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土体盐碱化影响的注浆絮凝-真空预压法加固疏浚淤泥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军 张凯宇 +2 位作者 倪俊峰 符洪涛 彭怡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1-810,共10页
为了解决疏浚淤泥渗透性差和排水固结时间长等难题,常常采用絮凝-真空预压法处理,针对既有地基,本研究提出注浆絮凝-真空预压的地基处理方法。针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体,设计并开展了不同石灰掺量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其对疏浚淤泥的加... 为了解决疏浚淤泥渗透性差和排水固结时间长等难题,常常采用絮凝-真空预压法处理,针对既有地基,本研究提出注浆絮凝-真空预压的地基处理方法。针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体,设计并开展了不同石灰掺量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其对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试验过程中监测了孔隙水压力、排水量、沉降量的变化,试验结束后检测了土体的pH值、含盐量、含水率及十字板剪切强度等指标。在考虑强度增长和土体盐碱化影响的基础,研究得出了注浆絮凝-真空预压法的最优石灰掺量。然后通过龙湾二期滨海湿地修复工程的现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注浆絮凝-真空预压法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可为类似疏浚淤泥处理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石灰改性 淤堵 注浆絮凝-真空预压法 土体盐碱化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柱半径对疏浚淤泥真空固结的影响
2
作者 吴建奇 刘祥 +3 位作者 李敏 符洪涛 李校兵 蔡瑛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5,共9页
预制竖向排水板(PVD)-真空预压技术是处理疏浚淤泥地基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使用真空预压法处理疏浚淤泥过程中,PVD周围会产生自上而下半径逐渐减小的致密土层(土柱),从而延缓土体的固结速率。针对该问题,假设土柱半径随深度呈... 预制竖向排水板(PVD)-真空预压技术是处理疏浚淤泥地基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使用真空预压法处理疏浚淤泥过程中,PVD周围会产生自上而下半径逐渐减小的致密土层(土柱),从而延缓土体的固结速率。针对该问题,假设土柱半径随深度呈线性衰减,并基于等应变假设,在Hansbo固结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考虑土柱半径随深度衰减的固结方程;利用该方程进行计算,探究土柱淤堵区的渗透系数大小、土柱半径的大小以及土柱半径的衰减程度对土体固结速率的影响,并与已有室内试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土柱淤堵区渗透系数越小,孔压消散越慢,固结速率越小;随着土柱半径的逐渐增大,土体的固结速率逐渐降低;土柱半径衰减后的残余系数越小,土柱半径衰减程度越大,对软弱区土体固结的影响越小,土体的固结速率越快;在考虑土柱半径衰减的情况下,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疏浚淤泥 固结理论 土柱半径 Hansbo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中排水板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武亚军 吴明灿 +1 位作者 陆逸天 吴锦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为进一步优化预制排水板(PVD)布置方式,探讨PVD参数对真空固结效果的影响,在传统PVD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小宽度、小间距PVD-真空预压法.在保证PVD材料用量相同的同时,适当调整PVD的宽度与间距以提高真空固结效率.定义时间影响因子Th与真... 为进一步优化预制排水板(PVD)布置方式,探讨PVD参数对真空固结效果的影响,在传统PVD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小宽度、小间距PVD-真空预压法.在保证PVD材料用量相同的同时,适当调整PVD的宽度与间距以提高真空固结效率.定义时间影响因子Th与真空预压中叠加影响因素F的比值(Th/F)作为表征参数进行固结分析.比较不同参数的PVD,真空固结过程排水量、表层沉降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当Th/F越大时,土体的固结效率越高.采用宽度和间距分别为25和17 mm的PVD可以有效地提高真空固结效率,相比传统布置方式总排水量提高了约6.9%.采用小宽度、小间距的PVD可以有效缓解抗剪强度沿深度和径向的衰减.由此,可得出在耗材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小宽度、小间距PVD结合真空预压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处理 真空预压法 预制排水板参数 真空固结效率 颗粒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回填土的吹填淤泥地基反向真空预压法试验研究
4
作者 高紫阳 王军 +4 位作者 高明伟 朱萧霄 符洪涛 徐昭 吕有畅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5-1552,共8页
