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variable topology design for a multi-flexible ejection mechanism 被引量:2
1
作者 Hao Liu Jun Zhou +1 位作者 Zong-lai Mo Shi-wei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432-438,共7页
The airborne missile launch mechanism often subjects to significant deformations induced by the large ejection force during high-speed actuations in missile ejection process,leading to a substantial deviation of separ... The airborne missile launch mechanism often subjects to significant deformations induced by the large ejection force during high-speed actuations in missile ejection process,leading to a substantial deviation of separation parameters from designed values that threats safety of the carrier.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variable topology design for launch mechanism,achieved via a Prsmatic-Revolute-Revolute pair(PR-R)motion formed by the structural gap with a specific direction.It enables launch mechanism variability during missile ejection process and optimizes the ejection force given by the front and back ejection arms,and greatly optimizes the separation parameters during missile ejection.The kinetics simulation analysis is conducted under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original ej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novel mechanism with variable topology design,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vel variable topology design is more befitting for the launch process in terms of system safety and controllability,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separation posture,restraining the flexible effect of the mechanism,and fulfill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gn value of multi-rigid 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TOPOLOGY Gap dynamics Multi-flexible body FLEXIBLE control EJEC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域变计算域数值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盾 初景江 +3 位作者 李志辉 何跃龙 白鹏 孟旭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7,共9页
大空域多体分离、再入、巡航等长时间、长距离的动态数值模拟,会导致计算域增大、计算量急剧上升。针对此类难题,本研究在三维非结构粘性直角动网格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多计算域交替、移动分裂的思路,创新性地提出变计算域数值处理方法。... 大空域多体分离、再入、巡航等长时间、长距离的动态数值模拟,会导致计算域增大、计算量急剧上升。针对此类难题,本研究在三维非结构粘性直角动网格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多计算域交替、移动分裂的思路,创新性地提出变计算域数值处理方法。采用双球体分离模型对变计算域方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展开对比验证,计算结果证明变计算域方法精度可靠且效率提高。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气动数值模拟从传统的固定单域计算到动态多域计算的变计算域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域 多体分离 气动数值模拟 变计算域方法 对比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身融合布局平面参数对变弯度减阻特性分析
3
作者 王雨桐 刘悦 +3 位作者 王浩 杨体浩 刘红阳 周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545,共21页
变弯度技术能提升飞行器气动性能,与翼身融合(BWB)布局相结合可进一步增强其气动优势。但无尾BWB仅靠后缘舵面配平,纵向力臂短,配平阻力惩罚大,因此进行BWB后缘变弯度设计时需充分考虑配平阻力损失。针对无尾BWB,考虑平面参数对后缘舵... 变弯度技术能提升飞行器气动性能,与翼身融合(BWB)布局相结合可进一步增强其气动优势。但无尾BWB仅靠后缘舵面配平,纵向力臂短,配平阻力惩罚大,因此进行BWB后缘变弯度设计时需充分考虑配平阻力损失。针对无尾BWB,考虑平面参数对后缘舵面配平能力的影响,基于全局优化方法研究了不同机翼后掠角和机翼位置的BWB构型上后缘变弯度技术的减阻原理和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升力系数下,配平阻力损失都显著减小变弯度技术的减阻收益。BWB平面参数通过影响激波强度与配平能力,左右变弯度技术的减阻收益并影响舵面偏转角度。相比于基准构型,增大后掠角会使得小升力系数下减阻收益增加、大升力系数下降低;而机翼位置靠前,则会使得不考虑力矩配平时减阻收益增加、考虑力矩配平时阻收益降低。工程上进行无尾飞行器后缘变弯度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后缘变弯度的减阻收益以及变形所需的舵面偏转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身融合布局 变弯度机翼 减阻 配平特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下含螺旋体空腔型覆盖层的吸声特性研究
