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非农化的空间配置效率与农地损失 被引量:46
1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57,共9页
本文从资源经济学对资源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了一个衡量农地非农化空间配置效率的模型,并对我国1989-2003年间的农地非农化进行检验,发现该期间我国农地非农化在空间配置上存在效率损失,如果将中部地区14.24%和西部地区3.66%的... 本文从资源经济学对资源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了一个衡量农地非农化空间配置效率的模型,并对我国1989-2003年间的农地非农化进行检验,发现该期间我国农地非农化在空间配置上存在效率损失,如果将中部地区14.24%和西部地区3.66%的农地非农化指标转移到东部地区,将能够达到全国农地非农化空间配置的效率最优。然而,上述结论只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原配置的帕累托改善,而不是农地非农化的社会最优配置,因为最优配置还涉及其他方面效率的改善。所以,本文结论进一步指出,在现阶段农地资源存在过度非农化的情况下,对上述指标的调控虽然是必要的,但不是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配置效率 农地非农化 过度性损失 农地损失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农地非农化空间效率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建强 童立里 肖洪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278-281,共4页
在成都市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建设用地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单位建设用地对GDP的贡献额、单位建设用地平均边际产出等指标对成都市1996-2005年农地非农化空间效率效率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农地非农化并没有达... 在成都市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建设用地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单位建设用地对GDP的贡献额、单位建设用地平均边际产出等指标对成都市1996-2005年农地非农化空间效率效率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农地非农化并没有达到空间效率的均衡。因此,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在成都市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可加大对Ⅱ区(双流县、龙泉驿区、郫县、新都区)、Ⅲ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金堂县、温江区、青白江区),尤其是Ⅰ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锦江区)农地非农化的供应量,从而在促进成都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有效保护农地,特别是有限的耕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空间效率差异 C—D生产函数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