针对传统真空预压加固吹填淤泥地基时,深层土体加固效果不佳和真空压力沿程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反向真空预压法,即采用反向排水板将真空压力直接施加于深层土体。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究了回填土厚度对反向真空预压法加固效果的影响。结... 针对传统真空预压加固吹填淤泥地基时,深层土体加固效果不佳和真空压力沿程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反向真空预压法,即采用反向排水板将真空压力直接施加于深层土体。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究了回填土厚度对反向真空预压法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真空预压法相比,反向真空预压法处理的排水量增加了16.46%,深层土体十字板剪切强度提高了20.50%,土体的整体加固效果得到显著改善;随着回填土厚度的增大,淤泥层十字板剪切强度沿深度方向递减的幅度明显减小,处理效果更加均匀。此外,通过与传统真空预压法现场对比试验发现,反向真空预压法处理后土体的表层沉降量增大15.70%,深层土体孔压消散量增加了26.20%,平均十字板剪切强度提高了21.12%。因此得出反向真空预压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尤其深层土体加固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真空预压法 RPVD 回填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淤堵区渗透系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允亮 潘方然 +1 位作者 高楥园 金子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5-2093,共9页
在废弃泥浆的真空预压过程中,预制竖向排水板周围经常会形成淤堵区域。准确测量和计算淤堵区泥浆的渗透系数对于预测废弃泥浆固结的情况至关重要。由于淤堵区泥浆渗透系数难以直接测量,且缺乏理论推导方法,因此提出了淤堵区渗透系数与... 在废弃泥浆的真空预压过程中,预制竖向排水板周围经常会形成淤堵区域。准确测量和计算淤堵区泥浆的渗透系数对于预测废弃泥浆固结的情况至关重要。由于淤堵区泥浆渗透系数难以直接测量,且缺乏理论推导方法,因此提出了淤堵区渗透系数与淤堵区厚度的计算方法。为研究淤堵区的形成和验证计算方法,设计了一套试验装置进行验证,证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同时,研究得出在工程现场对废弃泥浆进行真空预压时,应将真空度控制在90 kPa以下,并且在60~80 kPa之间,真空度越低,淤堵区的形成越慢。提出了淤堵区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可用于预测真空预压过程中淤泥的固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泥浆 真空预压 淤堵区 渗透系数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渣土的真空-电渗联合排水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3
6
作者 房营光 徐敏 朱忠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0-75,共6页
文中给出了碱渣土的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排水固结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了真空-电渗联合法的排水固结机理.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对碱渣土均具有明显的排水效果,且真空-电渗联合法比真空预压... 文中给出了碱渣土的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排水固结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了真空-电渗联合法的排水固结机理.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对碱渣土均具有明显的排水效果,且真空-电渗联合法比真空预压法的排水效果更加显著.尤其是在真空预压排水结束后,真空-电渗联合法仍产生明显的排水效果,具有水头梯度下的排水固结和电场作用下的电渗排水固结两方面的排水固结机理,因而比单纯的真空预压的排水速率快,排水固结量大.文中结果可扩展用于对软土地基的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土 真空预压法 真空-电渗联合法 排水固结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填淤泥填海造陆技术在深圳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38
7
作者 彭涛 葛少亭 +5 位作者 武威 胡鸿彬 简万成 黄少康 侯培丽 江再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8-70,72,共4页
利用海相淤泥吹填造陆已成为深圳地区进行土地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从深圳地区海相淤泥的吹填特性、资料储量、环保效益。
关键词 吹填淤泥 填海造陆 软基处理 堆载预压 真空预压 吹填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机理讨论 被引量:48
8
作者 彭劼 刘汉龙 陈永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0-563,共4页
根据真空 堆载联合预压现场试验及孔压、沉降测试结果,对真空 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机理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抽真空时地下水位的变化过程和加固深度范围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真空预压的直接作用范围可达地表以下18m;真空预压期间地... 根据真空 堆载联合预压现场试验及孔压、沉降测试结果,对真空 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机理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抽真空时地下水位的变化过程和加固深度范围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真空预压的直接作用范围可达地表以下18m;真空预压期间地下水位是下降的,且下降幅度小于2m;停止抽真空使地基横向约束放松,从而导致向外变形,且此变形会消除卸真空引起的回弹现象;负孔压的恢复如同正超孔压的消散一样,需要一个过程,即不会瞬时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真空一堆栽联合预压法 孔压 沉降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处理高黏粒吹填土的物理化学指标 被引量:14
