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v支持向量回归的船舶轨迹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姜立超 尚晓兵 +2 位作者 金豹 张雯 张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1-2006,共6页
为了提高船舶轨迹预测精度,避免船舶海上航行事故的发生,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v-支持向量回归进行参数寻优,以此来分别构建关于经纬度的船舶轨迹预测模型。选取水上移动业务标识码为356772000的货船在2022年6月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作... 为了提高船舶轨迹预测精度,避免船舶海上航行事故的发生,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v-支持向量回归进行参数寻优,以此来分别构建关于经纬度的船舶轨迹预测模型。选取水上移动业务标识码为356772000的货船在2022年6月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将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分别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网格搜索算法优化的v-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遗传算法-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v-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关于航迹经、纬度预测结果的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相比于其他模型最低,关于经度分别为4.29×10^(-7)(°)、4.50×10^(-4)和5.47×10^(-7)(°)2,关于纬度的分别为1.82×10^(-6)(°)、4.02×10^(-3)和1.08×10^(-3)(°)2。基于遗传算法-v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预测误差波动最小。本文将遗传算法与v-支持向量回归相结合,为船舶轨迹预测模型的优化提供参考,也为海上智能交通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轨迹预测 v-支持向量回归 遗传算法 水上移动业务标识码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交叉验证 智能交通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大系统仿真的VV&A理论及过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唐见兵 黄晓慧 +1 位作者 焦鹏 查亚兵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126,131,共6页
为了确保复杂大系统仿真(LCSS)的可信性,应该在建模与仿真(M&S)的全生命周期中开展校核、验证与确认(VV&A)研究。对LCSS的VV&A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其方法论与原则;以基于仿真组件构建的HLA仿真系统为例,从仿真组件层、联邦... 为了确保复杂大系统仿真(LCSS)的可信性,应该在建模与仿真(M&S)的全生命周期中开展校核、验证与确认(VV&A)研究。对LCSS的VV&A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其方法论与原则;以基于仿真组件构建的HLA仿真系统为例,从仿真组件层、联邦成员层及联邦层三个层面研究了VV&A过程,并将这些研究应用于反舰导弹突防联邦仿真中。实践表明,研究对LCSS的VV&A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有力地保障了仿真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大系统仿真 校核 验证与确认 校核与验证 方法论 可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MU量测设置V-θ节点的混合动态仿真验证策略 被引量:10
3
作者 伍双喜 吴文传 +1 位作者 张伯明 张怡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2-16,共5页
利用相量测量单元(PMU)量测数据,通过混合动态仿真校核并改进能量管理系统(EMS)中动态安全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是电网控制中心基于PMU的高级应用的重要内容。文中提出一种用PMU量测设置V-θ节点的混合动态仿真验证策略,将PMU实测的V值和... 利用相量测量单元(PMU)量测数据,通过混合动态仿真校核并改进能量管理系统(EMS)中动态安全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是电网控制中心基于PMU的高级应用的重要内容。文中提出一种用PMU量测设置V-θ节点的混合动态仿真验证策略,将PMU实测的V值和θ值不经任何转换直接作为边界节点的给定量,使注入量测信号更直接、更精确。V和θ更能反映系统的动态变化,因此,应用该方法可以更灵敏地发现模型参数误差。以4机双区域系统和某省级电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用该方法开发的程序已作为校核工具嵌入电网动态安全稳定预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验证 混合动态仿真 相量测量单元 v-θ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复合型尖V形切口脆断准则 被引量:9
4
作者 梁拥成 郭万林 +1 位作者 刘一华 刘小妹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3-409,共7页
基于最大周向应力和Seweryn-Novozhilov准则,用线弹性奇异应力场,给出Ⅰ-Ⅱ复合型尖V形切口的脆性断裂准则;并把裂纹作为切口张角为零的V形切口,这样就把V形切口问题与裂纹问题的断裂准则统一起来.为了验证该准则,本文采用有机玻璃板材... 基于最大周向应力和Seweryn-Novozhilov准则,用线弹性奇异应力场,给出Ⅰ-Ⅱ复合型尖V形切口的脆性断裂准则;并把裂纹作为切口张角为零的V形切口,这样就把V形切口问题与裂纹问题的断裂准则统一起来.为了验证该准则,本文采用有机玻璃板材加工多种V形切口试件进行了拉伸实验;同时,应用该准则对文献[16]中复合载荷下双边切口试件进行了起裂方向和临界载荷预测,并与其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给出的Ⅰ-Ⅱ复合型尖V形切口脆性断裂准则与实验是相吻合的,适合于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Ⅱ复合型 脆断准则 v形切口 切口强度因子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作战仿真的VV&A过程 被引量:2
5
作者 唐见兵 李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54-256,共3页
