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1
作者 向鹏成 刘思佳 段旭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复杂多样。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投资风险,本文首先从政治、社会、经济、建设环境、对华关系5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 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复杂多样。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投资风险,本文首先从政治、社会、经济、建设环境、对华关系5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熵权法对其进行主客观赋权;进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揭示“一带一路”沿线81个国家(地区)在2010~2022年内铁路投资风险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2010~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呈降低趋势,而2019~2022年呈上升趋势。从空间维度来看,各地区铁路投资风险存在较大的洲际差异,各洲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存在空间聚集现象。本文研究结论为“走出去”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铁路投资提供风险管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铁路投资风险 风险评估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熵权法 时间权重 空间自相关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正义视角下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空间非均衡性研究
2
作者 封铁英 胡毓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8,共14页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应然之举。通过文献回顾与内涵梳理,引入空间正义视角,从服务充分、城乡均衡、结构优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使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2...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应然之举。通过文献回顾与内涵梳理,引入空间正义视角,从服务充分、城乡均衡、结构优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使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2014—2021年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对其空间非均衡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但并无空间聚集性,即区域差距并不分明;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非均衡性,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距而非地区间差距;总体地区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整体上空间非均衡性有所降低。由此提出兼顾养老服务发展的数量与质量,满足老年人日益提升的需求总量与需求层次;改善区域内与区域间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非均衡性,推进空间正义;制定适应本地情形的发展规划,促进地方政府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作为等改善养老服务空间非均衡格局、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养老服务 高质量发展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Dagum基尼系数 区域差异 空间非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指数构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易祥发 翁荻尧 +3 位作者 常海鹏 朱玮晗 戴永务 黄衍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构建科学的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指数是准确评估低碳竞争力的基础,可为制定提升策略提供决策参考。本文考虑低碳作为双碳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制约要素,构建了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指数,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其测度。结果表明:2... 构建科学的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指数是准确评估低碳竞争力的基础,可为制定提升策略提供决策参考。本文考虑低碳作为双碳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制约要素,构建了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指数,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其测度。结果表明:2018—2022年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指数整体水平较低,呈波动上升趋势。一级指标中,低碳管理水平较高,企业绩效增长明显,其余指标处于中间水平。相比传统竞争力指数,低碳竞争力指数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双碳背景下造纸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状况。本文提出了优化环保意识形态、倡导绿色产品消费、加快原料结构调整、科学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提升节能减排支持等政策启示,以期提升造纸上市公司低碳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竞争力 评价指标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动态综合评价 造纸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九甸峡水库外迁移民融合度研究
4
作者 杨清仁 姚凯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6-203,共8页
水库外迁移民在迁入地的融合状况会直接影响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与地区和谐稳定,如何探究水库外迁移民的融合度发展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促使其尽快摆脱“移民”这一特殊身份并融入当地,实现后期扶持政策的平稳过渡,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构... 水库外迁移民在迁入地的融合状况会直接影响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与地区和谐稳定,如何探究水库外迁移民的融合度发展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促使其尽快摆脱“移民”这一特殊身份并融入当地,实现后期扶持政策的平稳过渡,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构建水库外迁移民融合度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甘肃省九甸峡水库6个外迁移民村2008-2021年的跟踪调查数据,使用纵横向拉开档次,交叉熵组合赋权法、改进秩和比评价法测算其融合度,并使用莫兰指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其空间相关性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在外迁后的第14年,各移民村的外迁移民融合度均已超过80%,融合状况良好;②各外迁移民村的融合度发展规律具有趋同性与“前期快速、中期放缓、后期稳定”的阶段性特征;③融合度高的水库外迁移民村具有空间集聚性,且融合前期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生融合显著提升了融合度,而融合后期重视移民观念引导、促进心理融合对融合度提升的帮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外迁移民 融合度 纵横向拉开档次-交叉熵组合赋权 改进RSR法 影响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励惩罚机制的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袁金晶 欧阳森 +1 位作者 石怡理 蒋金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5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励惩罚机制的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价算法,通过分析电能质量各评价指标值的动态变化特性,对其中质量好的部分进行激励、质量差的部分进行惩罚,从指标、时间、区域三维上实现多指标的区域电网电能质量时序动态评价。首...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励惩罚机制的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价算法,通过分析电能质量各评价指标值的动态变化特性,对其中质量好的部分进行激励、质量差的部分进行惩罚,从指标、时间、区域三维上实现多指标的区域电网电能质量时序动态评价。首先,分析每项指标在时间维上的连续性及其采样时的离散性,运用线性状态变换模拟指标的动态发展趋势;其次,建立各项指标的激励惩罚评价模型;然后,采用积分方式集结经标幺化处理的指标值在各时间段内相对于激励惩罚控制线所包含的信息量,得到带激励惩罚的阶段性评价值;接着,采用拉开档次法得出被评价系统在各时间段的电能质量评价值;最后,利用最小方差法对区域电能质量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评价值进行加和,并通过调整时间因子反映不同时间段的电能质量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影响。实际算例表明,该方法能通过激励惩罚作用实现对不同评价对象质量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激励惩罚机制 区域电网 拉开档次法 最小方差法 时序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电能质量动态评估 被引量:6
6
作者 欧阳森 石怡理 刘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2,46,共7页
