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光伏为电源的无线充电式新能源汽车控制研究
1
作者 王呈轩 宫瑞邦 +3 位作者 樊艳芳 宗思佳 程俊文 张雷亮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6-313,共8页
为确保电动汽车的充电便捷性与环保性,该文提出将无线充电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集成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并分别对光伏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车载电池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通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试验平台验证近场通信下闭环最大效率点跟... 为确保电动汽车的充电便捷性与环保性,该文提出将无线充电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集成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并分别对光伏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车载电池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通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试验平台验证近场通信下闭环最大效率点跟踪控制下无线充电的可行性及高效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所提以光伏为电源的无线充电式新能源汽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光伏充电 衡流充电 无线充电 车载电池 闭环最大效率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BMS从控板热分析及散热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原江鑫 何莉萍 +1 位作者 李耀东 李罡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从控板服役过程中因温度过高和不均影响整车动力性、安全性问题,本文基于CFD理论,采用Icepak软件建立并验证了某商用BMS从控板热分析模型。首次在车载服役条件下,基于热分析模型开展了温度场分析和热均匀性优... 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从控板服役过程中因温度过高和不均影响整车动力性、安全性问题,本文基于CFD理论,采用Icepak软件建立并验证了某商用BMS从控板热分析模型。首次在车载服役条件下,基于热分析模型开展了温度场分析和热均匀性优化研究。BMS从控板热仿真分析表明,均衡模块及供电模块因局部积热温度均超过BMS的设计温度限值60℃,整个BMS从控板最大温差为21.0℃。为此,进一步开展了BMS从控板散热路径分析,并通过改变均衡电阻间距、布局、PCB基材以及增设导热硅胶垫进行散热优化设计。提高了BMS从控板的散热能力,使BMS从控板的最高温度控制在设计规定值60℃以下,同时整个电路板的温差降为6.9℃,提高了BMS从控板在实际车载服役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望为BMS从控板热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动汽车 BMS从控板 热分析 散热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轴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混合测速测距算法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蔡煊 王长林 林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7,共6页
为避免单一轮轴速度传感器在测速测距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轮轴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混合测速测距算法。经过实验室仿真环境测试,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检测出列车是否出现空转或滑行,并保证在列车发生空转或滑行后的测速测... 为避免单一轮轴速度传感器在测速测距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轮轴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混合测速测距算法。经过实验室仿真环境测试,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检测出列车是否出现空转或滑行,并保证在列车发生空转或滑行后的测速测距误差能够满足车载控制器对测速测距精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车载控制器 混合测速测距算法 轮轴 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FB-PFC的纯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鲍谚 姜久春 +2 位作者 张维戈 牛利勇 温家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7-722,共6页
针对现有车载充电系统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相单级全桥功率因数校正拓扑的车载充电系统结构和改进型单体电压控制的新型整车充电策略。开发了一台3.6kW的样机,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功率因数高和谐波污染少... 针对现有车载充电系统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相单级全桥功率因数校正拓扑的车载充电系统结构和改进型单体电压控制的新型整车充电策略。开发了一台3.6kW的样机,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功率因数高和谐波污染少等优点,充电控制策略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车载充电系统 单相单级全桥功率因数校正 电池管理系统 充电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铁3号线信号系统的安全性应用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滔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58,62,共5页
通过对广州地铁3号线信号系统(车辆控制中心、车载控制器、列车自动控制等)安全性功能的介绍和应用分析,对系统组成、结构及功能设计上的一些安全理念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从而得出对该系统在安全性应用方面的一些分析见解。无论是移动... 通过对广州地铁3号线信号系统(车辆控制中心、车载控制器、列车自动控制等)安全性功能的介绍和应用分析,对系统组成、结构及功能设计上的一些安全理念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从而得出对该系统在安全性应用方面的一些分析见解。无论是移动闭塞还是移动闭塞信号系统,任何信号系统所必须遵循的安全原则是"故障导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信号系统 安全 列车自动控制 车辆控制中心 车载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构建CBTC车载测试平台的技术
6
作者 穆中华 李丽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4,共4页
