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mine wastes in Zambia:implications for pollution risk and restora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Mutale N.Chileshe Stephen Syampungani +3 位作者 Emma Sandell Festin Mulualem Tigabu Abolfazl Daneshvar Per Christer Odé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283-1293,共11页
Soil characterization is a vital activity to develop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restoration protocols for mine wastelands while insights into the total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estima... Soil characterization is a vital activity to develop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restoration protocols for mine wastelands while insights into the total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estimating the hazards that the metals may pose to the vital roles of soil in the ecosystem.This study addressed the following research questions:(1)To what extent do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vary between mine waste sediments and the nearby forest soil?(2)Are the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high enough to be considered as toxic?and(3)Are heavy metals present in mine waste sediments potential sources of pollution?We hypothesized that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e waste sediments are less favorably for plant establishment and growth while the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are very high,thus restricting the success of revegetation of mine waste lands.Mine waste sediments were sampled following a diagonal transect across tailings dams,overburden dump sites and the local forest soil from the top layer(0-20 cm)using a closed auger.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arsenic,barium,lead,cadmium,cobalt,copper,chromium,nickel,vanadium,and zinc as well as for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The mine waste sediments were dominated by silt whilst the forest soil by sand particles,with significantly high bulk density in the former.Both the forest soil and overburden sediments were acidic than the alkaline tailings dam sediment.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 in mine wasteland substrates but the concentration of Ca and M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ailings dam substrate than the forest soil.The concentrations of available P,K and Na were similar across sites.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were significantly(p<0.01)higher in mine waste sediments than the forest soil;except for cadmium(p=0.213).The order of contamination by heavy metals on the tailings was Cu>Co>Ba>Ni>As>Zn>Pb>Cr>V>Cd,and that on the overburdens was Cu>Co>Ba>Ni>Zn>Cr>Pb>V>As>Cd.The pollution load index(PLI)was nearly twice higher for the tailings dam(8.97)than the overburden(5.84).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copper mine wastes(the tailings dams and overburden waste rock sites)are highly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which,in turn,might pose serious hazards to human health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In addition,poor macro-nutrient availability,substrate compaction and soil acidity(particularly on overburden sites)coupled with toxic level of heavy metals would be the main challenges for successful phytostabilization of copper mine waste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mination factors Overburden material PHYTOSTABILIZATION pollution load index Tailings d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山西省河流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爱花 史明 +3 位作者 刘金涛 惠晓梅 毋晓琴 李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3,共5页
掌握近年山西省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对后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河流污染治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1~2023年山西省地表水国控、省控逐月水质数据,分析全省及主要流域不同水质类型比例和主要污染指标现状,采用Mann-Kendall(M-K)... 掌握近年山西省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对后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河流污染治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1~2023年山西省地表水国控、省控逐月水质数据,分析全省及主要流域不同水质类型比例和主要污染指标现状,采用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和系统聚类法探究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21~2023年全省河流水环境呈改善趋势,优良水体(Ⅰ~Ⅲ类)断面比例显著上升,污染水体(Ⅳ~劣V类)断面比例显著下降;当前全省污染源以农业、生活污染为主,但依然存在工业污染风险,其中,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在4~10月易成为污染指标,而氨氮在每年的11月~次年3月易成为污染指标;六大流域河流水质均有不同程度地好转,但涑水河、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污染水体断面比例依然较高;全省及主要流域3年逐月水质状况主要分为3类,水质较差的一类集中在2021年大部分月份及2022、2023年春夏季个别月份,水质好的一类主要包括2022、2023年大部分月份,春夏季为未来水环境治理需要重点关注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类型变化 污染指标 M-K趋势检验 系统聚类法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市小龙虾中砷和铅的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3
