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2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preload forces on multidimensional signal dynamic behaviours for battery early safety warning
1
作者 Kuijie Li Jiahua Li +10 位作者 Xinlei Gao Yao Lu Depeng Wang Weixin Zhang Weixiong Wu Xuebing Han Yuan-cheng Cao Languang Lu Jinyu Wen Shijie Cheng Minggao Ouy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84-498,共15页
Providing early safety warning for batteries in real-world applications is challenging.In this study,comprehensive thermal abus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clarify the multidimensional signal evolution of battery fa... Providing early safety warning for batteries in real-world applications is challenging.In this study,comprehensive thermal abus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clarify the multidimensional signal evolution of battery failure under various preload forces.The time-sequence relationship among expansion force,voltage,and temperature during thermal abuse under five categorised stages is revealed.Three characteristic peaks are identified for the expansion force,which correspond to venting,internal short-circuiting,and thermal runaway.In particular,an abnormal expansion force signal can be detected at temperatures as low as 42.4°C,followed by battery thermal runaway in approximately 6.5 min.Moreover,reducing the preload force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arly-warning method via the expansion force.Specifically,reducing the preload force from 6000 to 1000 N prolongs the warning time(i.e.,227 to 398 s)before thermal runaway is triggered.Based on the results,a notable expansion force early-warning method is proposed that can successfully enable early safety warning approximately 375 s ahead of battery thermal runaway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failure propagation with module validation.This study provides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imely and accurate early-warning strategies as well as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safer batter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y Thermal runaway preload force Expansionforce Early warning Multidimensional sign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
2
作者 徐方 吴其长 +4 位作者 门小雄 杨俊芳 彭扬发 解裕荣 杨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6-428,共13页
为深入研究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特性,并建立相应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利用自研的改进三轴试验装置,开展堆载预压下径向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及多工况仿真分析,系统研究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加载速率及初始有效应力对土体侧... 为深入研究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特性,并建立相应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利用自研的改进三轴试验装置,开展堆载预压下径向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及多工况仿真分析,系统研究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加载速率及初始有效应力对土体侧向变形及应力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体侧向变形随竖向应力的增加、水平应力的减小、加载速率的增大及初始有效应力的减小而非线性增长;土体代表性应力比K_(e)^(*)则随加载速率的增大及初始有效应力的减小而非线性减小,随水平应力的增加近似线性增长,随竖向应力的增加先线性减小再非线性减小;堆载预压下地基浅层存在较大的水平向附加应力,其对地基侧向变形的影响不可忽视;水平向附加应力及竖向附加应力的综合作用,促使堆载预压下的排水板地基侧向变形随深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弓”形分布规律。基于分析结果,建立土体应力比K_(e)^(*)与最终水平应变εh之间的归一化关系;并提出可考虑堆载预压加载因素及土体固结特性的综合影响因子β,由β与K_(e)^(*)之间的线性拟合关系可对不同工况下的K_(e)^(*)进行估算;综合ε_(h)-Ke及K_(e)^(*)-β关系,提出了堆载预压下排水板地基侧向变形轮廓的预测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分析2个实际工程案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载预压 塑料排水板 改进三轴试验 侧向变形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泊松效应的流泥轴对称真空过滤理论
3
作者 蔡袁强 叶晓倩 史吏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4,共12页
真空预压处理流泥地基时,仅排水板附近的土体得到明显加固,以排水板为轴线形成一个凸出地表的“土柱”。土柱作为流泥地基真空预压处理的特有现象,导致流泥地基淤堵严重、处理效果差。根据流泥固液两相的连续、运动、平衡以及土柱移动... 真空预压处理流泥地基时,仅排水板附近的土体得到明显加固,以排水板为轴线形成一个凸出地表的“土柱”。土柱作为流泥地基真空预压处理的特有现象,导致流泥地基淤堵严重、处理效果差。根据流泥固液两相的连续、运动、平衡以及土柱移动边界方程,并考虑土柱土体泊松效应,在柱坐标系下建立了流泥轴对称真空过滤模型,获得了流泥地基真空预压过程中的土柱生长规律和土柱淤堵性状,并与PIV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土柱内渗透系数降幅高达97%,致密土柱是淤堵的本质;泊松效应和真空荷载幅值对土柱半径以及流泥固结效果的影响十分明显;低幅值真空荷载有利于形成半径小且较为疏松的淤堵区,从而缓解淤堵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泥 真空预压 过滤 土柱 淤堵 固结 泊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紧力变化对包带装置轴向连接刚度影响机理分析
