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7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phononic crystal vibration isolator in viaduct structure-borne noise redu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SHI Duo-jia ZHAO Cai-you +3 位作者 ZHANG Xin-hao ZHENG Jun-yuan WEI Na-chao WANG 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513-2531,共19页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vibrations of viaducts and low-frequency structural noise radiation caused by train excitation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importance.A new floating-slab track vibration isolator-non-obstructi...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vibrations of viaducts and low-frequency structural noise radiation caused by train excitation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importance.A new floating-slab track vibration isolator-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phononic crystal vibration isolator is proposed herein,which uses the particle damping vibration absorption technology and bandgap vibration control theory.The vibrat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PD-PCVI wa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bration control.The paper explores the structure-borne noise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PD-PCVIs installed on different bridge structures under varying service conditions encountere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The load transferred to the bridge is obtained from a coupled train-FST-bridge analytical model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bridges.The vibration responses are obtain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while the structural noise radiation is simulated using the frequency-domain boundary element method.Using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the parameters of the NOPD-PCVI are optimized so that its frequency bandgap matches the dominant bridge structural noise frequency range.The noise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PD-PCVIs is compared to the steel-spring isolation under different servic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 phononic crystal vibration isolator band gap optimization floating-slab track bridge structure-borne noise contro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lgorithm to remove noise from locomotive bearing vibration signal based on self-adaptive EEMD filter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春生 沙春阳 +1 位作者 粟梅 胡玉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78-488,共11页
An improve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 algorithm is described in this work, in which the sifting and ensemble number are self-adaptive. In particular, the new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mode ... An improve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 algorithm is described in this work, in which the sifting and ensemble number are self-adaptive. In particular, the new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mode mixing problem. The algorithm has been validated with a simulation signal and locomotive bearing vibration sign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elf-adaptive EEMD algorithm has a better filtering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EEMD. The filter results further show that the feature of the signal can be distinguished clearly with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hich implies that the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omotive bearing can be detected successfu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omotive bearing vibration signal enhancement self-adaptive EEMD parameter-varying noise signal feature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ise and vibration measurements in a Viking military vehicle 被引量:2
