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S 辅助的MIMO系统安全鲁棒资源分配算法
1
作者 李国权 刘婷 +2 位作者 刘梦洁 庞宇 林金朝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4-514,共11页
信息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无线通信系统对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的要求更高。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能够通过调整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来重新配置无线传输环境,从而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和频谱效率。然而,无线信... 信息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无线通信系统对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的要求更高。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能够通过调整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来重新配置无线传输环境,从而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和频谱效率。然而,无线信道的开放性使得传输数据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物理层安全(Physical Layer Security,PLS)技术充分利用无线信道的物理特性对传输信息进行加密,是从物理层解决无线通信易受到窃听攻击的重要手段,但其安全性能又受到用户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影响。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高频谱效率需求和用户CSI不完美导致的系统安全性能损失较大的问题,构建了一个存在多个窃听用户的RIS辅助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安全鲁棒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在基站(Base Station,BS)发射功率和RIS相移约束下,针对窃听用户CSI不完美的情况,建立了一个联合优化BS天线功率分配和RIS无源波束成形最大化合法用户保密速率的资源分配模型。随后,提出了一种针对上述多变量耦合的具有无穷多非凸约束的非凸问题求解算法。针对多变量耦合难以求解的问题,利用交替优化方法将原问题转化为了BS发射协方差矩阵优化和RIS相移优化两个子问题,并采用Charnes-Cooper变换、S-Procedure方法和基于惩罚函数的凸差算法分别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完成问题求解。最后通过收敛性和复杂度分析,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存在多窃听用户和窃听信道有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具有更优的合法用户保密速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可重构智能表面 鲁棒资源分配 非完美信道状态信息 保密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时延双模通信资源优化分配算法
2
作者 陈智雄 杨智慧 +1 位作者 窦增 毕彦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408-9416,共9页
基于无线和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的双模通信可以实现二者优势互补,被广泛用于智能计量和电力物联网中。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双模通信系统在新能源低时延业务接入等... 基于无线和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的双模通信可以实现二者优势互补,被广泛用于智能计量和电力物联网中。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双模通信系统在新能源低时延业务接入等应用,提出了一种计及非理想信道估计的OFDM子载波分集组合和功率自适应分配算法。首先建立了以业务数据量、传输功率等为约束,以总时延最小化为目标的功率自适应优化分配模型;接着在分集分组的基础上,利用鲸鱼优化算法和阈值回收进行功率优化分配,实现算法复杂度和性能的折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满足速率等约束条件下,减小传输平均时延和稳定性,为台区设备状态监测等实时业务数据采集提供更高的性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通信 分集组合 低时延 非理想信道估计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通感一体化系统综述
3
作者 冉鑫怡 陈前斌 +3 位作者 徐勇军 左文科 赵耘 陈莉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50,共18页
随着无线通信与雷达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通感一体化(ISAC)通过共享硬件平台与频谱资源,在提升系统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然而,传统ISAC依赖先验模型和专家知识,难以应对动态环境下的实时通信与感知需求。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 随着无线通信与雷达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通感一体化(ISAC)通过共享硬件平台与频谱资源,在提升系统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然而,传统ISAC依赖先验模型和专家知识,难以应对动态环境下的实时通信与感知需求。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新范式,使得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大量数据,实现自适应学习,并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智能决策,进而优化系统性能。