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配式智能调平锚桩静载试验设备研发与应用
1
作者 吴跃东 毛伟 +1 位作者 刘坚 刘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针对堆载法碎石桩承载力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智能调平系统,研发了一种适用于碎石桩承载力检测的装配式智能调平锚桩静载试验设备。该设备将锚索埋设于试桩周围的锚桩中,可提供锚桩法试验过程中所需的抗拔力;智能调平系统能自动调... 针对堆载法碎石桩承载力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智能调平系统,研发了一种适用于碎石桩承载力检测的装配式智能调平锚桩静载试验设备。该设备将锚索埋设于试桩周围的锚桩中,可提供锚桩法试验过程中所需的抗拔力;智能调平系统能自动调整反力梁角度,可有效防止其发生倾斜。工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设备进行的锚桩法静载试验与传统堆载法静载试验得到的试桩沉降变化规律一致,误差合理,试桩承载力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经锚索拉拔后的锚桩密实度并未大幅下降,其承载力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采用该设备进行锚桩法静载试验能缩短设备搭设时间,减少试验所需场地,可有效提高试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冲碎石桩 承载力 静载试验 锚桩法 堆载法 智能调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胜斌 殷亮 +1 位作者 周云 慈伟主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8,共8页
针对传统整体预制梁桥运输受限、混凝土剪力键直剪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以常见的25 m跨径T梁桥为设计对象,提出一种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设计方案,研究其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局部承压理论提出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文献... 针对传统整体预制梁桥运输受限、混凝土剪力键直剪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以常见的25 m跨径T梁桥为设计对象,提出一种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设计方案,研究其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局部承压理论提出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文献试验值对比,同时基于混凝土塑性理论提出接缝处和非接缝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德上高速一座25 m跨径T梁桥为背景,通过足尺模型试验和实桥静载试验验证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单个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胶接缝承载力计算值与文献试验值之比分别为0.77和0.94,验证了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偏安全;足尺模型试验下,钢剪力键接缝处开裂弯矩、抗弯承载力和非接缝处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值与试验值之比分别为0.96、0.91、0.92,验证了接缝处和非接缝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所提计算公式能够偏安全地预测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的极限承载力;成桥静载试验下,背景T梁桥接缝处无开裂滑移,安全可靠,该桥在设计荷载下的受力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节段T梁桥 钢剪力键 局部承压理论 混凝土塑性理论 直剪承载力 抗弯承载力 足尺模型试验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
3
作者 肖海珠 陈留剑 +1 位作者 别业山 高立强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为研究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引桥为背景,进行装配式桥墩和相应现浇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装配式桥墩破坏模式、滞回特性、耗能、残余位移和曲率分布,并与现浇墩进行对比分析;采... 为研究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引桥为背景,进行装配式桥墩和相应现浇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装配式桥墩破坏模式、滞回特性、耗能、残余位移和曲率分布,并与现浇墩进行对比分析;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试验墩数值模型,对预应力轴压比、预应力筋初张力、预应力筋位置和恒载轴压比与预应力轴压比的比值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破坏集中于墩台接缝处,主要表现为墩台接缝的张开闭合,墩身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其承载力和延性均大于现浇墩,耗能和残余变形均小于现浇墩,曲率变化集中于墩台接缝处。预应力钢束采用分散边缘布置时,当恒载轴压比为0.1,为了避免混凝土过早被压碎,预应力轴压比不应超过0.3;改变预应力筋初张力,承载力基本没有变化,但会改变峰值荷载对应的位移;桥墩边缘布置预应力筋,有利于提高承载力,桥墩中心布置预应力筋,有利于减小残余位移;为了降低恒载P-Δ效应,恒载轴压比与预应力轴压比的比值不应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墩 有粘结预应力 滞回特性 预应力轴压比 参数分析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载和冲击荷载作用下直立式柔性加筋生态护岸结构模型试验
4
