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可用带宽的高精度测量算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星成 何莉 余顺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2,共5页
精确的网络带宽测量对于许多Internet应用和协议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网络可用带宽测量算法IGI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在准确性和跟踪可用带宽变化的能力等方面和原来算法相比有很大的改善.另外,针对PTR算法测量结果... 精确的网络带宽测量对于许多Internet应用和协议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网络可用带宽测量算法IGI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在准确性和跟踪可用带宽变化的能力等方面和原来算法相比有很大的改善.另外,针对PTR算法测量结果不稳定以及在网络路径的瓶颈链路的利用率较高时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提出改进算法.实验表明,改进的PTR算法在测量时间以及测量负载增加量不大的情况下,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使得测量结果更平稳,并且能很好地跟随网络路径可用带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可用带宽 分组对 主动测量 探测间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应用需求的网络路径可用带宽测量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吕绍和 蔡志平 +1 位作者 殷建平 赵文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93-1798,共6页
报文对间隔及报文单向延迟的变化可以反映报文发送速率与可用带宽的大小关系,根据这个规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需求的网络路径可用带宽测量策略COPP.COPP发送多组发送速率不断增大的报文对序列,并从每组序列中求出所有成为转换点的... 报文对间隔及报文单向延迟的变化可以反映报文发送速率与可用带宽的大小关系,根据这个规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需求的网络路径可用带宽测量策略COPP.COPP发送多组发送速率不断增大的报文对序列,并从每组序列中求出所有成为转换点的报文对,然后根据这些报文对所受干扰的不同程度赋以它们不同的权重,从而得到路径可用带宽.COPP可根据具体应用不同的带宽需求动态决定测量范围,仿真实验研究了测量中探测报文大小的选择,并通过与Pathload等其它带宽测量方法的比较验证了COPP具有低开销、高精度、平稳性好且对网络状态变化敏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测量 可用带宽 报文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探测器自主健康管理需求及其软件架构 被引量:5
3
作者 何熊文 郭坚 +3 位作者 李玉庆 詹盼盼 顾明 朱剑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65-2073,共9页
由于深空探测器距离远,要求具有很强的自主健康管理能力.目前大多数深空探测器自主健康管理功能为型号特定、缺乏统一的健康管理方法及软件架构,难以实现星载自主健康管理软件的通用化.针对此问题,本文对深空探测器自主健康管理需求进... 由于深空探测器距离远,要求具有很强的自主健康管理能力.目前大多数深空探测器自主健康管理功能为型号特定、缺乏统一的健康管理方法及软件架构,难以实现星载自主健康管理软件的通用化.针对此问题,本文对深空探测器自主健康管理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包应用标准和航天器接口业务标准的自主健康管理方法,设计了分层的通用软件架构.本文对架构中与健康管理相关的在轨监视业务构件、事件报告业务构件、事件动作业务构件等3个核心构件进行了详细设计,并进一步说明了架构在原理样机中的应用验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器 自主健康管理 包应用标准 航天器接口业务 软件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高效的可用带宽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俊 张大方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239-2242,2290,共5页
现有基于包对的可用带宽测量方法测量工具输出的常常不稳定,其原因是现有工具无法预测测量方差.本文通过建模和实验,提出了一种可用带宽测量方差估算公式,建立了一种可信,高效的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可用带宽测量 包对模型 建模 测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透视的研究和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夏阳 朱卫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33-134,175,共3页
网络透视是一新兴网络课题,旨在通过端到端的方法得到链联级的性能特性,比如:丢包率和平均延迟等。所得到的信息对进一步认识网络的动态性质极有帮助,并且将指导人们从事下一代网络的开发与研究。该文将简要论述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以期... 网络透视是一新兴网络课题,旨在通过端到端的方法得到链联级的性能特性,比如:丢包率和平均延迟等。所得到的信息对进一步认识网络的动态性质极有帮助,并且将指导人们从事下一代网络的开发与研究。该文将简要论述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以期促进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对此方面的研究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透视 端对端 探测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路径可用带宽的有效测量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吕绍和 殷建平 +1 位作者 蔡志平 赵文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针对网络路径可用带宽的精确测量问题,结合报文对与自拥塞原则提出了一种路径可用带宽测量新方法COPP(Chirp of Packet Paris),其基本思想是以一组发送速率不断增大的报文对序列为探测报文,通过发现所有转换带宽并根据相应转换点所受干... 针对网络路径可用带宽的精确测量问题,结合报文对与自拥塞原则提出了一种路径可用带宽测量新方法COPP(Chirp of Packet Paris),其基本思想是以一组发送速率不断增大的报文对序列为探测报文,通过发现所有转换带宽并根据相应转换点所受干扰程度赋予转换带宽不同的权重,加权平均的结果即为测量结果.分析并给出了报文对是否为转换点的判断规则及对不同类型转换点赋予不同权重的加权过程,讨论了不同阈值对测量的影响.在多种背景流条件下与其他方法的比较表明:COPP以较低开销得到了较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测量 可用带宽 报文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信息熵特征的气液二相流流型识别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云龙 张学清 何强勇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2-35,共4页
