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Bridgman法生长碲锌镉晶体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雁冰 刘滔 +4 位作者 邹鹏程 姜军 高文峰 罗川旭 林文贤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0-245,共6页
利用FIDAP数值软件,详细地模拟分析了垂直Bridgman法生长碲锌镉晶体过程,讨论了碲锌镉材料潜热释放及熔体对流对安瓿边界的温场分布的影响,分析了5 K/cm、10 K/cm、15 K/cm三种不同温度梯度条件对固液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采用的... 利用FIDAP数值软件,详细地模拟分析了垂直Bridgman法生长碲锌镉晶体过程,讨论了碲锌镉材料潜热释放及熔体对流对安瓿边界的温场分布的影响,分析了5 K/cm、10 K/cm、15 K/cm三种不同温度梯度条件对固液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采用的模型计算条件下,潜热释放及熔体对流对安瓿边界的温场分布有很小的影响;在生长初期和末期,固液界面变化比较剧烈;随着温度梯度的加大,在生长中期,界面凹向固态区的趋势减小,界面凹向液态区的趋势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ZNTE FIDAP 垂直bridgman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idgman法晶体生长的瞬态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斌 陈文斌 +1 位作者 沈定中 任国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6-549,共4页
采用变形有限元法对坩埚下降法晶体生长过程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对随下降距离生长位置、生长速度、界面位置处的法线方向温度梯度和凹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说明,将生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晶体生长条件一直处... 采用变形有限元法对坩埚下降法晶体生长过程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对随下降距离生长位置、生长速度、界面位置处的法线方向温度梯度和凹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说明,将生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晶体生长条件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因而晶体的质量也在整块晶体中呈现一定的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生长 bridgman 瞬态数值模拟 坩埚下降法 变形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铁路垂直机械法竖井施工力学效应
3
作者 蔡才武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40-1648,共9页
为解决城际铁路竖井施工环境影响大、工效低的问题,研究一种新型垂直机械法竖井掘进技术。以广州某城际铁路竖井工程为例,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垂直机械法竖井施工过程中的力学效应,重点研究垂直机械法单竖井施工周... 为解决城际铁路竖井施工环境影响大、工效低的问题,研究一种新型垂直机械法竖井掘进技术。以广州某城际铁路竖井工程为例,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垂直机械法竖井施工过程中的力学效应,重点研究垂直机械法单竖井施工周边地层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变形规律,以及考虑相邻竖井施工顺序的相互作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垂直机械法竖井开挖引起的地层沉降与岩性密切相关,地下5 m深度的软弱地层(杂填土、粉质黏土)最大沉降为6.7 mm,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向下开挖进入全风化花岗岩层后(埋深约12 m)沉降显著降低;2)采用预制装配衬砌管片及钢制刃脚环支护型式的沉井施工,管片受力状态稳定,最大压、拉应力分别为-118 kN/m^(2)与79 kN/m^(2);3)考虑邻近竖井施工时,后挖竖井的地层竖向应力及水平位移峰值较单竖井开挖有所增高,最大沉降量减少70%,且通过优化掘进与支护工艺、动态施工顺序控制,实现后开挖竖井工期缩短60%,表明合理的施工顺序可降低地层扰动,从而解决紧邻居民区的城际铁路竖井机械法施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掘进机 垂直机械法 数值模拟 自动监测 力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LS-DYNAD的平川铁矿中深孔爆破参数研究
4
作者 张要顺 陈彬彬 +3 位作者 王成财 龙骁洋 叶继阳 唐小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77-483,共7页
为了解决平川铁矿露天开采转地下开采的中深孔爆破参数选择问题,本次采用了理论计算结合软件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公式按照炸药单耗和每米崩矿量为最优条件计算出符合该矿山条件下的中深孔爆破参数,再通过ANSYS/LS-DYNA... 为了解决平川铁矿露天开采转地下开采的中深孔爆破参数选择问题,本次采用了理论计算结合软件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公式按照炸药单耗和每米崩矿量为最优条件计算出符合该矿山条件下的中深孔爆破参数,再通过ANSYS/LS-DYNAD对计算的各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根据模拟分析出的爆破效果,得出适合该矿山不同条件下的最优中深孔爆破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数值模拟 孔底距 最小抵抗线 垂直扇形深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Bridgman法生长氟化钙晶体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姚静 周海 +3 位作者 卢一民 万汉城 王晓阳 李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0-644,共5页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了垂直Bridgman法大尺寸氟化钙晶体生长的具体过程,研究了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热传递和熔体对流传热,分析了固相、液相和坩埚的热导率的差异对坩埚中心轴的轴向温度分布和轴向温度梯度以及界面处的径向温度分布和...