3
作者 Gurmail S.Paddan Marietta L.L.McIlraith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976-1987,共12页
Noise and whole-body vibration measurements were made in a Viking military vehicle to determine the variation that should be expected during repeat measures,the effect of speed(up to 60 km/h in 5 km/h increments),and ... Noise and whole-body vibration measurements were made in a Viking military vehicle to determine the variation that should be expected during repeat measures,the effect of speed(up to 60 km/h in 5 km/h increments),and during travel over different types of terrain(comprising concrete road,gravel track and rough cross-country).Measurements were made at various crew positions(including the driver and commander)in both the front and the rear cabs in the vehicles.Three translational axes of vibration were measured in each seat.Two speeds were investigated over road(35 km/h and 55e60 km/h)and gravel(20 km/h and 35 km/h)surfaces.The effect of varying speed of the vehicle on the measured noise and vibration magnitudes was also investigated.The highest sound pressure level(LAeq)of 104 dB(A)was measured at the commander’s standing position during travel over concrete road at 55 km/h.Higher noise levels occurred for a standing commander compared with when sitting on the seat.A maximum single axis frequency-weighted vibration magnitude of 1.0 m/s^(2) r.m.s.was measured on the driver’s seat during travel over track at 35 km/h.Higher vibration magnitudes occurred during travel over track compared with travel over road.Both noise and vibration exposure of crew within the Viking vehicl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peed of the veh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ise Whole-body vibration vibration dose value Viking military veh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vibration and sound quality according to battery voltage change while moving a power seat in an automobile forward or backward 被引量:1
4
作者 Kang-seok Seo Doo-seuk Choi Key-sun Kim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844-3849,共6页
The changes in vibration, sound, and sound quality with changes in the driving voltage of a power seat motor from 12.5 to 14.5 V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which was used in real vehicles. BSR(buzz, squeak, rattle), ... The changes in vibration, sound, and sound quality with changes in the driving voltage of a power seat motor from 12.5 to 14.5 V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which was used in real vehicles. BSR(buzz, squeak, rattle), which occurs for the power seat mechanism during sliding operation, was also evaluated.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we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sound quality metrics, which measure the RPM change and sound level versus voltage to analyze their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Furthermore,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to determine the noisiest conditions and the source of the noise. The changes in RPM and voltage of a motor, in addition to vibration and noise, were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to determine how noise, RPM, and voltage are interre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t vibration seat noise sound quality voltage BUZZ squeak and rattle(B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磁场永磁电机振动噪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永娟 李康 +3 位作者 许烨枫 蔡骏 贾红云 晋德龙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共10页
