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utational study of fluid-borne noise in vertical inline pump
1
作者 CHRISTOPHER Stephen YUAN Shouqi +1 位作者 PEI Ji CHENG Xi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99,共7页
The objective of present work is to find out the sources of fluid-borne noise in vertical inline pump for various flow rates. The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Reynolds Average Navier Stokes equation was solved using com... The objective of present work is to find out the sources of fluid-borne noise in vertical inline pump for various flow rates. The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Reynolds Average Navier Stokes equation was solv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ode to predict the acoustic distribution. The pump chosen for study was of low specific speed and the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was very well matched with computational head developed. PROUDMAN sound power contour analysis showed the critical zone of noise in inlet pipe,impeller,and volute. Based on this,the variations of acoustic power were depicted over the cross section of inlet pipe,along the mean streamline of inlet pipe,as well along the volute circumference. The result concludes that the predominant flow noise is at tongue region and followed by noise generated due to turbulence in inlet pipe which occurs by the sudden variation in flow passage as well it depends on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pump. The frequency analysis gives a glimpse of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broadband noise distribution due to flow phenomenon over a frequency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inline pump fluid-borne noise return flow INLET pipe PROUD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vertical U-tube with different borehole fill materials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方 郭涛 +1 位作者 王勇 翁庙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234-237,共4页
Heat exchange performance of vertical U-tube heat exchanger was studied with two different borehole fill materials and CFD software. Borehole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wate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ere simulated on th... Heat exchange performance of vertical U-tube heat exchanger was studied with two different borehole fill materials and CFD software. Borehole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wate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ere simulated o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ous operation for 8 h in winter with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being 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on heat exchanger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borehole fill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U-tube heat exchanger ground-source heat pump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ntley Hammer的系留无人机载竖直管缆水锤效应研究
3
作者 李聪 侯乐乐 +3 位作者 金衍科 武卓琦 周睿 姚一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32,共11页
