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3篇文章
< 1 2 2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dex Desig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Fruits Based on Mathematical Model of AHP and FCE:Sterculia nobilis Smith as a Case
1
作者 Li Wen-yan Wei You Zhou J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1年第2期35-44,共10页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was appli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Sterculia nobilis Smith,and the scientific nature and rel...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was appli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Sterculia nobilis Smith,and the scientific nature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verified by calculating index weight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cores.In this paper,11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from four dimensions of yields,resistances,contents of main inclusions in seeds and tree shapes.AHP method wa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index weight of each dimension,after passing the consistency test,FCE method was appli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S.nobilis Smith.The index weights of the yields,resistances,contents of major inclusions in seeds and tree shapes were 0.5518,0.2554,0.1279 and 0.0649,respectively.The yield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S.nobilis Smith,which was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production demand of S.nobilis Smith as a food crop.However,resistances and contents of major inclusions in seeds had limited influence on it,while tree shapes had the least influence on it.After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he final evaluation score was 88.00,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score was between 4 and 5,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ranged from slight good to good,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evaluation weights corresponding to the four dimensions were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In this study,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HP-FCE was used to establish and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S.nobilis Smith.According to the values of index weights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it showed tha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scientific and reliable,and it could provide a new reference method fo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other fru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rculia nobilis Smith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HP-FCE mathematical model germplasm resou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u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in Henan Province
2
作者 WEI Wen-xing HU Lin Hui-yong ZHANG Lei CHENG Ze-qiang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河南 农业 种质资源 生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Cold Tolerance of Rice Germplasm Resource at Germinating Stage in Cold Region 被引量:6
3
作者 LIU Hualong SUN Shiche +1 位作者 WANG Jingguo ZOU Deta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Total 75 rice varieties (lin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r cold region) as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identified for cold tolerance at germinating stage by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in artificial incubator. The resu... Total 75 rice varieties (lin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r cold region) as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identified for cold tolerance at germinating stage by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in artificial incuba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hooting seed rate at the germinating stage could be us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cold tolerance. The cold tolerance was recorded on 1-9 scale and could be identified by the criteria of five indexes such as highly tolerant (HT), tolerant (T), moderately tolerant (MT), susceptible (S), highly susceptible (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cold tolerance germplasm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5份水稻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金京花 李淑芳 +6 位作者 赵亚东 王迪 张妤 金国光 李鹤南 全成哲 张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1-495,共15页