介绍了HLA作战仿真的基本情况及其联邦结构。以某作战仿真为例,将校核、验证与确认(VV&A)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把VV&A过程分为7个步骤,分别对每一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作战仿真达到了可信度要求,是可以接受的,对它进行VV&... 介绍了HLA作战仿真的基本情况及其联邦结构。以某作战仿真为例,将校核、验证与确认(VV&A)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把VV&A过程分为7个步骤,分别对每一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作战仿真达到了可信度要求,是可以接受的,对它进行VV&A研究,对联邦的开发和系统的改进有一定的帮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联邦可信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作战仿真 校核 验证 确认 v&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本对象模型的HLA仿真系统VV&A过程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见兵 焦鹏 +1 位作者 黄晓慧 查亚兵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495-3498,共4页
基本对象模型(BOM)是SISO提出的标准化仿真模型组件的描述规范,基于BOM的HLA仿真系统可以从仿真模型组件层面上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和互操作性。VV&A过程的探究有助于VV&A工作的开展和规范。介绍了BOM在HLA应用中的体系结构,并简... 基本对象模型(BOM)是SISO提出的标准化仿真模型组件的描述规范,基于BOM的HLA仿真系统可以从仿真模型组件层面上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和互操作性。VV&A过程的探究有助于VV&A工作的开展和规范。介绍了BOM在HLA应用中的体系结构,并简要提出基于BOM的HLA仿真系统的开发步骤,最后对该类仿真系统的VV&A过程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用户模型、仿真模型组件及联邦成员三者的V&V。实践表明:提出的VV&A过程切实可行,对VV&A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对象模型 HLA 仿真模型组件 校核与验证 v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fold交叉验证和BP神经网络在信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力 童艳梅 +2 位作者 阮守武 刘晓伟 吴德胜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5年第4期140-143,共4页
研究关于公司神经网络信用评估问题的现状,提出一套甄选方法准则,用于建立适合于我国企业的信用评分指标体系;然后依据该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BP回归神经网络的信用评估模型;采用V-fold交叉验证技术,利用样本公司实际指标数据对该模型的... 研究关于公司神经网络信用评估问题的现状,提出一套甄选方法准则,用于建立适合于我国企业的信用评分指标体系;然后依据该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BP回归神经网络的信用评估模型;采用V-fold交叉验证技术,利用样本公司实际指标数据对该模型的评分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分 BP神经网络 v—fold交叉验证技术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ux中System V进程通信机制安全性形式化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丹 刘芳 +1 位作者 戴葵 王志英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2年第2期13-17,共5页
基于Linux开发安全操作系统是提高计算机安全的重要途径 ,而形式化验证则是开发过程的重要和必要的环节。我们从Linux的各个子系统着手进行验证 ,逐步搭建起整个操作系统的验证模型。考虑到访问控制机制是实现操作系统安全性的关键 ,本... 基于Linux开发安全操作系统是提高计算机安全的重要途径 ,而形式化验证则是开发过程的重要和必要的环节。我们从Linux的各个子系统着手进行验证 ,逐步搭建起整个操作系统的验证模型。考虑到访问控制机制是实现操作系统安全性的关键 ,本文主要讨论使用SPIN模型检验器对IPC子系统中的SystemV进程通信机制进行形式化验证的过程与方法 ,查找安全漏洞并改进现有的机制 ,为开发工作提供理论上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UX Systemv 进程通信机制 安全性 形式化验证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SC⁃V处理器的物联网SOC平台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隋金雪 季永辉 +1 位作者 张霞 朱智林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3期39-42,共4页
针对物联网应用中SOC平台多需求决策问题,以处理器CV32E40P和Ibex作为内核,选用改进片上总线架构(AMBA)协议以及通用型外设搭建SOC平台;然后根据资源利用报告分析其面积、功耗和性能;最后在FPGA上验证SOC平台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同一SO... 针对物联网应用中SOC平台多需求决策问题,以处理器CV32E40P和Ibex作为内核,选用改进片上总线架构(AMBA)协议以及通用型外设搭建SOC平台;然后根据资源利用报告分析其面积、功耗和性能;最后在FPGA上验证SOC平台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同一SOC平台下,CV32E40P的面积相较于Ibex增加了26.07%,在25 MHz、40 MHz与50 MHz频率下,功耗分别提高了31.58%、29.03%以及25.64%,在运行逻辑控制与卷积运算代码时,速度分别提高了27.66%和108.75%。综上,Ibex更适用于智能家居领域中低带宽数据获取的场景,而CV32E40P则适用于智慧城市领域中视频、图像数据采集处理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平台 RISC⁃v处理器 总线设计 物联网 平台性能分析 可行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安全级仪控系统软件概念V&V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靳津 肖安洪 刘玲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22-132,共11页
