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冷媒水管网控制策略模拟分析
1
作者 舒星宇 彭诗曼 +3 位作者 周炫 马军 徐新华 谢军龙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为了深入理解船舶冷媒水管网系统在更多运行条件下的性能以及控制策略的特性,基于在FloMASTER中搭建的冷媒水管网数值模型,进行了末端变流量PID控制策略及泵支路压差旁通PID控制策略的模拟分析。对末端变流量控制策略进行模拟,结果表明... 为了深入理解船舶冷媒水管网系统在更多运行条件下的性能以及控制策略的特性,基于在FloMASTER中搭建的冷媒水管网数值模型,进行了末端变流量PID控制策略及泵支路压差旁通PID控制策略的模拟分析。对末端变流量控制策略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末端变流量PID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控制末端的按需流量。多末端同时调节时,阀门控制会产生干涉现象,但各末端流量仍能很好控制。泵支路压差旁通控制策略模拟结果表明这种策略在维持系统流量和压差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研究结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冷媒水管网 变流量控制 压差旁通控制 控制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源VRF空调系统冬季运行部分负荷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闫俐君 张旭 +1 位作者 赵德印 武佳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利用土壤源VRF空调系统实验台,对冬季制热工况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单位面积小时功耗、机组性能系数、系统性能系数随部分负荷率(PLR)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冬季制热工况下部分负荷率主要集中在40%-70%范围内,单位面积小时功耗随部分负... 利用土壤源VRF空调系统实验台,对冬季制热工况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单位面积小时功耗、机组性能系数、系统性能系数随部分负荷率(PLR)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冬季制热工况下部分负荷率主要集中在40%-70%范围内,单位面积小时功耗随部分负荷率呈下凹曲线分布,机组性能系数和系统性能系数随部分负荷率变化存在呈上凸趋势的性能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vrf空调系统 部分负荷率 冬季运行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源VRF空调系统冬季运行特性实验研究
3
作者 郑晓薇 张旭 +1 位作者 赵德印 罗仲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4,共6页
以土壤源VRF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源VRF实验台对其冬季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在不同开机率时,小时制热量、小时耗功量、机组COP随部分负荷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时制热量与小时耗功量随开机率的升高基本呈现增大趋势,... 以土壤源VRF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源VRF实验台对其冬季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在不同开机率时,小时制热量、小时耗功量、机组COP随部分负荷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时制热量与小时耗功量随开机率的升高基本呈现增大趋势,且耗功量对开机率的变化更为敏感;不论室内机的开启率为何值,小时制热量随部分负荷率的增大而增大,小时耗功量、机组COP随部分负荷率的增加呈现下凹、上凸的变化趋势,即土壤源VRF空调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条件下具有较为良好的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vrf空调系统 开机率 部分负荷率 冬季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外换热器可变流路设计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陶骙 邵艳坡 +5 位作者 吴恒 晏刚 肖芳斌 陈磊 黎顺全 李健锋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47,共9页
为了确定制冷与制热模式下换热器的最优流路,建立了空调室外机的蒸发器/冷凝器仿真模型,并将换热器仿真模型耦合入系统仿真中,分析了不同流路对系统换热量及系统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换热器在制冷与制热模式下所对应的最优流路。结果表明,... 为了确定制冷与制热模式下换热器的最优流路,建立了空调室外机的蒸发器/冷凝器仿真模型,并将换热器仿真模型耦合入系统仿真中,分析了不同流路对系统换热量及系统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换热器在制冷与制热模式下所对应的最优流路。结果表明,当分路数在5~20范围内变化时,在制冷模式下整机能力及性能随着分路数增大而减小,在制热模式下整机能力及性能随着分路数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制冷模式下的优选分路数为5~7路,制热模式下的优选分路数为14~16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向阀与电磁阀设计了制冷/制热模式下室外机运行分路数为7路/14路的可变流路方案,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各测试工况下能效均有提升且全年能源消耗能效(APF)提高5.4%,超低温为-15℃时制热量提升6.0%,性能提升2.8%。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换热器设计优化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换热器 最佳流路 系统能效 可变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联式热泵空调用电子膨胀阀进出口流向控制对节流噪声影响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朱天杰 詹飞龙 +4 位作者 周绍华 丁国良 崔国栋 刁洪福 王海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8,96,共9页
