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6-39,42,共5页
采用DMA法研究了热力学、动力学因素及组成比对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 IPN)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VER共聚单体,改善了常规以苯乙烯(St)为共聚单体的PU/VER(St)IPN材料的阻尼性能,含较... 采用DMA法研究了热力学、动力学因素及组成比对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 IPN)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VER共聚单体,改善了常规以苯乙烯(St)为共聚单体的PU/VER(St)IPN材料的阻尼性能,含较长酯基的体系具有更优的阻尼性能;通过调整两网络的相对聚合速率及组成比,可使材料出现宽温域阻尼,合成的组成比为80/20、70/30及60/40的IPN材料,在至少近80℃的温域,阻尼因子(tanδ)>0.3。进一步通过TEM检测分析了IPN材料微观结构与阻尼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阻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穿网络型乙烯基酯树脂/环氧树脂的增韧与热性能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铭 王成忠 +2 位作者 武德珍 于运花 杨小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6-199,共4页
使用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VER)与双酚F型环氧树脂(EP)同步固化的方法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力学和热性能以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与乙烯基酯树脂的质量比为90∶10时,所得到的树脂体系... 使用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VER)与双酚F型环氧树脂(EP)同步固化的方法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力学和热性能以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与乙烯基酯树脂的质量比为90∶10时,所得到的树脂体系在韧性提高的同时,耐热性能(Tg)也有明显的提高,获得了一种兼具韧性和耐热性能的树脂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环氧乙烯基酯树脂 互穿网络 耐热性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石海洋 李鹏 +2 位作者 薛忠民 杨小平 陈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00-303,共4页
复合材料固化是成型过程中关键步骤之一,涉及到模具设计,成型工艺确定等。本文采用等温DSC分别研究了玻璃纤维/乙烯基酯树脂,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和乙烯基酯树脂的固化过程。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存在加速了乙烯基酯树脂的固化速... 复合材料固化是成型过程中关键步骤之一,涉及到模具设计,成型工艺确定等。本文采用等温DSC分别研究了玻璃纤维/乙烯基酯树脂,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和乙烯基酯树脂的固化过程。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存在加速了乙烯基酯树脂的固化速度,而碳纤维的存在使得乙烯基酯树脂的固化速度变慢,纤维增强材料的存在提高了树脂的固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 乙烯基酯树脂 纤维 复合材料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增韧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宏军 周晓东 +1 位作者 戴干策 胡福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5,共5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增韧一直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从乙烯基酯树脂基体增韧、乙烯基酯树脂/玻璃纤维界面改性及增强材料结构和形式的优化三个方面对玻璃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增韧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各种增韧方...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增韧一直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从乙烯基酯树脂基体增韧、乙烯基酯树脂/玻璃纤维界面改性及增强材料结构和形式的优化三个方面对玻璃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增韧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各种增韧方法的机理和增韧效果,对这些增韧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乙烯基酯树脂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界面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酯树脂及其炭纤维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行为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同悦 于运花 +2 位作者 陈伟明 王莉莉 杨小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6-169,174,共5页
结合乙烯基酯树脂(VE)浇注体在65℃和95℃蒸馏水中的湿热老化行为,对其炭纤维复合材料(CF/VE)的吸湿性、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根据VE浇注体的吸湿特性,可将其复合材料的吸湿过程划分为基体吸湿为主和界面吸湿为... 结合乙烯基酯树脂(VE)浇注体在65℃和95℃蒸馏水中的湿热老化行为,对其炭纤维复合材料(CF/VE)的吸湿性、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根据VE浇注体的吸湿特性,可将其复合材料的吸湿过程划分为基体吸湿为主和界面吸湿为主的两阶段;VE浇注体与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的下降趋势一致,均与吸湿率的增加趋势相对应,但VE浇注体的弯曲模量下降较复合材料明显;VE浇注体及其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并随吸湿达饱和而保持在一定值,但两者内耗峰的变化趋势刚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酯树脂 炭纤维复合材料 湿热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挤工艺体系的乙烯基酯树脂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建国 王成忠 +1 位作者 于运花 杨小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3-186,共4页
采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适合于拉挤工艺的乙烯基酯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求得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8.3kJ/mol,反应级数为0.918。通过活化能与固化放热量的对比与实验观察,发现在拉挤工艺初期存... 采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适合于拉挤工艺的乙烯基酯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求得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8.3kJ/mol,反应级数为0.918。通过活化能与固化放热量的对比与实验观察,发现在拉挤工艺初期存在温升现象,常规数学模型难以模拟拉挤初期的热量平衡;通过基于非等温DSC法的固化度分析,认为高效的拉挤工艺通常会伴随低的固化度,并从树脂配方体系和工艺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挤工艺体系 乙烯基酯树脂 固化动力学 热量平衡 DSC法 反应级数 拉挤工艺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E乙烯基酯树脂及其在防腐蚀领域的应用研究(Ⅰ)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润培 侯锐钢 +2 位作者 王晓东 雷浩 刘坐镇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37,42,共4页