4
作者 于宝石 雷勇军 +2 位作者 江涛 李昊 张大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5,共13页
为精准计算包带装置的非线性承载能力,通过包带装置各组件间力学行为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预紧力变化的装置轴向连接刚度计算方法;建立了考虑结构非线性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拉伸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结合有限元模型修... 为精准计算包带装置的非线性承载能力,通过包带装置各组件间力学行为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预紧力变化的装置轴向连接刚度计算方法;建立了考虑结构非线性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拉伸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结合有限元模型修正了装置连接刚度的理论计算,基于所建的有限元与理论模型,揭示了包带预紧力分布、变化及初始预紧载荷对装置强度及连接刚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刚度计算理论模型可以准确计算装置的轴向连接刚度并预测连接失效载荷,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带装置 轴向连接刚度 刚度试验 包带预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柱发展过程的淤泥真空预压大应变固结计算
5
作者 孙宏磊 徐振恺 +1 位作者 刘斯杰 蔡袁强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6,155,共15页
由于疏浚淤泥性质特殊,其真空预压固结特性与以往不同,然而现有能够准确描述真空预压过程中土柱发展的大应变固结模型仍然较少,无法充分考虑土体淤堵特性随时间和位置的变化。针对该问题,建立了能考虑土柱半径增长过程的真空预压大应变... 由于疏浚淤泥性质特殊,其真空预压固结特性与以往不同,然而现有能够准确描述真空预压过程中土柱发展的大应变固结模型仍然较少,无法充分考虑土体淤堵特性随时间和位置的变化。针对该问题,建立了能考虑土柱半径增长过程的真空预压大应变固结模型,囊括了沿半径变化的渗透性、随时间变化的井阻、土体自重和非线性压缩渗透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推导了以孔隙比为控制变量的控制方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获得了考虑土柱变化的疏浚淤泥真空预压固结行为的计算方法。通过将预测结果与现有分析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的正确性,并通过参数分析,探讨了土柱区渗透系数分布模式、土柱半径增长时间和变井阻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柱半径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土体渗透性随到排水板距离的变化对固结计算结果有显著影响;忽略土柱发展过程将导致固结速度和固结度的计算结果偏低,造成的固结度计算误差可达10%以上;假定土柱渗透系数不随土体到排水板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将低估固结速度和固结度,且误差随土柱的渗透性降低而增大;不同土柱半径增长时间下的固结度发展过程差异明显,该差异随着土柱半径的增大和土柱渗透系数的降低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疏浚淤泥 大应变固结 土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均匀预紧的螺栓法兰连接双圆柱壳半解析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6
作者 田亚雄 孙伟 +1 位作者 杜东旭 刘宏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为了研究螺栓连接结构的非均匀预紧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螺栓法兰连接双圆柱壳结构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首先,考虑非均匀预紧,研究了带法兰的螺栓连接双圆柱壳结构的半解析建模方法,并在建模中考虑了法兰对结构动力... 为了研究螺栓连接结构的非均匀预紧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螺栓法兰连接双圆柱壳结构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首先,考虑非均匀预紧,研究了带法兰的螺栓连接双圆柱壳结构的半解析建模方法,并在建模中考虑了法兰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用连接弧来模拟螺栓结合部力学特性的建模方法,对双圆柱壳、法兰、边界条件以及螺栓法兰处连接条件下的能量进行分析,引入正交多项式作为位移容许函数,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螺栓法兰连接双圆柱壳结构的动力学方程;然后,通过组建的试验系统证明了所创建的半解析模型在均匀和非均匀预紧力条件下求解螺栓法兰连接双圆柱壳结构振动特性的合理性;最后,基于所创建的模型分析了非均匀预紧的螺栓位置和完全松动的螺栓数量对双圆柱壳结构的固有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螺栓非均匀预紧幅度降低会导致结构固有频率降低,交叉位置螺栓预紧力减小导致结构固有频率降低幅度更大,松动螺栓数量增加会引起结构固有频率较为均匀地小幅减小,且非均匀预紧和螺栓松动均会引起结构的振型不再沿着周向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法兰连接 非均匀预紧力 双圆柱壳结构 半解析建模 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叠堆致动器在大刚度负载下位移损失因素分析
7
作者 张段芹 杨闻涛 +2 位作者 张敬航 陈瑶瑶 刘旭玲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通过测量大刚度负载下压电叠堆微动台的位移输出特性,表明其输出位移明显小于商用压电叠堆说明书中的预期值,且随着压电叠堆上预压力的增大,其输出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经分析发现,在大刚度负载、低预压力下,压电叠堆与负载之间的机械接... 通过测量大刚度负载下压电叠堆微动台的位移输出特性,表明其输出位移明显小于商用压电叠堆说明书中的预期值,且随着压电叠堆上预压力的增大,其输出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经分析发现,在大刚度负载、低预压力下,压电叠堆与负载之间的机械接触刚度与叠堆刚度在同一数量级,驱动端有效刚度的减小将导致输出位移损失;随着预压力的增大,压电叠堆内非180°畴重定向增强了压电效应,且机械接触刚度增大直至极限值。但叠堆的压电系数在压力过大时会因退极化而降低,故微动台总体上将有较大的位移损失,且在接触刚度和退极化两种因素作用下,位移在某预压力时达到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叠堆致动器 大刚度负载 位移损失 预压力 微动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纤维排水板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软土试验研究
8
作者 杨少朋 杨爱武 许福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9-797,共9页