多联机热泵空调用电子膨胀阀因具有进出口管相互垂直的结构特性,使制冷剂具有以垂直阀针轴线方向和以平行阀针轴线方向进入电子膨胀阀两种流向形式,制冷剂在这两种流向型式下节流时产生的节流噪声具有明显差异,需要明确进出口流向控制... 多联机热泵空调用电子膨胀阀因具有进出口管相互垂直的结构特性,使制冷剂具有以垂直阀针轴线方向和以平行阀针轴线方向进入电子膨胀阀两种流向形式,制冷剂在这两种流向型式下节流时产生的节流噪声具有明显差异,需要明确进出口流向控制对节流噪声的影响。设计并搭建了可对流经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进行状态调控和流型观测且可对节流噪声的声压级进行测量的实验装置,获得了不同制冷剂流量和干度工况下制冷剂流向对节流噪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制冷剂从与阀针轴线方向垂直的进口管流入时,节流噪声主要表现为制冷剂节流空化时产生的空泡溃灭噪声,声压级范围较低;制冷剂从与阀针轴线方向平行的进口管流入时,节流噪声表现为空泡溃灭与阀针振动相互耦合的噪声,声压级范围较高;在实验中这两种流向下节流噪声的声压级范围分别为47.1~57.1 dB及61.9~67.7 dB。通过对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向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制冷剂始终从与阀针轴线方向平行的进口管流入电子膨胀阀,可降低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噪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机 电子膨胀阀 节流噪声 制冷剂流向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变制冷剂流量制冷循环实验台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志皋 陶乐仁 +2 位作者 陶宏 王永红 黄理浩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72,30,共5页
由于VRF空调的制冷剂流量、质量流量的变化范围比较大,调节特性难以把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小型变制冷剂流量循环实验平台的建立,可以对压缩机容量、电子膨胀阀开度、冷却水与冷冻水的温度和流量等进行独立的调节,研究了变频空调... 由于VRF空调的制冷剂流量、质量流量的变化范围比较大,调节特性难以把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小型变制冷剂流量循环实验平台的建立,可以对压缩机容量、电子膨胀阀开度、冷却水与冷冻水的温度和流量等进行独立的调节,研究了变频空调的基本参数。管路中加装流动显示段,观察流动状态的变化。实验平台占用空间小且易移动,制冷循环容量小且可变,实验环境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f 变制冷剂 独立 流动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流型振荡诱发制冷循环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陶宏 陶乐仁 +1 位作者 郑志皋 张李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3,共6页
研究利用变制冷剂流量制冷循环的实验平台结合流动显示方法发现:1)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气液两相流流型存在过热蒸汽流和雾状流两种型式,二者之间存在一个转变过渡区域,此时,两种流型闪动交替出现,回气温度随机性波动;2)膨胀阀出口(即蒸... 研究利用变制冷剂流量制冷循环的实验平台结合流动显示方法发现:1)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气液两相流流型存在过热蒸汽流和雾状流两种型式,二者之间存在一个转变过渡区域,此时,两种流型闪动交替出现,回气温度随机性波动;2)膨胀阀出口(即蒸发器入口)的制冷剂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存在液-气分相流、泡-气分相流两种型式,二者之间也存在一个转变过渡区,此时两种流型交替出现,制冷循环周期性振荡,蒸发温度、回气温度、排气温度等参数周期性波动;且振荡周期随着制冷循环制冷剂流量的增大而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制冷循环 不稳定性 气液两相流 流动可视化/流动显示 变制冷剂流量/变容量/变频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流量多蒸发器制冷系统仿真通用快速算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祝用华 晋欣桥 +2 位作者 傅思劼 方兴 杜志敏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83,共8页
针对目前变流量制冷系统仿真算法设计研究不多以及通用性不足,提出一种物理意义明确且通用的迭代算法(简称为ALG-I)及其变种算法(简称为ALG-II)。对迭代变量的选择,迭代判据的确定给出了操作准则和方法。对算法流程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详... 针对目前变流量制冷系统仿真算法设计研究不多以及通用性不足,提出一种物理意义明确且通用的迭代算法(简称为ALG-I)及其变种算法(简称为ALG-II)。对迭代变量的选择,迭代判据的确定给出了操作准则和方法。对算法流程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ALG-I与ALG-II具有相似特性但需要的仿真时间不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适用于任意数目蒸发器的变流量制冷系统仿真,且仿真时间未随蒸发器个数增大而急剧增加,表明算法具有与蒸发器个数无关的通用特性。从控制分析需要快速响应的要求来看,对于一拖一系统,ALG-II比ALG-I有优势,而对于一拖多系统,ALG-I则比ALG-II有优势。最后,系统对连续变化的控制变量(包括膨胀阀开度及压缩机转速)的合理响应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用于VRF系统的能耗与控制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系统 变制冷剂流量 仿真 通用算法 控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统计的办公建筑多联机行为调节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德印 张旭 钟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5-921,共7页
