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成果转化“分权异构”模式——基于校企协同孵化与风险投资互联的多案例研究
1
作者 郭庆磊 李宇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9,共17页
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与企业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深度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关键。以四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为案例,系统地探索了... 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与企业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深度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关键。以四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为案例,系统地探索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过程机制。研究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权异构”模式存在科学边界、边界融合和市场边界三种构型,以应对科技成果转化制度逻辑的复杂性;校企协同孵化和风险投资互联构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校企协同孵化是指高校与企业在同一创新平台直接交互与协同,高校的知识创新向后延伸至孵化阶段,企业的技术创新向前延伸至成果研发阶段;风险投资互联作为知识中介,以多种形式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包括内部风投、外部风投和联合风投三种形式。研究结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分权异构”模式 校企协同孵化 风险投资互联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医学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探究——以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科技期刊为例
2
作者 庄颖 高健 +1 位作者 陈瑞芳 黄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1,共5页
学术期刊是国家科研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学术研究,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学术期刊是国家科研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学术研究,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的三本科技期刊为例,阐明其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包括队伍建设、期刊影响力提升、增强出版等方面,以期为高校医学科技期刊实现可持续地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医学科技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 高质量发展 编辑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的突出梗阻及破解思路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源辛 董岩 郑新悦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0,共13页
耐心资本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市场稳定及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当下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面临一些突出梗阻:一是创业投资资本价值链中缺失早期投资和专业投资基金;二... 耐心资本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市场稳定及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当下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面临一些突出梗阻:一是创业投资资本价值链中缺失早期投资和专业投资基金;二是多重因素致使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的意愿不高;三是政府引导基金到期刚性退出进一步阻碍耐心资本发展;四是二级市场低迷导致耐心资本投资科创企业信心受挫;五是大股东诚信缺失与频繁减持加剧了资本的信任危机;六是现有投资评价体系难以适应耐心资本的长远发展。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发展耐心资本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多元化的退出机制、日本的“适正利润”发展理念、德国将关系型融资与耐心资本相结合等。我国应充分审视自身发展实际,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从培育多层次长期资本供应体系、鼓励社会资本长期参与创业投资、积极发展风险资本、拓宽耐心资本退出渠道、完善大股东行为监管、建立长周期投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突破耐心资本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资本市场 创业投资 风险投资 大股东行为监管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投资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分析及经验证据 被引量:3
4
作者 郝海霞 张旭娜 田瑶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9,共13页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壮大耐心资本,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VC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VC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壮大耐心资本,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VC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VC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提升作用;异质性检验显示,VC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影响会因地理区位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东部地区VC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升作用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政府科技人才注意力和产业集聚水平会均强化VC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正向影响,而金融监管程度则会削弱VC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验证了VC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为VC助力活跃资本市场、发挥经济发展助推器的重要支撑作用提供经验支撑与政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风险投资 耐心资本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科创企业 资本市场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国际经验与赋能新质生产力路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晗 黄麟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8,共13页
耐心资本作为一种长期稳定并具备高风险承受能力的资本形态,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生动力。从全球实践来看,慈善捐赠基金、养老金、政府投资基金等公共资本,以及风险投资和创投基金、社会影响力投资等主体共同构成耐心资本的主要... 耐心资本作为一种长期稳定并具备高风险承受能力的资本形态,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生动力。从全球实践来看,慈善捐赠基金、养老金、政府投资基金等公共资本,以及风险投资和创投基金、社会影响力投资等主体共同构成耐心资本的主要力量。耐心资本通常需要5—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跨越从技术研发迈向商业落地的关键期,通过上市、并购或股权转让等退出渠道,实现预期收益,在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我国耐心资本发展历程分为起步探索、规范发展和成熟完善三个阶段,目前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包括资金募集渠道相对狭窄、长期投资理念有待强化、多元化退出机制亟待完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发展耐心资本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持续完善资本市场生态。未来应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打造可接续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拓宽资本退出渠道;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强化部门监管协同,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新质生产力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资本市场 风险投资 长期投资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创投与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任之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93,共16页
