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LSTM-Attention的F_(10.7)指数预测模型与中国自主数据集的应用
1
作者 闫帅楠 李雪宝 +7 位作者 董亮 黄文耿 王晶 闫鹏朝 娄恒瑞 黄徐胜 李哲 郑艳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61,共11页
F_(10.7)指数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指标,准确预测F_(10.7)指数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通信、导航和卫星通信等领域的影响.基于F_(10.7)射电流量的特性,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iLSTM... F_(10.7)指数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指标,准确预测F_(10.7)指数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通信、导航和卫星通信等领域的影响.基于F_(10.7)射电流量的特性,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iLSTM)基础上融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提出了一种基于BiLSTM-Attention的F_(10.7)预报模型.在加拿大DRAO数据集上其平均绝对误差(MAE)为5.38,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控制在5%以内,相关系数(R)高达0.987,与其他RNN模型相比拥有优越的预测性能.针对中国廊坊L&S望远镜观测的F_(10.7)数据集,提出了一种转换平均校准(Conversion Average Calibration,CAC)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与DRAO数据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基于该数据集对比分析了RNN系列模型的预报效果,实验结果表明,BiLSTM-Attention和BiLSTM两种模型在预测F_(10.7)指数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_(10.7)预报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L&s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广义S变换协同的风速预测
2
作者 朱哲萱 马汝为 +1 位作者 曹黎媛 李春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4-671,共8页
针对实测风速的非平稳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时频分析的风速混合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将风速分解为若干子层,由此得到趋势分量和脉动分量以降低风速的非线性。根据2个分量的时频特性,采用长短时记忆(LSTM)处理... 针对实测风速的非平稳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时频分析的风速混合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将风速分解为若干子层,由此得到趋势分量和脉动分量以降低风速的非线性。根据2个分量的时频特性,采用长短时记忆(LSTM)处理趋势分量,极限学习机(ELM)处理脉动分量。其次,引入广义S变换(GST)来获得预测过程中的时频特性。同时,采用改进的灰狼算法(IGWO)对GST、LSTM和ELM的参数进行优化。最后,以内蒙古某风场实测风速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速 预测 长短时记忆 极限学习机 广义s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并行时序网络的用户侧异常数据智能诊断
3
作者 郑艳松 廖伟国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4,共5页
在用户侧数据中,异常往往隐藏在复杂的时序关系中,传统的时序分析方法在处理用户侧数据中复杂的时序关系时存在困难,特征提取难以捕获关键特征,导致诊断精度低且易漏检。为此,研究一种基于深度并行时序网络的用户侧异常数据智能诊断方... 在用户侧数据中,异常往往隐藏在复杂的时序关系中,传统的时序分析方法在处理用户侧数据中复杂的时序关系时存在困难,特征提取难以捕获关键特征,导致诊断精度低且易漏检。为此,研究一种基于深度并行时序网络的用户侧异常数据智能诊断方法。深度并行时序网络分解层利用滑动窗口法分割用户侧数据,得到数个窗口序列。编码层依据层叠时序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建立编码器,提取各窗口序列的时空特征;解码层通过引入时间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建立解码器,重构窗口序列的时空特征;推断层依据重构特征计算异常分数,当异常分数大于设置阈值时,说明该窗口内的用户侧数据为异常数据,即完成了用户侧异常数据的智能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取用户侧数据特征,计算异常分数,并完成用户侧异常数据智能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并行时序网络 用户侧 异常数据 智能诊断 滑动窗口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的联邦学习居民负荷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嵩阳 张歌 +1 位作者 贾愉靖 白晓清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居民生活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15%以上,且用户数量巨大、分布广。对居民负荷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需求侧资源整合,满足需求侧响应的要求。现有居民负荷预测方法多为集中式,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交换,导致通信... 居民生活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15%以上,且用户数量巨大、分布广。对居民负荷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需求侧资源整合,满足需求侧响应的要求。现有居民负荷预测方法多为集中式,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交换,导致通信成本增加,并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基于联邦学习框架,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对居民负荷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利用真实居民负荷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联邦学习的居民负荷预测准确率和计算效率优于集中式。此外,将FedAvg、FedAdagrad、FedYogi三种联邦学习策略进行比较,采用具有自适应优化功能的FedAdagrad联邦学习策略对居民负荷预测的准确率更高,收敛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用户 集中式 联邦学习 负荷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和双向LSTM的评价对象类别判定 被引量:4
