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8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机器学习技术的阈下抑郁神经生理机制及干预
1
作者 刘永进 杨雪 +6 位作者 杜欣欣 嵇文麒 臧寅垠 官锐园 宋森 钱铭怡 牟文婷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7-904,共18页
抑郁症是阻碍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阈下抑郁是抑郁发病前期重要阶段,探究其神经生理机制及动态发展规律有助于预测抑郁发病和进行预防性干预。为突破既往将抑郁视为静态单一诊断结果的局限,本文基于复杂动力系统理论,通过多时程多... 抑郁症是阻碍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阈下抑郁是抑郁发病前期重要阶段,探究其神经生理机制及动态发展规律有助于预测抑郁发病和进行预防性干预。为突破既往将抑郁视为静态单一诊断结果的局限,本文基于复杂动力系统理论,通过多时程多模态机器学习方法,探讨阈下抑郁症状与神经生理特征之间的密切关联及关键预测因子。其次,通过纵向追踪及神经动力学网络模型探查吸引子状态及其对随后抑郁发病和特征转化的预测。最后,探索认知行为疗法对阈下抑郁的预防性干预效果以及吸引子状态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用以解析阈下抑郁的神经生物学独特性,并为抑郁症早期识别和精准预防的方法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抑郁 吸引子状态 认知行为疗法 预防性干预 多模态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瞬时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韩娜 陈梦雨 +4 位作者 李洋 韩双双 冯凤 黄银珠 孔立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0-24,共5页
分析生态瞬时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探索其在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睡眠障碍护理、健康行为干预及慢性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提出生态瞬时评估可提高护理评估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推动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订与优化、增强患者自我管理... 分析生态瞬时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探索其在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睡眠障碍护理、健康行为干预及慢性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提出生态瞬时评估可提高护理评估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推动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订与优化、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行为改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与降低研究成本,应推动生态瞬时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瞬时评估 心理护理 疼痛 睡眠障碍 健康行为干预 慢性病护理 评估方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创新社区中用户人格特质如何影响其创意实施贡献——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3
作者 张慧颖 米学娇 曲霏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9-128,共10页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用户创新价值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独特见解和需求洞察能够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创新灵感和方向,对企业持续创新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开放创新社区中用户的创新价值...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用户创新价值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独特见解和需求洞察能够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创新灵感和方向,对企业持续创新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开放创新社区中用户的创新价值(如用户的创意实施贡献)展开研究。基于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构建用户人格特质影响创意实施贡献的作用路径和边界条件模型,以MIUI社区用户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用户开放性人格特质显著正向影响创意实施贡献,而神经质人格特质显著负向影响创意实施贡献;②认知能力、用户契合行为在开放性人格对创意实施贡献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消极情感、用户契合行为在神经质人格对创意实施贡献影响过程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③同伴认可显著正向调节认知能力在开放性人格与创意实施贡献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并显著正向调节消极情感、用户契合行为在神经质人格与创意实施贡献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厘清用户人格特质影响创意实施贡献的具体机制,优化企业在开放创新社区中的用户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质 用户创意实施贡献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 用户契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学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编程与调试行为可视分析
4
作者 连远锋 庄永琪 +1 位作者 高浛钊 董华松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8-1100,共13页