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具有快速开发、位置透明及松耦合等特性。它提供了在网络环境中分布式装载程序的灵活性,以及组装程序的便捷性。基于该技术构建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车载设备测试平台具有灵活扩展、通信及时可靠的特性,... 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具有快速开发、位置透明及松耦合等特性。它提供了在网络环境中分布式装载程序的灵活性,以及组装程序的便捷性。基于该技术构建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车载设备测试平台具有灵活扩展、通信及时可靠的特性,从而为车载设备相关测试案例的调试、测试平台相关模块的安装及后续测试执行等任务提供了便利,提高了车载设备测试平台的开发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 基于通信的 列车控制 车载设备 测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卡车巨型轮胎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丁震 李浩荡 +2 位作者 孟峰 王跃旭 潘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13-118,共6页
为解决目前卡车巨型轮胎监控系统中传感器安装位置不能真实反映轮胎内腔压力、温度等问题,基于巨型轮胎特征研究提出了一种车载监控器安装方式;针对轮胎监控系统温度信号高于(低于)设定最高(最低)温度阈值时无有效解决措施,基于卡车各... 为解决目前卡车巨型轮胎监控系统中传感器安装位置不能真实反映轮胎内腔压力、温度等问题,基于巨型轮胎特征研究提出了一种车载监控器安装方式;针对轮胎监控系统温度信号高于(低于)设定最高(最低)温度阈值时无有效解决措施,基于卡车各部件安装位置研究提出增设冷却组件(融雪组件)的解决方法;为了实现轮胎监控系统远程监控,基于大数据处理、物联网与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研究,提出了建立集团化远程集中监控平台和制造厂商远程制造服务平台的解决方案。现场应用表明:应用轮胎监控系统后国产轮胎使用寿命平均小时数由2013年的1957 h上升到2016年的4883 h;矿用卡车与轮胎维护人员配比由传统1 2减少为2 1,同时能及时发现巨型轮胎安全隐患并有效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轮胎 温度 胎压 车载监控器 车载操控中心 现场控制中心 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车载充电机多功能测试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成泽 杨玉博 +1 位作者 龙之玥 崔学深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4-447,共4页
基于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开发一套针对非车载充电机的多功能测试系统。与现有测试系统相比,本系统特应用电池和主从控制模式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来模拟电动汽车,电压等级可调,直接还原非车载充电机的工况。系统涵盖了温升测试、输... 基于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开发一套针对非车载充电机的多功能测试系统。与现有测试系统相比,本系统特应用电池和主从控制模式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来模拟电动汽车,电压等级可调,直接还原非车载充电机的工况。系统涵盖了温升测试、输出电压误差测试、输出电流误差测试和安全可靠性测试。实验证明:4组输出电流实验误差均不超过0.3 A,输出电压误差不超过±0.5%,说明被测电机输出电流和电压精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车载充电机 电动汽车 主从控制 电池管理系统(B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轻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冬 邓宏武 《都市快轨交通》 2004年第5期44-48,共5页
介绍了应用在武汉轻轨列车的控制系统,着重描述了车载控制器的结构、工作状态、驾驶模式,以及列车定位和测速计算。
关键词 武汉轻轨 运行控制系统 驾驶模式 测速 工作状态 车载 控制器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激光雷达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智中 赵喜玲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6-200,共5页
为解决交通流量变化较大时段内信号灯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缓解城市交通的拥堵情况,设计基于车载激光雷达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以ARM处理器为核心元件,按需连接主控电路、黄闪模块两类智能化设备主机,实现交通控制系统的硬件执行... 为解决交通流量变化较大时段内信号灯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缓解城市交通的拥堵情况,设计基于车载激光雷达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以ARM处理器为核心元件,按需连接主控电路、黄闪模块两类智能化设备主机,实现交通控制系统的硬件执行环境搭建。在此基础上,采集各类激光点云数据样本,通过提取车辆特征的方式,确定待识别的行人目标参量,实现系统的软件执行环境搭建,结合相关硬件设备结构,完成基于车载激光雷达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与BP型、交叉型交通控制系统相比,基于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可同时干预的信号灯主机数量更多、车流信息的平均传输时间更短,能够在改善信号灯控制效果的同时,解决城市交通在流量变化较大时段内的日常性拥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智能控制 车载系统 主控制电路 黄色闪光模块 激光点云数据 车辆地性 行人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主用与备用车载控制器冗余切换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邬利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8期66-67,76,共3页
主用与备用车载控制器(VOBC)的冗余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可用性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实现冗余的方案各不相同。分析了一种主用与备用VOBC冗余方案的切换过程、实现原理、实现电路、安全分析以及应用案例。该解决方案从市场需求出发,... 主用与备用车载控制器(VOBC)的冗余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可用性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实现冗余的方案各不相同。分析了一种主用与备用VOBC冗余方案的切换过程、实现原理、实现电路、安全分析以及应用案例。该解决方案从市场需求出发,实现了VOBC所有设备包括外部设备等的完全冗余,解决了无扰切换等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载控制器 冗余 无扰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控制器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洪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2-36,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现有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VOBC(车载控制器)缺乏诊断数据记录功能,列车在运营过程中若发生瞬态故障,往往难以准确查明原因,由此产生安全隐患。对VOBC诊断数据实时采集、记录和共享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VOBC诊断数... 城市轨道交通现有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VOBC(车载控制器)缺乏诊断数据记录功能,列车在运营过程中若发生瞬态故障,往往难以准确查明原因,由此产生安全隐患。对VOBC诊断数据实时采集、记录和共享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VOBC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系统的功能与逻辑框架,讨论具有故障-安全特性的接口设计方法,并进行了硬件设计及程序编写。经实验室初步测试,该设备实现了预期的诊断数据采集、处理和无线共享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 车载控制器 诊断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TRAC控制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克力 《都市快轨交通》 2004年第4期48-51,共4页