核电厂安全级仪控系统作为反应堆监测、控制以及保护的重要部分,承担着保障核安全的重要责任.随着数字化仪控系统在核电厂的全面应用,软件作为实现系统功能核心,为保证其高可靠性,须在其开发生命周期中各阶段执行验证与确认(V&V)工... 核电厂安全级仪控系统作为反应堆监测、控制以及保护的重要部分,承担着保障核安全的重要责任.随着数字化仪控系统在核电厂的全面应用,软件作为实现系统功能核心,为保证其高可靠性,须在其开发生命周期中各阶段执行验证与确认(V&V)工作.在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基础上,结合项目实施经验,通过梳理概念阶段各项验证与确认任务间关系,实施流程及提出具体分析和处理方法的方式,对核电厂安全级仪控系统软件概念阶段各项验证与确认任务要点及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解决了当前概念阶段验证与确认工作缺乏具体实施措施指导的问题,可为后续其他项目概念阶段验证与确认活动高质量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验证与确认(v&v) 安全级仪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数字化安全仪控软件的V&V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真 孙永滨 李季学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16,共4页
以日本三菱MELTAC安全级软件在核电厂中应用的V&V为例,就其主要的工作流程、步序、输入输出结果进行分析说明,以期为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DCS)软件V&V工作的自主化和国产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验证与确认(v&v) 核电厂安全级软件 核电厂安全级保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oRV32开源处理器的SOC平台搭建 被引量:4
12
作者 贠晨阳 苗瑞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90-93,共4页
由于现有的处理器架构及IP核存在授权费用高、兼容性差等问题,近两年出现的新型RISC-V架构有着开源、免费等优势,文中基于RISC-V指令集的PicoRV32开源处理器,搭建一个精简SOC硬件平台。通过运行呼吸灯测试程序,验证了该平台的正确性。在... 由于现有的处理器架构及IP核存在授权费用高、兼容性差等问题,近两年出现的新型RISC-V架构有着开源、免费等优势,文中基于RISC-V指令集的PicoRV32开源处理器,搭建一个精简SOC硬件平台。通过运行呼吸灯测试程序,验证了该平台的正确性。在Xilinx XCVU440的FPGA开发板下资源显示最高频率为381.2 MHz,LUTs为1137。可见PicoRV32开源微处理器具有逻辑门数少、跑频高的优点,可被用作FPGA设计和ASIC设计的辅助处理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并且所设计的平台可适用于其他处理器的SOC搭建及FPGA综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处理器 RISC-v vERILOG HDL 呼吸灯 SOC硬件平台 平台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模型的ATS软件验证方法研究
13
作者 梁鸿煜 燕飞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39,共5页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必须经过严格的验证才能进入工程应用。以ATS自动列车监控系统软件为例,研究信号系统在生命周期V模型下的验证方法,把开发周期简要划分为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验证3个阶段,用以论述验证活动,阐述在产品生命周期各...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必须经过严格的验证才能进入工程应用。以ATS自动列车监控系统软件为例,研究信号系统在生命周期V模型下的验证方法,把开发周期简要划分为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验证3个阶段,用以论述验证活动,阐述在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采用如评审、追溯分析、测试分析等不同验证方法,从而更大程度地保证系统的正确性。说明ATS系统的验证活动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产品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应执行充分的验证活动,收集足够的客观证据证明产品各个阶段的输出满足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自动列车监控 验证 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计算程序的验证和确认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瑞利 林忠 袁国兴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6,360,共5页
针对科学计算中工程应用程序的研制和预测能力的评估,基于应用程序研制的过程与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提出了一种科学计算程序验证与确认(V&V)模型.论述了物理建模、数值模拟与科学计算程序验证与确认的关系,以及科学计算程序验证与... 针对科学计算中工程应用程序的研制和预测能力的评估,基于应用程序研制的过程与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提出了一种科学计算程序验证与确认(V&V)模型.论述了物理建模、数值模拟与科学计算程序验证与确认的关系,以及科学计算程序验证与确认的方法,为科学计算程序验证与确认提供一种置信度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计算 程序设计 验证与确认(v&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由度机载光电跟瞄平台建模与校核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一 卢广山 陈宗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948-1952,共5页
根据三自由度机载光电跟瞄平台的仿真目的,将建模重点确定为三轴环架的动力学特性同时推导了环架动力学方程,应用比较检测方法校核了该方程;在Simulink?中完成了模型实现,通过校核纠正并改进了模型实现;论文最后采用可接受检验方法,验... 根据三自由度机载光电跟瞄平台的仿真目的,将建模重点确定为三轴环架的动力学特性同时推导了环架动力学方程,应用比较检测方法校核了该方程;在Simulink?中完成了模型实现,通过校核纠正并改进了模型实现;论文最后采用可接受检验方法,验证了环架模型的正确性。在建模过程中结合V&V技术有效的保证了模型的可信度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核与验证 动力学方程 建模 光电跟瞄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IEEE1012的版本演变探析核电仪控软件验证与确认 被引量:5
16
作者 尹宝娟 黄伟杰 +1 位作者 毛从吉 张宓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9-1183,共5页