作为数字经济的微观载体,数字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优势、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0—2019年引入风险投资的中国数字企业为样本,并匹配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实证考察公司创投对数... 作为数字经济的微观载体,数字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优势、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0—2019年引入风险投资的中国数字企业为样本,并匹配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实证考察公司创投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创投提升了数字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公司创投主要是通过资金支持机制、失败容忍机制以及技术赋能机制推动数字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较高、风险投资机构数量较多以及地区资本市场发展水平较高的数字企业而言,公司创投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发挥明显的提升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快培育公司创投机构、引导风险资本支持数字企业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创投 数字企业 技术创新 风险投资 失败容忍 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如何助力科创金融?──理论逻辑、实践经验和发展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朱靖宇 刘标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5,共1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当前,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支持以科创企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摆在金融业面前的重要时代命题和关键紧迫任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当前,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支持以科创企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摆在金融业面前的重要时代命题和关键紧迫任务。本文系统梳理全球科创金融支持模式和我国耐心资本发展现状,从商业银行服务科创企业定位出发,在借鉴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需向内培育全方位能力,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打造专业服务机构、提升精细风控能力、完善配套体制机制,纵向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横向服务全维度科创生态,更好地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耐心资本 资本市场 科创企业 产业升级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能帮助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吗?
8
作者 王晗 郝海霞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8,共14页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2035年远景目标重要规划,是保障国家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基于关系联结视角,本文选取2007—2020年作为有限合伙人(LP)参股投资产业基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与私募股权投资机...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2035年远景目标重要规划,是保障国家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基于关系联结视角,本文选取2007—2020年作为有限合伙人(LP)参股投资产业基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或风险投资机构(简称PE/VC)共设产业基金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的企业,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的企业在设立之后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提升;相比于国有企业或中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或大规模企业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更能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拓展性研究发现,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不仅能帮助企业获取专业化技术人才,还能帮助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其他主体达成战略合作并完成协同创新,而且与高声誉PE/VC共设产业基金更能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基金 风险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 科技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驱动 科技金融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风险投资、数字化转型与融通创新
9
作者 王雷 鹿存旭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72,共11页
企业风险投资(CVC)与大型企业的外部创新和创业企业的创新发展均密切相关,在企业创新生态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推动创业企业融通创新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CVC对创业企业融通创新的影... 企业风险投资(CVC)与大型企业的外部创新和创业企业的创新发展均密切相关,在企业创新生态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推动创业企业融通创新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CVC对创业企业融通创新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以2011—2022年中小板和创业板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CVC介入与持股比例提高将显著提升创业企业融通创新表现,并且CVC可以通过推动创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业企业融通创新。CVC能够显著提升高科技创业企业与中小创业企业的融通创新绩效,且底层技术运用机制在高科技创业企业与中小创业企业中显著,而技术实践应用机制仅在中小创业企业中显著。同时,地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正向调节CVC对创业企业融通创新的提升效果。研究结论丰富了CVC与融通创新的研究,对政府进一步制定推动融通创新的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风险投资 数字化转型 融通创新 底层技术运用 技术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创走廊建设如何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李鑫 王思惟 郭飞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50,共13页
作为区域创新网络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科创走廊正在成为引领世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探究设立科创走廊对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设立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 作为区域创新网络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科创走廊正在成为引领世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探究设立科创走廊对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设立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该激励效应在小规模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高竞争性行业企业中更为凸显。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证实,增加研发投入力度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设立之后,企业经营风险显著降低、经营绩效显著提升。本文结论能够为我国有序推进科创走廊增质扩容、发挥创新策源地优势、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走廊 企业数字化转型 研发投入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关系研究新路径分析
11
作者 张广洲 王秀莲 唐跃莉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6期46-49,共4页
在新质生产力理论背景下,本文聚焦农业人力资本影响区域科技创新的新路径分析,对农村人力资本、区域科技创新的新概念进行了阐述,对研究的新路径进行了研究,对新研究模式的意义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弥补现有研究多偏重工业领域的不足。... 在新质生产力理论背景下,本文聚焦农业人力资本影响区域科技创新的新路径分析,对农村人力资本、区域科技创新的新概念进行了阐述,对研究的新路径进行了研究,对新研究模式的意义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弥补现有研究多偏重工业领域的不足。研究期望通过对新理论视角、新测度指标和新实证方法的探究,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有关作用机理、作用路径、实证方法、创新信息等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村人力资本 区域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投基金的国际经验及推动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启示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家强 吴丹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6,共14页
