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解性有机质疏水性馏分的四环素络合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万洁婷 唐剑锋 +1 位作者 杜妙柔 耿春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38-4249,共12页
四环素属于两性化合物,含有显弱酸性的酚羟基和烯醇式羟基和显弱碱性的二甲氨基,因此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疏水性和亲水性,可能会影响它与四环素的络合能力.本文采用两种固相萃取柱对生活垃圾生物炭的DOM进行萃取分馏,得到以下4个馏分:... 四环素属于两性化合物,含有显弱酸性的酚羟基和烯醇式羟基和显弱碱性的二甲氨基,因此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疏水性和亲水性,可能会影响它与四环素的络合能力.本文采用两种固相萃取柱对生活垃圾生物炭的DOM进行萃取分馏,得到以下4个馏分:疏水酸性组分(HOA)、疏水中性组分(HON)、疏水碱性组分(HOB)和亲水性组分(HIS).紫外光谱数据表明HON和HOB以疏水性组分为主,芳香化程度较高,它们的SUVA_(254)、SUVA_(260)分别为6.22—9.90、5.76—9.44 L·mg^(−1)·m^(−1);而HIS则以亲水性组分为主,其SUVA_(254)和SUVA_(260)均为0.46 L·mg^(−1)·m^(−1).DOM分馏增加了HOB和HON的荧光值,显著降低了HIS的荧光值,但是并没有影响微生物源腐殖质C1(80.7%—84.6%)和陆源类腐殖质C2(15.4%—19.3%)在各馏分中的分布.DOM和3个馏分(HON、HOB和HIS)的吸收光谱随着四环素浓度增大而升高,Stern-Volmer方程中的k_(q)值(0.90×10^(12)—3.89×10^(12)L·mol^(−1)·s^(−1))远远大于最大散射碰撞猝灭常数(2×10^(10)L·mol^(−1)·s^(−1)),因此属于静态猝灭.四环素与DOM的络合反应主要发生在微生物源腐殖质(C1)上,而陆源类腐殖质(C2)因为相对含量低而不呈现明显的络合作用.HONC1与TC因结合位点少(n=1.22)而导致结合不稳定(lgK_(b)=5.43),HON-C2与TC则因结合位点多(n=2.06)而引起结合很稳定(lgK_(b)=8.47);DOM-C1、HOB-C1和HOB-C2的结合位点数和结合稳定性处于HON-C1和HON-C2之间.DOM因存在疏水性和亲水性组分对四环素的结合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影响了四环素在环境中的生态毒性和迁移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生物炭 固相萃取与分馏 荧光猝灭 三维荧光光谱 同步光谱 四环素 结合位点 方程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Cu^2+与肌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马静 郑学仿 +3 位作者 唐乾 杨彦杰 孙霞 高大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及圆二色(CD)谱研究了Cu2+与肌红蛋白(Mb)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Cu2+使Mb的紫外吸收增强,峰位蓝移,说明Cu2+与Mb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Mb的特征荧光峰猝灭,且随着温度升高猝灭常数Ksv降低,表明Cu2... 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及圆二色(CD)谱研究了Cu2+与肌红蛋白(Mb)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Cu2+使Mb的紫外吸收增强,峰位蓝移,说明Cu2+与Mb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Mb的特征荧光峰猝灭,且随着温度升高猝灭常数Ksv降低,表明Cu2+对Mb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由van′tHoff方程计算出ΔH和ΔS分别为-11.60kJ/mol和33.77J.(mol·K)-1,得出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力;并依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给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2.56nm.同步荧光光谱表明,Cu2+对Mb的构象产生影响,使色氨酸残基的疏水性下降.CD光谱测得加入Cu2+后,二级结构发生改变,使α-螺旋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丹参素-牛血清白蛋白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曦 寇自农 +1 位作者 石羽佳 朱靖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447,共4页
采用紫外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丹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特性。体系的紫外光谱显示,丹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生成新的复合物,同步荧光光谱则表明,丹参素对BSA存在荧光增强效应。随着丹参素浓度的增加,... 采用紫外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丹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特性。体系的紫外光谱显示,丹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生成新的复合物,同步荧光光谱则表明,丹参素对BSA存在荧光增强效应。随着丹参素浓度的增加,Δλ=15 nm时体系荧光强度明显增强,最大发射波长为285 nm,且不随浓度增加而发生变化。Δλ=60 nm时发射光谱出现蓝移,体系荧光强度无明显增强,说明丹参素的加入改变了BSA酪氨酸残基附近的微环境,BSA腔内疏水环境的极性增大,肽链的伸展程度可能有所增加。该文首次以体系的同步荧光光谱为源数据对小分子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参数进行计算。求得25、35、45℃时丹参素与BSA体系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43×106、1.25×106、5.00×105 L/mol;热力学参数ΔH=-10.28 kJ/mol,ΔS>0,表明丹参素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静电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荧光光谱法 丹参素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食用植物油的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秀丽 黄飞 +3 位作者 陈嘉聪 赵智峰 陈清清 奉夏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64-67,72,共5页
