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Fs衍生Co掺杂In_(2)O_(3)材料的制备及三乙胺气敏性质研究
1
作者 唐玉悦 常格格 +2 位作者 刘芳冰 高晨 徐燕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2-146,152,共6页
三乙胺在染料、农药、医药生产中应用广泛,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挥发性有机物。暴露于高浓度三乙胺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探索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响应的三乙胺气敏传感材料至关重要。以2-氨基对苯二甲酸为配体,通过溶... 三乙胺在染料、农药、医药生产中应用广泛,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挥发性有机物。暴露于高浓度三乙胺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探索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响应的三乙胺气敏传感材料至关重要。以2-氨基对苯二甲酸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Co掺杂In基金属有机框架前驱体。经热解后得到Co掺杂In_(2)O_(3)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Co掺杂量和升温速率对Co掺杂In_(2)O_(3)形貌和物相结构的影响。将Co掺杂In_(2)O_(3)材料组装成气敏元件并进行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o^(2+)掺杂的In_(2)O_(3)对三乙胺具有良好气敏性质,在最佳温度(160℃)下,对100×10^(-6)三乙胺的响应值可达81.27,并对三乙胺气体表现出优异选择性响应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氧化铟 三乙胺 气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e_2O_4的制备、结构表征与气敏性能
2
作者 田俊峰 刘亚莉 +3 位作者 祝峰 戚俊清 许培援 梁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7-19,共3页
采用共沉淀方法,以可溶性钴盐和铁盐为源物质,以氢氧化物作为沉淀剂,制备出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CoFe2O4复合氧化物粉末.由CoFe2O4粉体制成的旁热式厚膜气敏元件无需掺杂,对乙醇、丙酮、乙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尖晶石结构 CofE2O4 气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space optical remote sensors at CIOMP 被引量:1
3
作者 WANG Jia-qi HAN Chang-yuan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our space optical remote sensor(SORS) technologies including optical materials, optics fabrication and coating, optical testing, system assembly and final testing, and space environment simulat...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our space optical remote sensor(SORS) technologies including optical materials, optics fabrication and coating, optical testing, system assembly and final testing, and space environment simulation experiment conducted in our institute. The primary parts of the fabrication and testing facilities and result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 遥感传感器 光学材料 光学系统 SORS CIOMP 光学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石墨烯改性织物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芳 熊莹 程浩南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0,共5页
为探究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聚吡咯(PPy)配合使用在电阻式应变传感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以锦纶针织物为基材,然后依次对其进行rGO和PPy改性处理。然后利用SEM照片、FT-IR光谱和XRD图谱对制备的PPy-rGO改性锦纶针织物进行表征。得益于PPy-... 为探究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聚吡咯(PPy)配合使用在电阻式应变传感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以锦纶针织物为基材,然后依次对其进行rGO和PPy改性处理。然后利用SEM照片、FT-IR光谱和XRD图谱对制备的PPy-rGO改性锦纶针织物进行表征。得益于PPy-rGO改性锦纶针织物的高导电性[(345±6)Ω/4 cm]和较好的延伸性,其所构建的应变传感器表现出较快反应(反应时间31 ms)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循环时间2 400 s)。此外,该应变传感器还能有效监测人体关节运动,为针织物应变传感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针织物 还原氧化石墨烯 聚吡咯 应变传感材料 运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大历史观的科学内涵及原创性贡献
5