轴向磁场永磁电机(AFPMM)具有调速范围宽、控制灵活等特点,在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领域具有良好的优势。为了实现该电机的低振动、低噪声、高性能的目标,分析了电机轴向电磁力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不同时间和空间阶次下的谐波幅值。... 轴向磁场永磁电机(AFPMM)具有调速范围宽、控制灵活等特点,在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领域具有良好的优势。为了实现该电机的低振动、低噪声、高性能的目标,分析了电机轴向电磁力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不同时间和空间阶次下的谐波幅值。再结合轴向电磁力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阶次下的谐波幅值,分析了AFPMM负载时的振动加速度和噪声幅值变化。最后将轴向电磁力作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对电机参数进行分层优化,在有限元仿真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优化前后振动加速度和噪声值大小,证明参数优化有效改善了AFPMM的电磁振动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电磁力 振动 噪声 分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轴承对电子水泵振动与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先辉 邱玉江 +2 位作者 冯长虹 张洋 李昌非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3,160,共7页
滑动轴承是电子水泵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着叶轮转子系统的稳定性。为将设计制造因素与电子水泵总成的振动与噪声特性相关联,有效实现减振降噪,针对一款小功率悬臂外转子电子水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探究了滑动轴承参数对电子水... 滑动轴承是电子水泵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着叶轮转子系统的稳定性。为将设计制造因素与电子水泵总成的振动与噪声特性相关联,有效实现减振降噪,针对一款小功率悬臂外转子电子水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探究了滑动轴承参数对电子水泵振动与噪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动轴承水膜刚度的大小影响电子水泵转子-芯轴相对摆动模态;与CF/PPS复合材料轴承相比,石墨轴承电子水泵有效减少了振动谱中的各阶次谐波分量,消除了叶片通过频率调制声;过大的轴颈偏心量易在低速工况下激起电子水泵转子-芯轴相对摆动模态,引发结构共振与噪声;减小轴承间隙可大大降低高速工况下电子水泵叶片通过频率振动,抑制转子-芯轴相对摆动模态结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电子水泵 振动与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铁杂散电流干扰的电网变压器振动噪声耦合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潘超 安景革 +3 位作者 刘闯 李载源 石晓博 杜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81,共12页
针对城市地铁杂散电流导致电网变压器出现振动噪声异常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杂散电流变化与本体噪声映射关系的变压器失稳判别方法。首先,分析杂散电流干扰电网的主要途径与原理,根据实测数据总结杂散电流的变化特性。然后,提出考虑杂散... 针对城市地铁杂散电流导致电网变压器出现振动噪声异常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杂散电流变化与本体噪声映射关系的变压器失稳判别方法。首先,分析杂散电流干扰电网的主要途径与原理,根据实测数据总结杂散电流的变化特性。然后,提出考虑杂散电流干扰的变压器多场耦合模型,将电磁-机械-声耦合划分为电磁干扰域与振动-噪声传播域的耦合。仿真分析不同场景下变压器多物理特征信息,总结杂散电流突变率、突变时刻对变压器电流、磁通等参数的干扰、传播影响规律。最后,搭建实验平台,测量变压器的多物理特征参数,与仿真对比,验证所提模型与结论的正确性,并基于杂散电流突变率与噪声的映射关系制定失稳判据。结果表明,在杂散电流突变处,变压器振动噪声异常加剧;当杂散电流突变时刻与工频激励初始相位的相角差为90°时,该问题最严重,本体噪声水平升高约10%。该方法为轨道交通临近电网变压器的态势感知与设备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散电流 突变性 多场耦合 振动噪声 态势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噪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毛彦欣 赵文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67-3684,I0033,共19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因其优越的电磁性能被广泛应用,电机的振动噪声特性作为评价其综合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而备受关注。该文对径向磁通PMSM电磁振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工作进行概述,对电磁力、结构...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因其优越的电磁性能被广泛应用,电机的振动噪声特性作为评价其综合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而备受关注。该文对径向磁通PMSM电磁振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工作进行概述,对电磁力、结构模态、电磁振噪分析及抑制方面的现有研究进行系统归纳。对于电机电磁振噪的抑制,主要介绍结构优化方法和控制策略改进方法。最后,阐述现有PMSM电磁振噪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振动和噪声 电磁力 结构模态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平台发射噪声声源排序的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
