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5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ble Structure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with Unknown High Frequency Gain Sign 被引量:2
1
作者 DONG Wen-Han SUN Xiu-Xia LIN Y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408,共5页
可变结构模型引用为有比一个和未知高频率获得符号大的相对的度的工厂的适应控制被建议。一个切换的计划基于为靠近的环系统的第一个辅助错误设计的监视功能被介绍。在至多切换和追踪的错误的一个有限数字收敛到能被适当地选择一些设计... 可变结构模型引用为有比一个和未知高频率获得符号大的相对的度的工厂的适应控制被建议。一个切换的计划基于为靠近的环系统的第一个辅助错误设计的监视功能被介绍。在至多切换和追踪的错误的一个有限数字收敛到能被适当地选择一些设计参数使任意地小的一个剩余集合以后,在监视函数的管理下面,切换停止,这被显示出在至多切换和追踪的错误的一个有限数字收敛到能被适当地选择一些设计参数使任意地小的一个剩余集合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控制 自适应系统 频率 放大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tural vibration of cantilever porous twisted plate with variable thicknes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2
作者 Y.X.Hao Y.Y.Liu +3 位作者 W.Zhang L.T.Liu K.C.Sun S.W.Y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00-216,共17页
In this paper,the blade is assumed to be a rotating variable thickness cantilever twisted plate structure,and the natural vibrations of variable thickness cantilever twisted plate made of metal porous material are stu... In this paper,the blade is assumed to be a rotating variable thickness cantilever twisted plate structure,and the natural vibrations of variable thickness cantilever twisted plate made of metal porous material are studied.It is assumed that the thickness of the plate changes along spanwise direction and chordwise direction,respectively,and it changes in both directions.The classical thin shell theory,the first and second fundamental forms of surface and von Karman geometric relationship are employed to derive the total potential energy and kinetic energy of the cantilever twisted plate,in which the centrifugal force potential due to high rotational speed is included.Then,according to the Rayleigh-Ritz procedure and applying the polynomial functions which satisfy the cantilever boundary conditions,the dynamic system expressed by equations of motion is reduced to an eigenvalue problem.By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frequency curves and the mode shapes of the twisted plate can be obtained to reveal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natural vibration and the parameters.A series of comparison studies a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present formulation and calculations,in which compared data come from experimental,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respectively.The influence of pre-twist angle,three different forms of thickness taper ratio and rotational speed on natural vibration,mode exchange and frequency veering phenomenon of the system is discussed in detail.In addition,the approach proposed here can efficiently extract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mode functions for rotating variable thickness cantilever twisted plat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cantilever twisted plate variable thickness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y veering Mode exchan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指令前馈的备用模式下光伏发电单元百毫秒级快速调频
3
作者 颜湘武 梁白雪 +2 位作者 李锐博 贾焦心 董清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78-2387,I0042-I0044,共13页