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了垂直Bridgman法大尺寸氟化钙晶体生长的具体过程,研究了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热传递和熔体对流传热,分析了固相、液相和坩埚的热导率的差异对坩埚中心轴的轴向温度分布和轴向温度梯度以及界面处的径向温度分布和径向温度梯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熔体对流传热的效果随晶体生长的不断进行逐渐减弱;固相、液相和坩埚的热导率的差异对坩埚中心轴的轴向温度分布和轴向温度梯度以及界面处的径向温度分布和径向温度梯度有重要影响;晶体的结晶速度和坩埚的下降速度存在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钙(CaF2) Fluent软件 垂直bridgman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Bridgman法生长CaF_2单晶传热过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姚静 周海 +1 位作者 卢一民 万汉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3,共6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大尺寸氟化钙单晶的生长过程进行了传热分析,准稳态模型简化模拟计算过程.研究了梯度区不同的温度梯度对界面形状和晶体生长速度的影响,讨论了辐射传热对晶体生长过程传热的影响.研究表明:晶体生长过程中界面凸度发生变化... 采用有限元法对大尺寸氟化钙单晶的生长过程进行了传热分析,准稳态模型简化模拟计算过程.研究了梯度区不同的温度梯度对界面形状和晶体生长速度的影响,讨论了辐射传热对晶体生长过程传热的影响.研究表明:晶体生长过程中界面凸度发生变化;晶体生长速率与坩埚下降速率不一致;25 K/cm为合适的梯度区温度梯度;晶体内部辐射传热对单晶生长传热过程有重要影响.计算结果表明,3个时期的固相等温线的曲率小于液相的.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晶体生长实验,生长出的晶体完整,透明,无宏观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2 有限元法 垂直bridgman 数值模拟 传热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寸效应对坩埚下降法生长氟化钙晶体影响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施宇峰 王鹏飞 +1 位作者 穆宏赫 苏良碧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3-981,共9页
高质量大尺寸氟化钙晶体是深紫外光刻、空天相机等高端应用不可或缺的光学材料,同时制备高质量大尺寸晶体也是晶体生长领域的难题。本文以数值手段分别模拟了3、7和20英寸(1英寸=2.54 cm)氟化钙晶体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传热、流动及相变过... 高质量大尺寸氟化钙晶体是深紫外光刻、空天相机等高端应用不可或缺的光学材料,同时制备高质量大尺寸晶体也是晶体生长领域的难题。本文以数值手段分别模拟了3、7和20英寸(1英寸=2.54 cm)氟化钙晶体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传热、流动及相变过程。结果表明,晶体尺寸增加大幅加强熔体流动强度,而且造成坩埚外壁散热部分的面积急剧增加,由此引发固液界面局部凹陷、径向温差增大、晶体边缘-中心温差翻转、生长界面附近的轴向温梯大幅衰减等问题。此外,本文还就大尺寸氟化钙晶体生长中的坩埚下降速率和发热体功率的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_(2)晶体 坩埚下降法 尺寸效应 数值模拟 固液界面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田口方法与CFD相结合的垂直轴风力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文昊 朱建阳 汪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4-142,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垂直轴风力机在低风速复杂城市风场中的捕能效率,采用CFD数值计算和田口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实度(σ)、桨距角(β)、阻尼(C_(d))和密度比(ρ^(*))对五叶片垂直轴风力机(VAWT)气动性能的影响。将风力机的转动控制方程与... 为了进一步提升垂直轴风力机在低风速复杂城市风场中的捕能效率,采用CFD数值计算和田口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实度(σ)、桨距角(β)、阻尼(C_(d))和密度比(ρ^(*))对五叶片垂直轴风力机(VAWT)气动性能的影响。将风力机的转动控制方程与流场控制方程联合求解,在数值计算中考虑风力机与流体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度、桨距角、阻尼和密度比的变化对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有重要影响,在最优的参数组合下,五叶片VAWT的捕能效率可以达到13.537%。此外,通过对田口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所研究的4个特征参数对五叶片VAWT气动性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σ>C_(d)>β>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田口方法 气动性能 垂直轴风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U形管中颗粒不稳定性
9
作者 周英贵 高信 +1 位作者 白鹏博 凡凤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83-6090,共8页