作者 蒋安然 汪阳 +2 位作者 李勇 吴起乐 翟光富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4期50-53,57,共5页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小龙虾中砷(As)和铅(Pb)的污染状况并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分别对小龙虾全虾、肝胰腺以及虾肉样本中As和Pb含量进行检测。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别对小龙虾中As和Pb...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小龙虾中砷(As)和铅(Pb)的污染状况并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分别对小龙虾全虾、肝胰腺以及虾肉样本中As和Pb含量进行检测。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别对小龙虾中As和Pb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评估小龙虾中As和Pb对人体的致癌风险。结果:小龙虾肝胰腺中As超出国家标准限值,超标率为97.5%。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结果显示,全虾中As为轻度污染,肝胰腺中As为重度污染,虾肉中As和所有样本中Pb均为安全等级。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结果显示,肝胰腺中As为轻度污染;全虾、虾肉中As和所有样本中Pb均为安全等级。该地区小龙虾中As和Pb对人体的致癌风险较小。结论:马鞍山市小龙虾中As和Pb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但仍然存在潜在风险,特别是重金属As,应引起关注,通过科学监测,以降低膳食暴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污染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北京万庄金尾矿库及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4
作者 胡凌霄 佟磊 +2 位作者 冯加永 应红梅 林欢 《矿产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针对北京万庄金尾矿库的土壤金属污染现象,对矿区、尾矿库、选矿厂共计182个土壤样品进行测试指标分析,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对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评价,并通过Arc GIS软件对矿区土壤各金属污染元素在空间分布上进行分级绘制。结果显... 针对北京万庄金尾矿库的土壤金属污染现象,对矿区、尾矿库、选矿厂共计182个土壤样品进行测试指标分析,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对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评价,并通过Arc GIS软件对矿区土壤各金属污染元素在空间分布上进行分级绘制。结果显示,研究区污染程度为矿区>尾矿库>选矿厂,矿区污染元素中As、Pb严重超标,近乎22.8%的样品构成重度污染,尾矿库中As元素构成重度污染;其次中度污染的是Cd,研究区范围内普遍存在;而Cu、Zn表现为轻微污染,Cr、Ni几乎无污染。根据污染元素空间分布和污染程度推断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元素由矿区、选矿厂和尾矿库不断向上游500 m和下游2 km范围内迁移,但并未影响生活区。本研究为此金尾矿库金属污染及治理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矿区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元素污染 内梅罗指数法 GIS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Borda组合评价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5
作者 于晓秋 程帅 丁丹丹 《陕西水利》 2025年第3期107-109,共3页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为解决“单指标最高类别法”存在的可能夸大水质恶劣程度、无法体现水质整体状况及无法区分同类别内水质优劣等局限性。采用模糊Borda法对济南市4处地下水水源地的综合污染指数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为解决“单指标最高类别法”存在的可能夸大水质恶劣程度、无法体现水质整体状况及无法区分同类别内水质优劣等局限性。采用模糊Borda法对济南市4处地下水水源地的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评价方法均能够体现水质整体状况,且能区分同类别水质的优劣程度,结果具有一致性。模糊Borda组合法可有效避免权重赋值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具有更高的区分度,在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模糊Borda法 主成分分析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高陵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6
作者 殷宗敏 殷宗奇 何文熹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47-52,共6页
通过分析高陵区土壤中汞(Hg)、砷(As)、镉(Cd)、铬(Cr)、铅(Pb)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等级划分,并进行不同元素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陵区Hg、As、Cd、Pb含量正态分布呈现左偏,Cr含量呈现右偏。各元素含量排序为Cr>Pb&... 通过分析高陵区土壤中汞(Hg)、砷(As)、镉(Cd)、铬(Cr)、铅(Pb)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等级划分,并进行不同元素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陵区Hg、As、Cd、Pb含量正态分布呈现左偏,Cr含量呈现右偏。各元素含量排序为Cr>Pb>As>Cd>Hg。Hg元素存在分布中心,含量由中心向周边递减;As和Cr元素不存在分布中心。Hg分布存在安全和轻污染级,As分布存在安全和轻污染级,Cd分布存在安全、轻污染和中污染级,Cr分布存在安全和轻污染级,Pb分布存在安全、轻污染和中污染级,其中Hg、Cd、Pb的分布特征较相似,在药惠乡部分区域均存在较重污染。Hg与As存在中度负相关,与Cd、Cr存在中度正相关,与Pb存在弱正相关性;As与Cd、Cr均存在弱负相关性;Cd与Cr存在弱正相关,与Pb均存在强正相关性;Cr与Pb存在中度正相关。综上,高陵区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应加强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安全分级 空间分析 相关性 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按效付费指标体系的探讨
7
作者 彭颖 方蔼琳 陈思 《净水技术》 2025年第1期26-32,44,共8页