4
作者 应江 陈文炯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为了提高传统空腔型覆盖层在静压下的吸声性能,设计一种含有螺旋体结构的空腔型吸声覆盖层。在COMSOL中构建了吸声覆盖层的声学计算模型,研究了在不同静压作用下传统空腔型覆盖层与含螺旋体空腔型覆盖层的最大形变量与吸声性能。结果表... 为了提高传统空腔型覆盖层在静压下的吸声性能,设计一种含有螺旋体结构的空腔型吸声覆盖层。在COMSOL中构建了吸声覆盖层的声学计算模型,研究了在不同静压作用下传统空腔型覆盖层与含螺旋体空腔型覆盖层的最大形变量与吸声性能。结果表明,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含螺旋体空腔型覆盖层的最大形变量要比传统空腔型覆盖层的最大形变量要小,最大形变量下降百分比随静压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始终保持在20%~30%之间,对比2种吸声覆盖层的吸声性能发现,螺旋体的加入,使覆盖层在100~10000 Hz频段内的平均吸声系数提高了20%~25%,平均吸声系数提升百分比随静压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 形变量 螺旋体 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升阻比高速滑翔变体飞行器高效建模方法
5
作者 孙佳鑫 靳梓康 +2 位作者 崔景芝 闫文辉 俞宗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9,共13页
为实现高速变体飞行器的宽升阻比飞行性能,提出并发展了一种宽升阻比高速滑翔变体飞行器新型气动布局及其高效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UG二次开发平台、采用二维B样条构建了高速滑翔变体飞行器的参数化体系,仅需27个参数完成整机气动构型... 为实现高速变体飞行器的宽升阻比飞行性能,提出并发展了一种宽升阻比高速滑翔变体飞行器新型气动布局及其高效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UG二次开发平台、采用二维B样条构建了高速滑翔变体飞行器的参数化体系,仅需27个参数完成整机气动构型设计。针对宽速域(Ma=2.5~8.5)、宽空域(H=6~25 km)、宽飞行迎角范围(AOA=0~10°)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新型变体飞行器能兼顾高速巡航(翼展开状态Ma=4.0~8.5升阻比均高于4.7)、低阻滑翔(翼收起状态5°迎角内阻力系数低于0.02,相比翼展开时降低20%~30%)及升阻比大幅调节的机动能力(升阻比能在0.3~4.7大幅变动),其性能可调节裕度大;乘波效应随机体上下表面间的溢流程度对应变化,即溢流越高、乘波效应越弱。因此,可通过调节变后掠翼开度来调整乘波效应在机体流向的强弱,从而达到适应各类飞行任务需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气动布局 类乘波体 参数化建模 乘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弯度翼身融合布局气动特性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雨桐 蓝庆生 +2 位作者 周铸 杨体浩 宋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2-1307,共16页
变弯度机翼在提高常规布局客机气动特性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但也会引起全机俯仰力矩变化,考虑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力臂短、配平阻力较大的特点,研究变弯度技术在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上的减阻收益与配平惩罚。从工程实际出发,采用基于舵面偏... 变弯度机翼在提高常规布局客机气动特性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但也会引起全机俯仰力矩变化,考虑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力臂短、配平阻力较大的特点,研究变弯度技术在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上的减阻收益与配平惩罚。从工程实际出发,采用基于舵面偏转的方式实现后缘变弯度并对比分析不同展向位置处舵面的配平能力;然后利用全局优化方法开展变弯度气动减阻优化设计;最后对变弯度设计空间进行探索。结果表明:随着升力系数的改变,产生配平阻力最小的舵面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当不考虑俯仰力矩配平约束时,采用变弯度技术至多可以获得4.62%的减阻收益;在考虑俯仰力矩配平约束后,相比于采用中央体后缘舵面配平,采用变弯度技术至少能够减小2.4×10^(-4)的配平损失。不同升力系数下,变弯度的舵面偏转组合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小升力系数下,多个舵面负偏的变弯度组合有利于减阻并增加抬头力矩;而大升力系数下则是通过多个舵面正偏的组合实现减阻,但会导致低头力矩增加。基于多舵面组合偏转的变弯度减阻收益与力矩惩罚评估,能为工程上设计可变弯度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身融合 后缘变弯度 气动特性 优化设计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介质飞行器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子懿 赵长见 马奥家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跨介质飞行器是指兼具空中飞行能力和水下潜航能力的新概念特种飞行器,包括潜水飞机、潜射无人机等。聚焦可多次跨域的飞行器,通过文献调研,阐述了跨介质飞行器的特点和应用,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跨介质飞行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实现跨介质... 跨介质飞行器是指兼具空中飞行能力和水下潜航能力的新概念特种飞行器,包括潜水飞机、潜射无人机等。聚焦可多次跨域的飞行器,通过文献调研,阐述了跨介质飞行器的特点和应用,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跨介质飞行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实现跨介质飞行的技术难点,对跨介质飞行器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结合调研的结果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跨介质飞行器的前景进行展望,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飞行器 飞行器可变体技术 潜水飞机 潜射无人机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eu-net型变曲率软体驱动器弯曲性能与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来喜 孟文强 +2 位作者 倪庚垚 马凯威 徐丰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1-334,共14页