对填充颗粒物料的U形管施加竖直振动时,颗粒将呈现由一个分支向另一个分支定向迁移的不稳定性,该现象对颗粒物料的输运产生重要影响。为探究U形管中颗粒不稳定性的动力学行为及机理,基于离散元方法对颗粒动力学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分析... 对填充颗粒物料的U形管施加竖直振动时,颗粒将呈现由一个分支向另一个分支定向迁移的不稳定性,该现象对颗粒物料的输运产生重要影响。为探究U形管中颗粒不稳定性的动力学行为及机理,基于离散元方法对颗粒动力学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分析了初始颗粒填充状况对颗粒不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颗粒不稳定性的发展与饱和阶段速度场演化特性,考察了壁面摩擦对颗粒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不稳定性与自放大效应有关,其发展阶段受到颗粒初始填充状况的影响;而最终饱和阶段U形管两分支颗粒表面高度差与颗粒初始填充状况无关,这与实验报道一致。在颗粒不稳定性的发展阶段,U形管向下运动过程中,水平段颗粒向两竖直分支膨胀,颗粒传输到颗粒量较多而底部颗粒速度较小的分支;在饱和阶段,U形管向下运动时,颗粒量较多分支中的惯性效应引起颗粒底部速度较大,抑制了水平段颗粒向其中的传输,导致颗粒表面高度差的增长停止。壁面滑动摩擦系数过小或过大时,颗粒定向迁移的现象均无法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料 不稳定性 数值模拟 U形管 竖直振动 离散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GF法磷化铟单晶炉加热器对炉内热场分布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艾家辛 万洪平 +1 位作者 钱俊兵 韦华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1-791,共11页
磷化铟(InP)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半导体,在通信、航空航天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InP单晶生长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其生长炉内热场的稳定与温控。InP晶体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垂直梯度凝固(VGF)法是在磷化铟单晶生长炉中构建高温... 磷化铟(InP)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半导体,在通信、航空航天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InP单晶生长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其生长炉内热场的稳定与温控。InP晶体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垂直梯度凝固(VGF)法是在磷化铟单晶生长炉中构建高温、封闭、稳定及可控的热场,但因炉内缺乏直接观测和完整的参数监测手段,利用计算机数值仿真对炉内晶体生长的温度场进行科学分析,以获取最佳的生长温控条件,俨然成为有效且重要的方法。本文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及炉内元件实测参数,建立了InP单晶生长系统热场三维物理和数学模型,基于磷化铟单晶生长过程中的温度离散数据,对所建模型对比和验证,获得了与实际生产温度数据吻合良好的效果(温度偏差控制在3%以内),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此模型,本文对生产条件下四段加热器温度波动对热场分布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炉内四段加热器的温度波动对炉内低温区、高温区及料管中心温度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所得结论对揭示工业生产过程中InP单晶炉热场的分布规律及调节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铟单晶 垂直梯度凝固法 热场 数值模拟 半导体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连续界面渗流的堤防防渗膜防渗效果模拟研究
11
作者 刘志文 王媛 +1 位作者 董琪 高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3,67,共7页
垂直防渗膜在堤防工程渗流控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防渗膜周围水力梯度场的渗流计算方面仍然存在计算精度低等问题。为研究含材料、防渗体、防渗膜等不连续界面的渗流场分布规律,引入节点连续型权函数的数值流形方法,通过对比有限... 垂直防渗膜在堤防工程渗流控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防渗膜周围水力梯度场的渗流计算方面仍然存在计算精度低等问题。为研究含材料、防渗体、防渗膜等不连续界面的渗流场分布规律,引入节点连续型权函数的数值流形方法,通过对比有限元法和数值流形法针对含不连续界面渗流水头和水力梯度分布规律的模拟结果,验证了数值流形法求解含不连续界面渗流问题的优势,与有限元法相比,数值流形法前处理更为简单且改进后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不连续界面处的水力梯度。以分淮入沂整治工程为例,采用节点连续型权函数的数值流形方法,研究有无垂直铺膜、铺膜长度、铺膜缺陷位置对堤防渗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防渗膜插入黏土层后,防渗效果明显增强;膜破损后对渗流场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破损位置所在地层,应当采取合理措施避免易渗地层中铺膜的破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流形法 改进权函数 垂直防渗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坩埚下降法晶体生长中输运过程的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海斌 沈定中 +1 位作者 任国浩 宫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0-914,共5页
全面系统地回顾了坩埚下降法晶体生长中输运过程的数值模拟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作了简单总结.揭示了国外采用计算技术研究晶体生长工艺过程的发展状况和重视程度.