为此,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ISAC展开综述。首先,介绍了ISAC原理、系统模型、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类型;其次,阐述了ISAC主要采用的深度学习模型架构;然后,分析了深度学习在ISAC信道估计、信道编码、资源分配、人体检测、目标识别与追踪等典型场景的研究现状;最后,探讨了深度学习驱动的ISAC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未来方向。此外,上述研究对推动6G网络通信感知深度融合、促进智能网络全要素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深度学习 信道估计 信道编码 资源分配 人体检测 目标识别与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CSI预测的轻量化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方法
4
作者 于创宇 徐彦彦 潘少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47,共19页
高效的深度信源信道联合编码(deep joint source-channel coding,DeepJSCC)是实现带宽受限场景下语义通信的关键技术,然而在车联网或无人机等终端资源受限的场景中,现有方法难以适应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高效的深度信源信道联合编码(deep joint source-channel coding,DeepJSCC)是实现带宽受限场景下语义通信的关键技术,然而在车联网或无人机等终端资源受限的场景中,现有方法难以适应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信道的动态变化,且模型庞大难以部署。为此,提出一种轻量化DeepJSCC框架(VxLJSCC)。首先,基于扩展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语义提取网络实现轻量化的高质量语义特征提取;然后,采用MIMO-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预测来解决语义通信系统使用过时CSI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最后,为使语义信息充分适应时变MIMO信道质量,设计了基于信道预测的特征分配与自适应模块,结合语义特征的重要性,为不同特征分配合适的传输信道和时隙,并对特征进行调整,从而提升图像重建的语义精度。实验表明,相较于先进的DeepJSCC-MIMO方法,VxLJSCC在节省最多61.67%模型存储和77.86%计算量的情况下,仍能提供高达2.972 dB的信道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语义通信 信道状态信息 多输入多输出 图像传输 特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利信道的感知通信概率融合系统性能分析
5
作者 许欢 徐大专 鞠美玉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6-455,共10页
本文给出了瑞利衰落信道感知通信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系统模型,提出感知通信一体化概率融合(Probability fusion after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PF‐ISAC)方法,推导出PF‐ISAC信道模型。... 本文给出了瑞利衰落信道感知通信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系统模型,提出感知通信一体化概率融合(Probability fusion after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PF‐ISAC)方法,推导出PF‐ISAC信道模型。从理论上证明,当感知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趋于无穷时,ISAC模型将退化为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场景;当感知SNR趋于零时,ISAC模型将退化为CSI未知的场景。给出了PF‐ISAC系统的互信息与SNR的变化关系,随着SNR的增加,互信息从CSI未知时的信道容量逐渐逼近于理想CSI的容量。本文提出最大后验概率融合(Probability fusion after maximum a posteriori,PF‐MAP)检测方法、最大似然概率融合(Probability fusion after maximum likelihood,PF‐ML)检测方法,并与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估计‐MMSE检测(MMSE‐MMSE)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F‐MAP在中低SNR时与MMSE‐MMSE性能相当,而在高SNR时,PF‐MAP优于MMSE‐MMSE;用熵误差(Entropy error,EE)评价PF‐ISAC系统的误差性能,结果表明MMSE‐MMSE、PF‐MAP、PF‐ML与理论性能极限EE均有较大差距。最后,给出感知和通信两阶段功率分配方案,当总功率给定时,感知和通信两阶段等功率分配,性能接近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衰落信道 概率融合 互信息 信道估计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司鹏搏 李双缘 +1 位作者 刘畅 李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9,共13页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IRS)可以通过大量低成本的无源反射元件巧妙地调整信号反射,从而动态改变无线信道,提高通信性能,目前已成为无线通信研究的焦点。然而,由于IRS的加入,整个通信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系统的动态...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IRS)可以通过大量低成本的无源反射元件巧妙地调整信号反射,从而动态改变无线信道,提高通信性能,目前已成为无线通信研究的焦点。