作者 辛向阳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2,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是贯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的基石性理论。习近平大历史观的科学内涵极为丰富,既有对历史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和哲学思考,也有对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改革开放近50...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是贯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的基石性理论。习近平大历史观的科学内涵极为丰富,既有对历史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和哲学思考,也有对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改革开放近50年历史的认识。习近平大历史观不仅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坚持和发展了列宁的历史分析法,而且从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坚持人民至上这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群众史观。习近平大历史观是培育人们历史思维的理论指南,使我们在看待任何重大现实和未来问题时,都能够从历史的逻辑出发、找到历史起点、展开历史风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唯物史观 历史哲学 历史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国龙 毕成龙 +4 位作者 刘慧 杨宇 王超 刘玉 姜炜坤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1,共5页
对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设计策略进行了系统综述,对其在传感、储能、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凝胶 导电材料 传感 柔性电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ldView-2的薇甘菊信息精细提取 被引量:8
7
作者 胡佳 林辉 +3 位作者 孙华 东启亮 范应龙 罗喜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9,共8页
及时、准确掌握薇甘菊分布信息成为防控其入侵的关键技术。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快速准确提取薇甘菊分布信息成为可能。以深圳市Worldview-2影像的9个波段为主要信息源,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的信息提取分析... 及时、准确掌握薇甘菊分布信息成为防控其入侵的关键技术。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快速准确提取薇甘菊分布信息成为可能。以深圳市Worldview-2影像的9个波段为主要信息源,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的信息提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用于识别薇甘菊的最佳波段组合是347组合;(2)Worldview-2影像融合的最优方法是Gram-Schmidt变换;(3)光谱与纹理分析研究得出的辐射亮度值和NDVI值能提取出部分入侵区域,结合第7波段与PC1的反差平均值与3×3卷积核方差可提取完整的薇甘菊入侵范围;(4)信息提取的最佳分割尺度是30,且制图精度达87.6%,用户精度达88.4%。说明采用高分辨率影像特征能提取薇甘菊信息,并实现精细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遥感 外来入侵物种 薇甘菊 信息提取 World view-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rldView-2影像的红叶松树识别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乔睿 唐娉 +2 位作者 石进 蒋丽雅 李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40,共8页
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每年都会造成大面积的严重的森林灾害发生,给国民经济和林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损失,及时对其发生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红叶松树的可行性,从而为单株木灾害监测... 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每年都会造成大面积的严重的森林灾害发生,给国民经济和林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损失,及时对其发生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红叶松树的可行性,从而为单株木灾害监测与防治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技术途径。采用World View-2多光谱数据,基于二次型分类器,研究了红叶松树的识别方法。通过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发现,World View-2的红、绿、蓝3个波段蕴含着丰富的红叶松树信息。据此,基于全部8个波段和红、绿、蓝3个波段分别进行了分类,分类精度基本相同。结果表明,仅利用红、绿、蓝3个波段也可以完成红叶松树的识别,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数据降维,更为我国"高分二号"数据的应用开辟了新领域。由于林相条件的差异性和复杂性,遥感数据分辨率的选择对于单木灾害的识别非常重要,研究发现,2 m分辨率多光谱遥感数据非常适合红叶松树的提取,且从数据时相上来说,最好选取6—9月份的遥感影像,以减少其他变色植被的干扰,提高监测精度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view-2多光谱影像 红叶松树 变色立木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View在线物化选择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欣 陈峰 乐嘉锦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29-1633,共5页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 ,产生了海量的Web信息 ,其中动态网页占了很大的部分 WebView是指通过数据查询所产生的HTML或者XML文件块 ,对WebView进行物化可以提高用户的查询速度 ,但是其代价是会可能为用户提供过期的数据 定义了WebView...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 ,产生了海量的Web信息 ,其中动态网页占了很大的部分 WebView是指通过数据查询所产生的HTML或者XML文件块 ,对WebView进行物化可以提高用户的查询速度 ,但是其代价是会可能为用户提供过期的数据 定义了WebView物化模型中的数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标准 ,并提出一种在线动态调整的WebView物化选择的算法WM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view 物化视图 数据新鲜度 平均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料清单多视图的映射方法研究