9
作者 宋晶 王清 +3 位作者 夏玉斌 陈允进 陈慧娥 苑晓青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76-1480,共5页
大连海港常采用高黏粒吹填土作为吹淤造陆工程土料,但高黏粒吹填土的黏粒含量大,真空预压处理地基时竖向排水体四周常常被黏粒淤堵,延误工程进度。为深入研究该类吹填土工程地质特性,基于室内物理模型采用80kPa真空预压技术处理高黏粒... 大连海港常采用高黏粒吹填土作为吹淤造陆工程土料,但高黏粒吹填土的黏粒含量大,真空预压处理地基时竖向排水体四周常常被黏粒淤堵,延误工程进度。为深入研究该类吹填土工程地质特性,基于室内物理模型采用80kPa真空预压技术处理高黏粒吹填土,针对淤堵难题进行分析。通过测试土体的物理化学参数,建立含水率、易溶盐总量、钠离子含量、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等物理化学指标的特征分布曲线。结果表明:80kPa真空预压处理的高黏粒吹填土含水率与易溶盐总量、酸碱度等化学指标呈反比;竖向排水体四周吹填土的易溶盐含量较大,有机质含量高;阳离子交换量与酸碱度呈正比。同时物化指标在排水板四周富集的现象反映80kPa真空预压处理的高黏性吹填土固结状况,同时建议真空预压处理过程中采用分级真空预压方法,改进高黏粒吹填土地基处理,以降低淤堵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粒吹填土 真空预压 物理化学指标 分级真空预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渗流场作用下的渗透固结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青松 吴爱祥 +2 位作者 黄继先 习泳 张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9-693,共5页
对真空预压法的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是真空渗流场作用下的渗透固结,它从顶部抽真空,所产生的真空度在沿竖向排水通道向下传递过程中随深度递减,其作用是在沿各竖向排水通道产生无数动态完整井,并以各完整井为中心产生... 对真空预压法的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是真空渗流场作用下的渗透固结,它从顶部抽真空,所产生的真空度在沿竖向排水通道向下传递过程中随深度递减,其作用是在沿各竖向排水通道产生无数动态完整井,并以各完整井为中心产生无数凸面向下的降落漏斗,各降落漏斗即形成真空渗流场。其中土体将以各完整井为中心产生渗透固结,并使整个土体强度得到改善。采用真空预压法有效加固的深度小于动态完整井所能达到的深度、其残余沉降量大于其竖向回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真空渗流场 渗透固结 完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地基沉降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汉龙 彭吉力 陈永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5-748,共4页
研究了负压作用下的地基沉降简化计算方法,负压作用下的地基沉降计算应考虑其受力特点的影响,实际工程观测表明,现有规范对真空预压地基的沉降估算修正系数过大。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真空预压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作用下地基沉降修正系... 研究了负压作用下的地基沉降简化计算方法,负压作用下的地基沉降计算应考虑其受力特点的影响,实际工程观测表明,现有规范对真空预压地基的沉降估算修正系数过大。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真空预压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作用下地基沉降修正系数公式。分析结果表明,一般真空预压工程修正系数ms取值范围可在0.55~1.20之间,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分层总和法计算修正系数可取0.70~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 分层总和法 沉降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61
12
作者 李豪 高玉峰 +2 位作者 刘汉龙 彭喆 Mahfouz A H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2,共5页
在深入了解真空预压机理和砂井地基固结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固结度等效的原则 ,推导了与单井固结理论等效的成层均质地基等效渗透系数 ,从而将复杂砂井地基转化为无砂井成层地基 ,以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并结合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加固... 