标准IEEE1012在各行业的软件验证与确认工作得到广泛应用。该标准自1986年开始至今经历了4个版本的演变,最新版于2012年发布。论文对比和分析了各版本内容的演变,并结合核电仪控系统软件的特点,梳理了核电仪控软件验证与确认工作的关键... 标准IEEE1012在各行业的软件验证与确认工作得到广泛应用。该标准自1986年开始至今经历了4个版本的演变,最新版于2012年发布。论文对比和分析了各版本内容的演变,并结合核电仪控系统软件的特点,梳理了核电仪控软件验证与确认工作的关键思想与新的发展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验证与确认 仪控 完整性等级 系统性观点 安全保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村(Nakamura)方法分析结构响应有效性的讨论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桂纯 李小军 +1 位作者 王玉石 卢滔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1-499,532,共9页
日本学者中村(Nakamura)1989年提出了一种基于同一地表测点地脉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傅里叶振幅谱比值来估计场地特征的方法,即所谓的中村方法.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场地特征的估计,并已取得大量的成果.目前,这一方法也被国内外的研究人... 日本学者中村(Nakamura)1989年提出了一种基于同一地表测点地脉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傅里叶振幅谱比值来估计场地特征的方法,即所谓的中村方法.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场地特征的估计,并已取得大量的成果.目前,这一方法也被国内外的研究人员用来进行结构响应特征的研究.但中村方法的合理性,国内外尚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北京城区的一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脉动观测,采用中村方法对获取的速度记录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得到结构的自振频率,但是不能给出结构对振动的真实放大倍数,因此,在使用此方法分析结构响应方面时应谨慎,建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村(Nakamura)方法 H v谱比 结构响应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M&S可信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静 吴晓燕 +1 位作者 高忠长 滕江川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509-4512,共4页
为保证M&S可信性评估工作有效和成功地完成,构建了由影响因素、校核与验证(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V&V)过程和可信性特性组成三维可信性信息空间,并以此为理论基础,以V&V过程模型为基本框架,综合分析可信性在V&... 为保证M&S可信性评估工作有效和成功地完成,构建了由影响因素、校核与验证(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V&V)过程和可信性特性组成三维可信性信息空间,并以此为理论基础,以V&V过程模型为基本框架,综合分析可信性在V&V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评价标准,建立了M&S可信性评估模型;在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基础上,以某飞行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例,进行可信性评估。应用实例表明,所建立的评估模型及采用的评估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性评估模型 三维可信性信息空间 校核与验证 可信性特性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级保护系统中FPGA实现方案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宝娟 毛从吉 +1 位作者 黄伟杰 李世欣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0-1053,共4页
由于FPGA在高可靠性、高速度、简化设计、降低设备复杂性和过时问题等方面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核电站保护系统中的趋势逐渐明显。分析了FPGA技术应用于核级保护系统中的若干问题,包括设计原则、工艺类型选择、开发语言、开发过程、工具选... 由于FPGA在高可靠性、高速度、简化设计、降低设备复杂性和过时问题等方面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核电站保护系统中的趋势逐渐明显。分析了FPGA技术应用于核级保护系统中的若干问题,包括设计原则、工艺类型选择、开发语言、开发过程、工具选择、商品级软件使用、验证与确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保护系统 硬件描述语言 商品级软件 验证与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量工业测量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明 于冀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959-2971,共13页
工业测量不仅是要获取产品质量状态信息,还将成为工业4.0等未来制造模式中的赛博化系统(CPS)的一个重要信息源。然而,工业测量涉及到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包括误差/公差的定义、检测的方法、评定的方法、多种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比对、测... 工业测量不仅是要获取产品质量状态信息,还将成为工业4.0等未来制造模式中的赛博化系统(CPS)的一个重要信息源。然而,工业测量涉及到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包括误差/公差的定义、检测的方法、评定的方法、多种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比对、测量系统构建及能力评估、产品质量符合性判定及验收等,其背后则是一套完整的国家/国际标准以及严格的测量过程管理体系和产品验收流程。以产品的几何量质量及检测为对象,从计量/检测的原理和方法角度,基于目前最先进的质量设计和控制的理念与方法,探讨了工业测量背后的标准体系及其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和研讨了现代工业测量技术及其发展中涉及的相关技术问题、国内外工业测量技术目前的应用现状,并对工业测量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测量 计量 质量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与验证 工业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