选取特级初榨橄榄油、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玉米油8种植物油脂共52个样品,采用分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其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同步荧光光谱图上,不同的植物油品种的特征吸收峰... 选取特级初榨橄榄油、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玉米油8种植物油脂共52个样品,采用分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其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同步荧光光谱图上,不同的植物油品种的特征吸收峰在出峰数目、出峰位置和强度上均有一定的差异;而三维荧光光谱具有"指纹性",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其谱图的差别也体现的更为明显和直观,可为植物油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型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分子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的多组分农药残留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玉田 崔立超 +1 位作者 王冬生 李艳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85-2088,共4页
多组分农药残留物的荧光检测中。由于组分间结构与化学性质相似,导致荧光光谱相互重叠,常规荧光光谱法难以同时进行测量。利用同步一导数荧光光谱法对西维因与克百威这2种常用农药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并试验了pH值对两者荧光特性... 多组分农药残留物的荧光检测中。由于组分间结构与化学性质相似,导致荧光光谱相互重叠,常规荧光光谱法难以同时进行测量。利用同步一导数荧光光谱法对西维因与克百威这2种常用农药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并试验了pH值对两者荧光特性的影响。在pH为7.8的条件下,选择Δλ=60nm,在250~450nm的波长范围内对两者混合溶液进行了同步荧光光谱扫描,并做一阶导数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同步导数荧光光谱完全得到了分离,消除了彼此间的干扰,能够对两者的混合溶液进行同时测定。西维因与克百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3~1.156μg·ml^-1与0.025~1.042μg·mL^-1,检出限分别为0.013μg·mL^-1与0.025μg·mL^-1,回收率分别为98%~104%与96%~103%;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 同步-导数荧光光谱 多组分检测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苄啶的同步增敏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志龙 颜承农 +2 位作者 梅平 付丽 张华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1,共3页
用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和β-环糊精(β-CD)存在时甲氧苄啶的荧光光谱性质,发现CTMAB和β-CD分别对甲氧苄啶有荧光增敏作用,在7.926×10-8~2.378×10-6mol·L-1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甲氧苄啶... 用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和β-环糊精(β-CD)存在时甲氧苄啶的荧光光谱性质,发现CTMAB和β-CD分别对甲氧苄啶有荧光增敏作用,在7.926×10-8~2.378×10-6mol·L-1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甲氧苄啶的浓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回收率为99%~100%,建立了在溶液中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测定甲氧苄啶含量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苄啶 同步荧光光谱 增敏作用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TLD的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含量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快速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赵进辉 袁海超 +2 位作者 刘木华 肖海斌 洪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2-1016,共5页
应用三维同步荧光光谱法结合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APTLD)来建立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含量的定量测定模型,以实现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含量的快速测定。首先分析了莱克多巴胺的荧光光谱产生机理和样本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其次对猪肉提取... 应用三维同步荧光光谱法结合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APTLD)来建立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含量的定量测定模型,以实现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含量的快速测定。首先分析了莱克多巴胺的荧光光谱产生机理和样本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其次对猪肉提取液中的莱克多巴胺荧光的浓度猝灭现象进行了分析;然后应用核一致诊断法确定了APTLD的三线性分解组分数为2,并建立了猪肉提取液中莱克多巴胺的相对荧光峰值强度与训练样本中莱克多巴胺的相对荧光峰值强度之间的标定曲线,用于待测样本中的相对荧光峰值强度的校正;最后,建立了基于APTLD的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含量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猪肉样本中莱克多巴胺与背景之间的同步荧光光谱严重重叠的问题,省去了一些烦琐的"化学分离"过程,模型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86 3和0.496 6 mg·L^(-1),达到了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含量快速定量测定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 三维同步荧光光谱 莱克多巴胺 猪肉 ALTERNATING PENALTY trilinear DECOMPOSITION (APT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浮游植物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唐晓静 张前前 +3 位作者 类淑河 苏荣国 祝陈坚 王修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6-559,共4页