作者 彭承鉴 舒实 +3 位作者 李晓璇 吴珣 花全 曹岚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本研究针对内河深水航道,提出一种新型柔性加筋土挡墙生态护岸结构,并通过1∶3缩尺模型试验,深入分析该结构在竖向静载和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竖向静载的逐步增加,护岸结构顶部的竖向土压力显著增长,... 本研究针对内河深水航道,提出一种新型柔性加筋土挡墙生态护岸结构,并通过1∶3缩尺模型试验,深入分析该结构在竖向静载和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竖向静载的逐步增加,护岸结构顶部的竖向土压力显著增长,尤其当荷载增至15 kPa时,相比未施加荷载时,增幅最大可达3.5倍。在H=1.6 m(H为墙高)处,随着与墙面距离的增大,土工格棚变形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其他层的变形峰值则主要集中在排水盲管面板后方,最大变形发生在0.5 H处,为2.15 mm。在整体变形方面,护岸结构面板水平位移呈现出“S”形分布特征,最大位移为58.95 mm,位于0.5 H处;而模型顶部的竖向平均沉降量达到25.0 mm。在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水平向和竖向土压力在冲击范围内显著增大,尤其在撞击点高度处,距离墙面0.4 m的水平向土压力可达232.2 kPa;同时,土工格栅和面板的最大变形均集中在撞击点附近,竖向变形主要发生在靠近面板区域的土体,并随着与撞击点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至0。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内河深水航道直立式生态护岸结构的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航道整治 生态护岸 排水盲管 土工格栅 模型试验 竖向静载 水平冲击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复杂地层PHC管桩和灌注桩承载性能对比研究
5
作者 付利军 白晓宇 +4 位作者 张亚妹 徐福龙 胡俊 马付章 闫楠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04,共10页
基于青岛市滨海地区某基础工程,开展了PHC管桩与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现场试验,结合工程复杂地层的特点,分析了两种类型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征,评估了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在预测本试验中试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适用性。研究... 基于青岛市滨海地区某基础工程,开展了PHC管桩与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现场试验,结合工程复杂地层的特点,分析了两种类型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征,评估了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在预测本试验中试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PHC管桩的承载力高、承载性能更稳定,能更好的适用于临海复杂地层条件;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受桩长及长径比的影响较大;采用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分别预测PHC管桩和灌注桩的Q-s曲线,选取指数模型预测PHC管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双曲线模型预测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精度更高。研究成果为青岛沿海地区桩基础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灌注桩 承载特性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 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主筋组合桥塔钢壳-混凝土界面连接构造形式研究
6
作者 傅立军 梁桓玮 +2 位作者 许春荣 夏富友 赵灿晖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2,共9页
为寻求无主筋组合桥塔钢壳-混凝土界面连接的合理结构形式,采用滞回试验及有限元法进行研究。设计、制作界面连接构造分别采用竖向加劲肋及竖向加劲肋+成排栓钉的无主筋组合桥塔钢壳-混凝土界面节段简化试件进行滞回试验,对比2种试件的... 为寻求无主筋组合桥塔钢壳-混凝土界面连接的合理结构形式,采用滞回试验及有限元法进行研究。设计、制作界面连接构造分别采用竖向加劲肋及竖向加劲肋+成排栓钉的无主筋组合桥塔钢壳-混凝土界面节段简化试件进行滞回试验,对比2种试件的钢壳屈曲应变、破坏特征及滞回曲线,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轴压比作用下2种试件的受力性能,并对界面连接处的构造尺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竖向加劲肋+成排栓钉试件较采用竖向加劲肋试件的钢壳屈曲应变更大,分别为-2 101με和-995με;2种试件均为受拉侧钢壳先达到屈服,其后受压侧混凝土压溃,呈大偏心破坏的特征;2种试件钢壳-混凝土界面连接构造形式均合理,滞回荷载下的峰值水平力基本一致;小轴压比(小于0.3)下钢壳屈曲对试件抗弯承载力的影响不显著,当截面的轴压比增大后,仅采用竖向加劲肋试件中钢壳屈曲使截面抗弯承载力明显降低;当仅采用竖向加劲肋时,竖向加劲肋间距与钢壳厚度之比不宜大于72.71,当采用竖向加劲肋+成排栓钉时,栓钉竖向间距与竖向加劲肋间距之比不宜大于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主筋组合桥塔 钢壳-混凝土界面连接构造 轴压比 受力性能 滞回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差分法在大型风电叶片静力测试中的应用与研究
7
作者 方思明 庄雷 +4 位作者 周晓亮 孔魁 徐利强 张定好 李亚龙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3-97,156,共6页
为更快速、方便地设计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加载方案,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差分法进行迭代计算的静力配载方法。首先,将叶片简化成变截面的悬臂梁模型;其次,基于悬臂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根据叶片几何外形修正截面弯矩,采用有限差分法... 为更快速、方便地设计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加载方案,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差分法进行迭代计算的静力配载方法。首先,将叶片简化成变截面的悬臂梁模型;其次,基于悬臂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根据叶片几何外形修正截面弯矩,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迭代计算,得到叶片的最终变形;然后,基于叶片最终几何外形进行静力方案的配载设计;最后,将该方法运用于百米级叶片的静力测试,并与ANSYS软件的计算结果和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快速计算叶片变形,进而迭代静力加载方案,提高静力测试加载方案的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静力测试 有限差分法 复合材料 加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圆钢管混凝土长柱压扭滞回性能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中一 庞新龙 +2 位作者 王涛 靳宇航 罗诒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为研究双层圆钢管混凝土长柱在压、扭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利用研制的Stewart六自由度加载平台,进行了两个普通圆钢管混凝土长柱和两个双层圆钢管混凝土长柱试件在纯扭、压扭作用下的低周往复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件的承载力、扭转变... 