水稻种质资源是水稻遗传改良及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研究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对拓宽稻种资源的遗传背景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1775份水稻种质资源的20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所有种质资源农艺性... 水稻种质资源是水稻遗传改良及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研究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对拓宽稻种资源的遗传背景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1775份水稻种质资源的20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所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范围为4.42%(谷粒厚度)~89.75%(空粒数),空粒数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585(空粒数)~2.069(抽穗期),抽穗期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通过对11个省(市)种质的单独分析发现,吉林省种质的有效穗数及穗粒数等7个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云南省种质的始穗期及穗长等4个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黑龙江省种质的抽穗期等3个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对不同类型种质的分析发现,地方品种的剑叶长度、株高等11个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选育品种的生育期性状、有效穗数等9个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相关分析表明,149个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其中始穗期等3个生育期性状与其他农艺性状相关程度较高。主成分分析发现,前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9.309%,且与生育期相关的性状贡献率最大。通过聚类分析,1775份水稻种质被划分成3个类群,其中东北三省及北京和杭州的种质为类群Ⅰ,该群种质的始穗期、分蘖数及有效穗数等10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可为今后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种质。第Ⅱ类群仅包含宁夏种质,说明宁夏种质资源与其他省(市)的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较远,可为今后拓宽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基础起到重要作用。第Ⅲ类群包含河北、山东、云南、江苏及新疆种质,此类群种质谷粒长度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可为今后水稻品质育种提供丰富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高粱种质资源在江苏淮北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赖上坤 潘明泉 +5 位作者 朱莉 刘敏轩 金倩 刘晓飞 陆平 王卫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1-746,共16页
针对江苏高粱产业缺乏本地适宜品种和优异种质资源的问题,本研究以来自国内外的400份高粱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在江苏淮北地区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针对江苏高粱产业缺乏本地适宜品种和优异种质资源的问题,本研究以来自国内外的400份高粱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在江苏淮北地区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高粱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质量性状芽鞘色、幼苗叶色、主脉色、穗型、穗形、颖壳色、粒色、分蘖性和颖壳包被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366、0.2235、0.6631、1.3980、0.9619、1.7641、1.7039、1.0631和0.9908;而数量性状全生育期、株高、茎粗、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千粒重、着壳率和角质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质量性状,分别为2.0479、1.9254、2.0472、1.9822、2.0531、2.0314、2.0693、1.4375和1.926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全生育期、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和着壳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穗粒重与全生育期、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穗柄长、着壳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基于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15时,供试高粱可以分为3大类,其中类群Ⅰ植株高大,穗粒重和千粒重较小,可作为能源材料开发;类群Ⅱ穗长和穗柄长较短,可从中筛选适合粮饲兼用型育种的资源;类群Ⅲ矮秆、大穗、早熟,可作为粒用高粱材料创新及杂交育种的基础材料。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主成分对表型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153%;其中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到了33.209%,载荷较高的性状有穗长和穗柄长;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5.189%,穗粒重载荷最高;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5.427%,千粒重载荷最高;第4主成分贡献率为11.328%,载荷较高的性状有全生育期、株高、茎粗以及角质率。从供试高粱种质中,筛选出8份全生育期较短、株高较矮、穗型偏散的优良资源,可供江苏地区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种质资源 江苏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萝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丽 王庆彪 +1 位作者 王艳萍 吴翔宇 《蔬菜》 2025年第3期12-17,共6页
我国是世界上萝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同时也是萝卜的次生起源中心,具有丰富的萝卜遗传种质资源。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萝卜生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我国萝卜产业发展现状,综述了萝卜种植规模、种质资源现状和产业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萝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同时也是萝卜的次生起源中心,具有丰富的萝卜遗传种质资源。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萝卜生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我国萝卜产业发展现状,综述了萝卜种植规模、种质资源现状和产业发展新变化,同时针对目前萝卜栽培过程中品种及技术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及展望,以期进一步促进萝卜产业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产业 种质资源 品种 栽培 育种 加工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性状的茶梅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莹 解丰羽 +1 位作者 孙迎坤 李辛雷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8,共7页
为了筛选出茶梅(Camellia sasanqua Thunb.)核心种质构建的适宜方法并对构建的核心种质进行有效性评价,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山茶种质资源圃中保存的216个茶梅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45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调查。采用不同... 为了筛选出茶梅(Camellia sasanqua Thunb.)核心种质构建的适宜方法并对构建的核心种质进行有效性评价,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山茶种质资源圃中保存的216个茶梅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45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调查。采用不同取样比例(10%、20%和30%)、取样方法(优先取样法结合多次聚类随机取样法、优先取样法结合多次聚类变异度取样法和完全随机取样法)和聚类方法(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不加权平均法、可变类平均法、可变法和离差平方和法)构建茶梅核心种质,并利用多样性指数、表型保留比率和表型频率方差对构建的核心种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茶梅核心种质构建的适宜方法为采用优先取样法结合多次聚类变异度取样法取样,取样比例为20%,并采用重心法聚类。利用该方法构建的茶梅初级核心种质包含43个品种,其总体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1.074)高于总群体,表型保留比率达0.978,表型频率方差为0.063。说明采用适宜方法构建的茶梅初级核心种质能够有效代表茶梅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梅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核心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塔里木盆地桃地方品种资源考察与优异种质发掘