【目的】为推动污水处理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顺应国家关于建立按效付费机制的政策导向,研究旨在分析全国各城市污水处理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国内相关研究进展,设计科学的绩效考核思路。【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明确了当前污... 【目的】为推动污水处理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顺应国家关于建立按效付费机制的政策导向,研究旨在分析全国各城市污水处理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国内相关研究进展,设计科学的绩效考核思路。【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明确了当前污水处理绩效考核的薄弱环节。随后,设计了一套包含污染物削减量、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等重要指标参数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进一步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可行性,研究收集了全国70余个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数据,并依据所设计的按效付费指标体系进行了大规模试算。【结果】在某污水厂的试算中,发现最差工况下按效付费金额相较于传统的按水量付费金额,差异比例达到了-18.30%,显示出按效付费机制对低效处理的惩罚力度。而在对70余个污水厂的全面试算中,结果显示按效付费机制在激励污水处理企业提升效能方面具有显著潜力。【结论】研究所采用的按效付费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能够为污水处理按效付费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引入这一机制,激励污水处理企业提升处理效率和质量,形成良性竞争氛围,有望推动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向更加科学、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按效付费 绩效考核 指标体系 污染物削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主要水系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
8
作者 邱君景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探究上海地区主要水系水质状况及污染特征,选取上海市地表水水质监测站2020—2023年多个地区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地区主要水系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2020—202... 为探究上海地区主要水系水质状况及污染特征,选取上海市地表水水质监测站2020—2023年多个地区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地区主要水系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2020—2023年上海地区主要水系整体水质良好;从时间上来看,2023年的水质相较于2020—2022年有所改善,呈现更为优良的水生态状态;从空间上来看,浦东新区区域的水质污染相对较为严重。上海地区水系水质主要受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影响较大,结合上海市的城市规划和环保政策,对水环境保护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包括加强污染源控制、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以及推动流域综合治理等。研究结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环境管理策略提供重要参考,也为其他地区水环境质量的评价与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单因子评价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3年资阳市姚市河水质变化特征分析及水质改善措施建议
9
作者 蒋龙川 易蕾 李东仙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5年第4期52-55,共4页
本文通过对2018—2023年资阳市安岳县姚市河水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弄清了河流主要污染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质改善建议,推动了水质的持续改善。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研究了姚市河水质变化规... 本文通过对2018—2023年资阳市安岳县姚市河水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弄清了河流主要污染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质改善建议,推动了水质的持续改善。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研究了姚市河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8—2023年姚市河水环境质量总体呈平稳向好的趋势,主要监测指标呈显著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建议从完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方面对姚市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安岳县姚市河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污染指数法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 水质分析 水质改善措施 姚市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AOT40:An improved ozone exposure index based on the Annual Ozone Spectrum Profile(AO3SP)
10
作者 Evgenios Agathokleous Costas J.Saitanis +3 位作者 Stefanos Agathokleous Chrysanthos Savvides Vicent Calatayud Pierre Sicard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949-1955,共7页
Abstarct In recognition of the rising threats of groundlevel ozone(O_(3))pollution to forests,agricultural crops,and other types of vegetation,accurate and realistic risk assessment is urgently needed.The accumulated ... Abstarct In recognition of the rising threats of groundlevel ozone(O_(3))pollution to forests,agricultural crops,and other types of vegetation,accurate and realistic risk assessment is urgently needed.The accumulated O_(3)exposure over a concentration threshold of 40 nmol mol-1(AOT40)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ric to investigate O3 exposure and its effects on vegetation and to conduct vegetation risk assessment.It is also used by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authorities for deriving critical levels and setting standards to protect vegetation against surface O_(3).However,fixed periods of the growing season are used universally,yet growing seasons vary with latitudes and elevations,and the periods of plant lifespan also differ among