关键词 晶体生长 坩埚下降法 输运过程 数值模拟 熔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不同辐射模型研究下降管内传热传质特性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铁 李伟力 袁竹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8,共7页
分别采用离散传播辐射模型(DTRM)、基于球形谐波法的P1模型和罗斯兰德(Rosseland)模型对Texaco水煤浆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内的辐射换热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合成气衰减系数在0.4~4范围内变化时,合成气与下降管内壁水膜的热质交换特性... 分别采用离散传播辐射模型(DTRM)、基于球形谐波法的P1模型和罗斯兰德(Rosseland)模型对Texaco水煤浆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内的辐射换热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合成气衰减系数在0.4~4范围内变化时,合成气与下降管内壁水膜的热质交换特性以及下降管内多相介质的轴向温度分布规律。将模拟结果与工业运行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Rosseland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下降管出口水温在500~600K,并且高温合成气温度降主要集中于下降管上半部分。应用Rosseland模型模拟下降管内的辐射换热过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冷室 下降管 辐射换热 流体体积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降管内壁激冷水降膜流动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铁 李伟力 袁竹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2-966,共5页
为了研究Texaco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在不考虑气液两相热质传递的条件下,采用数值方法探讨了激冷水流量、入口气体速度对下降管内壁降膜的流动特征、流型与断裂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冷水流量增大,下降管内壁... 为了研究Texaco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在不考虑气液两相热质传递的条件下,采用数值方法探讨了激冷水流量、入口气体速度对下降管内壁降膜的流动特征、流型与断裂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冷水流量增大,下降管内壁降膜连续性越好,气体速度对降膜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当激冷水流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降膜入口速度对降膜连续性的影响比降膜入口厚度的影响显著,增加降膜入口速度对抑制降膜断裂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降管 降膜 VOF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井辅助SAGD扩容及地质力学-热采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睿 桑林翔 +3 位作者 陈伦俊 徐斌 罗池辉 孟祥兵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6,共6页
针对非均质油藏双水平井SAGD扩容启动后水平段动用不均匀的问题,从改善渗流条件和优化驱动机理两方面出发,提出直井辅助SAGD水平井扩容启动的复合扩容新工艺。通过地质力学有限元方法与热采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的耦合,分析了疏松砂岩地质... 针对非均质油藏双水平井SAGD扩容启动后水平段动用不均匀的问题,从改善渗流条件和优化驱动机理两方面出发,提出直井辅助SAGD水平井扩容启动的复合扩容新工艺。通过地质力学有限元方法与热采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的耦合,分析了疏松砂岩地质力学扩容储层物性参数及流体流动行为变化,预测了采用新工艺扩容后注蒸汽热采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直井辅助SAGD扩容应采用水平井先扩容、直井后扩容的实施顺序,避免直井先扩容情况下造成扩容位置局部窜通,利于形成均匀复合扩容带;直井扩容带宽度对于水平井轨迹与地应力方向的夹角敏感,水平井轨迹与最大水平应力平行时扩容带宽度最大;直井与水平井扩容带能否连接,和水平井轨迹与地应力方向的夹角无直接关系,直井和SAGD水平井之间的距离越大,扩容带的连接就越困难。与传统SAGD工艺相比,直井辅助扩容后,SAGD水平井重力泄油和直井蒸汽吞吐可发挥协同作用,增产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SAGD扩容启动现场实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井辅助 SAGD扩容 地质力学 有限元方法 热采数值模拟 耦合 风城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影响下的开采沉陷影响函数法优化 被引量:13
16
作者 蔡音飞 VERDEL Thierry +1 位作者 OLIVIER Deck 李晓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1-276,共6页