创投基金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重要力量,致力于为初创期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是新兴产业获取融资的重要渠道。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进入关键阶段,中国亟需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快推动卡脖子技术、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和成长,促进高水平... 创投基金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重要力量,致力于为初创期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是新兴产业获取融资的重要渠道。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进入关键阶段,中国亟需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快推动卡脖子技术、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和成长,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投基金在全球各经济体科技创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期,主要经济体均在加码支持本土科创企业,推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成果不断实现突破。对此,我国需重视发挥创投基金作用,强化政策顶层设计,打造各地微观创投生态圈,拓宽创投基金募资来源,提高耐心资本支持比例,畅通股权投资退出路径,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战略引导和资源撬动作用,培育优质国有创投基金,加大投资战略性、引领性、前瞻性科技领域,推动科技强国、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加快实现,同时重视吸引海外创投基金,着力解决科创企业在成长早期融资难困境,促进高新技术升级、颠覆性创新成果加快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创投基金 科技创新 科创企业 政府引导基金 多次层次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对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营商环境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芳 张和平 +2 位作者 孙晴晴 刘禹轩 耿礼谦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44,共16页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鲜明特征。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既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又需要经历漫长的创新周期,而耐心资本能够承受长期投资风险,支持科技创新活动持续进行,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鲜明特征。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既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又需要经历漫长的创新周期,而耐心资本能够承受长期投资风险,支持科技创新活动持续进行,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营商环境的视角,实证检验耐心资本对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能够显著提高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且营商环境的优化能够正向调节耐心资本对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效应。机制层面,耐心资本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来提升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异质性结果表明,耐心资本提高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效果在东部地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及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因此,要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引导资金流向、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来壮大耐心资本,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长期投资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 融资约束 科技创新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数字经济与创新效率——基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6
14
作者 姜中裕 吴福象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3,共13页
在创新活动与融资活动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资本的特征与属性成为构建“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的重要因素。理论层面,将具有长期导向和治理作用的股权与债权置于“耐心资本”框架下,分析其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内在机... 在创新活动与融资活动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资本的特征与属性成为构建“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的重要因素。理论层面,将具有长期导向和治理作用的股权与债权置于“耐心资本”框架下,分析其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内在机制,提出“耐心”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与监督治理作用,而“效率”是对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两者能够兼容,即长期导向能够促进效率提升。实证层面,基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耐心资本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其中关系型债权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并且相较于建构创新,耐心资本更能促进高价值、高风险的模块创新。其次,耐心资本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缓解委托代理冲突,进而促进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效率。再次,数字经济在耐心资本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其中城市数字经济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强了关系型债权的促进作用,而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升更能增强战略型股权的促进作用。最后,耐心资本更能促进市场势力较弱、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效率。基于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如下:积极培育耐心资本,充分发挥耐心资本在降低信息摩擦、优化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势;全面发展数字经济,为耐心资本参与制造业企业创新治理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有效的工具;引导不同类型的耐心资本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市场结构的制造业企业有效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强国 数字经济 企业 数字化 公司治理 资本 科技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发展:历史回顾、现实考察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蒋远胜 吴敬花 +1 位作者 丁昭 张昕蔚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9,共13页
科技金融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和杠杆。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本文在对科技金融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科... 科技金融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和杠杆。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本文在对科技金融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科技金融实践,对科技金融发展成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国际上四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金融形式不同,发挥的作用也有差异;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金融发展成效显著,重点城市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但分化突出;国内外经验表明银行是科技金融的主力军,资本市场是生力军。最后,本文提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优化路径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型企业 技术创新 金融创新 风险投资 多层次资本市场 高质量发展 金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能否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以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博阳 李廷瑞 沈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0,共8页