annual species.Here,we propose the concept of the Annual O_(3)Spectrum Profile(AO_(3)SP)and apply it to calculate the profile of AOT40 throughout the year(AAOT40SP,Annual AOT40 Spectrum Profile)using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weeks as a shorter window ISO-based accumulated exposure.Using moving time periods of three(for crops)or six(for forests)months,the i so AOT40 behavior throughout the year can be examined as a diagnostic tool for O_(3)risks in the short-or long-term during the lifecycle of local vegetation.From this analysis,AOT40(i so AOT40)that is most representative for 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specific situations can be identified,depending on the exact growing season and lifecycle of the target vegetation.We applied this novel approach to data from five background monitoring stations located at different elevations in Cyprus.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AAOT40SP approach can be used for improved and more realistic assessment of O3 risks to vegetation.The AO_(3)SP approach can also be applied using metrics other than AOT40(exposure-or flux-based),adding a new dimension to the way O_(3)risk to vegetation is ass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pollution AOT40 index Ozone risk assessment Critical levels Vegetation exposure metr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生态城海域填海施工对海洋水质环境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乔建哲 袁嘉欣 +1 位作者 寿幼平 李广楼 《水道港口》 2024年第4期604-611,共8页
通过收集天津生态城所在北部海域围填海实施前后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合2010年—2018年间生态城围填海实施过程,研究围填海施工对于海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津北部海域的近岸海域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在整个填海... 通过收集天津生态城所在北部海域围填海实施前后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合2010年—2018年间生态城围填海实施过程,研究围填海施工对于海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津北部海域的近岸海域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在整个填海周期呈现下降趋势。天津北部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磷酸盐及COD,重金属含量不高;陆源污染物输入是填海前期海域主要的污染物来源,临近海域开发活动造成污染物输入因素不容忽视。围填海将造成海域整体流速降低,且在填海区边角位置,扩散条件随水文条件急剧变化,造成了填海后期海域污染物监测指标离散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填海 海洋环境 天津生态城 数学模型 污染治理 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塑料厂遗留场地重金属与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评价
12
作者 王英刚 王子兴 +2 位作者 吴昊 岳景鹏 唐小涵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375-382,F0002,共9页
以辽宁省某化工塑料厂遗留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场地中0~14.0 m深度土壤重金属与PAHs的污染特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重金属污染水平,采用质量基准法评估PAH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Pb主要分布于0~2.0 m层土壤... 以辽宁省某化工塑料厂遗留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场地中0~14.0 m深度土壤重金属与PAHs的污染特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重金属污染水平,采用质量基准法评估PAH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Pb主要分布于0~2.0 m层土壤,As在各深度土层均有广泛分布,5种高分子量PAHs(BaP、BaA、BbF、InP、DahA)均向深层土壤迁移;单因子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Pb与As在各层土壤均存在重度污染情况,污染分布特征与生产车间空间位置高度关联;质量基准法评价表明,场地东北部和西南部为无生态风险或低生态风险区,高冲车间、聚合车间及周边区域为中到高生态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多环芳烃(PAHs) 污染特征 内梅罗综合指数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通风系统下病房中污染物排放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黄兵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6期827-832,838,共7页
随着传染性疾病的频发,医疗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现有研究表明,通风系统对室内污染物的去除和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至关重要。然而,关于置换通风系统在医疗场景中的具体效果尚未完全明确。通过CFD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置换通风系统... 随着传染性疾病的频发,医疗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现有研究表明,通风系统对室内污染物的去除和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至关重要。然而,关于置换通风系统在医疗场景中的具体效果尚未完全明确。通过CFD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置换通风系统的室内环境特性。研究了不同换气次数、通风方式、辐射墙壁位置情况下,污染物的去除情况。同时,还提出了医护人员吸入指数(IF)的概念,用来评价局部地区医护人员的暴露风险。模拟结果表明,置换通风系统污染物去除指数在0.65~2.0之间,IF值主要在0~12之间,根据研究发现随着换气次数的增加,IF值随之减小,用IF值评估局部地区污染物浓度感染风险更加合适。置换通风系统虽然有较高的换气效率和污染物去除效率,但不能有效避免医护人员与病患之间交叉感染,因此置换通风系统在预防交叉感染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通风系统 CFD 污染物去除指数 污染物吸入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渔业生物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奇龙 夏斌 +3 位作者 隋琪 曲克明 朱琳 李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9,共11页