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会导致电力系统频率调节能力下降,现有有功备用模式下变功率跟踪的技术方案虽然可以满足一次调频功率响应幅值的需求,但0.6~3s的响应时长使其难以及时提供惯量支撑功率来抑制系统频率快速变化。分析表明光伏组件及电... 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会导致电力系统频率调节能力下降,现有有功备用模式下变功率跟踪的技术方案虽然可以满足一次调频功率响应幅值的需求,但0.6~3s的响应时长使其难以及时提供惯量支撑功率来抑制系统频率快速变化。分析表明光伏组件及电压电流控制环节具有快速响应特性,响应时间为毫秒(ms)级,限制调频响应速度的主导因素是秒级的功率跟踪算法。为提升调频能力,提出一种功率指令前馈的光伏发电单元快速调频方法,即通过变功率跟踪算法响应频率慢速波动、功率指令前馈控制响应频率快速波动的方式进行一次调频和惯量支撑。构建频率响应模型,对比分析光伏发电单元调频动态对频率共模和差模分量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将调频响应时间由国标要求的秒级减小至百毫秒级,进而有效改善最大频率变化率和最大频率偏差指标,同时还具有抑制频率差模分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调频 一次调频 光伏发电 虚拟惯量 频率响应 变功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柔性空间机械臂振动特性分析
4
作者 王囡囡 魏传彤 刘才山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针对复合材料空间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柔性臂杆易产生强烈振动的问题,将空间机械臂简化为旋转刚体-薄壁梁模型,进行了中心转速、复合材料铺层方式以及横截面形状对复合材料柔性空间机械臂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首先,根据复合材料的本构关... 针对复合材料空间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柔性臂杆易产生强烈振动的问题,将空间机械臂简化为旋转刚体-薄壁梁模型,进行了中心转速、复合材料铺层方式以及横截面形状对复合材料柔性空间机械臂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首先,根据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建立了复合材料薄壁梁的本构方程;然后,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哈密顿原理,利用本构方程和旋转梁的运动学模型建立了梁的偏微分动力学方程,通过傅里叶变换将连续系统离散为多自由度系统,进而得到了梁的离散振动方程;最后,将振动方程无量纲化,通过数值计算求解薄壁梁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固有频率会随中心转速的增大而变大,随铺层角度的增大而变小。此外,横截面锥度对复合材料旋转变截面薄壁梁振动特性起决定性作用,截面锥度的减小会增大固有频率,同时降低铺层角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梁 变截面 固有频率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阻抗建模及并网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张琦 杜雄 +2 位作者 丁理杰 刘俊良 史华勃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229-4240,共12页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通过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可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电压频率支撑等服务,然而电力电子装置的多时间尺度控制呈现的复杂频域特性易与电网发生交互作用,引发振荡现象。该文首先以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为研...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通过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可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电压频率支撑等服务,然而电力电子装置的多时间尺度控制呈现的复杂频域特性易与电网发生交互作用,引发振荡现象。该文首先以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电侧机组以及全功率变流器装置的阻抗模型,进一步推导了计及频率耦合效应的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等效阻抗模型;然后基于阻抗判据,分析了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接入不同电网阻抗下的稳定性,研究了水轮机和调速器的关键参数,以及全功率变流器控制环中锁相环、直流电压环及电流环参数对机组阻抗特性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Matlab搭建了其系统电磁暂态模型,验证了所建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阻抗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 阻抗建模 频率耦合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三稳态势函数的随机共振信号滤波算法
6
作者 刘宝 孙志坚 +1 位作者 高天琳 李楼楼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2,共9页
针对井下强噪声环境下声波通讯信号难以有效提取的问题,在三稳态随机共振的基础上结合分段双稳态势函数,提出一种分段三稳态随机共振的信号滤波算法。针对传统随机共振输出信噪比低、参数耦合严重及输出饱和等问题,构造分段三稳态非线... 针对井下强噪声环境下声波通讯信号难以有效提取的问题,在三稳态随机共振的基础上结合分段双稳态势函数,提出一种分段三稳态随机共振的信号滤波算法。针对传统随机共振输出信噪比低、参数耦合严重及输出饱和等问题,构造分段三稳态非线性系统模型,通过独立调节势阱深度、势阱位置及势垒陡峭度,诱导最佳三稳态随机共振;以输出信噪比为标准,通过人工鱼群算法(AFSA)对分段三稳态非线性系统模型参数进行寻优,改善分段三稳态随机共振的信号滤波效果。结果表明,分段三稳态随机共振的信号滤波算法相比其他几种经典算法滤波效果更强,提高了处理井下声波信号的输出信噪比,为井下声波通讯信号的提取提供一种更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随机共振 分段势函数 频移变尺度 人工鱼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变位索网结构体系索力识别方法及FAST工程应用
7
作者 付兴 孙思源 +3 位作者 李宏男 李庆伟 李辉 任亮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3,共9页