为解决系留无人机(UAV)高层灭火中竖直管缆内压力和流量的骤变影响UAV稳定性的问题,利用Bentley Hammer软件模拟竖直管缆在启停泵过程中的水锤效应,改变管缆竖直高度(160~220 m)及输运流量(260~320 L/min),分析地面泵端和UAV端的压力、... 为解决系留无人机(UAV)高层灭火中竖直管缆内压力和流量的骤变影响UAV稳定性的问题,利用Bentley Hammer软件模拟竖直管缆在启停泵过程中的水锤效应,改变管缆竖直高度(160~220 m)及输运流量(260~320 L/min),分析地面泵端和UAV端的压力、流量以及水锤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启停泵过程中,水锤现象可划分为静止/稳态阶段、骤升/骤减阶段、稳态/振荡减弱阶段。启泵时,地面泵端水锤力与管缆高度成正比,水锤力峰值从7176.502 N升至8413.785 N,冲击更强但响应延迟;UAV端水锤力受管缆高度影响小。停泵时,地面泵端水锤力峰值随管缆高度增加而增大,从4316.401 N升至7219.388 N,管道破裂风险增加;UAV端反向水锤力与管缆高度成反比,从10616 N降至8158.870 N,表明管缆高度越低更易导致UAV姿态失控。输运流量方面,启泵时流量对水锤力峰值影响小;停泵时,地面泵端水锤力峰值与流量成正比,从6693.8 N升至7541.606 N,破坏风险增加;UAV端反向水锤力峰值随流量增加而减小,从9866.063 N降至8471.582 N,流量越小越易导致系留系统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tley Hammer 系留无人机(UAV) 竖直管缆 水锤效应 停泵水锤 水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流固耦合的竖井贯流泵叶片力学性能
4
作者 王腾伟 郑源 +3 位作者 俞军锋 宋梦斌 郭华毅 杨春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3-670,共8页
为了提升竖井贯流泵的运行稳定性,采用ANSYS Workbench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分析叶片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最大形变主要发生在靠近轮缘的区域,而叶片中部应力较低,高等效应力区集中在叶片中心靠近轮毂的位置;竖井贯流... 为了提升竖井贯流泵的运行稳定性,采用ANSYS Workbench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分析叶片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最大形变主要发生在靠近轮缘的区域,而叶片中部应力较低,高等效应力区集中在叶片中心靠近轮毂的位置;竖井贯流泵启动时会经历小流量高扬程的运行阶段,在0.2倍额定流量工况下,叶片的最大形变达到额定流量工况的4.04倍,最大等效应力达到额定流量工况的3.99倍;叶片干模态和湿模态分析的共振区均主要分布在进水侧和出水侧,这些区域在运行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裂纹及共振;叶片的固有频率不会因施加载荷而变化,但会受到工作介质的影响,从而影响机械结构的振动频率.分析结果表明,该竖井贯流泵叶片符合力学强度要求,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贯流泵 叶片 流固耦合 应力分析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产理论的立式混流泵内部能量损失特性
5
作者 夏臣智 温朝晖 +3 位作者 陈扬 李超顺 李英玉 莫兆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197,共6页
为研究立式混流泵在运行过程中过流部件能量损失机理,以某泵站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熵产理论方法,对设计叶片角度下混流泵5种流量工况进行定常数值模拟,深入探讨泵内部能量损失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混流泵水力性能数... 为研究立式混流泵在运行过程中过流部件能量损失机理,以某泵站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熵产理论方法,对设计叶片角度下混流泵5种流量工况进行定常数值模拟,深入探讨泵内部能量损失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混流泵水力性能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论基本一致,误差在10%以内。进口域、转轮域熵产与水泵流量存在正相关,随流量的增大熵产增加。然而在设计流量附近整体、导叶域及出口域熵产值最小。其中,转轮域能量损失分为湍流熵产和壁面熵产,主要能量损失来源于叶片表面流动分离及动静干涉现象。导叶区域湍流熵产占比较大,产生原因为水流入流角与导叶安放角不匹配导致产生涡结构进而引发熵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产理论 立式混流泵 数值模拟 湍流熵产 壁面熵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潜水泵轴承磨损故障试验与多源信号特征
6
作者 王楷瑞 吴刚 +3 位作者 张宇骞 米勇 刁鑫 侯成刚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1-447,共7页
为了研究立式潜水泵在轴承磨损情况下的故障特征,以井用潜水泵为研究对象,构建多源状态监测系统,加工与选取轴承故障件,开展故障试验,采集潜水泵多工况下的电压、电流、振动与温度信号,分析信号的时域与频域特征.通过定制游隙增大轴承... 为了研究立式潜水泵在轴承磨损情况下的故障特征,以井用潜水泵为研究对象,构建多源状态监测系统,加工与选取轴承故障件,开展故障试验,采集潜水泵多工况下的电压、电流、振动与温度信号,分析信号的时域与频域特征.通过定制游隙增大轴承与选取服役失效轴承构建典型故障样本,搭建包含井上电气信号监测系统与井下机械信号采集装置的综合测试平台,试验系统同步采集三相电压与电流、径向与轴向振动、电动机温度及出口压力等多源信号,覆盖20%~160%额定流量工况范围.结果表明:定制故障轴承与服役失效轴承在各类信号上的特征相近;振动信号特征表现显著,振动峰峰值增大,径向振动的转频幅值显著增大,轴向振动表现为转频倍频的增大,在电流信号上则表现为对4倍频的转频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潜水泵 轴承磨损 故障检测 振动信号 电流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大型立式水泵机组智能监测系统
