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detonation modeling 被引量:8
1
作者 Xiao Liang Rui-li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98-408,共11页
The mathematical model used to describe the detonation multi-physics phenomenon is usually given by highly coupled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A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used to describe the detonation multi-physics phenomenon is usually given by highly coupled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AE) technique has become the third pillar of detonation research, along with theory and experiment, due to the detonation phenomenon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b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cost required to accredit the reliability of detonation products is very high, even some physical experiments of detonation are impossibl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ique can solve these complex problems in the real situation repeatedly and reduce the design cost and time stunningly. But the reliability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the serviceability of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 seriously hinders the extension, application and the self-restoration of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restricts its independently innovational ability.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physical mode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detonation in a unified way.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and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V&V&UQ)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in ensur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detonation. V&V of detonation is based on our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detonation multiphysics software-LAD2D. We propose the ver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mathematical theory and program function as well as availability of its program execution. Validation is execut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 At last, we propose the future prospect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the CAE technique, and we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V&V&U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DETONATION EQUATION of state DETONATION DIFFRACTION REACTION rate LA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 band gap frequencies and multiplexing properties in 1D and 2D mass spring structures 被引量:1
2
作者 Arafa H Aly Ahmed Mehaney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333-339,共7页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propagation of elastic waves in 1D and 2D mass spring structures.An analytical and computation model is presented for the 1D and 2D mass spring systems with different examples.An enhancement ...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propagation of elastic waves in 1D and 2D mass spring structures.An analytical and computation model is presented for the 1D and 2D mass spring systems with different examples.An enhancement in the band gap values was obtained by modeling the structures to obtain low frequency band gaps at small dimensions.Additionally,the evolution of the band gap as a function of mass value is discussed.Special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the local resonance property in frequency ranges within the gaps in the band structure for the corresponding infinite periodic lattice in the 1D and 2D mass spring system.A linear defect formed of a row of specific masses produces an elastic waveguide