为实现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的有效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动态评价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当前与历史数据,体现了评价对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体水平.研究中,首先应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序关系分析法确定电能质量指标的综合权重,... 为实现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的有效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动态评价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当前与历史数据,体现了评价对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体水平.研究中,首先应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序关系分析法确定电能质量指标的综合权重,其中客观权重用于突出评价对象的整体差异,主观权重用于反映专家经验;线性加权各项指标值得出评价对象在各时刻的电能质量评价值;最后利用最小方差法对区域电网各时刻的电能质量评价值加权求和,其中时间度的调整体现了对当前与历史数据的重视程度.通过对某供电局的数据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动态评价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最小方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系统的动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董军 国方媛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6-184,共9页
针对多层次系统的动态评价问题,首先,应用"极大不相关法"筛选指标以去除重复的信息;其次,对指标进行一致化和无量纲化的预处理;再次,采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确定评价对象在不同时刻的评价值;最后,应用时序... 针对多层次系统的动态评价问题,首先,应用"极大不相关法"筛选指标以去除重复的信息;其次,对指标进行一致化和无量纲化的预处理;再次,采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确定评价对象在不同时刻的评价值;最后,应用时序几何平均算子来集结多个时间点的评价值,以得出最终的动态排序。这种方法没有丝毫主观色彩,适用于经济管理系统的动态评价问题。以评价电力企业的效益作为算例,说明了方法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学 动态评价 “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多层次系统 时序几何平均算子 极大不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绩效——基于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卢方元 海婷婷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1,共7页
本文基于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选取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新产品销售收入、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专利申请数、每万元R&D内部支出经费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每万元R&D内部支出经费的专利申请数四个指标,使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本文基于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选取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新产品销售收入、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专利申请数、每万元R&D内部支出经费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每万元R&D内部支出经费的专利申请数四个指标,使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四大地区和31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投入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四大地区R&D投入绩效由高到低分别是东部、中部、西部、东北;31省市R&D投入绩效较高的有安徽等地、较低的有吉林等地,其余省市居中。2004—2013年,北京等地的R&D投入绩效总体增长较快,广东等地总体下降较快,其余省市总体变化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R&D投入绩效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差异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启春 江朦朦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4-110,共7页
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实证分析中国30个省级政府2002~2011年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结果表明省际差异显著。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绩效整体逐年上升但总得分偏低,东部综合绩效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环境安全性服务和环境信息性服... 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实证分析中国30个省级政府2002~2011年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结果表明省际差异显著。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绩效整体逐年上升但总得分偏低,东部综合绩效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环境安全性服务和环境信息性服务占综合绩效得分比重明显偏小。为此,应加大对中西部省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实施差异化区域性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战略;同时增加对环境安全性服务和环境信息性服务的投入,提升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 “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 最大序差 绩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测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志远 崔玮 苗建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1,共7页
文章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通过城市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 文章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通过城市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5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Moran’s I指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省域尺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在2009年之后集聚程度减弱;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资源禀赋、城市化水平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研发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则明显促进了全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另外,人力资本与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正相关,但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空间效应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极化特征、不均衡性与空间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志远 苗建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31-135,共5页
文章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性假说思想对2004—2015年中国省际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呈现均衡化的发展趋势,区域之间的差异趋于缩小,全国范围土地利用的总体差异主要... 文章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性假说思想对2004—2015年中国省际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呈现均衡化的发展趋势,区域之间的差异趋于缩小,全国范围土地利用的总体差异主要来自组间差异;空间极化分析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极化特征显著,并且极化程度不断增强;省际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趋势与条件β收敛趋势,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趋同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则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趋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空间极化 空间均衡 收敛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志宏 余艳旭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4-57,共4页
虽然拉开档次法是一种基于差异驱动的动态综合方法,但却不能较好地反映评价者的主观信息。为了能准确表达原始统计数据的规律和决策者对于影响水环境承载力主要因素的管理,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纵向拉开档次法相结合,对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 虽然拉开档次法是一种基于差异驱动的动态综合方法,但却不能较好地反映评价者的主观信息。为了能准确表达原始统计数据的规律和决策者对于影响水环境承载力主要因素的管理,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纵向拉开档次法相结合,对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了权化处理。通过对采用改进纵向拉开档次法与纵向拉开档次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陕西省水环境承载力都呈增强趋势,但改进纵向拉开档次法的计算结果与原始数据更为贴切,即改进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动态综合方法 层次分析法 权化处理 改进纵向拉开档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及其时空特征 被引量:42
13
