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BJ-10株VP2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俊全 王韦华 刘桂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42,共5页
【目的】克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BJ-10株VP2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根据IBDVVP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克隆IBDV BJ-10株VP2基因;将目的基因插入pMD18-T连接载体,... 【目的】克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BJ-10株VP2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根据IBDVVP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克隆IBDV BJ-10株VP2基因;将目的基因插入pMD18-T连接载体,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将该质粒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α中,转化入JM109,经IPTG诱导表达,对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确定IPTG的最佳诱导表达时间和浓度。【结果】克隆到了全长1 356bp的IBDV BJ-10株VP2基因;PCR、酶切鉴定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α-VP2;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在宿主菌JM109中成功表达了约为60ku的VP2蛋白;IPTG诱导表达时间以4.5h为宜,诱导最佳浓度为0.8mmol/L。【结论】成功克隆了IBDV BJ-10株VP2基因,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了VP2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基因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凤 黎先伟 +4 位作者 孙敏华 严福强 韦庆兰 向斌 任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69,共5页
本研究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vvIBDV)JM-1/10株VP2基因克隆至pcDNA-3.1(+)启动子CMV之后,随后将CMV-VP2基因序列一同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质粒 pFastBacTM Daul中构建... 本研究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vvIBDV)JM-1/10株VP2基因克隆至pcDNA-3.1(+)启动子CMV之后,随后将CMV-VP2基因序列一同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质粒 pFastBacTM Daul中构建了pFast-CMV-VP2。将pFast-CMV-VP2转化Escherichia 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筛选出重组质粒Bacmid-CMV-VP2。用 Bacmid-CMV-VP2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vBac-CMV-VP2。将该重组杆状病毒转导BHK-21细胞,48~72 h后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到VP2蛋白具有特异性荧光;样品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得到表达。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重组 vBac-CMV-VP2 既能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也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基因 昆虫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P Studio和CASS的栅格地形图矢量化方法
3
作者 王庆国 杨建 +1 位作者 李阳 王沙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在分析比较现有的栅格图像矢量化作业模式和相关软件的基础上,提出将VP Studio软件与CASS软件相结合的人机交互式栅格地形图矢量化作业方法,其中包括基于VP Studio的自动矢量化处理和基于CASS的编辑与后处理两部分。通过对近30个栅格图... 在分析比较现有的栅格图像矢量化作业模式和相关软件的基础上,提出将VP Studio软件与CASS软件相结合的人机交互式栅格地形图矢量化作业方法,其中包括基于VP Studio的自动矢量化处理和基于CASS的编辑与后处理两部分。通过对近30个栅格图像的矢量化作业,表明该方法能明显提高栅格地形图矢量化效率、降低作业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化 地形图 栅格图像 vp STUDIO C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P5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互作宿主细胞蛋白的筛选
4
作者 王念 张礼洲 +10 位作者 陈玉明 卢珍 高立 高玉龙 王永强 高宏雷 刘长军 崔红玉 李凯 王笑梅 祁小乐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6,共5页