5
作者 周陈超 陈群 +3 位作者 李战怀 赵波 胥勇军 秦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8-564,共7页
在线评论在用户的购买决策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电商网站提供海量的用户评论,但是个体很难充分利用所有信息。因此,对这些评论进行分类、分析和汇总是很迫切的任务。首次提出一个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双向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 在线评论在用户的购买决策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电商网站提供海量的用户评论,但是个体很难充分利用所有信息。因此,对这些评论进行分类、分析和汇总是很迫切的任务。首次提出一个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双向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LSTM)的模型来判定评论对象的类别,用于评论的分类。模型首先使用BLSTM对词向量形式的评论进行训练;然后根据词性为BLSTM的输出向量赋予相应权重,权重作为先验知识能指导注意力机制的学习;最后使用注意力机制捕捉与类别相关的重要信息用于类别判定。在SemEval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提高评论对象类别判定的效果,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评论 评论对象类别判定 注意力机制 B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变换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识别 被引量:6
6
作者 徐达 洪文慧 +2 位作者 季天瑶 徐钰涵 李梦诗 《广东电力》 2021年第7期33-39,共7页
针对电能质量复合扰动的识别方法准确率较低、效率较慢、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变换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混合方法,该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对电能质量复合扰动进行识别,并且鲁棒性高。S变换得到的二维模矩阵的行和列分别反映频域... 针对电能质量复合扰动的识别方法准确率较低、效率较慢、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变换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混合方法,该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对电能质量复合扰动进行识别,并且鲁棒性高。S变换得到的二维模矩阵的行和列分别反映频域和时域特征,将模矩阵作为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输入。为了检验该混合方法的性能,首先对15种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行数学建模并得到大量数据样本,然后进行识别实验。为验证有效性,将所提方法与其他常用方法进行对比实验;为验证鲁棒性,对所提方法在不同强度的高斯噪声信号干扰下进行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混合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变换 长短期记忆网络 扰动识别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LSTM的汽车路噪预测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伟 黄海波 +2 位作者 范大力 王大一 丁渭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5-152,共8页
汽车路噪的分析与治理是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路噪的产生机理复杂,建立机理模型较困难,故引入数据驱动方法对路噪进行研究。首先,对路噪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界定出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 汽车路噪的分析与治理是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路噪的产生机理复杂,建立机理模型较困难,故引入数据驱动方法对路噪进行研究。首先,对路噪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界定出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算法(LSTM)揭示路噪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建立路噪预测模型。进而在粗糙沥青路面分别以40 km/h、60 km/h的车速工况采集悬架相关部件振动数据和驾驶员右耳畔噪声数据,以获得样本用于路噪模型的训练和检验。并采用Mixup数据增强策略合成新的样本,从而使样本量不足状况得到改善。进一步,对LSTM路噪预测模型进行检验与分析,测试结果均方误差为0.076 2,表明预测效果良好,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将BPNN、SVR与LSTM预测方法进行比较,发现LSTM路噪预测模型精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好,从而证明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汽车路噪 路噪预测 LsTM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响应机制下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负荷聚合商用电模型
8
作者 朱虹 孟祥娟 +4 位作者 孙健 傅鹏 吴寅涛 唐昊 方道宏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0-561,共12页