10
作者 王颖 洪涛 +1 位作者 江海凡 李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3,共8页
针对航空复杂装配件物料清单视图部门级信息孤岛、视图多样性与数据一致性冲突等难题,系统剖析设计-工艺-制造三大核心阶段下BOM视图的内容与特点,探究内在转换关系,构建多视图映射模型。提取拆分件、组合件、继承件、外协件、虚拟件、... 针对航空复杂装配件物料清单视图部门级信息孤岛、视图多样性与数据一致性冲突等难题,系统剖析设计-工艺-制造三大核心阶段下BOM视图的内容与特点,探究内在转换关系,构建多视图映射模型。提取拆分件、组合件、继承件、外协件、虚拟件、中间件6种特殊件类型,制定相应的结构映射规则;在此基础上,重点聚焦工艺设计阶段物料与工艺信息的有效集成,以矩阵形式量化工艺路线中物料需求与生产工序之间的复杂约束关系,设计基于物料-工序约束关系矩阵的工艺属性和制造属性衍生映射方法,实现BOM多视图结构与属性的双重映射;最后,制定标准化变更处理规则以应对生产过程中BOM的频繁变更,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映射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清单 多视图映射 结构重构 属性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O-66-L-cys电化学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水中Hg(Ⅱ)检测研究
11
作者 曹宇 戴泽铭 +3 位作者 杨文澜 侯建华 杨正娇 王小治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66,83,共9页
为实现对环境和人体具有严重危害的Hg(Ⅱ)的高效检测,以稳定性优异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UiO-66为基底,采用简便的后修饰策略,引入L-半胱氨酸(L-cys)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构建了高灵敏度的电化学传感器平台。鉴于L-cys中独特的官能团特... 为实现对环境和人体具有严重危害的Hg(Ⅱ)的高效检测,以稳定性优异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UiO-66为基底,采用简便的后修饰策略,引入L-半胱氨酸(L-cys)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构建了高灵敏度的电化学传感器平台。鉴于L-cys中独特的官能团特性,该电化学传感平台对水体中的Hg(Ⅱ)展现出良好的选择性与高灵敏度。采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对水体中的Hg(Ⅱ)进行检测,并系统考察了溶液pH值、沉积电位、沉积时间以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iO-66-L-cys电化学传感平台具备较低的检出限和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在水体环境中Hg(Ⅱ)的检测领域具有显著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传感平台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改性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易世蓉 张苗苗 +4 位作者 陈思思 王琳琳 倪宇航 韩志伟 赵丹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55-3271,共17页
膨润土是天然的非金属矿产资源,通过技术改性将其转化为有附加值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环境治理等领域,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当前国内外膨润土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表征技术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 膨润土是天然的非金属矿产资源,通过技术改性将其转化为有附加值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环境治理等领域,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当前国内外膨润土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表征技术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膨润土性能提升的方法、原理及表征测试方法,分析了改性膨润土在土壤改良、环境修复、农业应用(肥料添加剂、农药吸附剂)及电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及不足,并展望了改性膨润土材料未来发展方向,为高性能改性膨润土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复合材料 智能材料 传感技术 环境治理 改性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时新性的WebView自适应物化和维护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岩 杨冬青 唐世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3-166,215,共5页
