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满分集VBLAST低复杂度译码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正权 沈连丰 +3 位作者 吴名 王志功 贾子彦 宋铁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5-911,共7页
为了提高大规模MIMO系统的分集增益、降低译码复杂度,构建了一种码率为1的满分集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码,并采用最大比合并算法(MRC)检测接收信号.分别计算了MRC算法的平均输出信干噪比(SINR)和传统迫零算法(ZF)的平均信噪比(SNR),分... 为了提高大规模MIMO系统的分集增益、降低译码复杂度,构建了一种码率为1的满分集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码,并采用最大比合并算法(MRC)检测接收信号.分别计算了MRC算法的平均输出信干噪比(SINR)和传统迫零算法(ZF)的平均信噪比(SNR),分析了性能相等时应满足的条件,并且比较了2种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BER性能.结果表明,当BER=10-5,收发天线数为400和40、调制方式分别为BPSK和QPSK时,最大比合并算法的BER性能较迫零算法分别存在0.4和0.3 d B的增益.采用所提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检测,不但能够降低系统的计算复杂度,而且能保证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系统 vblast 误比特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BC与VBLAST联合编码方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玉甫 姜雪 +2 位作者 蒋占军 何美荣 张正孝 《无线电工程》 2011年第8期1-3,共3页
在多输入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提出一种块分组编码与VBLAST的联合编码方案,该方案对最先检测的2层数据流采用块分组编码,其余层采用垂直分层空时码(Vertical Bell Layered Space-Time Code,VBLAST)的编码方... 在多输入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提出一种块分组编码与VBLAST的联合编码方案,该方案对最先检测的2层数据流采用块分组编码,其余层采用垂直分层空时码(Vertical Bell Layered Space-Time Code,VBLAST)的编码方式,MIMO系统同时具有了空时分组码(Space Time Block Code,STBC)可以降低误码率的优点与VBLAST能够提高系统容量的优点。块分组编码将数据符号按层分块后交叉通过不同的天线对发射,数据流之间产生了一定交织效果,使编码获得了更好的分集增益,在接收端结合QR分解的最大似然解码算法进行解码。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编码方案与传统的Alamouti编码和VBLAST的联合编码方案相比误码率性能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码(STBC) 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 联合编码 块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BC-VBLAST混合系统中基于GMD算法的预编码方案
3
作者 张建忠 李宏伟 +1 位作者 邓冬虎 耿耿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0年第6期67-70,共4页
为了获得最大信道容量,采用几何均值分解(GMD)将MIMO信道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增益的并行子信道,从而使调制解调和编解码过程得到简化,在容量和差错率之间取得折中。将该方法与VBLAST接收机结合起来,在高信噪比下可以获得接近M... 为了获得最大信道容量,采用几何均值分解(GMD)将MIMO信道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增益的并行子信道,从而使调制解调和编解码过程得到简化,在容量和差错率之间取得折中。将该方法与VBLAST接收机结合起来,在高信噪比下可以获得接近ML接收机的性能。为此,提出将GMD算法应用于STBC-VBLAST混合系统中VBLAST部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使混合系统的性能得以极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码 垂直分层空时码 几何均值分解 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LAST BASED LDPC-CODED RELAY COOPERA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唐蕾 仰枫帆 +1 位作者 张顺外 范立行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3年第4期374-382,共9页
An efficient LDPC-coded multi-relay cooperation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virtual 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time (V-BLAST) processing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 where minimum-mean-square-error (MMSE)... An efficient LDPC-coded multi-relay cooperation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virtual 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time (V-BLAST) processing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 where minimum-mean-square-error (MMSE) and BP-based joint iterative decoding based on the introduced muhi-layer Tanner graph are effectively de- signed to detect and decode the corrupted received sequence at the destination. By introducing V-BLAST transmis- sion to the coded multi-relay cooperation, relays send their streams of symbols simultaneously, which increases the data rate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transmission dela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LDPC coded cooperation scheme outperforms the coded non-cooperation under the same code rate, and it also achieves a good trade-off among the performance, signal delay, and the encoding complexity associated with the number of relays. The performance gain can be credited to the proposed V-BLAST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and BP-based joint iterative decoding by the introduced multi-layer Tanner graph at a receiver-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ed multi-relay cooperation 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time processing (V-BLAST) mini-mum-mean-square-error detector~ joint decoding multi-layer Tanner gra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多天线空时盲接收方案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宏吉 刘琚 +2 位作者 徐淑正 杨华中 庄文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71,共9页