重金属污染是渤海长期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对渤海海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为了解渤海海域鱼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在该海域采集的渔业生物中随机选取了10种144条鱼类样本,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鱼类肌肉组织中重... 重金属污染是渤海长期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对渤海海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为了解渤海海域鱼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在该海域采集的渔业生物中随机选取了10种144条鱼类样本,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鱼类肌肉组织中重金属Cu、Zn、Pb、Cd、Cr和As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金属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单一重金属和综合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每日摄入量和目标危害系数评估了渤海鱼类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食用安全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渤海鱼类肌肉中重金属Cu、Zn、Pb、Cd、Cr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02±0.680)、(9.697±5.279)、(0.035±0.059)、(0.029±0.035)、(0.093±0.091)和(0.959±0.813)mg/kg。与我国其他海域相比,渤海鱼类重金属含量处于较高水平。鱼类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d和无机As(iAs)为渤海鱼类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细纹狮子鱼(Liparistanakae)受到重金属综合污染的程度最大。食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摄食渤海鱼类带来的重金属每日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所有鱼类样本单一重金属和综合重金属目标危害系数值均<1,表明正常摄食渤海鱼类不会对消费者构成健康风险。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理解渤海渔业生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同时为保障渤海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渤海 渔业生物 污染指数 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垟乡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来源
15
作者 陈星星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378-2382,共5页
以泰顺县凤垟乡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6个种植区域站位点的土壤,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法测定了土壤中Cu、Pb、Cd、Zn、Cr和Ni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稻田土壤的污染程度进行了... 以泰顺县凤垟乡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6个种植区域站位点的土壤,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法测定了土壤中Cu、Pb、Cd、Zn、Cr和Ni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稻田土壤的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Cu、Pb、Cd、Zn、Cr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35、26.75、0.29、57.92、23.92、14.35 mg·kg^(-1)。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后,表明6个站位点均为无污染状态。通过与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比对,所调查的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均小于对应的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重金属污染 土壤环境质量 内梅罗污染指数 地累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铅、镉、砷污染评价及人体健康累积风险评估方法探索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众谋 康帅 +6 位作者 左甜甜 孔德娟 刘月帅 石佳 郑玉光 金红宇 马双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对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铅(Pb)、镉(Cd)、砷(As)的残留量进行测定,探索符合冬虫夏草及相关产品使用特点的污染评价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基于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Pb、Cd、As的残留量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目的:对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铅(Pb)、镉(Cd)、砷(As)的残留量进行测定,探索符合冬虫夏草及相关产品使用特点的污染评价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基于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Pb、Cd、As的残留量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金属污染指数法对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计算重金属日暴露量,分别采用危害指数法和更加精确的靶器官毒性剂量法对Pb、Cd、As联合暴露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累积风险评估。结果:污染评价结果说明,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As的污染应引起关注,不同品种污染程度为冬虫夏草(繁育品)=蛹虫草<冬虫夏草(野生品)<香棒虫草<亚香棒虫草;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对于心血管和神经系统,1批冬虫夏草(野生品)全草中Pb、Cd、As联合暴露产生的累积健康风险需被进一步关注。结论: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重金属污染评价,以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可为中药安全性评价及相关限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重金属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尼梅罗综合指数法 金属污染指数法 靶器官毒性剂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指数模型在美国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华 雷秋良 +6 位作者 杜新忠 赵营 李影 安妙颖 武淑霞 樊秉乾 刘宏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5-973,共9页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长期过量的磷肥投入导致土壤磷素水平增加,进而加大了土壤磷素流失风险,造成农业非点源磷污染,同时这也成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识别和管理农业非点...