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服中心持股行权能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吗?
1
作者 武恒光 刘洁 +1 位作者 高晓宇 高春燕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3,共10页
投服中心作为“监管型”小股东,通过行权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投服中心行权相关数据,采用OL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投服中心行权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投... 投服中心作为“监管型”小股东,通过行权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投服中心行权相关数据,采用OL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投服中心行权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投服中心行权能够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机制分析发现,投服中心行权通过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两条路径提升内部控制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维权诉讼、网上行权和发送股东建议函三种行权方式会显著提升被行权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行权内容涉及控制环境问询和信息与沟通问询能够显著提升被行权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行权效果在信息透明度较差、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进一步优化投服中心行权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服中心行权 内部控制质量 媒体关注度 中小投资者参与度 信息透明度 机构投资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法、私法理念在刑事诉讼中的冲突与共存——以英国被害人参与权为样本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卫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7,共7页
现代各国刑事诉讼是国家行使刑罚权的活动,以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为主要价值目标,但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当事人权利自治的私法理念,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被害人权利运动以来,私法理念在各国刑事诉讼中的影响逐步... 现代各国刑事诉讼是国家行使刑罚权的活动,以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为主要价值目标,但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当事人权利自治的私法理念,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被害人权利运动以来,私法理念在各国刑事诉讼中的影响逐步扩大。英国刑事程序中的被害人参与权的确立和推广过程能很好地说明私法理念与公法理念在刑事诉讼中产生的冲突,英国法目前采取的态度是以公法理念为主导,两种理念在刑事诉讼中并存。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形也是一样,公法理念占主导地位,私法理念的影响尚微,但有扩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法理念 私法理念 被害人参与权 受害影响陈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害人视野中的刑事案件撤销制度 被引量:3
3
作者 兰跃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刑事案件撤销导致刑事诉讼程序终结,可能使被害人追诉请求落空,导致被害人"二次被害"。从被害人视角看我国刑事案件撤销制度,它完全就是一个由侦查机关按照行政程序作出刑事决定的过程,既剥夺了被害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又限... 刑事案件撤销导致刑事诉讼程序终结,可能使被害人追诉请求落空,导致被害人"二次被害"。从被害人视角看我国刑事案件撤销制度,它完全就是一个由侦查机关按照行政程序作出刑事决定的过程,既剥夺了被害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又限制了被害人获得救济权,有悖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因此,应当借鉴域外先进做法,按照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进行改革,加强撤案过程中被害人的人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撤销 被害人 知情权 参与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被害人庭审参与权及其完善 被引量:4
4
作者 孙仲玲 郭永亮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9-144,共6页
长期以来,刑事被害人参与诉讼的正当性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部门关注而尚未形成共识的问题。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刑事司法改革的深入,被害人对诉讼程序的影响力更加凸显。因此,应着力改变当下司法实务中被害人尴尬的诉讼地位,保障其庭... 长期以来,刑事被害人参与诉讼的正当性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部门关注而尚未形成共识的问题。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刑事司法改革的深入,被害人对诉讼程序的影响力更加凸显。因此,应着力改变当下司法实务中被害人尴尬的诉讼地位,保障其庭审参与权的名至实归,实现刑事诉讼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当事人 刑事被害人 庭审参与权 程序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的被害人参与模式:一种刑事诉讼理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啟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被害人地位的衰落开启了一场从理论上和立法上"重新发现被害人"的运动。以此为背景,有别于帕卡的"犯罪控制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的被害人参与模式理论被提了出来,它纠正了帕卡的"两种模式"只... 被害人地位的衰落开启了一场从理论上和立法上"重新发现被害人"的运动。以此为背景,有别于帕卡的"犯罪控制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的被害人参与模式理论被提了出来,它纠正了帕卡的"两种模式"只看到国家或者被追诉人的缺点,为其增加了新的元素。被害人参与模式能纠正我国刑事诉讼中犯罪控制因素过多、正当程序和被害人参与因素均过少的局面,使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朝向更加良性的制度化发展,达至对被追诉人和被害人的均衡人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参与模式 被害人权利 刑事诉讼模式 均衡人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实现路径——以制度的功能定位为视角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建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62,共9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效率和政策的二元功能定位与被害人权利保障兼有冲突与契合,“效率优先,保障公正”的价值取向使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制度空间较为有限。实践表明,间接参与量刑程序的依附模式使被害人权利保障具有流于形式的倾向,司法机关...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效率和政策的二元功能定位与被害人权利保障兼有冲突与契合,“效率优先,保障公正”的价值取向使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制度空间较为有限。实践表明,间接参与量刑程序的依附模式使被害人权利保障具有流于形式的倾向,司法机关缺乏保障被害人权利的动力。赋予被害人独立的量刑参与权限,实现从依附模式向独立参与模式转变是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的出路所在,赋予被害人独立建议权具有相应的法理依据。在现行法律框架体系之内,根据适用和解程序与否,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可以分别赋予被害人基准刑20%和10%的独立量刑参与权限幅度。被害人独立量刑建议的菜单选择模式能够保障诉讼效率不受减损,同时可以使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普通被害人也能实现其自主意志。为完善权利保障机制,应当同时设立被害人独立参与量刑程序的权利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功能定位 被害人权利保障 独立量刑参与权 量刑建议权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的制度建构 被引量:2
7
作者 骆群 孙培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77,共7页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利益优位观、犯罪中心主义的刑事法学观、惩罚犯罪的国家责任观的影响,造成刑事执行中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严重不足。虽然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可能会产生一些弊端,但与其获得的利益相比,这些弊端都处于次要的地...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利益优位观、犯罪中心主义的刑事法学观、惩罚犯罪的国家责任观的影响,造成刑事执行中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严重不足。虽然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可能会产生一些弊端,但与其获得的利益相比,这些弊端都处于次要的地位。为了充分发挥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之利,抑制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之弊,应当从被害人的知情权、陈述意见权、监督权、查询权、获得赔偿权等方面予以权利建构,以及从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的决定、执行、变更、终止等过程予以程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 参与 土区矫正 又利建构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