7
作者 吕顺利 张兼博 +3 位作者 唐跨纪 曾云 汪洋 杜昭睿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7-394,共8页
针对大型立式水泵机组主监控界面功能不全、可视化程度低的问题,基于机组运行时的信号特征,研发了一款立式水泵机组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LabVIEW作为软件部分开发平台,硬件部分选用IDAQ-801和IDAQ-817快速采集卡,并首次将声音振动信... 针对大型立式水泵机组主监控界面功能不全、可视化程度低的问题,基于机组运行时的信号特征,研发了一款立式水泵机组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LabVIEW作为软件部分开发平台,硬件部分选用IDAQ-801和IDAQ-817快速采集卡,并首次将声音振动信号加入其中,形成具备轴系状态、声音状态和温度状态的多通道耦合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多种高速数据记录功能,能够全方位实时监测和捕捉关键数据.这些功能包括异常状况记录、实时性能监测、趋势分析等,确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每个细微变化都能被及时识别和保存,并支持多通道并行采集,能够同时监测多个设备或传感器的状态,形成全面的数据视图,使得后续的数据分析更加深入和全面,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设备管理.通过实际机组运行检验,可以实现上述功能,最终实现对大型立式水泵机组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水泵机组 LABVIEW 声音振动 多功能高速数据记录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宽体竖井进水流道水泵装置特性
8
作者 陈加琦 周正富 +4 位作者 施伟 倪春 鲁健 于贤磊 肖正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为解决水泵机组设备布置与泵装置性能优化之间的矛盾,提出宽体竖井设计方法.基于三维湍流数值计算方法和熵产理论,比较了宽体竖井进水流道与2个常见的尖锥形竖井进水流道的水力特性.设计制作宽体竖井进水流道水泵装置模型,并试验测试5... 为解决水泵机组设备布置与泵装置性能优化之间的矛盾,提出宽体竖井设计方法.基于三维湍流数值计算方法和熵产理论,比较了宽体竖井进水流道与2个常见的尖锥形竖井进水流道的水力特性.设计制作宽体竖井进水流道水泵装置模型,并试验测试5个叶片角下泵装置的能量特性、空化特性和飞逸特性.结果表明:宽体竖井方案与其他2个方案的内流场相似,在设计流量工况下流速均匀度均为95%左右,加权平均角度均大于89°;不同流量工况下,3种方案水力损失均接近,竖井前段熵产仅占后段的7.470%,竖井前段宽体型线对流道能量耗散无影响;当叶片角为0°时,水泵装置效率最高达79.19%;5个叶片角的泵装置临界空化余量均小于6.0 m;当叶片角为-6°时,扬程为2.36 m的最大飞逸转速为278.6 r/min;宽体竖井的水力特性与常规竖井相近,具有可同时满足设备布置与泵装置性能需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贯流泵站 进水流道 宽体竖井设计 数值计算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流道双向泵站立式轴流泵装置性能分析
9
作者 陈洋 李玲玉 +1 位作者 焦伟轩 游峻松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43,共11页
卧式双向泵以及定速“S”型叶片难以全面适应现阶段双向泵站运行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X流道双向泵站立式轴流泵装置的综合水力性能开展研究,以满足双向运行泵站的工程应用要求。基于模型试验结果,结合装置结构型式及几何尺寸参数,针对江... 卧式双向泵以及定速“S”型叶片难以全面适应现阶段双向泵站运行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X流道双向泵站立式轴流泵装置的综合水力性能开展研究,以满足双向运行泵站的工程应用要求。基于模型试验结果,结合装置结构型式及几何尺寸参数,针对江苏地区3座沿江X流道双向泵站5个轴流泵装置模型试验结果开展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X流道立式轴流泵适用于1~4m扬程段变化的低扬程双向引排泵站;5个轴流泵水力模型的能量和空化性能均较优;相较于流道型线的变化,水力模型的选择对泵装置能量性能影响更大,但出水扩散管等局部型线的改变对泵装置最高效率点不可忽略;低扬程轴流泵的马鞍区不仅与泵段特性直接相关,与水泵装置配置也有必然关系,吸水喇叭管型线的改变能够弱化甚至消除马鞍区。研究可为X流道水泵选型及流道型线控制提供借鉴,为X流道立式轴流泵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流道 立式轴流泵 模型试验 量纲一化 水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颗粒固液两相流流动特性及叶轮磨损特征
10
作者 乔金宇 徐生玮 +3 位作者 李明辉 史连 刘磊 滕爽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2-778,共7页
在闭式循环试验台上对不同流量条件下垂直管道内大颗粒的运动特性展开研究,同时分析泵在输送固液两相流时的叶轮磨损特征.运用高速摄像技术捕捉颗粒在透明管段内的运动图像,分析颗粒的运动轨迹、轴向速度、径向速度等参数.此外,通过在... 在闭式循环试验台上对不同流量条件下垂直管道内大颗粒的运动特性展开研究,同时分析泵在输送固液两相流时的叶轮磨损特征.运用高速摄像技术捕捉颗粒在透明管段内的运动图像,分析颗粒的运动轨迹、轴向速度、径向速度等参数.此外,通过在叶轮表面涂上油漆并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油漆脱落情况,研究了叶轮的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量增大,垂直管道内颗粒的平均轴向速度和平均绝对径向速度呈上升趋势,同时颗粒与流体之间的速度差逐渐减小;叶轮磨损首先出现在叶片前缘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展至叶轮的前盖板、后盖板以及叶片上,其中后盖板的磨损最为严重;在叶轮中,科氏力相较于离心力对颗粒运动特性起主导作用,这使得颗粒更倾向于紧贴叶片的压力面运动,从而导致较为显著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两相流 垂直管道 磨损 高速摄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龙山灌区渠首站泵装置水力性能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研究