针对目前废弃纤维资源化利用和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软土地基效果欠佳等问题,在废弃纤维改性处理的基础上,研制出改性纤维塑料排水板,利用梯度比试验和室内真空预压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改性纤维滤膜淤堵特性和不同类型排水板真空预压加... 针对目前废弃纤维资源化利用和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软土地基效果欠佳等问题,在废弃纤维改性处理的基础上,研制出改性纤维塑料排水板,利用梯度比试验和室内真空预压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改性纤维滤膜淤堵特性和不同类型排水板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软土效果及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纤维滤膜孔径超过119μm防淤堵效果更好;改性纤维排水板在沉降量、出水量、真空度、孔隙水压力、土样含水率和十字板剪切强度等指标上都优于普通塑料排水板,且滤膜孔径为119μm的排水板加固效果最佳,相较于普通塑料排水板(分体式),其成本较低的同时,含水率平均降低6.4%,十字板剪切强度平均提高了7.8k Pa,充分体现了改性纤维排水板在工程应用中不仅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还能降低成本,符合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纤维排水板 真空预压 吹填软土 梯度比 淤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前桥制动器紧固结构优化分析
9
作者 孙艳 《时代汽车》 2025年第2期160-162,共3页
首先理论分析紧固件在制动力(力矩)作用下承受的剪切载荷与其许用剪切载荷的匹配性;然后计算分析被联结件松动所需的轴向力与紧固件拧紧产生的轴向预紧力的匹配性;通过计算紧固件的剪切载荷、预紧力的安全系数,评估制动器底板螺栓连接... 首先理论分析紧固件在制动力(力矩)作用下承受的剪切载荷与其许用剪切载荷的匹配性;然后计算分析被联结件松动所需的轴向力与紧固件拧紧产生的轴向预紧力的匹配性;通过计算紧固件的剪切载荷、预紧力的安全系数,评估制动器底板螺栓连接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器 紧固结构优化 分析 剪切载荷 预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软弱路基水土联合堆载预压施工关键技术
10
作者 龙帅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堆载预压是一种最常见的软弱路基处理方法,可显著提高软弱路基在填筑过程中的沉降速率,减小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与强度。一般来说,传统堆载预压主要以土石方作为载体,由于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且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占用耕地、弃... 堆载预压是一种最常见的软弱路基处理方法,可显著提高软弱路基在填筑过程中的沉降速率,减小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与强度。一般来说,传统堆载预压主要以土石方作为载体,由于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且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占用耕地、弃土运输费用高等问题,目前已逐步淘汰。基于此,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项目为例,采取水土联合堆载预压施工技术对软弱路基进行处理,并通过跟踪监测,判断施工技术实际效果,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软弱路基 堆载预压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水平真空预压固结等效计算方法研究
11
作者 俞剑龙 叶栩柯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221-226,共6页
水平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方法是近年逐渐推广应用的一种淤泥处理方法,通过考虑淤泥非线性压缩及渗透特性对水平真空预压作用下固结过程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水平真空预压固结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对排水板布设间距、非线性指数比等相关因... 水平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方法是近年逐渐推广应用的一种淤泥处理方法,通过考虑淤泥非线性压缩及渗透特性对水平真空预压作用下固结过程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水平真空预压固结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对排水板布设间距、非线性指数比等相关因素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固结速度随排水板布设的水平和竖向间距加大而减小,随非线性指数增大而减小,随排水板宽度增大而增大。在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结合既有轴对称固结模型解析解提出非线性水平真空预压固结等效计算方法,该方法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真空预压 固结 软土加固 非线性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仪表板螺栓预紧力衰减研究
12
作者 刘保公 黄本韬 +1 位作者 刘星驿 钟愉承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6期104-108,共5页
为了对车辆仪表板螺栓在振动作用下的预紧力衰减问题开展研究,文章通过前处理软件建立圆柱网格,导出后修改节点坐标,实现螺纹网格的建模。基于该网格建立了基于LS-DYNA的仪表板螺栓预紧力衰减有限元模型,并根据仪表板螺栓预紧力衰减台... 为了对车辆仪表板螺栓在振动作用下的预紧力衰减问题开展研究,文章通过前处理软件建立圆柱网格,导出后修改节点坐标,实现螺纹网格的建模。基于该网格建立了基于LS-DYNA的仪表板螺栓预紧力衰减有限元模型,并根据仪表板螺栓预紧力衰减台架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加速度冲击振动会使仪表板螺栓预紧力产生较为显著的预紧力衰减,修改节点的螺栓网格建模方法适用于螺栓预紧力衰减仿真,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仪表板 预紧力衰减 有限元仿真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土石方堆场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王文辉 吴传杰 +1 位作者 周成峰 卓国棪 《科技通报》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本文针对土石方堆场进行软土地基稳定性评价研究,计算地基土最终变形量,基于Fellenius理论提出分级堆载预压加塑料排水板地基处理情况下的堆载时间,依据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代表性监测点布设,由监测结果计算地基土固结度,验证堆载时间的... 本文针对土石方堆场进行软土地基稳定性评价研究,计算地基土最终变形量,基于Fellenius理论提出分级堆载预压加塑料排水板地基处理情况下的堆载时间,依据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代表性监测点布设,由监测结果计算地基土固结度,验证堆载时间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淤泥层容许承载力为22.12 k Pa,堆场临时边坡采用1∶1.25坡率时,场地安全系数最小达1.252,总体稳定,场地最终沉降量计算结果为1 814.21 mm,采用分级堆载预压加塑料排水板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可减少94.35%的工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堆载过程中最大沉降位于距堆载边界内约7 m处。基于Fellenius理论提出的堆载时间,经监测数据结果反算地基土固结度,验证了分级堆载时间的合理性。该方法可以为初步设计提供参考,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堆载预压 稳定性 固结度 监测数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软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祯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2期62-64,共3页