9
作者 杨琼方 张晓平 张明敏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10,共8页
为了解析水下平台发射噪声的主要声源排序,以典型气水缸发射装置试验样机为对象,对发射噪声子声源及其贡献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测量。发射噪声传递通道包括船体结构通道和发射管路形成的海水连通域通道。13项子声源中,主要子声源包... 为了解析水下平台发射噪声的主要声源排序,以典型气水缸发射装置试验样机为对象,对发射噪声子声源及其贡献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测量。发射噪声传递通道包括船体结构通道和发射管路形成的海水连通域通道。13项子声源中,主要子声源包括气水缸机脚振动、水缸筒壁振动、发射管壁振动和活塞轴向脉动力源4项结构振动噪声以及活塞与端盖撞击引起的1项冲击振动噪声。前者经两条通道传播,后者以海水连通域传播为主。射流噪声不是主要子声源。舱室空气噪声表现为存在阶跃的白噪声,高频段能量较为集中,对结构振动噪声贡献较小。气水缸机脚垂向振动和水缸筒壁径向振动幅值受活塞始端和终端撞击作用影响显著,水缸和气缸的机脚垂向振动瞬时冲击峰值较主柴油机振动大1个量级;发射管壁径向振动脉冲峰值时刻与活塞终端撞击作用对应;三者平均振级排序是:气水缸机脚振动、水缸筒壁振动和发射管壁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噪声 冲击振动噪声 结构振动噪声 射流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源强监测中列车通过时段的自动识别方法
10
作者 李秋义 罗伟 +2 位作者 杨建近 朱彬 朱胜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5,共7页
列车通过时段的判定对于准确计算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评价指标有重要影响。基于大量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源强监测数据以及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典型的监测数据样本为具体分析对象,研究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源强监测中列车通过时段的... 列车通过时段的判定对于准确计算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评价指标有重要影响。基于大量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源强监测数据以及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典型的监测数据样本为具体分析对象,研究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源强监测中列车通过时段的判定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消除此类影响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列车通过时段的判定对车致环境振动的评价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导致峰值保持法计算得到的源强样本分频振级最大差异达5.5 dB;W计权和Wk计权得到的车致环境振动源强加速度Z振级有明显差异,两种计权下源强样本的Z振级最大差值达3.5 dB,且在列车通过时这种差异明显变大,利用这一特点能够提出自动识别列车通过时段的方法,提高车致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自动识别方法 列车通过时段 车致环境振动 振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分段斜极的E-Bike轮毂电机振动噪声削弱方法
11
作者 陶大军 周杰 +2 位作者 王栋 任永斌 戈宝军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7,共10页
针对E-Bike表贴式分数槽轮毂电机振动噪声问题,提出转子分段斜极削弱振动噪声方法。基于转子分段斜极方案,确定了引发高振动噪声的径向电磁力波阶数与频率,且借助模态证实了该频率的高振动噪声并非径向力波的低频共振所引发;推导了转子... 针对E-Bike表贴式分数槽轮毂电机振动噪声问题,提出转子分段斜极削弱振动噪声方法。基于转子分段斜极方案,确定了引发高振动噪声的径向电磁力波阶数与频率,且借助模态证实了该频率的高振动噪声并非径向力波的低频共振所引发;推导了转子分别采用单边、双边、Z型斜极方案时的径向力波解析表达式,揭示了转子分段斜极对分数槽轮毂电机径向电磁力波的影响规律。以某E-Bike表贴式分数槽轮毂电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分段斜极方案的噪声抑制效果,对比研究了优化前后振动加速度频响和噪声频响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双边6段斜极为该电机的振动噪声有效抑制方案,此时2倍频、4倍频噪声分别削弱达8.05%、24.89%,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和抑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ike 轮毂电机 振动噪声 电磁力 齿谐波 转子分段斜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CEEMDAN与CCJC的滚动轴承故障冲击特征提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亢 曹振华 +2 位作者 刘鹏飞 陈向民 牛晓瑞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247,共8页
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成分复杂多样,且受噪声和传递路径的影响,导致从中提取表征故障的周期性冲击成分难度很大。对此,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 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成分复杂多样,且受噪声和传递路径的影响,导致从中提取表征故障的周期性冲击成分难度很大。对此,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良好的非平稳非线性数据处理能力,首先将原始轴承振动信号中的各种成分予以分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系数跳变准则(Correlation Coefficient Jump Criterion,CCJC)区别以故障周期性冲击成分为主的分量,以及以噪声和转频成分为主的分量,并通过二次分解二次重构的方式,最大限度去除噪声与转频相关成分,最终得到提纯的滚动轴承故障周期性冲击信号。通过对滚动轴承故障仿真信号和基准数据的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高效提取轴承故障周期性冲击成分;对滚动轴承实验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并与经典方法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优势及其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振动信号 周期性冲击特征 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相关系数跳变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感应电流畸变对电网变压器的干扰传播研究