为研究垂直上升管中的气液二相流的流型,利用自制的多电导探针的测量系统采集了4种典型流型的电导波动信息。根据小波包变换能将电导波动信号按任意时频分辨率分解到不同频段的特性,对其进行了3层小波包分解后并计算了各个频段的信息熵... 为研究垂直上升管中的气液二相流的流型,利用自制的多电导探针的测量系统采集了4种典型流型的电导波动信息。根据小波包变换能将电导波动信号按任意时频分辨率分解到不同频段的特性,对其进行了3层小波包分解后并计算了各个频段的信息熵特征向量,并作为特征参数输入到E lm an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实现了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流型的智能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准确地识别出4种流型,且提取特征比较方便,从而为流型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分解 电导探针 ELMAN神经网络 信息熵 流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分子含时波包动力学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芳 刘瑞琼 丁俊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9-412,共4页
利用含时量子波包方法计算得到了Li_2分子的光电子能谱,并运用波包动力学理论对含有不同参量的光电子能谱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通过分析文中的直观图像,研究了波包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泵浦-探测脉冲的延迟时间对光电子能谱的形状有... 利用含时量子波包方法计算得到了Li_2分子的光电子能谱,并运用波包动力学理论对含有不同参量的光电子能谱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通过分析文中的直观图像,研究了波包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泵浦-探测脉冲的延迟时间对光电子能谱的形状有重要的影响;在较短延迟时间下,能谱独特的四峰现象是由光诱导势的产生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时波包 光电子能谱 泵浦-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组重传时延的操作系统探测新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永 刘克胜 陆余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98-100,共3页
指出现有操作系统远程探测技术中的不足之处,结合TCP协议原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报文重传时延的探测技术。同时在分析具体实例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探测的特定算法。
关键词 分组重传时延 操作系统 远程探测 TCP重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M可用带宽测量中包行为影响分析
10
作者 刘震宇 曾彬 +1 位作者 张玫 黎文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0,共5页
PGM(Probe Gap Model)可用带宽测量方法中探测包对间隔容易受到路径上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行为特性等因素的干扰,从而造成对可用带宽的高估或低估.结合理论推导和实验分析,定量分析这些干扰因素对探测包对间隔行为特性的影响,观察这些因... PGM(Probe Gap Model)可用带宽测量方法中探测包对间隔容易受到路径上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行为特性等因素的干扰,从而造成对可用带宽的高估或低估.结合理论推导和实验分析,定量分析这些干扰因素对探测包对间隔行为特性的影响,观察这些因素与测量结果精度之间的关联规律,分析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为PGM测量工具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带宽 PGM 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可用带宽测量算法IGI的实现和改进
11
作者 刘星成 莫其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2-436,共5页
详细讨论了IGI可用带宽测量算法及其实现,并针对该算法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可用带宽测量算法.通过大量的网络测量试验并与MRTG测量结果比较后发现,改进的可用带宽测量算法能快速测量网络的可用带宽,测量准确性更高,稳定性有很大改善,能... 详细讨论了IGI可用带宽测量算法及其实现,并针对该算法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可用带宽测量算法.通过大量的网络测量试验并与MRTG测量结果比较后发现,改进的可用带宽测量算法能快速测量网络的可用带宽,测量准确性更高,稳定性有很大改善,能快速反映可用带宽的变化,增强了跟踪带宽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带宽 瓶颈带宽 包对 带宽测量 主动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发背景流的可控速率反馈模式算法
12
作者 尹祎 吴卫东 邢苏珍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9-91,95,共4页
在复杂的网络应用中,对数据包进行有效传输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网络拥塞状况,提高网络承载能力。从考虑网络背景流突发现象产生的特点出发,将数据包与探针的传输进行联系,做到在传输数据包的同时传输探针,通过探针发送的个数调节传输速率... 在复杂的网络应用中,对数据包进行有效传输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网络拥塞状况,提高网络承载能力。从考虑网络背景流突发现象产生的特点出发,将数据包与探针的传输进行联系,做到在传输数据包的同时传输探针,通过探针发送的个数调节传输速率,并通过探针的返回值确定数据包的发送信息。由于测量的探针匹配了数据包的发送,因此可以对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返回值进行观测,从而了解网络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避免 探针分组 传输速率 背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间编码的机会路由转发节点集选择算法
13
作者 韩红喜 何加铭 +1 位作者 樊玲慧 冯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7期27-32,共6页