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促进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论文基于中国23个省份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从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角度,选取绿色信贷和绿色风险投资作为绿色金融的代表,系统分... 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促进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论文基于中国23个省份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从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角度,选取绿色信贷和绿色风险投资作为绿色金融的代表,系统分析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能够显著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维度剖析结果显示,二者能够有效促进水能、核能和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发展。(2)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尽管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均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激励绿色技术创新两个渠道作用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但是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效果更强,而绿色风投能够有效激励绿色技术创新提质增量。(3)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金融发达地区和高市场化程度地区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中“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和驱动可再生能源步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阶段”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绿色风投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长期资本支持创业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7
17
作者 应晓妮 王励晴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4,共12页
创业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不确定性强、失败风险高等特征,需要有耐心的长期资本予以支持。从资金性质看,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均有一部分长期资金可用于支持创业投资。从国外经验看,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与创业投资项... 创业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不确定性强、失败风险高等特征,需要有耐心的长期资本予以支持。从资金性质看,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均有一部分长期资金可用于支持创业投资。从国外经验看,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与创业投资项目周期较为匹配。从政策目标看,政府引导基金、国企资金与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型企业的目标存在一致性。当前,我国创投市场长期资本不足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建议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打通各类长期资本流向创业投资的堵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资本 创业投资 风险投资 政府引导基金 科创企业 多次层次资本市场 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创业投资、技术契合度与被投资企业创新韧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雷 吕诗晖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8,共11页
以协同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公司创业投资(CVC)及技术契合度对被投资企业创新韧性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CVC母公司控制权、被投资企业研发效率在双方技术契合度与被投资企业创新韧性关系中的门槛效应,以及被投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效应,... 以协同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公司创业投资(CVC)及技术契合度对被投资企业创新韧性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CVC母公司控制权、被投资企业研发效率在双方技术契合度与被投资企业创新韧性关系中的门槛效应,以及被投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效应,并以2015—2018年在创业板IPO的281家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CVC能够显著提升被投资企业创新韧性,母公司与被投资企业的技术契合度正向影响被投资企业创新韧性;CVC、技术契合度与被投资企业创新韧性的关系表现出基于外部环境的异质性;母公司控制权、被投资企业研发效率在技术契合度与被投资企业创新韧性关系中起到一阶门槛作用;全要素生产率正向调节技术契合度与被投资企业创新韧性的关系。最后,针对CVC母公司、创业企业以及相关部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韧性 公司创业投资 技术契合度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吗?——基于教育人力资本调节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郭蔚 潘红玉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引入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考量了金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引入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考量了金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教育人力资本存在门槛效应,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槛值7.1507时,金融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要加大金融发展力度优化教育人口结构、推动区域教育人力资本均衡化发展、理顺区域人才流动体制,更好地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教育人力资本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溢出视角下风险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建华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9,共16页
以2005—2018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风险投资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以及空间集聚理论,从区域层面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并结合风险投资活动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检验其对风险投资... 以2005—2018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风险投资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以及空间集聚理论,从区域层面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并结合风险投资活动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检验其对风险投资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风险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不仅会提升所处区域的技术创新,而且还会提升邻近区域的技术创新。该空间溢出效应受到空间集聚特征的调节,即相较于风险投资机构的空间集聚,创业企业的空间集聚更能强化风险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政府应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鼓励风险资本向本地区集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通过加强人才激励力度促进地区科研实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区域技术创新 空间溢出 知识溢出 空间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