负荷聚合商(load aggregator,LA)建立自身用电模型,能有效掌握自身响应电网的能力。鉴于LA内部用户众多,且用户响应具有随机性,难以建立整体的用电模型。因此,针对包含多类用户的LA,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 负荷聚合商(load aggregator,LA)建立自身用电模型,能有效掌握自身响应电网的能力。鉴于LA内部用户众多,且用户响应具有随机性,难以建立整体的用电模型。因此,针对包含多类用户的LA,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LA用电模型搭建方法。首先,根据LA内部用户的响应特性,将用户按其激励方式分类,并将日前温度、光照强度、各用户的激励价格和用户的负荷基线等用户特征数据进行聚合,生成训练样本。然后,根据聚合后的训练样本对LSTM进行训练,建立LA特征数据与其用电曲线的映射关系。最后,以包含居民、商业楼宇、充电站、医院四类用户的LA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表征LA实施用户需求响应(user demand response,UDR)后的用电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合商 用户需求响应 长短期记忆网络 用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动态社会关系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
9
作者 蒋昊伦 朱金侠 孟祥福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59-665,共7页
下一个兴趣点推荐现有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通过整合用户偏好、序列行为以及时空上下文信息,优化推荐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尽管如此,当前的推荐策略仍面临着两大核心挑战:用户兴趣的动态性以及用户决策受其社会关系的影响。为了应对以上问... 下一个兴趣点推荐现有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通过整合用户偏好、序列行为以及时空上下文信息,优化推荐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尽管如此,当前的推荐策略仍面临着两大核心挑战:用户兴趣的动态性以及用户决策受其社会关系的影响。为了应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动态社会关系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模型。模型首先利用自注意力网络模拟用户偏好的动态变化,对序列信息、时空信息以及动态社会关系进行集成建模;其次设计了两个并行的长/短期通道,分别捕获用户的动态偏好以及上下文相关的动态社会关系;然后通过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有效建模用户任意两个历史签到行为之间的长依赖关系,自适应地分配对下一个兴趣点的贡献值;最后在模型预测层利用注意力机制权衡用户长/短期偏好以及用户对兴趣点固有兴趣对用户决策的影响。在Gowalla和Brightkite这两个真实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推荐效果优于当前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个兴趣点推荐 动态社会关系 用户的动态偏好 自注意力网络 用户长/短期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周期特征的用户异常行为检测
10
作者 王世谦 白宏坤 +2 位作者 贾一博 卜飞飞 黄勇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73,82,共10页
随着能源大数据平台用户数量与类型的不断增多,其面临的内部安全威胁也愈加突出。用户异常行为检测是抵御内部安全威胁的一种有效手段。当前主流的检测方法没有考虑同一平台内不同类型用户的行为差异以及访问行为的长短周期特征,检测性... 随着能源大数据平台用户数量与类型的不断增多,其面临的内部安全威胁也愈加突出。用户异常行为检测是抵御内部安全威胁的一种有效手段。当前主流的检测方法没有考虑同一平台内不同类型用户的行为差异以及访问行为的长短周期特征,检测性能较低。为此,利用不同类别用户的行为特点,提出长短期孤立森林模型和多时间窗口并列门循环神经网络,分别构建用户长、短周期内的访问行为特征,最后融合两种模型的结果构建一个基于用户类别的异常行为检测框架。结合某省能源大数据平台系统对所提框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框架能够有效刻画平台用户的访问规律,并具有较高的异常行为识别准确率与异常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行为 异常行为检测 长周期特征 短周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DMA协议点到点通信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献昌 刘凯 张军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076-3079,3084,共5页
介绍了自组织时分多址(S-TDMA)数据链协议中长传输过程和短传输过程两种点到点通信方式。利用网络仿真工具OPNETModeler,构建了S-TDMA数据链网络的仿真平台。在不同的业务量及重传参数下,对长传输过程和短传输过程的吞吐量、平均报文时... 介绍了自组织时分多址(S-TDMA)数据链协议中长传输过程和短传输过程两种点到点通信方式。利用网络仿真工具OPNETModeler,构建了S-TDMA数据链网络的仿真平台。在不同的业务量及重传参数下,对长传输过程和短传输过程的吞吐量、平均报文时延和平均报文丢弃率三种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并分析了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时分多址 长传输过程 短传输过程 OP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和LSTM深度网络的伪装用户入侵检测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毅 冯小年 +2 位作者 钱铁云 朱辉 周静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5-585,共11页
用户伪装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主动式安全防护技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用户伪装入侵检测技术存在难以准确建模用户行为模式的缺陷。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处理局部关联性数据和特征提取的优势,以... 用户伪装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主动式安全防护技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用户伪装入侵检测技术存在难以准确建模用户行为模式的缺陷。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处理局部关联性数据和特征提取的优势,以及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捕获数据时序性和长程依赖性的优势,设计了一种结合卷积和长短期记忆的深度神经网络(CCNN-LSTM)用于伪装入侵检测。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自动学习数据的表征而无需人工提取复杂特征,在面对复杂高维的海量数据时具有较强的潜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率及更低的检测代价,其性能胜过多个基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用户入侵检测 深度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LSTM与TCN在户变关系异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健 周亚同 刘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共10页