that transmits at the narrow pass band frequency.The frequency of the waveguides can be selected by adjusting the mass and stiffness coefficients of the materials constituting the waveguide.Moreover,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analyze the wave multiplexer and DE-multiplexer in the 2D mass spring system.We show that two of these tunable waveguides with alternating materials can be employed to filter and separate specific frequencies from a broad band input signal.The presented simulation data is validate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the published research,and can be extend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sonators and MEMS ver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xing waveguide tunable separate dimensions devoted verification stiffness validated infin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飞行控制系统监控器确认和验证
3
作者 李棋 薄珊珊 朱平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25年第1期94-103,共10页
针对设计不合理的监控器负面影响,例如在运营阶段机队千时故障率高,基于CCAR 25部的1309条款要求和SAE ARP4754B,提出了复杂飞控系统的监控器需求确认的过程、方法,特别介绍监控器需求确认重点“监控器性能与鲁棒性”以及评审团队。然后... 针对设计不合理的监控器负面影响,例如在运营阶段机队千时故障率高,基于CCAR 25部的1309条款要求和SAE ARP4754B,提出了复杂飞控系统的监控器需求确认的过程、方法,特别介绍监控器需求确认重点“监控器性能与鲁棒性”以及评审团队。然后,提出监控器仿真和实物验证的方法、首飞、型号合格审定和投入运营前和投入运营后的不同阶段注意事项。最后介绍了监控器确认和验证数据。高度集成复杂飞控系统的监控器的确认和验证不仅能有效提升民机设计能力,而且能保证监控器安全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系统 监控器 确认 验证 安全性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国家标准验证点建设研究
4
作者 杨宏 王晓春 +1 位作者 苏静茹 卓兰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4期53-57,共5页
本文梳理了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在标准验证方面的政策部署和批准标准验证点建设的举措,总结了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推动下,物联网技术、产业、标准发展的情况。介绍了物联网标准验证的基础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物联网标准验证的重点、难点... 本文梳理了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在标准验证方面的政策部署和批准标准验证点建设的举措,总结了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推动下,物联网技术、产业、标准发展的情况。介绍了物联网标准验证的基础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物联网标准验证的重点、难点以及物联网标准验证点建设思路、技术路线,提出了物联网标准验证方法。本文提出的标准验证点建设思路以及标准全生命周期验证方法,对于其他类似领域的标准验证工作开展、标准验证点建设将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标准验证点 标准验证方法 物联网 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验证与确认技术和标准化研究
5
作者 李文鹏 张旸旸 吴迪龙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软件验证与确认是保证软件质量方面最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安全攸关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质量提升效果显著,验证与确认两个概念也经常被混淆。从标准化角度对软件验证与确认的概念进行分析和对比,选取典型标准开展分析和阐述,以推动标准... 软件验证与确认是保证软件质量方面最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安全攸关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质量提升效果显著,验证与确认两个概念也经常被混淆。从标准化角度对软件验证与确认的概念进行分析和对比,选取典型标准开展分析和阐述,以推动标准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应用,促进软件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 验证与确认 技术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列控数据自动集成与可视化动态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宇 李华 +2 位作者 李赛飞 牛家祺 吴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192,共9页
为探究在列控数据验证领域中存在的工作量大、可视化效果差以及动态验证支持弱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基于BIM可视化的列控工程数据动态验证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数据模型驱动的场景构建方法,在Unity平台实现3D站场的自动集成,生成... 为探究在列控数据验证领域中存在的工作量大、可视化效果差以及动态验证支持弱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基于BIM可视化的列控工程数据动态验证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数据模型驱动的场景构建方法,在Unity平台实现3D站场的自动集成,生成接近真实的铁路站场;然后,基于铁路相关规范,采用连续碰撞检测技术实现列车运行的动态可视化仿真;最后,基于3D站场和列车仿真运行,完成对列控工程数据的动态验证。对于3D站场集成部分,该方案能够自动且迅速调用铁路基础设备模型,准确完成站场的3D构建,构建的设备包括线路轨道、道岔、信号机等。在列车3D模拟运行中,能够自动完成轨道区段占用检测及相应的信号机点灯、行车许可计算与执行、车地通信读取应答器数据等功能,并且能够根据行车许可,执行超速防护,控制列车在3D场景中仿真运行,模拟出铁路联调联试的场景。在模拟列车运行过程中,若出现失常,则判断该数据设计存在风险,验证结束并给出警告。代入黔常线咸丰站站场及相关区间数据进行实验,结果显示:(1)1LQG长度不符合规定,无法满足列车出站时80 km/h的初速度,建议1LQG长度由305 m增加至满足所有型号列车运行要求的525 m;(2)分相区与邻近信号机距离350 m无法满足CRH-200型列车正常运行通过分相区,数据存在问题,建议修正为524 m以上。该研究成果可为BIM方法在列控工程数据验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列控数据 数据验证 参数化集成 可视化 行车模拟 动态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软件可信度评估平台研制与应用