路基软基处理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特性及其处理难点,重点探讨了真空预压法、强夯法、水泥粉煤灰碎石(cement fly-ash gravel,CFG)桩复合地基等软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 路基软基处理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特性及其处理难点,重点探讨了真空预压法、强夯法、水泥粉煤灰碎石(cement fly-ash gravel,CFG)桩复合地基等软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技术能有效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确保路基稳定性。其中真空预压法处理深度最大,固结效果均匀;强夯法处理速度快,适合浅层处理;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效果好,长期沉降控制效果佳。最后,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提出了软基处理技术的优化选择建议,并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估,为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软基处理 真空预压 强夯 CFG桩 路基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真空联合作用下底泥脱水、承载能力及重金属去除试验研究
15
作者 牛皖豫 郝中华 +1 位作者 刘寅博 闫少敏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5年第1期216-222,共7页
为探究更加高效的废弃泥脱水以及底泥中重金属修复的试验方法,本文对河道底泥进行电渗、真空预压电渗联合处理,采用槐糖脂、柠檬酸为添加剂,以出水量、电流密度、脱水后泥浆含水率、容许承载力、抗剪强度和脱水后泥浆重金属含量为评价指... 为探究更加高效的废弃泥脱水以及底泥中重金属修复的试验方法,本文对河道底泥进行电渗、真空预压电渗联合处理,采用槐糖脂、柠檬酸为添加剂,以出水量、电流密度、脱水后泥浆含水率、容许承载力、抗剪强度和脱水后泥浆重金属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比试验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絮凝剂可以显著提高底泥脱水效率;(2)添加了槐糖脂和柠檬酸以及有机絮凝剂后能够有效提升电流密度;(3)絮凝剂对水分子的螯合作用加速了排水效率,导致更多的重金属离子被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真空预压联合 絮凝剂 脱水试验 重金属去除 废弃底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试验和现场监测的软岩回采巷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16
作者 李刚 刘明 《陕西煤炭》 2025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在顶板岩层、煤层、底板岩层强度均低的“三软”煤层开采条件下,回采巷道围岩强度普遍较低,易出现巷道严重变形、支护结构失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董东煤矿5号煤层软岩回采巷道掘进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现场实测... 在顶板岩层、煤层、底板岩层强度均低的“三软”煤层开采条件下,回采巷道围岩强度普遍较低,易出现巷道严重变形、支护结构失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董东煤矿5号煤层软岩回采巷道掘进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软岩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提出通过增加锚杆预应力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增加软岩巷道围岩强度。现场通过采用新型锚杆托板、调心球垫、减摩垫片,提高了锚杆支护预紧力,实现了高效主动支护,有效改善了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回采巷道 围岩控制 高预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填海工程软基处理技术探析
17
作者 程春光 《城市建筑》 2025年第2期227-229,共3页
填海工程作为拓展城市空间、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沿海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填海工程中的软基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师们的难题。软基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地基沉降、工程结构破坏等问题,严重威胁填海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文... 填海工程作为拓展城市空间、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沿海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填海工程中的软基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师们的难题。软基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地基沉降、工程结构破坏等问题,严重威胁填海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文章通过列举法,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填海工程软基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详细说明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填海工程软基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为我国填海工程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软基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 填海工程 软基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load Analysis of Screw Bolt Joints on the First Wall Graphite Tiles in EAST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磊 宋云涛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9期850-854,共5页