气动软体驱动器是气动软体机器人的基础和关键元件,在实现软体机器人弯曲运动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气动软体驱动器在结构和材料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这对软体驱动器的建模和精确控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基于分段常曲率变... 气动软体驱动器是气动软体机器人的基础和关键元件,在实现软体机器人弯曲运动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气动软体驱动器在结构和材料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这对软体驱动器的建模和精确控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基于分段常曲率变形假设、Yeoh超弹性材料本构模型和虚功原理建立了pneumatic networks (pneu-net)型常曲率软体驱动器的弯曲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结构参数和输入气压对驱动器弯曲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参数变曲率驱动器设计,建立了其弯曲变形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多驱动器一致性误差分析,有限元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对软体驱动器的力输出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制作了一个三指软体抓手,通过实验展示了软体抓手抓持不同物体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软体驱动器 软体建模 弯曲性能 变曲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厚度头锥体织物的工艺设计与验证
9
作者 郭琦 吴宁 +3 位作者 孟影 安达 黄建龙 陈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8-108,共11页
为实现天线罩用三维立体织物的近净成形,以头锥体立体特征为依据,角联锁结构为织物基础组织,提出了基于椭圆形纱线截面假设的变厚度层数计算模型和变截面经纱加列模型,并由此建立了织物纤维体积分数的预测模型,完成了头锥体结构织物顶... 为实现天线罩用三维立体织物的近净成形,以头锥体立体特征为依据,角联锁结构为织物基础组织,提出了基于椭圆形纱线截面假设的变厚度层数计算模型和变截面经纱加列模型,并由此建立了织物纤维体积分数的预测模型,完成了头锥体结构织物顶部到薄壁均匀过渡的工艺设计与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层数计算模型和经纱加列模型分别实现了织物厚度和织物截面的连续变化,其试织织物的三坐标扫描图与所设计头锥体三维模型相似度达97.36%,纤维体积分数与预测值误差为1.84%,验证了变厚度头锥体织物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且织造过程中使用沿纬斜方向线密度梯度变化的经纬纱线有利于减小织物内层接线处的摩擦,提高预制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锥体织物 结构设计 变厚度 变截面 三维角联锁织物 一体化成形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质体振动弛张筛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嘉良 宫三朋 +3 位作者 乔子琦 王晨浩 吴涛 高有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5-201,共7页
针对振动弛张筛因物料在入料端堆积导致筛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一个主动筛框和三个浮动筛框组成的四质体变振幅弛张筛机构,采用传递函数法求解得到主、浮筛框振幅及相位的表达式;绘制了主、浮筛框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针对振动弛张筛因物料在入料端堆积导致筛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一个主动筛框和三个浮动筛框组成的四质体变振幅弛张筛机构,采用传递函数法求解得到主、浮筛框振幅及相位的表达式;绘制了主、浮筛框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分析了筛框质量、剪切弹簧和隔振弹簧刚度对弛张筛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多目标协同优化算法,调节了三个浮动筛框在工频范围的振幅,使得物料随筛分的进行而受到的激振振幅不同。结果表明:四质体弛张筛存在四个固有频率,四个固有频率的大小可由计算动刚度矩阵行列式|Z(s)|=0的复数解虚部得出;剪切弹簧刚度主要影响二、三、四阶的共振频率,而隔振弹簧刚度主要影响一阶共振频率;当主筛框质量为916 kg,隔振弹簧刚度602×10^(3)N/m,浮动筛框质量分别为82.6、107.5、119.8 kg,三个剪切弹簧刚度均为1.13×10^(6)N/m时,四质体的三个浮动筛框在其工作频率的振幅为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质体振动弛张筛 变振幅 动力学特性 多目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弯度导叶调节机构柔性多体仿真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铁男 杨治中 王小颖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4,共7页