为准确识别FAST索网结构体系的拉索索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变弹性边界支承的拉索索力识别方法。建立了拉索等效单自由度模型,推导了理想铰接与弹性边界支承下拉索频率间的数学表达式,通过拉索中点、两端点的第一阶振型值对第一阶频率进... 为准确识别FAST索网结构体系的拉索索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变弹性边界支承的拉索索力识别方法。建立了拉索等效单自由度模型,推导了理想铰接与弹性边界支承下拉索频率间的数学表达式,通过拉索中点、两端点的第一阶振型值对第一阶频率进行修正,进而提出了基于弦振动理论的主动变位索网结构体系索力识别方法;对单根拉索开展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并开展了参数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及现场实测对FAST索网结构进行索力识别,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工程适用性。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的索力识别相对误差在1%以内,现场实测的索力识别相对误差小于5%。该方法考虑了拉索的复杂边界条件,可避免求解未知边界约束刚度,拓展了传统弦振动理论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变位索网结构体系 可变弹性边界支承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索力识别 频率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阶域线性峭度的变转速驱动轮损伤频带定位分析
8
作者 张宏 李巨才 +2 位作者 王景宇 田利晨 张晨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238,共7页
掘进履带行驶系统作业于煤矿巷道恶劣地形和复杂环境中,其关键承载部件驱动轮长期承受不均匀载荷,导致轮齿损伤甚至断裂,影响掘进装备的正常生产作业和行驶平稳性。为了及时检测驱动轮轮齿损伤状态,避免故障扩大和降低维修成本,在阶次... 掘进履带行驶系统作业于煤矿巷道恶劣地形和复杂环境中,其关键承载部件驱动轮长期承受不均匀载荷,导致轮齿损伤甚至断裂,影响掘进装备的正常生产作业和行驶平稳性。为了及时检测驱动轮轮齿损伤状态,避免故障扩大和降低维修成本,在阶次跟踪算法、包络谱分析、线性峭度算法和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转速机械的阶域线性峭度算法。通过对只含基频、包含基频和谐频的合成仿真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及特征分布统计,表明线性峭度相较于峭度更具优势。通过使用变转速和多噪声振动信号进行驱动轮齿损伤状态识别,并与快速谱峭度、阶域线性峭度等算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阶域线性峭度算法具有适用性和鲁棒性。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履带行驶系统的安全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行驶系统 轮齿损伤 线性峭度算法 变转速 频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改进级联模型预测控制
9
作者 高锋阳 吴银波 +4 位作者 徐昊 史志龙 岳文瀚 孙伟 王高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4-1265,共12页
为降低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开关频率和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可调参数改进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为降低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开关频率和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可调参数改进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造成开关频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剔除高开关频率和高共模电压的电压矢量,优化备选电压矢量范围,对剩余电压矢量根据其对q轴电流作用效果分组组合寻优和分配作用时间;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改进PI控制器,使得改进PI控制器兼顾快速性与超调;然后,分析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模型预测控制参数变化特性,构建系统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参数辨识模型,对电机参数分步辨识,形成参数可调节级联模型预测控制;最后,对所提策略和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进行稳态和动态半实物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对转矩脉动、零轴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开关频率、调速超调都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避免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多目标代价函数中权重系数整定和参数辨识模型构建欠秩问题,对系统的控制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将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传动系统应用于机车牵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 级联模型预测 转矩脉动 零轴电流 参数分步辨识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双馈抽蓄自适应调频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劳文洁 史林军 +2 位作者 吴峰 杨冬梅 李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7,I0005,共11页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可以通过变速运行灵活调节功率,在发电和抽水工况下均具备一定的调频潜能.为挖掘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调频能力,分别建立其适应不同工况运行特点的调频控制模块,提出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可以通过变速运行灵活调节功率,在发电和抽水工况下均具备一定的调频潜能.为挖掘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调频能力,分别建立其适应不同工况运行特点的调频控制模块,提出计及转速及功率限制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略.