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3
1
作者 陈中笑 程军 +2 位作者 郭品文 林振毅 张福颖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679,共13页
利用IAEA\WMO\GNIP的降水稳定同位素资料,分析了中国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整体来看我国降水稳定同位素有明显的大陆效应和高度效应。各地大气降水线存在地域差异,内陆地区同一站点冬、夏半年也有明显差... 利用IAEA\WMO\GNIP的降水稳定同位素资料,分析了中国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整体来看我国降水稳定同位素有明显的大陆效应和高度效应。各地大气降水线存在地域差异,内陆地区同一站点冬、夏半年也有明显差异,显示出水汽团特性的不同。不同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δ和过量氘)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不同,表明主要水汽来源存在季节性差异。通过对比长序列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年际变化与季风和ENSO指数的关系,发现ENSO与降水稳定同位素有显著的正相关,但不一定通过影响降水量来引起降水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 in precipitation,SIP)的变化。重点分析了我国降水量效应、温度效应的特点,指出沿海和西南等季风区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北方非季风区温度效应起主要作用,交叉地带则两种效应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稳定同位素 水汽源 大气降水线 降水量效应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对春小麦蒸腾速率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静 李凤霞 +3 位作者 王连喜 张晓煜 戴小笠 苏占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了揭示灌溉对小麦蒸腾作用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因子的相互关系 ,我们采用英国 PPS公司 CIRAS- 1型光合作用综合测定仪测定了春小麦孕穗期不同灌溉量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阻力等因子的日变化 ,同时测定了小麦叶温、有效辐射、气... 为了揭示灌溉对小麦蒸腾作用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因子的相互关系 ,我们采用英国 PPS公司 CIRAS- 1型光合作用综合测定仪测定了春小麦孕穗期不同灌溉量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阻力等因子的日变化 ,同时测定了小麦叶温、有效辐射、气温、湿度和田间微环境风速。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灌溉量与春小麦叶片蒸腾速率关系密切。在 90 0 m3/hm2以下 ,随灌水量的增加 ,春小麦叶片蒸腾速率明显增大。在影响叶片蒸腾速率的诸要素中 ,光合有效辐射、叶温、水汽压差和气孔导度对叶片蒸腾速率都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叶片蒸腾速率与细胞内外水汽压差存在着相关关系 ,与气孔阻力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可为春小麦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春小麦 蒸腾速率 生理原因 光合作用 气孔导度 叶温 水汽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0年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空气湿度长期变化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谢云 张汝正 +2 位作者 殷水清 田丹丹 高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4-684,共11页
空气湿度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与气温和降水密切相关,其长期变化特征是气候系统变化的重要表征。2003年前后全国自动站与人工站的更替使得相对湿度资料存在不能满足均一性的要求,亟需加强空气湿度变化特征方面研究。利用1961—2010年中国82... 空气湿度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与气温和降水密切相关,其长期变化特征是气候系统变化的重要表征。2003年前后全国自动站与人工站的更替使得相对湿度资料存在不能满足均一性的要求,亟需加强空气湿度变化特征方面研究。利用1961—2010年中国824个气象站订正后均一性较好的逐日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数据,剔除缺测多的站点,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偏相关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中国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①全国各地年均水汽压呈增大趋势的站点占全部站点的90.3%;除春夏两季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和长江下游地区、秋季的华南地区有所减小外,各季节全国水汽压普遍呈增大趋势。②全国年均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的站点占64.1%;除河北北部至辽宁北部、陕西南部至黄淮地区、江南北部、青藏高原和四川西部地区以及西北大部呈增大趋势外,其余地区普遍减小;季节差异明显,春、夏和秋季,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相对湿度以减小趋势为主;冬季除东北地区和云南减小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相对湿度增大。③全国各地水汽压与气温、降水量普遍以正相关为主,与气温的相关性强于与降水量的相关性;相对湿度与气温普遍呈显著的负相关,与降水量普遍以正相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湿度 水汽压 相对湿度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西位置异常与华北夏季酷暑 被引量:55
4
作者 卫捷 杨辉 孙淑清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8-316,共9页