VP5蛋白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编码的一种非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释放、致病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VP5蛋白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本试验首先将IBDV VP5基因克隆入p GBKT7,构建诱饵载体p G... VP5蛋白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编码的一种非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释放、致病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VP5蛋白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本试验首先将IBDV VP5基因克隆入p GBKT7,构建诱饵载体p GBGt VP5,通过自激活试验证明其没有自激活活性,对酵母细胞没有毒性。然后,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鸡胚成纤维细胞(CEF)c DNA文库中筛选与VP5互作蛋白,经初筛、测序和回转验证,获得5个互作宿主细胞蛋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IBDV VP5与宿主互作的效应和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5蛋白 酵母双杂交 诱饵载体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对角化的最小均方误差矢量预编码 被引量:1
5
作者 耿烜 孙作雷 +1 位作者 刘锋 何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0-1414,1420,共6页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下行链路系统的预编码问题,提出使用块对角化处理获得具有块对角化结构的等价信道矩阵,并基于等价信道推导收发信号的均方误差,通过最小化均方误差分别求解扰动矢量的两个部分,即扩展星座图的扰动矢量和残余干扰...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下行链路系统的预编码问题,提出使用块对角化处理获得具有块对角化结构的等价信道矩阵,并基于等价信道推导收发信号的均方误差,通过最小化均方误差分别求解扰动矢量的两个部分,即扩展星座图的扰动矢量和残余干扰矢量,从而获得发射端信号和预编码矩阵.仿真表明,提出方法的误码率性能优于传统的对角化算法、块对角化迫零准则矢量预编码算法、正则块对角化预编码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对角化 最小均方误差 矢量预编码 扰动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对角化的格基规约GMD矢量预编码 被引量:2
6
作者 耿烜 孙作雷 +1 位作者 刘锋 刘坤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2-1017,共6页
研究了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下行链路进行块对角化后,使用格基规约算法的几何均值分解矢量预编码的实现方法。根据块对角化思想将多用户多天线信道分解为等价并行子信道,基于等价子信道给出了单个用户的几何均值分解矢量预编码的传输方... 研究了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下行链路进行块对角化后,使用格基规约算法的几何均值分解矢量预编码的实现方法。根据块对角化思想将多用户多天线信道分解为等价并行子信道,基于等价子信道给出了单个用户的几何均值分解矢量预编码的传输方案,通过使用格基规约算法分别结合连续干扰消除和垂直分层空时编码两种方法,求解矢量预编码中的扰动矢量。仿真表明,提出的方法误码率性能优于块对角化矢量预编码算法2 dB以上,而且能在不降低系统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块对角化 几何均值分解 格基规约 矢量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对角化的最小均方误差几何均值分解矢量预编码 被引量:1
7
作者 耿烜 孙作雷 +1 位作者 刘锋 马英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2,共6页
提出了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下行链路信道进行块对角化处理后,使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推导结合几何均值分解的矢量预编码实现方法.首先使用块对角化方法将多用户多天线信道分解为等价的并行子信道,然后基于等价子信道获得收发信号的均方误... 提出了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下行链路信道进行块对角化处理后,使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推导结合几何均值分解的矢量预编码实现方法.首先使用块对角化方法将多用户多天线信道分解为等价的并行子信道,然后基于等价子信道获得收发信号的均方误差,通过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推导结合几何均值分解的矢量预编码,其扰动矢量包括扩展星座图的扰动矢量和残余干扰矢量,最后根据推导结果给出了最小均方误差解的表达式,并总结出系统实现框图.仿真表明,提出的算法在误码率性能上优于传统的块对角化算法以及其扩展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均方误差 矢量预编码 块对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系统中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的矢量预编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耿烜 蒋铃鸽 何晨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8-93,共6页
在结合几何均值分解和矢量预编码的方案下,研究最小均方误差意义下最优扰动矢量的求解。提出了扩大扰动矢量的取值范围,分为2种情况,一是扰动矢量中的元素为连续值;二是扰动矢量中的元素为连续值和离散值之和。最小化收发信号的均方误... 在结合几何均值分解和矢量预编码的方案下,研究最小均方误差意义下最优扰动矢量的求解。提出了扩大扰动矢量的取值范围,分为2种情况,一是扰动矢量中的元素为连续值;二是扰动矢量中的元素为连续值和离散值之和。最小化收发信号的均方误差分别求解2种情况下的最优扰动矢量。仿真表明,天线数目较多时第二种情况能够提供较大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几何均值分解 矢量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NR与矢量扰动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双层混合预编码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廖勇 杜洁汝 杨馨怡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44-2854,共11页