将独立分量分析(ICA)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通过分析空时分组码(STBC)和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V-BLAST)的本质结构,建立了多种适用于ICA的特定通信系统模型,并以此实现了对发射信号的盲检测,从而代替了基于信道估计的传统接收... 将独立分量分析(ICA)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通过分析空时分组码(STBC)和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V-BLAST)的本质结构,建立了多种适用于ICA的特定通信系统模型,并以此实现了对发射信号的盲检测,从而代替了基于信道估计的传统接收方法。理论分析表明,ICA盲接收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对信道估计错误的顽健性和系统设计的灵活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并对算法实现的复杂度和收敛特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系统 空时分组码 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 独立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底桩承载特性离散元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飞 杨俊杰 +1 位作者 孙涛 宋建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27-1236,共10页
文章利用室内半模试验和颗粒流理论对比分析多层土地基扩底单桩与群桩的抗压、抗拔承载特性及变形特征,并对比分析了扩底桩的荷载-位移曲线。结果表明,群桩的抗压、抗拔承载能力均大于单桩。抗压群桩桩间距从1.125 D(D为扩大头直径)增加... 文章利用室内半模试验和颗粒流理论对比分析多层土地基扩底单桩与群桩的抗压、抗拔承载特性及变形特征,并对比分析了扩底桩的荷载-位移曲线。结果表明,群桩的抗压、抗拔承载能力均大于单桩。抗压群桩桩间距从1.125 D(D为扩大头直径)增加到2.250D时,荷载增长率为4.39%;超过2.250 D后荷载增长率趋缓,在1/2极限荷载作用下,群桩桩顶位移比单桩大0.37 mm,而承载力比单桩增加了46.59%;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位移基本一致,群桩的极限承载力比单桩极限承载力大266 N。抗拔群桩间距分别为1.125 D、1.250D、1.750D、2.250D时,与相同持力层厚度单桩相比,其抗拔极限承载力分别增加40.94%、59.38%、87.11%、88.57%。抗压单桩和群桩桩身轴力沿着桩身深度的增加方向均呈现凸曲线减小趋势。桩身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从细观角度分析揭示了群桩综合承载能力大于单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桩 竖向承载特性 多层土地基 颗粒流程序(P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LAST的多载波直接序列扩频CDMA系统上行链路性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嗣勇 杨维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5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垂直分层空时(V-BIAST)检测算法的多载波直接序列扩频CDMA(MC-DC-CDMA)的系统结构,对系统上行链路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接收天线数大于发射天线数条件下系统误码率的理论表达式,并通... 提出了一种应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垂直分层空时(V-BIAST)检测算法的多载波直接序列扩频CDMA(MC-DC-CDMA)的系统结构,对系统上行链路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接收天线数大于发射天线数条件下系统误码率的理论表达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数值结果表明,收发天线数对系统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相对于传统MC-DS-CDMA系统,减少发射天线数或增加接收天线数均可使基于V-BLAST算法的MC-DS-CDMA系统的性能和容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分层空时码 多输入多输出 多载波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分层空时码的几种检测算法比较
8
作者 张建忠 李宏伟 +1 位作者 邓冬虎 邵龙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1年第1期21-24,33,共5页
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入多出(MIMO)传输方式的空时码系统,其检测算法是MIMO系统的有效检测方法。首先介绍V-BLAST系统的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不同的信号估计准则推导出不同的检测算法,最后通过仿真... 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入多出(MIMO)传输方式的空时码系统,其检测算法是MIMO系统的有效检测方法。首先介绍V-BLAST系统的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不同的信号估计准则推导出不同的检测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各种算法的性能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垂直分层空时码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分层空时码的迭代检测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玮 韦岗 陈芳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0,共4页
为解决垂直分层空时码的最优最大似然(ML)检测难以实现,而常用检测算法的性能受到错误传播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垂直分层空时码的迭代检测(ID)算法.该算法利用多天线接收信号的软信息进行迭代并行消除干扰,有效地降低了错误传播的影响... 为解决垂直分层空时码的最优最大似然(ML)检测难以实现,而常用检测算法的性能受到错误传播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垂直分层空时码的迭代检测(ID)算法.该算法利用多天线接收信号的软信息进行迭代并行消除干扰,有效地降低了错误传播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ID算法的收敛速度快,其检测性能比常用的ZF-DFE算法有明显的提高;在低信噪比区域,ID算法的检测性能与ML算法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垂直分层空时码 迭代检测 软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LAST系统的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文韬 翁木云 李伟 《舰船电子工程》 2011年第3期162-166,共5页