影响函数法广泛应用于地下层状矿体的开采沉陷计算。理论上,该方法适用于水平地表条件下的沉陷预计。将地形变化纳入影响函数法,使此方法可以应用于非水平地表条件下。为了剔除其他开采和地质因素的影响,除地形变化外可能影响沉陷形态... 影响函数法广泛应用于地下层状矿体的开采沉陷计算。理论上,该方法适用于水平地表条件下的沉陷预计。将地形变化纳入影响函数法,使此方法可以应用于非水平地表条件下。为了剔除其他开采和地质因素的影响,除地形变化外可能影响沉陷形态的因素都被固定了的简化数值模型被应用于研究中。根据这些数值模拟实验的结果,若干影响函数法的参数,包括影响半径、影响角和下沉率,通过4个地形相关的修正系数被重定义为地表相对矿体高程的函数。优化后的影响函数法可以更好的拟合非水平地表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观测数据。相较于经典影响函数法,该方法需要将地表点相对矿体的高程作为输入数据。在其他开采、地质条件下,构建简单数值模型的方法可以被用于估算相应条件下的地形影响修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函数法 数值模拟 影响半径 影响角 下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水平定向凝固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杰才 李长青 +3 位作者 张明福 左洪波 孟松鹤 姚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5,共6页
水平定向凝固法是制备低位错单晶体的重要方法,论述了水平定向凝固法的优点和缺点,并报道了水平定向凝固法的特点,温度分布,以及水平定向凝固法的数字模拟的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水平定向凝固法 单晶生长 数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厚大矿体矿房阶段爆破技术 被引量:7
18
作者 翟会超 任凤玉 南世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86-1490,共5页
针对司家营南区大规模落矿的安全性问题,提出阶段凿岩侧向爆破方案.该方案包括利用上向扇形炮孔爆破形成堑沟,下向垂直深孔爆破侧向崩矿,具有工程量小、机械化程度高、管理简单等优点.利用FLAC3D研究阶段爆破技术,对塑性区、监测点振速... 针对司家营南区大规模落矿的安全性问题,提出阶段凿岩侧向爆破方案.该方案包括利用上向扇形炮孔爆破形成堑沟,下向垂直深孔爆破侧向崩矿,具有工程量小、机械化程度高、管理简单等优点.利用FLAC3D研究阶段爆破技术,对塑性区、监测点振速和应力场的动态模拟计算验证了大规模爆破起爆顺序的合理性和减震性,以及爆破对围岩或充填体的非破坏性.同时,研究VCR法开掘切割天井技术,采取中心与交错正菱形布设炮孔,孔间分5段起爆,保证了阶段爆破自由空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厚大矿体 垂直深孔爆破 数值模拟 FLAC3D V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壁式钻采工作面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与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薇 刘波 +2 位作者 闫振东 李鹏 高雷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60,共5页
以晋煤集团赵庄2号井钻采工作面为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使用钻采法采煤工艺的大采高壁式钻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研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围岩竖向应力的分布呈现双峰型;在工作面前方的应力升高区,... 以晋煤集团赵庄2号井钻采工作面为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使用钻采法采煤工艺的大采高壁式钻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研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围岩竖向应力的分布呈现双峰型;在工作面前方的应力升高区,超前支承压力峰值范围平均为7.2m,影响范围为55m。回风平巷顶板下沉、两帮移近的现场监测值与模拟计算值吻合较好。综合模拟计算得出的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建议在工作面平巷超前55m的范围内,同时需注意顶板、两帮的活动变化,加强巷道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采法 大采高 数值模拟 围岩竖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厚煤层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注浆治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志沛 李锋 张海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2-1317,共6页
以某急倾斜厚煤层采空区为对象。首先,通过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空区形成模拟,分析最大主应力与竖向位移特征,结合实测数据评价模拟的符合性。结果表明:空区上覆岩层偏向下山煤柱处、上山煤柱偏向下伏岩层处、上覆岩层与上山煤柱交汇处随着... 以某急倾斜厚煤层采空区为对象。首先,通过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空区形成模拟,分析最大主应力与竖向位移特征,结合实测数据评价模拟的符合性。结果表明:空区上覆岩层偏向下山煤柱处、上山煤柱偏向下伏岩层处、上覆岩层与上山煤柱交汇处随着集中应力的减小而初期破坏减弱;空区下伏岩层偏向上山煤柱处、下山煤柱与下伏岩层交汇处、下山煤柱偏向上覆岩层处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初期破坏增强;地表模拟与实际沉降量高度吻合,可以反映空区围岩实际情况。其次,进行空区煤柱失稳模拟,分析并评价围岩的稳定性。表明空区场地最大剩余沉降量为0.3~0.9 m,能破环建筑地基,空区围岩处于失稳状态。最后,模拟空区注浆充填治理,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评价治理效果。表明现场与模拟监测点最终竖向位移差值在-2.3~8 mm范围,两者基本一致,注浆治理效果显著。可见注浆充填法能有效治理当地类似急倾斜厚煤层采空区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厚煤层 采空区 数值模拟 最大主应力 竖向位移 稳定性分析 注浆充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