在多用户毫米波大规模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针对现有基于信漏噪比(Signal-to-Leakage-plus-Noise Ratio,SLNR)准则的混合预编码算法未考虑用户信道质量不同和信道矩阵具有病态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 在多用户毫米波大规模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针对现有基于信漏噪比(Signal-to-Leakage-plus-Noise Ratio,SLNR)准则的混合预编码算法未考虑用户信道质量不同和信道矩阵具有病态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SLNR与矢量扰动(Vector Perturbation,VP)的双层混合预编码算法.该算法分两层设计预编码矩阵.第一层,考虑用户信道质量不同,提出了基于SLNR准则的匹配加权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信道系数、预编码矢量和组合矢量的影响设计信道加权因子,利用加权因子对SLNR算法进行改进,从而设计更优的混合预编码器,消除用户间干扰.第二层,根据第一层获取到的等效基带信道,利用迫零(Zero Force,ZF)消除用户天线间干扰.考虑到信道矩阵具有病态性,采用VP算法进一步处理.通过在发射信号上添加扰动矢量减小发射端功率增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同类混合预编码算法,所提算法可以获取更好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和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大规模MIMO 混合预编码 信漏噪比 信道质量 病态信道矩阵 矢量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减格矢量预编码的可调量化误差校正方法
10
作者 耿烜 蒋铃鸽 何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55-1160,共6页
基于减格矢量预编码的量化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调量化误差校正方法.通过大量仿真实验发现,在减格矢量预编码中量化误差数目的概率分布是有规律的,利用实际量化误差数目的概率分布规律,通过设定不同的调节值控制量化误差校正的数目,获... 基于减格矢量预编码的量化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调量化误差校正方法.通过大量仿真实验发现,在减格矢量预编码中量化误差数目的概率分布是有规律的,利用实际量化误差数目的概率分布规律,通过设定不同的调节值控制量化误差校正的数目,获得一种可调的误差校正方法.仿真表明,该方法在量化误差校正中,能够取得性能和复杂度的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减格矢量预编码 可调量化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网络中基于分组的用户选择算法
11
作者 韩东升 郝聪慧 陈智雄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7-802,共6页
针对在无线异构网络中,跨阶层干扰影响其性能提升的瓶颈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的用户选择算法。该算法在宏基站选定基准用户之前,先将微小区内用户所受干扰信号信道向量的方向信息作为基准,利用分组向量将所受干扰信号信道向量方... 针对在无线异构网络中,跨阶层干扰影响其性能提升的瓶颈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的用户选择算法。该算法在宏基站选定基准用户之前,先将微小区内用户所受干扰信号信道向量的方向信息作为基准,利用分组向量将所受干扰信号信道向量方向相近的用户分为一组,完成用户分组;再从各组中分别进行用户选择,使被选用户所受跨层干扰信号信道向量的方向相近,最后确定使系统性能最好的一组用户作为服务用户。复杂度分析和系统仿真比较表明,相比已有算法,算法在牺牲有限复杂度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系统性能,在复杂度与系统性能间取得了很好的折中,适用于用户分布不均匀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跨层干扰 用户选择 分集增益 信道向量 迫零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系统自适应K近邻干扰对齐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代龙震 崔维嘉 王大鸣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20,共8页
干扰对齐算法应用于蜂窝网络时,存在计算复杂度高、系统开销大等缺点,本文基于分簇模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K近邻干扰对齐算法,并给出一种无需收发端迭代的干扰对齐预编码向量求解方法。该算法依据信干比门限自适应选取参与干扰对齐的干... 干扰对齐算法应用于蜂窝网络时,存在计算复杂度高、系统开销大等缺点,本文基于分簇模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K近邻干扰对齐算法,并给出一种无需收发端迭代的干扰对齐预编码向量求解方法。该算法依据信干比门限自适应选取参与干扰对齐的干扰信号,对预筛选的干扰信号利用优化方法进行干扰对齐,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系统开销。仿真分析表明,通过选取合适的信干比门限,本文所提算法在干扰消除性能相当的情况下,其算法复杂度和系统开销显著降低,提高了干扰对齐算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网络 自适应K近邻 干扰对齐 预编码向量 信干比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MIMO系统中部分连接型混合预编码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兴林 王月 刘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97-103,共7页