首先,在建立考虑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动态特性的机组模型基础上,构建发电工况下将频率偏差转换为附加功率指令、抽水工况下将频率偏差转换为附加转速指令的调频模块.其次,分析各调频参数对于频率动态响应的影响,并以系统频率偏差最小为目标,以机组的转速及功率限制为约束,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工况最优调频参数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随机组状态实时调整的自适应变参数调频策略.最后,以含双馈抽水蓄能机组的四机两区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频策略使机组在不同工况、不同运行状态下均具有良好的调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 一次调频 转速及功率限制 自适应 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P-MINLP的发电机组干湿联合冷却系统运行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尧 曹越 +1 位作者 陈然璟 司风琪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双碳”背景下,发电机组作为消纳新能源的调节性电源,对其发电灵活性提出了重大挑战。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是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急需对该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灵活性和经济性。以某660 MW发电机组的干湿联... “双碳”背景下,发电机组作为消纳新能源的调节性电源,对其发电灵活性提出了重大挑战。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是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急需对该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灵活性和经济性。以某660 MW发电机组的干湿联合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预测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多层感知机(MLP)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实际运行条件的限制建立并线性化处理了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通过求解MLP-MINLP优化模型获得了各工况下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变频风机运行的最优策略,实现了降低干湿联合冷却系统耗电量的目标。结果表明:优化变频风机配置后总功率显著降低约11.16%,变频风机异频运行策略可使总功率有限降低约3.62%~5.38%。MLP-MINLP优化模型可实现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灵活、经济运行,为干湿联合冷却系统运行优化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 变频风机 多层感知机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C导通比例与开关频率协同调控的Si/SiC混合器件综合热管理方法
12
作者 韩硕 涂春鸣 +3 位作者 龙柳 肖凡 肖标 郭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41-5254,I0026,共15页
SiC MOSFET和Si IGBT并联构成的Si/SiC混合器件(Si/SiC HyS)有效结合了Si IGBT的大载流能力、低成本与SiC MOSFET的高频、低开关损耗优势,突破了单一器件的性能桎梏。然而,非平稳工况下Si/SiC HyS内部结温波动分布不均衡,存在SiC MOSFE... SiC MOSFET和Si IGBT并联构成的Si/SiC混合器件(Si/SiC HyS)有效结合了Si IGBT的大载流能力、低成本与SiC MOSFET的高频、低开关损耗优势,突破了单一器件的性能桎梏。然而,非平稳工况下Si/SiC HyS内部结温波动分布不均衡,存在SiC MOSFET老化过速的问题。目前,针对Si/SiC HyS的热管理策略研究鲜有报道,而变开关频率作为单一器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温调节方法,难以调节Si/SiC HyS内部的结温差异,导致Si IGBT热容量利用率较低。考虑到SiC导通比例可利用Si IGBT的结温调节空间来降低SiC MOSFET的热应力,从多层级热管理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SiC导通比例DSiC与开关频率f协同调控的Si/SiC HyS综合热管理方法。所提热管理方法根据设定的结温波动阈值,对开关频率和SiC导通比例的目标参数域进行全面刻画,并实现f-DSiC参数的最短调节路径规划,最终将SiC MOSFET和Si IGBT结温波动平滑至同一阈值以内。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变开关频率方法,采用所提综合热管理方法的Si/SiC HyS最大结温波动降低了24.31%,且任一负载波动下SiC MOSFET和Si IGBT的结温波动均被平滑至同一阈值以内,显著提高了Si/SiC HyS的整体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SiC混合器件 热管理方法 开关频率 SiC导通比例 结温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功率小型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双层MPC虚拟惯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常昊 关伟东 +4 位作者 王越 张金帅 王鹏 周宁 尚博文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在配电侧发展微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有利于以更为环保的方式提升配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提出一种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two laye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TLMPC)虚拟惯量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一个标准层模型预测控制... 