文中研究了副热带高压 (副高 )东西位置异常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气温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有很高的正相关 ,当西太平洋副高偏西时 ,大片的北方地区气温会降低 ;而当副高偏东时 ,该地区的气温将偏高。西太平洋副高东西位置的异常对应着亚... 文中研究了副热带高压 (副高 )东西位置异常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气温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有很高的正相关 ,当西太平洋副高偏西时 ,大片的北方地区气温会降低 ;而当副高偏东时 ,该地区的气温将偏高。西太平洋副高东西位置的异常对应着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长波位置和强度的很大变化 ,从而影响到中国北方地区的气温。更重要的是 ,副高西端位移所产生的扰动还会以波列的形式向极地和北美方向传播 ,从而从更大的范围内影响西风带环流。对 2 0 0 2年夏季中国北方出现的持续高温天气进行了分析。该年夏季副高持续偏东。西风带大槽也处于偏东的位置。西部的大陆副高东移扩展 ,与槽后的高压脊打通 ,造成该地区的持续高温。副高的东西位置决定了季风气流 (也就是水汽的主要通道 )的北向转折的路径。当副高偏东时 ,向北折向的位置随之东移 ,东亚大陆的水汽供应变为负距平 ,特别是中国北方地区 ,变得十分干燥。引起中国北方高温的直接系统是大陆高压中的极强的下沉气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位置异常 气温 水汽通道 下沉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沉积TiN/TiCN/Al_2O_3/TiN复合涂层的物相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戴建伟 许振华 +2 位作者 王凯 何利民 牟仁德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89,共6页
采用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于1 000~1 100℃在WC-6%Co硬质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TiN/TiCN/Al2O3/TiN复合陶瓷涂层,研究了复合涂层的物相、表面和横截面形貌、显微硬度、界面结合强度和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沉积温度为1 000℃时,复合涂层... 采用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于1 000~1 100℃在WC-6%Co硬质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TiN/TiCN/Al2O3/TiN复合陶瓷涂层,研究了复合涂层的物相、表面和横截面形貌、显微硬度、界面结合强度和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沉积温度为1 000℃时,复合涂层中Al2O3层为κ相和α相共存;当沉积温度升至1 050℃和1 100℃时,Al2O3层为单一的α相;1 050℃下沉积复合涂层的表面平整、结构致密,1 000℃沉积复合涂层中的TiCN层存在少量孔洞,1 100℃下沉积复合涂层中TiCN层的柱状晶沿某一方向生长比较明显,较高的沉积温度加速了钛元素向Al2O3层的外扩散;1 050℃下沉积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最大,为1 828HV,该涂层的耐磨损性能最佳,其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最高,临界载荷为135.2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化学气相沉积 Α-AL2O3 显微硬度 界面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与玉米生长对地表温度监测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志军 于广多 +5 位作者 刘奇 张智韬 黄嘉亮 刘畅 张秋雨 陈俊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77-85,共9页
针对当前地表温度受太阳辐射、气象因素及作物生长状态影响,对早晨与傍晚土壤水分估算精度较差的问题,该研究在2020年夏玉米生长的拔节期与抽雄期,利用无人机搭载热红外传感器获取09:00、11:00、13:00、15:00以及17:00的地表温度数据,... 针对当前地表温度受太阳辐射、气象因素及作物生长状态影响,对早晨与傍晚土壤水分估算精度较差的问题,该研究在2020年夏玉米生长的拔节期与抽雄期,利用无人机搭载热红外传感器获取09:00、11:00、13:00、15:00以及17:00的地表温度数据,探究了太阳高度角、饱和水汽压差、植被覆盖度三者与地表-空气温差的相关性,提出了综合调整温度,构建了土壤含水率监测模型,分析模型在玉米吐丝期与水泡期的适用性并绘制了土壤含水率分布图。结果表明:1)同一时刻不同灌溉处理的地表温度与土壤含水率呈现负相关性,同一灌溉处理的地表温度日变化呈现上午升温较快下午降温较慢的负偏态分布趋势。2)太阳高度角正弦4次方根、饱和水汽压差、植被覆盖度与地表-空气温差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09、0.948、-0.659。3)相比较基于地表温度构建的土壤含水率监测模型,基于综合调整温度的监测模型将决定系数由0.230提高到0.771,标准均方根误差由18.8%降低至10.3%。4)利用综合调整温度监测其他生育期的土壤含水率,决定系数由0.238提高到0.831,标准均方根误差由18.9%降低至9.5%,表明模型在玉米生长季的各个生育期的不同时段均有较强适用性。该研究可为无人机热红外遥感精准监测土壤水分亏缺状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热红外 地表温度 土壤含水率 太阳高度角 饱和水汽压差 植被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季节动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石贵玉 李明霞 +2 位作者 梁士楚 黄雅丽 韦宇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桉树2011—2012年4个季节的净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叶温饱和蒸汽压亏缺(ppdl)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桉树春季与夏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秋季和冬季分别呈2种不同的单峰型...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桉树2011—2012年4个季节的净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叶温饱和蒸汽压亏缺(ppdl)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桉树春季与夏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秋季和冬季分别呈2种不同的单峰型。