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气囊结构对高速列车横风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洁 许澳 +3 位作者 岳维刚 王哲 黄凤仪 高广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5-1757,共13页
为保障高速列车在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提出一种安装于列车背风侧、改善列车横风气动性能的新型气囊结构外形,以三车编组高速列车为基准,建立4种不同气囊−列车模型即气囊列车(模型Ⅰ)、增加气囊横向宽度(模型Ⅱ、Ⅲ)、增加气囊垂向宽度... 为保障高速列车在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提出一种安装于列车背风侧、改善列车横风气动性能的新型气囊结构外形,以三车编组高速列车为基准,建立4种不同气囊−列车模型即气囊列车(模型Ⅰ)、增加气囊横向宽度(模型Ⅱ、Ⅲ)、增加气囊垂向宽度(模型Ⅳ)。基于三维稳态SST k-ω双方程湍流模型,研究不同气囊模型作用下高速列车横风气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背风侧气囊改变了背风侧车体表面压力分布,列车横向力系数降低、升力系数增大,使得列车倾覆力矩系数减小,高速列车横风气动性能显著提升;随气囊横向宽度增加,列车横向力系数逐渐降低,而升力系数逐渐增大,模型Ⅲ的横风气动性能较优。相较于原始列车模型,模型Ⅲ的横向力系数减小7.09%,升力系数增加12.78%,模型Ⅰ、Ⅱ、Ⅲ的倾覆力矩系数分别降低8.43%、11.05%、13.15%;改变气囊垂向宽度对高速列车横风气动特性影响较小,模型Ⅳ倾覆力矩系数降低8.78%,与模型Ⅰ的优化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气囊结构 横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气囊结构航行体入水回收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职明洋 燕国军 +1 位作者 孙龙泉 王鹏霄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3-959,共17页
针对大尺度模型入水航行体的回收问题,为避免结构入水下落产生的过大入水深度对发射平台的安全造成威胁,并提升模型航行体的回收效率.文章设计了一种带气囊的航行体结构,认为气囊自空中释放并与航行体同步入水,经上浮后确保结构回收,并... 针对大尺度模型入水航行体的回收问题,为避免结构入水下落产生的过大入水深度对发射平台的安全造成威胁,并提升模型航行体的回收效率.文章设计了一种带气囊的航行体结构,认为气囊自空中释放并与航行体同步入水,经上浮后确保结构回收,并给出了模型具体的设计参数.同时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算法建立了带气囊结构入水回收的数值计算模型,结合相关球体入水以及AUV头段入水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并选取了本模型的无关性网格尺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不同气囊体积下航行体垂直入水回收的计算,选取了该结构对应的最佳气囊体积.随后,针对不同入水参数(入水速度、攻角以及气囊固定位置)进行了带气囊结构航行体入水回收过程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囊体积对回收效率的提升具有正相关作用,且在体积的选取中应兼顾回收效率与气囊内压响应;入水速度的增加诱导系统运动规模同步增加,不利于回收的进行;入水攻角以及气囊固定位置的不同造成不同阶段航行体偏转运动的差异,气囊固定在航行体中部且较大的入水攻角有利于航行体模型的入水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体回收 结构入水 气囊 姿态偏转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排气口型气囊冲击减缓特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温金鹏 薛江 +1 位作者 张思才 李斌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7-393,共7页
为研究固定排气口型缓冲气囊冲击减缓特性,基于能量守恒及热力学方程建立了固定排气口型气囊缓冲过程的解析模型,并采用LS-DYNA和实验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基于该模型研究了竖直圆柱式气囊的缓冲特性,开展了初始压力、排气口面积和排... 为研究固定排气口型缓冲气囊冲击减缓特性,基于能量守恒及热力学方程建立了固定排气口型气囊缓冲过程的解析模型,并采用LS-DYNA和实验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基于该模型研究了竖直圆柱式气囊的缓冲特性,开展了初始压力、排气口面积和排气口触发条件对竖直圆柱式气囊缓冲性能的影响研究,并定义了初始极限压力。研究表明:当初始压力小于初始极限压力时,适当增大竖直圆柱式气囊的初始压力、选取合适的排气口触发条件,均可将设备的峰值过载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的基础上,减小气囊的体积;采用合理的排气口设计参数,可以提高系统的吸能率,降低峰值过载,同时避免设备的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冲击减缓 气囊 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向式着陆缓冲气囊的折叠建模与充气过程仿真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春燕 裴锦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97-102,共6页