在配电侧发展微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有利于以更为环保的方式提升配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提出一种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two laye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TLMPC)虚拟惯量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一个标准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和辅助层MPC,标准层MPC基于确定的系统预测模型,产生最小化的频率偏差信号,传递给辅助层MPC,而辅助层MPC考虑光伏的随机性,以跟踪标准层MPC预测的频率偏差为目标,同时产生功率和导叶控制信号。通过对含有全功率抽水蓄能机组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表明了所提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频率调节性能,有助于提升配电网的光伏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全功率变流器 虚拟惯量控制 调频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无延迟频域算法的汽车风噪主动控制研究
14
作者 冀慧俊 卢炽华 +4 位作者 陈弯 刘志恩 王颖 王永亮 孙孟雷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7-1615,共9页
风噪是新能源汽车高速行驶车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采用传统结构设计进行风噪控制存在控制难度大、降噪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本文基于次级通路均衡和频域分段变步长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延迟频域滤波主动降噪算法。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的... 风噪是新能源汽车高速行驶车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采用传统结构设计进行风噪控制存在控制难度大、降噪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本文基于次级通路均衡和频域分段变步长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延迟频域滤波主动降噪算法。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的滤波最小均方(FxLMS)算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系统降噪性能对频率的依赖性小的特点,能够在较宽频率范围内实现好的降噪效果。在SIMULINK中搭建了该算法双通道仿真模型,对宽带风噪的降噪控制效果进行了模拟,并在整车半消声室内搭建风噪主动控制试验台架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高速工况下实车测得的车内风噪数据,本文的改进无延迟频域滤波算法的降噪效果明显优于传统FxLMS算法,在两个目标位置处可分别取得约9.42和8.81 dB(A)的降噪量。该研究成果可为汽车风噪主动控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风噪 风噪主动控制 无延迟频域算法 次级通路均衡 频域分段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电力系统知识的预想扰动下频率指标智能预测方法
15
作者 张雨润 石重托 +3 位作者 姚伟 黄伟 翟苏巍 文劲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155,163,共9页
在稳态下基于预想扰动预测频率指标,进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是保证频率稳定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提出一种融合电力系统知识的预想扰动下频率指标智能预测方法,分析频率指标与预想扰动大小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并依据这一关系将频率指标... 在稳态下基于预想扰动预测频率指标,进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是保证频率稳定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提出一种融合电力系统知识的预想扰动下频率指标智能预测方法,分析频率指标与预想扰动大小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并依据这一关系将频率指标划分为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建立虚拟变量回归模型预测线性部分,并使用嵌入电网拓扑的图卷积网络预测非线性部分。通过加和两部分得到预测结果。基于IEEE 39节点系统和WECC 17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数据-知识融合驱动方法相比知识和数据驱动方法能够在不明显增加预测时间的同时大幅提升预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稳定 频率指标预测 预想扰动 数据-知识融合驱动 虚拟变量回归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步电机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的自适应谐波消除方法
16
作者 韩硕 张勇军 +2 位作者 肖雄 刘辰伟 郭强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8-1089,共12页
异步电机变频驱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谐波,引发电机转矩脉动、损耗加重等问题,给电机性能及效率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有针对性地控制或消除驱动系统的谐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带有自适应谐波消除策略的模型... 异步电机变频驱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谐波,引发电机转矩脉动、损耗加重等问题,给电机性能及效率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有针对性地控制或消除驱动系统的谐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带有自适应谐波消除策略的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AHE-MPDTC)方法,首次将自适应谐波消除策略引入到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中,通过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从目标函数得到的主输入信号中消除不期望出现的频率分量,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变换器输入参考电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保证系统响应速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消除由于变换器引起的5~25次谐波,从而提升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变频驱动 模型预测控制 自适应谐波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家山1000MW核电机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17