作者 肖袆平 杨艳琳 宋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2-122,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然而这种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半城市化"、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等一系列问题,其根源是对城市化内涵认识不足,仅考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然而这种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半城市化"、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等一系列问题,其根源是对城市化内涵认识不足,仅考虑了城市化"量"的层面,而忽视了对城市化"质"的考量。基于此,文章通过探索城市化质量的内涵,从城市自身发展质量、城市化推进效率、城乡一体化程度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中国及各省市1985—2015年的城市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然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各地区城市化质量的时空关联演变特征,结果发现:(1)中国城市化质量随时间推移呈逐步提高的趋势,但是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质量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2)在反映城市化质量的四个维度中,城市自身发展质量较好,但是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环境质量有待改善;城市化推进效率受资本、土地、能源利用效率的制约,略微有所下降;城乡一体化程度呈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下降趋势。(3)城市化质量呈现出较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但是局部空间集聚类型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高-高集聚区数量增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低-低集聚区处于动态变化中,分布在西部地区,低-高集聚区主要位于河北、安徽、江西以及贵州等地,高-低集聚区则包括新疆、湖北、四川等。最后指出,中国城市化质量的提升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的城市化策略,另一方面要优化空间布局,发挥地区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城市化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综合评价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空间相关性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差异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卿青平 王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50-756,共7页
以2010~2015年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时间度"和"熵值"法确定时间权重,构建TOWA-GA混合算子生态环境... 以2010~2015年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时间度"和"熵值"法确定时间权重,构建TOWA-GA混合算子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模型.结果表明:6a来,30个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均值为0.837,整体呈好转趋势,但省域间差异明显.通过Theil指数分析发现,省域间总体差异下降了15.91%,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省域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TOWA-GA混合算子 动态评价 THEI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及时空动态演变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新梅 黄和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3-220,225,共9页
科学评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基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从物质生活水平、生态服务资源、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认知水平四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 科学评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基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从物质生活水平、生态服务资源、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认知水平四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通过空间自相关、收敛分析多维度探讨其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稳步提升,区域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特征。(2)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存在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2016年仅在低-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存在空间俱乐部收敛趋势。东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受人口规模和人均绿地面积影响,中部地区显著受第二产业比重和人口规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 空间自相关 收敛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动态演进及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汪凌 邹建辉 刘淑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7-102,共6页
文章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发展质量、环境治理、资源利用三个维度构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核密度估计法、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动态演进规律、空间溢出效应... 文章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发展质量、环境治理、资源利用三个维度构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核密度估计法、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动态演进规律、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区域间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特征,空间集聚现象明显;从全国看,城镇化、创新驱动、外商投资、互联网对绿色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的推动作用;从区域看,东、中、西部地区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偏差,东部地区最为明显,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 水平测度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多维度动态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回 尹传斌 李志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73,共6页
文章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政府绿色支持度三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动态评价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绿化度整体水平较低且存在... 文章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政府绿色支持度三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动态评价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绿化度整体水平较低且存在协同型聚类、闭环型聚类和独立型聚类三种聚类关系;资源环境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约束显著;政府绿色支持度空间分布不均衡,但区域间整体差距收窄;(2)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适中,空间格局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阶梯状分布,时间序列存在蓄能期、活跃期和平稳期,绿色发展实现了整体大于局部之和;(3)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源动力来自区域的聚类关系和绿色发展子系统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发展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聚类关系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制造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动态综合评价
18
作者 王洪良 张明倩 《经济与管理》 2009年第5期64-68,共5页
针对河北省制造业28个大类行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分析表明,总体来看,河北省制造业大多数行业研究与开发活动比较稳定,但各行业研究与开发投入不够,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在重视传... 针对河北省制造业28个大类行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分析表明,总体来看,河北省制造业大多数行业研究与开发活动比较稳定,但各行业研究与开发投入不够,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在重视传统优势行业的发展的同时应关注高技术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研究与开发 动态综合评价 “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品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
19
作者 赵昱钧 刘佩 屈小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49,共5页
文章构建涵盖5个二级指标、34个具体指标的城市品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评价了我国30个城市的城市品质。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品质稳定提升,从五大子品质看,生态环境品质位居第一,其余依次为居民生活品质、社会文化... 文章构建涵盖5个二级指标、34个具体指标的城市品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评价了我国30个城市的城市品质。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品质稳定提升,从五大子品质看,生态环境品质位居第一,其余依次为居民生活品质、社会文化品质、公共服务品质、经济发展品质;从城市差异看,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城市品质较高;从变动趋势看,上海、武汉和乌鲁木齐等城市品质提升幅度较大;从子系统的均衡性看,大部分城市子系统发展并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品质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指标体系构建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