11
作者 王德才 吉冬涛 +4 位作者 江涛 徐磊 陆林广 黄从兵 卢登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2,共6页
为提升青龙山灌区渠首站立式混流泵装置的水力效率与运行稳定性,研究基于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技术对进出水流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进一步通过模型试验对泵装置的水动力特性展开系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水力设计的渠首站进、出... 为提升青龙山灌区渠首站立式混流泵装置的水力效率与运行稳定性,研究基于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技术对进出水流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进一步通过模型试验对泵装置的水动力特性展开系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水力设计的渠首站进、出水流道呈现转向有序、流速梯度均匀且流道水头损失小,泵装置模型最优工况效率达到83.71%,整体水力性能表现突出;混流泵空化的发生首先是间隙初生空化,其后是翼型初生空化,当泵装置效率下降了1%时,叶片表面的空化已相当严重;泵装置压力脉动幅值在叶轮出口处最大,导叶出口处次之,叶轮进口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混流泵装置 流道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能量性能 空化特性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集泵站改造叶轮选型及流道改形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文军 刘木秀 +2 位作者 王铁力 仇宝云 黄先北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7,共10页
针对沙集泵站空化汽蚀较为严重,在工程加固改造时主体结构不变,无法通过降低站房底板增加叶轮淹没深度,从而提高空化性能的实际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考虑泵站进口不同水位,对水泵装置全流道内部流动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水泵空... 针对沙集泵站空化汽蚀较为严重,在工程加固改造时主体结构不变,无法通过降低站房底板增加叶轮淹没深度,从而提高空化性能的实际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考虑泵站进口不同水位,对水泵装置全流道内部流动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水泵空化和能量特性。小幅降低叶轮中心高程,不仅未能减小空化范围,反而降低了泵装置效率,不宜采用。通过优选水泵水力模型、降速、增径并适当修整流道等方法,在保证泵装置能量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水泵空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方案一:叶轮直径增至1.68 m,转速降至250 r/min,基本消除了叶片进水边附近的附着空化,同时能够满足泵站特征水位组合下的流量和效率。成果也可用于类似泵站的设计和机组的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立式导叶式混流泵站 更新改造 空化性能 叶轮选型 CFD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自吸泵前口环几何参数对其自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伟国 强欢欢 +1 位作者 许强 刘明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341,共9页
为探究立式自吸泵前口环几何参数对其自吸性能的影响,以350WFB-1200-50型外混式无密封立式自吸泵为研究对象,在保证自吸泵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前口环间隙δ和前口环长度l的数值大小,共设计20种方案.利用数值计算和试验验证相... 为探究立式自吸泵前口环几何参数对其自吸性能的影响,以350WFB-1200-50型外混式无密封立式自吸泵为研究对象,在保证自吸泵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前口环间隙δ和前口环长度l的数值大小,共设计20种方案.利用数值计算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定常数值计算得到不同方案外特性曲线图及前口环进出口压差图;通过非定常数值计算得到不同方案不同时刻中间截面气体体积分布云图、不同方案自吸泵出口含气率变化图及不同方案自吸完成时间曲线图来研究立式自吸泵前口环几何参数与其自吸性能的关系.研究发现:前口环间隙δ和前口环长度l对自吸泵自吸性能均有影响,适当减小前口环间隙δ和增大前口环长度l均能提高自吸泵自吸性能,且当前口环间隙δ过大时,其对自吸泵自吸性能的影响大于前口环长度l对自吸泵自吸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自吸泵 前口环间隙 前口环长度 自吸性能 自吸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式防旋墩环形堰竖井水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治兵 蒋哲宇 +1 位作者 韩松林 杨晓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186,共8页