以开机率表征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行为调节特性,对上海某办公建筑做了制冷制热共1年的数据调研.数据统计发现制热期间最大开机率仅为60%左右,制热能耗随开机率增大基本呈线性变化,统计区间样本数据能耗极差最大值为0.4左右.制冷能耗随开... 以开机率表征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行为调节特性,对上海某办公建筑做了制冷制热共1年的数据调研.数据统计发现制热期间最大开机率仅为60%左右,制热能耗随开机率增大基本呈线性变化,统计区间样本数据能耗极差最大值为0.4左右.制冷能耗随开机率增大呈先缓后陡的指数变化增大趋势,对应极差最大值为0.55左右.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Parzen窗法进一步分析了能耗随开机率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系统在制热期间发生有效行为调节的概率为0.54,制冷期间发生有效行为调节的概率为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建筑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vrf) 行为调节 开机率(OUR) 数据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江宇 黄溢 +1 位作者 葛天舒 王如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88-194,共7页
提出一种由固体除湿热泵(DESICA)和变频多联机(VRV)组成的新型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系统(JDVS),为验证其实际舒适和节能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DESICA是一台新型固体除湿热泵,其原理是用涂覆固体除湿材料的除湿换热器替代传统热泵中的蒸发器... 提出一种由固体除湿热泵(DESICA)和变频多联机(VRV)组成的新型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系统(JDVS),为验证其实际舒适和节能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DESICA是一台新型固体除湿热泵,其原理是用涂覆固体除湿材料的除湿换热器替代传统热泵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并通过四通阀实现系统的连续运行。在JDVS中,DESICA负责处理潜热负荷和部分显热负荷,剩余的显热负荷由VRV处理。因此,对比目前普遍采用的全热交换器(HRV)和VRV所组成的传统热湿独立控制空调系统(JHVS),在上海冬夏季工况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新型JDVS系统相比JHVS系统,在满足设定温度的同时,能将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50%左右。同时,在夏季和冬季工况下,JDVS系统比传统JHVS系统分别节能17.2%和9.3%。因而,新型JDVS兼具节能和舒适特点,拥有广阔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湿独立控制 空气源热泵 吸附 再生 除湿 增湿 变频多联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空调热水器最佳制冷剂充注量的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海峰 张守兵 +3 位作者 原惠惠 孙亚娟 李玉夺 董闪闪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1,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节流储液器,该装置可以自动调节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使得多功能空调热水器能够在多种模式下稳定运行。依据于COP最大的原则,通过实验确定了多功能空调热水器在夏天单独制冷和制冷兼制热水两种模式下制冷剂的最佳充...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节流储液器,该装置可以自动调节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使得多功能空调热水器能够在多种模式下稳定运行。依据于COP最大的原则,通过实验确定了多功能空调热水器在夏天单独制冷和制冷兼制热水两种模式下制冷剂的最佳充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装置在室外环境温度为32±1℃时,夏季单独制冷、制冷兼制热水两种模式下的最佳充注量分别为6.5 kg、7.5 kg,相应的最大COP分别为3.80、5.88。当制冷剂充注量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系统的节流阀,能够使系统的COP接近于制冷剂最佳充注量所能达到的效果。另外,考察了最佳充注量下节流阀开度对COP、过冷度及过热度的影响,当制冷剂充注量相同,制冷兼制热水模式的COP和制冷量与单独制冷模式的相比,前者更大些。实验结果显示了双节流储液器对制冷剂循环量具有调节作用,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制冷剂流量系统 节流阀 能效比 双节流储液器 热泵热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系统变容量智能控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明锋 杨昭 +3 位作者 陈爱强 张娜 赵松松 刘兴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8,33,共6页
为了提高变容量调节制冷系统过热度的控制精度,建立简单易行的过热度控制方法,在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传统PID控制策略的过热度智能控制策略。并以某恒温恒湿冷库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所提过热度控制策略的实际控制效果,并... 为了提高变容量调节制冷系统过热度的控制精度,建立简单易行的过热度控制方法,在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传统PID控制策略的过热度智能控制策略。并以某恒温恒湿冷库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所提过热度控制策略的实际控制效果,并与热力膨胀阀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智能控制策略较传统PID控制策略动态响应快,超调量小,振荡时间短;压缩机频率变化作为干扰量提前输入,有利于过热度的稳定;采用智能控制策略对过热度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热力膨胀阀,冷库降温时间缩短3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制冷剂流量系统 过热度智能控制策略 PID控制 冷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元分析用于多联式空调系统传感器故障检测和诊断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弘韬 陈焕新 +3 位作者 李冠男 申利梅 李绍斌 胡文举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1,共6页