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入多出(MIMO)传输方式的空时码系统,其检测算法是MIMO系统的有效检测方法。首先介绍了V-BLAST系统的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不同的信号估计准则推导出不同的检测算法,最后通过仿... 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入多出(MIMO)传输方式的空时码系统,其检测算法是MIMO系统的有效检测方法。首先介绍了V-BLAST系统的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不同的信号估计准则推导出不同的检测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各种算法的性能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垂直分层空时码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LAST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11
作者 池连刚 吴迪 +1 位作者 张欣 杨大成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313-313,共1页
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MIMO—OFDM(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能显著提高系统的容量,但要获得该技术所带来的性能优势,快速、准确的信道估计是关键。为降低V—BLAST... 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MIMO—OFDM(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能显著提高系统的容量,但要获得该技术所带来的性能优势,快速、准确的信道估计是关键。为降低V—BLASTOFDM(Vertical—Bell Laboratory Layered Space—Tim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中信道估计的运算复杂度和提高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AZAC(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 CorrelatiOn)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矩阵求逆运算,利用该序列良好的自相关性,通过相关运算明显的抑制了噪声对估计性能的影响,使信道估计的性能得以显著提高。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信道估计算法而言,能显著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结构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LAST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12
作者 池连刚 吴迪 +1 位作者 张欣 杨大成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79-384,共6页
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MIMO-OFDM(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能显著提高系统的容量,但要获得该技术所带来的性能优势,快速、准确的信道估计是关键。为降低V-BLAST OFDM(Ve... 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MIMO-OFDM(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能显著提高系统的容量,但要获得该技术所带来的性能优势,快速、准确的信道估计是关键。为降低V-BLAST OFDM(Vertical-Bell Laboratory Layered Space-Tim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中信道估计的运算复杂度和提高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AZAC(Constant Amplitude ZeroAuto Correlation)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矩阵求逆运算,利用该序列良好的自相关性,通过相关运算可消除多发送天线信号间及多径信号间的相互干扰,并且明显抑制了噪声对估计性能的影响,使信道估计的性能得以显著提高。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多径时延估计,较已知功率时延谱与未知功率时延谱的传统信道估计算法,可分别获得约1 dB和2 dB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结构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空时编码方案的MIMO-OFDM系统研究
13
作者 姜雪 何美荣 张正孝 《信息通信》 2012年第1期4-5,共2页
结合STBC和VBLAST混合编码结构的优点,提出将块分组编码应用于MIMO-OFDM系统。在发射端数据流分成两层输入块分组编码器后进行OFDM调制,在接收端,采用MMSE干扰抑制算法译码。块分组编码将数据符号按层分块后交叉通过不同的天线对发射,... 结合STBC和VBLAST混合编码结构的优点,提出将块分组编码应用于MIMO-OFDM系统。在发射端数据流分成两层输入块分组编码器后进行OFDM调制,在接收端,采用MMSE干扰抑制算法译码。块分组编码将数据符号按层分块后交叉通过不同的天线对发射,数据流之间产生了一定交织效果,使编码获得了更好的分集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码(STBC) 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 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下行链路信道采用扩展单环MIMO信道模型进行建模的研究
14
作者 赵磊 《电声技术》 2022年第6期150-156,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对LTE下行链路中的信道采用扩展的单环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信道模型进行建模,并进行性能的研究。在假设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已知的情况下研究该扩展的单环MIMO模型...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对LTE下行链路中的信道采用扩展的单环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信道模型进行建模,并进行性能的研究。在假设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已知的情况下研究该扩展的单环MIMO模型的系统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io,SER)性能,进而讨论天线的相关性对性能的影响,并分别针对采用空时块码(Space Time Block Code,STBC)、垂直分层空时码(Vertical-BLAST,V-BLAST)以及空频块码(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SFBC)编码的系统误符号(SER)性能进行比较。仿真结果显示,通过增加在eNodeB(eNB)端的天线元间距,能够得到比增加用户设备(UE)端天线元间距更优异的性能。从空时块码、垂直分层空时码、空频块码三种编码方式的比较中可以发现,空频块码(SFBC)的性能最优,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的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单环模型 误符号率(SER) 空时块码(STBC) 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 空频块码(SF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