本文详细论证了MFE乙烯基酯树脂的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依赖关系。介绍了这类树脂在防腐蚀领域的应用研究情况。
关键词 乙烯基酯树酯 分子结构 性能 耐腐蚀材料 防腐蚀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环氧树脂增韧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铭 王成忠 +2 位作者 武德珍 于运花 杨小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3,共3页
使用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 (VER)与双酚F型环氧树脂 (EP)同步固化的方法 ,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 ;采用DSC研究了混合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 ,对固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表征其形态结构。结果... 使用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 (VER)与双酚F型环氧树脂 (EP)同步固化的方法 ,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 ;采用DSC研究了混合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 ,对固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表征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 ,当m (VER) :m (EP) =90∶10时 ,固化材料的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 2 0 7 3℃ ,分别比纯环氧树脂和纯VER树脂高 2 5℃和 75℃ ;当m (VER) :m (EP) =5 0∶5 0时 ,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了 8 0 8kJ/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环氧乙烯基酯树脂 增韧体系 VER EP DSC分析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的抗弹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英建 金子明 +2 位作者 李华 吴春芝 钟蔚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共3页
以连续玄武岩纤维为增强剂,乙烯基酯树脂为基体,制备了新型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分析该复合材料的抗弹性能与其结构设计因素的关系,确定了该复合材料中的纤维织物形式、织物面密度、纤维直径和纤维含量等结构参数;并对该复合材... 以连续玄武岩纤维为增强剂,乙烯基酯树脂为基体,制备了新型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分析该复合材料的抗弹性能与其结构设计因素的关系,确定了该复合材料中的纤维织物形式、织物面密度、纤维直径和纤维含量等结构参数;并对该复合材料的抗弹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乙烯基酯树脂 复合材料 抗弹性能 抗弹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万勇军 顾宜 +4 位作者 谢美丽 欧阳庆 刘小平 陆雯 王建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1-84,89,共5页
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 ,动态力学分析法研究了IPN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出现宽温度阻尼范围。当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40 /60时 ,材料的宽温度范围的阻尼性能最好... 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 ,动态力学分析法研究了IPN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出现宽温度阻尼范围。当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40 /60时 ,材料的宽温度范围的阻尼性能最好。在体系中引入柔性链可改善低温阻尼性能 ,而引入刚性链则降低阻尼值、提高阻尼温度、阻尼温度范围变窄。在体系中引入大侧基能显著提高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的阻尼性能 ,提高交联密度会使阻尼性能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聚合物网络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型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万勇军 谢美丽 +4 位作者 顾宜 欧阳庆 刘小平 陆雯 王建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35-137,14,共4页
以聚氨酯(PU)为组分Ⅰ、乙烯基酯树脂(VER)为组分Ⅱ,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IPN),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PU/VER-IPN的微观形态,用调制D... 以聚氨酯(PU)为组分Ⅰ、乙烯基酯树脂(VER)为组分Ⅱ,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IPN),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PU/VER-IPN的微观形态,用调制DSC(M-DSCTM )、动态力学分析方法(DMA)研究了IPN 的玻璃化转变行为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 网络与VER网络形成了多相微区结构,在界面处互穿和缠结,形成类似胞状的结构,PU 相为胞壁,VER为胞体。在PU 和VER之间,次级作用明显加强,出现氢键吸收峰,并且出现宽温度阻尼范围。当PU/VER= 40/60 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相乳化法制备乙烯基酯树脂炭纤维上浆剂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建叶 陈娟 +2 位作者 柳华实 王冬至 葛曷一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86,92,共6页
以乙烯基酯树脂与端环氧基反应型液态丁腈橡胶为主浆料,采用转相乳化法制备乳液型炭纤维上浆剂。探讨乳化剂种类、质量比、乳化温度、搅拌速率和溶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铵与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质量... 以乙烯基酯树脂与端环氧基反应型液态丁腈橡胶为主浆料,采用转相乳化法制备乳液型炭纤维上浆剂。探讨乳化剂种类、质量比、乳化温度、搅拌速率和溶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铵与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质量比为3∶1,乳化剂质量分数为主浆料的10%、乳化温度为50℃、搅拌速率为10000r/min、苯乙烯质量分数为主浆料的50%时,乳液稳定性最高,平均粒径0.068μm。离心沉淀分数为8.67%,Zeta电位为53.24mV,表面张力为32mN.m-1。电导率在转相时突增,转相后电导率趋于平稳,体系发生完全相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上浆剂乳液 乙烯基酯树脂 转相乳化 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