测量了东海五种常见浮游植物在3个温度(25,20,15℃)、3个光照(7000,4100,1100 Lx)下的不同生长期的同步扫描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多项式平滑和归一化处理,考察了同种藻的光谱相似性,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确立了其标准谱。分析结果表明,中肋... 测量了东海五种常见浮游植物在3个温度(25,20,15℃)、3个光照(7000,4100,1100 Lx)下的不同生长期的同步扫描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多项式平滑和归一化处理,考察了同种藻的光谱相似性,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确立了其标准谱。分析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a,Sk)、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Is)、岛国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idica,Pl)的特征光谱相似度高,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和裸甲藻(Gymnodiniumstein)的光谱相似度稍差。实验所用的硅藻中肋骨条藻与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裸甲藻的标准光谱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同步荧光光谱 主成分分析 特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三维同步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纯 谢心 +3 位作者 赵金辰 杜家蒙 陈国庆 朱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应用英国Edinburgh公司FLS920P荧光光谱仪,实验测定了六味地黄丸组分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等六味中药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并提取荧光特征参数,发现六味中药均为荧光物质,谱图线形各不相同,具有指纹特性,且与药理... 应用英国Edinburgh公司FLS920P荧光光谱仪,实验测定了六味地黄丸组分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等六味中药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并提取荧光特征参数,发现六味中药均为荧光物质,谱图线形各不相同,具有指纹特性,且与药理相吻合。进一步,实验测定六味地黄丸的标准水煎剂及非标准水煎剂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发现两者差异明显,可用于区分不同组方的中成药水煎剂。实验与理论均表明:将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与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荧光光谱技术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多组分复杂混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中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本文的工作为建立完整信息中药材指纹图谱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可靠的方法,也可为中成药的品质鉴别和成分分析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三维同步 荧光光谱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多环芳烃混合溶液二维荧光相关谱解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长宏 赵美蓉 +2 位作者 杨仁杰 朱文碧 董桂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9-453,共5页
多环芳烃为优先控制污染物,但是由于其含量很低,多组分多环芳烃荧光峰相互重叠,所以常规荧光光谱法无法对其荧光峰进行有效解析。采用二维荧光相关分析方法对三种多环芳烃,蒽、菲和芘的混合溶液进行荧光峰解析。根据研究目标,按照三种... 多环芳烃为优先控制污染物,但是由于其含量很低,多组分多环芳烃荧光峰相互重叠,所以常规荧光光谱法无法对其荧光峰进行有效解析。采用二维荧光相关分析方法对三种多环芳烃,蒽、菲和芘的混合溶液进行荧光峰解析。根据研究目标,按照三种多环芳烃浓度比的不同配制了三种混合物体系,共27个样本,每种体系的三种溶液浓度彼此间按规律递增和递减。在此基础上,以浓度为外扰,构建了各体系的同步和异步二维荧光相关谱。同步谱中,在425,402,381,373,365,393及347nm处产生自相关峰。以未被覆盖的菲在347nm处荧光峰为线索,通过其与各波长处荧光交叉峰的正负,判断出了402,381,425和452nm处荧光峰源于混合溶液中的蒽;373与393nm处荧光峰源于混合溶液中的芘;365,356及347nm处荧光峰源于混合溶液中的菲。通过异步谱解析出菲的385nm处荧光峰,证明了异步谱比同步谱具有更好的光谱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维荧光相关方法对光谱严重重叠的多组分多环芳烃的解析是可行的,并具有一定的优势,可推广到对环境中其他污染物质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二维荧光相关 同步谱 异步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道琴 冯素玲 崔凤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8-922,共5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常规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甘草酸二铵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及三维荧光光谱探讨了甘草酸二铵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荧光光谱表明,甘草酸二铵对牛血清白蛋白具有荧...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常规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甘草酸二铵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及三维荧光光谱探讨了甘草酸二铵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荧光光谱表明,甘草酸二铵对牛血清白蛋白具有荧光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的荧光猝灭数据和紫外示差图谱证实,甘草酸二铵对BSA的荧光猝灭为动态猝灭过程。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甘草酸二铵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时,其给体-受体间的最近距离(r=2.28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05);研究了常温下几种金属离子对该相互作用体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样品的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宋继梅 王凌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3-805,共3页
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是同时扫描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而获得的荧光光谱 ,具有图谱简单、窄化、光谱重叠少、干扰小等优点。通过分析大量油气的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 ,提出不同性质油气的荧光光谱特征。将此技术应用于钻井岩屑分析可以判... 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是同时扫描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而获得的荧光光谱 ,具有图谱简单、窄化、光谱重叠少、干扰小等优点。通过分析大量油气的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 ,提出不同性质油气的荧光光谱特征。将此技术应用于钻井岩屑分析可以判断油气的属性 ,用于地下水样和地表土壤样分析 ,可以判断下伏的含油气性 ,为钻井提供有利靶区。事实证明 ,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的指正是一致的 ,可以用简单、快捷的同步荧光光谱分析代替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样品 固定波长 同步荧光光谱特征 有机地球化学 光谱分析 地球化学勘探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建 邱宇 于道永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80-1483,共4页