以"火星探路者"登陆系统的全向式气囊缓冲装置为例,首先对折叠后无褶皱的气囊和带褶皱的气囊分别进行了折叠建模研究,并对气囊中的加强筋和收缩绳进行了等效描述。然后采用具有较高计算效率的均压模型对气囊充气展开过程进行... 以"火星探路者"登陆系统的全向式气囊缓冲装置为例,首先对折叠后无褶皱的气囊和带褶皱的气囊分别进行了折叠建模研究,并对气囊中的加强筋和收缩绳进行了等效描述。然后采用具有较高计算效率的均压模型对气囊充气展开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为全向式缓冲气囊的参数化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 缓冲 结构动态设计 结构折叠 气囊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充气式着陆缓冲气囊的理论分析与设计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守君 齐明思 +3 位作者 黄宏胜 赵奇 孙亮 李瑞琴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0,120,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着陆缓冲气囊充气展开方面的功能缺陷,设计研究一种新型自充气式气囊。方法详细论述气囊的结构及其自充气原理,建立气囊整体结构模型;分析气囊进气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进行相关计算;最后理论分析气囊缓冲着陆过程及其缓... 目的针对目前着陆缓冲气囊充气展开方面的功能缺陷,设计研究一种新型自充气式气囊。方法详细论述气囊的结构及其自充气原理,建立气囊整体结构模型;分析气囊进气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进行相关计算;最后理论分析气囊缓冲着陆过程及其缓冲性能。结果新型自充气式缓冲气囊展开时仅有1/6的体积需要自带气源充气,进气口结构能满足空投下落时气囊的自充气,实例计算得出空投载荷的最大冲击加速度只有60 m/s2,小于允许的最大冲击加速度。结论新型自充气式气囊能够大大减轻空投系统自身的重量,进气口结构能满足气囊功能要求,使空投物资受到的冲击加速度小于允许的最大值,气囊能对空投货物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充气式气囊 空投 着陆缓冲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充气过程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6
作者 余莉 程涵 刘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2-476,共5页
基于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流固耦合方法模拟了气囊充气过程,获得了充气过程中,气囊外形和流场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了囊内流场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和气囊分析的控制体积(Contro... 基于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流固耦合方法模拟了气囊充气过程,获得了充气过程中,气囊外形和流场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了囊内流场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和气囊分析的控制体积(Control volume,CV)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V方法尽管简单,但对于高速下的气囊充气过程,无法获得囊内瞬态的流场变化及气囊表面的展开细节,确立了ALE方法在气囊充气仿真的可行性;通过囊面结构应力的分析,获得了气囊展开时的危险位置。该仿真结果对于协助气囊设计,减少试验次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 充气过程 流固耦合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降车着陆缓冲过程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郝贵祥 王红岩 洪煌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0-344,共5页
为获得某型空降车在空投着陆缓冲过程的冲击响应和检验气囊系统的缓冲性能,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空降车-气囊有限元模型,结合罚函数法和Johnson Cook材料本构模型,对空降车着陆缓冲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的最大加速度与试验数据的误差在5... 为获得某型空降车在空投着陆缓冲过程的冲击响应和检验气囊系统的缓冲性能,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空降车-气囊有限元模型,结合罚函数法和Johnson Cook材料本构模型,对空降车着陆缓冲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的最大加速度与试验数据的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在正常着陆工况和恶劣着陆工况下,得到了车体的冲击加速度数据和结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车体结构强度足够,气囊系统的性能良好,可满足空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降车 缓冲气囊 着陆缓冲过程 有限元分析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物流背景下的模块化可扩容快递箱设计 被引量:14