大学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编程与调试行为分析对于教师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和提升学生实践编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编程与调试行为分析工具缺乏从课程类型、题目类别和内存中数据关系的实时变化等维度给出协同交互的可视化分析,导致无法准... 大学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编程与调试行为分析对于教师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和提升学生实践编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编程与调试行为分析工具缺乏从课程类型、题目类别和内存中数据关系的实时变化等维度给出协同交互的可视化分析,导致无法准确地刻画学生编程和开展学生自我评价.为此,文中根据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数据特点设计多视图协同交互的编程与调试行为可视分析系统——MPDVAS.首先通过多维度环状热力图-雷达图,集成展示班级、课程、编程作业及考试成绩在学期和代码提交场所的时空分布;然后构造基于多平台在线课程数据的主题模型,将学生按照不同用户画像进行聚类,生成具有不同编程行为特征的子群体,提出基于层次气泡图可视化展示方法;通过扩展桑基图,将课程、成绩和编程行为评价进行多维度量化分析与交互推理;最后设计对称堆叠柱状图和多维时间序列图相结合的新布局,实现对学生代码调试过程的实时评估及程序结果自动对比,并进一步给出编程题目推荐和课程推荐结果.通过313名学生的真实编程数据案例分析,收集2名相关管理人员、2名主讲教师和20名学生的反馈进行方差分析, p值为0.008小于显著性水平0.05,验证了MPDVAS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设计类课程 编程行为 可视化调试 可视分析 用户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DIP控费导致医生行为异化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张根水 毛燕娜 +2 位作者 张远妮 陈宝颖 姜虹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3-46,共4页
为了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改革背景下医生行为异化的作用机制,揭示医保支付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2位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和编码,形成影响机制理论... 为了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改革背景下医生行为异化的作用机制,揭示医保支付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2位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和编码,形成影响机制理论模型。经由编码研究发现,医保支付改革控费下医生行为异化的作用机制有以下5个层面:医疗成本、临床与技术、数据与技术、政策与管理、医疗行为。综合来看,在医保支付改革控费下,医生行为异化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建议完善政策宣传与支持,加强技术与医保的联动,并制定更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以减少医生行为异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 按病种分值付费 医保控费 医生行为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互动数字叙事阅读用户接受行为AOSA模型构建
6
作者 崔旭 刘向花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4,共9页
文章通过构建图书馆互动数字叙事(IDN)阅读用户接受行为AOSA模型,促进图书馆科学认识用户阅读行为发生条件,将被动式阅读服务转向与用户互动的数字叙事阅读服务。在界定IDN阅读概念、划分IDN阅读类型、剖析图书馆IDN阅读服务案例基础上... 文章通过构建图书馆互动数字叙事(IDN)阅读用户接受行为AOSA模型,促进图书馆科学认识用户阅读行为发生条件,将被动式阅读服务转向与用户互动的数字叙事阅读服务。在界定IDN阅读概念、划分IDN阅读类型、剖析图书馆IDN阅读服务案例基础上,借鉴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技术威胁规避理论、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构建图书馆互动数字叙事阅读用户接受行为AOSA理论模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数据,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记录进行五级编码,验证AOSA模型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图书馆互动数字叙事阅读用户接受行为意愿受到行为态度(A)的直接影响,同时还受到社会影响(S)和客观条件(O)的间接影响。行为意愿又在情感影响(A)的调节下进一步对实际行动产生影响。基于此,笔者从IDN阅读的软硬件、宣传教育、反馈机制等多个维度,提出一系列IDN阅读引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用户行为 互动数字叙事 IDN阅读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优选与自适应三支密度峰值法的多元负荷聚类及用能行为刻画
7
作者 赵振宇 郭丽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44-1953,共10页
随着向新型能源体系的转型加速,亟待开展对多元负荷用户的复杂用能特性分析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量电、冷、热多元负荷耦合特性的用户用能特性标签库构建技术及用户画像方法。首先运用快速相关性滤波算法剔除高冗余低相关特征,... 随着向新型能源体系的转型加速,亟待开展对多元负荷用户的复杂用能特性分析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量电、冷、热多元负荷耦合特性的用户用能特性标签库构建技术及用户画像方法。首先运用快速相关性滤波算法剔除高冗余低相关特征,并通过随机森林和递归式特征消除算法精选出具有强区分能力的用能特征。在聚类阶段,改进的自适应三支密度峰值聚类算法(three-way adaptive density peak clustering,3W-ADPC)通过结合自适应近邻搜索和三支聚类算法提升负荷聚类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备在计算效率和聚类精度上的双重优势,能够精准揭示多元负荷用户综合用能特性和深层次信息,证实所提方法在多元负荷用户行为研究中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类 多元负荷 用能行为特性 特征优选 用户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创新社区情境下的用户创新行为研究——理念型心理契约视角