为研究双层圆钢管混凝土长柱在压、扭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利用研制的Stewart六自由度加载平台,进行了两个普通圆钢管混凝土长柱和两个双层圆钢管混凝土长柱试件在纯扭、压扭作用下的低周往复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件的承载力、扭转变形、耗能、滞回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表明:普通圆钢管混凝土长柱和双层圆钢管混凝土长柱均具有较好的抗扭能力;与普通圆钢管混凝土长柱相比,双层圆钢管混凝土长柱的初始刚度和承载力略有提升,滞回曲线更饱满,耗能能力和延性大幅提升;参数分析表明含钢率一定时,内层钢管径厚比越大,对抗扭越有利;一定范围内的轴向荷载,可提高钢管混凝土柱的抗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纯扭 压扭 拟静力往复加载 STEWART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荷载强度计算模型现场试验修正及效果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陶志刚 王翔 毛亚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1,共7页
点荷载试验为常用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间接测试方法,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开展具有指导作用。针对点荷载强度指数计算方法展开研究,在进行大量实际点荷载试验获得相应结果的基础上,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在计算公式中引入新的变量以期对... 点荷载试验为常用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间接测试方法,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开展具有指导作用。针对点荷载强度指数计算方法展开研究,在进行大量实际点荷载试验获得相应结果的基础上,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在计算公式中引入新的变量以期对现有的点荷载强度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对长山壕金矿岩体进行了采样、试样制备与点荷载试验,采用统计方法对点荷载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优化方法,并以同采区同位置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作为参考值,将多种计算结果与参考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方法的计算结果更贴近岩样实际单轴抗压强度,且相同试验、相同数据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离散性处于较低水平,为现场试验条件有限时估算岩样单轴抗压强度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点荷载强度指数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荷载强度指数 单轴抗压强度 点荷载强度试验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飞机着舰撞击载荷实测技术研究
10
作者 汪文君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针对国内飞机起落架载荷测量中普遍存在的静标动测问题,从理论和机理上分析了静标定的应变法实测动态载荷存在问题的原因。同时,考虑到舰载飞机因定点着舰方式遭受严重的动态载荷,重点研究了舰载飞机着舰撞击载荷的静标动测问题。通过... 针对国内飞机起落架载荷测量中普遍存在的静标动测问题,从理论和机理上分析了静标定的应变法实测动态载荷存在问题的原因。同时,考虑到舰载飞机因定点着舰方式遭受严重的动态载荷,重点研究了舰载飞机着舰撞击载荷的静标动测问题。通过动态落震试验模拟飞机着舰过程,根据测力平台的实测载荷分析,获取了应变法实测载荷精度受动态影响的程度,提出一种改进的惯性修正方法,即:通过落震试验数据辨识质量矩阵,通过辨识的质量矩阵和实测加速度修正应变法的实测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惯性修正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垂向载荷的测量精度,显著提高了航向和侧向载荷的实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标动测 应变法 着舰撞击 落震试验 惯性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局部外接节点静载试验及极限承载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映梁 祝兵 崔圣爱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6,共8页
为了解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顶、底板为混凝土结构,腹杆为钢结构)外接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某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方案为背景,选取钢腹杆轴力最大节点设计、制作缩尺比为1∶3的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局部外接节点试... 