8
作者 吕中意 王振玉 +1 位作者 王庆莲 周谷涵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8-54,共7页
快递包装是绿色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快递数量快速增长下的包装污染持续恶化问题,结合榫卯结构和模块化设计理论提出一款模块化可扩容复用型轻量化包装箱结构设计方案;通过长短两用榫配合深浅两用卯,解决快递箱扩容过程中... 快递包装是绿色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快递数量快速增长下的包装污染持续恶化问题,结合榫卯结构和模块化设计理论提出一款模块化可扩容复用型轻量化包装箱结构设计方案;通过长短两用榫配合深浅两用卯,解决快递箱扩容过程中的尺寸缺口问题;通过气体双向阀及配套的凹槽圈和密封圈,解决扩容过程中的气囊系统定位组件错位问题;拓展了榫卯结构在模块化产品设计领域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为同类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绿色物流 模块化 复用型包装 榫卯结构 气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表面法的汽车侧面安全气囊仿真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维刚 王祥 刘晖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加强汽车安全气囊对侧面碰撞中的人体保护,对其进行优化匹配设计.针对传统的安全气囊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PSM子结构方法和响应表面优化方法.首先利用PSM子结构方法建立了侧面碰撞安全气囊的优化模型,然后通过一阶响应面筛选设计变... 为加强汽车安全气囊对侧面碰撞中的人体保护,对其进行优化匹配设计.针对传统的安全气囊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PSM子结构方法和响应表面优化方法.首先利用PSM子结构方法建立了侧面碰撞安全气囊的优化模型,然后通过一阶响应面筛选设计变量,最后利用二阶响应表面模型对安全气囊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优化结果表明,新的参数组合能够有效提高侧面安全气囊的保护效果,降低人体的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侧面安全气囊 PSM子结构方法 响应表面法模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连杆结构的兼容型气囊式夹具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国宝 徐志刚 +1 位作者 杨红亮 石卓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145,共5页
目的解决夹具在抓取圆柱桶时产生的桶体变形、桶外观破坏及夹具不能兼容不同桶型的问题。方法设计一种气囊式夹具,通过四连杆结构保证爪体始终垂直,通过气缸调整爪体间距。结果四连杆结构节省了夹具的空间,调整气缸保证了夹具工作时对... 目的解决夹具在抓取圆柱桶时产生的桶体变形、桶外观破坏及夹具不能兼容不同桶型的问题。方法设计一种气囊式夹具,通过四连杆结构保证爪体始终垂直,通过气缸调整爪体间距。结果四连杆结构节省了夹具的空间,调整气缸保证了夹具工作时对不同圆柱桶的兼容性,气囊避免了圆柱桶的的外形受到破坏,双行程抓取气缸降低了设计和制造成本,同时能够使夹具适应具有锥度和翻边的圆柱桶。结论该夹具经实际应用,工作可靠,运转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连杆结构 气囊式夹具 圆柱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面碰撞试验中前排假人背板力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商恩义 高劲松 师玉涛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2,共5页
对汽车侧面碰撞试验中前排假人背板力的典型曲线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背板力曲线可划分为碰撞初期的假人上半身相对座椅靠背晃动阶段、侧气囊作用阶段、门板变形侵入阶段、B柱和门槛梁明显变形侵入阶段和车辆快速向右侧侧移阶段等5个阶... 对汽车侧面碰撞试验中前排假人背板力的典型曲线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背板力曲线可划分为碰撞初期的假人上半身相对座椅靠背晃动阶段、侧气囊作用阶段、门板变形侵入阶段、B柱和门槛梁明显变形侵入阶段和车辆快速向右侧侧移阶段等5个阶段。依据背板力曲线中主要阶段的走势和幅值,并结合试验结果,可进行侧气囊和车身侧面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碰撞试验 背板力 侧气囊开发 车身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涂层全成形型安全气囊织物的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卜佳仙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100-103,共4页
以气囊织物的性能要求为基准,分析了气囊织物用原料的要求,并以织物组织、经纬密度、纱线规格为主要技术参数,探讨了具有良好可织性、使用性能和工作性能的非涂层方形全成形型安全气囊织物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安全气囊织物 非涂层织物 全成形型 织物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投重物水面迫降动态特性参数分析及优化
13