8
作者 白景坤 孙晓彤 李健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7,共11页
企业与用户数据化互动创新成为数字经济的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社区(OIC)作为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的载体,如何激发社区用户创新行为备受学界关注。已有文献多聚焦用户个体动机,强调用户对社区单方面的需求,鲜有研究从用户与社区关系视角... 企业与用户数据化互动创新成为数字经济的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社区(OIC)作为企业与用户互动创新的载体,如何激发社区用户创新行为备受学界关注。已有文献多聚焦用户个体动机,强调用户对社区单方面的需求,鲜有研究从用户与社区关系视角探讨理念型心理契约的作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讨理念型心理契约对用户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社区激励因素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海尔社区、小米社区、华为社区和大疆社区用户的385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理念型心理契约对用户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物质激励对理念型心理契约和用户创新行为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社区认可激励和等级激励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拓展和深化理念型心理契约与用户创新行为关系研究,对开放式创新社区情境下管理用户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创新行为 社区激励 自我决定理论 理念型心理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儿童身体活动与功能和心理-行为健康:政策架构与健康行为干预模式
9
作者 邵雪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2-649,共8页
目的 分析国内外发布的有关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肥胖防控以及功能和心理健康政策,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功能视角出发,分析针对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身体活动和心理-行为健康的干预模式。方法 共纳入6份国际政策文件,... 目的 分析国内外发布的有关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肥胖防控以及功能和心理健康政策,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功能视角出发,分析针对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身体活动和心理-行为健康的干预模式。方法 共纳入6份国际政策文件,3份国家政策。围绕机会、动机、功能和能力,对行为易感性理论(BST)、家庭行为治疗模式(FBBT)和健康生活方式计划(HeLP)进行分析。结果 国际的政策已形成战略-技术-治理-监测4个领域的闭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强调社会心理和公平维度的重要性。我国相关政策对儿童身体活动的监测、实施,以及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均给予高度重视,强调肥胖儿童的个性化需求以及身体活动与健康相关的心理行为干预的结合。BST在餐前设置趣味性中、高强度运动和亲子情绪性进食教育,主要针对高食物反应性易感儿童,以调节能量平衡并强化动机;FBBT借助行为控制、家庭契约和家长示范,重塑家庭环境机会,提升儿童自我效能和身体活动;HeLP将戏剧疗法和同伴支持嵌入课堂和课外活动,营造积极氛围,增强归属感和持续参与。通过环境赋能、动机激活,达到提升功能和心理-行为健康的目标。结论 全球政策框架已由强调单一控制体质量指数拓展为提升功能与心理-行为多维度健康目标,国际和国家政策覆盖战略目标、行为准则、治理措施和监测指标4个关键维度。BST、FBBT与HeLP等健康行为干预,能拓展环境机会,增强心理动机,提高身体功能和能力,从而达成提高肥胖儿童身体活动水平、促进心理-行为健康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儿童 身体活动 功能 心理-行为健康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健康行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Y理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10
作者 朱红芹 柏雪梅 +1 位作者 罗玉琼 沈琼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5-1160,共6页
目的:观察X-Y理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根据入院时间及组间资料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 目的:观察X-Y理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根据入院时间及组间资料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给予X-Y理论指导下的阶段性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疾病认知、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基础知识、治疗认知、日常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性及不确定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及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时用药、良好生活习惯及适当运动方面的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综合征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文版慢性肝病生存质量调查表(CLD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沟通交流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Y理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疾病认知,减轻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提高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X-Y理论 阶段性干预 生活质量 并发症 疾病认知 遵医行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糖尿病行为与生活方式干预指南(2024版) 被引量:8