针对流间网络编码与机会路由结合时编码机会与转发节点数目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流间网络编码的机会路由转发节点集选择算法FNSA。采用发送可变长报文探测包的方法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包成功发送概率,定量分析链路数据成功传输概率、... 针对流间网络编码与机会路由结合时编码机会与转发节点数目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流间网络编码的机会路由转发节点集选择算法FNSA。采用发送可变长报文探测包的方法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包成功发送概率,定量分析链路数据成功传输概率、传输次数和转发节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确立最佳转发节点数目,选取最佳转发节点集。将该算法应用于编码感知机会路由协议CAOR,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定长探测包时(α=0),网络吞吐量性能有约5%的提升;采用可变长报文探测包时(α=0.1),网络吞吐量性能有约9%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流间网络编码 机会路由 可变长探测包 数据包成功传输概率 节点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多跳D2D网络中转发探测路由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越 陈萍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45,52,共5页
针对毫米波(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提出可靠的多跳转发探测包(reliable multi-hop relay probing packet,RMRP)策略,进而构建毫米波D2D路由。转发探测包是建立源节点连通目的节点间的多跳路由的基础。利用从转发节点所接收到的微... 针对毫米波(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提出可靠的多跳转发探测包(reliable multi-hop relay probing packet,RMRP)策略,进而构建毫米波D2D路由。转发探测包是建立源节点连通目的节点间的多跳路由的基础。利用从转发节点所接收到的微米波段信号强度估计毫米波信噪比大于阈值的概率,再利用此概率择优选择转发节点,进而最大化从源节点至目的节点路径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RMRP策略提高了吞吐量,并控制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D2D通信 多跳转发 转发探测包 信噪比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时测量的端到端路径性能检测
15
作者 范霖 范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9-132,共4页
网络路径的端到端性能直接决定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质量,网络路径性能的测量是网络运营和SLA(ServiceLevelAgreement)验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描述端到端路径性能检测的一般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延时差平稳系数和绝对平稳系数作为测... 网络路径的端到端性能直接决定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质量,网络路径性能的测量是网络运营和SLA(ServiceLevelAgreement)验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描述端到端路径性能检测的一般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延时差平稳系数和绝对平稳系数作为测量检测网络路径性能的几个评价指标,作为已有的测量标准化工作的补充和利用网络测量进行端到端性能管理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到端性能 延时测量 数据包探测 评价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线/无线Ad Hoc混合网络的路径带宽测量
16
作者 李伟平 张磊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7期81-84,88,共5页
Ad Hoc Probe是目前测量无线网络路径带宽的主要方法,由于发送探测分组数目固定,当负载较轻时,仅需要几组探测报文就能够获得正确的样本,所以限制了无线Ad Hoc网络的动态性。针对Ad Hoc Probe算法的不足,提出了AdHoc TP算法,一次发送三... Ad Hoc Probe是目前测量无线网络路径带宽的主要方法,由于发送探测分组数目固定,当负载较轻时,仅需要几组探测报文就能够获得正确的样本,所以限制了无线Ad Hoc网络的动态性。针对Ad Hoc Probe算法的不足,提出了AdHoc TP算法,一次发送三个报文,组成两个报文对,通过比较两个报文对的时间间隔和最小时延和提高样本的过滤速度,从而使测量速度更快。Qual Net仿真的结果表明,Ad Hoc TP算法能够正确地测量出有线/无线Ad Hoc混合网络的带宽,而且测量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对 路径带宽 AD HOC网络 AD HOC pro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时钟同步精度的探测包队列估计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海艳 苏滢滢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6期38-41,共4页
IEEE 1588精密时钟同步协议在测量和控制网络中使用广泛,但是在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和背景流量下,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延迟和抖动现象,因此造成主从时钟之间同步性能下降,为解决该技术瓶颈,在IEEE1588协议延迟请求机制的基础上... IEEE 1588精密时钟同步协议在测量和控制网络中使用广泛,但是在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和背景流量下,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延迟和抖动现象,因此造成主从时钟之间同步性能下降,为解决该技术瓶颈,在IEEE1588协议延迟请求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增加探测包队列的方法对时延抖动进行判别和估计,减小时钟同步的误差。通过OPNET Modeler网络仿真系统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在局域网仿真环境下从时钟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延时抖动现象对主从时钟同步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时间同步协议 时间同步 包延时 探测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泵浦-探测激光场中NaI解离和电离的场依赖
18
作者 郭玮 陈晓芳 路兴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4-74,共11页
利用含时波包方法计算了NaI的基态、激发态和NaI+离子基态的态布居数,全面研究且定量分析了泵浦和探测激光参数对非绝热NaI分子激发、解离和电离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泵浦激光是分子激发和解离的唯一影响因素,而电离则受泵浦激光和探... 利用含时波包方法计算了NaI的基态、激发态和NaI+离子基态的态布居数,全面研究且定量分析了泵浦和探测激光参数对非绝热NaI分子激发、解离和电离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泵浦激光是分子激发和解离的唯一影响因素,而电离则受泵浦激光和探测激光的共同影响。解离和电离过程相互竞争和共存。弱场强、短波长、窄脉宽和长延时的激光场有利于解离,反之则有利于电离。通过调整激光脉冲的形式,可以控制激发、解离和电离选择。研究结果对分子光谱学具有重要价值,也有助于在实验上实现光学分子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泵浦-探测激光场 解离几率 电离几率 态布居 含时波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