The first wall in the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EAST) used graphite tiles to withstand high thermal energy. The graphite tiles are mounted on the heat sink using screw bolts which have been prel... The first wall in the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EAST) used graphite tiles to withstand high thermal energy. The graphite tiles are mounted on the heat sink using screw bolts which have been preloaded to produce a clamp force. The clamp force is very important to keep the graphite tiles tightly on the surface of the heat sink so that the heat flux crosses this contacting surface in a small thermal resistor. Without the clamp force, the small gap between the graphite tiles and the heat sink will make it impossible for thermal power to be carried away by cooling water. Some bolts may even fall off with the loss of clamp force. From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the loss process of the clamp force has been studied. Research results explain how the different thermal expansions of three members of the screw joint makes the clamp force decrease to zero under temperature rise and external force, and how the stiffness affect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lamp force and temperature. The research also gives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clamp force can remain above zero.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urrent screw joints are almost destined to lose their clamp force during the running time of EAST, so the bolt joints should be redesigned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reli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mp force preload residual preload thermal expan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线铁路2×72 m曲线槽箱组合梁桥转体方案研究
19
作者 庄碧涛 李前名 李雅香 《铁道勘察》 202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为了解决大跨度曲线转体桥横向偏心较大、转体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依托揭阳至惠来铁路跨梅汕高铁2×72 m槽箱组合连续梁桥项目,提出一种“中心球铰+单侧环道支撑”的新型多点支撑转体技术。具体实现方式为在转体墩顶设置中心球铰,边... 为了解决大跨度曲线转体桥横向偏心较大、转体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依托揭阳至惠来铁路跨梅汕高铁2×72 m槽箱组合连续梁桥项目,提出一种“中心球铰+单侧环道支撑”的新型多点支撑转体技术。具体实现方式为在转体墩顶设置中心球铰,边跨梁底距转体墩中心22 m处设置环道辅助支撑,通过在辅助支撑上方施加400 kN的压重将转体结构重心控制在球铰与辅助支撑之间,从而实现免称重;转体驱动装置采用“电机+齿轮齿条”形式,设在辅助支撑处,可实现自动精准转体。针对槽箱组合梁的特殊结构形式与受力特点,对转体墩处的主梁截面设置临时加强措施。对比常规单球铰支撑转体和多点支撑转体两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发现采用多点支撑转体时,转体重量由1.1×10^(5)kN减小到8.15×10^(5)kN,转体驱动力由1630 kN减小到308 kN;在不考虑撑脚作用的情况下,最小抗倾覆稳定系数由1.8提高到2.7;主墩承台尺寸及桩基数量得以优化,由此减少工程投资60万元。研究结果表明,对主梁墩顶截面进行适当加强后,多点支撑转体技术可以较好地适应铁路曲线槽箱组合梁转体桥,且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线铁路 槽箱组合梁 墩顶转体 中心球铰 多点支撑 环道支撑 压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 preload force on anchor system frequency 被引量:2
20
作者 Lu Aihong Xu Jinhai Liu Haish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1期135-138,共4页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preload force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anchors was obtained from the structure of an anchor and its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We established a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dynamic analysi...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preload force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anchors was obtained from the structure of an anchor and its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We established a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a bolt support system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working surroundings of the anchor. The natural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the system under various preload forces of the anchor was analyzed with ANSYS. Our results show that each order of the system frequency varied with an increase in preload forces. A single order frequency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preload force. A preload force affected low-order frequencies more than high-order frequencies. We obtained a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y fitting preload forces and fundamental frequencies, which was in agreement with our theretical considerat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tection of preload fo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 preload force Anchor dete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