准确的用户电表与变压器(台区)归属关系是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精确计算分析的前提。为解决因用户数据量太少极易造成台区归属误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时间序列卷积(BiLSTM-TCN)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对用户所属台区进行... 准确的用户电表与变压器(台区)归属关系是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精确计算分析的前提。为解决因用户数据量太少极易造成台区归属误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时间序列卷积(BiLSTM-TCN)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对用户所属台区进行识别。首先通过负荷数据计算台区线损率,识别可能存在户变异常的台区。然后将用户一周的电压日冻结曲线拼接成长时间序列进行判别,避免由于数据量太少造成误判。最后将异常用户加入到识别台区下,计算该台区户变关系调整前后线损率变化,验证户变关系识别是否正确。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无需进行复杂的特征工程,识别准确率高,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时间序列卷积 户变关系识别 电力大数据 时间序列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 Gbit/s-EPON中基于预测的多波长带宽分配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祥 李国勇 许鸥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5期24-30,共7页
根据IEEE 802.3ca新标准中对50 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上行链路的说明,网络上行链路中需要对多波长进行动态带宽分配。文章采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对网络流量进行预测,旨在提高带宽分配的效率;同时,考虑到网络中不同类型业务对... 根据IEEE 802.3ca新标准中对50 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上行链路的说明,网络上行链路中需要对多波长进行动态带宽分配。文章采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对网络流量进行预测,旨在提高带宽分配的效率;同时,考虑到网络中不同类型业务对网络时延和带宽要求的差别,分别对不同优先级的业务采取不同的分配方案。仿真实验表明,基于神经网络预测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网络的延迟;对不同业务采取不同分配方案时,高优先级业务的延迟降低,并且随着网络负载的提高,延迟变化幅度较小。文章所提算法满足了高优先级业务的需求,虽然低优先级业务延迟与之前方式相比有所增大,但考虑到低优先级业务对延迟要求并不高,因此对于网络整体服务质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 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动态带宽分配 网络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域迁移学习的肌电-惯性特征融合及手势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平 赵连洋 +3 位作者 张艺滢 徐猛 江国乾 陈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7-195,共9页
在跨用户手势识别研究中,针对单源域迁移学习存在的负迁移和模型泛化性能差的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肌电-惯性特征融合的多源域迁移学习策略,关键创新点在于整合多个源域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域特有特征对齐与域分类器... 在跨用户手势识别研究中,针对单源域迁移学习存在的负迁移和模型泛化性能差的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肌电-惯性特征融合的多源域迁移学习策略,关键创新点在于整合多个源域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域特有特征对齐与域分类器对齐的技术手段。这一方法旨在强化模型在不同用户间的手势识别性能,进而显著提升跨用户手势识别系统的准确性。首先,引入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模型,提取肌电-惯性信息的平均绝对值、方差、峰值等时序特征;其次进行域特有特征对齐与域分类器对齐,利用多个源域数据完成对目标域的特征提取;最后融合分类损失、域特有特征差异损失和域分类器差异损失3个损失函数,协同优化整体损失。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单源域、源域组合等多种传统方法相比,识别平均率有所提高,在NinaPro DB5数据集上,目标用户的手势识别平均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惯性信号 跨用户手势识别 多源域迁移学习 长短时记忆网络 特征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样的垃圾短信过滤方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钟延辉 傅彦 +1 位作者 陈安龙 关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3-935,共3页
现有垃圾短信过滤系统主要采用对短信进行逐条分析判断的技术,因此处理的效率比较低。针对这一过滤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基于抽样的垃圾短信过滤方法,该方法引入用户信任度的概念,根据用户的信任度对用户发送的短信进行抽样过滤,极大... 现有垃圾短信过滤系统主要采用对短信进行逐条分析判断的技术,因此处理的效率比较低。针对这一过滤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基于抽样的垃圾短信过滤方法,该方法引入用户信任度的概念,根据用户的信任度对用户发送的短信进行抽样过滤,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内容过滤技术) 较之单一的过滤方法在准确率和效率上有很大的提高.关键词:垃圾短信 用户信任度 抽样过滤 文本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中确定锚索预应力值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33