不同季节的桉树平均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为:春季(10.248μmol.m-2.s-1)>夏季(7.349μmol.m-2.s-1)>秋季(3.645μmol.m-2.s-1)>冬季(2.505μmol.m-2.s-1)。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在4个季节呈现极大的同步性,但当光强达到800μmol.m-2.s-1以上且急剧骤升时,桉树产生光抑制现象。叶温及ppdl在春季、秋季和冬季均呈现稳定的随着白天时间增长其值稳增的日变化规律,而夏季叶温和ppdl日变化波动较大,且数值都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净光合速率 光合有效辐射 叶温 叶温饱和蒸汽压亏缺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气象观测应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2
8
作者 陈世范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2-252,共11页
GPS(GlobalPositionSystem)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它的出现带来了当今世界上军事、民用导航技术的全面革新,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极为重要的应用。同样地,在气象科学研究和业务应用方面也展示了广... GPS(GlobalPositionSystem)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它的出现带来了当今世界上军事、民用导航技术的全面革新,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极为重要的应用。同样地,在气象科学研究和业务应用方面也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地基和空基的GPS气象探测已被看成为支持21世纪WMO计划的一种新的全球综合高空观测系统。美国气象学会第78届年会有不少相关研究报告,集中反映了欧美GPS气象应用的开发研究最新进展,可概括为以下3方面:(1)由UCAR(UniversityCorporationforAtmosphericResearch)主持的GPS/气象学(GPS/MET)计划已经取得了成功。1995年4月3日发射了一颗低轨卫星(ML-1),利用低轨卫星对GPS卫星进行掩星观测,可以获得5~45km高度范围内高分辨率的温度廓线(误差1~2℃)以及在5km高度以下大气层的温度分布已知的条件下(精确到2℃),确定这一层中水汽压垂直分布。更具吸引力的应用是将大气折射率或射线偏转角这些基本物理量直接同化到高分辨率的全球或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中去,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只要发射8颗低轨卫星,总费用约1亿美元,便可以为天气业务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气象观测 研究进展 温度 水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热汽温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构建及仿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韵辉 吕震中 赵宇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3,89,共6页
在火电机组运行过程中,提高再热汽温预测精度对于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再热汽温的因素错综复杂,采用传统方法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或模型预测精度不高。混沌理论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 在火电机组运行过程中,提高再热汽温预测精度对于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再热汽温的因素错综复杂,采用传统方法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或模型预测精度不高。混沌理论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揭示再热汽温混沌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混沌特性处理输入样本及确定神经网络结构,将神经网络与改进型遗传算法结合,构建了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的再热汽温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相对误差的最大绝对值仅为0.068 12%,收敛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改进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再热汽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5/C_6低温异构化装置生产运行总结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振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300kt/a C_5/C_6异构化装置采用UOP公司低温异构化技术,工艺流程为Penex-DIH(异构化反应-脱异己烷塔),以重整预加氢装置预分馏塔塔顶的C_5/C_6轻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研究法辛烷值大于85的异构化产品。对该装... 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300kt/a C_5/C_6异构化装置采用UOP公司低温异构化技术,工艺流程为Penex-DIH(异构化反应-脱异己烷塔),以重整预加氢装置预分馏塔塔顶的C_5/C_6轻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研究法辛烷值大于85的异构化产品。对该装置2015—2018年运行的原料油组成和杂质含量、装置的操作工艺条件、异构化产品性质、物料平衡及能耗等进行总结,并对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石脑油 低温异构化 异己烷 辛烷值 蒸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AACVD法制备AZO透明导电薄膜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秀娟 邵光杰 赵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3-728,共6页