采用表面张力、电导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恒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CMC时的样品用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测定的十... 采用表面张力、电导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恒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CMC时的样品用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测定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第一临界胶束浓度和第二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48和6.90 mmol/L,与传统的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的测定结果一致。验证了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表面活性剂CMC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同步荧光光谱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分子存在形态及结构变化的同步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培慧 郑志雯 +1 位作者 蔡继业 刘应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4-326,329,共4页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技术 ,在波长差Δλ为 30nm和 80nm下对胰岛素的同步荧光光谱特征进行研究 ,发现胰岛素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同步荧光光谱随浓度改变而发生变化 ,该变化与胰岛素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以及浓度淬灭作用有关。当在还原...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技术 ,在波长差Δλ为 30nm和 80nm下对胰岛素的同步荧光光谱特征进行研究 ,发现胰岛素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同步荧光光谱随浓度改变而发生变化 ,该变化与胰岛素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以及浓度淬灭作用有关。当在还原剂二硫苏糖醇作用下 ,胰岛素的同步荧光峰强度和位置均发生明显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分子 形态 结构变化 同步荧光光谱 酪氨酸 色氨酸 氨基酸残基 去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粉-三聚氰胺的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成方 李雷 +3 位作者 张枫 王道光 刘诚 刘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6,201,共5页
为了研究奶粉、三聚氰胺、奶粉-三聚氰胺混合水溶液的稳态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特征,采用280nm的激励光照射奶粉-水溶液时,能发射峰值位于330nm的荧光。利用恒波长同步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该混合溶液的光谱特性,分别改变不同的波长差Δ... 为了研究奶粉、三聚氰胺、奶粉-三聚氰胺混合水溶液的稳态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特征,采用280nm的激励光照射奶粉-水溶液时,能发射峰值位于330nm的荧光。利用恒波长同步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该混合溶液的光谱特性,分别改变不同的波长差Δλ,当Δλ=60nm时,同步荧光强度达到最大;混合溶液中奶粉的浓度改变时,其同步荧光强度和浓度间满足线性关系。同时得到了奶粉和三聚氰胺混合溶液的同步荧光光谱,当Δλ=38nm时,奶粉同步荧光峰位位于283nm,三聚氰胺位于319nm,奶粉-三聚氰胺混合溶液中两个峰位均存在。结果表明,利用同步荧光分析技术可以较好地检验出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该研究能为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的物质特性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三聚氰胺的含量检测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同步荧光光谱 奶粉 三聚氰胺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鸭肉中四环素残留含量的同步荧光光谱快速测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进辉 袁海超 +3 位作者 刘木华 肖海斌 洪茜 徐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50-3054,共5页
四环素在NaOH存在的条件下能降解生成具有强荧光特性的异四环素,应用同步荧光光谱结合小波去噪、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鸭肉中四环素残留含量的预测模型,可实现鸭肉中四环素残留含量的快速测定和提高预测模型的精... 四环素在NaOH存在的条件下能降解生成具有强荧光特性的异四环素,应用同步荧光光谱结合小波去噪、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鸭肉中四环素残留含量的预测模型,可实现鸭肉中四环素残留含量的快速测定和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首先应用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确定检测鸭肉中四环素含量的最佳波长差Δλ为70nm;然后对同步荧光光谱进行db6小波的2层分解的小波去噪及去噪后的光谱归一化处理,并利用PSO筛选出了6个荧光特征波长;最后应用PSO优化SVR模型参数(c,g),进而对在PSO筛选的特征波长光谱条件下建立的PSO-SVR,PLS,PCR模型以及在全光谱条件下建立的PSO-SVR模型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以在PSO筛选的特征波长光谱条件下建立的PSO-SVR模型预测能力更强,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和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52 0和17.6mg·kg-1。说明PSO能够有效提取鸭肉中残留四环素所对应的荧光特征波长,且PSO-SVR预测模型能满足鸭肉中残留四环素的快速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荧光光谱 粒子群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小波去噪 四环素 鸭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大分子单体稳定印迹牛血清白蛋白 被引量:3