作为多元数据分析方法之一,主元分析(PCA)被广泛运用于诊断制冷空调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本文首先结合热平衡原理以及多联机运行的控制逻辑,筛选系统中常用的18个传感器变量,建立多联机(VRF)传感器的故障分析(FDD)模型。然后结合主元分析... 作为多元数据分析方法之一,主元分析(PCA)被广泛运用于诊断制冷空调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本文首先结合热平衡原理以及多联机运行的控制逻辑,筛选系统中常用的18个传感器变量,建立多联机(VRF)传感器的故障分析(FDD)模型。然后结合主元分析的算法原理,给出以Q统计量和Q贡献率为检验标准的传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流程。利用实测数据验证工作,引入不同类型和程度的传感器故障,分析得到不同故障条件下的故障检测和诊断特性。结果表明:总体上,主元分析应用于多联机传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过程是可靠的。具体特征表现为: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在不同故障类型及程度条件下,故障检测效果差异明显;在小偏差故障条件下,基于主元分析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的故障检测效率较低,并且针对个别传感器而言,其整体故障检测效率偏低。鉴于故障诊断是基于故障检测的结果,因此上述故障检测方法在FDD过程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元分析 故障检测及诊断 Q统计量 Q贡献率 传感器 多联式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注量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袁朝阳 陶乐仁 +1 位作者 虞中旸 谷志攀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78,共6页
本文通过实验比较了热泵热水器在不同制冷剂充注量下的制热性能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特性,定量研究了电子膨胀阀调节方式对制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阀开度16%和定过热度10℃工况下的最佳充注量均为1.1 kg,相应的最佳整体制热性能COP_a... 本文通过实验比较了热泵热水器在不同制冷剂充注量下的制热性能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特性,定量研究了电子膨胀阀调节方式对制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阀开度16%和定过热度10℃工况下的最佳充注量均为1.1 kg,相应的最佳整体制热性能COP_a分别为3.05和3.68;过大的充注量降低了制热性能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范围;与阀开度调节相比,过热度调节可避免吸气带液的发生;在最佳充注量下,对比阀开度和过热度两种电子膨胀阀调节方式得出,后者制热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变制冷剂质量流量 制热性能 电子膨胀阀 过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区域对多联机空调能效标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焕新 曾宇柯 +4 位作者 成建宏 邵双全 张建强 陈进 张梦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4,共7页
随着多联机系统的发展与普及,对多联机产品能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目前,我国多联机3种主要能效评价指标(SEER、HSPF和IPLV(C))均与环境温度的发生小时数有关,本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结合国际现行多联机能效标准的发展,分析... 随着多联机系统的发展与普及,对多联机产品能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目前,我国多联机3种主要能效评价指标(SEER、HSPF和IPLV(C))均与环境温度的发生小时数有关,本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结合国际现行多联机能效标准的发展,分析不同气候区域对多联机空调能效标准指标的影响。通过分区进行能效评价是多联机能效标准研究的一个新思路,从理论与实验的角度研究标准分区或不分区的利弊,共同推动产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机系统 能效标准 气候区域 节能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冷(热)变频多联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模拟和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越铭 吴静怡 盐地纯夫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40-1045,共6页
为评价该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特征,在已开发的嵌入建筑能耗动态模拟软件EnergyPlus中的制冷模式仿真模块的基础上,开发了水冷(热)VRF系统的制热模式能耗计算模块。在简化的典型商业建筑模型基础上,与已有的常见的空调系统作了全年能耗仿... 为评价该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特征,在已开发的嵌入建筑能耗动态模拟软件EnergyPlus中的制冷模式仿真模块的基础上,开发了水冷(热)VRF系统的制热模式能耗计算模块。在简化的典型商业建筑模型基础上,与已有的常见的空调系统作了全年能耗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在该文的算例中,水冷(热)VRF系统与中央空调系统相比,在上海冬季耗能较大的气候条件下,全年能耗接近;在广州冬季耗能较小的气候条件下,全年可节能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冷(热)变频多联空调 能耗仿真 EnergyPl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多联机气液分离器插反故障诊断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佳慧 刘江岩 +3 位作者 李绍斌 胡文举 李炅 陈焕新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8,共7页