11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周迎生 田向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7-796,共20页
行为与生活方式干预(behavior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s,BLIs)可以降低血糖和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肥胖,减少心血管事件,是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一线治疗措施。BLIs包括帮助患者维护健康饮食、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正常体重、保证良好睡眠... 行为与生活方式干预(behavior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s,BLIs)可以降低血糖和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肥胖,减少心血管事件,是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一线治疗措施。BLIs包括帮助患者维护健康饮食、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正常体重、保证良好睡眠、避免吸烟和酗酒、做好心理调适、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进行科学的血糖自我监测、坚持降糖药治疗等。除了出现严重高血糖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需要立即进行药物治疗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首先进行BLIs。BLIs应遵循有效性、建立互信、问题解决导向、综合性和个性化原则。常用干预策略包括应用成熟的行为改变理论、使用行为改变技术、有效运用传播策略、提高患者行为技能、实施以人为本的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基本步骤包括行为与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评估、确定行为目标、制定干预实施方案、实施干预和评价效果。BLIs效果评价指标包括过程指标、临床结局、社会心理、行为结局、患者报告和健康结局。效果评价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常用的评价工具包括糖尿病自我护理行为评价量表(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患者行为量表(patient activation measurement,PAM)和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iabetes management self-efficacy scale,DM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糖 高脂血症 高血压 行为与生活方式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癌症筛查率的行为助推干预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乐帆 张宁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6-350,共15页
癌症发病率的持续上升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及早参加癌症筛查是实现癌症早诊早治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以健康宣教为主的癌症筛查干预策略较少考虑到人们在癌症筛查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因此仍有很多人未能及早参加癌症筛... 癌症发病率的持续上升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及早参加癌症筛查是实现癌症早诊早治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以健康宣教为主的癌症筛查干预策略较少考虑到人们在癌症筛查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因此仍有很多人未能及早参加癌症筛查。行为科学的发展为助推癌症筛查提供了启发。根据助推策略是否涉及反思性思维和面向的对象为划分标准,可将癌症筛查的助推策略分为通过系统1助推癌症筛查接受者和提供者的干预策略以及通过系统2助推癌症筛查接受者和提供者的干预策略。未来仍需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深入探索癌症筛查助推干预策略的效果和作用机制,以开发具有文化适应性的,整合型、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癌症筛查助推干预策略,助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之“癌症防治行动”的全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筛查 癌症预防 助推 行为干预 行为公共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普互动视频中交互特征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晨煜 赵宇翔 +1 位作者 宋士杰 李金昊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52,共12页
科普互动视频创新了知识普及方式,为科学普及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分析视频交互特征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于知识的吸收与转化至关重要。文章从内容与形式上的互动提出相关假设,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探究科普互动视频中具有交互特征... 科普互动视频创新了知识普及方式,为科学普及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分析视频交互特征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于知识的吸收与转化至关重要。文章从内容与形式上的互动提出相关假设,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探究科普互动视频中具有交互特征的互动频次、选项开放性、叙事性、反馈评估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设计“反事实”实验,通过匹配后的平均处理效应分析上述各处理变量与用户参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剔除视频原有特征造成的内生性问题,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实证结果表明:互动频次与用户的评论与转发行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选项开放性与用户的弹幕、评论、收藏、转发、点赞行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叙事性与六种用户参与行为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反馈评估对于用户参与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 互动视频 交互特征 用户参与行为 倾向得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情境下用户隐私披露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乐承毅 章朕灏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206,F0003,共8页