17
作者 钱立伟 李季 +2 位作者 宋文琦 胡小玲 管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92-2100,共9页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板蛋白质,聚(丙烯酸羟乙酯-乙烯基咪唑-1-(烯丙基乙酯)-3-乙烯基咪唑氯)[P(HEA-co-VIM-co-[AVIM]Cl)]为大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通过氧化还原引发聚合法制备了蛋白质印迹水凝胶.圆二色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P(H...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板蛋白质,聚(丙烯酸羟乙酯-乙烯基咪唑-1-(烯丙基乙酯)-3-乙烯基咪唑氯)[P(HEA-co-VIM-co-[AVIM]Cl)]为大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通过氧化还原引发聚合法制备了蛋白质印迹水凝胶.圆二色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P(HEA-co-VIM-co-[AVIM]Cl)能够较好地维持牛血清白蛋白结构稳定性,而相同质量的HEA,VIM和氯化1-(烯丙基乙酯)-3-乙烯基咪唑([AVIM]Cl)的混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结构破坏严重.选择性吸附和竞争吸附的结果表明,用P(HEA-co-VIM-co-[AVIM]Cl)制备的印迹水凝胶比用HEA,VIM和[AVIM]Cl制备的印迹水凝胶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和识别能力.在制备过程中维持模板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得到具有高识别能力和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采用大分子单体印迹蛋白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蛋白质在印迹过程中的结构容易变性的缺点,对蛋白质印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蛋白质印迹 蛋白质结构稳定 圆二色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光诱导血浆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共振能量转移及能量再吸收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葛立新 高淑梅 吕思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00-1504,共5页
利用三维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血浆溶液在紫外光波段的同步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血浆蛋白的主要的激发峰主要有三个,分别在257nm、274nm和280nm附近,同步荧光光谱峰值大小随着血浆的浓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通过改变Δλ值... 利用三维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血浆溶液在紫外光波段的同步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血浆蛋白的主要的激发峰主要有三个,分别在257nm、274nm和280nm附近,同步荧光光谱峰值大小随着血浆的浓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通过改变Δλ值而获得的同步荧光光谱,表明血浆存在三个同步荧光峰,其Δλ值分别为90nm、72nm和44nm,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表明血浆的各个内源荧光团之间存在着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以及二次光吸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紫外同步荧光光谱 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的荧光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方惠敏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3-85,91,共4页
荧光光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植物油中含有各种荧光成分,对食用油中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葵花仁油、花生油的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图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图谱的特征,可以区分... 荧光光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植物油中含有各种荧光成分,对食用油中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葵花仁油、花生油的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图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图谱的特征,可以区分植物油的品种,可用于植物油的鉴别和质量监控,该法提供了一种油定性分析的方法,同时也扩展了荧光法在食用油鉴别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同步荧光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样品的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文东 王春艳 +1 位作者 高居伟 郑荣儿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可变角同步荧光法(VASF)是在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种特殊形式的荧光光谱,在用于光谱相互重叠的多种组分的同时分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中基于实验得到的原油样品三维荧光光谱数据EEM(excitation-emission ... 可变角同步荧光法(VASF)是在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种特殊形式的荧光光谱,在用于光谱相互重叠的多种组分的同时分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中基于实验得到的原油样品三维荧光光谱数据EEM(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引入二维三次卷积插值,通过Matlab软件实现了对所选扫描路径中各数据点的荧光强度值的获取,编写了用于模拟所选扫描路径下的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VASFS(Variable-angle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um)的VAS-FS程序。此程序为三维荧光光谱和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的获取和分析提供了1种模拟方法,也为可变角荧光分析中最优扫描路径的选取提供了1种快捷、方便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 最优扫描路径 二维三次卷积插值 原油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