在深入了解真空预压机理和砂井地基固结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固结度等效的原则 ,推导了与单井固结理论等效的成层均质地基等效渗透系数 ,从而将复杂砂井地基转化为无砂井成层地基 ,以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并结合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加固特点 ,提出一种简化的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简化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与实测资料和常规砂井地基有限元计算值对比 ,表明该简化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可方便地应用于工程设计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软基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 砂井地基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条件下地下水位测试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汉龙 周琦 顾长存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由于技术缺陷,常规敞口式水位测管法并不适合于真空预压条件下地下水位的测试,用其测得的水位并非负压状态下的真实水位。介绍一种适合于真空预压条件下地下水位测试的新方法。该方法由于采用内外管的独特设计,成功解决了水位管内部与... 由于技术缺陷,常规敞口式水位测管法并不适合于真空预压条件下地下水位的测试,用其测得的水位并非负压状态下的真实水位。介绍一种适合于真空预压条件下地下水位测试的新方法。该方法由于采用内外管的独特设计,成功解决了水位管内部与大气相通的问题,同时配以磁环浮标可以直接测量地下水位位置,不需借助其他测试手段。通过与常规方法的现场对比试验,充分说明新方法具有工作原理清晰,装置制作简单,测量时无真空压力泄露,测试结果直观可靠等优点,所以用该法测得的负压条件下加固区内的地下水位结果更具说服力。最后对该方法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地下水位 负压 常规方法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法淤堵泥层形成机理及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景锦 雷华阳 +2 位作者 卢海滨 李宾 郑刚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71,共11页
针对真空预压加固处理过程中容易形成的淤堵现象,结合室内真空预压模型试验,进行了不同颗粒组成和不同真空度条件下的室内试验,揭示了淤堵泥层的形成特性和机理,建立了排水量及平均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试验表明,在低真空度作用... 针对真空预压加固处理过程中容易形成的淤堵现象,结合室内真空预压模型试验,进行了不同颗粒组成和不同真空度条件下的室内试验,揭示了淤堵泥层的形成特性和机理,建立了排水量及平均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试验表明,在低真空度作用下,由于其渗透路径宽而长,淤堵泥层厚度较大,但含水率和密实度低,形成的孔隙直径分布广且分布较均匀;而在高真空度作用下渗透路径窄而短,淤堵泥层厚度小但含水率和密实度高,形成的孔隙直径较小且分布集中;黏粒含量越高形成的孔隙直径越小,集中程度较高,滤层结构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吹填淤泥 淤堵泥层 预测模型 渗透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劈裂真空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章定文 韩文君 +1 位作者 刘松玉 杜广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67-1472,1478,共7页
针对常规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最新研制开发的气压劈裂真空预压法及其施工工艺,并通过现场试验段测试结果分析了劈裂真空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较常规真空预压法而言,劈裂真空法可以提高真空荷载向... 针对常规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最新研制开发的气压劈裂真空预压法及其施工工艺,并通过现场试验段测试结果分析了劈裂真空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较常规真空预压法而言,劈裂真空法可以提高真空荷载向深层土体中的传递效率和加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既可改善深层软土的加固效果又可加速地基固结,缩短工程工期;劈裂真空法加固地基的沉降效率大于常规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沉降易于收敛,有利于工后沉降的控制。通过加固前后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测试结果对比和取样室内试验土性参数变化分析,论证了劈裂真空法加固深层软土地基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裂真空法 软土 现场监测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KG电极真空–电渗处理软黏土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邱晨辰 沈扬 +2 位作者 励彦德 尤延锋 芮笑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51-255,共5页
针对真空–电渗法在软基处理中存在金属电极易腐蚀,试验后期排水效率低等问题,利用自主研发的装置试验了EKG电极在电渗法、真空预压法、真空–电渗法、阴极直排式真空–电渗法下的排水效果,通过监测排水量、电流、pH值、沉降和处理后的... 针对真空–电渗法在软基处理中存在金属电极易腐蚀,试验后期排水效率低等问题,利用自主研发的装置试验了EKG电极在电渗法、真空预压法、真空–电渗法、阴极直排式真空–电渗法下的排水效果,通过监测排水量、电流、pH值、沉降和处理后的强度等指标将上述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真空–电渗法处理后排水量最大,沉降更明显,土体强度更大;(2)阴极直排法在前8 h,排水量高于双侧排水真空–电渗法,土体内pH值更稳定,土体表面更均匀;阴极直排法能在一定时间内改善传统真空–电渗法在阳极真空预压与电渗相互抑制的情况,如果将阴极直排法与双侧排水真空–电渗法相结合,能够为扩大真空–电渗联合法的应用范围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电渗法 阴极直排法 EKG电极 电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小丹 李建平 赵维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458,共4页