以SELTRAC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移动闭塞信号与列车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组成和特点,分析了其主要部件和功能。
关键词 移动闭塞 系统管理中心 车辆控制中心 车载设备控制器 车站控制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闭塞的原理、系统结构及功能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洁 陈衡 Mircea Georgscu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阐述了移动闭塞技术的原理。介绍了典型的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的系统结构。分析了移动闭塞相对于传统闭塞方式的优势。
关键词 移动闭塞 数据通信 车载控制器 区域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车通信系统中车地控制机理分析及验证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浩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345-5349,共5页
车车通信系统是一种以列车为中心的控制系统,取消了轨旁联锁系统,列车直接与地面对象控制器通信进而控制道岔。这种车地直接控制方式提高了系统效率的同时,也成为系统的关键安全因素。为了实现车车通信系统中的车地设备安全控制,提出唯... 车车通信系统是一种以列车为中心的控制系统,取消了轨旁联锁系统,列车直接与地面对象控制器通信进而控制道岔。这种车地直接控制方式提高了系统效率的同时,也成为系统的关键安全因素。为了实现车车通信系统中的车地设备安全控制,提出唯一秘钥实现控制流程,为了验证其安全性,使用基于标签转移系统的形式化方法进行验证。基于车车通信系统的控制机理和车地控制场景,建立唯一秘钥的车地控制流程的形式化模型,并LTSA软件对模型进行安全检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车地控制流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车通信系统 车载联锁系统 对象控制器 车地控制 道岔 形式化验证 标签转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XI的互联互通测试平台通用车载适配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小虎 王伟 娄玥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8-201,共4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互联互通测试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PXI(面向仪器系统的PCI扩展)的通用车载适配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兼容适配不同厂家车载设备接口需求,可快速适配和切换不同厂家车载设备,支持不同厂家车载设备的共线、跨线功能验证...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互联互通测试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PXI(面向仪器系统的PCI扩展)的通用车载适配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兼容适配不同厂家车载设备接口需求,可快速适配和切换不同厂家车载设备,支持不同厂家车载设备的共线、跨线功能验证需求。目前,该技术已在重庆互联互通交叉测试平台上应用,并支持完成了相关的共线/跨线测试工作,有力推动了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互联互通 测试平台 车载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2G的电动汽车无功功率补偿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满洲 郭春林 +1 位作者 裴鑫 胡德权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0,共6页
近年来电动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非车载充电机等与此匹配的充电设施也大量分布在公共场所。考虑到无功功率对电网的不利影响和V2G(vehicle to grid)技术,研究了电动汽车通过非车载充电机在满足用户充电需求且不损害电池寿命的前提下对电... 近年来电动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非车载充电机等与此匹配的充电设施也大量分布在公共场所。考虑到无功功率对电网的不利影响和V2G(vehicle to grid)技术,研究了电动汽车通过非车载充电机在满足用户充电需求且不损害电池寿命的前提下对电网进行合理的无功补偿。基于瞬时无功理论和解耦控制设计控制环节,对信号做出快速响应。最后在PSCAD/EMTDC的平台上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在充电的同时,可以通过非车载充电机对电网进行合理的无功功率补偿,既可以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又可以调节电网无功功率,充分利用了电动汽车资源,拓展了V2G技术,让V2G技术的实施更加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非车载充电机 V2G 瞬时无功理论 解耦控制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CBTC~? 2.0系统DTO模式的功能特点、应用场景与技术要点
18
作者 张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4-166,170,共4页
全自动运行系统运行模式包括DTO(有人值守的列车自动运行)和UTO(无人值守的列车自动运行),TSTCBTC■2.0信号系统实现了DTO自动运行模式并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介绍了TSTCBTC■2.0系统DTO模式的功能,以及这些新功能在实际运营中的... 全自动运行系统运行模式包括DTO(有人值守的列车自动运行)和UTO(无人值守的列车自动运行),TSTCBTC■2.0信号系统实现了DTO自动运行模式并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介绍了TSTCBTC■2.0系统DTO模式的功能,以及这些新功能在实际运营中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点。基于DTO的运营模式,能够减轻司机工作强度,确保轨道交通运行安全,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全自动运行 有人值守的列车自动运行 车载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