8
作者 王力荣 王新卫 +7 位作者 赵国庆 朱更瑞 吴金龙 李芳菲 谢景梅 邵亚杰 徐孟琪 李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1540,共10页
2014年至2024年先后15次对环塔里木盆地24个县的桃地方品种资源(以下简称土桃)进行了系统考察,主要集中在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其中喀什地区的莎车县分布着土桃最大实生群体。鉴定评价土桃种质资源313份,其中原生种桃(Prunus persica L.)... 2014年至2024年先后15次对环塔里木盆地24个县的桃地方品种资源(以下简称土桃)进行了系统考察,主要集中在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其中喀什地区的莎车县分布着土桃最大实生群体。鉴定评价土桃种质资源313份,其中原生种桃(Prunus persica L.)223份,新疆桃(P.ferganensis Kost.et Riab)76份,桃巴旦(Prunus.persica L.×P.communis Fritsch.或P.ferganensis Kost.et Riab×P.communis Fritsch.)13份。果实成熟期从7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实类型包括普通桃262份、油桃50份和蟠桃1份。土桃种质果皮和果肉颜色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果皮颜色有纯绿色、纯黄色、纯白色等,发掘了袖珍油桃、和田绿皮桃、和田白桃、莎车绿皮油桃2号、皮山黄艾西1号、墨玉黄1号、黄棱桃、白棱桃等一批稀有、珍稀、濒危种质。通过考察,基本厘清了环塔里木盆地土桃种质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多样性水平,阐明了其生产利用现状,提出环塔里木盆地是迄今为止我国地方品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并筛选出一批可供生产应用的品种,为该区域土桃的保护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种质资源 考察 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海燕 徐芝亮 何俊海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124-128,134,共6页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所在,也是藏粮于技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江西省通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存在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育种原始创新能力不够、...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所在,也是藏粮于技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江西省通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存在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育种原始创新能力不够、种业保障体系不健全、金融帮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借鉴河南、湖南两省的先进做法,提出了扶持潜力种企、培育赣种“领头雁”,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优异种质基因,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种业保障体系、发挥政策积极效用,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助力种企高质量发展等措施以实现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种业 种质资源 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10
作者 谢鑫鑫 黄建都 +2 位作者 林翮飞 陈雨静 陈继兵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1,共9页
为探究不同来源茄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以引进的30份茄子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形、果色、单果质量等16个主要形态学性状进行变异度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遗传多样性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0份... 为探究不同来源茄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以引进的30份茄子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形、果色、单果质量等16个主要形态学性状进行变异度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遗传多样性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0份茄子种质资源的11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24~1.36,变异系数为15.73%~46.86%。5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9.86%~19.89%,平均为14.8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68~1.96,平均值为1.86。通过对30份茄子种质资源的16个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有12对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5对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前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在1.0以上,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0.86%,基本能够反映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17.5处将30份茄子种质资源聚为4类。研究结果为提高茄子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种质资源 表型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瓠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鉴定分析
11
作者 钦洁 张力 +3 位作者 黄皓 尚小红 郭元元 周生茂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6,共5页
2015-2021年通过普查征集和系统调查,对广西14个地级市、49个县(县级市、区)、81个乡镇的瓠瓜资源进行了收集、调查、鉴定,对收集到的59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表型鉴定和资源评价鉴定,对其分布情况、资源分类和优异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2015-2021年通过普查征集和系统调查,对广西14个地级市、49个县(县级市、区)、81个乡镇的瓠瓜资源进行了收集、调查、鉴定,对收集到的59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表型鉴定和资源评价鉴定,对其分布情况、资源分类和优异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广西共收集了59份瓠瓜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桂北、桂西地区,多集中在海拔0~250 m,细腰葫芦形、葫芦形和梨形瓠瓜是广西瓠瓜种质资源的主要类型,通过鉴定筛选出了民兴瓠瓜、建新葫芦、牛白观赏葫芦、黎村葫芦、对面岭长颈葫芦、晒禾坪葫芦6份特色优异的瓠瓜种质资源,为进一步利用和创新种质奠定了基础。并提出继续开展瓠瓜种质资源的引进收集、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优异种质的挖掘利用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等建议,为加快推进瓠瓜育种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瓜 种质资源 调查与收集 鉴定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鉴定评价
12