目前许多拟建抽蓄工程泄洪洞的环形堰竖井入口设置了新型宽式防旋墩,以消除喉口处由不可控漩流引起的呛水等不利流态,而宽式防旋墩环形堰竖井的水气特性与以往采用起旋墩和窄式防旋墩的竖井存在较大差异,业内对其认识尚不清晰。以石台... 目前许多拟建抽蓄工程泄洪洞的环形堰竖井入口设置了新型宽式防旋墩,以消除喉口处由不可控漩流引起的呛水等不利流态,而宽式防旋墩环形堰竖井的水气特性与以往采用起旋墩和窄式防旋墩的竖井存在较大差异,业内对其认识尚不清晰。以石台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泄洪洞的竖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流态、流速、压力、消能率等水力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宽式防旋墩引导水流平顺进入竖井形成脱壁流,其尾部可形成顺畅的进气通道,空气经此通道可充分进入竖井以保持井内流态与压力的稳定;新型竖井过流能力满足要求,各部位流速、压力分布正常,总消能率达85%以上;宽式防旋墩可消除不可控漩流导致的呛水现象并引导水流在竖井内形成脱壁流态,使竖井壁面免于空蚀破坏;墩尾通气量足够时,可取消通气管及环形堰与竖井结合部突扩体型,简化工程布置。相关经验可供类似抽蓄电站工程的泄洪洞竖井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式防旋墩 环形堰竖井 脱壁流 水力特性 消能率 石台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同比转数轴流泵装置试验对比及选型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逸 徐鹏飞 +4 位作者 郭瑞 柴耀 陈奕宇 薛木子 石丽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1-1228,1248,共9页
为了研究同一比转数轴流泵在工程中应用的适应性,依托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宋潮站的设计参数,采用了等流量加大扬程的选型方法初步选型,基于同一比转数轴流泵(TJ04-ZL-11,ZM60A)分别进行装置模型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泵装置的能量、空化... 为了研究同一比转数轴流泵在工程中应用的适应性,依托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宋潮站的设计参数,采用了等流量加大扬程的选型方法初步选型,基于同一比转数轴流泵(TJ04-ZL-11,ZM60A)分别进行装置模型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泵装置的能量、空化、飞逸等方面性能.结果表明,TJ04-ZL-11水力模型泵装置在叶片角度为0°、泵装置设计扬程为4.61 m时,效率为73.04%;在泵装置最高扬程为8.42 m时,效率为66.17%.ZM60A水力模型泵装置在叶片角度为0°、设计扬程为4.61 m时,效率为73.96%;在泵装置最高扬程8.42 m时,效率为71.14%.空化试验结果表明,ZM60A水力模型空化性能要比TJ04-ZL-11号水力模型空化性能更好.ZM60A水力模型飞逸特性与TJ04-ZL-11号水力模型飞逸特性相比差别不大.同一比转数的轴流泵在性能方面仍存在差异,在宽扬程运行范围的工程应用中需要兼顾空化、飞逸等多方面性能进行选型.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的水泵选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立式泵装置 比转数 模型试验 水泵选型 飞逸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离心泵典型故障复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思源 董亮 +2 位作者 朱建成 陈玉党 程茂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3-569,共7页
为了给立式离心泵的故障诊断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搭建立式离心泵仿真试验台,进行立式离心泵典型故障的仿真复现试验,分析了转子不平衡、转子不对中和支座连接松动等故障的振动特性及其频谱特征.结果表明:机脚处的振动位移信号对支座连... 为了给立式离心泵的故障诊断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搭建立式离心泵仿真试验台,进行立式离心泵典型故障的仿真复现试验,分析了转子不平衡、转子不对中和支座连接松动等故障的振动特性及其频谱特征.结果表明:机脚处的振动位移信号对支座连接松动故障的振动特性敏感性更高,轴系的振动信号对转子故障的振动特性敏感性更高;转子不平衡故障和转子不对中故障表现出不同的频谱特征,转子不平衡故障的频谱特征表现为1倍振动主要频率(amplitude power frequency,APF)幅值增大,且随着故障程度的增加,幅值呈现了逐渐减小的趋势,转子不对中故障的频谱特征表现为产生新的振动特征频率2APF,且随着故障程度的增大,信号幅值逐渐增大;支座连接松动故障表现为频谱图中的主频变为3APF,并出现新的2APF和1/2分数谐波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离心泵 故障复现 转子不平衡 转子不对中 支座连接松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轴流泵装置马鞍区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庞熙 李文强 +3 位作者 刘芸 陈纯 李馨雨 陈松山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3,79,共9页