17
作者 刘小丽 周德培 杨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317-320,共4页
在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中确定锚索预应力值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 ,考虑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工作期间承受滑坡推力的变化 ,提出将锚索、桩及桩锚固段周围岩土作为一个整体根据长期作用荷载来进行锚索预应力值计算的方法 ,对于短期作... 在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中确定锚索预应力值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 ,考虑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工作期间承受滑坡推力的变化 ,提出将锚索、桩及桩锚固段周围岩土作为一个整体根据长期作用荷载来进行锚索预应力值计算的方法 ,对于短期作用的最危险荷载则在锚索与桩的承载力设计中予以考虑。算例分析表明 ,该方法能使锚索桩长期处于较为有利的受力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锚索预应力 长期荷载 矩期荷载 滑坡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长期与短期兴趣因素的用户偏好建模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洪伟 邹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3-960,共8页
鉴于电子商务网站推荐系统的需要,将用户兴趣分为长期兴趣和短暂兴趣,并提出一种基于长期兴趣和短暂兴趣的用户偏好表示法.利用web服务器数据库的数据,采用无监督学习方法,对用户注册信息进行挖掘,提取出用户长期兴趣.基于向量映射,对we... 鉴于电子商务网站推荐系统的需要,将用户兴趣分为长期兴趣和短暂兴趣,并提出一种基于长期兴趣和短暂兴趣的用户偏好表示法.利用web服务器数据库的数据,采用无监督学习方法,对用户注册信息进行挖掘,提取出用户长期兴趣.基于向量映射,对web服务器日志上的用户使用记录数据和内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用户短暂兴趣.通过用户反馈信息修正"粗糙"用户偏好文档,使得用户偏好文档更新得以实现.最后,应用了实证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数据挖掘 长期兴趣 短暂兴趣 用户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类时空轨迹特征的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红 朱焱 李春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120,共7页
随着位置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用户移动行为数据得到极大丰富,推动了基于时空数据的身份识别问题的相关研究。跨位置社交网络的用户身份识别,强调学习不同平台时空序列间的相关性,旨在发现同一用户在不同平台的注册账号。为解决现有研究... 随着位置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用户移动行为数据得到极大丰富,推动了基于时空数据的身份识别问题的相关研究。跨位置社交网络的用户身份识别,强调学习不同平台时空序列间的相关性,旨在发现同一用户在不同平台的注册账号。为解决现有研究面临的数据稀疏、低质量和时空不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双向时空依赖和时空分布的识别算法UI-STDD。该算法主要包含3个模块:时空序列模块通过结合成对注意力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来刻画用户移动模式;时间偏好模块从粗、细两个粒度定义用户个性化模式;空间位置模块挖掘位置点的局部和全局信息,量化空间邻近性。基于上述模块得到的用户轨迹对特征,UI-STDD利用多层前馈网络判断跨网络的两个账户是否对应于现实中的同一个人。为验证UI-STDD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3组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提高基于时空数据的用户身份识别率,F1值平均高于最优对比方法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身份识别 时空数据 移动模式 时间偏好 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噪声环境下基于信噪比的地震P波到时自动提取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付继华 王旭 +2 位作者 李智涛 谭巧 王建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5-1412,共8页
大数据量、强噪声环境给地震P波到时的自动提取带来很大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特殊的特征函数,建立SNR与STA/LTA的内在联系,提出两种基于SNR的地震P波到时自动提取方法,即基于SNR的STA/LTA方法与基于SNR的综合方法.这两种方法分... 大数据量、强噪声环境给地震P波到时的自动提取带来很大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特殊的特征函数,建立SNR与STA/LTA的内在联系,提出两种基于SNR的地震P波到时自动提取方法,即基于SNR的STA/LTA方法与基于SNR的综合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是运用SNR概念对传统STA/LTA方法和STA/LTA与AIC综合方法的改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弱噪声环境(10dB)和一般噪声环境(6dB),本文方法较传统STA/LTA方法对地震P波到时提取的准确度更高;而对于强噪声环境(3dB),本文方法仍能准确提取地震P波到时,而传统STA/LTA方法则出现了较大的误判率(10%)与漏判率(65%).本文方法为STA/LTA赋予了明确的物理意义,使其阈值的选取建立在严密的数学推导之上.另外,本文方法在进行地震P波到时自动提取的同时,兼具数据预处理功能,无需额外的基线校正或高通滤波,因而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到时 地震预警 信噪比 sTA/LTA A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