作者 刘鑫 文桂林 韩旭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256,共5页
根据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理论,建立了空投重物水面迫降性能分析的液—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模型经验证后,其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接近,并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空投重物水面迫降动态特性... 根据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理论,建立了空投重物水面迫降性能分析的液—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模型经验证后,其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接近,并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空投重物水面迫降动态特性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从中获得更佳的参数匹配来提高抗坠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投重物 缓冲气囊 液固耦合 正交试验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二自由度减振气囊设计及整机运输仿真
14
作者 陈宁 张功学 +4 位作者 李列琴 孟彦辉 康泰 张斌 胡晓强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7,共5页
目的设计一种二自由度的减振气囊装置,模拟整车运输过程,并计算仿真验证结构的减振性能,为后续研究整车货运包装减振提供基础。方法根据达朗贝尔原理简化被包装易碎件在运输过程中的理论模型,并建立车辆的运动学方程。使用Simulink等软... 目的设计一种二自由度的减振气囊装置,模拟整车运输过程,并计算仿真验证结构的减振性能,为后续研究整车货运包装减振提供基础。方法根据达朗贝尔原理简化被包装易碎件在运输过程中的理论模型,并建立车辆的运动学方程。使用Simulink等软件模拟滤波白噪声时域模型,并进行求解,通过振动模型分析得出与运输安全相关联的3个振动分析图,最后建立合适振动模型的评价机制。结果通过理论模型和仿真演示得到,在常规行驶速度40~50 km/h条件下,减振气囊的振幅为0.02 m,角变化范围为0.004~0.009 rad。结论在相关易碎件运输过程中,基于二自由度的减振气囊系统可靠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自由度系统 减振气囊结构 动力学分析 易碎件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用织物──汽车充气安全气囊织物的研究与开发
15
作者 侯大寅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31-34,共4页
分析了汽车充气安全气囊织物的特点、技术要求和生产工艺,在其气密性、强力及织物结构等方面作了织物设计探讨。对汽车安全气囊织物的设计与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安全气囊 织物结构 生产工艺 汽车用 产业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航行体充气上浮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晓光 李斌 +2 位作者 党会学 温金鹏 孙潘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49-1261,共13页
为研究气囊展开对水下航行体充气上浮过程中的姿态变化以及运动轨迹的影响,提出一种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建立水下气囊的展开动力学模型,基于控制体积算法获得气囊充气展开过程的体积膨胀率曲线;在保持气囊体积膨胀率等效的条件下,建立... 为研究气囊展开对水下航行体充气上浮过程中的姿态变化以及运动轨迹的影响,提出一种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建立水下气囊的展开动力学模型,基于控制体积算法获得气囊充气展开过程的体积膨胀率曲线;在保持气囊体积膨胀率等效的条件下,建立可以同时耦合航行体6自由度刚体运动和气囊局部变形的水动力模型,并基于Navier-Stokes方程进行计算。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水下航行体充气上浮的精细化过程,并获得水下航行体上浮时合力分量的时间历程曲线和姿态变化数据。结果表明:气囊的增浮作用能有效实现航行体的上浮回收;在上浮过程中,由于漩涡结构的不对称性使得航行体受到一定侧向力的作用,上浮时处于螺旋上升过程;上浮时,航行体会受到水流提供的竖向力作用,因此为加快上浮,上浮前应尽量调整航行体的攻角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助浮气囊 流体与固体耦合 动网格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浮车辆用腰带式气囊的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清化 周军 +2 位作者 王玉辉 程海涛 刘炜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80,共4页