为分析叶片角度下立式轴流泵在马鞍区工况的振动特性,采用流体计算软件CFX的数值模拟与泵装置试验结合的方法,在验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情况下,数值计算了3个叶片角度、4个流量下的泵段形变、振动特性、压力脉动、非周期性力;并通过试验... 为分析叶片角度下立式轴流泵在马鞍区工况的振动特性,采用流体计算软件CFX的数值模拟与泵装置试验结合的方法,在验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情况下,数值计算了3个叶片角度、4个流量下的泵段形变、振动特性、压力脉动、非周期性力;并通过试验测试了泵段马鞍区振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泵段在0.30 QBEP至0.60 QBEP之间存在马鞍区,在马鞍区工况内造成泵段振动的主要因素为叶轮-导叶之间动静交界面的干扰作用;为保证泵装置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最小运行流量应超过本文所定义的强化马鞍区工况流量;泵装置在马鞍区内运行时,叶片安放角越小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泵 马鞍区 形变 振动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流量工况下立式离心泵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18
作者 乐育生 李力 +2 位作者 刘功亮 王志远 朱劲木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86,94,共8页
离心泵在启动时一般为关阀启动,即为零流量工况。立式离心泵在长距离调水和大型灌溉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为探究立式离心泵零流量工况下振动特性,在水泵底座布置了1个三向振动传感器,在水泵进、出口法兰盘顶部各布置1个轴向振动传感器... 离心泵在启动时一般为关阀启动,即为零流量工况。立式离心泵在长距离调水和大型灌溉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为探究立式离心泵零流量工况下振动特性,在水泵底座布置了1个三向振动传感器,在水泵进、出口法兰盘顶部各布置1个轴向振动传感器以及在水泵出口管道顶部布置1个压力脉动传感器,测试了零流量工况下额定转速(1.0 nr)以及1.2 nr、0.8 nr、0.6 nr、0.4 nr等5个不同转速下的水泵振动和压力脉动。结果表明:零流量工况下立式离心泵进口轴向、出口轴向和底座轴向上的振动均较大;升速至1.2倍额定转速,底座轴向上的振动强度增至额定转速振动强度的1.6倍,降速至0.8倍额定转速,振动强度降至额定转速振动强度的1/4倍,降低转速启动,能大幅度降低水泵的振动强度;叶片频率是水泵进口、出口和底座轴向方向振动的主要频率,压力脉动是零流量工况下立式离心泵振动的一个重要激励源。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大型立式离心泵的设计以及泵站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离心泵 零流量工况 大范围变速 振动特性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离心泵大范围变频调速性能特性及参数换算
19
作者 李力 刘功亮 +2 位作者 彭旭 王志远 朱劲木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02-507,共6页
在水资源配置工程中,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大范围变频调速运行日益增多。通过对小型立式离心泵机组进行大范围变频调速运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额定转速逐步降速至0.2倍额定转速,最优效率点的效率变化明显,0.6倍额定转速下最优效率点的... 在水资源配置工程中,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大范围变频调速运行日益增多。通过对小型立式离心泵机组进行大范围变频调速运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额定转速逐步降速至0.2倍额定转速,最优效率点的效率变化明显,0.6倍额定转速下最优效率点的效率较额定转速降低超过4%;流量和扬程的比例律换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小,轴功率和效率相差较大,0.6倍额定转速下最优效率点的效率比例律换算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超过5%,非最优效率点的效率相对误差较最优效率点偏大;在超大流量工况,受汽蚀影响,流量扬程曲线比例律换算值与实测值相差明显;零流量工况下压力脉动随转速大范围降低而大幅度降低,0.4倍额定转速下水泵出口压力脉动降至额定转速的1/5。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大型立式离心泵的设计、水泵选型以及泵站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离心泵 大范围变速 运行性能 比例律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双气室铯光泵磁力仪的VCSEL稳频研究
20
作者 张弛 李绍良 +3 位作者 赵擎阳 舒适 吴招才 刘华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4,共9页
在地磁场测量领域中,自激振荡式碱金属原子光泵磁力仪因为快速响应与高精度成为一项重要技术。其中自激式双气室光泵磁力仪无需考虑移相电路带来的信号误差,电路简单。使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作为泵浦光源有效降低了磁力仪功耗和体积。... 在地磁场测量领域中,自激振荡式碱金属原子光泵磁力仪因为快速响应与高精度成为一项重要技术。其中自激式双气室光泵磁力仪无需考虑移相电路带来的信号误差,电路简单。使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作为泵浦光源有效降低了磁力仪功耗和体积。针对使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便携式双气室铯光泵磁力仪激光稳频方法进行设计,设计方案包括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光泵磁力仪信号反馈电路,激光器电流源调制与控制电路。将注入电流调制的稳频方法用于双气室光泵磁力仪结构,减小稳频代价的同时具有较好稳定性,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002℃,10秒内波长稳定度达到4.36×10^(-10),初步探索了自激式双气室光泵磁力仪集成化与小型化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光泵浦 磁力仪 稳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