低成本、大面积、沉积速率高、均匀性好、光电性能优良的Al掺杂ZnO薄膜(AZO)制备技术依然是透明导电薄膜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采用冷壁式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AACVD)技术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AZO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 低成本、大面积、沉积速率高、均匀性好、光电性能优良的Al掺杂ZnO薄膜(AZO)制备技术依然是透明导电薄膜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采用冷壁式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AACVD)技术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AZO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AACVD法生长AZO薄膜的过程中,衬底温度对AZO薄膜晶面的择优取向生长影响呈起伏式变化。明显的电学性能的转变温度发生在约400℃,光学性能和晶面的择优取向生长变化出现在约450℃。讨论了温度对AACVD法制备AZO透明导电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影响的微观机制。400℃时沉积的AZO薄膜方阻190Ω/□,平均透过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AACVD) AZO薄膜 温度 极性半导体 结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时间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热力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辉 余敏 杨茉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3-236,241,共5页
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理论,引入无因次熵产率,提出转换温度的概念,以无因次熵产率和无因次制冷率表示实际制冷循环热力性能完善程度和制冷能力大小,分析了实际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反映温差的各无量纲量和性能参数比等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及相... 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理论,引入无因次熵产率,提出转换温度的概念,以无因次熵产率和无因次制冷率表示实际制冷循环热力性能完善程度和制冷能力大小,分析了实际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反映温差的各无量纲量和性能参数比等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增加不可逆传热温差的情况下,环境温度不变,可采用提高低温热源温差比、降低高低温热源比和性能参数比的方法来提高制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转换温度 无因次熵产率 无因次制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梓园钨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在成矿阶段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若兰 慕纪录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9-28,共10页
通过对江西木梓园钨钼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是在高一中温、中低盐度、碱性成矿溶液、弱还原条件下形成的。矿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成矿具脉动特征,可分为4个成矿阶段。
关键词 钨矿 钼矿 流体 包裹体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于大气折射研究的压高公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捍卫 李爱国 丁安民 《导航定位学报》 2013年第2期11-14,共4页
大气压力随高度的分布模型是大气折射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研究了大气折射理论中有关大气参数之间的理论关系,指出目前文献给出的压高公式是不完备的;同时,以位势地心距取代几何地心距,给出了干洁大气、水汽和湿大气的压高公式,以及它... 大气压力随高度的分布模型是大气折射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研究了大气折射理论中有关大气参数之间的理论关系,指出目前文献给出的压高公式是不完备的;同时,以位势地心距取代几何地心距,给出了干洁大气、水汽和湿大气的压高公式,以及它们在等温大气层和多元大气层中的具体表述。结合标准大气模型和大气分层结构的特性,给出了压高公式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大气 水汽 压高公式 湿温度 位势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尔-库仑准则下高强度混凝土的临界爆裂蒸汽压力 被引量:2
15
作者 康亚明 贾延 +1 位作者 罗玉财 陈静波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4-232,共9页
高强度混凝土高温爆裂概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表明蒸汽压力是诱发爆裂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压力通过改变有效应力影响了强度。为定量研究蒸汽压力对强度的影响,基于莫尔-库仑准则和有效应力原理,推导了临界爆裂蒸汽压力的求解公式,并从... 高强度混凝土高温爆裂概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表明蒸汽压力是诱发爆裂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压力通过改变有效应力影响了强度。为定量研究蒸汽压力对强度的影响,基于莫尔-库仑准则和有效应力原理,推导了临界爆裂蒸汽压力的求解公式,并从数理角度证明了其严密性,结果表明:(1)公式物理意义明确,并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程灾害一致性好;(2)理论分析尚不能完全考虑材料物理特征对爆裂的影响,还需结合模型实验开展极端高温环境下理论模型中相关系数的测定;(3)应结合火灾后建筑物不同部位构件的破坏形态,从受力状态与破坏特征两方面去分析和反馈其中的机理,完善理论分析中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混凝土 高温爆裂 有效应力 临界蒸汽压力 莫尔-库仑准则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效硼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治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用五省市五种土壤,研究了用姜黄素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效硼的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测定条件是:提取时微沸5分钟,回流冷却5分钟,以10%MgSO_4;/7H_2O为凝聚剂,脱水显色温度65±3℃,在上述条件下的回收率为100.4%。