WebView是指存储在WebRepository中的Web页面。WebView对于很多系统来说都非常有用,它可以给用户的查询和分析带来更快的效率,特别适合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决策支持。然而当使用Repository中的信息为用户服务时,笔者无法保证所提供的... WebView是指存储在WebRepository中的Web页面。WebView对于很多系统来说都非常有用,它可以给用户的查询和分析带来更快的效率,特别适合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决策支持。然而当使用Repository中的信息为用户服务时,笔者无法保证所提供的信息是最新的(与源数据保持up-to-date)。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把这些信息返回给用户,实际上却不知道这些信息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提高数据质量,系统需要尽可能提高数据时新性(Freshness),保持Repository与数据源相一致。该文围绕数据时新性,对系统存储哪些页面,这些页面又如何更新和维护才能取得系统能力和效率之间的平衡进行讨论,并提出一种基于效益的时新性保持方法(Profit-basedFreshness-keepingMethod,PFM),同时给出了它的近似解。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法在系统效率和数据时新性综合评估方面优于传统方法,同时对Web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view 数据时新性 虚拟视图 自适应物化 维护策略 信息处理 WW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铁磁性材料无损检测系统开发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桂森 万熠 +1 位作者 宋明大 孙菲菲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99,共4页
为实现对铁磁性材料早期损伤的检测,减少材料因隐藏性缺陷的存在而导致的严重事故,依据铁磁性材料的磁特性参数及其内部微观结构的紧密联系,开发了一种基于Lab VIEW的铁磁性材料损伤检测系统。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得到磁场强度、磁... 为实现对铁磁性材料早期损伤的检测,减少材料因隐藏性缺陷的存在而导致的严重事故,依据铁磁性材料的磁特性参数及其内部微观结构的紧密联系,开发了一种基于Lab VIEW的铁磁性材料损伤检测系统。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得到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式,完成了检测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利用该系统对铁磁性材料进行了无损检测试验,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出存在损伤的铁磁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 view 铁磁性材料 磁滞回线 磁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15
作者 于巧玲 刘成宝 +4 位作者 郑磊之 陈丰 邱永斌 孟宪荣 陈志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2,共11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赋予了其强吸附性和易于修饰等特点,有望用于解决电化学传感器所要求的低成本、快速检测、良好的灵敏度和优异的选择性等难题。本文对g-C_(3)N_(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赋予了其强吸附性和易于修饰等特点,有望用于解决电化学传感器所要求的低成本、快速检测、良好的灵敏度和优异的选择性等难题。本文对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电化学传感性能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g-C_(3)N_(4)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环境、生物医药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开发复合材料传感器的重要性,以期为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拓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复合材料 电化学传感 食品安全检测 环境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高分辨率热红外数据城市地表温度反演及其应用
16
作者 李经纶 陈虹 +5 位作者 李坤 窦显辉 赵航 曾健 张学文 钱永刚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6,共9页
与自然地表相比,城市地表的几何结构更加复杂,像元内部的多次散射效应和邻近效应对城市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反演结果的影响不可忽视。该文提出了一种耦合机器学习和改进的温度/发射率分离(temperature and emissivit... 与自然地表相比,城市地表的几何结构更加复杂,像元内部的多次散射效应和邻近效应对城市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反演结果的影响不可忽视。该文提出了一种耦合机器学习和改进的温度/发射率分离(temperature and emissivity separation,TES)的城市LST反演算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SDGSAT-1热红外数据中。该算法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基于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算法反演SDGSAT-1城市冠层亮温;其次,考虑城市几何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空可视因子(sky view factor,SVF)的TES算法,实现了城市LST的高精度反演;最后,评估了算法的准确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城区。结果显示,使用XGBoost算法和分裂窗算法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分别约为0.2 K和1.2 K;在有/无水汽数据支持下,城市LST RMSE分别为0.36 K和0.73 K,3个波段的地表发射率(land surface emissivity,LSE)RMSE分别为0.020/0.026,0.018/0.023和0.020/0.023。改进前后的TES算法反演结果差值范围约为0~1.86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GSAT-1卫星 遥感反演 城市地表温度 天空可视因子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通信感知一体化关键技术体系与硬件原型验证
17
作者 赵川斌 孙红 +5 位作者 张腾宇 罗宏亮 王禹淙 蒋玉骅 林博 高飞飞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2-947,共16页