为进一步了解真空预压的加固机理,对真空预压时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边界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导出了考虑井阻和涂抹的双向渗流和变形的砂墙地基固结度计算公式.在有限元计算中,将殷宗泽的双屈服面模型与修正的考马拉-黄模... 为进一步了解真空预压的加固机理,对真空预压时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边界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导出了考虑井阻和涂抹的双向渗流和变形的砂墙地基固结度计算公式.在有限元计算中,将殷宗泽的双屈服面模型与修正的考马拉-黄模型相结合,并改进了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处理方法,考虑了砂井阻力的影响.工程实例表明,该分析计算方法考虑了土体的剪胀性、剪缩性和黏弹塑性,可以较好地模拟真空度在砂井和地基土中的传递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加固机理 有限元 本构模型 等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排式真空预压法下竖井地基的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23
18
作者 郭霄 谢康和 +2 位作者 卢萌盟 邓岳保 黄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4-392,共9页
针对现有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固结解未同时考虑土体非线性和逐渐加载这2个因素的不足,基于竖井内的真空负压沿深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假设,同时考虑堆载引起的附加应力随时间的变化,采用非线性渗透和压缩模型,推导直排式真空预压法下竖井地... 针对现有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固结解未同时考虑土体非线性和逐渐加载这2个因素的不足,基于竖井内的真空负压沿深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假设,同时考虑堆载引起的附加应力随时间的变化,采用非线性渗透和压缩模型,推导直排式真空预压法下竖井地基固结的通用解。在通用解的基础上,针对瞬间加载、线性加载和多级线性加载这3种特殊加载模式给出详解。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的渗透指数与压缩指数之比(c_c/c_k)、最终有效应力与初始有效应力之比以及堆载随时间的变化会对直排式真空预压法下的竖井地基固结度产生较大影响;当c_c/c_k<1.0时,最终有效应力与初始有效应力之比越大,固结速率越快;当c_c/c_k>1.0时,最终有效应力与初始有效应力之比越大,固结速率越慢;线性加载和分级线性加载可有效降低土体中的最大超静孔压;土体中的最终超静孔压为负压,在数值上与竖井内的真空负压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排式真空预压法 竖井 固结 土体非线性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的环境效应及其防治方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金小荣 俞建霖 龚晓南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93-1096,1102,共5页
真空预压极有可能引发相邻建(构)筑物倾斜、开裂、地下管线变形等环境效应。从加固区外地下水位、侧向变形和地表沉降变化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的影响区为地基处理边线外12.5 m。分别研究了采用水泥搅拌桩隔离、开挖应力释放沟和采... 真空预压极有可能引发相邻建(构)筑物倾斜、开裂、地下管线变形等环境效应。从加固区外地下水位、侧向变形和地表沉降变化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的影响区为地基处理边线外12.5 m。分别研究了采用水泥搅拌桩隔离、开挖应力释放沟和采用树根桩托换技术三类防治方法对减小周围土体变形的作用。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土体向内侧向变形主要发生在地表下6 m;水泥搅拌桩外侧最大土体水平位移仅为内侧的1/3,堆载后外侧位移远小于内侧位移;应力释放沟内侧最大水平位移仅为搅拌桩内侧水平位移的3/10,外侧最大水平位移仅为搅拌桩外侧位移的3/8。试验中真空预压阶段对于减小侧向变形而言,应力释放沟的作用要优于水泥搅拌桩,而堆载后应力释放沟深部土体向外挤出较为明显;树根桩托换后的铁塔基础在抽真空过程中沉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环境效应 防治方法 应力释放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固结加固高速公路深厚软基工后沉降 被引量:18
20
作者 赵维炳 艾英钵 张静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3,共6页
结合广珠东线高速公路深厚软基堆载预压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两现场试验段 ,应用固结、流变和损伤理论对路基工后沉降规律进行有限元分析 .结果表明 ,下卧层的主固结压缩和整个路基的次固结压缩是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的主要组成 。
关键词 软基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 工后沉降 有限单元法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