本文将决策树算法应用于多联机气分插反故障诊断中,搭建了多联机实验平台采集数据,根据专家知识及数据变化模型验证选取了建模的特征变量,采用决策树C5.0算法构建气分插反故障诊断模型,进一步对由模型分类规则生成的最优变量即过冷器的E... 本文将决策树算法应用于多联机气分插反故障诊断中,搭建了多联机实验平台采集数据,根据专家知识及数据变化模型验证选取了建模的特征变量,采用决策树C5.0算法构建气分插反故障诊断模型,进一步对由模型分类规则生成的最优变量即过冷器的EEV(电子膨胀阀)进行深入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将决策树算法应用于多联机气分插反故障诊断的方法,准确率为96%,此诊断方法能满足多联机故障诊断实际运用的需要,并可及时处理多联机发生气分插反故障时,系统过热度降低,从而保证多联机系统的制冷效果和能效比,可通过增大过冷器EEV开度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算法 故障诊断 气分插反 过冷器EEV 多联式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度振荡对变制冷剂流量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虞中旸 陶乐仁 +1 位作者 王超 沈冰洁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0-85,共6页
在变制冷剂流量制冷循环中,通常控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尽可能小来提高蒸发器换热面积的利用率,但过热度过低会诱发制冷系统的振荡。本文分别对变制冷剂流量制冷系统在过热度振荡段和过热度稳定段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压缩机容... 在变制冷剂流量制冷循环中,通常控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尽可能小来提高蒸发器换热面积的利用率,但过热度过低会诱发制冷系统的振荡。本文分别对变制冷剂流量制冷系统在过热度振荡段和过热度稳定段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压缩机容积效率和等熵压缩效率的振荡幅度和振荡周期变化相似;(2)随着过热度的增大,系统制冷量和COP先缓慢减小。当过热度大于最小稳定过热度后,制冷量和COP的减小幅度变大;(3)当过热度增大时,压缩机容积效率在0-4 K范围内先大幅减小,后逐渐增加,在4-6 K时又逐渐减小,其在制冷量对应的最小稳定过热度附近具有最大值;(4)当系统过热度达到最小稳定过热度时,系统各项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压缩机排气温度与过热度几乎呈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排气温度与过热度的关系,将系统控制在最小稳定过热度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制冷剂流量 过热度 振荡 系统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SVR模型在多联机功耗预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昱瑾 陈焕新 刘江岩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61,共9页
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在多联机系统功耗预测稳定性和精度上存在不足,本文引入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SVR预测模型的惩罚系数C和核参数γ进行最优求解,来改善模型预测性能。在制冷剂充注量为95. 75%工况下,对多联机组进行运行实验,并对... 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在多联机系统功耗预测稳定性和精度上存在不足,本文引入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SVR预测模型的惩罚系数C和核参数γ进行最优求解,来改善模型预测性能。在制冷剂充注量为95. 75%工况下,对多联机组进行运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PSO算法建立PSO-SVR模型,对多联机功耗进行预测,并与SVR模型的预测结果和理论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VR、PSO-SVR、理论公式计算法总体预测误差分别为1. 43%、1. 08%和1. 57%,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05. 36、88. 79、91. 37 W,参数寻优结果为惩罚系数C=10 000和核参数γ=4. 275。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引入显著提高了SVR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相较于理论公式计算法,PSO-SVR精度更高,且需要测量的参数数目明显减少,在降低了测量系统复杂性同时更具经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制冷剂流量系统 运行功耗 预测模型 粒子群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凝风量对冷藏集装箱运行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薛威 郑超瑜 陈武 《船海工程》 2012年第5期98-101,共4页
采用试验的方法,在相同的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模拟最常见的两种引起冷藏集装箱冷凝风机风量下降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风机性能下降及垛距过小会减少冷凝风机的冷凝风量,从而增加系统制冷时间和功耗;为了保证有效通风,垛距至少要... 采用试验的方法,在相同的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模拟最常见的两种引起冷藏集装箱冷凝风机风量下降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风机性能下降及垛距过小会减少冷凝风机的冷凝风量,从而增加系统制冷时间和功耗;为了保证有效通风,垛距至少要达到1 m才能保证冷凝风机有效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集装箱 变冷凝风量 垛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