为考察可变弯度导叶(VIGV)调节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各零件的变形以及变形对调节精度、各叶片调节角度一致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VIGV调节机构的柔性和刚性多体动力学3维模型。研究了柔性与刚体模型调节机构运动差异,并分析了... 为考察可变弯度导叶(VIGV)调节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各零件的变形以及变形对调节精度、各叶片调节角度一致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VIGV调节机构的柔性和刚性多体动力学3维模型。研究了柔性与刚体模型调节机构运动差异,并分析了变形量对叶片角度调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联动环径向限位、驱动力加载速率以及运动副摩擦阻力对机构调节精度等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调节角度较小时,柔性模型与刚体模型分析结果基本相当,随着调节角度的增大,各零件的变形对调节角度的影响逐渐增大,当L形杆转动0.5 rad时,二者可调叶片调节角度相差约0.9。;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副摩擦阻力的增大将增大机构运动所需的驱动力,驱动力加载速率对叶片角度调节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忽略;联动环径向限位的取消或分布的不均匀均将引起叶片调节角度不同程度的差异,无联动环径向限位下,各摇臂之间的调节角度存在最大相差约0.3°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弯度导叶调节机构 角度调节 柔性多体动力学 运动副 联动环 摇臂 风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负载条件下多体折展机翼改进自抗扰控制方法
12
作者 韩一凡 陈柏屹 +1 位作者 刘燕斌 陈金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2-1771,共10页
针对多体折展机翼在协调倾转过程中受到气动负载变化、重力换向及受外部干扰的问题,提出基于双曲正切函数与调相补偿结合的改进自抗扰控制策略.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将单元翼的气动负载作用于质心处,并给出重力项随机体姿态角的偏置,从而... 针对多体折展机翼在协调倾转过程中受到气动负载变化、重力换向及受外部干扰的问题,提出基于双曲正切函数与调相补偿结合的改进自抗扰控制策略.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将单元翼的气动负载作用于质心处,并给出重力项随机体姿态角的偏置,从而建立多体折展机翼的动力学模型.设计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实现折展机翼的期望角度轨迹的跟踪,并选取合理的控制器参数对关节振动进行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改进自抗扰控制方法在变负载条件下可以有效实现轨迹跟踪和关节振动的抑制,并在受到外界扰动时具有更小的跟踪误差和更好的动态性能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折展机翼 拉格朗日法建模 变负载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郑军 张立藩 +1 位作者 王兴邦 程九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4-157,共4页
为研究有氧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 ,采用动态心电、血压监测技术 ,对 6名男性中长跑运动员和 7名健康男性大学生 6个月长跑训练 (2 0~ 2 5km/周 )前后的下体负压 (LBNP)耐力 ,Valsalva动作的心率、血压反应 ,心率变异性 (HRV... 为研究有氧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 ,采用动态心电、血压监测技术 ,对 6名男性中长跑运动员和 7名健康男性大学生 6个月长跑训练 (2 0~ 2 5km/周 )前后的下体负压 (LBNP)耐力 ,Valsalva动作的心率、血压反应 ,心率变异性 (HRV) ,血压变异性 (SBPV)以及自发性压力感受器 -心率反射反应的斜率 (BRS)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 ,有氧锻炼可以导致LBNP耐力降低 ,Valsalva动作Ⅱ期舒张压恢复幅度与最大心率值显著减小 ,平卧位HRV谱总功率 (TP)、低频 (LF)与高频 (HF)成分功率呈减小变化 ,平卧位SBPV谱TP、LF成分功率与平均自发性BRS值减小 ,LBNP作用下HRV谱LF/HF值明显增大。说明有氧锻炼可导致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 ,可考虑将上述有关指标变化用于监测有氧锻炼强度以及个体敏感性 ,更科学地对有氧锻炼进行卫生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锻炼 自主神经系统 下体负压 心率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随深度变化的二度体重力正演公式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建中 周熙襄 王克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2-207,共6页
沉积岩的密度是随深度而变化的 ,用重力资料研究盆地及其内部构造时必须考虑变密度的情况。本文把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表示成任意次多项式函数 ,推导出了计算任意和规则形状二度变密度体重力异常的通用解析公式。通过对有关理论模型的计算 ... 沉积岩的密度是随深度而变化的 ,用重力资料研究盆地及其内部构造时必须考虑变密度的情况。本文把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表示成任意次多项式函数 ,推导出了计算任意和规则形状二度变密度体重力异常的通用解析公式。通过对有关理论模型的计算 ,与其它已知方法对比表明 ,本文方法和公式正确、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密度体 重力异常 正演公式 沉积岩 重力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变和固结理论的非饱和红层路堤沉降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俊新 杨春和 +1 位作者 谢强 刘育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5-1305,共11页
路堤本体的沉降问题一直是公路和铁路路基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路堤本体主要是非饱和土,其变形由3部分组成,即瞬时压密产生的变形、主固结产生的变形和次固结产生的变形,但主固结和次固结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即... 路堤本体的沉降问题一直是公路和铁路路基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路堤本体主要是非饱和土,其变形由3部分组成,即瞬时压密产生的变形、主固结产生的变形和次固结产生的变形,但主固结和次固结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即路堤本体的变形是非饱和固结-蠕变耦合的结果。以单轴压缩红层蠕变试验为基础,提出了非饱和单变量理论、路堤沉降计算理论;同时采用离心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各种压实系数的路堤本体的沉降与填筑高度关系以及工后沉降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工后最终沉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离心试验数据预测的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本体 固结 蠕变 耦合 单变量 离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S客车车身高度调节建模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兴 陈照章 +2 位作者 李仲兴 黄俊明 周孔亢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2-46,共5页