作者 梁君 袁镇江 +5 位作者 章鹏华 沙钊旸 郭逸 徐霖野 张成城 种道彤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5,共7页
为诊断核电厂冷端系统运行状况并优化机组运行,搭建了包含凝汽器变工况的核电机组变工况计算模型,该模型可计算不同海水温度和循环水流量下机组发电功率。基于凝汽器变工况运行曲线和电厂历史运行数据,对凝汽器全年运行状况进行诊断,提... 为诊断核电厂冷端系统运行状况并优化机组运行,搭建了包含凝汽器变工况的核电机组变工况计算模型,该模型可计算不同海水温度和循环水流量下机组发电功率。基于凝汽器变工况运行曲线和电厂历史运行数据,对凝汽器全年运行状况进行诊断,提出对变频改造原有水泵及增加循环水泵的优化方案。通过比较不同改造方案的经济性,发现改造两台变频泵和再增加一台循环水泵的方式总收益最大;改造一台变频泵的方式年费用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端系统优化 变工况 变频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深松试验台的深松工作参数优化试验
18
作者 陈硕 刘伟埼 +3 位作者 郑嘉成 杨丹彤 郑丁科 陈名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0-1130,共11页
【目的】针对振动深松研究中振动参数优化匹配问题,通过仿真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振动深松工作参数的最优组合,以实现深松减阻效果的提升。【方法】首先对振动深松试验台整体分析,进行数字化建模,确定仿真驱动函数,建立多层土壤... 【目的】针对振动深松研究中振动参数优化匹配问题,通过仿真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振动深松工作参数的最优组合,以实现深松减阻效果的提升。【方法】首先对振动深松试验台整体分析,进行数字化建模,确定仿真驱动函数,建立多层土壤模型,然后运用RecurDyn与EDEM进行耦合仿真,获取仿真数据进行工作参数优化。结合仿真优化的预测工作参数与实际田间情况进行田间试验验证,试验中以振动试验台的振频、振幅、前进速度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仿真试验中,固定深松深度为300 mm,振频范围为4~12 Hz,振幅范围为1~9 mm,前进速度范围为0.6~1.4 m/s。仿真结果表明:当振幅区间为3~7 mm、振频区间为6~10 Hz、前进速度区间为0.8~1.2 m/s时,深松阻力存在最小值。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振动深松作业最佳参数组合为振频7.39 Hz、振幅7 mm和前进速度0.8 m/s。以响应面分析结果为参考,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耕深300 mm条件下,优化后的振动深松参数组合使深松阻力从不振动深松的4699.65 N降低至4085.42 N,减阻效果达13%,深松后土壤无明显隆起,形成清晰鼠道。【结论】通过离散元法与多体动力学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成功获得了振动深松最优工作参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砂壤土旱地作物区预测振动深松工作参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减阻 振动深松 变频变幅 耦合算法 工作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局部峰值法的轴承滚动体及内圈转速同步提取
19
作者 马芳 李慧 王黎钦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03,共7页
在高速变载、轻载变速等变工况条件下,轴承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容易发生瞬时滑动,为自适应地提取变工况下的滚动体和内圈转速,提出一种改进的局部峰值搜索方法,对探测的弱磁信号进行时频变换后寻找时频谱内能量最大值点,以此为中心进行左... 在高速变载、轻载变速等变工况条件下,轴承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容易发生瞬时滑动,为自适应地提取变工况下的滚动体和内圈转速,提出一种改进的局部峰值搜索方法,对探测的弱磁信号进行时频变换后寻找时频谱内能量最大值点,以此为中心进行左右搜索,直至提取出全工况下的脊线,将此脊线的能量置为零后继续提取下一条脊线,直至提取出全部脊线;此外,为解决混频提取问题,通过剔除倍频脊线进行改进以实现快速变工况下轴承脊线的准确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内圈转速与试验工况谱完全一致,可用于实际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变速 变工况 时频域分析 脊线 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风速随机性的变速风电机组超速减载调频控制策略及调频效果分析
20
作者 杨起珍 陈磊 +2 位作者 蹇傲霖 奥博宇 闵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7,共9页
变速风电机组在大功率扰动随机风速场景下进行超速减载调频时存在转子失速的风险,可能导致系统频率二次跌落。推理得到最优功率上限形式,基于此,提出适应风速随机性的超速减载调频控制策略,并证明该策略能够避免转子失速。基于所提策略... 变速风电机组在大功率扰动随机风速场景下进行超速减载调频时存在转子失速的风险,可能导致系统频率二次跌落。推理得到最优功率上限形式,基于此,提出适应风速随机性的超速减载调频控制策略,并证明该策略能够避免转子失速。基于所提策略推导出系统临界功率扰动满足的方程式,只要系统功率扰动不超过临界值,功率上限就不会对频率最低点与平均频率变化率造成影响。建立四机两区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及临界功率扰动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所提策略能够在大功率扰动随机风速场景下避免转子失速并取得最优调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风电机组 超速减载调频 功率上限保护 风速随机性 转子失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