然而,由于IRS的加入,整个通信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系统的动态性也更高,使通信系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与自适应能力,能够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可以很好地应对通信系统中的许多挑战。因此,使用ML解决IRS辅助的通信系统中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基于此,对ML在IRS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概述,从IRS辅助的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别从反射因子的设计与优化、信道处理与建模、资源分配和管理、安全性增强4个方面对ML在IRS系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并讨论了将ML应用在IRS系统中的优势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 IRS) 无线通信 反射因子 信道 资源分配 通信安全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端协同的智能终端高并发接入管理方法
7
作者 文艳 李帅 +3 位作者 刘明林 房牧 文祥宇 李建修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4-753,共10页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终端高并发接入管理问题,文章首先构造基于云边端协同的智能终端高并发接入管理架构,以最大化平均总负载均衡度为目标,构建高并发接入管理优化问题模型。其次,提出基于预分配和动态负载均衡的多尺度高并发接入管理...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终端高并发接入管理问题,文章首先构造基于云边端协同的智能终端高并发接入管理架构,以最大化平均总负载均衡度为目标,构建高并发接入管理优化问题模型。其次,提出基于预分配和动态负载均衡的多尺度高并发接入管理算法,在大尺度下基于边侧队列状态与端侧接入成功率优化终端接入通道预分配,在小尺度下基于动态竞价与负载欠均衡感知优化负载均衡。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优势。所研究内容可以提升高并发终端接入管理能力,有效提高业务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云边端协同 通道预分配 负载均衡 高并发接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水声网络资源分配
8
作者 李梦凡 张育芝 +1 位作者 韩翔 冯晓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2,共10页
在资源受限的水声网络中,使用软频率复用技术和自适应资源分配技术可以提高网络容量和能量效率。然而,水声信道的长传播时延和时变特性导致用于自适应技术的反馈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是时变且过时的。非理想的... 在资源受限的水声网络中,使用软频率复用技术和自适应资源分配技术可以提高网络容量和能量效率。然而,水声信道的长传播时延和时变特性导致用于自适应技术的反馈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是时变且过时的。非理想的反馈CSI会降低自适应系统的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Q网络的资源分配(Multi-agent Deep Q Network 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MADQN-RA)方法。该方法将水声软频率复用网络视为多智能体系统,并使用过时的反馈CSI序列作为系统状态。通过建立有效的奖励表达式,智能体可以跟踪时变时延水声信道的变化特性并做出相应的资源分配决策。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体的决策准确度,同时避免状态空间维度增大时的部分学习成本,结合动态状态长度方法改进了MADQN-RA。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实现的系统性能优于基于其他学习的方法和基于信道预测的方法,且更接近理论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网络 资源分配 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多智能体深度Q网络 动态状态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U和LSTM组合模型的车联网信道分配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磊 王永华 +1 位作者 何一汕 伍文韬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80,共8页
针对车联网中高通信需求和高移动性造成的车对车链路(Vehicle to Vehicle,V2V)间的信道冲突及网络效用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组合模型... 针对车联网中高通信需求和高移动性造成的车对车链路(Vehicle to Vehicle,V2V)间的信道冲突及网络效用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组合模型的车联网信道分配算法。算法以降低V2V链路信道碰撞率和空闲率为目标,将信道分配问题建模为分布式深度强化学习问题,使每条V2V链路作为单个智能体,并通过最大化每回合平均奖励的方式进行集中训练、分布式执行。在训练过程中借助GRU训练周期短和LSTM拟合精度高的组合优势去拟合深度双重Q学习中Q函数,使V2V链路能快速地学习优化信道分配策略,合理地复用车对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链路的信道资源,实现网络效用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与单纯使用GRU或者LSTM网络模型的分配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收敛速度方面加快了5个训练回合,V2V链路间的信道碰撞率和空闲率降低了约27%,平均成功率提升了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IoV) 信道分配 深度双重Q学习 GRU-LSTM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场景无人机自组网部分重叠信道动态分配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博文 郑建 +3 位作者 孙彦景 胡文信 聂同 王晶晶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73-4382,共10页