7
作者 肖维 吕罗庚 +3 位作者 付眸 陈江涛 张培红 吴晓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8,共9页
建模和模拟过程中引入的近似或假设会导致CFD结果存在可信度问题。科学评估CFD软件的可信度对软件研发、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软件可信度评价的工作效率,研制了一款CFD软件可信度评估平台。该平台由CFD软件管理、评价指标体... 建模和模拟过程中引入的近似或假设会导致CFD结果存在可信度问题。科学评估CFD软件的可信度对软件研发、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软件可信度评价的工作效率,研制了一款CFD软件可信度评估平台。该平台由CFD软件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管理、CFD作业过程控制、数据后处理、可信度分析和图表报告生成等模块组成,能够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CFD软件开展系统科学的量化评估。通过集成CFD软件可信度评价所需的算法工具、标模数据和算力资源,实现了计算数据下载、CFD作业组织、仿真结果处理与评估等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基于该平台对国家数值风洞工程自主研发的NNW-FlowStar软件进行了初步评估,验证了该平台设计方案的高效性、便捷性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验证与确认 评价体系 可信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冷却快堆堆芯物理分析软件LoongSARAX的验证与确认
8
作者 路瑶 杜夏楠 +5 位作者 李爱鑫 高杰豪 陈文杰 郑友琦 王永平 吴宏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9-562,共14页
NECP-SARAX是西安交通大学核工程计算物理实验室自主开发的先进反应堆中子学分析计算系统。在此基础上,西安交通大学针对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的堆芯物理工程设计与安全审评,定制开发了LoongSARAX。为了实现LoongSARAX的工程应用,规范性、... NECP-SARAX是西安交通大学核工程计算物理实验室自主开发的先进反应堆中子学分析计算系统。在此基础上,西安交通大学针对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的堆芯物理工程设计与安全审评,定制开发了LoongSARAX。为了实现LoongSARAX的工程应用,规范性、系统性的验证与确认是该过程的重要一环。为此,本文针对LoongSARAX验证与确认研究,在搜集整理国际上关于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物理计算基准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其验证与确认矩阵,并将程序分成不同模块,分别进行了模块验证、子系统验证和系统确认,范围涵盖冷却剂为钠和铅的快堆,如JOYO、ZPPR17A等。程序验证与确认表明LoongSARAX程序对于液态金属冷却快堆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同时针对中国实验快堆(CEFR)开展了不确定度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99%置信度下,有效增殖因数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有90%的概率落在[-389 pcm,300 pc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ongSARAX 液态金属冷却快堆 堆芯物理分析 验证与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YLIN V2.0程序图形处理器加速方法及LCT临界实验验证
9
作者 赵晨 张斌 +4 位作者 黄世恩 陈长 卢宗健 柴晓明 李庆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64-2368,2399,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组件程序KYLIN V2.0的计算速度,本文开展了图形处理器加速方法研究,分析了硬件架构。将特征线输运计算中的大量简单重复计算从中央处理器转移至图形处理器,建立了异构系统特征线扫描算法,并利用异构通信机制,对于组件基... 为了进一步提高组件程序KYLIN V2.0的计算速度,本文开展了图形处理器加速方法研究,分析了硬件架构。将特征线输运计算中的大量简单重复计算从中央处理器转移至图形处理器,建立了异构系统特征线扫描算法,并利用异构通信机制,对于组件基准题加速比最高可达到50倍。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KYLIN V2.0程序验证确认矩阵,本文采用LCT临界实验装置开展了验证确认研究,验证算例包括了LCT003系列、LCT011系列共14个临界实验装置,最大特征值偏差8.05×10-3,与同类型程序具有相近的计算精度。本文研究验证了图形处理器具有良好的加速效果,实现了KYLIN V2.0程序的大幅加速,同时进一步补充了程序验证矩阵,支持了程序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图形处理器加速方法 特征线方法 验证与确认 临界实验装置 LCT KYLIN V2.0 TO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式空间望远镜关键技术验证载荷方案设计
10
作者 王锟 李源 +1 位作者 许博谦 白晓泉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3-770,共8页