作者 杨文博 秦子钰 +4 位作者 马锦霞 王生轩 王能波 李晶晶 曹言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3-645,共13页
2021—2023年,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办公室对省内128个县(市、区)开展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征集工作,共普查到水稻种植县信息累计120条;征收集到水稻种质资源37份,并对其中33份的田间性状进行了调查鉴... 2021—2023年,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办公室对省内128个县(市、区)开展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征集工作,共普查到水稻种植县信息累计120条;征收集到水稻种质资源37份,并对其中33份的田间性状进行了调查鉴定。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水稻呈现种植区域集中、种植面积增加、地方品种急剧减少的特征。征收集到的水稻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豫北稻区和豫南稻区,大部分分布在海拔50~100 m范围。河南省水稻种质资源中,粳稻多于籼稻,水稻多于陆稻,粘稻多于糯稻,香稻和有色稻分别占总资源数的27.27%和21.21%。资源表型变异丰富,多样性程度高,多表现为株高在100.1~120.0 cm之间,茎秆直立且长度在80.1~100.0 cm之间,叶鞘色和叶片色绿色,叶舌二裂,剑叶和倒二叶为直立型,剑叶长度在25.1~30.0 cm和41.0~45.0 cm之间,剑叶宽度在1.50~1.75 cm之间,穗抽出良好,穗型以中间型为主,穗长在15.1~30.0 cm之间,穗成熟后呈弯曲状,穗部二次枝梗多分枝,籽粒无芒,外颖黄色且有毛。综合表型性状筛选出息县香稻丸1号、三粒寸、菡香一号F11、毛铺软稻、黑香糯、绿米等6份优异水稻种质资源。本研究可为河南省水稻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普查收集 鉴定评价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蒜头果种仁主要脂肪酸成分变异及评价
13
作者 李洪果 王瑞珍 +5 位作者 段润梅 谌红辉 劳庆祥 吕仆 周炳江 孙文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目的】探究天然林中蒜头果种仁主要脂肪酸成分变异规律并筛选优良单株,为建立蒜头果基因库、育种群体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检测97份野生蒜头果种仁含油率、神经酸含量、油酸含量和芥酸含量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 【目的】探究天然林中蒜头果种仁主要脂肪酸成分变异规律并筛选优良单株,为建立蒜头果基因库、育种群体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检测97份野生蒜头果种仁含油率、神经酸含量、油酸含量和芥酸含量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4个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筛选出蒜头果优良单株。【结果】1)蒜头果主要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变异不丰富,97个样本4个经济性状的相对含量均值分别为53.85%、45.64%、30.18%和14.11%;平均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分别为1.43和10.20,含油率指标的选择潜力最大。2)蒜头果种仁含油率与神经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8,P<0.01),与芥酸含量呈极负显著相关(r=-0.44,P<0.01),表明可同时选育高含油率、高神经酸和低芥酸含量的蒜头果优良单株。3)从97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8份高含油率和高神经酸含量的蒜头果优良单株,分别为1、3、4、9、51、77、79和80号,双高单株4个经济性状的相对含量均值分别为62.71%、48.61%、29.45%和12.89%,1和9号同时为低芥酸含量单株。【结论】蒜头果种仁含油率是首选育种目标;可同时选育高含油率、高神经酸和低芥酸含量的蒜头果优良单株;筛选出的8份优良单株可作为建立蒜头果基因库、育种群体和良种选育的关键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 神经酸 经济性状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标记的胡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14
作者 伊六喜 牟英男 +5 位作者 萨如拉 高凤云 周宇 李志伟 邬阳 陈永胜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9-1236,共8页
【目的】评价269份不同地理来源的胡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胡麻种质创新提供依据。【方法】对269份胡麻种质材料进行Hiseq测序开发SNP数据,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机构分析。【结果】获得1.3684 Tb有效序列数据,与胡麻参考基因组平... 【目的】评价269份不同地理来源的胡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胡麻种质创新提供依据。【方法】对269份胡麻种质材料进行Hiseq测序开发SNP数据,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机构分析。【结果】获得1.3684 Tb有效序列数据,与胡麻参考基因组平均比对率为96.32%,碱基GC含量平均值为38.57%。平均测序深度为12.55 X;通过过滤(deep>=4,miss <0.2,MAF> 0.01)检测到1069 106个SNPs,分布在15条染色体上,平均密度为每千碱基2.87个SNP。按花冠形状269份胡麻种质分为漏斗形群体(47)、五角星形群体(117)、碟形群体(93)、轮形群体(12)4个群体。5个地理来源的品种在4个群体中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品种主要集中在漏斗形群体和碟形群体中,中国华北品种主要集中在碟形群体中,欧洲和亚洲品种主要集中在五角星群体中。群体结构分析表明,最佳分群K值为9,LD衰减数值为15 Kb。【结论】胡麻花冠形状与当地的育种目标和胡麻重要农艺性状有一定关联,有利于形态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SN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桃种质资源1年生幼树抗寒性评价
15
作者 李杰 田启航 +5 位作者 王雨 刘国俭 王召元 田振东 常瑞丰 李永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1,共10页
以21个不同抗寒性的1年生桃种质资源幼树为试验材料,进行人工降温处理,通过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统计田间植株成活率、测定低温下生理指标和比较分析植株成活率与抗寒性相关指标的关系,对不同品种间抗寒性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L... 以21个不同抗寒性的1年生桃种质资源幼树为试验材料,进行人工降温处理,通过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统计田间植株成活率、测定低温下生理指标和比较分析植株成活率与抗寒性相关指标的关系,对不同品种间抗寒性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LT50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参试材料的抗寒性强弱进一步进行明确划分。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幼树枝条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AL)升高,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相对较高,且LT50较低,介于-26.65~-17.69℃之间。参试材料在春季田间栽植后,其植株成活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逐渐下降,当温度为-20℃时,以‘中华寿桃’等品种成活率下降尤为显著,均低于50%;当温度降低到-25℃时,‘寒公主’、‘东合1号’和‘珲春’这3个品种成活率介于80%~90%之间,其余品种均低于80%;当温度达到-30℃时,各品种植株成活率均为0。采用系统聚类法,可将21个桃种质资源幼树的抗寒能力依次划分为极强、强、较强、较弱、弱5类:第1类(极强)仅包含‘寒公主’1个品种;第2~5类依次包含3、4、9个和4个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植株成活率与综合评价值(D)、PAL活性、Pro及SS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半致死温度、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21个桃种质资源1年生幼树的抗寒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低温处理后,PAL活性、MDA含量、Pro含量和SS含量与抗寒性密切相关,可作为桃种质资源1年生幼树抗寒性鉴定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早期抗寒性评价 半致死温度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萌芽期耐低温种质资源的筛选