飞行自组网(FANETs)因具有高机动、自组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场景。在应急场景中,大量用户寻呼请求造成局部流量激增与有限频谱资源之间产生难以协调的矛盾,FANET中面临严重的信道干扰问题,亟需将频谱利用率高的部分重叠信道(P... 飞行自组网(FANETs)因具有高机动、自组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场景。在应急场景中,大量用户寻呼请求造成局部流量激增与有限频谱资源之间产生难以协调的矛盾,FANET中面临严重的信道干扰问题,亟需将频谱利用率高的部分重叠信道(POCs)扩展到应急场景中。然而,POCs的邻信道特性,导致干扰复杂难以刻画。因此,该文研究了FANET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通过几何预测重构时变干扰图和无干扰最小信道间隔矩阵刻画POCs干扰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上界置信区间的POCs动态分配算法(UCB-DAL),通过分布式决策求解近似最优信道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了网络干扰和信道切换次数之间性能折中,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通信网络 无人机自组网 资源分配 部分重叠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智能反射面辅助反向散射通信系统鲁棒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勇军 徐娟 +1 位作者 田秦语 黄崇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86-1995,共10页
为解决传统反向散射通信(BackCom)系统存在通信距离短、系统吞吐量较低和克服信道不确定性能力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智能反射面(RIS)辅助反向散射通信系统鲁棒资源分配算法。考虑功率站最大发射功率约束、... 为解决传统反向散射通信(BackCom)系统存在通信距离短、系统吞吐量较低和克服信道不确定性能力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智能反射面(RIS)辅助反向散射通信系统鲁棒资源分配算法。考虑功率站最大发射功率约束、反射节点的能量中断约束和吞吐量中断约束、反射系数约束、RIS相移约束和信息传输时间约束,建立了系统加权和吞吐量最大化的鲁棒资源分配模型;利用伯恩斯坦不等式、交替优化和半正定松弛方法,将原非凸问题转换成凸优化问题求解,并提出一种基于迭代的鲁棒吞吐量最大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非鲁棒资源分配算法和无RIS资源分配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更高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散射通信 智能反射面 鲁棒资源分配 信道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队论的一种高吞吐量信道分配协议设计
12
作者 陶志勇 张鑫诺 +1 位作者 王诗 高党召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15-2822,共8页
针对复杂多变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难以为次用户高效分配信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吞吐量信道分配协议——TKMA协议。该协议根据主用户(PU)活动、次用户(SU)实时业务需求、信道条件等信息构建用户信道的效用矩阵,在保障PU通信质量的前提下... 针对复杂多变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难以为次用户高效分配信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吞吐量信道分配协议——TKMA协议。该协议根据主用户(PU)活动、次用户(SU)实时业务需求、信道条件等信息构建用户信道的效用矩阵,在保障PU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以SU系统总效用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信道分配,并利用改进Kuhn-Munkras算法结合轮询调度进行求解。为了评估该协议性能,建立了通用的多用户多信道认知无线电系统模型,利用排队理论描述数据包传输过程,并通过马尔可夫稳态求解推导出SU的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提出的化简方法和传统的公平随机分配协议相比,使用TKMA协议在SU系统总的吞吐量、平均时延、平均队长、拒绝率等指标上都取得了更优的结果,证明了所提协议和系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队分析 信道分配协议 认知无线电网络模型 Kuhn-Munkras算法 轮询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有专用安全通道的新型锚位分配模型
13
作者 秦庭荣 何荥杰 +3 位作者 周歆捷 胡逸凡 闫冠祥 阮大骏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船舶在锚地锚泊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以最大孔度优先算法为代表的各类模型均以锚地容量最大化为目标,缺乏对锚地安全性的考虑。为此,以安全优先为原则,提出一种在锚地设有专用安全通道的新型锚位分配模型。该模型包含锚泊圆、锚泊... 船舶在锚地锚泊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以最大孔度优先算法为代表的各类模型均以锚地容量最大化为目标,缺乏对锚地安全性的考虑。为此,以安全优先为原则,提出一种在锚地设有专用安全通道的新型锚位分配模型。该模型包含锚泊圆、锚泊区块和专用安全通道等3部分,能最大限度地兼顾锚地的安全性和利用率。锚地被专用安全通道划分成多个区块,各区块宽度由船长分类算法确定,相邻区块间的航道宽度由专用安全通道宽度算法确定。该模型被应用于大沽口北锚地。