研究了电控空气悬架(ECAS)充放气的过程,结合变质量充放气系统的热力学和车辆动力学理论,推导出空气悬架客车车身高度调节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高度切换中的"过充"、"过放"及振荡现象,提出了变速积分的PID/PWM高度控... 研究了电控空气悬架(ECAS)充放气的过程,结合变质量充放气系统的热力学和车辆动力学理论,推导出空气悬架客车车身高度调节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高度切换中的"过充"、"过放"及振荡现象,提出了变速积分的PID/PWM高度控制策略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半实物台架试验验证表明,所设计控制系统能够满足高度调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 车身 电控空气悬架 高度控制 变速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高卫哲 金萍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0,33,共3页
为探索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投掷技术,采用了高速摄影机与影片分析,对李荣祥等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过程中,身体水平速度和器械(标枪)速度、身体躯干角度的变量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 为探索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投掷技术,采用了高速摄影机与影片分析,对李荣祥等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过程中,身体水平速度和器械(标枪)速度、身体躯干角度的变量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标枪运动员 掷标枪 最后用力技术 运动学 体水平速度 标枪速度 角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天体软着陆自主光学导航与制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崔平远 朱圣英 崔祜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59-2164,2198,共7页
针对小天体软着陆任务自主性、实时性的需求,对软着陆小天体自主导航与制导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和光学导航相机跟踪目标着陆点的自主导航方案,利用测距矢量以及目标点之间的几何关系,确定着陆平面法向方向和目标... 针对小天体软着陆任务自主性、实时性的需求,对软着陆小天体自主导航与制导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仪和光学导航相机跟踪目标着陆点的自主导航方案,利用测距矢量以及目标点之间的几何关系,确定着陆平面法向方向和目标点位置。分析期望的探测器下降轨迹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制导变量的脉冲控制制导律,通过对目标点视线与着陆平面法向矢量之间夹角的控制,将软着陆小天体控制分解为切向控制与法向控制两部分。最后,通过数学仿真对自主导航制导系统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垂直软着陆的任务需要,实现高精度软着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导航与制导 软着陆 小天体 目标跟踪 制导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主动悬架车身高度非线性控制仿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志林 金达锋 +2 位作者 黄兴惠 赵六奇 马国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228-1231,共4页
对采用油气主动悬架的车辆车身高度进行控制时 ,由于摩擦力的影响 ,采用根据线性模型设计的常规 PID等传统控制策略系统存在振荡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 ,建立了悬架高度控制的非线性模型 ,通过分析油气悬架中存在的非线性因素 ,对 PID控... 对采用油气主动悬架的车辆车身高度进行控制时 ,由于摩擦力的影响 ,采用根据线性模型设计的常规 PID等传统控制策略系统存在振荡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 ,建立了悬架高度控制的非线性模型 ,通过分析油气悬架中存在的非线性因素 ,对 PID控制的积分项系数进行切换控制 ,从而设计出一种变结构与 PID联合控制策略。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表明 ,与线性 PID控制策略相比 ,此控制策略在消除系统振荡、获得较高控制精度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主动悬架 车身高度 PID控制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女性体型判别 被引量:7
20
作者 尹玲 夏蕾 许才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针对目前服装行业亟待解决的服装合体性问题,为准确判断用户体型,分析730名年龄在18~50岁之间的女性体型数据,提取表征体型特征的6个重要因子。根据特征因子,从整体、局部和躯干轮廓3个层面对女性体型分类。在此基础上,以随机森... 针对目前服装行业亟待解决的服装合体性问题,为准确判断用户体型,分析730名年龄在18~50岁之间的女性体型数据,提取表征体型特征的6个重要因子。根据特征因子,从整体、局部和躯干轮廓3个层面对女性体型分类。在此基础上,以随机森林理论算法为基础,以R语言为实现工具,建立女性体型分类判别模型。结果显示,3个随机森林分类器的分类精度都较高,训练样本及测试样本的准确率均在85%以上,表明基于随机森林法建立的女性体型判别模型是可靠的。进一步通过随机森林对变量重要性的评估,筛选出表征女性形体指标的重要特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体型 体型分类 判别模型 随机森林 特征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