16
作者 韦小敏 徐文龙 +1 位作者 尚建立 周丹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0,共6页
为了探索出一种甜瓜耐低温的高效筛选方法,快速筛选出耐低温甜瓜种质资源并利用,先用7份具有耐低温性差异的甜瓜资源,确定了17℃为甜瓜萌芽期低温筛选的最佳温度;再用17℃对268份甜瓜资源进行鉴定筛选,获得极耐和极不耐低温的资源;最后... 为了探索出一种甜瓜耐低温的高效筛选方法,快速筛选出耐低温甜瓜种质资源并利用,先用7份具有耐低温性差异的甜瓜资源,确定了17℃为甜瓜萌芽期低温筛选的最佳温度;再用17℃对268份甜瓜资源进行鉴定筛选,获得极耐和极不耐低温的资源;最后挑选出极耐低温和不耐低温的甜瓜资源各5份测定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在萌芽期耐低温性较好的甜瓜资源在低温处理下的光合速率也更高。试验选出极耐低温的资源11份,可被直接或间接用于耐低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种质资源 萌芽期 耐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植物表型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杰 谭博阳 +9 位作者 李亚昕 姜鲲鹏 张晶 李艺彤 李婷婷 王帅 魏峭嵘 杨明亮 陈庆山 徐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6,154,共9页
高通量植物表型新技术是攻克种质资源优异性状高通量精准鉴定难题、发掘创制突破性种质资源的关键,该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研究的核心工具,对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系统综述该技术在大豆逆境胁迫监测、生理特性评估、... 高通量植物表型新技术是攻克种质资源优异性状高通量精准鉴定难题、发掘创制突破性种质资源的关键,该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研究的核心工具,对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系统综述该技术在大豆逆境胁迫监测、生理特性评估、产量预测、抗病性筛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整合多种传感器和成像技术,高通量植物表型技术可非破坏性地采集大规模的植物表型数据,显著提高大豆育种效率和基因型筛选精准度,为大豆育种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展望大豆育种中表型评估的未来方向和发展趋势,指出高通量植物表型技术在大豆育种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升海量表型数据处理标准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育种 高通量植物表型技术 种质资源评价 作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18
作者 金萍 蒋礼玲 +1 位作者 侯万伟 黄苗苗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支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资源。青海高原独特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是国家战略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青海高原农作...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支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资源。青海高原独特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是国家战略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青海高原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农作物资源普查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多层次广泛收集、多元化高效利用和多路径政策保障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农作物种质资源 保护利用 发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分析与评价
19
作者 陈秀萍 蒋际谋 +2 位作者 邓朝军 许奇志 苏文炳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3,共12页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重要性状的多样性与相关性,发掘优异资源,以期为创新利用与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福州)收集保存的白肉枇杷为试材,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重要性状的多样性与相关性,发掘优异资源,以期为创新利用与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福州)收集保存的白肉枇杷为试材,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种子数、单粒种子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等10个果实性状进行鉴定,并进行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以及不同来源地差异性分析。【结果】106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10个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3%~34.9%,多样性指数为2.64~2.95。不同来源地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性状存在差异,福建是大果优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主要来源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质量与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肉厚度、种子数、单粒种子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果肉厚度、可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60.9%,体现果实大小性状的重要性。评价发掘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8份,大果的资源3份,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资源9份,高可食率的资源3份,少核的资源2份。【结论】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丰富,发掘出不同类型的优异种质资源2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枇杷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多样性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8份长豇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20
作者 李武 赵付安 +3 位作者 王晓青 肖亚川 黄聪聪 杨晓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8,共6页
为明确长荚豇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以298份长豇豆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5个表型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5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在11.78%~55.85%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6~2.00之间,说明29... 为明确长荚豇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以298份长豇豆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5个表型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5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在11.78%~55.85%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6~2.00之间,说明298份长豇豆类型多样、遗传多样性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所有材料可划分成三大类,其中第Ⅰ大类主要是目前生产上推广的豆荚为浅绿色和翠绿色的品种;第Ⅱ类为矮生直立型和蔓生型2种类型,豆荚多为翠绿、深绿色,种皮主色以红色和黑色为主,大部分种皮无次色分布的一类资源。第Ⅲ类花色主要以黄白、紫红色为主,豆荚多为深绿色和紫红色,部分品种豆荚有次色的一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荚豇豆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