13
作者 潘超 安景革 +3 位作者 石晓博 于泽 付桐睿 刘春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8,共14页
针对地磁感应电流(GIC)导致电网变压器出现的异常问题,研究GIC畸变对变压器产生的电磁干扰与机械-声传播影响。首先分析了GIC入侵电网的关键路径与原理,根据实测数据研究GIC变化规律。提出考虑GIC畸变的变压器干扰传播模型,将电磁-机械... 针对地磁感应电流(GIC)导致电网变压器出现的异常问题,研究GIC畸变对变压器产生的电磁干扰与机械-声传播影响。首先分析了GIC入侵电网的关键路径与原理,根据实测数据研究GIC变化规律。提出考虑GIC畸变的变压器干扰传播模型,将电磁-机械-声路径划分为电磁干扰域与振动-噪声传播域的耦合。然后仿真分析不同干扰场景下变压器多场物理特征信息,总结电流畸变率、畸变时刻对变压器电流、磁通、振动、噪声的干扰与传播影响规律。最后搭建动模实验平台,测量变压器的多场物理参数,并与仿真对比,验证所提模型与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GIC畸变的“拐点”处,变压器振动噪声异常加剧;“拐点”越接近电流最大值,该问题越严重。研究GIC畸变率Δk与振动噪声参数的映射关系,当Δk>3时,GIC干扰已危害变压器的结构稳定性,为电网变压器的态势感知与辨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感应电流 畸变性 多场耦合 振动噪声 虚拟映射 态势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声衬低湍流度低噪声工程型风洞降噪设计技术试验研究
14
作者 刘沛清 陈阅 +6 位作者 茹履京 郭昊 梁温馨 舒宜丰 张奥喆 屈秋林 胡天翔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I0001,共22页
为了提高气动声学风洞的测试精度和降低背景噪声,本文围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 m×3 m低湍流度、低噪声气动声学风洞(BHAW)的降噪设计,依托D5气动声学风洞试验,系统研究了风扇段、洞体、声学导流片及集气口段等关键部段的声学处理方... 为了提高气动声学风洞的测试精度和降低背景噪声,本文围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 m×3 m低湍流度、低噪声气动声学风洞(BHAW)的降噪设计,依托D5气动声学风洞试验,系统研究了风扇段、洞体、声学导流片及集气口段等关键部段的声学处理方案。参考DNW-LLF风洞的设计经验,并结合D5风洞试验结果,BHAW风洞在保持高流场品质的同时,采用洞体全声衬声学处理方案。具体措施包括:风扇段采用微穿孔板(穿孔率2%)加600 mm厚吸声材料,抑制中低频旋转噪声;风洞流道布置200 mm厚吸声材料;第一扩散段在穿孔板外铺设透声毛毡(厚度3 mm),以降低摩擦再生噪声;4个拐角实施创新性双面声衬、中间微透气的双圆弧导流片;集气口段采用收缩角度8°的穿孔板加吸声棉,并在外表面包裹透声毛毡,以削弱冲击噪声。风洞测量结果表明:在不同风速下开口试验段模型区的湍流度为0.07%~0.095%,闭口试验段模型区湍流度为0.041%~0.046%(小于0.05%的设计指标),开口试验段湍流度约为闭口试验段的1.7~2.1倍。在开口试验段设计风速80 m/s下,风洞远场噪声级为74.0~74.4 dB(A)(小于75 dB(A)的设计指标)。与RTRI风洞相比,BHAW风洞在低频区噪声降低约7 dB,高频区噪声水平两者相当,整体声压级比RTRI低0.6~1.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声学风洞 全声衬 微穿孔板 主动隔振 噪声控制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工况下混动变速器行星轮微观修形优化
15
作者 黄美发 蒋一凡 +1 位作者 唐哲敏 陈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9-155,共7页
为提升混合动力汽车减振降噪效果,基于多种工况下混动变速器行星轮的动态特性,对行星齿轮微观几何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遗传算法和多项式响应面优化模型,对行星轮进行以传动误差波动、接触齿面载荷系数、齿轮接触应力为目标的微观... 为提升混合动力汽车减振降噪效果,基于多种工况下混动变速器行星轮的动态特性,对行星齿轮微观几何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遗传算法和多项式响应面优化模型,对行星轮进行以传动误差波动、接触齿面载荷系数、齿轮接触应力为目标的微观参数优化,获得了550组优化参数。通过有序加权评分(C-OWA)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获得帕累托最优解。接着对各个工况下的变速器齿轮进行动态分析和声学分析,得到修形后的齿轮优化结果。结果表明,修形后的行星轮载荷系数、传动误差和最大接触应力等系数得到了优化,振动和噪声得到显著降低,可为改善混动汽车变速器振动和噪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动变速器 振动噪声 齿轮修形 多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腔流动线谱辐射噪声的数值模拟研究——流动模态、声学模态、声振耦合和流声耦合
16
作者 张鹏 唐科范 王斌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11,共12页
孔腔流动的线谱辐射噪声严重破坏舰艇声隐声性,其形成机理涉及流动模态、声学模态、声振耦合和流声耦合效应。本文基于CFD/CHA混合方法,数值模拟简单方腔和典型孔腔的瞬态流场、等效声源场、声学近场和远场,并通过与水洞实测数据对比验... 孔腔流动的线谱辐射噪声严重破坏舰艇声隐声性,其形成机理涉及流动模态、声学模态、声振耦合和流声耦合效应。本文基于CFD/CHA混合方法,数值模拟简单方腔和典型孔腔的瞬态流场、等效声源场、声学近场和远场,并通过与水洞实测数据对比验证数值方法适用性。本文归纳了孔腔流动模态和声学模态的特征规律,特别是定量计算了弹性壁面声振耦合效应和典型孔腔声腔复杂性对声学模态频率的影响;总结了远场辐射噪声频谱中,第一阶声学模态效应线谱成为“决定性线谱”的重要规律;分析了实际孔腔的声学模态频率大幅向低频偏移的趋势,从而显示了采取措施避免流声共振的必要性;通过解析求解,定量建立了相关水洞声学实验的截面积比必要条件,对实验模型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腔流动辐射噪声 声学模态 声振耦合 流声耦合 CFD/CHA混合方法 线谱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I 617的磁悬浮流体机械振动与稳定性评估
17
作者 张越 徐园平 +1 位作者 周瑾 周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6-992,共7页