针对十米量级在轨组装式空间望远镜研制涉及的关键技术成熟度较低且无法在地面试验阶段得到充分验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式空间望远镜关键技术验证载荷方案。首先,分析了十米量级在轨组装式空间望远镜关键技术验证的... 针对十米量级在轨组装式空间望远镜研制涉及的关键技术成熟度较低且无法在地面试验阶段得到充分验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式空间望远镜关键技术验证载荷方案。首先,分析了十米量级在轨组装式空间望远镜关键技术验证的需求与外部约束条件,归纳出验证载荷的功能需求与技术特征;然后,提出了利用验证载荷对关键技术进行在轨验证的方案;最后,分析了利用该载荷验证十米量级在轨组装式空间望远镜所需关键技术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提高十米量级在轨组装式空间望远镜关键技术的技术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组装 空间望远镜 空间站平台 在轨验证 验证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列控系统ATP车载设备开发过程安全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雅晴 王文龙 +1 位作者 侯卓璞 刘育君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作为下一代列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列控ATP车载设备的设计开发需严格按照行业技术要求执行安全控制措施,以确保设备满足安全需求。从RAMS分析、系统测试、验证确认3个方面对设备开发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展开研究:根据新型列控ATP... 作为下一代列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列控ATP车载设备的设计开发需严格按照行业技术要求执行安全控制措施,以确保设备满足安全需求。从RAMS分析、系统测试、验证确认3个方面对设备开发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展开研究:根据新型列控ATP车载设备的功能分析,采用Relex Studio建立可靠性框图及故障树模型,计算设备的RAMS等各指标符合技术条件要求;针对系统测试需求,设计测试流程,搭建仿真测试环境进行系统测试;通过具体验证活动与多种确认方法,验证新型列控ATP车载设备能够在目标环境中有效运行。新型列控ATP车载设备所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可提高其可靠性与安全性,为其他安全相关的铁路信号设备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ATP车载设备 安全控制措施 RAMS分析 系统测试 验证 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农产品质检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探讨
12
作者 张园 吕芳 +4 位作者 赵春晖 宗超 李英 曹爱英 梁金婷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3期55-60,共6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本研究依据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本研究依据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及评审细则,对基层农产品质检机构资质认定所涉及的申报要素、申请程序、现场评审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基层农产品质检机构提供一定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检 计量检定 可靠性 资质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大系统仿真的VV&A理论及过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见兵 黄晓慧 +1 位作者 焦鹏 查亚兵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126,131,共6页
为了确保复杂大系统仿真(LCSS)的可信性,应该在建模与仿真(M&S)的全生命周期中开展校核、验证与确认(VV&A)研究。对LCSS的VV&A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其方法论与原则;以基于仿真组件构建的HLA仿真系统为例,从仿真组件层、联邦... 为了确保复杂大系统仿真(LCSS)的可信性,应该在建模与仿真(M&S)的全生命周期中开展校核、验证与确认(VV&A)研究。对LCSS的VV&A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其方法论与原则;以基于仿真组件构建的HLA仿真系统为例,从仿真组件层、联邦成员层及联邦层三个层面研究了VV&A过程,并将这些研究应用于反舰导弹突防联邦仿真中。实践表明,研究对LCSS的VV&A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有力地保障了仿真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大系统仿真 校核 验证与确认 校核与验证 方法论 可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系统VV&A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晓燕 刘兴堂 任淑红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94,共4页
仿真系统VV&A是针对仿真系统全生命周期可信性评估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仿真系统研究与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和难题之一。本文围绕仿真系统VV&A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包括仿真系统VV&A概念体系、VV&A过程模型及VV&A... 仿真系统VV&A是针对仿真系统全生命周期可信性评估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仿真系统研究与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和难题之一。本文围绕仿真系统VV&A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包括仿真系统VV&A概念体系、VV&A过程模型及VV&A标准/规范技术框架等,为复杂仿真系统VV&A标准研究提供对策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系统 VV&A 可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交互仿真系统VV&A和可信度评估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明 张冰 +1 位作者 王子才 杜国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8-51,共4页
分布交互仿真是面向复杂大系统研制、开发与人员培训的一门先进的仿真技术,其仿真可信度问题是分布交互仿真成功应用的关键之一,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校核、验证和确认(VV&A)则是伴随分布交互仿真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整个生... 分布交互仿真是面向复杂大系统研制、开发与人员培训的一门先进的仿真技术,其仿真可信度问题是分布交互仿真成功应用的关键之一,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校核、验证和确认(VV&A)则是伴随分布交互仿真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整个生命周期的一项重要的活动,分布交互仿真系统VV&A是可信度评估的基础.对分市交互仿真系统的VV&A和可信度评估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对我国目前开展有关研究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分布交互仿真 校核 验证 确认 可信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模型VV&A工具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震 吴晓燕 +1 位作者 卜祥伟 张蕊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5-230,共6页