为了解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顶、底板为混凝土结构,腹杆为钢结构)外接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某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方案为背景,选取钢腹杆轴力最大节点设计、制作缩尺比为1∶3的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局部外接节点试件(由混凝土弦杆、方形钢腹杆、节点板组成,原混凝土板简化为混凝土弦杆)并开展静载试验,分析外接节点试件静载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混凝土弦杆、节点板和钢腹杆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基于有效宽度法及撕裂面法与最大强度准则提出外接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外接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为节点板拉剪断裂失效,极限承载力为设计荷载的5.71倍,承载能力满足要求;混凝土弦杆压应力沿加载方向逐渐减小,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逐渐增大;节点板应力沿加载方向总体上先增后减,外露节点板是节点受力的关键构件;外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由节点板和钢腹杆中较弱者控制,采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外接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 外接节点 破坏模式 极限承载力 静载试验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 MN压剪试验机竖向加载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景干 贺占蜀 +3 位作者 吴振全 刘康康 丁赛飞 张建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6-122,共7页
为了稳定、精确、可靠地实施超大力值竖向加载,以80 MN压剪试验机为对象,对其竖向加载装置的机械结构、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立位置-压力双闭环PID控制算法的数学模型,并设计模糊PID控制器;最后,通过AMESim-Simulink对... 为了稳定、精确、可靠地实施超大力值竖向加载,以80 MN压剪试验机为对象,对其竖向加载装置的机械结构、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立位置-压力双闭环PID控制算法的数学模型,并设计模糊PID控制器;最后,通过AMESim-Simulink对控制系统进行耦合仿真,获取位移与试验力的时域响应曲线,并在80 MN压剪试验机上进行竖向加载试验以验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竖向加载模糊PID控制系统使竖向加载在220 s后达到稳态,位移误差与试验力误差均小于0.05%,此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可靠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 MN压剪试验机 竖向加载 控制系统 位置-压力双闭环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车试验的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验收标准验证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国龙 孙宪夫 +3 位作者 高彦嵩 杨飞 高芒芒 柯在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平顺不同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提出高低不平顺60 m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给出桥上轨道静态高低长波不平顺60 m中点弦测值10 mm的验收限值建议,最后在某主跨为672 m的高速铁路斜拉桥上预设“四峰三谷”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并进行实车验证,证明此限值建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于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与不平顺60 m弦测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大跨度桥梁温度变形显著,整体表现为桥面高程与温度成反相关关系,但桥梁温度变形主要表现为长波不平顺;预设的60 m余弦波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主要影响行车舒适性,对安全性影响较小,且列车速度在275 km/h及以下时,产生的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0.98 m/s2,舒适性指标最大为2.47,评价为“优秀”,接近优秀/良好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预设不平顺 实车试验 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 60 m中点弦测法 车体垂向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静力试验加载装置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琪 刘健晨 +1 位作者 龙政 冀凯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2-699,共8页
针对运载火箭结构静力试验中工装部件多、重量大的情况,开展轻量化设计,提出一种加载装置精细拓扑优化方法。基于变密度法,构造了以柔顺度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体积比为约束条件的拓扑优化模型,通过分段选取材料密度值,实现了结构精细拓... 针对运载火箭结构静力试验中工装部件多、重量大的情况,开展轻量化设计,提出一种加载装置精细拓扑优化方法。基于变密度法,构造了以柔顺度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体积比为约束条件的拓扑优化模型,通过分段选取材料密度值,实现了结构精细拓朴。根据优化结果确定主承力结构及可减重部分,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结构不规则边界进行曲面拟合以提高其工艺性。最终承载1 500 t轴压的加载装置单个减重19.7%,结构应力和变形减小且分布更为均匀。本研究对于飞行器结构力学试验高承载部件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静力试验 结构拓扑优化 变密度法 加载装置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大吨位桩基新静载试验方法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31
15
作者 戴国亮 龚维明 蒋永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57,共4页