[研究目的]针对元宇宙情境,分析并厘清主动型和默许型两种隐私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差异,对元宇宙平台合理收集用户数据,优化个性化服务,保障用户隐私安全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隐私计算理论和多维发展理论,构建影响因素模型,以希... [研究目的]针对元宇宙情境,分析并厘清主动型和默许型两种隐私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差异,对元宇宙平台合理收集用户数据,优化个性化服务,保障用户隐私安全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隐私计算理论和多维发展理论,构建影响因素模型,以希壤平台为例,收集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结论]结果发现,用户主动型和默许型隐私披露行为均受到感知收益因素的正向影响和感知风险因素的负向影响,其中收益因素中感知内容呈现正向影响最大,风险因素中隐私具身风险负向影响最小;主动型和默许型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体现在元宇宙独特的沉浸情境和隐私具身风险上;人工智能个性化特征主要在感知风险因素对两种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剖析了元宇宙独特情境下用户的两种隐私披露行为,丰富了隐私计算理论在该情境下的运用,也为元宇宙平台的隐私保护实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用户隐私 隐私披露行为 隐私计算理论 多维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用户与智能系统的多层次人机共融理论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晗静 饶培伦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5,共13页
发展智慧养老是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既能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又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然而,当前智慧养老系统的应用仍面临老年人接受度较低、交互效能较低、信任度较低、责任分配不明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研究... 发展智慧养老是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既能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又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然而,当前智慧养老系统的应用仍面临老年人接受度较低、交互效能较低、信任度较低、责任分配不明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从用户需求、交互行为、人机信任、人机责任多层次构建老年用户与智能系统人机共融的理论框架,深入探究用户特征、系统属性、情境因素对人机共融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在用户需求、交互行为层次,构建用户画像、需求模型与交互行为模型,优化智能系统属性,提升老年用户的接受度、交互效能;在人机信任层次,探究老年用户与智能系统的人机动态信任发展规律,剖析各类因素对动态信任的综合影响机理,提升老年用户使用行为的持续性和人机关系的稳定性;在人机责任层次,面对智能系统应用可能带来的正面、负面结果,剖析各类因素对人机责任归因的影响机制,促进更好的人机协同。开展本研究可促进人机共融理论的发展,为智能系统的适老化设计与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共融 用户需求 交互行为 人机信任 人机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社会融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巧平 谢玲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19,共6页
对健康领域中社会融合的概念、评估工具、癌症患者的社会融合现状及影响因素、干预方法进行综述。癌症患者社会融合的护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干预、行为治疗、叙事疗法、社交媒体干预。提出癌症患者的社会融合水平与其健康结局密切相关... 对健康领域中社会融合的概念、评估工具、癌症患者的社会融合现状及影响因素、干预方法进行综述。癌症患者社会融合的护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干预、行为治疗、叙事疗法、社交媒体干预。提出癌症患者的社会融合水平与其健康结局密切相关,应开发符合我国文化特征的癌症患者社会融合的测评工具,筛查社会融合不良的高风险人群,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患者的社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社会融合 社会融入 支持性心理干预 行为治疗 叙事疗法 肿瘤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病疫苗服务设计中干预疫苗犹豫的用户行为研究
17
作者 胡柏 韩海燕 +2 位作者 张晶晶 李壮 朱何润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1-143,共13页