为评估磁悬浮流体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可靠性,应用API 617标准对其振动和稳定性进行分析.首先,对API 617标准中关于磁悬浮流体机械的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介绍;然后,以一台磁悬浮风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PI 617标准开展转子动力学分析... 为评估磁悬浮流体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可靠性,应用API 617标准对其振动和稳定性进行分析.首先,对API 617标准中关于磁悬浮流体机械的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介绍;然后,以一台磁悬浮风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PI 617标准开展转子动力学分析、闭环传递函数测试、振动分析、稳定性评估等工作.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满足API 617标准要求,转子运行转速与刚体临界转速、一阶弯曲临界转速之间的分离裕度分别为69.7%和53.8%,设计合理;磁悬浮转子系统建模准确,可用于预测转子的动力学行为;径向磁悬浮轴承系统灵敏度传递函数峰值均处于等级A范围内,轴向磁悬浮轴承处于等级B范围内,满足长期稳定运行要求;运行转速范围内转子振动小于10μm,远小于振动极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流体机械 磁悬浮轴承 API 617标准 振动分析 稳定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监测信号自适应分解重构方法对比分析
18
作者 单德山 余忠儒 +1 位作者 孙榕徽 张二华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6-1045,共10页
桥梁结构监测信号的自适应分解重构与降噪是桥梁健康监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提供快捷有效的信号时频域降噪方法,针对VMD(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类处理方法存在的分解成分数量需预先确定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分模态... 桥梁结构监测信号的自适应分解重构与降噪是桥梁健康监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提供快捷有效的信号时频域降噪方法,针对VMD(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类处理方法存在的分解成分数量需预先确定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重构(adapt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AVMDR)方法来执行信号降噪。通过引入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来自适应确定分解成分数量,然后利用多尺度主成分分析对各阶成分进行降噪并重构。利用带有不同噪声水平的线性平稳、非线性非平稳模拟信号以及2座斜拉桥模型实测信号对所提方法的降噪性能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VMDR方法的降噪性能优于其他常用方法,各个降噪性能评价指标均为最优,且AVMDR方法在剔除噪声的同时能够更多地保留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信号 分解重构 自适应 降噪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变化下弯管流固耦合振声特性影响分析
19
作者 李永正 娄月新 +2 位作者 李佳一 吴启 夏茂龙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27,共8页
针对舰船高温管路系统出现异常振动噪声的问题,需要研究温度变化对管路振声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大涡模拟结合FW-H方程的方法,通过流体计算得到弯管的流场特性和流噪声声压级,分析管路在不同温度下的速度场分布、压力场分布和流噪声声压... 针对舰船高温管路系统出现异常振动噪声的问题,需要研究温度变化对管路振声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大涡模拟结合FW-H方程的方法,通过流体计算得到弯管的流场特性和流噪声声压级,分析管路在不同温度下的速度场分布、压力场分布和流噪声声压级,揭示了流场的分布特征和流噪声的总声压级随温度变化影响。然后采用模态分析和流固耦合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弯管的固有频率和振动速度,分析高温与常温下管路的模态结果与流激振动特性,揭示结构固有频率和振速总级随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后为减小中低频段内高温管路流激振动的影响,添加支撑进一步优化结构的振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管 流噪声 流激振动 流固耦合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的浅埋隧道地表高铁振动信号时频与衰减特征分析
20
作者 贾宝新 翟紫薇 +3 位作者 张晶 周志扬 苑文雅 郑克楠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7-352,共16页
为解决浅埋隧道上覆地表采集到的高铁振动信号底噪丰富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浅埋隧道上覆地表高铁振动信号降噪的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方法。首先,引入高阶调制算子推导高阶估算瞬时频率,结合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推导出高阶... 为解决浅埋隧道上覆地表采集到的高铁振动信号底噪丰富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浅埋隧道上覆地表高铁振动信号降噪的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方法。首先,引入高阶调制算子推导高阶估算瞬时频率,结合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推导出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通过数值模拟多分量加噪信号验证该方法的抗噪性;随后,对高铁振动信号进行相关时频分析、处理,对比验证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的降噪效果和适用效果;最后,基于此方法对高铁振动信号的时频及衰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可为隧道场地高铁振动信号提供一种谱精度高、降噪效果好的时频分析方法,并为隧道场地中高铁振动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振动信号 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 时频分析 降噪效果 衰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