第6代移动通信(6G)系统将基于通信感知一体化能力获取精确的环境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从而在保障通信业务的同时将真实物理世界复刻为数字孪生世界。该文提出一种完备的6G通感一体关键技术体系,包括静态环境重构、动态目标感知、物体材... 第6代移动通信(6G)系统将基于通信感知一体化能力获取精确的环境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从而在保障通信业务的同时将真实物理世界复刻为数字孪生世界。该文提出一种完备的6G通感一体关键技术体系,包括静态环境重构、动态目标感知、物体材质识别3大基本能力。具体地,该文设计了基于多用户、多基站、主被动融合的静态环境重构技术,构建了多基站协同、多特征融合的动态目标感知技术,研究了基于多基站协同的电磁感知与材质识别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射频系统级芯片上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RFSoC-FPGA)的通用通感一体化硬件原型平台,可在保持通信服务的同时有效重建环境地图并感知动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静态环境重构 动态目标感知 物体材质识别 硬件原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边缘检测融合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特征提取
18
作者 张沛东 肖连博 +4 位作者 张煜航 焦力敏 孙洪超 庄大杰 李国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94-302,共9页
目的针对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可靠性评估中存在的三维形变测量精度不足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视角深度图投影与亚像素边缘检测的三维点云特征提取方法,以高精度几何特征数据支撑容器的结构优化设计与安全验证。方法首先,构建最小包... 目的针对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可靠性评估中存在的三维形变测量精度不足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视角深度图投影与亚像素边缘检测的三维点云特征提取方法,以高精度几何特征数据支撑容器的结构优化设计与安全验证。方法首先,构建最小包围立方体,并设计六自由度多视角正交投影系统,将三维点云降维映射至二维深度图,实现容器全表面覆盖;其次,基于拟合边缘模型及局部灰度面积效应,检测亚像素边缘点;进一步结合投影参数化映射与动态曲率插值算法,引入法向量连续性约束及加权融合策略,重构高保真三维特征点;最后,搭建实验系统,获取容器三维点云数据,基于简化率、配准误差及计算时间指标,并与现有点云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所提方法获取特征点云,其配准最大平均误差为1.33 mm,最大均方根误差为1.39 mm,简化率为1.6%。与其他文献的结果相比,所提方法的简化率更小,计算时间更短,且误差更小。结论所提方法有效解决了大规模点云处理与几何特征保真之间的矛盾,显著提升了放射性容器三维特征提取的精度和效率,为核能工程安全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几何形变量化分析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 三维形变测量 多视角深度图融合 亚像素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型柔性材料系统的向光性驱动
19
作者 卢伟 王叙宁 +2 位作者 侯国栋 钱小石 孟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88,共19页
光响应材料在光刺激下能改变自身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因其对电磁波多自由度的高敏感、多维度响应能力,在与传感、驱动相关的多种应用领域中备受关注.近年来,基于光响应软材料的光驱动系统逐渐完成了从简单的感知、受激作动到持续自主反馈... 光响应材料在光刺激下能改变自身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因其对电磁波多自由度的高敏感、多维度响应能力,在与传感、驱动相关的多种应用领域中备受关注.近年来,基于光响应软材料的光驱动系统逐渐完成了从简单的感知、受激作动到持续自主反馈控制的进化,这意味着柔性材料在受到刺激发生形态变化的基础上,逐步具备接受和转化能量的能力,进而实现自主驱动.一系列基于柔性光响应材料的软体作动系统对与方向实时改变的光源、热源、声源等能量源,表现出方向识别与准确跟踪的能力.这种“向光性”“趋光性”实现的难点在于让光响应柔性材料识别刺激源的方向并向其作动、在对准方向时停止作动,在受外部扰动、方向失准时自主向光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类似动、植物的自主性.因此,对近年来光响应材料在传感、驱动及自适应调节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柔性材料作动从响应型到自控型的发展历程,从传感、驱动、反馈三个组成循环的关键过程剖析其能量转化、传递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制,并展望自控制光响应材料系统在仿生驱动器和软体机器人等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材料 感知 驱动 自发负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制备FeS微/纳米花气敏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祺 许永康 +2 位作者 陈梅 时吉进 杨为家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124,130,共7页
气敏材料的微纳结构与比表面积限制了气敏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为此,基于电化学沉积快速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纳米FeS气敏材料。结果表明,FeS纳米片构建了3D立体微米/纳米微球,显著增大了其比表面积,有利于捕获目标气体分子;同时,电化... 气敏材料的微纳结构与比表面积限制了气敏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为此,基于电化学沉积快速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纳米FeS气敏材料。结果表明,FeS纳米片构建了3D立体微米/纳米微球,显著增大了其比表面积,有利于捕获目标气体分子;同时,电化学快速生长过程容易在纳米片上产生较多的点缺陷(活性位点),有利于气敏传感器快速响应。因此,器件制备2个月后,FeS纳米材料表现出快速地响应速率(在300℃工作温度下,对50μL/L乙醇气体的响应值为12.0,响应时间为3 s)、较低的检测限(对2μL/L乙醇的响应值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纳米材料 气敏传感 制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