针对桥梁桩基吨位大、试桩场地特殊等特点 ,采用一种新的静载试桩方法———自平衡试桩法对其进行测试 .首先介绍了自平衡试桩法的基本原理 ,然后介绍了该方法在南京新三汊河大桥试桩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引桥试桩工程实例中的具体运用 ... 针对桥梁桩基吨位大、试桩场地特殊等特点 ,采用一种新的静载试桩方法———自平衡试桩法对其进行测试 .首先介绍了自平衡试桩法的基本原理 ,然后介绍了该方法在南京新三汊河大桥试桩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引桥试桩工程实例中的具体运用 ,该法成功地解决了采用传统静载试验方法难以解决的特殊现场试验条件与大吨位试桩问题 ,在桥梁桩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桩基 桥桩 自平衡试桩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式基础竖向承载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龚维明 胡丰 +1 位作者 童小东 殷永高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89-1795,共7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变截面基础形式——根式基础。分析了根式基础的受力机理,探讨了根键的挤土效应及抗弯特性对提高基础承载力的作用。采用自平衡法测试了工程用和试验用两个根式基础的承载性能,研究了轴力、侧阻力和根键弯矩的分布规律,... 介绍了一种新型变截面基础形式——根式基础。分析了根式基础的受力机理,探讨了根键的挤土效应及抗弯特性对提高基础承载力的作用。采用自平衡法测试了工程用和试验用两个根式基础的承载性能,研究了轴力、侧阻力和根键弯矩的分布规律,比较了压入根键前后承载性能的改变。试验条件下,根式基础较同直径沉井基础承载力可提高85%~115%,沉降减少40%~70%,侧阻比例提高3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式基础 竖向荷载 承载性能 现场试验 自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S对单桩静载试验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钱德玲 张文彦 +1 位作者 曹光暄 李天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37,共4页
文章采用有限元对单桩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分析;该方法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确定土体本构关系,在桩土之间设置Goodman接触单元;结合合肥地区的工程实例,利用GTS有限元分析工具,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基桩静载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 文章采用有限元对单桩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分析;该方法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确定土体本构关系,在桩土之间设置Goodman接触单元;结合合肥地区的工程实例,利用GTS有限元分析工具,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基桩静载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设定计算参数,基桩静载试验的Q-s曲线实测值和计算值吻合较好。分析结果对于深刻理解桩土相互作用的机理有重要的意义,为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开辟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单桩极限承载力 静载试验 DRUCKER-PRAG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灌注桩压缩变形BOTDR分布式检测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朴春德 施斌 +2 位作者 朱友群 魏广庆 王宝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83,共4页
本文以荷载传递分析法为基础,推导了基于BOTDR桩身压缩变形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静载荷试验中桩顶荷载作用下超长桩桩身压缩量和变形规律。通过对比桩基压缩变形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桩身压缩 BOTDR 静载荷试验 传感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位移混合控制方法在大型多功能试验加载系统拟静力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曾聪 许国山 +3 位作者 张树伟 王涛 耿悦 吴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1-166,共6页
为了满足结构试验试件尺寸越来越大、边界条件越来越复杂的需求,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开发了大型多功能试验加载系统,对试验系统的精确加载控制是保证试验顺利进行和取得准确试验结果的关键。通过介绍国内外现有的一些大型多功能... 为了满足结构试验试件尺寸越来越大、边界条件越来越复杂的需求,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开发了大型多功能试验加载系统,对试验系统的精确加载控制是保证试验顺利进行和取得准确试验结果的关键。通过介绍国内外现有的一些大型多功能试验加载系统,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与抗震试验中心的大型多功能试验加载系统压剪拟静力试验的竖向加载控制方法展开研究;提出应用力-位移混合控制法实现竖向力加载控制,基于MTS控制系统给出具体实施方案,并通过试验对比传统力控制方法与基于力-位移混合控制法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力控制方法虽然能很好实现稳定的竖向力,但很难保证试件的压剪受力状态;而力-位移混合控制法不但可以精确实现轴向力的加载控制,还能确保试件的压剪受力状态;基于力-位移的混合控制法对于该类加载试验系统的竖向力加载控制具有通用性,在大比例尺柱、墙等试件的压剪试验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试验加载系统 力-位移混合控制 拟静力试验 压剪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影响核桃破壳力大小因素的探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高警 郑甲红 +2 位作者 闫茹 刘梦飞 路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6-189,共4页
用准静态压缩实验,通过对破壳挤压方向、加载速率、核桃尺寸、预处理等因素影响下的破壳力进行测定,得出最佳的破壳挤压方向、加载速率以及核桃尺寸的变化与破壳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沿垂直于X轴方向以15 mm/min的速度加载效果最好,随着... 用准静态压缩实验,通过对破壳挤压方向、加载速率、核桃尺寸、预处理等因素影响下的破壳力进行测定,得出最佳的破壳挤压方向、加载速率以及核桃尺寸的变化与破壳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沿垂直于X轴方向以15 mm/min的速度加载效果最好,随着核桃尺寸的增加破壳力也会增加。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对核桃破壳前进行预处理可以减小破壳力,这为核桃破壳机械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静态压缩实验 挤压方向 加载速率 尺寸 预处理 破壳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