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长期过量的磷肥投入导致土壤磷素水平增加,进而加大了土壤磷素流失风险,造成农业非点源磷污染,同时这也成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识别和管理农业非点源磷的流失风险关键区,成为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磷指数模型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评估农田磷流失潜力和指导磷管理决策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研究区特点,美国众多学者在各州设立了不同的磷指数指标体系,优化了磷指数的组成因子、计算方法和分级标准。本文对美国各州磷指数模型评价体系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指出了磷指数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方向,以期为我国磷素管理方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指数 非点源污染 磷素迁移 评价体系 流失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亚松 闫玉亭 +3 位作者 朱雅婷 张文龙 赵云鹏 李轶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5,133,共10页
为解析重庆主城区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对2010—2021年政策影响下降雨径流水质的年际变化和降雨径流污染物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量化人口规模、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4种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 为解析重庆主城区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对2010—2021年政策影响下降雨径流水质的年际变化和降雨径流污染物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量化人口规模、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4种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降雨径流水质呈改善趋势,且污染物指标相关性增强,2019年屋面降雨径流水质和2021年路面降雨径流水质均提升到“较清洁与污染”之间,固体悬浮物与COD、NH_(3)-N、TN、TP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屋面降雨径流中相关系数r>0.75,路面降雨径流中相关系数r>0.50;空气治理政策对屋面径流污染改善效果显著,海绵城市和排水系统建设政策的有效实施则对路面径流污染控制效果显著;社会影响因素中技术改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水质改善起主导作用,经济发展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水质改善呈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污染 社会影响因素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LMDI分解模型 重庆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典型重金属的含量分析及评价
19
作者 刘丽南 吴春敏 +3 位作者 王岩 王芳 张亚丽 张春林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1期100-104,共5页
为了解居民经常食用的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市售水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金属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4种水产品中铅含量为0.0008~0.3422 mg·kg^(-1),铬含量为0.0009~0.2053 mg·kg^(-1),镉含量... 为了解居民经常食用的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市售水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金属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4种水产品中铅含量为0.0008~0.3422 mg·kg^(-1),铬含量为0.0009~0.2053 mg·kg^(-1),镉含量为0.0004~0.7682 mg·kg^(-1),汞含量为0.0031~0.1072 mg·kg^(-1),无机砷含量为0.0021~0.0538 mg·kg^(-1),5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安全标准限量;铬和无机砷属于正常水平,铅、镉、汞元素存在轻度污染;双壳贝类中花蛤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重金属 单因子污染指数 金属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肥料品种中砷、铬、铅、镉、汞和铊的含量与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路路 杨一 +3 位作者 房朋 黄河清 朱国梁 师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2-1162,共11页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肥料品种中砷(As)、铬(Cr)、铅(Pb)、镉(Cd)、汞(Hg)和铊(Tl)的含量及污染程度,为了解我国肥料安全现状,减轻重金属环境风险,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方法】本研究中采集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掺混肥料和...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肥料品种中砷(As)、铬(Cr)、铅(Pb)、镉(Cd)、汞(Hg)和铊(Tl)的含量及污染程度,为了解我国肥料安全现状,减轻重金属环境风险,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方法】本研究中采集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掺混肥料和其他肥料共6类17种代表性肥料样品400个。采用GB/T 23349—2020《肥料中砷、镉、铬、铅、汞含量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检测了肥料中As、Cd、Pb、Cr、Hg和Tl 6种重金属的含量,同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所检测的400个样本中共有11个样本出现重金属超标情况,超标率为2.75%。6类肥料中有3类出现超标样品,超标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磷肥、其他肥料和复合肥料;6类重金属中仅Cr未出现超标情况。综合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计算结果显示,6类肥料大类中磷肥达到轻度污染等级,磷肥的6种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处于较高水平,其中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达到1.5,达到轻度污染等级。【结论】依据我国现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8400—2019《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除磷肥外,我国其他肥料总体质量较好,重金属超标率较低,农田施用安全。磷肥、复合肥料和其他肥料中Hg、As和Tl主要来源于生产原料,肥料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原料中重金属的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重金属 含量标准 单因子污染指数 梅内罗综合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