为了提高毫米波通信系统中混合预编码频谱效率,考虑交替使用最小化架构来提高波束形成增益。然而,这种架构因为射频域调相网络通常使用移相器构成,导致非凸约束,并且已知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计算复杂度。在使用交替最小化架构之前,证明... 为了提高毫米波通信系统中混合预编码频谱效率,考虑交替使用最小化架构来提高波束形成增益。然而,这种架构因为射频域调相网络通常使用移相器构成,导致非凸约束,并且已知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计算复杂度。在使用交替最小化架构之前,证明了信道矩阵的有序右奇异向量的相位角可以用来初始化模拟预编码器,从而避免了采用搜索近似最佳模拟预编码矩阵的复杂优化过程。另外,不需要发射机处的天线阵列响应矢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性能优于传统部分连接型算法且复杂度更低,尤其在高信噪比情况下,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通信 部分连接结构 混合预编码 交替最小化 有序右奇异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鲁棒矢量预编码设计
14
作者 施奇铭 蒋铃鸽 何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5-378,共4页
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提出一种适用于非理想信道的鲁棒矢量预编码设计方法.使用非理想信道模型,发射端仅获得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即已知信道估计值及信道误差值的一阶和二阶统计量,利用已知的信道条件并最小化收发信号的均... 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提出一种适用于非理想信道的鲁棒矢量预编码设计方法.使用非理想信道模型,发射端仅获得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即已知信道估计值及信道误差值的一阶和二阶统计量,利用已知的信道条件并最小化收发信号的均方误差,推导出鲁棒的矢量预编码矩阵和扰动矢量.仿真表明,该鲁棒预编码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矢量预编码 部分信道状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小区块对角化的MMSE矢量扰动预编码
15
作者 刘春艳 耿烜 +1 位作者 黄洪琼 刘小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8,共5页
针对多小区基站协作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小区之间和用户之间的干扰对系统造成的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块对角化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矢量扰动预编码方案,实现多小区系统的性能改善。首先使用块对角化方法消除多小区间干扰;... 针对多小区基站协作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小区之间和用户之间的干扰对系统造成的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块对角化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矢量扰动预编码方案,实现多小区系统的性能改善。首先使用块对角化方法消除多小区间干扰;在预编码设计环节上,通过MMSE准则设计预编码矩阵,从而抑制病态信道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使用格基规约方法求解发射端矢量扰动信号。仿真表明,提出的算法提高了多小区矢量预编码的误码率性能,使其优于已有的块对角化及矢量扰动预编码等算法的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多小区 矢量扰动预编码 块对角化 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系统中基于GMD方法的矢量预编码设计
16
作者 刘锋 蒋铃鸽 何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4-307,共4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平均分解(GMD)的矢量预编码(VP)设计.该设计是基于THP(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技术的GMD收发机的推广形式.基于GMD方法的联合收发处理构建了等对角的上三角信道,消除了子信...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平均分解(GMD)的矢量预编码(VP)设计.该设计是基于THP(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技术的GMD收发机的推广形式.基于GMD方法的联合收发处理构建了等对角的上三角信道,消除了子信道增益间的不平衡.给出了基于迫零(ZF)准则的预编码方案,利用扩展信道得到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比现有VP和GMD THP收发机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预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几何平均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的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的矢量预编码算法
17
作者 武大伟 何晨 蒋铃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46-1049,共4页
针对非理想信道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基于几何均值分解方法的矢量预编码算法.利用非理想信道误差矩阵的二阶统计信息,以最小化收发信号的均方误差为准则,求出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矢量预编码的最优扰动矢量和预编码矩... 针对非理想信道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基于几何均值分解方法的矢量预编码算法.利用非理想信道误差矩阵的二阶统计信息,以最小化收发信号的均方误差为准则,求出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矢量预编码的最优扰动矢量和预编码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该鲁棒算法优于现有的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矢量预编码算法性能.在高信噪比时,误码率可提高2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 几何均值分解 矢量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