目的针对内蒙古牧区布病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的疫苗犹豫问题,基于FBM行为理论对疫苗犹豫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疫苗犹豫行为干预的理论模型,对疫苗接种服务中用户行为进行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扎根理论识别影响牧民疫苗犹豫行为的因素... 目的针对内蒙古牧区布病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的疫苗犹豫问题,基于FBM行为理论对疫苗犹豫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疫苗犹豫行为干预的理论模型,对疫苗接种服务中用户行为进行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扎根理论识别影响牧民疫苗犹豫行为的因素,结合FBM模型,构建干预疫苗犹豫行为的理论模型;其次,采用fsQCA分析得出疫苗犹豫行为的组态路径,揭示用户痛点,明晰用户需求;最后,针对用户需求提出劝导式干预策略,设计针对用户行为的干预措施。结果在用户行为需求方面,发现有三类触发高疫苗犹豫行为的条件组态,在疫苗服务相关因素中,除信任度、自满度、便利性、沟通和集体责任感外,语境也是牧民疫苗犹豫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疫苗犹豫量表融入FBM模型,并对多变量间的复杂因果关系进行讨论,为客观评价用户疫苗犹豫行为提供了量化参考,能够有效地评估疫苗接种者的行为倾向程度,以便提出更具准确度的劝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犹豫 FBM行为模型 服务设计 用户研究 布鲁氏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系统的内部威胁多源日志分析与检测方法
18
作者 李涛 毕悦 胡爱群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9-523,共15页
在智能系统安全领域,异常检测尤其是内部威胁的识别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现有方法通常依赖预定义规则或时序建模学习,但在面对未知威胁模式时存在局限,且难以充分挖掘日志数据的深层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 在智能系统安全领域,异常检测尤其是内部威胁的识别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现有方法通常依赖预定义规则或时序建模学习,但在面对未知威胁模式时存在局限,且难以充分挖掘日志数据的深层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编码器(Trans-Encoder)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融合的内部威胁检测方法,旨在仅使用正常类数据训练实现日志中隐蔽异常的高效识别。首先,文章提出的方法通过改进Transformer编码器结构,增加屏蔽机制,从而增强了从多源日志数据中提取特征的能力。然后,应用LSTM进行时间序列建模,以捕捉提取特征之间的时间相关性,从而提高模型分析顺序依赖关系的能力。最后,计算预测值与对应特征值的差异度,并与阈值进行对比,以判断是否为异常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内部威胁检测任务上的性能优于现有方法,其准确率提高1.5%,召回率提高4.8%,F1分数提高1.3%,在仅有10%训练数据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此外,在训练阶段和测试阶段的计算效率都高于MTSAD,验证了其在智能系统安全中的应用潜力,为提升系统防护能力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威胁检测 用户行为分析 语义分析 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干预对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心理行为及嗓音康复的影响
19
作者 王佳凝 李育玲 +4 位作者 皇甫辉 张森 潘乐 郑婷 张昕冉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数智化干预技术的嗓音训练及认知行为治疗对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心理状态、嗓音训练行为及效果的影响,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方法 2024年6-12月选取68例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 探讨基于数智化干预技术的嗓音训练及认知行为治疗对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心理状态、嗓音训练行为及效果的影响,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方法 2024年6-12月选取68例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面对面嗓音训练指导,观察组基于数智化干预技术进行嗓音训练指导及认知行为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研究,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周及8周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及嗓音训练行为、嗓音客观声学参数、声带恢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完成研究。干预8周时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嗓音训练行为、嗓音客观声学参数、声带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数智化干预技术的嗓音训练与认知行为治疗能改善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的心理状态及嗓音训练行为,提高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用嗓者 声带小结 嗓音障碍 数智化干预技术 认知行为疗法 焦虑 抑郁 嗓音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综合干预策略再思考
20
作者 孙志鹏 杨美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0,F0003,共6页
从艾滋病干预策略长期存在的“个体能动”与“社会结构”的分离问题出发,对不同艾滋病干预策略的演进进行了梳理,着重论述了不同干预策略背后的学理依据、价值以及问题。艾滋病综合干预策略并非不同干预策略的简单叠加,亦无法直接弥合... 从艾滋病干预策略长期存在的“个体能动”与“社会结构”的分离问题出发,对不同艾滋病干预策略的演进进行了梳理,着重论述了不同干预策略背后的学理依据、价值以及问题。艾滋病综合干预策略并非不同干预策略的简单叠加,亦无法直接弥合艾滋病干预过程中存在的能动与结构之间的裂隙。以社会公共卫生为理论视角,通过改善不平等和其他阻碍艾滋病干预的社会结构,依托社区组织的动员和倡导,尊重行动者个体权利并关注他们的实践及生活世界,可以连接个体能动与社会结构并为整合取向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提供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行为干预 生物医学干预 结构性干预 综合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