腰带式气囊的结构参数直接影响气囊的性能。为研究腰带式气囊结构参数与性能的相关性,通过设计经验总结及对试验结果研究分析,提出了腰带式气囊有效直径的设计方法。同时基于多种产品试验数据,利用工程软件采用多数据拟合方法确立了腰... 腰带式气囊的结构参数直接影响气囊的性能。为研究腰带式气囊结构参数与性能的相关性,通过设计经验总结及对试验结果研究分析,提出了腰带式气囊有效直径的设计方法。同时基于多种产品试验数据,利用工程软件采用多数据拟合方法确立了腰带式气囊的内容积计算公式,并构建了腰带式气囊垂向刚度基于结构参数的理论计算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并用理论计算模型指导完成了某磁浮车用腰带式气囊的设计开发。基于结构参数的理论计算模型可为腰带式气囊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车辆 腰带式气囊 内容积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硬塑气囊盖板弱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健 李劲松 +1 位作者 吴章锋 梅烨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81,共5页
利用ANSYS软件分别对隐式安全气囊中的硬塑气囊盖板进行了弱化结构受力分析和结构优化,通过仿真0.1、0.3、0.5、0.7、1.0、1.5 mm 6种不同残余厚度的气囊盖板在爆破时破裂的难易程度,得出硬塑气囊盖板的最佳弱化深度约为0.5 mm,并进行... 利用ANSYS软件分别对隐式安全气囊中的硬塑气囊盖板进行了弱化结构受力分析和结构优化,通过仿真0.1、0.3、0.5、0.7、1.0、1.5 mm 6种不同残余厚度的气囊盖板在爆破时破裂的难易程度,得出硬塑气囊盖板的最佳弱化深度约为0.5 mm,并进行了气囊爆破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气囊 ANSYS分析 硬塑气囊盖板 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安全气囊盖板结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佳霖 程新龙 +1 位作者 李劲松 李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4-68,共5页
将由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制备的安全气囊盖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模拟了安全气囊的爆破过程,并对其主要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同时,采用计算机Isight和Tosca 2款软件,分别对安全气囊盖板开口槽结构参数对... 将由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制备的安全气囊盖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模拟了安全气囊的爆破过程,并对其主要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同时,采用计算机Isight和Tosca 2款软件,分别对安全气囊盖板开口槽结构参数对应的力分布的影响以及斜向开口槽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安全气囊爆破过程中,其横向开槽口处的最大应力为25.55 MPa,明显高于两侧斜开槽口处的最大应力(16.12 MPa),极易造成安全气囊盖板开槽口完全打开用时过长等缺陷;安全气囊盖板斜向开口槽的深度和长度对斜向槽的应力分布的影响较大,并且通过Tosca软件完成了对两侧斜开槽口处的宽度、深度及长度,3个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优化后分别为4.6、7.2、12.6 cm),有效地改善了安全气囊盖板开槽口处的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实现了斜开槽口处的应力分布与横向开槽口处的应力分布一致,保证了安全气囊爆破时,安全气囊盖板能合理、迅速地打开,使产品的安全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气囊盖板 有限元仿真 结构分析 结构优化 塑料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场作用下囊舱组合体相对姿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隋蓉 高树义 卢齐跃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1期19-27,共9页
对于使用缓冲气囊的返回舱,着陆姿态是影响返回舱实现预期缓冲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降落伞-返回舱组合体的降落过程中,返回舱的着陆姿态经常不理想,而加入气囊后降落伞-返回舱-气囊组合体相对于降落伞-返回舱组合体来讲着陆姿态更易受扰动... 对于使用缓冲气囊的返回舱,着陆姿态是影响返回舱实现预期缓冲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降落伞-返回舱组合体的降落过程中,返回舱的着陆姿态经常不理想,而加入气囊后降落伞-返回舱-气囊组合体相对于降落伞-返回舱组合体来讲着陆姿态更易受扰动,此时对囊舱组合体运动姿态的研究十分必要。为了研究风场对囊舱组合体运动姿态的影响,文章以带有自吸式气囊的回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yperwork及LS_DYNA软件,对基于流固耦合方法气囊充气状态及囊舱组合体风场作用下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不同工况下囊舱组合体的相对姿态,分析了可能影响囊舱组合体相对姿态的因素。结果表明,气囊内压与风速会对囊舱组合体的相对姿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风速越大气囊摆角越大;增加气囊内压会降低气囊的摆角,提高气囊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姿态 缓冲气囊 风场 流固耦合 航天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