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提供兼顾锚地安全性和利用率的锚位分配方案,可满足未来自主航行船舶的自动锚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位分配 专用安全通道 安全优先 自动锚泊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MA增强的D2D系统联合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叔欢 袁伟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1,共8页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技术相结合在实现高效频谱利用率和大规模接入上有着突出的优势。针对现有的NOMA-D2D系统存在的信道分配模式单一和D2D组内功率分配难...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技术相结合在实现高效频谱利用率和大规模接入上有着突出的优势。针对现有的NOMA-D2D系统存在的信道分配模式单一和D2D组内功率分配难以获得最优解的问题,构建了以D2D组和速率为优化目标的联合资源分配算法的方案:首先,在子信道分配上,将问题转换为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对一场景下的D2D组信道分配算法;然后运用基于逐次凸逼近的凸差分(Difference of two Convex functions,DC)编程方法求出接近最优的功率分配值。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多对一场景下信道匹配算法在和速率上明显优于一对一场景下的信道匹配算法,提出的功率分配算法相比起对偶迭代算法更接近最优功率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 设备到设备通信 信道分配算法 功率分配算法 和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密集网络中基于分簇的干扰管理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小涛 谢健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针对超密集网络拓扑结构复杂而导致的干扰愈加严重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干扰图的分簇干扰管理算法。基于干扰关系定义簇权重值并构建干扰图;根据分簇算法将微微基站分簇,设置分簇阈值,避免顶点无限制地加入一个簇内;分簇完成后,根据... 针对超密集网络拓扑结构复杂而导致的干扰愈加严重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干扰图的分簇干扰管理算法。基于干扰关系定义簇权重值并构建干扰图;根据分簇算法将微微基站分簇,设置分簇阈值,避免顶点无限制地加入一个簇内;分簇完成后,根据用户数据速率值的大小依次为用户分配信道,结合功率分配算法,减轻簇内干扰。仿真结果显示,与不分簇的算法比,所提算法可以减少微微基站之间的干扰,同时,结合能效函数辅助的功率分配迭代算法可以得到更高的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密集网络 干扰图 干扰权重值 信道分配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建模的多层星地融合数据分配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宇杰 曹越 +1 位作者 陈诺 孙智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83,共14页
为了解决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面临的星地链路切换效率低、数据分配不均、数据传输中断率高等问题,针对多层卫星架构的星地融合数据传输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建模的多层星地融合数据分配策略。该策略考虑星地距离、自由空间路径损失、... 为了解决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面临的星地链路切换效率低、数据分配不均、数据传输中断率高等问题,针对多层卫星架构的星地融合数据传输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建模的多层星地融合数据分配策略。该策略考虑星地距离、自由空间路径损失、信道增益、剩余服务时间等因素,基于香农信道容量理论,构建信道模型感知的低地球轨道卫星服务能力量化模型,从而生成数据分配策略。考虑数据传输中断风险,依托数据交互历史信息,通过可靠性确认机制动态调整数据分配策略,以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实现中断避免的星地链路无缝切换。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投递率、平均投递时延与中断率方面均优于其他基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数据分配策略 信道建模 无缝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通信中的资源分配及部署位置联合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先玉 陈勇 +1 位作者 张余 杨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7-924,共8页
为提升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模式无人机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性能,首先,以提升用户的公平性为系统方案设计指标,将包括子信道分配、调制模式选择、功率分配等通信资源和无人机位置联合建模为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问题;进一步,利用... 