仿真模型校核、验证与确认(VV&A)工具是提高VV&A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实现VV&A工作自动化的重要手段。论述了VV&A工具的研究意义,对VV&A工具进行了分类,在介绍国内外VV&A工具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 仿真模型校核、验证与确认(VV&A)工具是提高VV&A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实现VV&A工作自动化的重要手段。论述了VV&A工具的研究意义,对VV&A工具进行了分类,在介绍国内外VV&A工具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VV&A工具研究的不足,提出下一步VV&A工具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模型 VV&A工具 工具分类 工具现状 验证工具 方法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验证与确认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梅 王晴 +3 位作者 李树贵 王丹慧 万忠华 王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3期6305-6308,共4页
检验方法是实验室用于实施检测工作所依据的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方法及检测步骤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检验结果的不同。本文从检验方法的选择及原则、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定义、技术要求、开展方式等方面展开论述二者的区别,以阐述化学分析实验... 检验方法是实验室用于实施检测工作所依据的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方法及检测步骤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检验结果的不同。本文从检验方法的选择及原则、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定义、技术要求、开展方式等方面展开论述二者的区别,以阐述化学分析实验室如何做好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法 验证 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模阻力数值水池试验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乘胜 邱耿耀 +1 位作者 魏泽 金仲佳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7-1208,共12页
文章针对水面船模阻力数值水池试验,开展了不确定度分析与评估研究。不确定度分析中,验证方法和流程基于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方法,确认方法和流程基于统计推断理论。以水面船标模DTMB5415为对象,进行了船模阻力数值水池试验不确定度分析... 文章针对水面船模阻力数值水池试验,开展了不确定度分析与评估研究。不确定度分析中,验证方法和流程基于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方法,确认方法和流程基于统计推断理论。以水面船标模DTMB5415为对象,进行了船模阻力数值水池试验不确定度分析评估的实例计算,给出了对数值试验结果有重要影响的试验因素和交互作用以及各类不确定度分量的大小,并提出了降低船模阻力数值试验不确定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试验 不确定度 验证与确认 船模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P2.0_SOLVER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运涛 张玉伦 +1 位作者 洪俊武 王光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8,188,共7页
本文介绍了“亚跨超CFD软件平台”2.0版本流场解算器部分(TRIP2.0_SOLVER)的开发工作和应用情况,重点是结构网格部分的开发工作,包括对接网格、拼接网格、重叠网格等多种网格拓扑结构。TRIP2.0_SOLVER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雷诺平均的N-S方... 本文介绍了“亚跨超CFD软件平台”2.0版本流场解算器部分(TRIP2.0_SOLVER)的开发工作和应用情况,重点是结构网格部分的开发工作,包括对接网格、拼接网格、重叠网格等多种网格拓扑结构。TRIP2.0_SOLVER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雷诺平均的N-S方程,数值模拟绕流飞行器的空间流场和飞行器的气动特性,本文从软件已经具备的基本功能,用户界面的开发、软件测试和和多种网格拓扑结构的应用等四个方面总结了亚跨超CFD软件平台流场解算器(TRIP2.0_SOLVER)的工作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2.0_SOLVER 基本功能 用户界面 验证与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工业CT测量精度评估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思 陈浩 +3 位作者 李敬 李寿涛 张小丽 雷德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96-2100,共5页
为了验证工业CT系统对检测件的测量精度,设计了一套评估方法,针对由国家X射线数字化成像仪器中心自主研发的9 MeV高能工业CT系统和450 kV工业CT系统,设计制作了标准测量试块,以三坐标测量机为辅助测量手段,对CT图像的线性尺寸、球面尺... 为了验证工业CT系统对检测件的测量精度,设计了一套评估方法,针对由国家X射线数字化成像仪器中心自主研发的9 MeV高能工业CT系统和450 kV工业CT系统,设计制作了标准测量试块,以三坐标测量机为辅助测量手段,对CT图像的线性尺寸、球面尺寸、角度尺寸、孔径尺寸和定位尺寸等进行对比测量,得到不同尺寸类型的测量误差。在不考虑尺寸类型的影响下,分别对铝、不锈钢和尼龙三种材料做了CT测量误差对比,结果表明,对于这三种材料来说,材料密度越大测量精度越高。实验结果表明,可验证工业CT系统对不同类型尺寸测量的精度,工业CT系统可完成精度较高的尺寸测量工作,特别对复杂结构的内部尺寸测量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尺寸测量 精度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