关键词 姜黄素比色法 土壤有效硼 凝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态二聚体裂解温度对Parylene C膜力学和透气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吉祥波 陈志 +1 位作者 陈慧 唐贤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7-80,共4页
通过控制气态环状二聚体原料的裂解温度,在不同裂解温度下合成Parylene C膜,分析了裂解温度对膜的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和透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600℃时,原料裂解不充分,膜中存在大量未裂解原料的球状聚集体,导致膜的... 通过控制气态环状二聚体原料的裂解温度,在不同裂解温度下合成Parylene C膜,分析了裂解温度对膜的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和透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600℃时,原料裂解不充分,膜中存在大量未裂解原料的球状聚集体,导致膜的拉伸强度降低,气体透过率较高;当裂解温度达到720℃,气态原料存在部分过度裂解,裂解温度在630℃~690℃时,原料的裂解较充分,而且过裂解程度较小,制备的膜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YLENE C 透气性能 裂解温度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CVD法低温制备富氮的SiO_xN_y栅介质膜及其特性
18
作者 陈蒲生 王川 +2 位作者 刘小阳 王岳 曾绍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12期99-105,共7页
在PECVD法低温制备优质薄膜技术中,改变衬底温度、反应室气压、混合气体组份,运用退火致密工艺,制备富氮的SiOxNy栅介质膜样品。采用准静态C-V和高频C-V特性测试、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椭偏谱仪检测、I-V特性测试... 在PECVD法低温制备优质薄膜技术中,改变衬底温度、反应室气压、混合气体组份,运用退火致密工艺,制备富氮的SiOxNy栅介质膜样品。采用准静态C-V和高频C-V特性测试、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椭偏谱仪检测、I-V特性测试,研究了该薄膜的电学、光学特性;探讨多种工艺制备条件对膜特性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制备该膜最优化工艺条件。经测定,用这种工艺条件制成膜的特性参数已达到或接近热生长SiO2栅介质膜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特性 光学特性 氮氧化硅 PECVD法 栅介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吸收法探测原子蒸气温度的研究
19
作者 张连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63-2370,共8页
本文研究了吸收系数和振子强度、粒子数密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测量二个共振吸收波长经过原子蒸气的吸光度后,根据玻尔兹曼分布导出了原子蒸气的等效温度,消除了蒸气和加热器之间的温度测量偏差,使双波长吸收成为一种探测温度的有效方法,... 本文研究了吸收系数和振子强度、粒子数密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测量二个共振吸收波长经过原子蒸气的吸光度后,根据玻尔兹曼分布导出了原子蒸气的等效温度,消除了蒸气和加热器之间的温度测量偏差,使双波长吸收成为一种探测温度的有效方法,讨论了吸收线线型对温度测量的影响和近似方法,提出了吸收法测温对于原子参数的要求,分析了四种测温元素的参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蒸气 温度 吸收 线型 双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中气态水迁移及其对土体含水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贺佐跃 张升 +2 位作者 滕继东 姚仰平 盛岱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0-1197,共8页
现有文献几乎尚未系统分析冻结条件下气态水对不同土性含水率的影响。基于热力学平衡理论及水热耦合理论,提出了未冻水含量和冰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建立起新的耦合模型。该模型中最大未冻水含量和冰体积分数仅与水力参数和温度有关,... 现有文献几乎尚未系统分析冻结条件下气态水对不同土性含水率的影响。基于热力学平衡理论及水热耦合理论,提出了未冻水含量和冰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建立起新的耦合模型。该模型中最大未冻水含量和冰体积分数仅与水力参数和温度有关,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与砂壤土的冻结试验结果对比也验证了新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冻结条件下的气态水迁移主要受温度势而非基质势的作用,粉土和砂土中的气态水迁移是不能忽略的,而黏土中几乎没有气态水迁移;初始体积含水率、冻结温度、冻结时间及地下水位高度等都会对气态水的迁移有影响。总的来说,气态水对于粉土等冻胀敏感性土,即使较小的水分增加仍然能够产生显著冻胀,因此实际工程必须重视气态水的作用。本文分析加深了对“锅盖效应”的理解,也验证了“锅盖效应”通常发生在覆盖层下的粉土区域,而非砂土或黏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水 含水率 基质势 温度 锅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