为提升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模式无人机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性能,首先,以提升用户的公平性为系统方案设计指标,将包括子信道分配、调制模式选择、功率分配等通信资源和无人机位置联合建模为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问题;进一步,利用迭代优化的方式解决变量耦合性及非凸性等问题,将最大-最小问题转换为两个子问题:子信道分配和调制方式选择联合优化、无人机位置和子信道功率联合优化;然后,通过适当变换将子信道分配和调制方式选择联合优化建模为0-1线性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而无人机位置和子信道功率联合优化建模为凸优化问题求解;最后,进行实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联合优化算法相比基本方案可有效提升网络用户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正交频分多址 子信道分配 功率控制 调制模式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信道信息融合方法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伟 周伟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8-903,共6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成的物联网中,受并行通信的干扰,导致多信道信息融合效果差、时延高、信息传送能耗大。为此,提出了针对物联网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信道信息融合方法。通过树型拓扑结构合理分配物联网中传感路由节点信道,抑制并行传...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成的物联网中,受并行通信的干扰,导致多信道信息融合效果差、时延高、信息传送能耗大。为此,提出了针对物联网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信道信息融合方法。通过树型拓扑结构合理分配物联网中传感路由节点信道,抑制并行传感通信的干扰。根据信息熵理论,获取各传感信道信息之间的距离差,采用欧氏距离得出各信息单元的距离熵,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出各传感信息单元属性与融合的权重,按照线性加权算法融合各部分的信息,完成多信道信息融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多信道信息融合时延和信息传送能耗始终低于0.69 s和59 J,证明所提方法在传感网络多信道信息融合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传感信息融合时延,减小传感信息传送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多信道信息融合 物联网 信道分配 网络节点 距离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支特征映射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闵锋 况永刚 +1 位作者 郝琳琳 彭伟明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3-1555,共13页
由于遥感图像具有背景复杂、目标较小且密集、尺度连续变化大等特点,通用目标检测器难以较好地适应,导致检测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基于YOLOv5s模型,提出一种多分支特征映射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利用结构重参数化技术设计一... 由于遥感图像具有背景复杂、目标较小且密集、尺度连续变化大等特点,通用目标检测器难以较好地适应,导致检测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基于YOLOv5s模型,提出一种多分支特征映射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利用结构重参数化技术设计一种结合门控通道转换的RepVGG模块,采用其串联结构替换原主干网络的C3模块,聚合全局上下文信息,增强特征表达和特征提取能力;其次,使用自适应指数加权池化方法以及逆过程重构特征融合网络的采样方式,最大化地保留特征信息,改善较小目标的检测效果;最后,引入EIoU和Focal Loss组合作为模型的损失函数,优化预测框的回归速率以及难易样本的损失权重分配,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在DIOR和NWPU VHR-10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92.2%、92.5%,较YOLOv5s分别提高了3.5个百分点、5.6个百分点,达到了更好的检测效果,同时实时性也满足实际场景下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结构重参数化 门控通道转换 采样方式 损失权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p持续的移动自组网信道接入和资源分配算法
20
作者 秦鑫彤 宋政育 +3 位作者 侯天为 王飞越 孙昕 黎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3-868,共6页
针对基于p持续的移动自组网(MANET)信道接入和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具有低复杂度的自适应信道接入和资源分配算法。首先,考虑到自组网无中心分布式组网特点,以每个节点的信道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优化问题;其次将该问题建模为马尔可... 针对基于p持续的移动自组网(MANET)信道接入和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具有低复杂度的自适应信道接入和资源分配算法。首先,考虑到自组网无中心分布式组网特点,以每个节点的信道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优化问题;其次将该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定义状态、动作和奖励函数;最后基于策略梯度训练网络参数,联合优化竞争概率、优先级增长因子以及通信节点数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显著提高p-持续载波侦听多址接入(CSMA)协议的性能,与固定竞争概率和p值预定义的方案相比,所提算法的信道利用率提高了45%和17%;此外,当节点数量小于35时,所提算法优于固定接入节点数量的方案。同时,在节点数据包到达率较高时,所提算法可以充分利用信道,减少时隙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组网 载波侦听多址接入 深度强化学习 信道利用率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